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大班教案《我喜欢长长的夜》

发布时间:2021-04-04 幼儿园我喜欢教案 幼儿园说课稿我喜欢的动物 我的幼儿园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我喜欢长长的夜》适用于大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结合生活经验,感受夜晚时分于父母在一起的温馨和快乐,品味不开灯的晚上独特的氛围和情趣,产生对夜晚探索的兴趣,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我喜欢长长的夜》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品味不开灯的晚上独特的氛围和情趣,产生对夜晚探索的兴趣。

2、通过结合生活经验,感受夜晚时分于父母在一起的温馨和快乐。

3、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故事“我喜欢长长的夜”“不开灯的晚上”

活动过程:

一、我的夜晚

1、小朋友,你喜欢夜晚吗?为什么?

2、晚上你会做些什么呢?

3、幼儿介绍自己在夜晚的活动,晚上最常干的快乐的事情,或者晚上最喜欢呆的地方。

二、我喜欢长长的夜

1、有个孩子,他可喜欢夜晚了,你知道他为什么喜欢夜晚吗?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散文两遍。

3、散文里的孩子为什么喜欢夜晚?你是从哪里听出来的?

4、这个孩子为什么希望夜是长长的?(引导幼儿理解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做那么多有趣的事情,是很幸福的)

5、讨论:在长长的夜晚,你还想和爸爸、妈妈做些什么呢?(如:就寝前听爸爸妈妈读一篇故事,穿上软软的睡衣和爸爸妈妈谈话等)

6、幼儿边看活动材料,边完整欣赏教师朗诵散文。

7、晚上做的事情可真多,真是一个美好而又愉快的夜晚。

三、闭目聆听

1、现在请小朋友闭起眼睛,想象进入夜晚时刻。

2、教师再次朗诵散文。

3、长长的夜晚真美妙,有爸爸妈妈、小布熊的陪伴真开心,月亮照进我的梦里,希望我们的每个夜晚都很幸福、甜蜜。

四、不开灯的晚上

1、小朋友,晚上天黑了,会看不见,所以我们一般都会怎么样呢?(开灯)那你们尝试过“不开灯的晚上吗?”你觉得在不开灯的晚上你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呢?(请幼儿自由说一说)

有一个叫落儿的小动物,它住在树林边的屋子里,它就经历了一个不开灯的晚上,你们想知道它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吗!那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倾听故事“不开灯的晚上”。

2、教师讲述故事“不开灯的晚上”。

3、提问:落儿住在树林边的屋子里,每天晚上屋子里是怎么样的?

落儿打开门看见了什么?

萤火虫为什么不肯进屋?落儿是怎么做的?

落儿在不开等的屋子里,为什么觉得很有意思?

萤火虫带着落儿来到屋子外,两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落儿心里害怕吗?为什么?

你最喜欢哪几句话?为什么?(引导幼儿感受和理解描绘夜景的精彩语言)

4、小朋友,你们回到家后,在晚上也去试一试“不开灯的晚上”好不好。回来后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

幼儿百科:夜晚指下午6点到次日的早晨5点这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天空通常为黑色,(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在夜晚,气温通常会逐渐降低。在半夜达到最低。晚上也是非常漂亮的。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延伸读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案:我喜欢的


(一)设置理由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事物,从食物到玩具,从游戏到颜色,从中我们会发现每个孩子独有的个性,引导孩子充分表达这份喜爱,会使他们更加快乐。

(二)教育目标

1.知道饭、菜、水果有营养,初步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2.能把自己喜欢的玩具让给小朋友玩,不独占玩具。

3.能听懂成人的指令,按指令做事情。

4.喜欢手工游戏,在成人的帮助下,学习粘贴、撕纸等技能。

5.喜欢唱歌,玩音乐游戏,能随音乐做简单律动。

(三)教育活动设计

活动1 我喜欢的玩具(谈话)

准备:

1.事先将教育意图渗透给家长,征得他们的配合,将幼儿喜爱的玩具带到幼儿园来。

2.有意识的带领幼儿参观班上的玩具柜,引导幼儿关注自己喜欢的玩具。

过程:

1.每周请幼儿带来一件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游戏时在教师的帮助下介绍自己玩具的名称、玩法,鼓励幼儿与同伴互换玩具玩。

2.在幼儿玩的过程中,教师找机会与幼儿交谈。谈话内容可围绕玩具的外形、色彩、玩法等进行,从中发现幼儿语言发展的不同特点,以便采取措施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3.游戏:我把××送回家。

