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冬至的作文800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以冬至为主题的作文800字 篇1
今年冬至,我一人在家。姥姥身体不适,妈妈留在她身边照顾。爸爸在外地上班,特意叮嘱我晚上记得给祖宗烧纸。
很久没做过祭扫祖先的事情了,只记得儿时太太拿着一支红色小花鼓,在我面前摇晃着逗我。晃晃悠悠,如今,我已长大了。
吃过晚饭我便出了门,天早早的黑了,刺骨的风刮在脸上麻麻的,吹散了道路两旁粘在枝上挣扎不肯离去的树叶。头顶的月亮模糊不清,不似平日里那般锃亮,泛着黄,为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又添了一丝深沉。
听爸爸说,买祭祀品要去人少僻静的小店。我独自走在小道上,两只放在口袋里的手紧紧地攥着兜布,渗出了细细的汗。冬至的夜显得格外的黑,店铺基本上都早早的关了门。走了很久,一道暖黄色的光映入眼帘,一家破旧的菜市场中门前整齐有序的摆列着各种祭祀品。
卖家是位四十左右的中年妇女,很贴心的为我准备了红色的袋子,并介绍罗列着的金银财宝。这里是金光闪闪,最受欢迎的金元宝,那里是财源广进,意义深远的长银条。她细心告诉我祭祀的步骤——先把名字写在红袋子上,再在周围散一点纸钱,最后就着燃着的火星把红袋子从底部烧起。这样纸钱烧了,别人家不会抢。
我在心底记下步骤,谢过她便离开了。一路上,陆陆续续有人开始烧纸,嘴里念念有词。三五成群,也有一个人。人们伫立着,安静的看着火苗,嘴里念念有词,时不时用小棍将即将暗淡下去的火苗拨地更旺。那明亮的火焰伴随着袅袅青烟既有淡淡的伤感,也是对已故先人一种深深的缅怀。
我按照心里记下的步骤将祭祀做完,又把灰烬整理在一起。并在心里祈愿——家人健康平安。我想太太能够听到我的声音,我也会为了整个家族的兴旺而更加奋发努力。
到家了,身体渐渐暖了起来。我将买好的饺子放进锅里,嫩白坚硬的它们扑通扑通的一个个跳进锅里,发出清脆的声音。不一会儿,喷香的饺子就出锅了。汤水白白的,饺子馅儿的油零星地浮在汤面上,一大口喝下去,心里满满的。
以冬至为主题的作文800字 篇2
天气一点一点变冷的时候我用黑色的外套把自己裹紧,抬头看到天空,又是那种灰白的颜色。那些到秋天就会掉叶子的树木。现在只剩下光秃秃的树丫朝着填空伸展上去。我把头埋进外套里,继续在风里匆匆地走。
还好吃了早餐呢,要不肯定会冷死的。我想。
来到教室,也只看到3,4个人在赶作业,也难怪,冬天早晨的起床都会成为一项非常充满挑战性的行动,谁不想躲在暖暖的被窝里呢?脱下外套搭在椅子上,然之后,从抽屉里翻出未完全完成的作业龙飞凤舞起来,加入赶作业的行列。可是,写的字几乎是歪歪扭扭的,原来手早僵掉了。便放下笔,口哈着气,搓着双手。
上课的时候,不知道因什么而觉得有些困乏,好想睡。但见老师在指天说地唾沫横飞讲着,又不好意思打哈欠,便扭过头看窗外的白云。其实很难看见了,不像在夏天,看窗外的云安详地飘过,而时间便在窗外缓慢地踱步,这样,又白白地浪费掉了一些年华。
