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影子》
发布时间:2021-01-12 教育随笔 幼儿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时已深秋,习惯了清冷,没想到今天又是一个晴朗的天气,太阳暖暖的照在身上,心情也格外的舒畅,我在去学校的路上一路哼唱着,工作的繁忙与劳累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今天我值班,在大厅里迎接孩子们的到来,几个平时喜欢粘着我的小家伙不愿回教室,陪我一起值班,孩子们叽叽喳喳和我闲聊着:“老师老师,昨晚我妈妈包的水饺,可好吃了。”“老师老师,俺穿新鞋子了。”“老师,妈妈去学开车了,等学会了也拉着你”孩子们都喜欢和我说说他们家里的事,我也愿意做他们忠实的听众,分享专属孩子的欢乐!我们开心的聊着天,谁也没注意一旁的小瑞在干什么,要不是他喊我的声音有点急切,我还以为她也在听我们说话呢。小瑞兴奋的指着墙:“老师快看快看……”“什么、什么呀?”我好奇的问?“墙上有影子,影---子!”这孩子一着急就有点结巴。影子?我这才发现,今天阳光高照,小瑞的影子倒映在了墙上,孩子是对自己的影子产生了兴趣,两条小辫。宽松的棉裙,墙上的影子随着小瑞身体的活动而变化着,只见她一会手舞足蹈,一会安静的站着不动,沉浸在自我欣赏影子的状态中,其他孩子们见样学样,也都来了兴趣,学着小瑞对着墙壁摆着PS,墙上千姿百态的身影吸引着孩子和我,我也即兴用手势给孩子们只做了几个动物造型:小鸟、小狗……跃然墙上,小家伙们见状可兴奋了,也学我的样子进行自由创作,顿时,墙上画面更加多姿多彩!我不由惊叹孩子们的创造力,同时也有些羡慕孩子们的世界:最美是童心——那纯洁的美丽,那荡涤心灵的纯真,那原生态的流露,都能让他么能从简单中体验到创造欢愉!因为我能够静静的听到孩子们成长的声音,因为唤醒,所以期待花开!让我体验到了,更享受到了教育教学生活的幸福!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教育随笔:教师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
教师的言行作为一种特有的教育性现象,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让幼儿能健康的成长,教师应该加强对自己言行的管理,提高自己的素质。在我们努力创建属于自己的园本品牌的同时,教育的理念也在不断提升,“保教结合,保育在先、教育并重”“一日生活皆课程”“课程生活化、生活课程化”“幼儿生活无小事”......等等,这些教育理念都是让我们幼儿教师以教育幼儿为中心,以培养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重点来开展。然而在我们努力做着这一切的同时,我们教师却会在有意或者无意中出现不当的言行,对幼儿造成一定的心灵创伤。
嘟嘟今年4岁半,是我们班上年龄比较大且各方面表现都非常出色的非常活泼开朗的一个小朋友,也是老师得力的小帮手,不仅如此嘟嘟还经常会给小朋友们带来非常精彩的故事表演。因此班上的小朋友们也都很崇拜他听他话。这天中午我正组织着班上的孩子进行午餐前的活动,班上的孩子们都很安静的听着,嘟嘟却突然从自己的座位上跑了出来并从我身边蹿过。我见状立即伸手拉住他,正巧拽住了嘟嘟的衣领,生硬地将他往座位上一推说:“谁让你跑出来了,回位子”。嘟嘟往后退时闪了一个趔趄,全班哄堂大笑。我制止大家后又继续进行餐前活动的组织,此时的嘟嘟坐下后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强忍着没哭出来,整个一个下午精神很蔫,不说话也明显不活泼了。我想着赶离园前再抽空和他聊聊,问问原因并请他原谅我不经意间的不恰当言行……然而由于太忙我把这事竟然给忘记了。
