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上学要怎么穿衣
发布时间:2021-12-14 怎么给宝宝取名字 父母怎么给宝宝取名字 宝宝入园 孩子上学了,穿什么样子的衣服能够让孩子既轻松又舒适呢?在忙碌的生活里,有很多家长在兼顾工作和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常常忽略了孩子合理的穿着,使得孩子在幼儿园生活中遇到不必要的挫折,或养成更深的依赖性。这都不是我们老师和家长所乐见的。因此,建议家长在给孩子购买鞋子、衣裤时要重点考虑以下细节:一、鞋子孩子越小,越要买一些方便、易穿的鞋子,最好是用魔术贴由里往外拉过来一贴即可的,不需要穿过任何的小洞洞。如果需穿过小洞再折回来贴上的鞋子,家长们可以把贴带的尾端叠起缝上,防止孩子把贴带拉了出来而又穿不回去。二、衣服2岁~3.5岁的孩子,需要逐渐减少有扣子的衣服,转为直接套头进去的衣服。另外有些孩子的头较大一点的,家长们在选购衣服时就要充分地考虑,买些套头的颈位弹性较好的、较宽松的衣服,或是买一些V型领的或肩上扣扣子的衣服。3岁半以后的孩子,可以逐渐增加各种各样的衣服,如:扣扣子的、拉拉链的、系绳子的等。不管是在何年龄段的孩子,都应该穿上宽松的衣服。三、裤子裤子宜较宽松,裤头不应太紧。吊带裤(工人裤)、喇叭裤、紧身裤等,当孩子们穿着这样的裤子参加幼儿园生活时会出现很多的不便。吊带裤虽然可爱但在幼儿期孩子无法自己穿、脱、上厕所,所以不可取,尤其不能穿回幼儿园。大部分的喇叭裤都不便于活动,裤裆太浅又不保暖。另外,喇叭太大,女孩子上厕所还容易尿湿裤脚,很不卫生。紧身裤不利于孩子的身体成长,裤子太紧不透气,出汗后孩子穿、脱裤子也更困难了。裤子的布料应柔软舒适,不宜粗糙过硬。家长们最好选购纯绵布制造的裤子。幼儿期孩子应选穿橡皮筋裤头的裤子,不宜穿裤头须拉链和扣扣子的裤子。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要想培养宝宝自信,该怎么做?
自信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品质,也是通往成功的必然条件,家长应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自信的品质,那么,培养孩子自信的方法是什么,打击孩子自信的事又有哪些?请看看专家的建议。关键词1:理解接受孩子对世界的看法理解并接受孩子们的想法、情绪、看问题的方式、行事方式,对于孩子们培养自尊自信非常重要。所有的孩子在被他人误解时都会感到极度沮丧。起初,他们只是恼怒。但是,当误解持续下去时,他们就会开始怀疑自己及对现实的理解。如果你孩子的愿望、想法或体验总是被忽略或误解,他将会变得怨恨不平、愤愤不已。关键词2:相信给有不自信征兆的孩子安排特别的任务缺乏自信的孩子经常自我怀疑,这使他们易于产生内疚、羞愧的感觉,总是觉得自己不如他人。孩子的自信来自哪里?在某种程度上,来自于成年人对孩子的信任和信心。倘若没有人对孩子的能力表现出最初的信任,认为他值得得到爱、支持和关注,任何孩子都不可能相信自己。关键词3:认可认可他,即使不喜欢他的所作所为小孩子总是容易陷入困境,因为他们正在学习规则,学习事物运行的规律,学习如何管控自己。生硬的斥责传递出对他们的不认可,会对他们造成巨大伤害。如果你要对你孩子做过的某件事情发表看法,一定要明确:你不认可的是他的行为,而不是他这个人,这样可以使他在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行为、理解行为后果的同时,保持自我价值感完好无损。关键词4:亲近多抽时间陪伴孩子研究表明,孩子们喜欢父母在他们身边,即便父母并不和他们一起做些什么。