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不良宝宝行为有七招
发布时间:2021-03-30 幼儿行为故事 幼儿园宝宝游戏 宝宝班教育笔记1.设定简单明了的规矩
你可以这样想:如果你把话说死,不留下重新解释的空间,就可以避免以后的争论。好好琢磨琢磨下面两句话的区别:“哦,好吧,你可以吃一块饼干。”(这给你的孩子留下了无穷的希望,也许要第二块也没问题哦!)和“你可以吃一块饼干,不过,不能再要第二块。就这样。”
2.不管怎样都要坚持这些规矩
规矩就是规矩。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时候:我们对孩子说不能再吃第二块饼干,可是之后又会劝告自己其实没必要这么苛刻。这里的窍门是眼光要放长远。也许这一次吃第二块饼干确实没什么问题,可是你真的想要每次你设定了一个规矩之后就来反悔吗?如果你第一次反悔,可能以后都会反悔。
3.不要对孩子的乞求让步
这很好理解——一旦你这样做了,就等于是告诉你的孩子乞求这招儿好使,不是吗?
4.让你的孩子说服你
如果你的孩子想要某样东西,而你还没想好要不要随他,那就让他给出充分的理由来吧。他想看喜欢的电视节目?如果他说他的作业都做完了,钢琴也练完了,你就完全可以放心地答应他嘛。
5.要求孩子做完家务活儿以后才可以玩
什么家务活儿都不会干,对你的孩子来说没有一点儿好处。有研究表明,能把家务做好并有责任感,有助于孩子具备应对挫折的能力。
6.不要害怕让孩子失望
我们都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伤心难过,不过,有句话说得好:“你不可能总是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而且也有研究表明:学会接受失望,会让你的孩子受益匪浅,他在今后的人生中会更懂得如何应对心理压力。yJS21.CoM
7.让孩子为自己想要的东西努力争取
很多专家都认为,如果想要的东西得到太容易,孩子们就会被宠坏,因为这会让他们认为自己得到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如果你的孩子想要一辆新自行车,你就可以建立一套表现好的奖励机制,让他自己一点儿一点儿地挣。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宝宝说脏话家长制止有高招
第一招:冷处理法
冷处理法又称为消退法,是指某一行为反复出现时,若这个行为得不到强化,这种行为的发生率就会降低。
具体措施是当孩子说脏话时,不打孩子,也不和孩子说道理,假装没听见,对他不理不问。慢慢地,孩子觉得没趣自然就不说了。这里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千万不要大发雷霆,表现出异常愤怒的样子,或重复孩子的脏话,这样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只会强化这种不良行为。
第二招:模仿疗法
模仿疗法又称为示范法,是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学习和获得良好行为,减少和消除不良行为的一种矫正方法。
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改变个体行为是相当有效的,其主要类型有:影视模仿法、录像模仿法、读物模仿法、现场模仿法、参与模仿法等。家长可以编故事让孩子自己体会,这是典型的读物模仿法。编故事的同时,在故事中给孩子一些好的建议,比如在他生气的时候可以找人倾诉或者和喜爱的玩具说话等,而不能用说脏话的方式。总之,家长可以运用多种策略去帮助孩子模仿学习良好的行为,最终让他改掉不良行为。
第三招:认知行为疗法
这种方法的种类很多,心理学家贝克的认知疗法强调儿童对自己行为的认识,注重通过直接干预和重建等手段来改变儿童的认知,从而改变儿童的行为。
基本步骤如下:
第一步:了解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良行为,帮助他认识到说脏话是一种不好的行为。
第二步:幼儿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尚未分化出主体与客体。所以,当你问他:“骂人好不好?”他一般会回答:“不好!”这是因为在他的自我意识中,说脏话是别人做的,不包括他自己。他说这些脏话,只是在模仿,觉得好玩而已。因此,你不要从道德品质的角度去衡量这件事,而应教导并积极暗示孩子:这种行为是不对的。