下课了。老师肯定会布置作业的,而每当听到过多的作业的时候,有着“邪气”的我们便会嗷嗷怪叫,然后装作很认真的样子跟老师讨价还价。
但作业终究是逃不掉的。
昏昏欲睡地度过了剩下的课,而最后一堂课下课铃刚一响,蠢蠢欲动的人们如同得到统一的暗号,Mr.Chen的下课的“下”字喊到一半,就只看到剩下被撞得歪歪扭扭的桌椅以及几个和我同为外市学生的人了。
——不过是今天放假而已。
唉,其实自己也好想回家的,回去见我那个一个月的弟弟,听妈妈说,他长得很像我呢。可是,还有多久才可以回去呢?一个月吧。
凯茵把食指和中指交叉,然后在我脑门弹了下,说:“又想家了?”然后,一脸的坏笑。
“嗯。是的。”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
当穿梭在背着大包提着小包的人群之间,我从他们的面部表情捕捉到的是欣喜。而我脸上却是一脸的无奈。
时间迈向十二月底。
周围的一切开始蒙上白白的霜,气温下降得很快。
每个人穿起冬装之后都显得格外的臃肿。走起来像个笨笨的企鹅那样,好可爱。
学校走廊尽头的茶水室每逢冬天,都会变得有人气,一到下课的时候,每个人都到那里去换热水到暖水瓶里。
这一年,很快就要结束了。好像还没有做好准备迎接20xx-1-1呢。不过,现在闭着眼睛都能听到20xx年一步一步地朝着自己走过来的声音。
冬至,冬末。——冬至末。
以冬至为主题的作文800字 篇3
冬日渐寒。
那年,冬天去得晚。二月的天依然没有半点暖意。丝丝刺骨的风,滑过耳边传来阵阵撕扯。光秃的树枝被积雪压得喘不过气来,那凛冽的身影仿佛成了冰雕。沉寂的积雪呆滞在地面,幽幽的冷气绵延而起。街道上,过往的人都穿得很臃肿,嘴里的热气像刚出笼的馒头在半空中蒸腾。
我在街道商店偌大的橱窗边往外看到一个吸人眼球的人。
他,身着一件厚实的军大衣,目光似乎蕴满了无奈、苦痛,黝黑的脸庞有煤炭的黑痕。面前摆放着一只黑不溜秋的油铁桶,上面放着几只早已凉透了的烤红薯。桶边在汩汩的冒着热气,散发着一股红薯特有的焦味。
那个男人伫立在刺骨的寒风里,熟练地摆弄着面前的红薯。冷风拂过他皲裂的面庞。他扯着嘶哑的喉咙叫卖:“烤红薯,烤红薯,香甜的烤红薯啰!”但是街上的人潮像冬日里的风一般,毫不留情的流过。渐渐,声音淹没在人海中。他安静地在那里,像是倦了,抑或是厌了,又也许,他是在等待。wWW.YJS21.Com
他盯着脚下碎杂的冰块,狠狠地踢向远处,表情很凝重。
透过橱窗,看见他瑟缩了一下,使劲的搓着自己的手掌。回过神,望着眼前冷却的红薯。偷偷地,抓起一个猛咬下去。滚烫的热气冲进他的嘴,烫伤了他,也烫伤了他的希望。他的身体任寒风捶打,眼里是被风刮出的泪水。冷漠的现实切断了他并不昂贵的渴望,他只是乞求在这个繁华而又陌生的城市有一处立足之地罢了。
傍晚,他还在那里,在依然如刀割的寒风里。
也许我们应该庆幸,生活在优越温暖的家庭里,不用去冒着寒冬,也不用为自己的温饱而奔波。而外来务工者为生存而艰辛,在寒冷的冬天里显得愈加寒冷。
纷纷扬扬的雪笼罩了整个天空。
仰望窗外灰蒙的天,依然看不到尽头,甚至看不清眼前。解决打工者的生存问题何时是个尽头啊!
