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该放手时需放手

发布时间:2021-12-14 该掉小朋友挑食 幼儿园教师该如何听课 幼儿园教师该如何评课 新的学期开始了,每年入园,总有些孩子哭闹着不让家长走,看到孩子哭得可怜,不少家长心软了,不停地对孩子说话,总想把孩子说得高兴了再离开,可家长越这样做,孩子越不让妈妈或奶奶走,有的妈妈甚至说着也掉起了眼泪,我还见过一对祖孙抱头痛哭,这场面老师既理解又想提些建议。实际上家长大可不必如此,完全可以放心的交给教师,如果孩子小不愿留下,应鼓劢孩子勇敢,或跟着老师交待好,趁孩子不注意时赶紧离开,不可因孩子哭闹就心软下来,家长越不走,孩子越不能安静。做什么都有第一次,可以说,孩子进行集体生活,离开父母是第一步,也是培养独立性的第一步。需做到这点,父母首先要“坚强”的放下孩子,家长要做的是,在送孩子入园前向孩子讲幼儿园里的情况,老师啦,小朋友啦,玩具啦,游戏啦,让孩子提前对园里的情况有所了解,产生好奇,主动愿意上幼儿园。现在独生子女多,家长难免对孩子疼爱多些。初次让孩子离开家长过集体生活,怕孩子不适应,总是牵肠挂肚的放心不下,以致忧虑重重。这是人之常情,但作为父母,关键时候要有“忍痛割爱”的魄力。是鱼儿,总要搏击大海,是雄鹰,总要翱翔天空。家长们,不要时时看着自己的双手准备为孩子提供蔽护,要记住,该放手时需放手。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教育随笔:该放手时就放手


萌萌从家里带来一本新图书,认真地坐在那看着,明明看见了,高兴地跑过去,抢着要看,萌萌连忙把书藏起来,不给明明看。明明流着泪,撅着嘴巴,一脸被欺负的样子,跑过来跟我说:“老师,萌萌不给我看图书!”看到这种情景,也许有的父母会赶紧去哄明明,把萌萌的图书拿给明明,或者给明明重新找一本书。这样的结果会怎样呢?显然,明明不会再哭了,而且很高兴。但明明会觉得自己的这种做法是对的,自己不高兴、哭闹是有道理的,这种情绪成为他获取利益的手段,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还会这样。

那我们该怎么做呢?排除对他的注意,让他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也许他会哭一会儿,这个没必要担心,适当的哭泣对身体是有利的。相信他不会哭的时间很长,没人理会自然会停止哭泣,由于孩子的好奇心强,他会静心想想如何才能看到那本书?知道生硬的抢夺不起作用,相信态度会有所转变,友好地跟伙伴交谈——“萌萌,我和你一起看书,好吗?”、“萌萌,我给你用我的彩笔,你给我看看你的书,好吗?”、“萌萌,我的好朋友,刚才抢你的图书是我错了,对不起!我们一起看书,好吗?萌萌不会再次把书藏起,结果是两个小伙伴一起高兴地看书。相信明明以后再也不会粗暴地抢书

日常生活中,诸如此类的事情屡见不鲜,我们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一一处理,一些所谓的“帮助”只会助长孩子的不良情绪,造成孩子的胆小怕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等不良习惯的形成。所以要求我们对孩子适当放手,遇到问题时,首先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相信比我们的介入要事半功倍!

该放手的就放手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该放手的就放手”,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磊磊从家里带来一本新书,认真地坐在那看着,晨晨看见了,高兴地跑过去,抢着要看,磊磊连忙把书藏起,不给晨晨看。

晨晨流着泪,撅着嘴巴,一脸被欺负的样子,跑过来跟我说:“老师,磊磊不给我看书!”看到这种情景,也许有的父母会赶紧去哄晨晨,把磊磊的书拿给晨晨,或者给晨晨重新找一本书。

这样的结果会怎样呢?显然,晨晨不会再哭了,而且很高兴。

但晨晨会觉得自己的这种做法是对的,自己不高兴、哭闹是有道理的,这种情绪成为他获取利益的手段,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还会这样。

