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阅读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初步的阅读习惯,学习翻阅、摆放书籍的方法。
2、让幼儿体验读书的乐趣。
材料准备:
各类书籍、坐垫、图片等。
活动指导:
1、教师介绍区域规则,幼儿进区摆放进区卡,找到合适的位置,找自己喜欢的书。
2、引导幼儿学会正确的取、放书籍,知道书籍的摆放位置。
3、引导幼儿认识书的封面、尾页等,指导幼儿正确的翻书方法(一页一页的翻)。
4、指导幼儿在看图时要小声说话,不要打扰别人。
5、观察幼儿在活动区的兴趣、情绪和活动的表现,对活动中幼儿进行适当的指导。
6、活动结束时,提醒幼儿将书摆放整齐,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
7、对幼儿的活动进行评价,表扬遵守区域常规的幼儿。
活动反思:
活动名称:美工区 《学习涂色》
活动目标:
1、对美术活动感兴趣,乐意参与此活动。
2、懂得用各种好看的颜色进行涂色。
3、掌握用油画棒涂色的方法。
活动准备:
油画棒 、画好水果图案的涂色卡
指导要点:
1、指导幼儿进区游戏规则,提醒幼儿涂色时所要注意的问题。
2、提醒幼儿注意卫生以及握笔的方法。
3、教师指导幼儿正确的涂色方法,并鼓励幼儿大胆的用色。
4、教师对能力较为薄弱的幼儿进行单独指导。
5、活动结束后提醒幼儿要将物品归类摆放整齐。
活动反思:
活动时间:20xx年9月活动班级:小班 活动名称:生活区《摆扣子》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游戏活动,愿意动手进行操作。
2、能根据不同的`数字进行摆放钮扣。
3、学习一一对应。
活动准备:
自制衣服,钮扣,1~4的数字卡片。
重点难点:学习一一对应。
指导要点:
1、幼儿自由探索玩扣子,培养对数字的感兴趣并认识不同的数字。
2、学习一一对应。利用教师提出的材料进行摆放,初步学习一一对应。
3、根据自己的意愿在衣服上摆放钮扣,并根据钮扣的数量寻找相应的数字。
4、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进行合作游戏。
活动反思:
活动时间:
活动班级:小班
区域名称:数学区《套圈圈》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体验数字与物体数量之间的关系。
2、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自制的不同颜色的管状底座、各色圈圈、数卡
重点难点:
请幼儿按颜色、数量在自制管状底座上按颜色套圈。
指导要点:
1、能根据颜色将指环套在相应颜色的自制管状底座上。
2、学习按数卡,在自制管状底座上套入相同数量的指环。
3、尝试着在自制管状底座上套入多于1个的指环。
4、教师可引导幼儿将指环套在自己的手上,以训练其双手的协同能力。
5、对数学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增加难度。
活动时间:
活动班级:小 班
活动名称:角色游戏《娃娃家》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友好地和同伴进行游戏。
2、指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
创设家的环境、洋娃娃、炊具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请幼儿参观“家”的环境,看看家里都有什么?
二、基本部分
1、提问:小朋友的家里都有谁?他们在家的时候分别都喜欢干什么?当家里来了客人爸爸妈妈是怎样招待的?(请幼儿踊跃发言)
2、师:现在我请幼儿扮演爸爸妈妈和娃娃玩娃娃家的游戏。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角色。
3、提出游戏要求 :
(1)玩具要轻拿轻放,不争抢玩具。
(2)来了小客人要有礼貌并热情招待。
4、幼儿分角色游戏,教师指导幼儿开展游戏。
三、结束部分
游戏结束整理材料。简单评价幼儿游戏的情况。
分级阅读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喜欢阅读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大胆的表现能力。
3、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大胆表现故事中的拟声词,感受故事的童真童趣。
重难点分析:
重点: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大胆表现故事对话。
难点:喜欢阅读,感受故事的童真童趣。
活动准备:《好饿的小蛇》绘本书、故事课件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出示绘本《好饿的小蛇》引导幼儿观察图书封面
提问:封面上有什么?小蛇饿了,它会找什么吃呢?会发生一件什么有意思的事情?