处于压力和困境中的孩子,更加需要父母亲近他们,给他以安慰。关键词5:聆听当他要和你讲话的时候,请停下手里的活倾听不仅需要用耳朵听人讲话,也同样需要拿眼睛注视对方。如果家长和老师没有用心听孩子说话,或者压根儿就没听,实际上是在向他表明,他们及其手头的事情比他更加重要。如果孩子被人忽视,他会觉得自己无足轻重,感觉受到伤害。他也因此不会对自己感到满意,其自尊可能也得不到健康发展。关键词6:赞赏多赞赏付出的努力,少赞赏最终结果孩子们喜欢赞赏,因为当他们尽力以后,喜欢看到有人理解并欣赏他们付出的努力。而且赞赏还有助于他们培养自律。他人的赞赏和鼓励,使孩子获得该如何生活的明确的正面信息——他们应该做些什么,而不是只听别人说他们不应该做些什么。关键词7:关心不要试图转弯抹角从他那里套到什么信息大人应该多多地关心孩子,重视孩子们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其实,这并不一定需要你花费太多的心思和精力:先问一两个问题和他进行沟通,并随后表明你的看法;每天抽出一小会儿时间,和他谈谈他的生活和想法。参加晚间举行的会议、体育比赛等,需要花费稍多一点的精力,特别是需要你因此而请假的时候。但是,如果你能克服不便尽力准时到场,会让他觉得他对你非常重要,认为你是认真对待他的学校和学习的。关键词8:关注孩子看着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任何于我们重要的事情,我们都希望与他人共同分享,孩子们也是如此。孩子们通常喜欢做他们擅长的事情,所以,你看着他做他喜欢的事情,目的之一是要让他小小地炫耀一下自己,并感受他由此而萌生的自豪感。在一旁看着他做事,可以使你更深地融入他的生活。你在他身边本身就可以增进你们之间的亲密感,让他对自己感到满意。关键词9:支持给面临困境的他以特别的支持孩子的学习和个人成长是需要家长和教师的支持的,处于压力和困境中的孩子,尤其需要大人给予特别的支持。生活中的许多事件和变化都可能对孩子构成压力,做父母的应该时时小心警惕。如果你的孩子长时间悲伤或者不快,超出了你的预期,变得好斗、寡言或不爱与人交往,睡眠质量不佳,出现胃部及其他部位疼痛,极其口渴,体重减轻,注意力不集中,变得过分依赖他人,这时他可能正痛苦难过,需要你出手进行干预。培养孩子自尊自信的九个禁忌1.否定孩子的情绪2.不与孩子交流沟通3.拿孩子与他人作比较4.动不动数落孩子5.不能接受真实的他/她6.不能允许孩子犯错误7.对孩子抱有过高的期望8.将自我价值感建立在孩子的成功之上9.过度使用权力手段
小班宝宝穿鞋
每次小朋友起床后,我们三位老师都要帮他们检查鞋子穿的对不对,每天都有小朋友穿反鞋子,而且有的叫他们换过来之后还是反的,这让我们三位老师很烦恼。
于是我想到了一首以前小朋友学过的儿歌《鞋宝宝》,我觉得儿歌的内容很好,对小朋友是否穿对鞋子帮助很大,于是我把这首儿歌运用到了生活中,每次小朋友起床后,我就叫他们一边把小脚并拢,一边念儿歌:“两只鞋宝宝,一对好朋友,穿对了,高兴头碰头,穿反了,生气背对背。”我让小朋友相互检查,看一看鞋宝宝是生气了还是高兴了,我看见小朋友都认真的检查起来,嘴里还说着:“高兴了”“生气了”,我对平时经常穿错鞋子的小朋友会单独讲解,教他们怎样检查自己的鞋子,怎样让鞋宝宝高兴起来,小朋友好像都很乐意。慢慢的,我让小朋友当起了小老师,让小老师带着小朋友边念儿歌边检查鞋子,特别是让平时常穿错鞋子的小朋友来检查,过了一段时间,我觉得穿错鞋子的小朋友越来越少了,让我们三位老师很惊喜。我们知道这只是一个好的开始,以后还需我们老师继续正确的引导。
