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捆木棒
发布时间:2021-07-15 大班科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大班科学目标: 1.学习按群计数。 2.练习物品捆扎的生活技能。 准备: 彩色小棒若干,橡皮筋若干,计时器一个,任务转盘一个。 玩法: 1.四名幼儿围坐在桌子四周,一名幼儿转动任务转盘,依其指针指向明确此轮游戏任务。 2.一名幼儿打-开计时器开始计时,四名幼儿同时开始按任务转盘匕的任务要求捆扎彩色小棒。 3.时间一到,所有幼儿立即停止捆扎,并开始点数彩棒数量。如果任务转盘指向的任务要求是“2根一捆”,幼儿就要两个两个数,也即按“2、4、6、8……”点数自己所捆扎的小棒;如果转盘指向的任务要求是“5根一捆”,幼儿就要五个五个数,也即按“5、10、15、20……”点数自己所捆扎的小棒。最后以所捆扎的小棒数量最多者为赢。 规则: 1.需按任务转盘的指向决定每轮游戏的任务。 2.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时间一到就必须停下来。 3.点数小棒时必须以数群为单位,以达到按群计数的学习目的。 说明: 1.每幅任务图都由三部分信息组成。如在左侧这张任务图上,数字5代表每捆5根小棒,字母代表捆小棒的颜色要求,“A一5”代表每捆5根小棒,且颜色要一致;在右侧这张任务图上,“ABCDE”代表每捆5根小棒,且颜色需不同。两张任务图上的“5分钟”表示的是捆扎时间。 2.教师可依据幼儿的实际水平来设计任务图,以每捆5根小棒为例,上述两个任务要求都比较简单,如果幼儿能顺利完成这两个任务,教师就可以设计难度更大一些的任务来挑战幼儿。如“AABBC”代表每捆5根小棒,且要由三种颜色组成,其中某两种颜色的小棒备两根,第三种颜色的小棒一根。 3.任务转盘上的8张任务图可以根据需要更换,也可以提供空白任务图让幼儿尝试着自己商量、确定游戏任务,以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并借此帮助幼儿真正理解任务图的意义。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延伸读
幼儿园托班纸浆活动:棒棒糖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湿纸塑造型,制作出各种各样的棒棒糖。
2.体验玩湿纸塑的乐趣,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白纸浆;纸;模型若干;颜料。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出示棒棒糖)引导幼儿观察棒棒糖的颜色。(有各种各样的颜色,也有混色的。)
2.引导幼儿观察棒棒糖的外型特征。(各种各样的造型,下面都有一根小棒。)
二、讲解
1.制作湿纸浆的步骤:先将旧报纸撕碎,和水捣烂,加入颜料、浆糊,搅拌均匀。
2.取湿纸浆用按压、挤等方法把在模具上做造型,。
3.最后添加小棒。
三、幼儿操作
1.提醒幼儿取湿纸塑的时候要适当,不要过多、过少。
2.把制作好的棒棒糖摆放盒子里拿去晒。
3.晒干后取出把水粉颜料喷在做好的棒棒糖上就好了。
四、讲评、幼儿相互欣赏作品。
幼儿园大班健康活动教案:有趣的棒棒
目标:
1、能助跑跨跳过不小于 50 厘米的距离,发展幼儿跳的能力。
2、能调整自己的起跑位置,不和别人发生碰撞。
3、2--3 人用小棒玩出不同花样,感受合作带来的乐趣。
准备:
1、充气小棒人手两根,音乐磁带,录音机。
2、有玩过纸棒的经验。
过程:
1、听音乐做《棒棒操》。
2、幼儿自由探索玩棒棒的各种方法。
●小朋友每人用自己的棒棒玩一玩,看谁玩的好又多,好,开始。老师进行指导,趟幼儿想出多种办法进行游戏。
●请小朋友和别人一起玩玩棒棒吧,看谁和朋友玩的方法好。幼儿自由找朋友一起游 戏,做多三个小朋友一起。教师发现几种好的玩法,向大家推荐,大家再次玩,体验别人 不同的玩法。(注意几种锻炼下肢力量的游戏展示)●学习助跑跨跳。
今天我用棒棒学习一种新的玩法。教师示范助跑跨跳,让幼儿注意观察幼儿自己用两根棒棒分散练习,教师注意指导,观察幼儿的动作,请几名动作正确的幼儿示范,并请他们说说是如何跨跳的。教师在幼儿说的基础上小结动作的方法:起跑后,跑到一根棒棒前,一腿用力蹬地,另一腿抬起向前跨跳,跳过前面的一根棒棒,轻轻落地。
幼儿再次分散练习。鼓励幼儿将两根棒棒的距离放远一点。
●小结:一条腿要用力蹬地才可以跳的高,跳得远。
3、区域活动。
幼儿分组摆放材料:将棒棒搭在椅子上成山洞;摆成竖线,两边曲线跑,都前面取一样水果回来;间隔摆成助跑跨跳;放在一起立定跳远;将棒棒投掷过悬挂的圈圈。幼儿分散进行游戏,每种游戏都玩一遍。
4、延伸活动:
●用棒棒互相敲敲腿和手臂。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木头和玻璃》
活动目标:
1、了解木头和玻璃的不同特性及用途。
2、通过观察和触摸活动,能探索木头和玻璃的不同之处。
3、对周围生活及探索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能说出周围物体的名称,认识玻璃和木头。
物质准备:1、仿真娃娃一个,木制玩具及玻璃制品(水晶球、木头小汽车、玻璃球、玻璃杯)木头块、若干木头制品和玻璃制品的图片、四盆水和四块抹布。
2、制作ppt:木头和玻璃制品的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感知木头和玻璃的不同特性。
1、师:今天娃娃过生日,老师准备了两个玩具送给她?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水晶球)这又是什么?你们知道这个水晶球的外壳是用什么做的吗?(出示木头小汽车)那这辆小汽车是用什么做的呢?