二、展开
1、出示小蛇吃东西的图片,引导幼儿进行猜测。
提问:请你猜一猜小蛇肚子里吃了什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大胆猜测)
2、教师根据课件生动的讲述故事
指导语:让我们一起完整的听一听故事,看看小蛇是究竟吃到了什么好东西。
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小蛇都找到了些什么好吃的东西?
总结:苹果是圆圆的、红色的;香蕉是长长的、黄色的;饭团是三角形的;葡萄是一串一串的、紫色的;菠萝是带刺的。
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小蛇吃东西的样子。
双手分开表示小蛇的嘴巴,生动的表情表现“啊呜”和“咕嘟”这两个拟声词。
4、教师第二遍完整的讲述故事
(1)教师和幼儿共同分享图画书《好饿的小蛇》
(2)教师讲故事,幼儿进行大胆表演。
三、结束
讨论:最后小蛇会怎样?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后环衬和封底。
小结:小蛇吃饱了在呼呼呼的睡觉呢。
教学反思:
早期阅读活动“好饿的小蛇”昨天在班里进行了,也达到了我的预期效果。
在暑假期间就知道开学要进行早期阅读活动研讨。我在选取活动时首先考虑到,小班刚入学不到一个月的孩子,什么样的活动才会让他们感兴趣呢?
首先,选取的材料要贴近他们的现实生活,好饿的小蛇,故事中所出现的水果都是平常生活中孩子能够接触到的。在活动中孩子能大致说出水果的名称或者是颜色,于是教孩子们一些新的词,提升幼儿已有的经验。在准备活动时,菠萝这种水果,绘本上是说刺刺的,我原以为,孩子们不一定会用到这个词,因为这种水果买回来时,基本上已经可以吃了,孩子们应该会用甜甜的或者水水的这些词语,没想到,孩子们一看到小蛇菠萝形状的肚子,就用到了刺刺的,这个词了。
其次,在制作教具时,我考虑到小班孩子刚入园,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画了一本大的图书,在听故事时,有意识引导孩子们正确阅读的方法。使用书本的方式,孩子更容易安静的听故事,对每一页的内容观察的也仔细。
最后,我采用了动画片的形式,给孩子们一个完整的故事再现,同时,我们一起扮演小蛇去找吃的“啊呜~咕嘟”,孩子们快乐地模仿着小蛇的样子去吃五种食物。
分级阅读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故事情节,并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学说词汇:软软的、酸酸的、脆脆的、甜甜的。
3、知道好吃的东西不能吃,要和家一起分享。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投影仪,ppt背景图一幅,西瓜、苹果、葡萄、香蕉图片小蛇两条(其中一条是肚子的)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小客人,想知道是谁吗?(想)那请你猜一猜:这个小动物长着长长的身体,喜欢在地上游来游去,嘴巴里还有一条长长地舌头。(教师出示小蛇教具)。小蛇的名字叫多多(出示字卡:小蛇多多),我们一起跟小蛇多多打个招呼:多多你好。
2、师:有一天,小蛇多多到外面去玩,后来就变成这样了?(出示肚子蛇)怎么啦?多多的肚子为什么会这么呢?(幼儿猜一猜)
3、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老师来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蛇多多》
二、感知、理解故事内容。
(一)看图讲述前半段
1、(出示背景图、小蛇)老师讲述故事第一段至:啊呜一口吃下去。
小蛇多多游啊游看到了什么?(一根香蕉)香蕉是什么样的?(软软的)吃了舒服吗?小蛇多多也是这么想的,它想:香蕉软软的,吃了一定很舒服,啊呜一口吃下去。将香蕉贴在多多的肚子里。(仔细引导幼儿集体学习这句话、分男女说、个别说)
2、小蛇多多游啊游啊,又看到了什么?(一串葡萄)葡萄什么味道?(酸酸的)好吃吗?小蛇是怎么吃的?(学说:啊呜一口吃下去)(葡萄贴在小蛇的肚子里)
3、多多继续往前游,它还会看见什么水果呢?(幼儿猜测,每猜一种水果都说一说是怎样的)
4、到底多多又看见了什么水果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讲述:多多游啊游,看见一个苹果,它想:苹果脆脆的,一定很好吃!于是多多又吃下一个苹果。多多的小肚子已经吃得怎样啦?饱饱的了。
5、游啊游,不一会儿,多多又看见了什么?(一块西瓜)西瓜什么味道的?你觉得它还会吃下去吗?它想:西瓜甜甜的,一定很好吃,它费劲地把西瓜也咽了下去。
6、(出示肚子蛇)看,现在多多的肚子怎样了?