第三步:对孩子的各种良好表现,一定要给予适当的反馈与强化,如能改掉毛病,或者表现出一点点良好的迹象时就及时表扬他,使他彻底改正说脏话的坏行为。
第四招:环境隔离法
你不妨仔细想想:孩子为什么说脏话?如果追因溯源之后,发现他是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那么就该采取环境隔离法,让他远离不良环境,不让他跟一些说脏话的孩子一起玩。
第五招:适当惩罚法
如果孩子长大了一点,比如到五六岁,仍有这种不良行为,就可以给他适当的惩罚,促使他反省自己的行为。
行为习惯:让宝宝快速入睡的小妙招
整理了行为习惯:让宝宝快速入睡的小妙招,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孩子出生以后,爸爸妈妈最关注的就是孩子的睡眠问题了。如果孩子睡眠不好,对于白天要上班的爸爸妈妈来说简直是苦难。平时,一些孩子晚上要哄好久才肯睡觉,还有些孩子无论怎么哄就是不睡觉。这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一、孩子为什么难以入睡
1.睡前吃太饱
睡觉之前吃太饱的话,孩子会非常精神,因此很难入睡。
2.睡前玩太兴奋
孩子如果玩得太激烈的,会让孩子的精神处于亢奋状态,因此也很难睡着。
3.不良的睡眠习惯
有些孩子睡眠习惯不好,或者是爸爸妈妈睡得晚影响到孩子。因此,孩子养成了晚睡的习惯,就难以早早入睡。
4.睡眠环境不好
孩子要睡觉,最好让室内的灯光保持昏暗,也不能发出太过于噪杂的声音,不然孩子也容易睡不着。
5.孩子心理受刺激
有时候孩子看到爸爸妈妈吵架,或者从电视上看到比较恐惧或者暴力的画面,心里面会产生恐惧,也会睡不着
6.疾病困扰
孩子不舒服的时候,更加无法入睡,因此如果孩子怎么哄都不睡觉的话,最好是看看孩子的身体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二、怎么让孩子快速入睡
1.睡前不要玩
睡觉之前最好让孩子保持安静。这样就能够防止孩子精神亢奋而影响正常睡眠。不过,孩子如果睡不着的话也不能硬逼着孩子睡更不能批评指责孩子。
2.白天多活动
白天可以让孩子多运动,这样到了晚上孩子就会感觉特别累,从而更容易入睡。
3.营造良好的环境
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昏暗的睡眠环境。
4.养成良好的习惯?
提前上床睡觉,准时安排睡觉,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睡眠是一件大事,如果你的孩子不听话,迟迟无法入睡的话,不妨试验一下上面的小妙招。
宝宝经常“六不愿意”,妈妈有妙招
宝宝不愿洗澡
让宝宝养成勤洗澡的好习惯,把洗澡当作每天必做的事情。
在澡盆里放一两个小玩具,也很管用。对大一点的孩子,鼓励他自己洗就能调动他洗澡的积极性。
对于不喜欢用澡盆的宝宝,可以让他和你一起淋浴,记得脚下要放上防滑垫哦。
宝宝不愿理发
先告诉宝宝电推子会发出“嗡嗡”声,让他有个心理准备,避免被吓哭。让他知道头发理好后会更漂亮,小朋友和叔叔阿姨们会更喜欢他。
如果宝宝实在不愿意让别人来理发,那爸爸妈妈就买个理发器,自己动手给宝宝理一个帅气的发型吧。宝宝不愿剪指甲
趁宝宝睡着偷偷剪。然后告诉宝宝指甲长长了,里面就会爬满“小虫子”,吃到肚子里要拉肚子的。跟宝宝说大拇指是老大,食指是老二……左手从小剪到大,右手从大剪到小。
宝宝不愿睡觉
有些宝宝会依恋于某些安慰物,如毯子、喜爱的玩具、妈妈的衣服等,可以将这些东西放在他的身边,但一定要记得经常清洗哦。
宝宝常会以哭闹、离开小床等方法“要挟”父母,达到不睡觉、不离开父母的目的。可从宝宝6个月开始,用渐进式方法进行训练他乖乖睡觉。
对于年龄稍大的儿童,可配以某种形式的奖励,例如墙上挂一张图,每独立睡好一晚在上面粘贴一颗星星等等。
宝宝不愿看医生吃药
去医院之前,尽可能让宝宝知道待会儿医生检查时会使用什么工具,比如听诊器、温度计等,只要宝宝乖乖的,这些东西都不会引起痛楚的。
买个造型逼真的玩具医疗箱,和宝宝玩医生看病的游戏,让他了解这个过程。告诉宝宝不吃药的话就要打针了,让他自己选,大多数的宝宝自然是宁愿吃药也不要打针的。
宝宝不愿吃蔬菜
把宝宝不爱吃的蔬菜集中起来,做得色彩鲜艳一点,用他的好奇心挑起他的食欲。
爸爸妈妈要做好榜样工作,带头多吃蔬菜,并表现出津津有味的样子。千万别在宝宝面前说哪个菜不好吃什么的,以免误导宝宝。
应该怎样防止小宝宝吐奶