那我们该怎么做呢?排除对她的注意,让她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也许她会哭一会儿,这个没必要担心,适当的哭泣对身体是有利的。

相信她不会哭的时间很长,没人理会自然会停止哭泣,由于孩子的好奇心强,她会静心想想如何才能看到那本书?知道生硬的抢夺不起作用,相信态度会有所转变,友好地跟伙伴交谈——“磊磊,我和你一起看书,好吗?”、“磊磊,我给你用我的彩笔,你给我看看你的书,好吗?”、“磊磊,我的好朋友,刚才抢你的书是我错了,对不起!我们一起看书,好吗?……佳艺不会再次把书藏起,结果是两个小伙伴一起高兴地看书。

相信晨晨以后再也不会粗暴地抢书……

日常生活中,诸如此类的事情屡见不鲜,我们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一一处理,一些所谓的“帮助”只会助长孩子的不良情绪,造成孩子的胆小怕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等不良习惯的形成。

所以要求我们对孩子适当放手,遇到问题时,首先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相信比我们的介入要事半功倍!

不知道本文“该放手的就放手”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该放手的就放手 2020教育笔记


磊磊从家里带来一本新书,认真地坐在那看着,晨晨看见了,高兴地跑过去,抢着要看,磊磊连忙把书藏起,不给晨晨看。晨晨流着泪,撅着嘴巴,一脸被欺负的样子,跑过来跟我说:“老师,磊磊不给我看书!”看到这种情景,也许有的父母会赶紧去哄晨晨,把磊磊的书拿给晨晨,或者给晨晨重新找一本书。这样的结果会怎样呢?显然,晨晨不会再哭了,而且很高兴。但晨晨会觉得自己的这种做法是对的,自己不高兴、哭闹是有道理的,这种情绪成为他获取利益的手段,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还会这样。

那我们该怎么做呢?排除对她的注意,让她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也许她会哭一会儿,这个没必要担心,适当的哭泣对身体是有利的。相信她不会哭的时间很长,没人理会自然会停止哭泣,由于孩子的好奇心强,她会静心想想如何才能看到那本书?知道生硬的抢夺不起作用

,相信态度会有所转变,友好地跟伙伴交谈——“磊磊,我和你一起看书,好吗?”、“磊磊,我给你用我的彩笔,你给我看看你的书,好吗?”、“磊磊,我的好朋友,刚才抢你的书是我错了,对不起!我们一起看书,好吗?……佳艺不会再次把书藏起,结果是两个小伙伴一起高兴地看书。相信晨晨以后再也不会粗暴地抢书……

日常生活中,诸如此类的事情屡见不鲜,我们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一一处理,一些所谓的“帮助”只会助长孩子的不良情绪,造成孩子的胆小怕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等不良习惯的形成。所以要求我们对孩子适当放手,遇到问题时,首先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相信比我们的介入要事半功倍!