(二)讲述故事后半段
1、小蛇多多吃了这么多水果肚子变得好啊。它游也游不动了,不能回家了,好着急啊。这可怎么办,小朋友快它想想办法吧。(幼儿猜测)
2、这时候来了一只小蚂蚁,它爬呀爬呀,爬到了小蛇的鼻子上,小蛇多多觉得痒痒的`,就打了一个的喷嚏,阿嚏,西瓜、苹果、葡萄、香蕉都从多多的肚子里喷了出来。
3、这下小蛇多多舒服多了,最后是谁助了多多?为了感谢小蚂蚁,它把水果都送给了小蚂蚁,自己轻松地回家了。小蛇多多吃了太多的水果游不动了,你们觉得好吗?你们想跟小蛇多多说什么?
三、完整讲述故事
1、看投影仪,师、幼共同完整讲述故事。
2、你们平时看见好吃的东西,会象小蛇多多一样,把它全部吃下去吗?教育幼儿不乱吃东西,好吃的东西不吃,肚子会吃坏的。
3、幼儿拿着自己的幼儿用书,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活动思:
对于我们班的孩子来说,集体教学形式仍有太多的束缚。从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来说,他们喜欢自由自在地讲述,而不是受束缚于教学课堂中的种种要求。考虑到既不能束缚了孩子的思维,又不能使他们流离于教学活动之外。我从以下四方面展开设计:
1.利用操作教具,激发幼儿倾听兴趣。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故事是孩子们非常爱听的,也是他们深感兴趣的。因而在故事讲述形式上就得首先吸引幼儿的目光,只有这样,才能将故事教学有效开展。孩子们看到具体形象的教具操作,对故事进一步理解。
2.利用猜测形式引出故事。孩子在倾听故事的时候,其实也有很多想法产生,也想要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果只是一味的压抑孩子的想法,那效果将适得其。利用猜测形式,孩子及时表达自己的想法与猜测,并且想出更多我们所想象不到的办法。
3.利用图谱,学说短句。在学说短句时,孩子对枯燥的教学方式总会感到乏味。通过形象的表情与手势,并且利用图谱,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短句。孩子们在这一环节中,能够很快学说出短句,并且多孩子能说出"甜甜的"、"酸酸的"等词。
4.利用游洗编短句。其实对于小班孩子来说,创编短句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前面环节的铺垫,孩子有基本的水果经验,孩子们就能创编出来。于是利用情境,将小蛇多多融入到孩子们中间一起进行游戏。可能由于天气逐渐的转凉,孩子们水果也吃得较少了,因此对说过种类的了解也有一定的限度。因此造成在创编短句时,有的孩子讲的句子还是围绕在刚才的四种水果中。
分级阅读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科学绘本内容的奇妙有趣,积极带着问题到书中寻找答案,萌发对科学秘密的探索欲望;
2.能通过粗读、精读、再读等方式反复阅读绘本,获得对比前后页读、重点画面细致读、完整连贯读等阅读经验;
3.能在游戏体验式阅读过程中,理解科幻故事情节的神奇有趣。
活动准备:
绘本《沙子的下面是什么》每人一本;根据绘本内容制作PPT;地球剖面结构图;自备一件外套用于游戏。
活动过程:
一、关注幼儿已有经验,引发阅读科学绘本的兴趣
1.师:小朋友喜欢玩沙吗可以怎么玩
鼓励幼儿用完整语句简单讲述自己玩沙的经历。
2.PPT集体阅读P1~3。
3.引发幼儿谈论“沙子的下面是什么”
二、关注共鸣问题,引导幼儿积极在书中寻找答案
1.粗读:鼓励幼儿逐页翻书,带着问题“沙子的下面是什么”自主阅读。
2.精读:结合PPT,帮助幼儿观察重点页面,引导幼儿发现地球里面的秘密。WwW.YJS21.cOM
(1)重点阅读P6~8,结合画面观察,了解沙子的底下是淤泥,淤泥的底下是岩石的科学知识。
师:沙子的下面是什么呢刚才小朋友在书中发现了答案。大家先发现了什么接着发现了什么最后发现了什么
(2)对比阅读P6~8和P13~15,了解地球的一端和另一端的结构是一样的。
结合地球剖面图,帮助幼儿理解绘本中的内容,引导幼儿感受发现的快乐。
(3)集体阅读P9~13,探索地球里面的结构,获得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科学认知。
结合地球剖面图,引发幼儿对神秘地球的探索欲望。
三、关注幼儿阅读特点,鼓励重复阅读故事
1.再读:跟老师一起完整翻书阅读故事。
注意讲故事的语气语调,能引发幼儿对故事情节的关注,重点读角色的对话。
2.配合PPT,模仿画面中的角色对话。
PPT呈现幼儿感兴趣的画面,幼儿看着画面情景主动表演对话。
四、关注幼儿游戏体验学习,帮助感受科幻故事的神奇有趣
1.通过游戏体验故事的精彩部分
师:快穿上隔热服,跟随老师一起进入地幔吧!
