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分享,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发布时间:2021-11-13

简单的幼儿故事。

教师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应当是积极的,而不是选择压抑孩子!教师应当定期开家长会,进行沟通协商,以积极正确的教育方式,帮助孩子放飞梦想!那么,怎么充分利用家庭与校园之间的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分享,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分享是一种善良,还是一种宽容,更是自古以来中国人信奉的传统美德。于我们而言,分享是美好的字眼,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我们总希望能将所有的美好赋予在他的身上,仿佛那样便是一种圆满。

单位里,有个同事的孩子叫璇,她平时经常会喊我:“大妈,大妈!”意为最大的妈妈。璇满20个月之前,不管是吃东西还是玩玩具,只要说一声:“璇宝贝,给大妈分一个!”她立马开开心心地分享,那时候我不止一次地夸奖她:“璇懂得分享,真棒!”

璇满22个月的时候,事情突然来个大转变,她开始不乐意分享了。她吃东西的时候,我再叫:“璇,分一个给大妈。”她会双眼直瞪着你,双手则不停地把食物往嘴里塞,或者连忙将食物收起来。看着璇着急的小模样,我真是哭笑不得,不过还是在她身边扮委屈求同情,可璇依然一门心思地护住她的食物,那时候眼里根本没有平时又搂又抱又亲的大妈了,不得不说,我的玻璃心被小丫头伤得碎一地,甚至还不住反思我这当大妈的是不是哪天不经意得罪了小宝贝了。可观察了几天,发现她对其他的小朋友或老师都是一个态度。

无独有偶,我们家可可,虽然最开始不像璇这样有那么好的分享习惯,但整体而言,2岁之前商量一下都是愿意分享的。但2岁后,在分享任何东西的时候,可可都需要不断重复:“这是我的!我的!我的!”

究竟是什么,让孩子出现这样的变化呢?我翻看了众多育儿类书籍发现,2岁左右的孩子正处在自我意识敏感期,伴随而来的就是她开始知道这个是我的,那个是我的,自己的东西不能让别人动,而这正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经阶段。了解了孩子的成长规律,那么,就要遵循这一规律耐心地引导他。

*先接纳孩子的自我意识敏感,然后慢慢引导孩子分享。

为了明确东西是“我的”,很多孩子不愿意分享,因为他们还不了解“借”与“还”这种概念,不知道“借”出去的物品还能还回来。他们觉得玩具给了别人,自己就没有了。

这时我们可以引导他:“玩具是你的,小朋友也很喜欢,我们先借他玩一会儿,玩好了就还给你。”很多孩子会着急,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不妨计时,比如:“数到10就还给你。”目的是让孩子了解到,自己的东西真的可以还回来,让他觉得安心。东西回来后做短暂停留再借出去,反复几次,孩子大致就能明白“借与还”的概念。同时还可以告诉孩子:“你也可以征得小朋友的同意,玩他的玩具,但玩够了也要还给人家,因为这个玩具不是你的。”

*切记不要强制孩子分享。

许多时候,面对别的小朋友想要孩子的东西时,如果他不愿意,我们都会觉得自己孩子没礼貌,不懂得分享,甚至会自作主张地把东西“分享”出去,跟对方说:“拿去吧,没关系!”虽然这样做是出于礼貌,但却会使宝宝迷惑和不开心。

孩子对自己的东西是有决定权的,而孩子捍卫自己的权利也是社会交往的基本准则。你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孩子不给别人玩玩具可能有其他原因,比如他还没玩够,或者他对这个小朋友特别陌生、没有认同感。可以缓一缓,让他再熟悉一下,千万不要强迫。

*接纳并引导孩子的情绪。

如果孩子不肯把自己的玩具给别人玩,妈妈可以表示理解,并替他说出自己的感受:“我知道你想自己玩你的玩具。”、“小朋友把你的小汽车拿走了,你很伤心。”当宝宝松开紧抓在手里的玩具交给别的小朋友时,要及时赞美宝宝。当宝宝不愿给小朋友玩具时,你可以提醒宝宝:“他还不会玩呢,你教教他。”让宝宝觉得他对玩具仍有控制权,并且从教别的小朋友玩玩具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

*多帮孩子建立玩伴关系。

如今,许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平时很少接触到小伙伴。在家里,几个大人围着孩子转,很难真正学会分享。分享需要不停地去经历,才会慢慢感受到分享带来的快乐和满足。平时要多带孩子出门,让他有机会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伙伴关系,从中去学习去感受分享。

小结

除了这种阶段性“小气”之外,我们平时在生活上也要对孩子多加引导。吃水果的时候,可以引导孩子给大人分水果,偶尔先吃的时候,也要给晚到的人预留一些。大人在欣然接受孩子给你的东西时,别忘了说“谢谢”,让孩子感受分享带来的成就感,同时也在无形中让孩子学会礼貌待人。记得对孩子每一次小小的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孩子的分享行为,让他慢慢习惯并乐于分享。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如果家长……,那么孩子……


如果家长用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那么,孩子就很有可能习惯于以战争的方式待人接物,比如制造同事和同学的分裂,与领导制造矛盾,与爱人制造不和……