(1)请幼儿从玩具柜中拿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我喜欢××"的短语。

(2)幼儿自由玩一会玩具,听到信号后(如铃声、音乐声),把玩具放回原处,并大声说:"我把××送回家啦。"

建议:

1.这样的活动需持续一段时间才能达到目的。

2.为幼儿提供的玩具应具备以下特点:体积大,色彩鲜艳,能活动或能发出声响。

活动2 猜一猜

准备:

幼儿从家里带来的玩具及班级的部分玩具。

过程:

1.在幼儿面前放3~5件玩具(依幼儿能力而定),待幼儿依次认识它们以后,用一块布将他们全部盖住,问幼儿:布下面有什么玩具?幼儿答对一件,就拿出一件,直至全部说出来,若确实答不出,教师可以掀开布的一角,提示幼儿。

2.同样采用上面材料与方法,盖上布以后,教师拿走一件玩具,再掀开布请幼儿猜,哪件玩具不见了。

3.教师用一块布盖住一件发响玩具,在布下使其发声,请幼儿依据声响进行辨别和判断,猜出玩具的名称。

建议:

1.以上活动内容可分为几次活动来进行,并可依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此活动适合小组或个别进行,以便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际能力随时调整活动的难度。

活动3 红苹果

准备:

每人一个红苹果,榨汁机一台,苹果酱一瓶。

过程:

1.尝苹果。

(1)老师很神秘地告诉幼儿:"今天,老师请小朋友吃一种好吃的东西。谁能把小眼睛闭好,好吃的东西就会跑到他的嘴巴里去。"

(2)将一小块苹果放入幼儿口中,请幼儿品尝后说出吃的是什么?

(3)每人一个苹果,摸一摸、闻一闻、看一看、说一说:圆圆的、红红的、甜甜的、香香的。

(4)将苹果去皮,切成小块,放入榨汁机中,请幼儿观看榨汁的过程,每人尝一尝苹果水是什么味道。

(5)出现苹果酱,请幼儿品尝,猜一猜这么好吃的东西是用什么东西做成的?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2.学唱歌曲:苹果。

(1)教师演唱歌曲。

(2)询问幼儿歌曲内容。帮助有而理解为什么"小朋友们常常吃,脸儿也像红苹果",使幼儿知道多吃水果身体好。

(3)学唱歌曲。

3.做个苹果娃。

(1)教师为幼儿准备用电光纸或即时制成的眼睛、嘴等,请幼儿在教师的协助下,为苹果贴上眼睛、嘴等,做成一个可爱的苹果娃。

(2)欣赏自己和他人做的苹果娃,初步学习赞赏别人:"你的苹果娃真好看。"

附歌曲:

活动4 月亮船(儿歌)

准备:

香蕉若干。

过程:

1.幼儿每人一根香蕉,拿在手里闻一闻,摇一摇。教师朗读儿歌。

2.教师和幼儿一起做动作:摸一摸香蕉,举起香蕉,让它像小船一样晃一晃,边做动作边说儿歌。

3.大家一起吃香蕉。

建议:

活动可安排在午点前进行。

附儿歌:

月亮船

香蕉香蕉甜--甜,

香蕉香蕉弯--弯,

摇一摇,晃一晃,

多像一只月亮船。

活动5 香香的米饭

准备:

玩具碗,各色小块皱纹纸,米饭实物(白米、小米、紫米等)。

过程:

1.出示实物米饭,请幼儿说一说都有什么颜色的米。

2.出现玩具碗和皱纹纸,请小朋友说一说,试一试,怎样用皱纹纸做米饭。

允许幼儿动手尝试,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如:"能不能让你的米饭粒再小一些。"如发现有的小朋友的方法很好,如用团的方法,可以让其做给大家看,鼓励大家想更多的方法。

3.请小朋友做米饭,并把不同颜色的米饭分别放在不同的碗里。教师指导过程中与幼儿交流,如"你做的是什么饭呀?"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行为。

建议:

此活动可在娃娃家中反复玩。

活动6 吃水果

准备:

切成小块的几种常吃的水果,牙签。

过程:

1.请幼儿隔着盖布闻一闻,猜猜盘子里的水果是什么?