通过这件事,我觉得老师要懂得学以致用,其实平时老师身边有很多的儿歌、歌曲、故事等,如果能把他们正确的运用到生活中,要比老师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效果要好的多,这样既有利于孩子们掌握知识,又能提高他们的行为习惯,一举两得。
上幼儿园不一定要穿新衣服
“老师,麻烦您对孩子说下,上幼儿园不一定要穿新衣服,我家的每天早上一睁开眼就是问我穿什么衣服,老是着吵我买新衣服,真是拿她没办法了,她最听老师的话了,麻烦老师跟她说说吧!”这是一位妈妈给我的QQ留言。
怪不得这几天有几个小女孩穿着漂亮的小裙子在相互交谈着,偶尔也有孩子来给我看下,我还笑着说::“真漂亮,新买的吧!”孩子往往是高兴的点点头。看来是我自己疏忽了,没有留意孩子们的变化,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过分的追求新衣服,让孩子们曲解了美的含义了。我一定要想办法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美。
于是晨间谈话时,我给孩子讲了“雷锋叔叔小时候”的故事,向孩子们灌输现在生活好了也不忘艰苦朴素的思想。之后,我又挑选了几个穿得整洁干净、衣服并不是新的孩子站出来,并对小朋友们说:“你们想不想看我们班的时装表演!”“想——”看得出孩子们都很感兴趣。就在欢快的乐曲的伴奏下,这些孩子学着我的样子,大方走起路来,虽然他们的动作不是很优美,但举手投足中都充满了自信。看表演的孩子们情不自禁的为他们鼓掌。
表演结束时,我问小朋友:“刚才这些小朋友表演得好不好?他们穿得都是新衣服吗?”孩子们都说这样的表演很好。回答问题也很清楚,“不是,他们有的是旧衣服。”我就因势利导说:“这几位小朋友虽然不是新衣服,他们的衣服很干净整洁,这样穿起来也一样很漂亮、很好看。只要我们穿的衣服干净整齐,不管是新的,还是旧的,都是漂亮的孩子。”“老师,我穿的也不是新衣服,但是我的衣服也是干净的!”“老师,我以后也要穿干净的衣服来!”孩子们纷纷谈论着,我看看每天要穿新衣服的那位宝贝,她也看看我,说:“老师,妈妈以前给我买的衣服也很漂亮的,我也叫我妈妈不要给我买衣服了,等我衣服变小了,再买!”我表扬了她,真是一位聪明的孩子。
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对外在美有个全新的认识!
冬天宝宝该怎么补钙
孩子每天究竟要补多少钙?专家指出,4—10岁儿童每日钙摄入量为800毫克。虽然奶制品中的钙含量较大,但800毫升的钙含量相当于3—4杯牛奶,光靠喝牛奶补钙显然已经不够了。
芝麻酱也是“补钙能手”
除了我们日常熟知的牛奶、海产品之外,芝麻也是“补钙能手”。芝麻中含有丰富的铁、钙、蛋白质,经常给孩子吃点芝麻,对骨骼和牙齿的发育都非常有好处。特别是芝麻酱中的含钙量不容小觑:每100克芝麻酱中就含有约870毫克钙,仅次于虾皮的含钙量。除此之外,芝麻酱所含有优质蛋白质,比瘦猪肉的蛋白质含量还要高,充足的蛋白质更利于钙质的吸收。在儿童的日常饮食中,家长可以将芝麻拌在蒸熟的米饭里,或者凉拌蔬菜时撒上一点芝麻,还可以做香甜可口的芝麻饼。不仅提高孩子吃东西的胃口,也同时具有促进营养吸收的作用。
饭后补钙比睡前一杯奶更易吸收
传统概念中,睡前一杯奶既有利于睡眠又可补钙。但专家表示,相比较而言饭后补钙最利于吸收。因为吃完饭菜后,吸收消化了很多酸性的物质,比如氨基酸,这些酸性物质有促进钙吸收的功能。秋季各种含钙丰富的海产品、蔬菜纷纷“登场”家长也可以把他们“请”上饭桌给孩子补钙。含钙丰富的食物有鱼、鸡蛋、豆制品、虾皮、骨汤、木耳、芝麻等,另外蔬菜也是钙质来源之一,如金针菜、胡萝卜、小白菜、小油菜,既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又可给人体提供钙质,在日常生活中应多给孩子食用。
幼儿园宝宝“暴力”怎么办?
