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教育随笔:优点放大镜

发布时间:2021-05-26 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 教育教学随笔

我们班汪家成小朋友性格内向,胆小,不爱说话,长期和爷爷生活在一起,对于汪家成的一切,爷爷都是包办,所以汪家成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由于胆小又不会脱裤子,汪家成每次都不去解小便,需要老师时刻提醒。我们引导了很多次,效果也不大。真是伤透了脑筋。

一次组织孩子们画画《样样食物都爱吃》,给小熊的大嘴巴上添画各种各样的食物,汪家成小朋友画的非常丰富,画了苹果,香蕉,梨,三角形的饼干,我拿起他的画在小朋友面前表扬了他,汪家成的脸上露出了很开心的笑容。

从那以后,我发现汪家成的手工其实特别好,也经常性的表扬他,慢慢的,汪家成变得有了些自信,在一次入厕活动中,我对他说:“宝贝,你的画画的那么棒,”我相信你很快就会学会脱裤子,提裤子的,我认真的教了他,他没有抵触,而是认真的学脱裤子。虽然有点慢,但是学会了。慢慢的,汪家成愿意自己独立入厕了,就这件事情我也和他爷爷做了沟通,让爷爷不要包办太多,尽量让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通过我们家园一起的努力,汪家成有了很大的进步,也变得越来越开朗,我很欣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老师真的要耐心的引导孩子,一个小小的鼓励也许就是一个大转机。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九月教育随笔:把孩子的优点放大


九月教育随笔:把孩子的优点放大

丁丁是个聪明的孩子,数学能取得优秀的成绩。可是在语文课上,总是走神,老师讲的听不进去。在一开始拼音的学习上困难很大,以至于在最后的拼音口语调研中没有过关。对此,和他家长联系了好几次,了解到他是一个比较慢热的孩子,在家总是懒懒散散,不愿学习,不想看书。孩子非要等妈妈下班之后才肯定做作业,不愿让爸爸辅导。家长对此也无能为力。这可怎么办呢?放学之后,我也留了他几次,好言相劝,效果不大。在几次考试中,他取得的成绩都不太理想,有一次甚至考了不及格。就在这次考试之后,家长也意识到孩子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也尽量抽时间认真辅导孩子学习。我也和孩子单独交流了,孩子对自己的成绩也不太满意,愿意答应老师再认真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真的看到了孩子的一些进步,比如他愿意同大家一起读书了,虽然声音不是那么响亮。在课堂上,他虽然没有举手,但我也让他起来回答问题,起来朗读课文。这么几次下来,我发现丁丁朗读真的很有感情,声音也很好听。于是,我经常让他起来读课文,每次都大力表扬,在孩子们面前称他是我们班的“朗读状元”,这样他在课堂上也敢于举手发言了,学习也比以前有劲了。之后,我发现他写字也挺工整的,我又反复表扬他是我们班的“写字状元”,进步特别大。这样,他也越来越愿意写字,课堂上的坐姿也越来越端正,眼睛也有神了。之后的几次考试,丁丁再也没有考过不及格及格了,很多时候都能获得优秀呢。我想,如果我们能将后进生的优点放大,他们就有信心有动力去学习,必然会取得进步。这样,后进生将不再后进。

教育随笔:放大孩子的优点让他自信起来


放大孩子的优点让他自信起来

自信不是与生俱来的,虽然有一定的遗传因子,但更多是靠后天的培养,靠机缘巧合,关注孩子的优点,暗示并放大孩子的优点,能有效地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人无完人,但总有优点,特别是孩子,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关注孩子点点滴滴可爱之处,只要你的孩子五官端正,面貌可亲,你就要肯定你的孩子是帅哥、美女。只要你的孩子不傻,你就要告诉孩子你很聪明,很灵活。只要你的孩子会穿衣吃饭,你就要告诉孩子你有一双灵活勤劳的手,长大了什么都能做。只要你的孩子肯喊人,你就要告诉孩子你真有礼貌,大家都喜欢你。

只要你的孩子做了一件好事,你就要告诉孩子你有一颗美好的善良心,你一辈了都会快乐无穷。只要你的孩子喜欢唱歌,你就要告诉孩子你有一付好嗓音,象百灵鸟一样动听。同时还要告诉孩子学会关注自己的优点!当从事各种活动时,让他们想想这些优点,这样有助于孩子提升从事这些活动的自信,这叫做“自信的蔓延效应”。于是,你的孩子便成了美丽的孩子、聪明的孩子、健美的孩子、勤劳的孩子、善良的孩子。