这夜,我做了一个非常甜美的梦。梦见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手里都握着百元大钞,争先恐后地涌向“大衣叔”,丢下钱,拿着红薯笑嘻嘻往外挤。一会儿,拿着“某某街道招聘民工”字样的人到了,我很担心,但他对着大伙喊:“非常感谢你们一时的爱心。我们街道正出台了一个招聘失业民工的政策,先培训,后上岗。”这位大衣民工拉着油铁桶,高高兴兴地跟着他们走了。
但愿在社会的关爱下,处在寒冷冬天里的大衣哥叔们,不再寒冷。
以冬至为主题的作文800字 篇4
根据当地的一些资料,“冬至”作为一个民间节日,是古代民间的一个大节日,其重要地位仅次于春节,所以被称为“子岁”,具有“冬至大如年”的地位。
直到清末,冬至节都有一些规定的行为,如过冬、祭天、祭祖、迎神、辟邪等,甚至有官员参与。在饮食习俗方面,北方和南方也有不同的传统。
《燕京岁时记冬至》说,在这一天,官员们表达了他们的祝贺。人家只吃馄饨。俗话说“冬至馄饨夏至面”。《帝京岁时纪胜》,还记载了冬至的庆祝、祭祀和饮食习俗。文章说,长到南郊,就拜了。一百名官员进入会议桌向国家表示祝贺,并为国家庆祝仪式。君子,士绅,普通人,四处奔波,在家里买本书,书名全。
宋代颜姝作诗《奉和圣制冬至》,说:吉祥序冠三对,民协成功。千亩之年,神清气爽,六福平。音乐遵循一年的规律,欢迎赞美的声音。云浓野,雪落楚兰容。异国梯航集,群臣只进贡。任瑶应用一切,同样的事情导致杨胜。
据说因为殷琦从夏至升起,我不高兴。但是冬至太阳会精神起来,万物复苏,所以值得祝贺。
上面说的“馄饨”,传闻是塞外两个叫浑氏和屯石的人的'作品。馄饨像个鸡蛋,挺像天地之乱,所以冬至吃。然而,这种说法被认为是牵强的。如果像传言的那样是二师干的,那什么是匈奴,什么是屯?所以,这是一个橡皮滚筒。
北方冬至吃馄饨似乎只是片面的,还有待商榷。
到了明代,由于社会变迁的影响,这种习俗发生了变化。据说这个仪式从正统(1449年)开始就被废除了。但是,在北京,有很多官员和官员,他们都向他致敬。除了祭拜祖先的汤饭,我们还用上等的肉馅献祭。这一举动被认为是“冬至馄饨面(夏至面)”的韵味或变形。
根据《西湖游览志》,在之前的杭州,还有一个过冬祭祀的遗留。冬至被称为“子岁”,政府和人民互相庆祝,如“元旦”的仪器。吴中之地,也有“肥冬瘦年”的繁华。此外,煮红豆粥也是这个节日的饮食习俗之一。
以冬至为主题的作文800字 篇5
今天下午在放学路上,妈妈告诉我:“明天是冬至,今晚我们一起要搓汤圆。”我立刻欢呼起来:“太好了,我喜欢!”顿时引来了旁人惊奇的目光,我不好意思地吐吐舌头安静了下来,可心里早已迫不及待地盼着那刻的到来。
冬至要数我们莆田的风俗最有趣了。吃过晚饭,我就和妈妈就急忙动手开始准备。先将糯米粉和上适量的水,揉成团,置于簸箕中央,同时摆上桔子,一束红筷子,一排老姜,一支用彩色纸剪贴成的“早春”纸花。其中,纸花造型最为别致,中间是一对用纸剪成的“小孩儿”。“小孩儿”的头上有伞盖,下方为隆起的半球,象征“财丁贵”俱全。接着一家人围坐在簸箕旁开始搓汤圆,祈求全家人“团团圆圆”。
我最喜欢搓汤圆了。可不知怎么了,和好的糯米粉和红糖像是在“捉弄”我似的,很不听话。我拿起糯米粉搓成圆形,用手指在上面戳了个洞,放红糖时一不小心放多了,口一直封不上,就拿出一些来,又感觉太少了,只好把红糖全部倒出,把洞捏大,放进红糖封好口,在手上搓成圆形,搓好后我发现汤圆又破了,我急忙拿了一些糯米粉把洞补上,弄的我手忙脚乱。慢慢地一个两个三四个,我搓得越来越有经验,并且还可以捏出各种各样的造型。
我最喜欢学着外公捏元宝、杵臼、狗、喜鹊等小玩意。要说,平时做手工可是我的强项啊!我照着外公的样子,捏完小狗再用黑芝麻点上眼睛,看起来栩栩如生的,可爱极了!外公还告诉我,元宝象征财富;杵臼是舂米的工具;狗能守门防盗,希望来年平安无事;喜鹊会报喜,能给人带来好运气。接着我们还有搓成桂元般大小的圆仔。
终于大功告成了,妈妈说明天一早就能吃了,望着自己的“作品”,我忍不住直咽口水。心里琢磨着明天我要先吃这个还有那个,再吃……
这个冬至前夜真有趣,真令我难忘!