幼儿用自备外套装扮自己,引导幼儿和老师一起扮演角色,在游戏中体验P9~13的故事情节,PPT同步呈现P9~13的页面,营造身临其境的场景。
2.运用多通道参与阅读,感受理解科幻故事情节鼓励幼儿在游戏中运用多通道多感官,边听讲解边看画面边随情节变化表演。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带着小任务通过上网查找、图书查阅、视频欣赏等多途径阅读。
师:沙子的下面是另一处沙滩,故事里的这个答案你想到了吗还有可能是什么神秘的地球到底还藏着哪些秘密,请你们邀请爸爸妈妈一起去寻找!
分级阅读小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基于对读本及班幼儿年龄特点、阅读经验的分析,发现《是谁留下的痕迹》可以让幼儿获得多方面的语言核心经验。如:早期书面语言学习与运用经验中,前阅读的经验、阅读内容的表达和阅读内容的评判。幼儿可以通过立阅读与集体讲读,初步理解“痕迹”的含义;可以较为完整、清晰地使用图画书中的词句叙述图画书中的内容;可以对图画书中的内容进行评价,并说出自己的理由。早期口头语言交流与运用经验中,谈话的经验、说明性讲述的经验。幼儿可以通过谈话活动,进一步理解“痕迹”和表达自身对“痕迹”的理解;可以使用准确规范、简单明了的说明性词句讲述事物的各种特征。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痕迹的含义,尝试用较为连贯、完整、清晰的语言表达观察到的画面信息;
2、能自己选择喜欢的画页,构思画面内容,并在集体面前讲述;
3、愿意胆猜测想象,对寻找探索生活中的各种痕迹产生兴趣;
4、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5、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物质:幼儿人手一本图画书《是谁留下的痕迹》、《是谁留下的痕迹》PPT、完整讲述配乐;
经验:在有凭借物的情况下,能够在集体面前立讲述,但如何构思讲述内容尚需的指导与辅助。
活动重、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痕迹的含义,能自己选择喜欢的图片,构思画面内容,并在集体面前讲述;
难点:尝试用较为连贯、完整、清晰的语言表达观察到的画面信息。
活动过程:
1、观察图书画面,引入概念“痕迹”。
提问:小朋友们,来看看屏幕上的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原来叶子上的坑坑洞洞是小虫子在叶子上边爬边咬留下的痕迹。那在生活中我们人会不会留下什么痕迹?