如果家长把孩子当成家中的“小皇帝”,那么,孩子便很有可能目中无人,自以为是,不要理解和体会别人。

如果家长常在孩子面前表现不良的夫妻关系,如吵架或冷战,那么,孩子就很有可能把“夫妻通过战争来生存”承袭到自己的生活中,从而再创造出一个类似的家庭关系。

如果父母之间因某一方出轨而苦恼、争吵、冷战、行同陌路……并让孩子感知,那么,孩子便有可能以极端不良的行为来引起父母的重视,长大后,他/她也有可能在自己的婚姻中创造外遇情结。

如果父母一方因工作忙或各种原因忽视对孩子的关注,那么,孩子便会以各种应对方式将忙碌的一方“拉回家来”。如学习成绩不佳,走神儿,不写作业,淘气,惹祸……如果老师请家长,或把外地的家长叫回来,那么,这个孩子便达到目的了。

如果父母把孩子长期放在老人身边而疏于关注,那么,孩子便不会太生动活泼,比较呆板;长大后,他/她有可能很习惯戴着面具,或不太善于与人产生亲近和信任的关系。

如果妈妈总希望孩子再多吃一口,而不在乎孩子是否爱吃或是否吃饱,那么,孩子或者过度肥胖,或者厌食。长大后,急躁、暴躁、自卑、自负、眼高手低、力不从心……便与之相伴。

如果妈妈不许孩子和其他小朋友接触——不许交换礼物,不许到他们家玩……,那么,这个孩子很有可能长大后不会与人相处,进而不会做生意。

如果孩子摔倒时家长表现为大呼小叫,那么,孩子承受逆境的心量便不会太大。

如果家长总催促孩子“快点,快点”,那么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便习惯于强迫自己。比如在等人时会总处于不安的状态。

如果家长看到孩子的成绩或表现不良时,总摇头叹气,那么,孩子会认为自己没出息,进而会形成“我什么都不行”的自我暗示,长大后,他/她真有可能什么都办不成。

如果父亲长期不在身边,母子过于相依为命。那么这个听话的儿子,便是一个小大人。后果是:他总觉得“自己无法令所爱的人的满意”;他也会急躁和极端,眼高手低,强迫被对方接受,尤其在临门一脚时惯于力不从心。

如果母亲总当着孩子的面抱怨父亲,那么孩子便不再相信任何男人,进而会认为身边女人的不幸与自己有关,并习惯拯救她们。

如果老师总让学生打小报告,那么这个孩子很可能将来沉溺于“向领导打小报告”和“挑拨离间”。

如果母亲总在宝宝睡醒前就离开他,那么这个孩子很有可能长大后会创造“一夜情”。

如果母亲与儿子“同居”太久,那么就不要指望他能独立。

如果家长习惯于怪罪学校、单位、社会和他人,孩子也会成为一个不负责任的人。

如果家长习惯于用金钱奖励孩子,那么这个孩子便习惯于认钱不认人。

如果家长总爱贬损孩子,那么孩子长大后也习惯于瞧不起自己。

如果家长总把孩子送出去很久,那么孩子长大后很可能习惯于“把自己送走”,比如拼命地搬家或出门……

如果家长特别想要个儿子,生下来却是女儿,那么她极有可能成为一名“假小子”。统计证明:一半以上的假小子会有不良的两性关系。

如果家长习惯于侵犯孩子的隐私,那么这个孩子便没有界限,与人交往时爱走极端。

如果家长在孩子成为少年时还要硬闯进来看着他/她换衣服或洗澡

内向,没有那么可怕


内向,没有那么可怕

我儿时也是一个特别内向的孩子,喜欢自己安静的搭积木、看书,甚至就安静的坐着也能坐很久。不喜欢家里来客人,也不喜欢走亲访友,成长的每个阶段都只有一到两个知心朋友,极少参加多人的聚会和活动。

我的父母一方面觉得我是一个特别“省事儿”的孩子,基本不用怎么管,肯定不会乱跑,也不会被陌生人拐走。

但一方面又觉得我特别“没出息”。有一次为了让我去跟其他小朋友玩,甚至把我的书拿走,强推出门,跟我说;“不要天天在家里窝着,以后出去连个交往都不会,一群孩子在那边玩“老鹰捉小鸡”呢,你快去快去……”

还有一段时间,不知道父亲从哪里听说了一个锻炼孩子外向的办法,大学的时候经常带我去各种饭局,然后逼我说敬酒词。结果通常是我点头笑笑,然后一声不吭。

这么多年,一直试图改变我的父母始终没有成功。我依然内向,喜欢独处,却也并没有出现父母所忧虑的“受到排挤”,“找不到结婚对象”,“无法在社会上生存”这些情况。

哈佛大学神经科教授们就曾做过一项研究,研究表明那些在2岁时表现出腼腆内向的孩子,即使在他们长大到18岁,他们的性格还是内向的。

心理学的研究也证实,内向性格的孩子并不是自我封闭或者自卑、胆小、怯懦的。他们只是跟性格外向的孩子,获取能量的方式有所不同。

性格外向的孩子是通过跟其他的人打交道来获取能量,而内向的孩子则是通过与自己的独处来获取能量。社交对于他们来说反而是一种消耗,所以这些宝贝们才会在热闹的、人多的场合感觉到不自在和疲惫。

这并不是不可接受的,因为在其他人玩耍和聊天时,内向的孩子们也在静静的吸取自己内心里面的能量。也许他们不是嘴甜的、闪闪发光的焦点人物,但是他们并不是缺少社交能力,也不是犯了什么错误,更不会阻碍他们成为一个友善的,阳光的大人。