以冬至为主题的作文800字 篇6
冬至是中华人民的传统节日,每个地方的习俗是不一样的,有的是包饺子,有的是做冬至圆。今夜是冬至夜。叁九严寒,外面寒气彻骨。我家里却温暖如春,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
“吃了汤圆大一岁”。今晚要吃汤圆了,这是冬至的传统习俗,而且妈妈又特赦,批准我和表妹、表弟可以一起搓汤圆。我们高兴得在大厅里欢呼雀跃。
只见妈妈先打来几勺白花花的汤圆粉,接着加了些温水与汤圆粉一起用力和面,把汤圆和成了一团。我用手一捏,觉得它像橡皮泥,又像棉花糖,软滑有弹性。我们照着妈妈和奶奶的样子,有模有样地揪些小面团,先把小面团搓成一长条,接着把长条分成寸长的一段段,然后拿起一小段放在手掌心,两手轻轻揉搓,一个小圆子的汤圆就诞生了。
水开了,我们把一个个洁白的小圆子放进锅里,一个个汤圆像爱睡的小娃娃静静地躺在锅底。不一会儿,水又开了,汤圆像一个个打着哈欠、调皮小的娃娃慢慢地浮起来。妈妈连忙把火力关小,个个汤圆在锅里不断地翻滚着。又过了一会儿,汤圆皮软了,熟了。
在冬至,天气变得更冷,而人们的心却会走得更近。心与心的温暖,让整个冬季从冬至开始温馨。所以,我喜欢冬至。每一年的冬至都是如此,每一年的冬至都相同快乐。在冬至,我们收获得很多,同时,我们也收获了一份等待,等待春天的到来。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天之后,太阳又逐渐北移。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以冬至为主题的作文800字 篇7
“冬至不端饺子碗,耳朵冻了没人管”,今天,我们要在橙子作文班里包饺子,我的心里非常开心。
为了包饺子,我特意从家里带来了碗、筷子和勺子,教室里摆放好了香喷喷的饺子馅和一个个叠放整齐的饺子皮,同学们一个个兴高采烈,兴奋地交流着怎样才能包出好看的饺子。
终于开始包饺子了,我们分了小组,把小手洗净,老师给我们分了饺子皮和饺子馅儿,先让我们自己动手包一个。我拿起一个饺子皮,又用勺子挖了一点儿馅儿填到里面,然后把饺子皮对折,两边捏紧,哇,我的第一个饺子包好了。
我赶紧把包好的饺子拿给老师看,老师笑着说:“你包的饺子不错,就是太小了,肚子扁扁的,像一个没有吃过饭的小猪一样,你应该往里面多填一点儿馅儿”。我按照老师说的方法,把手指并紧,手指弯曲呈勺子的形状,饺子皮放在中间的三个手指里,把饺子馅儿往里面填满,用力压实,然后对折饺子皮,边缘捏紧,这样一个胖胖的饺子就包好了。老师看到了,夸我是个心灵手巧的小姑娘。
不大一会儿,我就包了许多饺子,老师说:“厨房里的水已经烧开了,把我们的饺子都端进去,下到锅里吧!”老师教我们怎样下饺子,只见老师轻轻地拿起两个饺子,离锅近一点儿,小心翼翼地放进锅里,千万不能离得太远,不然热水会溅到手上呢!我们按照老师的方法,把一个个饺子轻轻地放进锅里,饺子刚开始沉在锅底,一会就浮上来了,一个个紧紧地挨着,像一条条鱼儿在游泳。我拿起勺子推了几下,盖上盖子,水沸腾了还要不停地推饺子,老师说这样防止饺子粘在一起。
大概有5,6分钟左右,饺子的香味儿飘了出来,我的口水也快流出来了。又过了两三分钟,饺子成熟了,老师给我们每个人的碗里舀了几个饺子,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好香呀!好像有一股玫瑰花的香味,又咬了一口,满嘴流油,真好吃,自己动手包的饺子吃着就是香。
我们边吃饺子,边听老师给讲冬至吃饺子的来历:汉朝时,医圣张仲景在冬天看见许多老百姓的耳朵都冻烂了,他就把羊肉剁碎,用面把羊肉包成耳朵的样子让老百姓吃。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年冬至都要包饺子!