小宝宝吐奶现象较为常见,因为宝宝的胃呈水平位,容量小,连接食管处的贲门较宽,关闭作用差,连接小肠处的幽门较紧,而宝宝吃奶时又常常吸入空气,奶液容易倒流入口腔,引起吐奶。妈妈第一次看到宝宝吐奶时可能会很担心,不知所措。其实只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就可以防止宝宝吐奶。
应该怎样防止小宝宝吐奶
一、采用合适的喂奶姿势:尽量抱起宝宝喂奶,让宝宝的身体处于45度左右的倾斜状态,胃里的奶液自然流入小肠,这样会比躺着喂奶减少发生吐奶的机会。
二、喂奶完毕一定要让宝宝打个嗝:把宝宝竖直抱起靠在肩上,轻拍宝宝后背,让他通过打嗝排出吸奶时一起吸入胃里的空气,再把宝宝放到床上,这样就不容易吐奶了。
三、吃奶后不宜马上让宝宝仰卧,而是应当侧卧一会儿,然后再改为仰卧。
四、喂奶量不宜过多,间隔不宜过密。
宝宝吐奶之后,如果没有其他异常,一般不必在意,以后慢慢会好,不会影响宝宝和生长发育。宝宝吐的奶可能呈豆腐渣状,那是奶与胃酸起作用的结果,也是正常的,不必担心。但如果宝宝呕吐频繁,且吐出呈黄绿色、咖啡色液体,或伴有发烧、腹泻等症状,就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了。
如何有效防止雾霾天气对宝宝的伤害
面对这么可怕的雾霾天气,爸爸妈妈更加不可以掉以轻心!从现在开始就要为宝宝做好预防的措施,跟灰霾天气作斗争!做好出门前的三个准备,可以有效防止灰霾对宝宝的伤害。
外出时:
外出时,可以给宝宝戴上合适的口罩,市面上那么多林林总总的口罩,什么样的口罩才适合自己的宝宝呢?妈妈挑选的时候可以有三个标准:
1.阻尘效率高,能够阻挡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
2.能与人脸密合,防止粉尘或病原微生物由不密合处进入;
3.呼吸阻力小、轻,佩戴舒适。口罩的过滤作用重点在鼻部,所以要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大小的口罩。如果口罩过小,则病菌、粉尘、污染容易从口罩边缘或鼻两侧间隙进入,影响过滤作用。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带着宝宝到药店挑选。
回家时:
1.洗脸
宝宝的脸部,经常暴露在空气之中,所以灰霾天气时,有不少的有害物质都会依附在宝宝的脸部,可以选择给宝宝清洗脸部,而且给宝宝洗脸时最好使用温水,这样可以将附着在皮肤上的阴霾颗粒有效清洁干净。
2.漱口
正所谓病从口入,宝宝经常依依呀呀地说话时,吃东西过后,都会有不少的细菌依附在口腔里面,所以经常给宝宝漱口,可以清除附着在口腔的脏东西。
3.清理鼻腔
很多爸爸妈妈不知道该如何清理宝宝的鼻腔,怕一不小心就把宝宝弄伤了。现在就一起来学习一个简单易学的方法!首先,让宝宝洗净自己的双手后,捧温水,教宝宝用鼻子轻轻吸水并迅速擤鼻涕,反复几次这个动作,鼻腔里的脏东西就全部清理干净了。
为宝宝创造良好音乐环境
从宝宝出生到2岁属于感知运动阶段。在这一阶段,宝宝建立的所有认识基础,是他日后感知发展和智慧发展的起点。开发这一阶段的智慧,孩子将终身受益。而音乐是开启人类智慧宝库的钥匙,因此适时地对宝宝进行音乐启蒙,将对智力发展起到独特的作用。那么,应该怎样给宝宝进行音乐启蒙呢?
一、对宝宝的音乐启蒙应始于胎教。因为早在母腹中胎儿就有了听觉,所以在母亲怀孕期间应该让胎儿多听音乐。
二、爸爸、妈妈要让宝宝一出生就生活在充满音乐的天地里,放轻音乐刺激孩子的神经发育,进行音乐的启蒙训练。
三、随着宝宝的成长,爸爸、妈妈可选择各种情绪的乐曲、歌曲和宝宝一起欣赏,并以自己的情绪感染宝宝,使宝宝会逐步感受乐曲、歌曲的性质,如活泼、欢快、抒情、柔和,并做出相应的情感反应,如高兴、生气,让宝宝分别用表情和简单的动作表达出来。
四、爸爸、妈妈可购买一些小乐器,如铃鼓、电子琴、口琴,也可以自制一些沙球、响板等,让宝宝自由地去摸摸、敲敲、吹吹,发出各种声音,激发宝宝的兴趣。
五、用铃鼓、沙球等打击乐器,让宝宝感知节奏。爸爸、妈妈敲出什么样的节奏,让宝宝也敲出相同的节奏。
六、爸爸、妈妈可以选购一些旋律优美、歌词简单、情趣性高、游戏性强的婴幼儿歌曲磁带,放给宝宝听。在宝宝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再教宝宝唱。还可以教宝宝做简单的动作,做音乐游戏。
总之,爸爸、妈妈应因地制宜,为宝宝创造良好的家庭音乐环境。在引导宝宝学习欣赏、打节奏、唱歌、表演、做音乐游戏的过程中,注意激发宝宝对音乐的兴趣。不失时机地进行音乐启蒙,可以使宝宝越来越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