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建构区活动反思、炎热的夏天

发布时间:2021-04-21

幼儿园夏天的教案。

毫无疑问,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应该学会分析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而教育笔记可以帮助老师完善教育方法和措施。如何动笔写一篇教育笔记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建构区活动反思、炎热的夏天”,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建构区活动反思今天早上又是玩区域的时候,每次玩建筑院的小朋友总会因为一些事情来告状,有的为了一块积木而争吵,有的为了没有搭积木地方被人占了来告状,有的来告状是说好不容易搭好的房子被人弄散了。

我反思过,为什么老会有这么说告状的事情呢?作为老师我也有错,建构区场地应该扩大一点,这样小朋友才能更好的发挥。搭建的材料总类还可以再多一点,比如各种各样的罐子,废旧的饮料瓶,纸箱等等。

但是小朋友之间互相沟通,互相理解,互相帮助的思想还需要增长。在积木不够的情况下,如果有小朋友愿意把自己的积木让给其他人,这样的争吵告状是不是会少一点呢?在上课时,我特意给他们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让小朋友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之后我在总结。我相信听了这个故事之后再也不会因为一块积木而争吵。

炎热的夏天

在这个美术活动中,孩子们都迫不及待的讲述自己对夏天的感受,通过幼儿与幼儿之间的讨论,会提出很多对夏天的想法,有的说在夏天里喜欢做的事情,有的说喜欢吃的东西,有的说夏日里的动物,景物,还有的说在夏日里的解暑方法,总之五花八门的讨论。

说了这么多,讨论的也很激烈,我也给他们看了很多示范画,更方便他们的创作。开始画画了,每个人都画的不一样,我以为这节课很成功,但是我看到还是有几个小朋友拿着纸笔,不知道从何下手,只知道先画了太阳和白云,我想我该怎么帮助他们呢?于是我找这些小朋友逐个谈话,给他们分析,听他们的困惑,帮助他们解答,最后他们终于画成了一幅《炎热的夏天》。

我觉的这些小朋友的想法都很好,有很多想要画的,但是不知从何下手,只要我们老师稍稍提点一下就好了。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建构区观察记录:涵涵建构区搭桥


环境描述:

这次是我们第五次开展建构活动,任务是请幼儿利用建构区里的材料搭建一座桥。在几天前,我们开展了《小班建构活动:小动物过桥》,活动中,请幼儿利用纸杯和长条形纸板为小动物搭建合适的桥,操作一:两纸杯、一纸板搭桥;操作二:桥梁加宽即再加入一纸板;操作三:桥加高即在原有基础上搭第二层。活动只涉及到操作,没有图纸设计环节,而今天的活动要求是先想好材料,再设计图纸,接着根据图纸搭建桥。

事件描述:

在我交待完要求后,涵涵就拿起笔和纸在建构区里转了约两三分钟,就回到座位上开始画图纸,画的过程中没有停顿思考,动作很流畅。画完了跑过来说:“刘老师,我画好了”我说:“好的,把笔收好,拿着你的图纸去搭吧。”涵涵把笔放回笔筒,来到建构区找材料,但是没找到,接着涵涵在区域外找到了放纸杯和纸板的篓子。涵涵把图纸放在桌上,从篓子里拿出好几个纸杯,从中拿出两个倒扣在桌上,又拿来一纸板横在上面,第一层完成。接着又拿了两个纸杯倒扣在纸板上,再在上面横放一条纸板,这时,第二层倒了。涵涵再次尝试搭第二层,成功了。涵涵开始搭第三层,第三层也失败了一次,也是第二次搭成功的。搭完三层后,涵涵开始看图纸,用手指着在看,看完后又准备去拿材料,但是材料还没拿到手,涵涵又回去看了下图纸。这次看完后,涵涵拿材料准备搭第四层,可是涵涵的手把桥碰倒了,涵涵从头开始搭,搭第三层的时候又倒了。这时我介入:“涵涵,要不你试试把杯子正着放”(涵涵失败了几次,我担心涵涵会就此放弃,所以犹豫了会儿还是介入了)涵涵接受了我的建议,开始把杯子正着搭,但是在搭第三层的时候,桥又倒了,因为杯底的圆比较小,纸板也比较窄,如果放的偏一点就会受力不均而倒下。涵涵转过头叫了我一声:“刘老师”,我第二次建议:“再加一条桥梁试试。”涵涵再次接受了我的建议,又去尝试了,她的动作不快但也不算慢,很小心的样子,终于成功了。涵涵转过来很淡定地说:“刘老师,我搭好了,”我说:“哇,涵涵真是个超级无敌的工程师,”涵涵似笑非笑(她平时得意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我又说:“涵涵,我们拍张照片吧”涵涵很配合地让我拍照片。

