建立规则的心法--温柔而坚定
发布时间:2021-11-13 幼儿园的规则游戏 幼儿园中班的规则游戏 幼儿园规则游戏 微博上有人把去年的新闻翻出来,借去年的新闻提醒今年新上学的家长朋友,不要采取这样的方法逼迫孩子!想起前几天分享的关于上幼儿园需要注意的事项,其中也提到了在帮助孩子建立上学规则当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家长要温柔而坚决的面对上学的事情。有些家长面对上学规则的建立,足够坚决,但是太粗暴了!这种粗暴直接抵消了规则带来的安全感。而且这种粗暴根本是让孩子对上学产生更大的恐惧,愤怒的情绪只是暂时被压制,如果日后没有得到适当的化解,那就可能会积累爆发!其实,越小的宝宝,越容易建立相对稳定的规则意识。建立规则的过程中,科学育儿的新手爸妈们只要掌握好一个基本的心法,那就是温柔而坚定!温柔就是考虑到孩子的感受,对孩子不能适应变化的情绪予以接纳。安慰孩子的情绪,抱一抱,告诉孩子新规则的好处。但是温柔并不意味着可以改变规则。要让孩子明白,社会运转是需要有一些共同遵守的规则,以及这些规则的边界在哪里。哪个人都不是宇宙中心,规则必须得到尊重。坚定就是坚决的,确定的,要一起遵守规则。比如,上学。到了上学的时间,无论是怎样的不情愿,麻麻都能理解宝宝的情绪,但是,我们需要去上学,还是要上学。麻麻的温柔化解了宝宝因为规则改变而带来的焦虑,恐慌,孩子会感觉到来自粑粑麻麻的爱,来自粑粑麻麻的能量支撑,内心会产生力量!而坚定的态度则促使孩子必须勇敢起来,因为粑粑麻麻相信自己能够适应,而且必须适应,粑粑麻麻爱他,粑粑麻麻支持他,所以,他也准备好了,用自己的勇气,力量去适应新生活。当粑粑麻麻用温柔而坚定的心法和宝宝一同去适应新规则的时候,宝宝就会适应!所以,科学育儿的粑粑麻麻们,发现了很多规则得不到建立,其实是你不够温柔,不够坚定。是你内心的千般纠结,万般辗转,最后让事情变糟的。育儿即育己,所以你自己首先要有一个修炼的意识。在温柔和坚定之间,修炼你的智慧,耐心,毅力!这对不难的人,真心不难;对难的人,真心很难!我理解你,但是你必须跨过这道门槛,成为那个有心法的科学育儿的粑粑麻麻!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请温柔而坚定地对待孩子
“妈妈,我今天被老师批评了”
“那你肯定是做错什么了,老师批评你,下次要改正啊,好好听老师的话”
“没有啊,小朋友坐我旁边,老师以为我也有份儿”
“那你跟老师辩啊,不然老师怎么知道呢”
“哎呀,我以后再也不想跟你说了”
孩子在幼儿园受了委屈,回家第一时间想要和父母分享,并不是想得到父母的好建议和一堆大道理,他们只是想倾诉心中的不满,父母不用一味地想着后果,和孩子的对立面站在一起,学会倾听更能帮助孩子。
“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其实我每次从幼儿园回来后都希望你们能听我说很多很多有意思的事,或者和小朋友之间闹的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想得到你们的关注,可是你们常常对我说的并不感兴趣,这让我很受伤。有时候我犯的一些错误,你们会对我非常严厉,当然我也非常想为自己辩解,虽然我的表达能力有限。但是,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我并不是故意要犯错惹你们生气,我还只是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会伴有各种错误,所以,爸爸妈妈,请你们听我说。
“爸爸妈妈,请多给我一点理解”。爸爸妈妈,你们知道吗,我愿意把成长中的一切经历包括我的小秘密,都讲给你们听,想得到你们的包容和理解,但是我慢慢地发现你们会用大人的眼光审视要求我,这让我很难过。我不小心犯了错误你们会要求我下次不允许再出现同样的错误;我和小伙伴发生了矛盾你们也会觉得是我的问题,丝毫不给我解释的机会,就把“判决书”给下了;到后来我想做个你们眼中的好孩子,可是却是“固执、任性、不听话”的标签让我放弃了“好孩子”的标准。爸爸妈妈,你们能多给予我一点耐心,少一些批评说教吗?我希望在我犯了错误时,你们能在指责之余多一点心理安慰,并且引导我学习如何更好地应对,这样的教育方式是我所喜欢的哦。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有酸甜苦辣滋味,请给予他们多一点理解和耐心,就像当初从他咿呀学语,到一句句的教会他如何说话那般耐心。在成长路上请温柔以待,坚定不移地做好陪伴者。
快速恢复班级常规|抓紧时间建立你的课堂规则
在阅读之前我们在心里问几个关于课堂规则的问题:
你是不是真的重视“规则”的建立对于幼儿的价值?