内向的孩子

一样是人生赢家

美国有一项历时30多年,针对社会精英的研究。他们发现,内向型性格的英才是外向型性格英才的3倍;IQ越高的人,内向型的倾向就越强烈。

而我们也听过很多性格内向、不擅长交往的成功人士,比如毕加索、卓别林、奥黛丽赫本、圣雄甘地、巴菲特、比尔盖茨等等等等。

这并不是偶然,而是因为内向的孩子,有不少得天独厚的特质。

内向的孩子,往往更具有专注力

记得之前还有一位很知名的主持人,别人问他有没有害怕采访的对象,她说的是周星驰、周杰伦、梁朝伟等几位,这几位都是性格内向,稍不留神就可能冷场。

在“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著称的娱乐圈,这几位无疑都是靠实力在生存。性格不仅没有成为他们的拦路虎,反而是一种垫脚石。

因为内向的人往往更容易拒绝不必要的社交,和不必要的消耗,专注在自己的领域中,专注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所以成功的几率也就更大。

内向的孩子,更容易拥有知心朋友

很多父母最担心的就是自家内向的孩子会没朋友。从朋友的数量上来说,内向的孩子的确一般没有太多朋友,但是在朋友的质量上,内向的孩子却并不会输。

内向的人,通常是善于倾听的人,并对他人的情绪有良好的感知能力。跟这样的人在一起,聊天对象往往会感到很舒适。

另外,内向的孩子交朋友通常都是经过了很谨慎的判断和长时间的观察,他们的朋友都在某一方面非常优秀。对于内向的孩子给予友情,也更为珍视。

内向的孩子,内心可能更强大

内向的孩子倾向于在内部的世界里沉思,也喜欢自省。这些孩子会把自己对周围的人、事、物的观察,经过自己的判断而得出一个结论。

看似“闷葫芦”的孩子,往往也是“心里最有主意”的孩子,外界的说法往往不容易影响到他们。

越成长,内向的强大,孩子自身对问题的判断和主见就越发的重要。

家有内向娃

这么做他们会感激你

家里有个内向的孩子,并不是一件坏事,完全没有必要嘲笑、指责孩子在社交上的“无能”。父母更需要的是全心的接纳。

当然,如果能做一些减少孩子对社交的焦虑感的事情,孩子也一定会感激你的。

提前预热,给孩子安全感

我一位很内向的朋友是一名蛮成功的培训讲师,我问他会不会在发言的时候感到害怕。他说会,每次开讲都很紧张。但是他有一个方法,就是会提前做好功课,把要讲解的内容认真的演练几遍,同时把可能会发生的状况提前想好对策。

这个方法对于内向的孩子们也很实用。父母可以在家里要来客人之前,告诉孩子谁要来家里做客,并且友善的告诉孩子,应该怎么称呼这位客人,客人有哪些优点和特长,或者和客人之间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当孩子熟悉了这些,并在心里有所准备的时候,他就有了更多的掌控感和安全感,也会更容易融入。

尊重爱孩子的爱好,鼓励他走出去

有些孩子的“不爱说话”,通常只是“不爱跟你说话”。遇到了他喜欢的熟悉的人,或者他感兴趣的话题和擅长的领域,他的话匣子会一下子被打开。

父母可以注意一下孩子在哪些方面有特长,通常内向性格的孩子在阅读、写作、绘画、下棋、摄影、乐器,不需要团队合作的运动,像跑步、滑冰这些方面,会有比其他孩子更好的天赋。

爸爸妈妈们可以着重培养一下孩子的爱好,并且鼓励孩子与同样兴趣的小伙伴交流,渐渐的,就会发现孩子越来越自信。

给孩子足够的耐心,带他体验快乐

内向的孩子往往被贴上“胆小”“怂”“成不了事”的标签,作为父母,我们是孩子最好的守护者,甚至是唯一的守护者,在这些时候,我们要对孩子有足够的耐心,去弱化周围人对孩子的标签,并带孩子去体验与人交往的快乐。

就像最开始提到的朋友,她就完全可以多带孩子去跟同事家里那个活泼的小姑娘玩耍。人生本来就没有必要讨好所有人,孩子从小就知道跟谁在一起舒服,就跟谁交朋友,也无不可。

从低难度体验友谊的快乐,慢慢的教会孩子与他人相处的技能,让孩子顺其自然的生长,同样不失明智。

很多人形容外向的人,像闪闪发光的太阳。那么内向的人,似乎也可以形容成广袤宁静的天空。外向的孩子和内向的孩子,都是降临人间的小天使。我们要做的就是照顾好她,尊重他的性格,让孩子自信的活出他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教育孩子没你想的那么难


教育孩子有的父母觉得异常复杂,常常是为了教育孩子把自己弄得焦头烂额的。而有的父母就能轻松应对育儿这个大问题。曾经有这样一位父亲,每天对孩子的教育仅限于跟孩子每天提几个问题就OK了。

这位父亲他对女儿的教育方式比较独特,他从来没有辅导过女儿做功课什么的,就是每天回来跟女儿聊十分钟,只聊四个问题,就完成了他的家庭教育。这四个问题是:

1、学校有什么好事发生吗?

2、今天你有什么好的表现?

3、今天有什么好收获吗?

4、有什么需要爸爸的帮助吗?