反思:

涵涵在建构的过程中,我有两次介入,分别是在她失败了几次后,我主动给予建议:把杯子翻过来试试;第二次是涵涵主动寻求帮助。

一开始,涵涵失败了好几次,我犹豫了一会儿,但是我又担心失败次数太多了会让涵涵有挫败感,从而放弃继续探索,所以我主动提出建议。涵涵在接受了我的建议之后成功了。但是在接下来她遇到问题之后,她没有再次去尝试,而是直接找我寻求帮助,而我居然没有鼓励她再次尝试,直接有给出了建议。最后的结果是涵涵成功了,而且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涵涵有强烈的成就感,而我却有挫败感,我没有引导涵涵去发现问题,进而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觉得,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可以介入,但是介入的时间、契机是需要考虑的,而且教师的介入并不是直接给出建议,确切的应该引导幼儿发现问题,然后鼓励幼儿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才能保护好幼儿的探索欲,才能增强幼儿的探索意识,提高探索能力。

建构区观察记录:妞妞建构美丽的花儿


观察对象:妞妞

观察对象年龄:5岁

观察内容:集体建构活动

观察时间:3:10——3:25

观察地点:教室

观察者:刘**

观察环境:

今天,我们的建构任务是用建构区里的材料搭建花,还是先设计图纸再搭建。对于花的绘画与设计,平时美术活动中都有开展,幼儿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所以本次活动前面的交流、讨论的时间相对较短。

观察实录:

妞妞拿起记号笔和纸,先想了想,看了看旁边小朋友,然后开始画,很快一朵花就画好了,妞妞说:“刘老师,我画好了”我说:“那你快开始搭吧”此时,已经有一些小朋友围在一筐筐的积木周围开始搭了,妞妞来到毛毛虫积木旁边,毛毛虫积木旁边有三个小朋友,但是他们在我们之前搭过的毛毛虫造型。妞妞坐下来,把图纸放在旁边,开始搭建。妞妞先用积木搭成一个圆形,选了六个蓝色的和六个紫色的,搭完圆形后,妞妞拿出图纸,看图纸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拿起积木搭圆形周围的,用了五个积木。接着妞妞尝试搭花茎部分。花茎部分妞妞还是用搭圆形的组合方式搭,搭出的花茎是弯的,拼在花上竖不起来,妞妞尝试了几次后就放弃了,但是她也没有搭其他东西,而是坐在那里等。我走过去问:“妞妞,你的花好特别呀,可是还缺根花茎,怎么不搭了呢?”妞妞说:“一直要掉,竖不起来,”我说:“为什么竖不起来呀?要不你再试一下,”妞妞又尝试了一遍,我把第二个和第四个积木转了一下,说:“要不你试试这样搭花茎,会不会竖不起来”妞妞尝试后,笑着说:“刘老师,竖起来了,”我说:“太棒了,恭喜你成功了,来给我拍张照片吧”,妞妞说:“等一下,还有叶子没做呢。”

分析评价:

今天,妞妞在失败了几次后,我没有及时介入,而是在她放弃继续探索后再介入,询问原因,让妞妞尝试自己寻找问题,寻找失败的原因,进而提出建议。妞妞的性格是比较文静的,安静的,属于慢性子,说话节奏也是满满的,声音轻轻的,性格不同于涵涵,所以妞妞不像涵涵那样失败了多次之后不放弃,仍然继续探索,妞妞而是尝试了两三次失败后,就放弃了,但是妞妞的放弃也不是转移注意力,寻找新的游戏,而是一种消极的等待,而且我也能断定就算妞妞放弃之后,只要我主动去帮忙,妞妞还是能继续参与探索的。

支持策略:

鼓励妞妞要多探索,不要轻易放弃,去寻找问题的原因,如果实在找不到问题之处可以请好朋友帮忙,请他们一起参与探索,或者请教老师,不要就此放弃。

当孩子在探索过程中,反复失败时,为了保护孩子的探索欲教师需及时介入,何时介入可以根据孩子实际的反应、孩子的性格等等综合考虑。

建构区观察记录


区域活动许多老师会认为,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满足自己的活动要求,产生愉快的游戏体验,根本不需要老师“教”也可以很好的游戏,很好的满足自己。通过对本班幼儿进区情况的观察,我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区域中总有个别幼儿无所事事,处于逗留闲转的状态。如:每次进区都会有个别幼儿占主导作用,而区域其他孩子总是一会儿动动这,一会儿动动那,没有目的的消耗时间。

2、教师缺乏有效,有针对性的指导策略。因为基本区域活动都是放任幼儿“自由活动”。其实建构区教师还是起着主导作用,支持,帮助,引导,鼓励孩子们区建构。建构区常见的一种现象就是,几个孩子在认真的拼搭,而有的孩子到处扔玩具,乱跑。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该想办法把孩子吸引到拼搭的过程中,而不是任由孩子毫无目的的玩耍。

3、孩子缺乏协商合作的意识。现在的孩子都比较自私,都是经过老师的引导才愿意分享,而基本情况都是拿到自己手的就是自己的,别人别想动,别人手里的自己硬强,毫无协商合作的意识。

那么,对于孩子无所事事,我们要考虑到材料投放的丰富,难易程度,是否适合孩子的兴趣爱好,我们可以鼓励家长和孩子或者老师和孩子,自己动手制作感兴趣的游戏材料。其次,教师要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指导策略,去引导帮助鼓励孩子,在日常游戏活动中,要培养孩子的协商合作意识。

小班建构区案例分析


一、案例实录:

区域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的选择了区域中的游戏,君意和羽翔小朋友来到了建构区,这是他们俩第一次在建构区活动,所以两人显得十分开心,他们在建构区里开心地玩了起来。等我在教室中转了一圈回到建构区,发现里面的积木散落在垫子上,一间房子、一个城堡的影子都没有。于是我问他们:“咦,你们搭了这么久积木,都搭了些什么呀?”君意小朋友摆摆手,羽翔小朋友说:“我刚刚搭了三个大房子。”我追问:“那你的房子呢?”他笑着说:“房子倒了。”接着他们俩都有些兴奋地说:“轰隆隆!房子都倒了!”孩子明年并没有因为房子倒塌感到沮丧,反而表现出了兴奋,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案例分析:

建构游戏一直都是深受幼儿喜欢的一种游戏类型,它的操作性强,并且建构区气氛自由,幼儿可以在建构区里自由拼搭。对小班幼儿来说建构游戏特别能吸引他们,孩子们表现出了强烈的操作兴趣。由于年龄的限制,在操作初期,游戏缺少新意,游戏中搭建物的倒塌,反而刺激了幼儿,他们感到格外的兴奋,由于自控力较差,出现了破坏性的行为。为什么会倒塌?怎样解决?小班幼儿对游戏中出现的困难,还缺乏有意识寻求自我解决的调控能力。对小班幼儿来说,在自由探索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状况,甚至是破坏性行为。就比如在搭建房子的过程中,房子倒塌了,孩子们反而异常的兴奋,用手去推倒原本矗立的房子,出现了重复搭建再次推到在破坏中寻找乐趣的现象。孩子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破坏,而是感觉到了游戏给大家带来的意外惊喜。老师应在游戏过程中给予适当指导,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