成长,需要放手


在父母眼里,孩子是永远长不大的。于是就有了我们保姆式的家长,但你是否意识到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放手呢?曾经读过一篇《胡杨树苗》的文章,文章中说有两个人,都在一片荒漠种了一片胡杨树苗。苗子成活以后,其中一人每隔三天都挑起水桶,到荒漠中来,一棵一棵地给他的树苗浇水。而另一个人呢,就悠闲得很,树苗刚栽下时来浇过几次水,等树苗成活以后,他就很少去浇水了,哪怕是去了,也只是走走看看,发现被风吹倒的树苗就顺手扶一把,没事的时候他就在那片树苗中,不浇一点水,也不培一把土。别人都说,这人栽下的树肯定成不了林。过了两年,两片胡杨树苗都长得有茶杯粗了。忽然有一个夜晚,狂风从大漠深处卷着一柱柱的沙石,电闪雷鸣,狂风卷着滂沱大雨突然袭来。第二天,人们到那两片树林里一看,不禁都惊呆了,原来辛勤浇水的那些树几乎全被大风给刮倒了,有许多的树几乎被连根拔起。而那个不怎么给树浇水的人的林子,除了一些被风撕掉了树叶和一些被折断的树枝外,几乎没一棵树被风吹倒或者吹歪的。大家都十分困惑。那人微笑着说:他的树这么容易就被风吹倒,就是因为他为他的树浇水浇得太勤了,施肥施得太多了。人们更加迷惑了,难道辛勤为树施肥浇水是个错误吗?那人顿时叹了口气说:“其实树跟人是一样的,对它太娇惯了,就培养了它的惰性,你经常跟他浇水施肥,它的根就不会往泥土深处扎,只在地表浅处盘来盘去,这样子怎么能经得起风雨呢?”胡杨树苗的故事告诫我们别给孩子太优越的条件,可在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正是文章中那个勤劳的育苗人的写照,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孩子们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生活,久而久之,孩子本来具有的创造性、主动性,就会泯灭于家长的呵护之中。因此,家长要学做那位“懒惰”的育苗人,对孩子适时放手,只有放手,孩子才能根深苗壮,才有机会去直面自己,直面未来。孩子长了翅膀,需要飞翔的时候,我们就要给孩子营造飞翔的机会和环境,始终把孩子呵护在你安全温暖的羽翼下,久而久之会使孩子们的翅膀退化,会让孩子失去学习的机会、体验的机会、发展的机会、成功的机会。家长应该收起过多的关爱,过多的庇护,让孩子在自己的天空中展翅翱翔,让孩子经历风雨的洗礼,积累成长的经验。孩子的路你无法替他走下去。家长们要理性对待自身所肩负的角色,该管时要管,当放时要放。让我们从前辈刘少奇的话中获得启迪吧——“对孩子一是要管,二是要放。什么事管呢?不好好学习,品德不好要管。什么是放呢?吃苦耐劳的事情,经风雨,见世面的事情都要放手让孩子们去干。这样孩子可能要跌一些跤,但只有这样做,才能使他们受到锻炼,更好的成长起来。”放放手,让孩子更快地成长!相信放手过后,那一份收获必将无可估量!

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读《给幼儿教师的建议》有感


在读《给幼儿教师的建议》一书时,看到这样一篇文章:《做个“懒”一点儿的老师》,老师要“懒”动手,以解放孩子灵巧、能干的双手;要“懒”动脑,让孩子们的脑筋开动起来,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思考力。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帮助孩子最好只用一只手。”只有放手让孩子去实践,孩子的经验和能力才能得到形成和发展。在一次区域活动美工区里我把上次集体活动时多下来的几张纸工制作让幼儿做做,玩玩。因为是多下来的,所以纸工材料有些不同,而且因为是以前做过的,所以这次我没有示范,只是让感兴趣的幼儿自己选择制作。

活动开始了

,孩子们拿起剪刀小心地剪了起来,虽然材料不同,但孩子们还是很感想去。不一会儿,周涛拿着剪下来的几个图形走过来:“老师,我剪好了,但不会插。”说着把手里的材料往我前面的桌上一放,大有要我帮他做的架势。我看见他选的是“大树和小鸟”的材料,他不会把小鸟插到大树上。我拿起他剪好的纸片,想帮他插。这时,余苏洋、陈家辉等几个孩子看见了,也拿着自己的手工材料走过来:“老师,我也不会。”孩子们眼巴巴地看着我,期待着我的帮忙。看着桌上一堆手工材料,我寻思开了:“我帮他们都做好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下一次不还是要我帮忙了吗?而且今天帮了这个,不能不帮那个。应该让他们自己动手做一做,自己学会这个本领。”于是,我没有急于帮忙,而是把制作的方法再说了一遍,然后让他们去自己动手操作。我告诉他们:“今天老师一个也不帮,你们要想有一个漂亮的作品,就必须自己动手做一做。你们都是能干的小朋友,老师相信你们能自己做好的,对吗?”听了我的话,他们只得拿好自己的东西回座位上自己做了起来。不一会儿,周涛拿着做好的“大树和小鸟”过来给我看,我连忙表扬他:“周涛真棒,你看,小鸟也在开心地叫呢!”周涛听了,开心地笑了,还回去对他的小伙伴说:“老师说我做得好看呢,你看!”接着,其他几个要我帮忙的孩子也都自己动手完成了自己的操作。我对几个做得不太整齐、牢固的幼儿,我提醒他们再粘粘牢或插插好,给予了适当的帮助。我及时表扬了能独立完成操作的这几个孩子,并在讲评时特地提了一下这件事,鼓励孩子们今后在制作时能独立完成,不依赖老师。孩子们都说“好”。

由此,我深深体会到,作为老师,在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们不能一味地代替包办,而让孩子失去动手锻炼的机会,养成学习上的懒惰思想。我们更应该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去教会孩子克服困难,去进行尝试和思考

,从而习得经验,提高技能,树立自信心!