师:老师发现玻璃做的水晶球稍微要重一点,而木头做的小汽车要轻一些,玻璃和木头还有好多不一样的地方,下面老师在后面的桌上为你们准备好多木块和玻璃杯,请小朋友们去摸一摸、捏一捏,用眼睛仔细看一看,还可以玩一玩,然后到前面来告诉老师你发现了什么?来,小朋友们,我们四人一组来玩一玩吧!(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3、师:宝宝们,请你们坐到前面来告诉老师你们玩了木块和玻璃杯以后发现了什么吧?通过你们的小手和眼睛,你们发现木头和玻璃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引导幼儿比较木头和玻璃的不同之处)教师小结:玻璃是透明的,木头是不透明的,玻璃摸上去是滑溜溜的,木头摸上去的粗糙的、硬硬的。
二、幼儿操作实验,感知木头和玻璃在水中的不同。
1、师:其实木头和玻璃还有一个地方不一样,如果把玻璃球和木块放到水中,大家猜一猜,会怎么样?下面老师就请宝宝们亲自动手做这个实验,老师在后面的每个桌上放了一盆水,盒子里面有玻璃球和木块,请宝宝们放玻璃球和木块的时候要轻轻地放入水中,然后观察它们有什么不一样。过一会再到前面来告诉老师你的发现,好吗?(教师指导幼儿做实验,提醒幼儿不要弄湿衣袖。)2、幼儿操作实验,将玻璃和木块放入水中观察。
师:现在请宝宝们告诉老师你发现了什么?(鼓励幼儿相互介绍过程和结果)小结:木头是浮在水面上的,玻璃珠沉在水底。
三、了解木头和玻璃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1、师:在我们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东西是木头或者玻璃做的呢?
启发幼儿想象各种木制品和玻璃制品,如:木头做的东西有桌子、椅子、梳子、床等,玻璃做的东西有玻璃杯、镜子、玻璃窗、玻璃瓶等。
2、出示ppt,欣赏木头制品和玻璃制品的图片。
四、了解木头和玻璃的特性后,教育幼儿如何使用它们。
师:木头做的物品虽然很结实,但是它们也怕尖尖的东西去伤害它们,所以平时我们不能用指甲和小刀去划木制的物品。还有玻璃做的物品容易摔碎,所以我们拿玻璃做的物品时要轻拿轻放,万一摔碎了你们也不要用手去捡,等爸爸妈妈来处理。你们记住了吗?好,请宝宝们回去后和你的好朋友一起说说周围还有哪些物品是木头或者是玻璃做的。宝宝们,再见!
活动反思:《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木头和玻璃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物品,用途很广泛,但是幼儿很少去比较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本次科学活动通过幼儿的两次触摸活动和讲述,引导幼儿探索木头和玻璃的不同之处及用途。在活动中,幼儿对实验活动非常感兴趣,但是也有幼儿对老师提出的“透明”这个词有点陌生,我接着用窗户上的玻璃进行了讲解,通过玻璃我们能看到外面的景色,说明玻璃是透明的。最后启发幼儿继续探索周围生活中木头或玻璃做的物品。
幼儿园大班科学区域游戏活动:小木匠做家具
目标:1.尝试用锯子将泡沫塑料锯开,使用锤子和钉子将锯好的材料组装成“家具”。2.在制作前绘制设计图,尝试有目的地制作。3.学习安全使用锯子、锤子等工具。准备:1.将医用胶布和毛线缠绕在长约30厘米的锯条的一端,做成简易的锯子,或购置便于幼儿单手持握的小型锯子;儿童手套。2.泡沫塑料,软木板(如裁成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长15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锤子,长铁钉。3.将若干家具(床、桌子、凳子等)的图片布置在墙上。玩法说明:幼儿自主设计“家具”,并绘制设计图,然后用锯子将泡沫塑料锯成所需要的形状,用锤子、钉子将塑料泡沫和软木板钉在一起,组装成“家具”。指导要点:1.活动新推出时,帮助幼儿明确操作流程,即先规划后裁制,最后组装;提出安全使用锯子、锤子等工具的要求,明确在使用过程中保护自己和同伴的方法;组织幼儿讨论合理规划、使用材料的方法,如从材料的边缘开始使用,及时将散落的材料收回筐中等。2.如果幼儿一开始就急于使用锯子等工具进行操作,可提醒幼儿先想一想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家具,并把它画下来。3.有的幼儿进区后迟迟不动手,可能是在构思,教师不要急于干涉。如果一段时间后幼儿还是不动,教师可提问:“你在想什么?”“有什么困难吗?”如果幼儿在设计上有困难,教师可引导幼儿观察墙上的家具照片并进行模仿。如果幼儿在绘图上有困难,教师可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所构想的家具式样,协助幼儿绘制设计图。4.观察幼儿使用锯子时双手能否协调配合,锯子的抓握方式是否安全。5.观察幼儿能否依照自己的设计锯出相应的形状。如果幼儿在形状的切割上有困难,可引导幼儿先用铅笔在泡沫塑料上画出相应的形状再锯。6.观察幼儿是否有合理利用材料的意识,能否从泡沫塑料的边缘开始使用。7.观察幼儿是否明确各部分材料间的结构关系,能否用锤子、钉子将软木板和泡沫塑黼一起,组装成“家具”。延伸活动: 用颜料装饰自制的家具,用于“娃娃家”等角色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