一、案例
午饭时间,小朋友都坐在桌子边上等着用餐,乐乐突然用力搂过身边小米的脖子,紧紧地把他的头靠在自己胸前。不知所措的小米吓得大声哭起来,乐乐有点困惑了,于是又用力把小米从胸前推开,小米被他这么一折腾,哭得更厉害了。乐乐看着小米,眼神茫然又不知所措。
二、原因
2~3岁的宝宝对自己的身体动作力度的觉察力和控制力还比较差,因此人们常说:宝宝打人,没轻没重。乐乐对同伴的“暴力行为”似乎毫无来由,其实他只是想向小米表示一种喜爱的心情,可是他过于激烈的动作,让小米产生了误解和害怕。
三、怎么办
1、父母注意正确示范
宝宝对自己动作的认知是通过父母以及周围人的相互作用获得的。因此父母要注意:要时时对宝宝的动作做出正确的回馈,当宝宝用力过猛打疼你时,你要把自己的感受告诉他:“宝宝把妈妈打疼了,妈妈觉得好痛。”同时给他示范恰当的表示好感的方法:“宝宝,如果你喜欢妈妈、喜欢小朋友就轻轻地摸一摸。”久而久之,宝宝就会懂得如何正确地使用自己的肢体语言与小朋友交往了。
2、坚持一贯原则
你要尽可能每次都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孩子的“暴力行为”。你用同样的方法,能建立一套被孩子认识和接受的规则。最终他会明白,只要自己做错了事,就得付出代价——这是他学习控制自己行为的第一步。即使孩子是在公共场合做了让你尴尬的事情,你也要坚持这些规则。大多数家长都会理解你的处境,毕竟大家都经历过这种情况。但如果有人对你侧目而视,或者说“你怎么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之类的话,不要过多理会,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方法去处理。
3、角色扮演
通过角色扮演等途径,让孩子认识到他人对其此种行为的不满,从而使其对自己的行为产生否定情绪。比如,通过讲故事、情境表演等形式给孩子呈现一个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形象,告诉孩子这样的表现及其危害,使孩子意识到这样是不受欢迎的。更为重要的是,一定要进一步与其共同设想受人欢迎的儿童形象,增强孩子向榜样学习的决心,从而减少孩子的“暴力”行为。
4、代币法
这种方法对孩子也很有吸引力。如家长可以跟孩子商量好,不骂人就发一个三角形,不打人就发一个圆形,几个三角形或几个圆形可以换一个五角星,累积到一定的五角星,就能换一个小奖品,如一个心仪已久的玩具、一次出游的机会……让孩子慢慢改掉打人等不恰当的行为。
宝宝很好动家长怎么办
家里有个好动的宝宝让父母很头疼,孩子活泼好动,就不能严格遵守纪律,不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其实,3-6岁是开发幼儿智力潜能的最佳时期,是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幼儿艺术特长的敏感时期,还是增进幼儿品德的奠基时期。只有根据孩子活泼好动的原因,才能进行针对性教育。那么,怎么帮助幼儿克服好动的行为呢?
一、参加运动释放能量 既然孩子精力过剩,家长就要引导孩子参加运动释放能量,比如:做广播体操、打跆拳道、打太极拳、蹲马步、跳舞、做体育游戏等,选择孩子喜欢的运动项目,让孩子玩个够。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又消耗了过剩的能量,使孩子稍嫌疲劳,不再兴奋异常。 二、培养注意的坚持性
家长要对孩子加强注意坚持性的训练,比如观察力、记忆力训练,让孩子注意的范围更广,坚持的时间更久。常见的有记忆电话号码、记忆数字、记忆字母、走迷宫、蹲马步、金鸡独立、站岗放哨游戏、守门员游戏等,既增强了注意力,又克服了好动的行为。
三、加强延迟满足的训练
由于孩子活泼好动是因为孩子常常要喝水、吃零食、上厕所、玩玩具等行为过多而导致学习半途而废,不能坚持有始有终,那么家长就可以加强延迟满足的训练,要求孩子遵守规范坚持完成某一学习活动,就进行具有吸引力的奖励。
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长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上课身坐正,手放平,两眼看前方,上课发言先举手,不要抢答,不要随意讲话,不要随意下座位,按时完成任务等等。
教育随笔:小班宝宝穿鞋
每次小朋友起床后,我们三位老师都要帮他们检查鞋子穿的对不对,每天都有小朋友穿反鞋子,而且有的叫他们换过来之后还是反的,这让我们三位老师很烦恼。
于是我想到了一首以前小朋友学过的儿歌《鞋宝宝》,我觉得儿歌的内容很好,对小朋友是否穿对鞋子帮助很大,于是我把这首儿歌运用到了生活中,每次小朋友起床后,我就叫他们一边把小脚并拢,一边念儿歌:“两只鞋宝宝,一对好朋友,穿对了,高兴头碰头,穿反了,生气背对背。”我让小朋友相互检查,看一看鞋宝宝是生气了还是高兴了,我看见小朋友都认真的检查起来,嘴里还说着:“高兴了”“生气了”,我对平时经常穿错鞋子的小朋友会单独讲解,教他们怎样检查自己的鞋子,怎样让鞋宝宝高兴起来,小朋友好像都很乐意。慢慢的,我让小朋友当起了小老师,让小老师带着小朋友边念儿歌边检查鞋子,特别是让平时常穿错鞋子的小朋友来检查,过了一段时间,我觉得穿错鞋子的小朋友越来越少了,让我们三位老师很惊喜。我们知道这只是一个好的开始,以后还需我们老师继续正确的引导。