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其实蕴涵着丰富的含义:

第一个问题其实是在调查女儿的价值观,了解她心里面觉得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

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是在激励女儿,增加她的自信心;

第三个问题是让她确认一下具体学到了什么;

第四个问题则有两层意思,一是我很关心你,二是学习是你自己的事。

就是这简简单单的四个问题,包含了很多关爱关怀在里面,事实上也证明很有效。

在教育理念中,要把孩子教育好,最关键的就是亲子关系要处理好。如果家长在孩子心中建立起绝对的信任,孩子相信家长无条件地爱着自己,相信家长 所有批评、表扬的出发是为了自己好,如果孩子在潜意识里对此达到完全相信,那么这种关系是良性的,是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稳定关系。在这种情况 下,所有教育孩子的最简单的事情,用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就是“伴随孩子成长”。但是,现实生活大部分人的亲子关系是不稳定的,或者说是扭曲 的,孩子并不能真正信任家长。

谁家的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子女的,但中国98%的家长错把爱的方式当成了爱。比如给孩子最好的东西吃,最好的衣服穿,这只是一种爱的方式,并不是爱本身。而家长们的爱也经常是有条件的,比如会出现只要这次考试得了前三名,就带你去哪里玩等等。

爱是一个生命喜欢另一个生命的感情,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是无条件的,是一种整体接纳的,是要让对方接收到的,要真正做一个好家长并不难,要教育好孩子一定要注意下面几句话:

1、绝对禁止高压/打骂孩子的做法,建立平等的关系。

2、真正地无条件爱孩子,给予孩子精神意义上的爱。

3、一定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

4、用正面的方法教育孩子,时常对其鼓励表扬。

5、调正亲子关系,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6、要注意孩子的人格精神。

如果真正理解了以上的六句话,教育好孩子就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了。大道至简,教育孩子简单到这个程度就是一种境界了!

上面的道理可能大家都懂,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多少父母呢?孩子是要全面发展的,孩子的教育父母责任重大。

第一真的那么重要?


女儿:妈,这次期中考试我拿了全校第一。妈妈:我女儿真棒!乖女儿,想要什么奖励?女儿:我想好好玩玩儿。妈妈:随便你,小乖乖!……女儿:妈,我从来没像今天这么开心过!今天的电视节目真好看。妈妈:早点睡吧,明天还要上学呢!女儿:知——道!

妈妈:最近又考试了吗?女儿:没有!妈妈:要记住,你可是第一呦!

女儿:今天我们考试成绩下来了,妈。妈妈:考得怎么样,宝贝儿!女儿:全班第一!妈妈:全校呢!女儿:第四!妈妈:怎么才第四!你不是全校第一吗?怎么考的?女儿:……妈妈:以后不许看电视啦!女儿:……妈妈:放学马上回家复习功课!

妈妈:最近有考试吗?女儿:没有,妈。妈妈:真的?别是考坏了,回家不敢说吧。女儿:怎么会呢!妈妈:我得打电话问问你们同学!女儿:……

妈妈:这次期末考试你考得怎样?女儿:我是全班第一呀?妈妈:全校呢?我说的是全校第几?女儿:……妈妈:说呀?女儿:第五。妈妈:怎么又下滑一名?女儿:……妈妈:照着样下去,考大学时你还不成了全国第一,是倒的。女儿:我下次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妈!我保证!妈妈:这还像句人话!女儿:……

女儿:妈妈,我考了全校第三!妈妈:有进步!记住你可是全校第一的!女儿:知道了!妈妈:唉,不对,在你们班怎么又是第二了?女儿:上次我们班的第二,这次是全校第二。妈妈:你看看,你看看!女儿:……妈妈:人家全班第二,能考全校第二,你是全班第一,怎么就不能考全校第一!女儿:妈,下次我一定能考全校第一。妈妈:你敢保证?女儿:能,一定能的,我保证,保证。

女儿:爸妈,喝茶!妈妈:想偷看眼电视呀,还不知道你!学习去!我们自己会倒!女儿:我要再给你们倒茶,我就不是人!妈妈:唉,你这孩子是怎么说话?你给我回来!

妈妈:我女儿真棒!全校第一!女儿:这次你高兴了吧,妈!妈妈:高兴,当让高兴。我看,我女儿是全市第一的料。女儿:啊?

女儿:妈,这次暑假我学校班组织夏令营,我想参加。妈妈:有什么用呀?参加夏令营能考全市第一吗?女儿:我们班同学都去了。妈妈:让他们去吧,咱不去,正好利用这段时间补习一下你的英语,妈已经替你找好家教了。女儿:补习,补习,我都掉进书坑里了。妈妈:这孩子!女儿:我就是想去夏令营!妈妈:你看,现在你已经是全校第一了,接下来你必须向更高的目标——全市第一冲刺。女儿:第一第一,你们就知道第一!妈妈:?女儿:考第一就这么容易吗?你们上学时考过几次第一!?妈妈:?!女儿: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我曾经考过第一!妈妈:??!

宝宝咋那么慢呢?


Q:宝宝已经6岁了,做事还是磨磨蹭蹭的,连喝水都要请几次。今天早上刷牙洗脸又很慢,迟到了也不着急,我担心上学以后他会天天迟到。我能做些什么来帮助他呢?