你有没有从内心里真的相信你可以和孩子和谐并有序有度的相处?
你是不是真的知道幼儿在集体活动中应该遵守哪些规则?
“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是从幼儿时期抓起。幼儿园作为集体教育机构,培养幼儿的一日常规是必不可少的,教师不仅要规范幼儿的正常行为,还要让幼儿懂得集体“规则”建立的重要性,它将对幼儿适应社会的发展有着很深远的影响。
关于学习常规的基本要点
1.能倾听他人的观点和想法,不随意打断和插嘴。
2.坐姿端正自然,不随便依靠别人,过程中不会用小动作打扰别人。
3.知道有序表达并且能够举手表达自己观点。
4.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进行自律和控制情绪。
5.和同伴进行有效的协商、轮流和谦让。
6.不争抢材料,结束后将材料放回原处。
教师可以这样做
1.活动内容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活动形式要有趣。
2.让孩子参与课堂规则的制订过程。
3.规则还可以通过图画的方式加以形象地表示,并贴在合适的位置,提醒幼儿遵守。
4.引导幼儿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5.集体活动前也可以提前说明活动要求,要求要注意语言的简短、精练、条理清晰、便于记忆。
6.及时鼓励,少批评
7.规则一旦约定下来,要温柔而坚持的执行。
8.定期检视规则,并根据情况来做调整。
9.多培养幼儿倾听意识。
策略小技巧
培养学习常规一—座位的安排
1.集体教学活动座位安排以马蹄形、圆弧形或者双马蹄形为主。
2.安排座位的时候根据孩子们的个性特征进行适当的调整。
培养学习常规一一活动开始前
帮助幼儿学会认真倾听最有效的办法来自于老师的“以身作则”。
比如,老师可以说:“点点,老师正在和贝贝说话,我也很想听你的想法,但是请你等一会儿。贝贝说完了,我们就可以听你说了。
培养学习常规一—活动过程中
1.对个别孩子提出要求时,尽量私下说,避免大声呵斥。如果对全体幼儿说,要让全班幼儿都听见。
2.对于在课堂捣乱的幼儿,配班老师可以靠近轻声提醒。如果某些孩子因情绪失控而影响其他孩子学习,建议师放下手中的课,在解决好问题和顿好秩序后再继续。
儿歌分享
《手指眼镜》
一勾金(两手背对,小指相勾),
二勾银(无名指相勾);
三勾铜(中指相勾),
四勾铁(食指相勾);
一勾出来个老先生(两手由里外翻,中间抱着一个大拇指),
老先生又不见了(两手撒开);
到哪儿去啦?商店里面买眼镜(用食指指向前方),
老先生选了一副好眼镜 (拇指与食指民圆圈做成眼镜状)。
《四季歌》
春天草出头,(双手握拳掌心相对,五指依次打开并立起)
夏天树盖头;(左手五指并拢立,右手张开叠加左手上,成大树状)
秋天麦浪随风摆, (左右手前后交叉做麦浪摆动4次)
冬天大雪盖地头。 (左右手以大拇指交叉为轴上下交替盖手背4次)
《悄悄话》
小鸟小鸟住在大树上,
田鼠田鼠住在大树下;
喇叭花喇叭花爬呀爬呀爬,
喇叭花喇叭花变成小电话;
喳喳喳,吱吱吱……
小鸟和田鼠说着,
悄悄话。
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陈鹤琴老先生认为,儿童喜欢模仿,易受成人的暗示,而且易于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教师可以这样建议家长
1.在家里,为幼儿建立良好的规则。家长的言行就是一面镜子,幼儿会模仿家长的行为,逐渐变成自己的行为。家长守规则,幼儿自然守规则。
2.家长要在幼儿活动前,先告诉幼儿可能出现的情况并教会孩子如何应对的方法。
3.父母在幼儿的规则意识和教育中,主要进行幼儿常规练习和自理技能的练习。
4.把幼儿当孩子来对待,不能要求过高,否则会使幼儿失去信心,反而变得无规则。