但是,点赞也不能过于直白虚假,要做到有根有据,就是你的赞美是有理由的,和孩子相处时,要学会寻找孩子值得赞许的具体理由,用赞许的语言鼓励他,但不要空洞地表扬孩子。可以说:“孩子今天的作业全做对了,有进步嘛。”不要说:“孩子你真聪明,妈妈好喜欢你。”具体的称赞给他自信,空洞的表扬会让他自大。锻炼他敢于从容登台表演,就是锻炼他的自信心。

当孩子表演背诗、讲故事和唱歌的时候,给他打拍子,表示应和。让孩子在家中最醒目的墙面上张贴他的涂鸦之作。在柜子上为孩子做个陈列架,陈列他的奖状、小制作。这些能激发孩子的自信心。

教育随笔:“眼镜”风波


我有一双算较大的眼睛,别看我的眼睛大,其实它都是每天摘戴隐形眼睛时给掰大的,我妈常说:“你那眼睛要是摘掉隐形眼镜就跟瞎子的眼睛没什么两样了。”为了不让我的这双“大眼”与瞎子同归一类,这几天眼睛常常发炎的我就去眼镜店里配了一副自以为很漂亮的眼镜。这一天早上,我戴着这副眼镜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刚踏进教室,我就发现孩子们的问好声背后好像多了些指指点点的议论声,起初我也没在意他们在说什么,后来在户外活动中,我发现很多小朋友手上拿着玩具不玩,而是眼睛很好奇的一直往我身上打转,我越想越纳闷:这帮孩子今天是怎么啦?对我比对他们手上的玩具还感兴趣噎,难道我今天特有魅力吗?这时,郭老师朝我走来并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叫了起来:“啊----你今天怎么戴眼镜了?”我才知道我的“魅力”所在——眼镜。于是,在早谈中我就让孩子讨论一个完全超出我事先安排的话题《老师的眼镜》。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这样谈论着:师:你们觉得丁老师戴的眼镜漂亮吗?幼儿你一句、我一句:不漂亮!师:为什么呢?甬鑫:因为眼镜太大了。欣欣:老师没戴眼镜比戴眼镜漂亮。吴靖:因为镜片的形状像熊猫的眼睛不好看。啸禹:那镜片很厚不漂亮。洋洋:因为你近视了,戴眼镜就不漂亮。…………师:你们都说老师的眼镜不漂亮,那你们认为什么样的眼镜漂亮而且又适合老师戴的呢?你们来帮忙设计设计,好吗?滢滢:应该小一点的。(指镜片)雅玲:应该给镜片涂上颜色才漂亮。甬鑫:老师要是戴星星的眼镜(镜片为星星形状),那就很漂亮,因为星星会一闪一闪的。依琳:不不,应该像美少女战士戴的那种心形的眼镜,人家女孩子都戴那种才漂亮。明泰:戴弯弯的月亮形的好看,这样看起来笑咪咪的。铭宾:像奥特曼的眼镜才漂亮。啸禹:近视本来就不漂亮,再戴怎么好看的眼镜也都不漂亮。师:啸禹说得真棒!眼睛近视了就不漂亮,那我们应该怎样让我们的眼睛变得漂亮呢?依琳:那就不要近视啊。洋洋:不在太阳下看书、写字,就不会近视。铭钦:电视不要看太久,不然眼睛就会不漂亮。俊贤:玩电脑也不能玩太久。依泓:不能用脏手揉眼睛。江铭:妈妈还说不能躺在床上看书,不然也会近视的。…………从幼儿入园到谈话的整个活动过程中,留给了我特别深的印象,给了我许多启发。启发之一,重视幼儿观察发现的,及时捕捉幼儿所感兴趣的事物进行随机教育,易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新《纲要》的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中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早谈《老师的眼镜》并不是当天所预定的谈话内容,但是孩子们所观察发现的,为我们的随机教育,开启了一个“动力源”,在早谈中一下子把我和孩子们的谈话欲望“吊”了起来,从谈眼镜不漂亮的原因到说说自己要设计什么样的眼镜,以及谈到如何保护眼睛,无不让我发现孩子们小脑袋里的想法,从而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教育。这样的“动力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教育中是随处可见的,关键在于我们老师是否能做个有心人去发现和捕捉这样的施教切入口。启发之二,孩子是真实的再现,我们要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不能让孩子真实的心灵染上虚假的“斑点”。新《纲要》明确指出: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环境。一句句强有力的“不漂亮”,确实是让我傻了眼,但是我并没有因为孩子们的“嫌弃”,而感到生气或懊恼,反而觉得非常高兴。因为他们的真实回答,启发了我设计、提出有利于开发幼儿创造力、想象力的问题,并再次让幼儿真实的反应出自己的想法,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令人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若是我一下子就否定孩子“不漂亮”的这个回答,按自己设计的问题强调“眼镜是漂亮的”,并请孩子们说说“为什么漂亮”,或许孩子们能让你“牵着鼻子走”,说出许许多多“漂亮的原因”,但试问:这是孩子想说的、喜欢说的吗?是孩子的内心真实的感受吗?若不是,孩子的内心深处又会怎么想的呢?这样的谈话能起到怎样的教育效果呢?……过去,我们的活动总是希望孩子能按照老师的思路进行,我们往往没有考虑到孩子在活动中的想法和感受,若出现不同想法的幼儿,常常置之不理或强制幼儿放弃,这样的教育不但不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思考和求知欲,还会抑制幼儿观察事物、提出问题、开动脑筋、拓展思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启发之三,孩子的创新意识,在于老师的发掘与支持。孩子的创新意识往往是在具体活动中的具体条件刺激下产生的,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可预测性。就如:让孩子们设计讨论“什么样的眼镜才漂亮?”的着个问题,是孩子们在讨论“不漂亮”的原因下刺激产生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具有高素质,能迅速及时地提出有利于发掘幼儿创新意识的问题,然后对幼儿的每个新想法做出准确的判断并予以支持。在整个活动中,最让我感到遗憾的是我能提出发掘幼儿创新意识的问题,但对于幼儿在回答中的每个新想法没能给予肯定及支持他们将自己说的“设计想法”附注于行动,没能让他们在实践中去得到新的结论和经验,可能他们的心理上也的不到最大的满足,或许还会阻碍幼儿更大创造力的发展。

