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早间故事改掉宝宝赖床的毛病

发布时间:2021-04-04 宝宝睡前故事 宝宝幼儿园的游戏 宝宝入园

不知道每天早上,有多少上班族妈妈要和家里磨蹭的小孩斗智斗勇,用上十八般手段,完成起床、穿衣、洗漱、吃饭的例行功课,冲锋般赶在托儿所关门前把孩子送进去,然后庆幸自己终于在打卡机上的最后一秒踏进办公室。总之,我的宝宝总有本事在我“快点快点”的催促声中保持她悠哉悠哉的节奏。

婆婆说,孩子要早睡早起,不早睡怎么能早起?小孩子就像春天的笋尖尖,喝着早上的露水,才能蹿着往上长。你晚上别给她讲故事了,要讲早上讲,把她讲讲醒。是啊,我怎么没想到呢?

从宝宝喜欢上故事开始,我就每天晚上给她讲睡前故事,我相信书上说的那些温馨的故事有催眠的作用。但实际情况是,因为白天见不着妈妈,她很珍惜晚上和我同床夜话的时间,怎么舍得睡觉去!

她会点播情节曲折的故事,例如小红帽。小红帽问扮成奶奶的老狼“你的嘴巴怎么这么大”,老狼说“我的嘴巴这么大,就是为了吃掉你”,她就咯咯咯笑个不停,以此来“提神醒脑”。她会要求我给她泡奶喝,然后要求上厕所。她会说小了便屁股痛,要我重新给她洗屁屁。洗完屁屁继续讲故事,然后说妈妈我还要吃奶……就这么折腾到我快要睡着,她才罢休。

晚睡不可能早起,对于要上班的我和要上学的她,早睡早起很重要。听从婆婆的建议,就从睡前故事下手。睡前,我和她订下“君子协定”:故事,我讲什么你就听什么;数量,一个手张开来5个手指头,讲好一个故事收回一个手指头,不超过5个。如果耍赖,我就不讲了。她只能同意。

我挑选甚至自编5个极短的故事讲给她听,情节不紧张,内容甚至有些枯燥。例如,第一个故事,小蝌蚪变青蛙,小蝌蚪长着圆圆的脑袋细长的尾巴,小蝌蚪黑黑的,然后长出两只后面的脚,再长出两只前面的脚,最后变成绿颜色的青蛙,故事讲完了。第二个故事,毛毛虫变蝴蝶……枯燥的睡前故事至少对我自己来说很催眠。

讲完故事讲道理,告诉她妈妈上班很累很辛苦,要睡觉了。然后假寐,不一会儿发出点小呼噜声,她纠缠一会儿,觉得无趣,就只能睡觉了。

两天试下来,宝宝居然能早睡了。早睡,生物钟自然能早醒,早醒的宝贵时间,当然首先要用来弥补我们的亲子故事时间。

我说你穿了衣服我给你讲故事,她就乖乖配合我穿衣服。穿好上衣,我让她在我的被窝里坐一会儿。我坐在床上,胸前拥着她,和她一起翻书,一页又一页。生动有趣的故事讲下来,提神醒脑,好过我催促她“快点快点”。一本书讲5遍,5个手指头都收回来的时候,就要出被窝啦。

因为早起,穿衣、洗漱、吃饭,就有足够的时间,我甚至早早送她去托儿所,和老师多聊了好几句,知道她在班级里不太和同学说话,看碟片会很有兴趣跟着一起跳舞……WwW.yJs21.COM

因为我不再和她睡前“纠缠”,她很抗议地哇哇大叫,叫了一阵,我问她:“你发泄好了吗?”她说:“发泄好了。”

我把头蒙进被子偷笑,坚持下去,我相信她也会爱上“晨读时光”,做一只有虫子吃的小鸟,做一棵喝着早晨露水的笋尖尖。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怎样改掉小孩做事粗心的毛病