三、指导策略:

走进幼儿的游戏,给幼儿提供更大的生成空间,在游戏初,幼儿会将搭好的房子破坏掉,再搭,再破坏,游戏反复重复。老师适当介入游戏,并提出问题:“房子没造好就倒塌了,太可惜了。”引发幼儿思考是否应该把房子破坏掉。随着主题活动的开展,我们在建构区中投放了一些毛绒小动物,让幼儿给小动物造房子,孩子们会根据动物的大小给动物造房子,并且慢慢意识到给小动物造好的房子不能轻易推倒,不然小动物就没有地方住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戏,建构区里再也听不到“轰隆隆”房子被推倒的声音了。

教育随笔:建构区的纷争


区域活动就要开始啦,小朋友们都选好了自己想要进的区域正排着队等待着,却不想出现了一点小问题,建构区的小朋友吵起来了。原来是因为姚姚小朋友已经玩了早上的建构区了,但是他下午又去建构区了,建构区也没有位置了,其他没玩过的小朋友就很生气,因为他们也想玩。而姚姚却还是不松口说别人也都玩过了怎么就只说他一个呢,就说还是要玩。看到这个场景我就过去劝劝他告诉他可以选择其他的区域玩一下也很有意思,或者是和建构区的小朋友再商量一下看能不能玩,但是他的情绪还是很不好。过了一会,他静静的待到另外一个区域,但是并没有玩,最后让他再去建构区,他也不去了,有点不开心。

姚姚是个喜欢搭建的孩子,在区域活动时总是倾向于建构区,所以一个星期大部分区域时间他都在建构区。然后其他的小朋友就会找老师来告状。说些什么他可以一直玩建构。虽然我们一直会强调区域规则,但是孩子们觉得有些无聊,也不是很在意。所以针对此类情况,我们就请孩子们来说一说究竟该怎么办?孩子们讨论出了很多意见,但是最后确定下来了一个。就是之前玩过这个区域的小朋友在区域人数够了的情况下去玩别的区域,在区域人数不是很多,大家也都不反对的情况下,可以再玩一次。

大班的孩子相对中,小班小朋友来说已经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如果只强调规则,孩子们也都听多了,不感兴趣了。反之,如果让他们自己做决定的话,让他们一起讨论、交流,最后决定出一个好方法,这样不仅促进同伴间的交流,也避免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小纷争。

教育笔记:《建构区的快乐》


教育笔记:《建构区的快乐》

一直以来,建构区都是小朋友喜欢选择的区域。上大班以后,我们在原来建构区的基础上更改了一些内容。幼儿在5-6岁这个年龄段,他们探索的欲望更加强烈,想法更加大胆。我们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班级实际情况做了一些调整。替换之前孩子玩得较少的桌面玩具,投放了一些新的桌面玩具,还投放了一些大型地面玩具。

今天,我们进行每周两次的区域游戏。在进行区域游戏时,我看建构区的小朋友在拼搭玩具,嘴上还念念有词。我想到每次区域游戏时,孩子们都是自己搭自己的,相互之间并没有什么交流。偶尔有时候交流时,还会遭到老师的制止。我想换一种方式,不能扼杀孩子的天性。

我看他们完成得差不多了,走到他们旁边说:“我的好朋友要过生日了,今天我想要买一个玩具送给她。你们可以跟我介绍你的玩具吗?”孩子听了我的话,显得有点兴奋。“它是一辆货车。这里装的是物品,这里装的是坏人,这个地方可以吊起很重的东西,还可以变形……”睿睿边指着玩具边说。听完他滔滔不绝地介绍以后,我表达了一些想法。他也一一给出回答。当我问他:“这个玩具有名字吗?”他就沉默了,显然是没有想玩具的名字。我提出自己的想法,在孩子们的讨论中我们得出了结果:无敌战车。