5.为幼儿创造共同活动和体验的环境,家长应该经常带着孩子参加社会及幼儿园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
6.要经常鼓励幼儿,增加幼儿的自信心。
7.要让孩子敬畏规则。当孩子公共场所大吵大闹时,家长要轻轻的发出“嘘”的声音,贴近孩子的耳朵低声细说,感受到家长自己对公共意识的敬畏,就明白了公共场所要保持安静,禁止喧哗的道理。
8.玩几种游戏锻炼幼儿倾听和专注力:
拼图小游戏
传话游戏
听口令做动作
复述练习
表象记忆
幼儿的规则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幼儿园、家庭、社会都要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使幼儿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逐渐养成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的一生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如何做个温柔而理智的母亲?
你的小宝宝会叫“妈妈”了吗?叫第一声的时候你是否兴奋得直想哭。你的宝宝会唱“世上只有妈妈好”了吗?这首童稚的歌曲能使白发老人落泪,钢铁汉子动情,大地游子们思家念故乡,母亲的爱是世间最伟大的。
母亲的作用就像一个永恒不变的保护盾。常言:“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身后都有一位不平凡的女性。”就是歌颂母爱的伟大、宽广和深厚。妈妈的温柔和体贴使儿童参与并融化在家庭中,既不是高高在上,也不是只生活在自己的独立王国中,孩子将与家庭一起养成彼此习惯的好的生活习惯!
母亲能使顽石成为珠宝。
一位只会喂孩子奶的妈妈并不一定能使孩子对自己产生依恋。母亲子女良好的依恋关系对于儿童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良好的依恋关系会给儿童一种依恋安全感,而这种依恋安全感会成为婴幼儿与其他人交往或不对环境进行探究时的“安全基地”。它为婴幼儿提供足够的信赖,使他们专注地对周围事物进行探究,愉快地与他们交住,因为他们知道在他需要妈妈时,妈妈就一定会在场的。而没有依恋安全感的孩子在新情景下,会拒绝探索或不专注地对待周围事物。
那么,是什么影响着这种依恋关系的质量呢?研究发现,是母亲的敏感性与反应性。敏感性就是母亲对儿童需求信号的敏锐觉察,而反应性就是母亲对这种信号作出的应答。
儿童需要吃饭、睡觉、健康,母亲在儿童基本生理需要方面的敏感性与反应性是以此为基础的;再一种就是对儿童寻求注意、感情抚慰、爱抚等心理需要的敏感性与反应性。母亲的敏感性与反应性是母亲依恋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也是儿童在认知与情感发展以及身体发育方面出现个体差异的重要来源。
温柔、体贴的母亲形象
你的孩子现在还小,你要最大限度地对孩子温柔、体贴。及时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特别是心理方面的需要。但也不要事事依着孩子,你得判断一下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你应坚持耐心、不发脾气的原则。
每天保持积极的情绪,不要向孩子流露忧虑、惊恐的表情。
不要对孩子忽冷忽热。
看着孩子的眼睛说你很爱他。
孩子“呀呀”时你也得与他答话。
孩子要星星时,你得理智、耐心地告诉他:星星摘不下来。
坚持与孩子一块儿玩。
坚持给孩子讲故事。
因为:母爱可以使顽石变珠宝。
温暖、安全的力量大于食物的供给。
良好的依恋决定儿童成长的质量。
老师望着毕业的学生走出校门,心里充满了欣慰!