通过这件事,我觉得老师要懂得学以致用,其实平时老师身边有很多的儿歌、歌曲、故事等,如果能把他们正确的运用到生活中,要比老师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效果要好的多,这样既有利于孩子们掌握知识,又能提高他们的行为习惯,一举两得。
预防宝宝冬季感冒,要注意什么
进入冬季后天气寒冷,是感冒的好发季节,特别是公共场所和学校、幼儿园等机构的儿童集居地,更应注意防止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为了孩子顺利地度过冬季,父母们要做好以下几点:1、减少病源感染机会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家长应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如电影院、聚会场所、大商场等。注意督促好小儿的手不要乱碰脏东西,及要勤洗手,防止病从口入。2、注意保暖冬日寒潮多,气温变化大,幼儿易着凉、感冒、常会引起许多大病,如肺炎、心肌炎、急性肾炎,因此冬季要给幼儿保暖,避免着凉。特别是在儿童玩耍出汗以后,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3、合理饮食冬季是感冒的高发季节,合理的饮食能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母乳不仅是孩子体格和智力发育的最佳食品,含有对呼吸道黏膜有保护作用的几种免疫球蛋白,可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除了母乳喂养外,应根据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及时添加辅食,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蔬菜、蛋鱼及肉类,均衡营养,防止偏食及挑食,以防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使小儿机体抵抗力下降,适量补充水分,防止呼吸道干燥,以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4、注意节制饮食“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现在有些父母总担心孩子吃得少,吃不饱,总想让孩子多吃一点儿。孩子吃多了,几天下来就容易形成食积便秘。因为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即大肠有病会影响到肺的功能。研究表明,大肠的粪食燥结,能够引起巨噬细胞死亡率增高,肺组织抵抗力下降,进而引起反复的肺及呼吸道感染。5、保护皮肤冬季寒冷干燥,幼儿皮肤中的水分散失较多,皮脂腺分泌较少,皮肤容易出现干裂发痒。要让幼儿多吃蔬菜、水果,多喝开水,并常用热水洗手、脚、脸,再适当搽点护肤霜。6、坚持户外活动有些父母惟恐孩子冻着,天气一凉,就不让小儿出屋。小儿呼吸道长期不接受外界空气的刺激,得不到耐寒锻炼,接触了感冒病人后,因对病原菌抵抗力差,很易患病。所以,应该坚持让小儿做户外活动,天气冷可选择太阳光充足、风较小的时候,让小儿在大自然中活动半小时到一小时,可提高小儿的体质。同时不坐凉地:冬季地面温度很低,幼儿坐在上面,体内的热量就会大量散失,容易感冒、腹泻7、多晒太阳阳光中的紫外线能杀灭人体表面的病毒和细菌,帮助幼儿对钙、磷的吸收,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此外,阳光也能提高红细胞的含氧量和增强皮肤的调温作用,以及能增强神经系统的活动技能和幼儿的体质。8、定时通风换气,注意室温冬季对人体的适宜温度是20摄氏度,如高于23摄氏度时,人会感到头晕、疲倦。另外,如果室内外温差大,则容易感冒。冬季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冬季由于供暖,造成室内外温差过大。在北方更为突出,室内温度高,湿度相对较低,加上窗门紧闭,室内空气流通差,居室内的微生物密度较高,一些致病菌和病毒易侵袭小儿体内。所以,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季,也要定时开窗换气,加大室内湿度。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可在暖气片上放上湿毛巾,或在暖气旁边放一盆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