2、幼儿自主阅读,记住喜欢的一页。
请幼儿立阅读图画书,初步了解“痕迹”的概念(借此机会了解幼儿的前期经验和图画书阅读理解能力)。
3、幼儿自主讲述,用连贯完整的语言。
提问: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页?那你在这一页看到了什么?这是谁留下的痕迹?是怎么留下的?(提醒幼儿分享时有条理地说明:我看到了什么样的痕迹,是谁留下的,怎么留下的。)
4、教师完整讲述,倾听感受图书内容。
师:这本书里还讲了哪些有趣的痕迹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是谁留下的痕迹》活动反思
班幼儿对科学知识非常感兴趣,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本次活动借助图画书《是谁留下的痕迹》开展阅读活动,提升幼儿自我阅读能力,引导幼儿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最喜欢的一页内容,发展幼儿阅读理解能力。
活动开始,先通过观察图书封面引出痕迹的概念,再通过探讨生活中人留下的痕迹,确保幼儿对痕迹有了一定的认识,可以自主阅读。阅读中,因为图画书内容较多,所以只保留了六页让幼儿重点阅读。阅读后,请幼儿讲一讲自己最喜欢的一页内容,梳理重点,解决难点。最后,教师完整讲述,启发幼儿回忆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留下了怎样的痕迹。
分级阅读小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小班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孩子其实特别想说话,想表达自己的意见,可由于表达能力有限,无法很好地表达清楚;有的孩子由于胆小,不敢在众人面前大胆的讲话,总是用点头、摇头等身体动作或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我们都知道,在小班阶段,有趣的'语言和日常生活中的交往,是学习语言的好方法。为了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更为了让他们变得勇敢、自信,人人能开口,个个愿意说话,我设计了本次活动:《一朵云帽子》。在本次活动我运用肢体动作、有趣的情境表演、多媒体课件等幼儿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促进幼儿感受、体验、理解故事的内容,从而为幼儿进行良好的早期阅读做准备。
一、活动目标:
1.能根据画面内容,在看看、猜猜、听听、学学中理解故事内容,丰富词汇: 阴凉。
2.在说说、演演、看看的过程中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之情。
3.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故事内容,有较强的表演欲望。
重点:能根据画面内容,在看看、猜猜、听听、学学中理解故事内容。
难点:在说说、演演、看看的过程中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之情。
二、活动准备:
《一朵云帽子》课件。小草、小花、大树、太阳和小鸟头饰一个,草帽一个。
三、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出活动主题。
1.师提问:小朋友们看,我头上有什么?(帽子)它有什么用?
2.教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一顶神奇的帽子,它是用云朵来做的。
3.教师出示云帽子。
师:看,这是一朵云帽子。云帽子给谁戴,戴了以后会怎样呢?我们来听一个故事《一朵云帽子》。
(幼儿倾听,并跟说:云帽子。了解故事名称。)
二、通过看看、猜猜、听听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出示图片二。
提问:①你看到了什么?它们想戴云帽子吗?
②它们会怎么说?
(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在教师的引导下用较完整的语句回答,如“小草想戴云帽子。小草说我戴我戴。”等。并说说自己想给谁戴,自由说说给它戴的理由。)
2.教师出示图片三。
提问:你觉得云帽子给谁戴最合适,为什么?
3.教师出示图片四。
提问:①咦,谁来了?它想干什么?
②它会说什么呢?
4.教师出示图片五。
①会不会像小朋友们说的那样呢?
②呀!云帽子给谁戴了?(太阳)
③为什么会给太阳戴云帽子? 戴了云帽子太阳会的变化吗?(丰富词汇:阴凉)
三、师幼共同讲述故事,学说对话。
教师一边完整的说故事一边逐一出示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幼儿依次学说角色中的对话。
四、表演故事主要内容,在说说、演演、看看的过程中感受故事。
1、教师扮演云帽子,请个别幼儿分别扮演小草、小花、大树、小鸟和太阳,分别讲述故事中的对话。(个别幼儿表演。)
2.请全体幼儿有意选择角色表演故事。
五、活动延伸