孩子“粗心”似乎是个很普遍的问题,这让很多父母都很头疼。有些家长往往只是埋怨孩子粗心的毛病,有的还会因此打骂孩子,但这样往往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通常,家长只注重孩子在学习上的粗心,却忽略他们生活上的粗心。其实,孩子在生活上的粗心更容易导致学习上的粗心,孩子在生活上的粗心与父母过分关爱孩子、包办代替有着直接的关联,有粗心毛病的孩子的父母应当对自己的教育方式进行深思。

那么,要纠正孩子的“粗心”,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一、良好的知觉辨别能力

让孩子去发现各种细节上的变化,培养他们仔细观察、仔细比较的能力,并要求他们把比较的结果,用语言大声地讲出来,以巩固知觉培养的成效。

具体来说,可以给孩子提供“找相同点”和“找不同点”的图画;看到树叶上的一只小虫,可让孩子仔细看虫子身上有几个花斑、几条腿等。

二、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通常,孩子的思维缺乏可逆性,难以从不同角度考虑同一问题,需要成人给予指导。父母可将两根等长的棍子,前后错开放在孩子面前,问他们哪一根长。有的孩子可能认为上面一根长,有的孩子则认为下面一根长。这时,你可以引导孩子换一个角度看这两根棍子,并告诉孩子:说上面一根长的孩子,是因为他们只注意到棒子左端的情况,当让他们同时再看右端的情况时,结论就变了;讲下面一根长的情况则相反,孩子只注意到右端的差异,而忽视了左端。因此,要让孩子学会注意到木棒的两端,也就是看一个事物要看得全面、仔细。

三、锻炼注意力

意识地引导孩子进行比较和辨别,提高孩子的注意力。例如,孩子经常分不清衰、衷、哀三个字的写法,可以教他们“横为衰,竖为衷,中间有口诉悲哀”;对刚学拼音的孩子来说,难以区分b与d 的不同,可以让孩子临摹写得大一些,因为大的字母在头脑中形成的表象也较大,把细节给放大了,可加深印象。家长还需注意:孩子看电视正在兴头上时,尽量不要强行将孩子关进房间里学习,因为这时的孩子根本无心学习,要知道心不在焉,是会错误百出的。

四、纠正“马大哈”

要改掉孩子粗心的缺点,家长不妨从以下三个角度入手。首先,反省自身是否存在相同的问题并加以注意。孩子的模仿能力极强,如果父母平时经常表现出马虎大意的言行,孩子极有可能效仿。所以,父母必须树立良好的榜样。其次,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训练。如针对孩子总是没耐心听大人把话说完,父母可以在说话的时候,抓住他的手,看着他的眼睛,强迫孩子集中注意;并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及时进行鼓励。最后,为孩子创造适当的环境帮助他克服这一不足之处。例如,准备多个储物抽屉,坚持督促孩子分门别类把物品放好,使之逐渐养成有条理的好习惯。

总之,纠正孩子粗心,是一件细致、艰难的工作,需要家长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不可急躁,更不可责骂。因为被父母责骂的孩子往往情绪紧张、兴致全无,只会变得更加粗心。对动手快于动脑、事先缺乏仔细观察和全面思考的孩子,父母要帮助他们提高认知能力;对已经形成粗心习惯的孩子,父母则要对他们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帮助他们形成新的知觉、思维和行为模式。

如何改掉孩子拖拉的毛病


为什么孩子会磨蹭拖拉?

1、孩子缺少时间概念

孩子由于生活阅历少、心智不成熟,对时间缺少概念,1分钟、半小时、3小时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数字,他们不知道具体是多长时间,也没有一个比较的概念。所以往往时间到了,他们还没意识到。

2、幼儿注意力分散

越小的孩子,专注力越差。他们可能在临出门穿鞋子时,会被旁边的玩具吸引而转移了注意力;又或者要穿衣服时,被身体接触被单的奇妙感觉所吸引而忘记了穿衣服……并不是孩子故意跟大人作对而故意而为之的行为。