和孩子有了互动以后,其他的小朋友也跃跃欲试。争着要和我说他们的作品。再看看地面的成果,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用泡沫垫拼成了一个船,还有可以打开的门。在听了他们的介绍以后,我马上用手机记录下来。在评价区域游戏时,我也通过照片的形式,给孩子们介绍建构区的作品。不仅让玩建构区的孩子有成就感,还让其他没有进建构区的孩子更加了解区域游戏。

建构区的孩子、亲亲大自然


区域时间,本学期新来的小朋友进入了建构区,他与王浩然小朋友一起在玩耍,他们手里一人拿了一辆车子在开来开去。赵梓盛还拿了一个安全帽戴在头上。赵梓盛嘴里说着,我们用车子装点积木运到工地里去吧。然后王浩然也跟着他一起在玩。

过了一会儿建构区传来了哭声。我过去一看,原来赵梓盛哭了。我没有进行干涉,我想看看他们是如何解决的。这个时候王浩然小朋友没有让他,嘴里说着:“这辆车子本来就是我先拿到的。”赵梓盛还是闭着眼睛哭着说要玩这辆车子。后来他发现自己他自己哭没有用,于是他说:“你可以先给我玩一会吗?我等会再给你。”王浩然说:“那你把你手上的车子跟我交换。”他看了看自己手上的车子,拿过去跟王浩然的进行了交换。这样他们就又开始玩了。

在这个故事里学习到了什么

在这件事情中

,你虽然是新小朋友,但是你也能跟班级小朋友完成一片。在玩得过程中虽然你发了脾气,但是最后你还是能自己解决问题玩到你想玩得车子。但是要记得下次我们不要哭,要先动脑筋解决问题。

下一步的机会和可能

你是一个友善的小朋友,希望你下次能用更好的方法跟小朋友一起玩。同时遇到问题和困难不要哭,要想着把问题解决。在其他活动中能与小朋友都玩在一起,与班级小朋友都成为好朋友。

亲亲大自然

一场秋雨淅淅沥沥过后,我们小朋友排着队伍登上了老鹰山。大家都对秋天的老鹰充满了探索的兴趣。

姚珺霖小朋友探索着老鹰山的各种宝贝。今天的他也是特别开心,他不停的说着他的发现:“老师,你看你看,我发现了小蘑菇。”他好奇的说:“老师,这蘑菇是有人来中的吗?”我笑着说:“这些蘑菇是野生的,是因为这几天下雨,所以蘑菇从腐烂的树木里长出来了。”又过了一会他又开心的叫“老师,你看这片树叶的颜色黄黄的。很漂亮”我说:“你知道它为什么黄了吗?”他说:“因为秋天到了啊,树叶掉下来了,所以变黄色了。”同时他还看到了其他颜色的树叶,有的已经变成了咖啡色,有的都有了腐烂的痕迹。只见他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不停地研究着。走着走着,他又叫了起来“老师,你看,这里有松果。”我说:“你知道这松果哪里来的吗?”他说:“地上有好多的啊。”我说你抬头看看吧,他抬头看看。然后看到松树上也有几个挂着,他说:“老师,我看到了树上也有几个挂着,是不是从这个树上掉下来的啊。”我说:“是的啊,那你知道这是什么树吗?”他说:“我不知道啦。”我说:“这是松树哦。你看它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他说:“叶子跟其他的树不一样,像针一样。”我说:“你真爱动脑筋。”他听了很开心。

通过这样的探索,宝贝亲子接触大自然,然后与大自然来个亲密接触真是收获颇多。比我们老师唠唠叨叨的讲解易懂多了,也有趣多了。

教育随笔:建构区游戏


儿童行为表现:建筑角的积木,孩子们都非常喜欢。我们有一柜子的积木,正好可以供多个孩子能够进入建筑角游戏。于是孩子们进入游戏后,各顾各的拼搭着,谁知王嘉怡的大楼被查怡婷孩子撞倒了,查怡婷伤心的大哭起来。于是马上跟她道歉,连忙说:“对不起,这里太小了,我不是故意的。”我看着建筑角,确实啊,六个人在里面是小了点,但是没有办法加大了。于是我给她们出了个主意:”你们两个一起搭好不好?这样可以节省一点地方,也不怕被撞倒啦!“于是王嘉怡和查怡婷很高兴的搭建了起来,结束的时候我给大楼拍了张照给小朋友欣赏。