师:啊,天气变阴凉了,那么还有谁也需要戴云帽子呢?我们一起找找吧!(教师带领幼儿出活动室结束活动。)
故事:一朵云帽子
夏天到了,太阳火辣辣的,照得小草、小花、大树热得抬不起头。
蓝蓝的天空一朵云帽子,小草说:“我戴,我戴。”小花说:“我戴,我戴。”大树说:“我戴,我戴。”小鸟飞来了,小鸟说:“太阳公公最热,应该给太阳公公戴。”小鸟把云帽子给太阳公公戴上,大地一下子变阴凉了,小动物们快乐地在云帽子下唱歌、跳舞、做游戏,玩得真高兴。
分级阅读小班教案 篇7
适宜对象:该材料适用于小班幼儿区域化学习活动使用。
价值取向:
1、这本操作书主要让幼儿练习扣钮扣、系鞋带、拉拉链、别别针、编辫子、打蝴蝶结等技能,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2、通过操作,让幼儿按自己的爱好搭配不同的服饰,培养幼儿色彩协调能力。
材料设计:
(一)材料与工具:
约30厘米×40厘米的彩色软泡沫4张、五颜六色的布、毛线、钮扣、拉链、别针、美工纸、花边、双面胶、剪刀、直尺、打孔机
(二)制作方法:
1、选4张软泡沫裁成(约30厘米×40厘米),其中三张裁成三份。
2、将每张裁成三份(头、身体、脚)的软泡沫上用毛线、布、钮扣、拉链、花边、别针等制作成三个漂亮的巧巧娃,分别做成不同颜色的脸蛋、衣服和鞋子,以便让幼儿按自己的爱好搭配不同的服饰,增加兴趣。
3、将完整的一张软泡沫做书的封面,旁边打孔,用毛线打成蝴蝶结(便于幼儿锻炼),中间用绒布做一朵花,代表孩子是祖国的花朵,花芯用钮扣做(便于幼儿练习扣钮扣),再用美工纸打印书名“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操作书”,反面打印“巧巧娃”,最后用美工纸折些小花点缀一下。
(三)提示
练习扣钮扣、系鞋带、拉拉链、编辫子、别别针、打蝴蝶结等动作技能,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爱好,为书中三个娃娃搭配不同颜色的衣服、裤子和鞋子等服饰。
玩法与指导:
1、扣钮扣
玩法提示:看好扣眼,把钮扣放在扣眼里。
指导要点:扣眼与钮扣要对齐。
2、系鞋带
玩法提示:先打一个结,再在两头重叠整理出一段从中间穿过去。(鞋带预先穿在鞋子上)
指导要点:先让孩子看老师示范,然后再练习,打结时要收紧。
3、拉拉链
玩法提示:拉合时把两边的拉头插齐,左手按住,右手慢慢往上拉;拉开时轻轻往下拉,把两边的拉头分开。
指导要点:拉开拉合时不得有拉头卡住上止、下止的现象。
4、编辫子
玩法提示:把头发(毛线)分成三撮,两两交叉编。
指导要点:每一撮头发要编紧,避免散开来。
5、别别针
玩法提示:把针头打开,从衣服门襟穿过,再把针头藏好。
指导要点:细心使用别针,提醒幼儿小心弄到手。
6、系蝴蝶结
玩法提示:将毛线交叉打好结,两头整理出一截做蝴蝶结的羽翼,再次打结。
指导要点:再次打结时要收紧羽翼。
7、搭配服饰
玩法提示:把三个娃娃的头、身体和脚随意搭配,自己喜欢皆可。
指导要点:根据自己的爱好,轻轻翻书,一页一页搭配服饰。
分级阅读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阅读技能--(观察能力的培养)。
2、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
1、在阅读区新投放了5本《幼儿智力世界》的幼儿杂志。;本文、来源:屈,老,师、礁网;(一般每周投放两至三本新书。)
2、阅读区"我爱阅读"小红花榜。
3、今天是学号9至18的幼儿进阅读区开展小组阅读区域活动。
活动过程:
一、教师推荐新书。
1、向幼儿介绍新投放的书籍。
新投放的5本《幼儿智力世界》的幼儿杂志,分别有不同的内容,有蔬菜类、动物类、交通工具类、形状类、色彩类。
2、教师着重讲解蔬菜类的《幼儿智力世界》
介绍书名、封底、封页
针对图书中的文字向幼儿讲解。如:如何走迷宫、如何找不同等。
二、幼儿自由选择看书,教师观察,随机指导。教师观察幼儿看书的情况:如看书、翻书的姿势,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否能完整的看完一本图书、鼓励幼儿合作看书、助幼儿看懂比较难的图书等。
三、幼儿整理图书。
幼儿按照图书的标志将图书"送回自己的家",检查图书是否摆放整齐,整理坐垫和椅子等。
四、分享图书,教师幼儿共同讲评,奖励小红花。
1、幼儿分享图书。
幼儿介绍自己阅读的图书的书名以及图书简单的内容,以及在阅读图书的时候遇到了什么问题等,要求幼儿语言要完整。
2、教师幼儿共同讲评,奖励小红花。能够安静阅读、有良好阅读习惯、能够完整的介绍图书内容、以及比上次阅读活动有进步的幼儿,教师将在阅读区"我爱阅读"小红花榜上为他们盖上小红花。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分级阅读小班教案 篇9
活动目的:
1、能根据动物显着的外形特点找到相应的动物。
2、愿意大胆、清楚地讲述动物躲藏的位置。
3、体验捉迷藏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藏在哪里了》。
2、棒棒糖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小朋友们好!今天郑老师要带你们一起看一本书,然后玩一玩游戏,吃一吃东西,你们愿意跟我一起玩吗?”