4招让孩子“勤快”起来

让孩子对时间产生紧迫感

大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从10开始倒数,也可以从3开始倒数。比如“睡觉倒计时开始了,你现在只有三秒的时间,3,2,1”。

倒数能给孩子留出过渡时间,让他们有所准备,无论从心理上还是行动上,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让孩子得到肯定

一味的批评、催促只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当孩子哪件事做得好就应该适当表扬,引导孩子以此为荣,通过一件事慢慢扩散到更多方面。

但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在孩子受到表扬高兴的时候泼冷水,提以往的拖沓行为。

让孩子对事情产生兴趣

比如和爸爸妈妈比赛穿袜子,看谁更快。家长在比赛时,可以故意放慢一点,让孩子觉得有取胜的可能,让孩子觉得自己能做得很快。

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孩子最大的榜样就是离自己最亲近的父母。

让孩子承担“后果”

家长不妨规定做事情的时间,甚至可以给孩子列一个时间表,要求孩子按时完成,同时让孩子承担做不完事情的后果。

比如迟到、吃不饱、完不成作业等。只要养成习惯,以后孩子的生活就会有规律了。

相比之下,孩子拖拉磨蹭时,如果大人指责打骂孩子会有什么危害?

育儿知识:宝宝赖床妈妈巧应对


爸爸妈妈有没有因为宝宝早晨起不来床而动怒过?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经历,自己早晨也要准备上班了,但是上幼儿园的孩子却迟迟赖床不起来,每一天叫醒宝宝就像打仗一样,甚至脾气急起来还需要大呼小叫。面对爱赖床的宝宝,爸爸妈妈究竟该怎么办呢?

一、宝宝爱赖床怎么办

1、缩短午睡时间

中午宝宝睡觉时间不要太长,也不要等快傍晚的时候才让宝宝睡午觉。如果宝宝太晚午睡或者睡太长时间,晚上时间精力旺盛,等到玩得筋疲力尽睡觉后,第二天早上要叫醒宝宝又得花一番精力。

2、为宝宝提供安全感的东西

有些孩子没有安全感,那就给宝宝准备一些小玩偶或者玩具当做安慰品,让宝宝有安全感,但是要避免让宝宝过度依赖安慰品,同时陪伴宝宝睡觉的物品要注意保持清洁。

3、安抚宝宝情绪

当宝宝因为不稳定的情绪或者身体不适导致睡眠质量差时,父母要多观察宝宝身体状态,尤其是情绪上的变化。宝宝年纪还小,还没有很好的表达能力,所以如果上幼儿园时受到挫折也没说清楚,就需要家长适时和宝宝聊一聊幼儿园的情况,找出情绪不稳定的原因。

4、父母要以身作则

当宝宝该睡觉的时候,家长总是赶着宝宝去睡觉,自己却一直看电视或者玩手机,这会让宝宝觉得“不公平”或者“孤单”,认为爸爸妈妈自己不睡觉,却要让自己一个人去睡,这就降低了宝宝的睡意。所以到了睡觉时间,家长最好能跟宝宝一样暂停所有活动,营造睡前安静的气氛。

5、让宝宝决定休息时间

多和宝宝商量睡觉、起床的时间,问问宝宝喜欢父母怎么叫他起床。这样可以让宝宝知道该对自己决定的事情负责,然后用他能接受的方式叫醒,也能降低宝宝的起床气。

二、运用小妙招轻松叫醒赖床宝宝

早晨,如果宝宝怎么叫都叫不起来的时候,妈妈们可以改变一下叫宝宝的策略,当你梳洗完毕后,可以再回到宝宝的床边,不管宝宝有没有在听,都可以拿一本宝宝喜欢的故事书念起来,妈妈应该尽量用夸张的抑扬顿挫语调开始念起故事来。

在动听的故事情节里,宝宝不但会自动醒来,而且往往还会一边揉眼睛一边坐起身来和你一起看这本书,当你念完整个故事时,他也完全清醒了。有时候宝宝还会要求再讲一个,但是你可以说:“明天请你早点起床,那样你就可以听到更多好听的故事了。”并告诉他,如果他可以再早点起来,还可以听长一点的故事。