分析:小班的孩子对于合作还不是很熟悉,她们只会自顾自的游戏,但是当问题出现时,合作往往会更容易解决问题。两个小朋友经过老师的提醒,很快的就开始了合作,其实这正证明她们不是不会,而是想不到要这么做。

措施:1、尝试调整建筑角的位置,设置的更宽敞一些

2、让孩子带一些小汽车来园,建构的内容可以更丰富一些。

相信《建构区活动反思、炎热的夏天》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笔记,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夏天的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活动方案 |《炎热的夏天》 活动目标 1.关注周围事物在夏季的变化,感受季节的景象,对于夏天与春天能够区分开来,知道夏天天气热,要多喝水,知道几种避暑的方法,知道要勤洗澡、勤换衣服。 2.在活动中有探究的兴趣,知道夏天树木、花草...
    2020-02-26 阅读全文
  • 建构区观察记录:涵涵建构区搭桥 环境描述: 这次是我们第五次开展建构活动,任务是请幼儿利用建构区里的材料搭建一座桥。在几天前,我们开展了《小班建构活动:小动物过桥》,活动中,请幼儿利用纸杯和长条形纸板为小动物搭建合适的桥,操作一:两...
    2021-06-09 阅读全文
  • 建构区 | 建构区的区角材料你准备好了么?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中,区域活动可谓是生活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区域活动的目标的制定直接影响到幼儿对于活动的兴趣和幼儿发展,而区角材料的丰富直接影响到幼儿区域活动的质量,且体现教师为幼儿的支持是否到...
    2020-02-21 阅读全文
  • 建构区观察记录:妞妞建构美丽的花儿 观察对象:妞妞 观察对象年龄:5岁 观察内容:集体建构活动 观察时间:3:10——3:25 观察地点:教室 观察者:刘** 观察环境: 今天,我们的建构任务是用建构区里的材料搭建花,还是先设计图纸再搭...
    2021-05-27 阅读全文
  • 建构区观察记录 区域活动许多老师会认为,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满足自己的活动要求,产生愉快的游戏体验,根本不需要老师“教”也可以很好的游戏,很好的满足自己。通过对本班幼儿进区情况的观察,我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区域中...
    2021-04-27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关注周围事物在夏季的变化,感受季节的景象,对于夏天与春天能够区分开来,知道夏天天气热,要多喝水,知道几种避暑的方法,知道要勤洗澡、勤换衣服。 2.在活动中有探究的兴趣,知道夏天树木、花草...

2020-02-26 阅读全文

环境描述: 这次是我们第五次开展建构活动,任务是请幼儿利用建构区里的材料搭建一座桥。在几天前,我们开展了《小班建构活动:小动物过桥》,活动中,请幼儿利用纸杯和长条形纸板为小动物搭建合适的桥,操作一:两...

2021-06-09 阅读全文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中,区域活动可谓是生活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区域活动的目标的制定直接影响到幼儿对于活动的兴趣和幼儿发展,而区角材料的丰富直接影响到幼儿区域活动的质量,且体现教师为幼儿的支持是否到...

2020-02-21 阅读全文

观察对象:妞妞 观察对象年龄:5岁 观察内容:集体建构活动 观察时间:3:10——3:25 观察地点:教室 观察者:刘** 观察环境: 今天,我们的建构任务是用建构区里的材料搭建花,还是先设计图纸再搭...

2021-05-27 阅读全文

区域活动许多老师会认为,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满足自己的活动要求,产生愉快的游戏体验,根本不需要老师“教”也可以很好的游戏,很好的满足自己。通过对本班幼儿进区情况的观察,我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区域中...

2021-04-27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