2.把盖布打开,看看大家猜得对不对。

3.请幼儿品尝水果,请幼儿自己用牙签取水果,说说自己吃的是什么水果。

4.告诉幼儿:水果里有许多营养的东西,它能使我们小朋友身体强壮,所以小朋友要多吃水果。

5.吃完水果,收拾餐具。

建议:

1.水果最好选用香蕉、苹果、桔子、梨等,便于幼儿辨认。

2.此活动可在午点时进行。

活动7 彩色小路

准备:

用彩色纸条做成2条长2~3米,宽15~20厘米的平行线。

过程:

1.教师示范走"小路"的动作:要走在两条彩条的中间,两臂可以侧举以保持平衡,眼睛向前看。

2.幼儿走"小路",可以分两组走以增加练习的密度。

3.根据幼儿练习的情况。调整小路的宽窄,继续练习。

建议:

为增加游戏的兴趣性,可自编一些角色和情节。

活动8 抓泡泡

准备:

肥皂液。

过程:

1.教师吹泡泡,引起幼儿的兴趣。

2.教师吹泡泡,请幼儿抓泡泡,鼓励幼儿大胆用手抓,当泡泡破掉时,可说"呯"!

3.教师变换位置吹泡泡,引导幼儿努力向上跳起抓泡泡。

建议:

教师可以准备球、风车、彩带等在室外跑来跑去,引导幼儿参与活动。

活动9 小球进洞了

准备:

塑料圈3~4个悬吊在室外(高于幼儿举臂高度)、小球若干、球箱一个。

过程:

1.小朋友和小球做游戏。教师带幼儿在室外自由玩球,向上或向前抛出再捡回,激发幼儿玩球兴趣。

2.看看谁的小球进洞了。引导幼儿模仿教师将小球投入塑料圈内。

3.把小球送回家。教师带幼儿将小球捡到球箱内。

4.重复玩1~2次,活动结束。

建议:

本活动可以利用现成的球进行,也可以利用小沙包、纸球、飞镖等练习投掷。

活动10 你唱我也唱

准备:

红、黄、蓝、绿、黑、白等各色彩色纸。

过程:

1.给每个小朋友一张彩色纸(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

2.幼儿坐一圈,教师坐中间。

3.师生对唱,幼儿按音乐做动作,音乐结束,小朋友互相检查对不对,辨认不同颜色,教师不断变换问话,让幼儿出示不同颜色的纸。

4.幼儿互换颜色纸,反复玩。

建议:

1.彩色纸可换为彩色布、彩色帽子、彩色积木等。

2.随年龄增大,还可以扩展概念,如:"谁有圆积木?""谁穿红裙子?""谁穿蓝裤子?"……

附歌曲:

活动11 滑滑梯

准备:

在组织幼儿玩滑滑梯时,教幼儿学说"你不推""我不挤""慢慢上"等短语。

过程:

1.带幼儿玩滑滑梯,教师与幼儿对话,说幼儿重复听过的短句"你不推""我不挤""慢慢上""高高兴兴"等。

2.教师与幼儿围坐在滑梯下休息,教师唱一遍歌曲。唱完后,问一问幼儿听到歌里唱了什么,帮助幼儿熟悉、记忆歌词。

3.教师带幼儿说歌词,发现发音不准的字及时纠正。

4.幼儿随教师完整学唱歌曲2~3遍。

5.请幼儿继续玩滑梯,引导幼儿要向歌里唱的那样不推、不挤,慢慢上。

附歌曲:

滑 滑 梯

活动12 我喜欢的颜色

准备:

各色颜料,玻璃球,纸盒,小勺,白纸,已完成的滚珠画。

过程:

1.出示滚珠画,请小朋友猜一猜是用什么画的?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如幼儿说是用笔画的,教师可当场用水彩笔在纸上画一画,请幼儿看看是不是用笔画的。鼓励幼儿猜测各种画法,没说出一种办法就试一试。

2.出示玻璃球,告诉幼儿这些漂亮的画是用小玻璃球画的。再请幼儿猜猜,小球是怎样画画的,可根据幼儿说的办法试一试。教师提示幼儿小球能滚动。

3.根据幼儿的回答情况,由教师或幼儿在教师的协助下演示滚珠画的做法:在纸盒中放一张图画纸,用小勺从颜料中取一个小球放在盒中,双手端盒随意晃动。

4.幼儿尝试:先看看有那些颜色,选一个自己喜欢的颜色画。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可与幼儿交谈,如:"你用的是什么颜色""你在哪儿见过这种颜色"等。

5.欣赏别人的作品,说一说小球画的画像什么?