医生望着经治疗痊愈的病人出院,心里充满了自豪!
当你的孩子长大成人,成才成器,你就像完成了一件艺术品,心里充满了欣慰与自豪!
温柔的坚持才能迎来孩子的绽放
从儿子小豆包生涯的开始,我对于他几次考试成绩的沉沉浮浮倒是没有特别的在意,相反这段时间对于他每天的家庭作业分外上心。家庭作业最能看出孩子一天所学的知识,并能够帮助孩子有所复习和总结,同时家庭作业完成的效率也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时间概念。原以为儿子的家庭作业应该最不成为问题的事情,因为通过在幼儿园的练习,儿子把作业的习惯养成的很好,如今小学只需要顺延下去。但是计划不如变化,现在家中多了一个姑娘,两个孩子之间的相互影响所产生的效果还是出乎意料之大的。【谈笑间时间飞逝】两个孩子虽然回家都开始写作业,但是很快我就发现他们的作业完成效率有些慢,通常需要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才可以结束。现在老师的作业量根本不大,怎么会如此?我开始不动声色的观察,发现两个孩子在一起做作业的时候总是喜欢不自觉的说话、聊天。有时候不是刻意的,比如写作业姑娘错了个字要用橡皮,两个孩子就会同时找橡皮一会儿;比如儿子想要喝口水,姑娘也会趁机歇一歇,两个人聊一会儿……于是,我开始和他们商量后给他们限定时间。每天根据作业量的变化,把时间控制在40分钟以内完成。【写字姿势影响效率】限定时间之后,姑娘写字的速度明显提升,儿子却依旧有些不着调的感觉。很快我又发现原来姑娘可以在谈笑间不耽误写作业,只是速度略微慢了一些;儿子却是“专心”的聊天,“专心”的跑神儿,将“小猫钓鱼”的精神发挥的彻底光大。同时,儿子写字的姿势有些不太正确,他握笔不标准导致写字不舒服,所以速度更慢。于是,我开始帮助他纠正姿势,让他观察姑娘写字的模样,让他自己寻找握笔的感觉,同时也顺带复习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很快,儿子写字的姿势有所改善。那么,重点就放到了如何把“小猫”的心收回来,专心“钓鱼”。【建立规定并严格执行】我们及时召开了“家小组”会议,在我的引导下,两个懵懂小娃一致通过如下规定: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作业,需要重新写一遍。如果依旧没有完成,需要翻倍。既然如此就开始执行吧!执行第一天,儿子在写作业的过程中依旧有说有笑的很是开心,我提醒两次后也就随他去了,只负责计时而已。时间到,姑娘完成了作业,儿子果然没有完成作业。他按照规定,主动重新写了一遍,心无旁骛的第二遍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执行第二天,儿子似乎忘记了昨日之痛,在写作业的时候漫不经心,在我做了两次倒计时后依旧没有在约定时间内完成作业,而且只剩下一句话没有写完。他开始有些耍赖,要求不要再重新写了。我没有同意。【用我的温柔坚持,等待你的华丽绽放】儿子由于我的坚持,开始抽泣,表示自己就剩下最后一点点了,所以写完就好了,而且保证明天一定准时完成作业。我告诉他,没有写完就是没有写完,考试的时候时间到老师不会因为你剩下一点点就多给你一点时间,跑步1000米,你跑了999米依旧等于没有到达终点。儿子开始嚎啕大哭,哭的那个委屈与撕心裂肺。姑娘在旁边看的都有些不忍,偷偷替儿子说好话。我当时做了好一会儿思想斗争:一边情感上心疼地看着他如此可怜兮兮、鼻涕一把泪一把的模样,一直哭着说下次一定准时写完,这次可不可以不写了,写的手都疼了;一边理智上冷静的知道如果这次我退让了,明天他也许能够准时完成,但后天以及以后就不能保证或者难以保证……然后我走到他身边,抱了抱他:“儿子,我建议你先休息一会儿,冷静一下,妈妈抱抱你!”儿子抽泣着赖到我怀里,依旧表示自己强烈的不愿意再写的欲望。我依旧拥抱着他:“儿子,妈妈认为我们说过的话都要算数,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如果你今天特别的累了不愿意写,我也不勉强你。但是你自己要想明白,面对困难你应该怎样做。今天你坚持了与没有坚持,一定是两个不一样的结果。同时,妈妈一直坚信你是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的。你自己还要再想一想,今天做作业的时候,你把时间耽误到了哪里?”儿子依旧在我怀里啜泣,但是我已经明显的感觉到他的身子柔软了许多,我知道他接收到了我的意思。果然过了一会儿,他自己起身喝了些水,然后径直走到书桌旁边开始他的第二遍作业。而出乎他自己的意料之外,他居然用了规定时间的三分之二就完成了作业。看着他享受自己“成功”喜悦的那刻,我知道我的坚持是正确的,而儿子也会在家庭作业上越来越得心应手,知道如何使用时间提升效率。【请相信,有坚持才会有收获】天生爱学习的孩子真的不多,很多时候都需要家长不断地引导,尤其是刚刚入学的小豆包。不是孩子某次的考试成绩如何,也不是孩子某次的作业如何,只有当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一切才不成为问题。请相信,有坚持才会有收获。而在这样的过程中,家长不要操之过急,也不要总是斥责指责孩子,制定大的方向和近期的目标,然后只需要温柔的坚持,孩子就一定可以华丽绽放!