父母要改掉尖声喊叫的毛病


父母的喊叫是在传递一个信息:你不尊重自己的孩子。很多人都有发脾气大声叫嚷的时候,父母也不例外,实际上父母喊叫对教育孩子并不起作用,即使发挥点作用也是有限和短暂的,根本无助于孩子改进自己的行为或从中接受教训。如果喊叫成为父母习以为常的对孩子说话的方式除对父母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害无益外,还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研究表明,父母经常喊叫,无论你说的是什么,你都在传递一个信息:你不尊重自己的孩子。这对孩子的自尊心是个极大的伤害,幼小孩子还会因害怕,发怔失却安全感,而安全感是幼儿绝对需要并最先是从父母的关爱下获得的。而且,过多的喊叫会使孩子更加不重视父母的要求。他们会形成一种不好的惯性:如果父母有要求就会喊叫,要是不喊叫不一定非得听父母的话。更糟糕的是,父母的喊叫是间接地教孩子要用大声的喊叫要求别人包括要求父母。此外,生理心理学研究还表明,叫嚷会使孩子激动,是对孩子不良情绪和心态的一种强化刺激。孩子很愿意看到自己能控制和操纵大人的情绪并从中作乐,有时他还会得意的见到父母为他干的坏事而遭罪。由此说明叫嚷恰恰对孩子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起了“催化剂”的作用。

父母要改掉尖声喊叫的毛病,关键要避免冲孩子发脾气,在情绪失控前就要想办法调适心境。要彻底改变不自觉地朝孩子大声喊叫的不良习惯,自觉地用正确的音量和声调同孩子说话。如果是要求而不是请求孩子做什么事,说话声音要坚定,内容要明确,使孩子“听懂”而不是“听到”。如,说:墙上不是画画的地方,请找本子来画。“孩子就会明白在墙上涂画是不允许的。要是孩子言行过分,父母用言语加以制止时,可结合眼神等面部表情或其他形体动作,无需提高音量同样能收到效果。

如何能改掉孩子拖拉的毛病


“一个孩子做事拖拉,属于缺乏条理性的表现。一个缺乏条理性的孩子,即使再有天赋、很聪明,却往往因为管理不好自己的时间,管理不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从而导致真正重要的事情要么没时间做,要么做得差强人意,最终堕落成一个低效能的孩子,远离本该属于自己的成就。那么,如何改掉孩子缺乏条理性和规划性的习惯呢?今天小编就列出五个小方法让家长们参考!”

第一招:一分钟专项训练

(1) 训练孩子专心做题。准备几十个简单的加减法口算题(根据年级不同,难度可以不同)。规定一分钟,看孩子最多能做多少道题。让孩子感觉到一分钟都能做十多个小题,而自己写作业的时候,有时候几分钟也写不出一个小题。(计算不仅练速度,还锻炼专注力)

(2) 一分钟写汉字训练,找一些笔画和书写难度相当的生字,看孩子在一分钟内最多能写书多少个字。记下每次的情况,并进行对比。

(3) 一分钟写数字训练。我班上一个孩子的数字书写特别差,而且非常慢。这学期,我让他每天练习一分钟“0123456789”的快速书写。写一分钟算一次,看一次能写几组,他给我看了最近几天的练习成绩,原来一分钟最多能写5组,现在最多可以写9组,而且还写得工整好看一些。

以上训练让孩子体会到时间的宝贵,原来一分钟可以做很多事情,珍惜时间。同时也提高孩子的写字速度和做题的速度。训练时以1分钟为一组,每天练习三至五组。在训练的时候注意记录孩子的成绩,并进行对比,练习时间以一星期为宜。