A:在很多事上,妈妈想得足够多,孩子相对就想得少了。比如饮食,如果妈妈总是怕孩子渴着,总是为他吃什么喝什么而操心,那么他就永远不可能饿着渴着,也就不会感受到非喝水不可的状态。

因此,到了6岁左右,我们还是建议要让孩子把基本的生活和学习变成他自己的事。作为家长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放手让孩子体会自己的需求

吃饭应该是孩子自己想吃。要让孩子明白,如果这一顿不吃的话,那就得饿到下一顿了。学习也是孩子自己的事,如果学习都要靠妈妈来安排,孩子全是为了妈妈来做这件事情,那他生活的愉悦感就会差很多。

要帮孩子了解社会规则

让孩子知道自己不可能永远一个人在世界上生存下去,他需要周围的人来支持,因此他一定要调整自己,让自己和周围人的节奏相配合。比如说,无论是在家还是在社会上,很多事情是有时间要求的,过了这个时间这个事情就干不成了,或者你就加入不到那个团体里去了……这些规则都要成为孩子内在的规则,而这些规则的内化过程需要孩子的体验和家长的引导。

让孩子有承担责任的意识

作为妈妈,试着把节奏放慢。一方面可以让妈妈自身得到放松,另一方面,也是对孩子更加宽容,给孩子成长的时间。虽然很多家长还是会不放心,但是要知道,如果不把孩子的事情交给他自己,他就永远不需要为自己去想,而这样的后果是孩子将来的生存会遇到麻烦。因为没有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辈子。让孩子承担起责任,对自己负责,才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答疑专家:徐凡(《父母必读》杂志主编,儿童心理学专家)

家长与孩子的沟通真那么难吗?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早熟对于孩子们来讲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了,家长们也是体会到了这方面的影响。有很多家长抱怨与自家孩子沟通总是出现障碍,很难进行有效的交谈。那么与孩子沟通真的这么难么?下面我们来看一位帮友的分享,体会一下!

【家长分享】

都说现在家长跟孩子很难沟通,或者说不愿意沟通,所以,前段时间我参加了一个公益活动,目的是帮助孩子跟家长增加沟通,看沟通之后的亲子关系会发生什么变化!

活动在蕲春举办,到场的一百组家庭,都是留守儿童跟他们的父母,高中生。孩子性格已经定型,对父母的不理解非常深,很多人来参加活动家长与孩子之间都不说话的,家长玩手机孩子也玩手机,简直看不出来是一家人。

活动中,有一个环节,让家长跟孩子分开,随意跟其他孩子其他家长组合面对面手牵手坐下,我作为义工参加,有些孩子家长没来的,我们就过去顶上,我牵手的是一个男生,最开始他手都不愿意伸出来,非常抵触,从他眼神里我看出了恐惧,最后主持人引导下,他伸出了手跟我握在一起,小手冰凉,然后我们都闭上眼睛。主持人引导下,双方各说出一件开心的事和不开心的事,要求大人先说,小孩后说,描述过程中,我发现小朋友最开心和最不开心的都是跟家长相关的,开心是爸爸妈妈带他出去玩,不开心是爸爸有一次误会了他打了他,说着眼睛里泪水打转,但是又倔强的不肯把眼泪流出来,手是颤抖的,那一刻我不知道怎么安慰他。

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我们都把真心拿出来跟对面的人沟通,其实我们很多时候都把孩子当成孩子,家长当成家长,心理的话都没有说出来,家长累了,不告诉孩子,忍着,但是情绪是无法忍的,孩子会受到影响,有抗拒感,久了,孩子也不敢跟家长沟通,实际上他们开心不开心都是跟家长息息相关,这种恶性循环导致家长孩子之间隔阂越来越大。

活动中还有很多环节,让孩子明白家长工作挣钱的辛苦、压力,让家长明白孩子的需求,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他们不是不懂事,是不知道该这么做,他们都爱着自己的父母,但是,很多人从来没有跟父母说出我爱你三个字,觉得生疏,不好意思。国外很多家庭家长孩子之间都把I LOVE YOU挂在嘴边,因为他们之间的相处不是家长关系,而是朋友关系,什么事情都互相沟通互相理解,没有家长的架子,没有孩子的抗拒。

很多时候使我们自己心理的那道坎作祟,觉得家长觉得跟孩子诉苦很没面子,其实这是互相理解互相沟通很重要的一步。活动最后那层膜捅破之后,很多家长孩子抢话筒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然后家长孩子抱在一起流眼泪,觉得重新认识了自己最亲近的人。

沟通很简单,让孩子知道自己辛苦不丢人,让孩子知道社会的压力对他们更加有好处,还能增进家人之间的理解,互相做朋友,当你的孩子把你自己当成最亲密的朋友,什么都愿意告诉你的时候,你觉得孩子还会抗拒家长对他们的教育吗?每个孩子来到世界上都是一张白纸,最后成长成什么样,学校老师只能说井上天花,最重要的内容,还是家长写上去的。

希望每个家长都能真正走进孩子心理,了解他们懂他们,给他们更好的成长。

孩子不是我们手中的风筝


孩子不是我们手中的风筝

前几天有位朋友送了一套“乐高”的玩具给lulu。之前一直觉得lulu玩乐高还早了点。但这次lulu看到后很感兴趣,于是决定陪他一起玩。

1、完成一辆摩托车

这辆摩托车的拼装并不复杂。我让lulu帮忙找零件,由我来组装。主要是想让他学会看图纸。

2、完成一辆小汽车

这辆小汽车是在第二天完成的。由于第一天摩托车进程十分顺利,lulu很有兴趣。这次我鼓励他自己拼。他的小手还是很不听使唤的,我在旁边主要是指导和帮忙。但在帮了几次忙之后lulu很自然地在我伸手的时候放弃了自己的努力。