养育孩子必须坚持一定的准则
孩子上小学三年级,有一天他要妈妈给他买手枪,妈妈没有答应,但孩子还是缠着要买。妈妈就劝他说:“妈妈是为了你好才不买的。”孩子不但不听,还躺在地上哇哇大叫,对妈妈的劝说充耳不闻。妈妈遇到这种情况一般都会顺着孩子:“行了行了,别闹了,给你买。”
孩子一撒娇就顺着他,这不是一个称职的妈妈。如果起初决定不买是为了孩子好,那就应该坚持到最后。
面对孩子的胡闹,妈妈果断地把他一个人留在原地就行了在确认周围环境安全的情况下才可以这样做。正因为妈妈在身边才会撒娇胡闹,如果转身发现妈妈不在了,孩子会立刻爬起来。
孩子不吃饭.也没必要抱着饭碗追着他跑,只要把饭菜收拾走,告诉他:“你不吃,就给挨饿的孩子吃吧。”等他饿哭了,认错了再给他饭吃。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养成好习惯。
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在某些是与非的问题上责骂孩子,而是应该对是非有明确的标准和界线,并且父母必须以身作则。错就是错,某些问题如果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可以通过和孩子沟通达成一致。
如果孩子的要求被一口否决,经过一番撒娇后又得到了允许,父母就会变得没有威信。
经常打孩子也不是正确的教育方法,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想,“不就挨顿打嘛,没什么大不了的”,挨打对于孩子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妈妈若因为生气了打孩子,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如果孩子犯了特别大的错,必须挨打时,在打孩子之前也要告诉孩子:“妈妈打你,我自己也心疼啊!但如果你继续像现在这样发展下去,将来就不会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即使打得再狠,也还是充满了爱意。不是因为自己在气头上而打孩子,而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含泪而打。
平时对孩子过于放纵,有时候孩子只是因为无知而犯错,但父母会自责没有教育好孩子而恼羞成怒,最后打骂孩子。在孩子看来只是一点小错误,但是却受到了双倍的惩罚,孩子当然会觉得冤枉。孩子不会认错,反而只会觉得委屈,对父母产生对抗意识,父母教育也会毫无效果。
但纵容孩子的错误,也会导致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很多父母因为嫌管教孩子过于麻烦而放任自流,导致孩子养成了恶习。
责骂孩子要有一定的度,如果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随意打骂孩子,那就变成了暴力。
挨打的时候,孩子会感觉到并能区分是愤怒还是爱。如果是因为愤怒,孩子也会不服,并找到发泄的窗口。哥哥被妈妈打了之后,会打弟弟,弟弟挨了打就踹小狗,形成一系列连锁反应。
养育孩子必须坚持一定的准则。要坚持这个准则,达到教育的效果,必须给予孩子温暖,保持冷静,同时要有一定的忍耐力,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
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的好方法
最近半年小熊学习习惯很有问题:不主动做作业、字迹潦草、态度应付。只要妈妈有晚自习,他就不做作业,爷爷奶奶拿他没办法。
那天晚上我照例有晚自习,到家已经9点,而小熊三个小时才写了预习作业,还有一篇作文,英语没完成。我看着他那极没有效率、做一下玩一会儿的样子恼火极了!扬起巴掌狠狠的打在他的屁股上。我一贯不主张打孩子,因为之后需要更多的补救措施解决孩子教育问题。但是当时真的没忍住。也可能自己最近也蛮焦躁。
小熊的皮肤很容易青,打过后,他的屁股青紫一片,我又忍不住掉泪、后悔。都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小熊的状态焉知不是我的过错?