二、结合课件,阅读绘本《捉迷藏》。
1、引导语:这本书的名字叫藏在哪里了,看看书里面有谁呢?
2、引导语:一只小狐狸和一只小松鼠,它们在森林里和朋友们玩捉迷藏的游戏。捉迷藏的游戏你们玩过吗?怎么玩的?
3、引导语:森林里的动物都来玩捉迷藏的'游戏,我们来看看,除了狐狸和松鼠,还有谁来玩了?一共来了几个朋友?
4、引导语:“6个朋友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那么谁来藏,谁来找呢?他们就一起用猜拳的方法来决定,就是“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教师引导幼儿认识“石头、剪刀、布”),小朋友玩过这个游戏吗?那我们一起来玩玩,如果你们别人出的一样就赢了,如果和别人出的不一样就输了。知道吗?好,我们来试一试。
5、师生一起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你们出得都一样,你们赢了。我和你们出的不一样,所以我输了,等会儿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你们来藏,我来找。”
6、引导语:看看这几个朋友,谁输了呢?大家都出剪刀,只有小狐狸出了布,它和别人不一样,所以小狐狸输了,它来当找的人。于是它就转过身去开始数数了,小狐狸数到几啊?(5),1到5怎么数啊?我们一起数数看。小狐狸数到5,问:你们都藏好了吗?小动物们说:我们藏好了,小狐狸说:那我来找咯。
7、引导语:找啊找,小狐狸先找到谁了?(兔子)兔子在哪里?(大石头后面。)大石头后面你们看到了什么?哦,你们看到了兔子耳朵,我们一起到大石头后面去看一看,如果待会儿看到的是兔子,我们就一起欢呼一下,好吗?大石头后面是兔子吗?(教师打开课件。)
8、引导语:小狐狸又找啊找,孩子们,小狐狸又找到谁了?在哪里?(草丛里有大象,花丛里有鸭子,大树后面有小松鼠。)(教师引导幼儿在猜想正确后,为自己欢呼。)
9、教师小结:小狐狸找到了4个朋友,第一个是在大石头后面找到了兔子,然后在树后面找到小松鼠,在花丛里找到了鸭子,还在草丛里找到大象。
10、引导语:还有一个朋友是谁?没有找到呢?(对,是小鹿。)小鹿藏在哪里呢?小动物们帮小狐狸一起在森林里找啊找,小鹿在哪里呢?大树的后面是不是站着小鹿呢?是的话为自己鼓掌吧!
11、小狐狸把朋友们都找到了,它们又继续在森林里玩捉迷藏的游戏,玩得可快乐了!
三、游戏“捉迷藏”。
1、引导语:我们要不要也到森林里玩捉迷藏的游戏?去不去?一会儿我们玩一玩游戏,赢的孩子孩子还有奖品哦。去不去?好,那你们闭上眼睛,我们一起去吧!好,等郑老师数到三,我们就到了。
2、教师交代游戏玩法和规则。引导语:好,一、二、三,我们到森林里了。刚才猜拳的时候,郑老师输了,所以我来当找的人,你们来当藏的人,要躲起来哦。要躲在什么地方呢?看,这是大树后面,这是大石头后面,这是花丛里,这是草丛里。(引导幼儿再复述一次,增强幼儿的记忆。)一会儿捉迷藏的时候,你们就躲在这些地方哦。(再次复习地点。)等会我数到几,你们就要躲好了?刚才小狐狸数到5,我也数到5吧,我数到5,你们就要赶紧躲到这些地方,好吗?