3、完成大汽车

这部汽车是整套玩具中最复杂的一个,开头我还是让lulu尝试但由于复杂,在多次的失败之后他对拼装不再那么有兴趣了。为了保持他对乐高的兴趣我们打算以我们组装、lulu帮忙的方式,用一个晚上的时间拼好了。之后用这3辆车玩了很久的“警察抓小偷”的游戏。lulu重新有了兴趣。

4、完成“战士”

今天带lulu去反斗城,lulu对乐高中的“战士”系列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虽然这套玩具适合的人群是6~16岁的孩子,在他的坚持和旁边销售小姐的蛊惑下我们还是买下来了。但我们和lulu的约定是“要自己拼装起来,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叫爸爸妈妈帮帮忙”。晚饭后lulu很认真地开始了他的工作。我们仅仅在旁边作一些必要的指导,不断地提醒了自己“动口不动手”“鼓励+鼓掌”。渐渐地,lulu要我们帮忙的次数越来越少,有时甚至还会因为我们的“帮忙”而生气。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lulu用自己的坚持完成了所有的步骤,同时他也品尝到了从来没有过的“成功的骄傲”---而这恰恰是我们无法给与他们的。

从这里我们看到了lulu的坚持和他的潜力。我们往往把他们当成是小孩子,在不经意间他们长大了,可以去完成很多我们无法想象的事情。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是,放开我们的手,让他们成为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小鹰,而不是我们手中的风筝。

孩子交往出现问题时,家长怎么做

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处于发展过程之中,当他们在交往中出现问题时,要用孩子的方式而不是成人的方式去解决。成人常常会用所谓“成熟”的方式去干预儿童的朋友圈规则。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成人的“吃亏理论”,另一个是成人的“自我强大理论”。成人怕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吃亏”而变得“窝囊”,于是当孩子遇到人际矛盾与冲突时稍有不快,成人就急于去安慰孩子,替孩子做主,甚至要为孩子“打抱不平”“讨回公道”。长此以往,孩子越来越依靠大人,结果很可能会变得胆怯、不自信,甚至“窝囊”。

有的家长则用“自我强大理论”来回避孩子在交往过程中遇到的烦恼,教育孩子只有把自己变得优秀与强大,才能让同伴服气,因而减少与同伴交往的机会,独自增强自己的其他本领,等有朝一日让大家对自己“刮目相看”。但是儿童的朋友圈恰恰不是这样的。他们建立朋友圈的主要规则是“有趣”,也就是说相处带来轻松与快乐,就可以成为好朋友。这个“有趣”也许是孩子的新玩具有趣,吸引了很多小朋友,但是到了4岁以后,孩子越来越靠自己的个性特点和交往能力给人带来快乐,而建立自己的朋友圈。

好孩子不是夸出来的


我们小时候,育儿理论是,什么都是孩子的错。

这个小孩不听话;那个小孩不用功;这个小孩调皮捣蛋;那个小孩撒谎骗人。

70、80后,很少听到没有挨过打的孩子。拎起来打屁股是正常的。用皮带绑起来抽,拿着擀面杖轮,甚至直接扇耳光,也都有听说过。

我也挨过打。打得最重的那次,是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50分。我妈按着我,我爸打,拿块小木板,噼里啪啦,伴随着我拼命的嚎叫声,记忆深刻。我皮厚,屁股没有被肿,后来小升初,我数学96分。

终于轮到我们做父母,结果育儿理论变成了,什么都是父母的错。

父母没有尽到责任,没有精心专心,没有有效陪伴,没有教养内涵,没有经济能力去买几百万的学区房,没有挣得赢家人生,你看人家王思聪。

头头是道,句句在理,还真是这么回事儿。可是怎么听,怎么心酸,请允许我先去墙角里哭一会儿再来。

我是一个焦虑的母亲,自从有孩子以后,一直自发自觉的拼命努力学习。看了很多儿童教育书。书里讲的都是正面鼓励,积极赞美,用心陪伴;附着图文并茂的介绍,如何开发,如何奖励,如何鼓舞,如何正面引导,但是没看到哪本书,有提到惩罚,就算提到,也是仅仅是在陈述弊端。

一句话现代育儿理论的基点是:孩子们都是天使,惩罚天使的必然是魔鬼。你是不是想下地狱?

如果说,我们那一代是吓大的,现在的孩子就是哄大的。

惩罚成了一个禁忌的话题,缩头缩脑的沉浸到阴影里面。每个熊孩子都是宠爱一身,满腹经纶的小皇帝。天文地理,国学英语,无所不知,可是行为粗鲁,自私冷漠,无视规矩。

父母彻底沦落成了给孩子们打工的奴隶,威严扫地,毫无控制力。

带孩子去参加试听课,开课之前,十几个孩子满地乱跑,大喊大叫。有个六七岁的男孩子,跑到讲台上,边扭屁股边脱裤子,让大家都看到里面的小内裤。他妈妈就坐在人群里面看着他,用自己的手指刮自己的脸,意思说羞羞。