过了几天,我问小熊,妈妈打了你一顿,你有什么感想?我希望他能记住这顿打,并引以为戒。谁知,他笑嘻嘻的说:“妈妈,你应该感谢你生活在中国。如果是在美国的话,你就犯了虐童罪,打孩子的屁股是性侵行为,是要进监狱的!”我一下子愣住了,立刻意识到自己的教育理念确实需要与时俱进了。
传统教育中父母、教师是利用天生或约定俗成的“威”和“势”迫使天然处于劣势的孩子接受并遵守这种不平等,他们不能参与规则的制定,一切规则制定和裁判都掌握在成人手中,他们只能顺从,否则就是不理解父母的苦心、叛逆、调皮、不听话。在“为孩子好的”旗帜下,将孩子们驯化成为“顺民”,长大之后,他们对权威也必是毕恭毕敬,不敢越雷池一步。中国千百年来的顺民就是这样形成的。
那么,规则意识是不是必须得在强权下才能形成呢?拥有现代公民素养的“准公民”到底应该怎样培养呢?从小熊的话里我得到了一些启发,那就是尊重、给予权利和参与规则的制定。孩子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天然拥有的权利,我们作为家长和师长也无法剥夺:生命权、发展权等,我们可以教给他们判断的方法、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而绝不可剥夺他们判断和选择的权利。现实里,孩子往往是规则的被动遵守者,而鲜有参与的权利与机会。一定会有家长这样说:“鬼款!小伢知道什么!还不是要家长把关?”即便是有问题的选择(在家长看来有问题的),也应该并且值得尊重,家长该考虑的是怎样培养孩子的判断力。从长远来看,这样的孩子才可以主宰自己的人生,才会遵从内心做出选择从而不悔此生。其次,是与孩子相关的一切事情都必须让孩子参与,包括学习习惯中的一些规则,包括家庭事务原则。孩子参与其中才会自觉遵守并愿意遵守。习惯的养成不可避免需要外力的约束,这个外力可以是家庭的契约,也可以是惩罚的措施,但要让孩子心服口服。
根据以上理念,我和小熊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一起制定了作业守则,以及奖励和惩罚措施,明确他的权利和必需承担的义务,以契约形式打印,并且签名。这样一样,实践效果还真不错,小熊变得更懂事了,不再那么任性,规则意识越来越强了!
按照古代寓言书的记载,谁能解开奇异的高尔丁死结,谁就注定成为亚洲王。所有试图解开这个复杂怪结的人都失败了。后来轮到亚历山大来试一试。他想尽办法要找到这个结的线头。结果还是一筹莫展。后来他说:“我要建立我自己的解结规则。”他拔出剑来将结劈为两半。他成了亚洲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创造规则而非被规则创造才会成就自己的梦想。
在孩子教育的过程中,父母为什么不能放手让孩子参与到规则的创造中来呢?家长只要改变那么一点点,也许就会带来孩子成长的大变化!