可以通过奖励积分机制引导孩子参与,因为孩子可能第一次有兴趣,第二次好玩,第三次就不新鲜了。设定挑战小目标不断激励尝试。

第二招:停止催促,坚持表扬

孩子做事情磨蹭的时候,很多家长喜欢喊,不断的催促,结果感觉是越催促,孩子的动作越来,家长就更生气,孩子做某件事情的速度快,就表扬。如刚开始可以给孩子出几道简单的题,给1分或2分钟,孩子会很快做好,家长要作大吃一惊状呼道:“还不到一分钟呢!”总之,很夸张的样子。随时观察孩子在生活中的表现,对做得快的事情立即表扬。“现在穿衣服快多了!”“现在收拾书包快多了。”……这样的话。但千万不要说成“现在穿衣服快多了!如果写作业也这样快就好了”。只表扬,不提孩子做得不足的地方。通过表扬,会激发孩子内在快的动力。

我还是认为表扬与批评相结合,孩子毕竟小,一畏的表扬会迷失方向,也不利于心理承受力的成长。哪件事做得好就表扬,做的拖沓的也要及时指出来。但避免孩子受到表扬高兴的时候泼冷水提以往的拖沓行为。要是批评那就在错误正当时,孩子体会到拖沓不好的时候趁热打铁。

第三招:节约的时间由孩子自由支配

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布置一些家庭内部的作业,比如孩子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家长会布置什么读英语,孩子刚读完英语,家长又安排做奥数题。等等。总之家长给孩子安排得相当充分。孩子也看出问题的所在,那就是,只要有孩子空闲时间,家长就会安排任务。所以,孩子的对策是,化整为零,在写作业的时候边写边玩。这样拖很长的时间,由于老师的布置的作业没有完成,家长也不会另外安排任务。孩子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就玩了。

对策:把每天老师布置的作业做一个大概的时候估计,将孩子需要完成的任务(包括家长布置的任务)进行一个时间预计。一定要给孩子留下休息的时间(自由支配的时间)。如一共要一个半小时,那么孩子一个半小时(甚至提前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余下的时间就必须由孩子自己支配,如果玩他喜欢的玩具,或者打一会儿游戏,进行一会儿体育锻炼等。就是做孩子喜欢做的事情。养成这样的习惯以后,孩子会抓紧时间完成作业,因为早写完就有很多时间玩了。

随着孩子长大,会越来越希望独立和自主,逐渐给孩子自主的空间,去决定自己要做的事情,这也更利于孩子成长为一个有主见的人。

第四招:从生活习惯训练

只能从生活习惯抓起啊,先给他规定时间,要求他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己要做的事儿。一位家长说,她女儿早上起床穿一双袜子要十分钟,孩子在床上把袜子理呀理,理得家长冒火。什么吃饭,穿衣,洗漱能拖时间,尽量地拖时间。

对策:通过训练缩短孩子生活自理行为的时间。比如和爸爸妈妈比赛穿袜子,看谁更快。在比赛之间先教孩子怎么穿得快的方法,手把手地训练。家长在比赛时,可以故意放慢一点,让孩子觉得有有取胜的可能。甚至有时候不经意输给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能做得快。让孩子在生活中做事快,在学习中才会快起来。(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孩子最大的榜样就是离自己最亲近的父母)

也可以用记时完成某一件事情,规定时间完成就表扬或记一个“★”;得够二十个“★”可以满足孩子的一个愿望。

第五招:规定时间没有完成立即停止

有些孩子写作业拖延时间到晚上十点,减少了睡眠时间,导致第二天上课没有精神,降低了学习效率。周而复始,造成恶性循环。这时,我觉得可以给孩子确定一个作业完成的最后时间。要保证孩子十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很多家长规定孩子九点钟上床睡觉。所以到了晚上九点,孩子的作业还没有完成,就不再写了,要求孩子必须睡觉。作业没有完成,会受到老师的批评。以后,孩子就会抓紧时间完成了。这个是狠招,家长要具体分析孩子作业的量,有时候老师布置的作业超标了,就不能用这个办法。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使用这一招。