有一种爱应该叫放手


已经快五月,日头进入初夏,可气温却升的像盛夏,近几天已经接近30度了。有的孩子开始穿短袖衬衫了,几个怕热的孩子稍微活动活动就是满头大汗,头发湿的一缕一缕的。在我挨个检查衣服时,我发现小溪却还穿着冬天的保暖内衣,中间是羽绒马甲,外穿小夹袄和棉裤,脚上依然是冬天的棉鞋。只见小溪脸颊红彤彤的,后背已经汗涔涔的了。问他热不热,孩子摇摇头,不知所以。

哎,听话的孩子啊,爷爷奶奶的“圣旨”就如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一样,孩子们就是挣脱不了。像小溪这样的孩子幼儿园还不少,祖辈们总以为孩子在幼儿园会冻着会饿着,根本不相信老师对孩子穿着的正确建议,特别是在季节交替时,要么是给孩子捂得太早,要么是减的太晚。导致孩子活动中不够灵活,而且容易出汗。有的孩子对自己的东西看管的很到位,刚刚帮忙脱掉的衣服,转身又给穿上了,捂得满头大汗也毫不在意。再去寝室查看孩子们的书包,小溪的包里竟然没放可以换洗的衣服,真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的孩子包里倒鼓鼓的,打开一看还是冬服,根本没必要换。还好,以前老师们募捐的衣物中有一些薄的合适的,就给小溪几个孩子换上透透气。

随着城市的发展壮大和人们对经济的渴望,怀揣梦想的大量农村青壮年涌入城市务工,孩子和老人成为农村主要人群,留守的他们相依为命,祖辈对孙辈的照料虽无微不至,鉴于环境的逐步改善,祖辈总是害怕辜负子女对自己照顾孩子的殷切期望,于是对孩子的生活起居照顾有加,很多事情全权包办,致使孩子失去了许多动手动脑的锻炼机会,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惰性,对祖辈一直以来的教条强化式的驯化形成强烈的依赖性,对自己的事情没有主见,也没有主动改变的意识。

记得冬天去看望孩子们睡觉,在帮助有的孩子脱衣服时,他们总是只愿意脱掉大外套,裹着厚厚的内衣睡觉,你要是坚持要他多脱掉马甲之类的,他就会以“爷爷奶奶叫我穿着睡”为理由拒绝你,即使今天让他这样做了,明天没有你的“明察秋毫”,他依然我行我素。幼儿园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园交流平台上进行相应宣传和经验交流,或是面对面地指导,但这些长辈总是嘴上应着一套,可行动上依旧雷打不动。如果孩子出现小问题或不适,他们的首要反应就是问孩子脱衣服了吗?只要天气稍稍变化有降温,就打电话问老师给孩子加衣服了没有?

小鸿前几天皮肤有些过敏,奶奶接回去在家玩了几天,等他回到幼儿园时,又是以前的一副“霜打的茄子”模样,蔫蔫地,奶奶走的时候哭兮兮的。第二天起床时,大家麻利的穿衣叠被,落在后面的小鸿手忙脚乱的,一切整理好了,吃早餐时发现他的裤子竟然反穿着。阿姨让他换过来,小鸿提着裤腰看来看去,也没找到正面,阿姨笑他又回到了解放前,不得不再次教他辨认,其实这样的工作,从小鸿入托第一天开始,阿姨老师就在不停的指导他锻炼自理能力,常常是在上学和放假之间反反复复。在问过小鸿之后,得知回家的这段时间奶奶急着摘茶叶种玉米,嫌孙子动作太慢耽搁时间,又给他包办一切了,享受了几天“幸福”的小鸿,又和大家差了许多拍。放假时,我和孩子奶奶谈心,奶奶否认回家的事情,极力表白孩子做了自己的事情。我的担忧在她看来好像就是杞人忧天,到底是什么蒙蔽了她的双眼,孩子的动作协调性差,做事效率低下,他怎么就是不愿去思考呢?