拿着放大镜找孩子的优点


《这样的老手你喜欢吗?》这是《成为有思想的教师》中的一篇文章,文章的作者白画列举了6类受到学生赞扬的老师,生动的案例,将6类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而我最有感受的是“拿着放大镜找学生有点的老师”。故事描述的是一位初中的老师,让学生记录她一天里发表的表扬和批评:十五条批评,五条表扬,她自己吃了一惊,于是,她开始每天细细地寻找学生们身上的优点,并且给全班同学规定了一个任务,每天讲出三件你发现的好人好事,哪怕是一点一滴。结果可想而知,班里的氛围改变了,学生每天都很有劲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和生活,大家的积极性很高。对于同样是老师的我,也很了解自己每天发表表扬和批评的情况,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表扬比批评有效!有这样一个实例:要上课了,老师敲小铃让孩子安静下来,可是玩玩具的孩子没有及时收起来,讲话的孩子没有停下,打闹嬉戏的孩子还在打闹。点了几个孩子的名字,几个被点到的孩子稍微收敛点,其余的孩子还是照旧。这真是一件很普通常见的事情,这让老师也非常头痛!后来,老师用边敲铃边表扬的方法,效果很好,大家一会就安静下来了,“表扬XXX。”孩子们一起跟着喊:“表扬XXX。”被表扬到孩子很开心,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其余的孩子们也很想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赶紧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希望得到大家的肯定。从简单的事例就可以看出,表扬比批评更加有效,孩子们渴望得到大家的认可。曾经在一本教育书籍上看到这样一句话:总是很调皮的孩子他的目的是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引起老师的关注,换而言之也就是平时缺乏关心。所以,老师的表扬和鼓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在很多时候,我们往往被表象所迷惑,让孩子的缺点蒙住了自己的眼睛,火气上来就是一顿批评,要知道这样的方式效果非常不好,深入了解孩子,去发觉他们的优点,加以表扬和扩大,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教育随笔:赏识孩子的优点


教育随笔:赏识孩子的优点

俗话说得好,“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的农民。”教育上就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深信这句名言,也会朝这方向去前进。

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不可能会适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尤其是在自己忙碌时,在感觉压力特大时。甚至这时情绪更易波动,更甚者是把这种情绪转移、或是发泄到自己周边的人身上。但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永远保持平和的心理,才能胜任这份工作;才能做到用赏识的眼光对看待每个孩子,用爱心去对待孩子;用细心去观察孩子;才能教出健康、活泼的孩子。也只有这样自己才会感到快乐。