跟美国母亲学习定规则
一位美国母亲给儿子买了人生第一台手机后,跟孩子一起制定了下面这些规则:
亲爱的格雷戈里:
圣诞快乐!现在你已经骄傲的成为一部iphone的拥有者了。太棒了!你是一个优秀的、有责任心的13岁男孩,理应得到这份礼物。不过在接受这份礼物的同时,你还得遵守一些规章制度。请把下面的使用合约从头至尾读一遍。我希望你能明白,我的职责是把你培养成一名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对社会有益的年轻人,从而能适应新技术且不被其左右。如果你没能遵守下列约定,我将终止你对这部iphone的所有权。
1.这是我的手机,我付钱买的。我现在把它借给你用了,我是不是很伟大?
点评:父母的并非一定是自己的,接受则需要感恩!
2.手机密码必须要让我知道。
3.如果电话铃声响了,就一定要接听,因为这是一部电话,接起电话要说“你好”,要有礼貌。
4.周一至周五晚上7:30、周末晚上9:00,准时把手机交给我或你爸。我们会把手机关机,直到第二天早上7:30再开机。如果你不愿意给某个朋友家的座机打电话,那就不要打,也不要用手机给他发短信。要听从自己的直觉,尊重别人的家人,就好像我们希望别人的尊重那样。
5.手机不能带到学校。与那些你用短信联系的人面对面地聊天,因为这是一项生活技能。
点评:面对面聊天,对未来的孩子来说可能越来越难了。
6.如果手机掉进厕所、摔倒地上或不翼而飞,你得承担更换零件费用或负责维修。你可以修剪草坪、替别人看孩子或者把一部分生日礼金存起来。这样的事难免发生,你应当做好准备。
点评:为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
7.不要利用这个高科技产品说谎、愚弄或欺骗他人。不要在电话里说一些伤害他人的话。要做一个良友,或者干脆远离争端。
8.远离色情内容,用手机上网时,智能搜索和浏览那些可以坦然与我分享的信息。如果你对任何事由疑问,可以找个人问问,最好是问我或你爸。
9.在公共场合要把手机设成静音,并收起来放好,尤其是在餐厅、电影院或与另一个人交谈的时候。你不是一个无礼的人,不要让iphone改变这一点。
10.不要发送或接收你或者其他任何人身体私密部位的图片。不要笑。聪慧如你,有一天也会被诱惑去做这样的事。这有很大的风险,可能会毁掉你中学、大学乃至成年后的生后。这永远是个坏主意。网络空间浩瀚无边,其力量远比你想象的强大,你很难让任何诸如此类的大事不留痕迹,包括坏名声。
点评:教孩子学会自保。
11.不要无休止的拍照和录像,没有必要把一切都记录下来。要用心体验生活,这些生活的经历将会在你记忆中永存。
12.有的时候可以不带手机出门,并且决定这么做时要心无挂碍,不要觉得不安。手机不是货物,也不是你身上多长出来的东西,要学会抛开手机生活。不要总是生怕自己错过什么,要让自己的内心更强大。
13.下载一些新潮的、古典的或者与众不同的音乐,不要像你的无数同龄人那样,全都听一模一样的歌。你们这一代人有着史上无人能及的便利条件,可以接触各种各样的音乐。好好利用这个优势,开阔你的眼界。
14.不要总盯着手机,抬起头来,留意你周围发生的事情,看看窗外,听听鸟鸣,散散步,和陌生人说话。保持一颗好奇之心,不要总用谷歌寻找答案。
点评:强调内心的力量和生活品味,以及不被机器所控制。
15.假设有一天你把生活搞得一团糟,那时我会收回你的手机。我们会坐下来谈心,然后再从头开始。你和我都在不断学习。我是站在你这边的“队友”,让我们共同面对。
我希望你能同意这些条款。以上所列举的大部分告诫,不仅仅使用与这部iphone,也适用于你的生活。今天的世界瞬息万变,惊险刺激又充满诱惑,你成长在这样的环境,不论何时都要尽量保持淡定。要相信你睿智的头脑和强大的内心,不要被任何机器左右。我爱你,希望你喜欢这部超级棒的i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