亲爱的爷爷奶奶,您的“懒惰”会让孩子变得勤快,您的“慢人一步”会让孩子先人一步,您的“示弱”会让孩子更坚强,请放手,让孩子自己吃饭,穿衣,整理自己的物品,记住自己的活动任务,这样才是真正的爱与呵护,才是您对子女真正的负责任。

小手应该放在大腿上


“大门关紧,小手锁住!”这句话已经成为我们班孩子坐坐好的一个顺口溜了。看似很简单的一句话,没想到在无意见,却让孩子发现了一个问题。

“老师,我把小手放在下面上,行吗?”一天在休息的时候,小益跑过来来问我。

听到孩子这样的问题,我有点不高兴了,反问了小益,“你说呢?”

“老师,可以的啊,我就是可以做到的啊,小手是可以放在下面啊。而且很舒服呢!”

“那你做给老师看看!”我对小益说。

听到我的话,小益很开心,很快的小益把小手放在了下面,再看他的样子,我发现他整个人都趴在了大腿上。

“你说这个样子好看吗?”我问他。

“我觉得很好看啊!”

“那你说如果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你这样坐好吗?”

小益摇了摇头,但是看他的神情,感觉还是不服气似的。于是我继续问他了,“小益,老师上课的时候,你如果这样坐,你能看到老师在做什么动作吗?”小益还是摇了摇头,“那现在你应该知道怎么坐了吧?”

“但是,老师你只是说只要把小手锁住好了,小朋友都是放在上面的,小手也是锁住的,我放在下面,小手也是锁住的啊,而且,我不是也坐好了啊?”

听到孩子这样的回答,我吃了一惊。

老师经常说“大门关紧,小手锁住”只是想让孩子坐端正了,能看到老师的动作,听到老师的说话,我们并没有过多的去注意小手应该放在哪里,因为定性的思维让我们觉得小手本来就是应该放在上面的,因为只有放在上面,孩子才能做到更好,也许孩子比我们想的更多,“大门关紧,小手锁住”小手也可以放在下面,因为这样也是一种锁住的方法,尽管看不到老师在做什么了,听还是能听到的。

小益的话,让我重新在幼儿的课堂上讲了一次,也让我明白了,小孩子的思维说简单其实是不简单的,他们能想到的有很多,只有老师做正确的示范动作,让孩子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更好的让孩子去理解。

只有自己做好了,做规范了,用自己的言行更能使孩子养成尊重事实的意识。

教师应该学会多放手


随着午睡起床音乐的响起,小朋友们纷纷起来,忙着穿衣穿裤。小班的孩子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幼儿园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了许多,大部分幼儿会自己动手快速地整理好衣服,准备吃餐点。这一天,只有甜甜还半眯着眼睛依然躺在床上,尽管小朋友在一旁催她,但她还是没有起来。这时,我忽然想起了以前给孩子们讲过的一个故事《慢吞吞的小蜗牛》,便走到甜甜的床边,自言自语地讲起小蜗牛因动作慢总误事的片段。我问甜甜:“你喜欢这只慢吞吞的小蜗牛吗?”甜甜没有正面回答我,而是不假思索地说:“我才不做那只小蜗牛。”一边说,一边叫我帮她穿衣服。不一会儿

,甜甜就高兴地跑出了午睡室。

餐点过后,区角活动的时间到了,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开始游戏。只见甜甜一手抱着娃娃,一手给娃娃“喂饭吃”。子怡说:“这是我的娃娃,我来做妈妈。”说着就把娃娃夺了过来。甜甜说:“是我先拿到的,应该我做妈妈。”就这样,她俩开始争执起来,甜甜抢不过子怡,便转头向我求助。我连忙走过去,问:“发生什么事情了?”甜甜噘着小嘴,向我告状。于是,我对子怡说:“这个娃娃真漂亮,如果你们一个抱娃娃,一个给娃娃喂饭,你们都可以做娃娃的好妈妈了,好吗?”“好吧。”在我的建议下,她俩愉快地玩了起来。