总之,小鹿老师觉得,对孩子磨蹭,家长一定要用耐心和爱心帮助孩子逐步改正,不要操之过急。(任何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更何况纠正一个坏习惯重新建立好习惯?家长们别着急,给自己也给孩子一点时间。)要注意总结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孩子的速度。

相关推荐

  • 怎样让宝宝改掉拖拉的毛病 1.要让宝宝建立时间的观念 宝宝的时间观念是慢慢形成的,在具体认识“时间”以前,TA不知道什么是浪费时间,什么是准时,家长和宝宝的沟通因此也就容易出现误解。 家长应善用孩子所能理解的事物,将时间观念带...
    2021-05-08 阅读全文
  • 宝宝早晨赖床怎么办? 幼儿园让宝宝接触到更多的人,也就是开始学习与社会打交道的开始。小朋友相互友爱,互帮互助,对于培养他的性情有很大的帮助。可是一开始,宝宝初来乍到,很多状况接踵而来,父母怎么处理呢? 幼儿入园热点问题:早...
    2021-04-30 阅读全文
  • 帮宝宝戒掉孩子吃手毛病 “小宝宝的手指头上是有蜜的”。我家的宝宝果真就是这样。小手吃得可起劲了,把他一只手拿下来另一只又塞进去了,还吸得啧啧作响,特别有滋有味。宝宝为何爱吃小手?这是个让众多爸爸妈妈们都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让...
    2021-12-15 阅读全文
  • 小猫咪改掉孤僻的毛病的幼儿故事 1、小猫咪改掉孤僻的毛病的幼儿故事 一天,猴爸爸,猴妈妈和小猴蓝蓝来到小咪家做客。猫爸爸和猫妈妈都热情招待,正由于猫爸爸和猫妈妈的热情招待,他们谈得合不拢嘴,而小猫咪只过去说声:“猴大伯,猴大娘,你们...
    2020-07-07 阅读全文
  • 改掉挑食坏毛病 今天我把香喷喷的饭菜端到小朋友面前,并介绍了饭菜的名字,孩子们都吃的可香了,但唯独只有小嘉小朋友把菜吐了出来,露出不想吃的表情,这时我急忙走到她身边,我对小嘉小朋友说:“怎麽啦?为什麽把菜都吐出来了?...
    2021-11-27 阅读全文

1.要让宝宝建立时间的观念 宝宝的时间观念是慢慢形成的,在具体认识“时间”以前,TA不知道什么是浪费时间,什么是准时,家长和宝宝的沟通因此也就容易出现误解。 家长应善用孩子所能理解的事物,将时间观念带...

2021-05-08 阅读全文

幼儿园让宝宝接触到更多的人,也就是开始学习与社会打交道的开始。小朋友相互友爱,互帮互助,对于培养他的性情有很大的帮助。可是一开始,宝宝初来乍到,很多状况接踵而来,父母怎么处理呢? 幼儿入园热点问题:早...

2021-04-30 阅读全文

“小宝宝的手指头上是有蜜的”。我家的宝宝果真就是这样。小手吃得可起劲了,把他一只手拿下来另一只又塞进去了,还吸得啧啧作响,特别有滋有味。宝宝为何爱吃小手?这是个让众多爸爸妈妈们都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让...

2021-12-15 阅读全文

1、小猫咪改掉孤僻的毛病的幼儿故事 一天,猴爸爸,猴妈妈和小猴蓝蓝来到小咪家做客。猫爸爸和猫妈妈都热情招待,正由于猫爸爸和猫妈妈的热情招待,他们谈得合不拢嘴,而小猫咪只过去说声:“猴大伯,猴大娘,你们...

2020-07-07 阅读全文

今天我把香喷喷的饭菜端到小朋友面前,并介绍了饭菜的名字,孩子们都吃的可香了,但唯独只有小嘉小朋友把菜吐了出来,露出不想吃的表情,这时我急忙走到她身边,我对小嘉小朋友说:“怎麽啦?为什麽把菜都吐出来了?...

2021-11-27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