建议:

此活动可在自选游戏时继续。

幼儿园小班教案《我想长大》 幼儿园教案《我想长大》


小班教案《我想长大》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感受长大的变化,看到自己的进步,萌发自信心,了解人是慢慢长大的,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我想长大》教案吧。

活动目标:

1、了解人是慢慢长大的。

2、感受长大的变化,看到自己的进步,萌发自信心。

3、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物质准备:

1、收集幼儿使用过的物品,衣服、鞋、袜均可;小时候的照片和最近的照片各带一张来园。

2、挂图第14号,故事磁带。

经验准备:

事先收集小时候的照片和最近的照片,了解自己是慢慢长大的。

活动重难点:

感受长大的变化,看到自己的进步。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出示故事中的小动物角色小老鼠、小猴子和小青蛙的图片,请幼儿一一辨认,并模仿小动物的样子。

2、讲述故事第一句,“小老鼠、小猴子和小青蛙天天盼着自己长大”,他们想出了什么好办法呢?听了故事你们就明白了。

3、出示图片,教师完整讲述故事。提问:

(1)小老鼠想了什么办法让自己马上长大?小猴子和小青蛙呢?(小老鼠拼命吃东西,小猴子穿爸爸的衣服、裤子、鞋子,小青蛙每天练跳高)

(2)结果它们长大了吗?

二、谈话

1、展示幼儿用过的物品,(如小鞋子、小帽子、小衣服等)和小时候的照片、长大后的照片。

2、你们现在已经长大了吗?你们想长大吗?你有什么办法让自己长得快一点?

3、长大了可以干些什么?

幼儿百科:长大成人,年满18周岁的人,即可称之为长大,超过20周岁为真正意义上的长大成人。

幼儿园小班教案《欢欢喜喜》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教案《欢欢喜喜》及教学反思


小班教案《欢欢喜喜》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了解儿歌《欢欢喜喜》的含义,尝试运用部分替代的方法仿编儿歌,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欢欢喜喜》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尝试运用部分替代的方法仿编儿歌。

了解儿歌《欢欢喜喜》的含义。

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小鸡、小鸭、小狗、小羊图片各一张、小动物图谱、小动物卡片若干张、魔术袋一个、黑板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教师利用动物的叫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出示小鸡图片。

师:这是谁?小鸡是怎么叫的?小鸡在干什么?仔细观察它的

心情怎么样?(幼儿回答)

二、教师在幼儿回答的情况下示范仿编儿歌。

1.师:老师把你们刚才回答的问题给小鸡编成了儿歌:

小鸡小鸡,叽叽叽叽,吃到米粒,欢欢喜喜。

2.出示图谱,与幼儿一起读儿歌。

三、幼儿尝试自己仿编儿歌。

1.教师逐一出示小动物图片:小鸭、小羊、小狗。并提问(可变换出示的方式:如利用魔术袋变出动物)

2.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图谱仿编儿歌。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谱。

师:你们发现图谱上那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4.教师小结。

师:这首儿歌的名字叫《欢欢喜喜》,其中动物名称、叫声、吃到的食物可以替换,最后的欢欢喜喜不变。

5.完整欣赏儿歌并用动作表演。

四、拓展练习。

教师从魔术袋中变出许多小动物卡片,幼儿人手一张,自己仿编儿歌。(教师个别提问)

五、结束活动:歌曲结束。

师:老师把这首儿歌编成一首好听的歌曲,大家来听听。

下此老师把这首歌教给大家。

六、活动延伸:

带回家的活动:回去把这首儿歌便给爸爸妈妈听,再找找看看还能给那些小动物编儿歌。试着编给它们哦。

活动反思:

这节课的设计就是考虑小班孩子对小动物会非常感兴趣,仿变其实也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难。只要孩子们感兴趣、爱说就可以成功。因此我想尽量形式多样化一些、有趣一些抓住孩子们的兴趣,这点我想做到了。课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我把:“欢欢喜喜”临时给改成了“乐呵呵”,更易于孩子接受,让我知道了其实没必要非让老师的来,叫声如果改成孩子们喜欢的三次,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下面我来说说我的课:

优点:1,形式多样化,抓住了孩子们的兴趣,图片准备充分,吸引幼儿。

2,层次性不错,由易到难。结尾运用歌曲孩子们喜欢,而且新颖结束自然。

缺点:1,孩子们说的过少,应让孩子们仿编的时间应多一些,多给他们说的机会。

2,仿编时形式单一,可以增加一些趣味的形式,如把孩子们感兴趣的歌曲录下来边唱边学习孩子们更加感兴趣效果会更好。

幼儿百科:欢喜,指欢乐心喜;喜欢、喜爱、高兴。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喜欢》


活动目标:

1、看图学习儿歌,感知理解儿歌的内容,以及儿歌每一句都重复的结构形式。

2、通过提问的方式,学会分析诗歌,理解诗歌的结构,学习用动作表现重叠的动词词组。

3、乐意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喜欢的食物,与同伴一起分享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幼儿对动物的生活习性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我喜欢-",引出诗歌《喜欢》

-教师:小朋友,你喜欢什么?你喜欢做什么?鼓励幼儿用"我喜欢"说一句完整的话。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一篇诗歌《喜欢》

2、幼儿阅读画面,初步感知诗歌内容。教师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鼓励幼儿说说:画面上有谁?他喜欢做什么?启发幼儿用"xx喜欢-"说一句话。

3、教师引导幼儿看图,倾听教师朗诵诗歌,并学习朗诵诗歌。

-教师:诗歌里有谁?他们喜欢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带领幼儿一起完整的念儿歌2-3遍。

4、引导幼儿围绕诗歌的重点学习,感知诗歌重复的结构和重叠的词语。

-教师:你觉得这首诗歌的诗句哪些地方是一样的?(每一句都有"喜欢在-"、每一句后面四个字两两重复)重复的词组有什么用?你会做一做这个动作吗?

-带领幼儿读一读四个字的动词词语,再请小朋友用身体做做这个动作,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认识。

-启发幼儿边念儿歌边表演动作。

5、鼓励幼儿根据诗歌的结构,把握动物的习性,尝试仿编诗歌。

-教师:除了这些动物外,你还知道那些动物?他们喜欢在哪里做什么?鼓励幼儿仿编诗歌,重点提醒幼儿用重叠的四字成语,表达动物或人物的动态。

-教师梳理幼儿仿编的内容,采用画图和书写汉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记录,最后带领幼儿朗诵仿编的新诗歌。

相关推荐

  •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案:我喜欢的 (一)设置理由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事物,从食物到玩具,从游戏到颜色,从中我们会发现每个孩子独有的个性,引导孩子充分表达这份喜爱,会使他们更加快乐。 (二)教育目标 1.知道饭、菜、水果有营养,初...
    2019-12-12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小班教案《我想长大》 幼儿园教案《我想长大》 小班教案《我想长大》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感受长大的变化,看到自己的进步,萌发自信心,了解人是慢慢长大的,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我想...
    2020-09-25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小班教案《欢欢喜喜》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教案《欢欢喜喜》及教学反思 小班教案《欢欢喜喜》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了解儿歌《欢欢喜喜》的含义,尝试运用部分替代的方法仿编儿歌,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欢欢喜喜...
    2020-10-21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喜欢》 活动目标: 1、看图学习儿歌,感知理解儿歌的内容,以及儿歌每一句都重复的结构形式。 2、通过提问的方式,学会分析诗歌,理解诗歌的结构,学习用动作表现重叠的动词词组。 3、乐意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喜欢的食...
    2021-11-05 阅读全文
  • 家长喜欢什么样的幼儿园? 随着幼教一步步走向市场,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把投资的目光投向了幼教这块“大蛋糕”,甚至一些对幼教事业一无所知的单位和个人也来分一杯羹。难道幼教市场真的是一块人可食之的大蛋糕?这个市场到底有多大?幼教市场...
    2021-04-27 阅读全文

(一)设置理由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事物,从食物到玩具,从游戏到颜色,从中我们会发现每个孩子独有的个性,引导孩子充分表达这份喜爱,会使他们更加快乐。 (二)教育目标 1.知道饭、菜、水果有营养,初...

2019-12-12 阅读全文

小班教案《我想长大》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感受长大的变化,看到自己的进步,萌发自信心,了解人是慢慢长大的,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我想...

2020-09-25 阅读全文

小班教案《欢欢喜喜》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了解儿歌《欢欢喜喜》的含义,尝试运用部分替代的方法仿编儿歌,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欢欢喜喜...

2020-10-21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看图学习儿歌,感知理解儿歌的内容,以及儿歌每一句都重复的结构形式。 2、通过提问的方式,学会分析诗歌,理解诗歌的结构,学习用动作表现重叠的动词词组。 3、乐意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喜欢的食...

2021-11-05 阅读全文

随着幼教一步步走向市场,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把投资的目光投向了幼教这块“大蛋糕”,甚至一些对幼教事业一无所知的单位和个人也来分一杯羹。难道幼教市场真的是一块人可食之的大蛋糕?这个市场到底有多大?幼教市场...

2021-04-27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