反思:

我班的甜甜是个聪明、能说会道的孩子,个性很强。由于家庭的某些原因,家长特别宠爱,所以养成了霸道、任性的坏习惯。在幼儿的活动过程中,我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能够尊重幼儿,关注幼儿的变化和需要,并能及时引导、解决出现的问题,促进了幼儿情感、品德、交往等方面的发展。但通过这件事情,我也发现了一个存在的问题。当甜甜意识到动作慢不好,要快点起床穿衣时,马上顺应了她的要求帮助她穿好衣服。这会使她滋长懒惰的心理。在娃娃家玩时,她在老师的建议下学会了合作游戏,但同时由于老师介入太早,使孩子失去了独立解决问题的尝试机会。可见,在宽松的活动环境中,我们教师应该学会“该出手”时再出手。

相关推荐

  • 对孩子该放手时得放手 对孩子该放手时得放手高考结束了,这个原本离我们远去的话题,因为同事的亲戚里有孩子参加,又把我们拉了回来。事情的起因是孩子太紧张,以至于手抖动得厉害,没有答完试卷,尽管题全部会做。还有从报纸上看到现在孩...
    2020-10-30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该放手时就放手 萌萌从家里带来一本新图书,认真地坐在那看着,明明看见了,高兴地跑过去,抢着要看,萌萌连忙把书藏起来,不给明明看。明明流着泪,撅着嘴巴,一脸被欺负的样子,跑过来跟我说:“老师,萌萌不给我看图书!”看到这...
    2021-05-05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该放手时就放手 育儿观念:该放手时就放手 我儿子进幼儿园后,老师说:“你儿子智力不错,可就是生活自理能力太差,动作发展缓慢、不协调。”听完这话,我内疚之情难以言表。这不是孩子的过错,而是我对孩子溺爱,事事包办代替所造...
    2020-11-12 阅读全文
  • 该放手的就放手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该放手的就放手”,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磊磊从家里带来一本新书,认真地坐在那看着,晨晨看见了,高兴地跑过去,抢着要看,磊磊连忙把书藏起,不给晨晨看。 晨晨流着泪,撅着嘴巴,一...
    2020-07-01 阅读全文
  • 中国式父母:该放手时就要放手 中国式父母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无论子女多大了,中国的父母总是奔忙在第一线,任劳任怨、死而后已。这样的爱很伟大,但也很残酷。 不敢放手的中国式父母并未真正培养过子女的独立能力,也不敢相信子女真的会独立。...
    2021-03-19 阅读全文

对孩子该放手时得放手高考结束了,这个原本离我们远去的话题,因为同事的亲戚里有孩子参加,又把我们拉了回来。事情的起因是孩子太紧张,以至于手抖动得厉害,没有答完试卷,尽管题全部会做。还有从报纸上看到现在孩...

2020-10-30 阅读全文

萌萌从家里带来一本新图书,认真地坐在那看着,明明看见了,高兴地跑过去,抢着要看,萌萌连忙把书藏起来,不给明明看。明明流着泪,撅着嘴巴,一脸被欺负的样子,跑过来跟我说:“老师,萌萌不给我看图书!”看到这...

2021-05-05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该放手时就放手 我儿子进幼儿园后,老师说:“你儿子智力不错,可就是生活自理能力太差,动作发展缓慢、不协调。”听完这话,我内疚之情难以言表。这不是孩子的过错,而是我对孩子溺爱,事事包办代替所造...

2020-11-12 阅读全文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该放手的就放手”,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磊磊从家里带来一本新书,认真地坐在那看着,晨晨看见了,高兴地跑过去,抢着要看,磊磊连忙把书藏起,不给晨晨看。 晨晨流着泪,撅着嘴巴,一...

2020-07-01 阅读全文

中国式父母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无论子女多大了,中国的父母总是奔忙在第一线,任劳任怨、死而后已。这样的爱很伟大,但也很残酷。 不敢放手的中国式父母并未真正培养过子女的独立能力,也不敢相信子女真的会独立。...

2021-03-19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