晗晗小朋友在我班上算是较大的孩子,在家里也是一直深受爸爸、妈妈和姑姑的宠爱的孩子。4月份入园的一个星期,每天来园或是离园时,他都是由爸爸或者妈妈抱着进班级的。针对他这个问题,我们两个老师也一直在思考怎么让他自己走着进班级的。这个星期,在自选玩具方面,我发现晗晗收放玩具方面,比以前算是有进了步。在之后总结区角活动情况时,我当着全班孩子的面,给予他表扬,并奖给他每个孩子都想得到的小贴画。“晗晗,你现在长大了一岁,本领也大了对吗?如果你明天能自己走路进教室,伊老师再奖给你一张小贴画好不好?”“好的,我们来拉勾。”他很开心地答应了我的要求。

比较以前对他的强行要求,我这次的行动算是有了成功的希望。第二天进教室时,就对我说:“伊老师,给我一个小贴画吧!”在这星期的后面几天里,晗晗每天都可以得到一个小贴画了,而且每天都是很开心地进教室。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抛开一切生活上的烦恼。做到善于用心去观察每个孩子,去发现孩子的长处,去挖掘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用健康、可行的教育措施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是着名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的一句名言。做到这点我们一定可以胜任幼儿教师这个职位。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健康、可爱的孩子。

俗话说得好,“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的农民。”教育上就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深信这句名言,也会朝这方向去前进。

教育随笔:多一点点耐心


教育随笔:多一点点耐心

游戏时间,我刚把积木发完。顾李睿哲就跑来寻求帮助:“老师,小磊抢我的积木了!”我来到小磊面前问道:“小磊,你抢顾李睿哲的积木了吗?”“我又还给她了。”小磊胆怯的说。“以后不能抢小朋友的积木,知道吗?”“知道了。”

我刚想走开,继而觉得不妥,于是我蹲下身来,搂住小磊的肩膀,问道:“能不能告诉老师,为什么要拿别人的积木?你自己不是有吗?”“我少了一个车轮。”小磊不高兴的说。我看了看他手中的作品,果然,很漂亮的一辆小汽车,只缺一个车轮。于是,我做出很神秘的样子对他说:“老师教你一个办法,你照老师的办法去做,一定会得到一个车轮!”小磊饶有兴致的把耳朵凑过来。听了我的“秘诀”,他就高兴的点点头,来到顾李睿哲面前说:“顾李睿哲,我的小汽车却一个车轮,你能借给我用用吗?我用完了会还给你的!”顾李睿哲看了看他手中的小汽车,爽快的答应了。

我借此机会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扬了小磊的有礼貌和顾李睿哲的乐于助人,并号召全班小朋友向他俩学习。立刻教室里响起了一片议论声。

这件事使我想到,教师们在处理各种事情时,仅仅充当一个公正的老师是不够的,而利用一切机会教孩子与人交往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教育随笔:点名事小意义大


教育随笔:点名事小意义大

如果说幼儿园的点名只是为了核对人数,或打发时间,那真是放弃了一个大好的教育机会。点名的学问深不可测。点名有助于培养幼儿常规。点名前必须让幼儿明确,这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小朋友必须安静,该是谁就是谁,像那种老师只管叫着名字,不管孩子乱喊一气的点名不要也罢。

点名有助于促进孩子间的友爱情感。点名时不妨跳过请假幼儿的名字(谁来谁没来,不需要依靠点名来确定,老师应该时刻做到心中有数),点完后,问幼儿:“谁没来?”培养幼儿对他人的关注情感,同时还可通过点名鼓励坚持入园的幼儿。

点名可以渗透数的概念。小班幼儿可以要求他们点数自己组多少人,练习5以内点数。中班可要求多数几个,大班则可要求全数,还可练习默数,自己报数,进行偶数,奇数,相邻数等概念的渗透,并且也可以适当的渗透乘法概念。

点名可以帮助幼儿形成时间概念。年月日,星期,以及昨天,今天,明天等。每次点名前告诉幼儿日期,有没有特殊性,借以进行人文教育。点名可以促进师生感情。采用丰富多彩的点名方式,如被点到名的小朋友模仿小动物叫,或是用特别的方式与小朋友老师打招呼等。

幼教随笔:太阳镜


很随意的一次谈话结束了,让孩子们了解了眼镜的用处、种类,让孩子们体验了带上太阳镜的快乐。我的心里很轻松,因为我和孩子们靠的更近了,有这么一群能与我交心的小朋友,是多么快乐的事。