这一节课我真的好开心,因为我们吃到了香喷喷的饺子,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包饺子。
以冬至为主题的作文800字 篇8
赶走了夏的燥热,送走了秋的落寞,大如年的冬至迈着稳健的步伐,深情款款地向我们走来了。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在我们埭头又称为“冬节”。冬至搓丸子庆团圆是莆仙特有的风俗。
这天大清早,我们就像四月的冰河——开动了!奶奶、妈妈在和糯米粉,我在一旁帮着剥花生。当妈妈把花生炒熟后,我把花生碾碎。糯米粉和成泥后,摘成一个个小圆坯。我们就开始搓丸子了,妈妈掰了一小块放在手掌上轻柔地搓起来,速度快得像机器一样,搓出来的汤圆白白嫩嫩,圆润饱满,就像一颗颗珍珠般可爱。再看看奶奶搓的,堪称得上是真正的老手,一手可以搓三个,一会儿功夫米筛上有序地摆满了一粒粒圆滚滚、油光闪亮的丸子,别提有多诱人了。看着看着我的手不知不觉痒痒了。得到妈妈的特赦,我洗了手,撸起袖子,也学着妈妈的样儿,摘了一小团糯米粉放在手心,双掌合拢,然后夹着糯米团轻轻地搓呀搓。我一会儿搓得像鸟蛋一样大,一会儿又搓得像珍珠一样小。我们一边搓一边煮,奶奶先把煮好的汤圆用祭祀的小碗盛起来,摆在灶台上,先祭祀祖先和灶公灶妈,又在门窗框上、米缸、风箱等处贴上了丸子,以示祭祀“门神”保佑一家幸福平安。
我们一鼓作气,最后搓好的丸子可以下锅了。妈妈把丸子倒进锅里,一个个洁白的丸子就像爱睡觉的小娃娃静静地躺在锅底。不一会儿,锅里冒起了热气,妈妈连忙掀开锅盖,顿时,一股清香的气味扑鼻而来。一颗颗丸子好似顽皮的孩子冒上来,急着看四周,它们兴奋地跳跃着,犹如一个个可爱的小精灵在舞蹈。妈妈先给我盛了一碗,撒上白糖和花生磨成的粉,丸子的香味就像虫子一样,弄得我的心痒痒的,差点儿流口水。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放在嘴里,那嫩滑柔软的丸子在我口中窜来跳去。一口咬下去,缓缓吞入肚中,这种味道真是妙不可言,让人怎么也吃不厌。我狼吞虎咽,几分钟时间,一碗丸子分卷残云般地不见了踪影。我的肚皮都像丸子了,摸摸圆鼓鼓的肚子,回味着丸子的美味,好满足,好幸福。
今年的冬至真是令我难忘。
以冬至为主题的作文800字 篇9
当香味袅袅升起,灶火渐息,用那雪白的糯米粉包裹的汤圆啊!那甜甜的,黏黏的,热气腾腾,幸福满满的汤圆呀,满是我们同学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
今天是冬至,学校竟然安排我们做汤圆,真是意想不到啊,大家都开心极了,这是我们第一次在学校里做汤圆。
老师先帮我们分好糯米团和麻心,再把我们每8人分成一个小组开展活动。好,汤圆开做啦!我们把汤圆揉成一个个小球,然后压扁加入少量麻心,像包饺子一样,把皮粘合在一起搓成圆球。当然,我遇到了问题——总是不能把汤圆搓圆,总是有一个一个的“小尖角”。装着馅的汤圆里头似乎有许多调皮的小人,像是把脚一只一只翘出来,形成一个一个尖尖的角,真是难看。哎,都是软软的糯米粉惹的祸,任我们怎么努力搓都没用。后来,我干脆等“汤圆们”干一点了,硬一点了再去搓,里面的“小人”安心了,不会再动了,真是“软的不服,得来硬的”!再看看其他组的同学——瞧,有的同学把馅放得太多了,结果成了“黑煤球”;有的同学没放馅,汤圆就成了“实心球”。施捷仁同学在做的时候,禁不住鲜美的麻心馅的诱惑,往嘴里一点一点的塞,引起了同学们阵阵笑声。
一节课过去了,我们的汤圆做得差不多了,一个个白白的'“胖娃娃”整整齐齐地摆在桌子上,像“孩儿兵”排着队伍等队长检阅呢!做好了,当然少不了吃这个环节。嗨,热气腾腾的汤圆来啦!汤圆冒着热气,在盆里等待我们品尝。“咦?这汤圆汤的颜色怎么跟在家里吃得不一样?”哦,是汤圆的“馅漏”了!后来我们知道,原来“罪魁祸首”是王子木。他做了一个“黑煤球”汤圆,外头是馅,而馅的里头才是糯米粉,所以,我们的汤圆汤全被它“污染”了。
虽然汤圆包得不是很好,但我们吃得津津有味。一碗碗热热的、亲手包的汤圆,一碗碗承载着同学们欢声笑语的汤圆,在寒冷的冬天散发出阵阵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