3、师幼进行第一轮捉迷藏游戏。
(1)“大树后面有人吗?大石头后面有人吗?草丛里有人吗?花丛里有人吗?”
(2)幼儿交流赢的经验:不出声就能赢。
4、师幼进行第二轮游戏。“想不想再玩一次捉迷藏的游戏呢?记得不出声才会赢哦。
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玩得开心吗?回家后我们还可以请爸爸妈妈和我们一起玩好吗。
分级阅读小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初步的阅读习惯,学习翻阅、摆放书籍的方法。
2、让幼儿体验读书的乐趣。
材料准备:
各类书籍、坐垫、图片等。
活动指导:
1、教师介绍区域规则,幼儿进区摆放进区卡,找到合适的位置,找自己喜欢的书。
2、引导幼儿学会正确的取、放书籍,知道书籍的摆放位置。
3、引导幼儿认识书的封面、尾页等,指导幼儿正确的翻书方法(一页一页的翻)。
4、指导幼儿在看图时要小声说话,不要打扰别人。
5、观察幼儿在活动区的.兴趣、情绪和活动的表现,对活动中幼儿进行适当的指导。
6、活动结束时,提醒幼儿将书摆放整齐,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
7、对幼儿的活动进行评价,表扬遵守区域常规的幼儿。
活动反思:
活动名称:美工区 《学习涂色》
活动目标:
1、对美术活动感兴趣,乐意参与此活动。
2、懂得用各种好看的颜色进行涂色。
3、掌握用油画棒涂色的方法。
活动准备:
油画棒 、画好水果图案的涂色卡
指导要点:
1、指导幼儿进区游戏规则,提醒幼儿涂色时所要注意的问题。
2、提醒幼儿注意卫生以及握笔的方法。
3、教师指导幼儿正确的涂色方法,并鼓励幼儿大胆的用色。
4、教师对能力较为薄弱的幼儿进行单独指导。
5、活动结束后提醒幼儿要将物品归类摆放整齐。
活动反思:
活动时间:2012年9月活动班级:小班 活动名称:生活区《摆扣子》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游戏活动,愿意动手进行操作。
2、能根据不同的数字进行摆放钮扣。
3、学习一一对应。
活动准备:
自制衣服,钮扣,1~4的数字卡片。
重点难点:学习一一对应。
指导要点:
1、幼儿自由探索玩扣子,培养对数字的感兴趣并认识不同的数字。
2、学习一一对应。利用教师提出的材料进行摆放,初步学习一一对应。
3、根据自己的意愿在衣服上摆放钮扣,并根据钮扣的数量寻找相应的数字。
4、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进行合作游戏。
活动反思:
活动时间:
活动班级:小班
区域名称:数学区《套圈圈》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体验数字与物体数量之间的关系。
2、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自制的不同颜色的管状底座、各色圈圈、数卡
重点难点:
请幼儿按颜色、数量在自制管状底座上按颜色套圈。
指导要点:
1、能根据颜色将指环套在相应颜色的自制管状底座上。
2、学习按数卡,在自制管状底座上套入相同数量的指环。
3、尝试着在自制管状底座上套入多于1个的指环。
4、教师可引导幼儿将指环套在自己的手上,以训练其双手的协同能力。
5、对数学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增加难度。
活动时间:
活动班级:小 班
活动名称:角色游戏《娃娃家》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友好地和同伴进行游戏。
2、指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
创设家的环境、洋娃娃、炊具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请幼儿参观“家”的环境,看看家里都有什么?
二、基本部分
1、提问:小朋友的家里都有谁?他们在家的时候分别都喜欢干什么?当家里来了客人爸爸妈妈是怎样招待的?(请幼儿踊跃发言)
2、师:现在我请幼儿扮演爸爸妈妈和娃娃玩娃娃家的游戏。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角色。
3、提出游戏要求 :
(1)玩具要轻拿轻放,不争抢玩具。
(2)来了小客人要有礼貌并热情招待。
4、幼儿分角色游戏,教师指导幼儿开展游戏。
三、结束部分
游戏结束整理材料。简单评价幼儿游戏的情况。
幼儿园教案《分级阅读小班教案(必备十篇)》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幼儿园教案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阅读小班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