他的举动成功的引起所有小孩子的注意,小孩子们都围着他笑。他把裤子拉上去又脱,反反复复脱三次。孩子的妈妈,一直坐在人群中,开始是用手势表示羞羞,后来见不管用,索性扭过头去不看自己的儿子。

作为妈妈,我明白,这个妈妈不是不想管,管不了。她比谁都更明白,若是出言制止,将会当场上演一出怎样的闹剧。

当她的儿子终于第三次把裤子提上去的时候,这个妈妈居然做鼓掌的样子,对于提上裤子的动作,表示鼓励。

我相信这个妈妈一定也读了很多的育儿书,因为都说教育要,正面鼓励,耐心引导,积极赞美,才会不伤害孩子脆弱心灵中,任意一个小小的角,才会让孩子自由成长,快乐童年,人生阳光。

我确信所有的人做了父母之后,对孩子说过的最多的话,绝对不是“我爱你”,而是“不行”,“不要”,“不可以”!

而且,流血流汗的努力拼命,实现自己更美好的价值,是一件从来没有被编进人生的程序的事情。人类的价值观完全是后天社会属性的表现。吃饱喝足,少出力,多偷懒,找个地方躺下来晒着,才是人性的本能。

所以,从我这个粗鲁母亲的角度来看,在育儿的过程中,最重要的,绝对不是如暴风雨一样猛砸下来的赞美和鼓励,也不是永远细声慢语的耐心陪伴。育儿中最重要的是:制定规矩,透明公平,奖罚分明。

孟子三千年前就说过: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我婆婆在她的院墙边种了很多蔷薇,每年她都要花很多时间去修理。蔷薇科的植物都带刺,修理一整墙的蔷薇,并不是一件美事。

有一次我问:“让它长成自然的样子,也省了你的事儿,不好么?”

我婆婆摇头:“养花,七分靠管,三分靠剪。单浇水施肥是不行的,剪不能随便乱剪,但是想要它盛开到荼蘼,就要及时剪。”

人也是一种动物。教育的本质,其实是在努力泯灭人类骨子里面存留下来野蛮天性,把一个软软,眯着眼的小动物训练成一个遵守规矩的人。整个社会规范也不过就是一堆堆人给自己制定下的规矩,框定了自己,也方便了自己。

所以人在江湖,想走得快,想吃的开,绝对不是张扬自我,恣意妄为,而是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有一次我一个人带着两孩子赶火车。子觅看见别的小孩吃巧克力,她也要。我包里有巧克力,但是检票的时候,抱着她,牵着思迪,拉着箱子,背着自己的包,还垮了一个袋子。我实在是没办法掏出巧克力,撕开袋子。还要提防着她不会把巧克力掉地下,或者化在手里,摸得满脸都是巧克力。我给她说:“等一会儿,上了车就给你。”

也许是饿了,也许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面,她烦躁不安,被拒绝后,就开始发脾气,坐到地上,嚎啕大哭。

火车站的地有多脏,我就不形容了。我试图去把她拉起来,她全身的力量,拼命往下拽。子觅是个很胖的小妞,那时三岁,差不多三十斤了,跟个秤砣一样,根本拽不起来。

一个卷毛混血儿在地上嚎叫,恨不得全候车厅的人都来围观。人越多她哭的越厉害,我怎么提也提不起来。所有人的票都剪完了,再不走就晚了。

我没办法,咬着牙,使劲的把她提起来,她还想再往下坠,还没等她再坐下去,我手起手落的就狠狠的在肉屁股上拍了一巴掌。

子觅被震住了,一下子就止住了哭声,惊恐地看着我。

我把她抱起来,让她勾住我的脖子,我厉声厉气地说:“不许再哭了。抱住我,我们上火车。”

旁边思迪看到妈妈发脾气了,也是有些惊恐。跟着我拼命的跑,没有和平常一下,喊累喊跑不动。

我如逃难一样,跑上车。还没坐定,火车就开了。

我是个粗鲁的母亲,思迪子觅,我都打过屁股和掌心。不过现场拎起来,当着人的面挥手就是一巴掌的次数非常少见,所以这一次,我一辈子都会记得。

我想如果把这拍了视频,请专家点评。肯定会说,今天子觅的表现一定是有原因的,而且她能坐在地上哭,那是因为平常的时候,我对她放任。打孩子是不对的,尤其当乌泱泱好几百号人。还会有更有效的建议是,最好不要一个人带着两个幼龄孩子的出门,火车站是非常危险的地方,总要有个照应……

很有道理,但是作为一个成年人,活在当口,我首先要完成的事,赶上这辆火车。其他的事儿,容我喘过气来再说。

真实生活中,有很多当口,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如说的那样,细心耐心,闲庭信步。这就需要成人和孩子之间建立一种相互驯养的默契关系,彼此知道对方的底线,遵守游戏规则,才能一起快速的走过。

如果说我这次是一个意外事件,那我朋友儿子挨打,则是厚积薄发的必然。

我朋友的儿子三岁时,喜欢拿家里厕所刷,当作一柄剑迎风挥舞。为了增加效果,自己还会去马桶坑里沾点水,甩的客厅里一地水点。

让我们坐下来慢慢说,三岁左右,是从婴儿期到幼儿期的一个转型。孩子们需要不停的挑衅父母的极限,从中证实自己对于世界的认知,探索自身能力,吸引注意力,扩张自己的根据地。

给他买塑料剑,木头剑,甚至干净没用过的马桶刷,爸爸妈妈陪着舞,都没有用。因为儿子知道,只要他一挥马桶刷,所有的大人都会朝他靠拢。五千年前,周幽王烽火戏诸,也就这么个效果,不过结果更惨烈,丢了了整个帝国。

有阵子,他们把马桶刷藏起来呀。问题是,去朋友家玩,儿子会把别人的马桶刷拿出来,在别人家的客厅里舞,可以脑补一下尴尬指数。

如果有可能,我真的很想知道,对此有什么办法?不是分析原因,不是提出看法,而是有什么有效意见,可以改变这个客厅地板上横着一个滴水的马桶刷的问题?