这几天天气很好,午餐后我总要带领孩子们散步,看看春天的景色,说说心里感受,特别舒服,孩子们也脸带笑容,指指、点点、谈着,唱着,给幼儿园的春景增添不少色彩。

又是一个晴朗的中午,和孩子们坐在草地上,突然觉得太阳有些刺眼,用手遮在额前,这时高萧甜突然说:“老师,我妈妈有太阳镜,明天我给你拿来带,”“老师,妈妈还给我买了一副。明天我也拿来。”小朋友们便谈论起来,宋以铭不好意思的说:“我很喜欢,但是妈妈不给我买。”“难看,像坏人”孙金奇高声说。听着他们的议论,我想这正是一个教育的好机会,随后到办公室拿了同事的太阳镜,并且带上,问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带上太阳镜的感受。”我把太阳镜给每一位小朋友戴。最后我把孙金奇拉到我的身边,让他也试一试,并用赞许的目光看着他,问小朋友:“金奇带着怎么样?”小朋友一下子鼓掌了,有的说神气,有的说漂亮,我又问:“像不像坏人,”大家都说不像,我问金奇:“你感觉怎样?”他高兴的说:“舒服,还可以看太阳呢。”“你看看我带着好吗?”他望着我笑着说:“我妈妈也有一副。”“我妈妈还带着近视镜呢。”高萧甜也抢着说。我又问:“为什么要带眼睛?”“保护眼睛”、“老花镜”、“近视眼”,看来孩子们知道的还不少。

很随意的一次谈话结束了,让孩子们了解了眼镜的用处、种类,让孩子们体验了带上太阳镜的快乐。我的心里很轻松,因为我和孩子们靠的更近了,有这么一群能与我交心的小朋友,是多么快乐的事。

相关推荐

  • 九月教育随笔:把孩子的优点放大 九月教育随笔:把孩子的优点放大 丁丁是个聪明的孩子,数学能取得优秀的成绩。可是在语文课上,总是走神,老师讲的听不进去。在一开始拼音的学习上困难很大,以至于在最后的拼音口语调研中没有过关。对此,和他家长...
    2021-05-26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放大孩子的优点让他自信起来 放大孩子的优点让他自信起来 自信不是与生俱来的,虽然有一定的遗传因子,但更多是靠后天的培养,靠机缘巧合,关注孩子的优点,暗示并放大孩子的优点,能有效地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人无完人,但总有优点,特别是孩...
    2021-07-01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眼镜”风波 我有一双算较大的眼睛,别看我的眼睛大,其实它都是每天摘戴隐形眼睛时给掰大的,我妈常说:“你那眼睛要是摘掉隐形眼镜就跟瞎子的眼睛没什么两样了。”为了不让我的这双“大眼”与瞎子同归一类,这几天眼睛常常发炎...
    2021-05-18 阅读全文
  • 拿着放大镜找孩子的优点 《这样的老手你喜欢吗?》这是《成为有思想的教师》中的一篇文章,文章的作者白画列举了6类受到学生赞扬的老师,生动的案例,将6类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而我最有感受的是“拿着放大镜找学生有点...
    2020-12-31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赏识孩子的优点 教育随笔:赏识孩子的优点 俗话说得好,“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的农民。”教育上就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深信这句名言,也会朝这方向去前进。 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不可能会适时地调...
    2021-05-11 阅读全文

九月教育随笔:把孩子的优点放大 丁丁是个聪明的孩子,数学能取得优秀的成绩。可是在语文课上,总是走神,老师讲的听不进去。在一开始拼音的学习上困难很大,以至于在最后的拼音口语调研中没有过关。对此,和他家长...

2021-05-26 阅读全文

放大孩子的优点让他自信起来 自信不是与生俱来的,虽然有一定的遗传因子,但更多是靠后天的培养,靠机缘巧合,关注孩子的优点,暗示并放大孩子的优点,能有效地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人无完人,但总有优点,特别是孩...

2021-07-01 阅读全文

我有一双算较大的眼睛,别看我的眼睛大,其实它都是每天摘戴隐形眼睛时给掰大的,我妈常说:“你那眼睛要是摘掉隐形眼镜就跟瞎子的眼睛没什么两样了。”为了不让我的这双“大眼”与瞎子同归一类,这几天眼睛常常发炎...

2021-05-18 阅读全文

《这样的老手你喜欢吗?》这是《成为有思想的教师》中的一篇文章,文章的作者白画列举了6类受到学生赞扬的老师,生动的案例,将6类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而我最有感受的是“拿着放大镜找学生有点...

2020-12-31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赏识孩子的优点 俗话说得好,“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的农民。”教育上就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深信这句名言,也会朝这方向去前进。 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不可能会适时地调...

2021-05-11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