后来我朋友有一次,把儿子提起来,裤子拽下来,朝着屁股啪啪啪一顿。儿子白白的屁股上,全是红色的巴掌印。打完之后,他把自己锁洗手间里,看着自己嗡嗡发麻的手,对着镜子说:“你真是个不称职的父亲。”

从此儿子知道,玩马桶刷会屁股疼。在自己长得比爸爸高之前,这个家里还是老爸的地盘。偶然还会偷偷再玩一下,阿姨警告:“再玩,我就去告诉你爸爸。”儿子一脸不满,摸摸屁股,也就放弃了。

现在儿子已经十岁了,问他为什么那么爱玩马桶刷。已经长到一米五的半大小子一脸迷茫地摇头,“怎么可能?你们在污蔑我?”

我并不是在推崇惩罚孩子,我是推崇制定规矩。规矩制定后一定要严格遵守,不可以轻易放弃。

成人不应该依仗自己更高更大更强壮更有力,把惩罚作为一种优于孩子的特权。但是在育儿的问题上,惩罚也不应该是一个有意被淡化的话题。惩罚是一个锋利的宝剑,可以切肉,也可以切手指头,但是就因为怕切到手指头而锁到抽屉里面,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

如果说,规矩是垒起来的墙,惩罚就是孩子们失控后,撞到墙上的蘑菇包,撞得越狠,记得越牢。孩子都是一个个的小人精,这次在这里撞到了,知道了疼,下次绝对尽早拐弯,只留个优美背影。

这个世界原本没有天生出来的好孩子。每个好孩子都是七分的赞美,三分的惩罚,十分守规矩。

父母和孩子,双方协定,共同认可,在一起制定规矩。言必信,行必果,对于父母也对于子女。

契约精神,始于孩提。

相信《分享,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简单的幼儿故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分享不是与生俱来的天性 现在幼儿园里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有些还是独生子女的子女,因为没有兄弟姐妹的原因,再加上,有些孩子整天待在楼房里,和其他孩子接触的比较少,他们具有很强的独立自主性,但同时他们谦让与协作精神却很差。于是...
    2020-12-03 阅读全文
  • 帮助不是一句话的事 大班的的教学目标中有很多是鼓励幼儿对人友好,乐于帮助别人,学会与人交往,情感的培养不只是在课上,更多的是在一日活动中。 手工课是孩子都很喜欢的,可是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总会有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而今天...
    2020-11-10 阅读全文
  • 育儿心得:快乐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育儿心得:快乐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看到别的家长都在投稿讲述他们的育儿心得,我也想投,可我没有什么可说的,到现在为止我对儿子的近况还是充满担忧。我不知道一个妈妈老是以这样的心态看待自己的儿子是不是有问题,...
    2020-09-18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分享是件快乐的事 分享是件快乐的事 分享行为是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现幼儿的各种行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两个孩子为了同一件玩具发生争吵甚至打斗;有的...
    2021-07-02 阅读全文
  • “喜欢”,那么近…… 孩子的世界是湛蓝的天空,蓝的令你心静;是碧蓝的海洋,透彻的使你心醉;是洁白的云朵,皎柔的让你心醉;是莹莹的星空,深邃的使你心怡。天的湛蓝,海的碧绿,构成了一道璀璨多姿的风景线,孩子的世界像挂着雾珠的尖...
    2020-11-28 阅读全文

现在幼儿园里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有些还是独生子女的子女,因为没有兄弟姐妹的原因,再加上,有些孩子整天待在楼房里,和其他孩子接触的比较少,他们具有很强的独立自主性,但同时他们谦让与协作精神却很差。于是...

2020-12-03 阅读全文

大班的的教学目标中有很多是鼓励幼儿对人友好,乐于帮助别人,学会与人交往,情感的培养不只是在课上,更多的是在一日活动中。 手工课是孩子都很喜欢的,可是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总会有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而今天...

2020-11-10 阅读全文

育儿心得:快乐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看到别的家长都在投稿讲述他们的育儿心得,我也想投,可我没有什么可说的,到现在为止我对儿子的近况还是充满担忧。我不知道一个妈妈老是以这样的心态看待自己的儿子是不是有问题,...

2020-09-18 阅读全文

分享是件快乐的事 分享行为是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现幼儿的各种行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两个孩子为了同一件玩具发生争吵甚至打斗;有的...

2021-07-02 阅读全文

孩子的世界是湛蓝的天空,蓝的令你心静;是碧蓝的海洋,透彻的使你心醉;是洁白的云朵,皎柔的让你心醉;是莹莹的星空,深邃的使你心怡。天的湛蓝,海的碧绿,构成了一道璀璨多姿的风景线,孩子的世界像挂着雾珠的尖...

2020-11-28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