第二天一早,孩子们像往常一样开心的入园并进行着晨间活动,唯独嘟嘟没有来,直到小朋友都用完早餐,嘟嘟妈妈才领着他来到班上,嘟嘟低着头走进了教室,他妈妈在教室门口示意我出来一下,随后妈妈就问我:老师,也不知道嘟嘟怎么了,昨晚不停地哭,叫喊着不去幼儿园,怎么问就不说原因,今早起床也不情愿,洗漱时非喊着要回外婆家说不上幼儿园……听到这我恍然明白了昨天就因为我的一个动作和一句话,显然伤到了嘟嘟的自尊心,在那么多的小朋友面前他失去了面子,失去了大哥哥的威信,伤害到了他幼小的心灵。于是我答应嘟嘟妈妈今天一定会和嘟嘟单独地聊一聊,已解开他心中的结。可就在我还未来得及和嘟嘟谈谈心的时候,早上的一节绘画活动令我更加意识到我的言行对嘟嘟内心的影响已经很严重了,我必须认真反思我的言行。课间我巡视并指导着小朋友画画,当我走到嘟嘟面前看到他的画时我惊住了,嘟嘟画了我正拽着他的衣领,旁边桌子上坐了两个小朋友正在捂着嘴巴笑他……
一个4岁小男孩的简笔画却是很形象的描述了当时的场景,看到这我内心无法平静,我似乎已经看到了嘟嘟的内心,看懂了他当时的心情,一个平日曾是全班小朋友的偶像被老师训斥并出尽洋相时的心情。我更加自责,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的责任就是培养并引导幼儿内心健康成长,可是我的行为却是如此地伤害了他,如果说嘟嘟的内心不够坚强,那从此后在他内心里将会存在阴影,也将影响到他的身心成长。此时让我终于明白教师的言行对于孩子的重要性。中午吃完饭,正当孩子们都自由地选择着自己的小书在阅读时,我轻轻地走了过去蹲在了嘟嘟的旁边:“能不能告诉老师,昨天为什么不吭气从座位上跑了出来?”,“我想给月月老师说句话,可叫了好几声月月老师都没听见,我就跑过去给她说话”。“哦,原来你是想给月月老师说话才离开了座位?”,“那你有没有觉得你没有给老师打招呼就跑出来是不礼貌的?”我继续问着。“嗯”嘟嘟回应。“老师昨天的做法也不对,也不礼貌,你能原谅老师,给老师一次改错的机会吗?”,“丽丽老师,我都老了,昨天的事情都忘记啦”说着嘿嘿笑啦。“那我们继续是好朋友,来,勾勾手指头”我对嘟嘟说完相互勾了勾手指点了点头,相互都笑了。
事情就这样结束了,嘟嘟也找回到以往的自信,依然是那样的活泼,依然是班上小朋友们的大哥哥,可是我通过此事有了深刻的教训,从表面上看,语言暴力比体罚显得更文明,但它带给心灵上的伤害是极其大的,而且是长久性的。从而致使幼儿的精神和心理上遭到侵害和损害。语言暴力不仅侮辱了幼儿的人格,损伤了自尊和自信严重的还会导致心智失常。还记得听过卢勤姐姐的讲座,她提到小时侯曾经被老师不恰当的言语伤害了她的心灵,从此以后只要听到跳舞,她就发自内心的排斥和害怕......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家教授邹泓说:“同伴或者老师的语言伤害。还会给孩子的心里投上阴影,致使他们不再相信外部世界,觉得这个世界是冷漠的,恶毒的,对社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排斥感……
幼儿教师的言行需要因人而异,因学习内容而异,因学习环境而异,因时间变化而异,正如人们所说:“人之于教育,犹如花草于自然”花草需要温暖与滋润,但经不起烘烤和水淹;而需要关爱和教育,经受不了强迫与驱赶;花草需要季节和等待,不能揠苗助长,孩子需要宽容和时间,不能急功近利。有时候教师的一句话,可能就会影响幼儿的一生,所以教师在言行上一定要慎重。总之,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才是我们追求的教育,才是理想的教育,我将以此为鉴。
教育随笔:帮助孩子走出“尿床”阴影
过程:“宝贝们,起床啦!”听到我的喊声,孩子们立刻从床上爬起来。就在这时,我发现胡城晨小朋友仍然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今天小家伙好像没有睡着啊,怎么回事呢?于是,我走到他的床边,一边拍被子一边喊着:“胡城晨,起床了。”他把头扭过来,看了看我,仍然没有要起来的意思。“怎么了?”他不说话,只是在被子里扭来扭去。“是不是又小便在床上了?”他点了点头。这已经是他第四次尿床了,每一次午睡前我都提醒他如果要小便要及时告诉老师,可是他都没有照着我的话去做。我刚想批评他,却看到他害怕的望着我。“先起来吧,把内裤脱下来,老师给你拿一条干净的裤子。”我压抑住心中的怒火,低声说道。他紧张地从床上爬了起来。“晨晨,今天中午怎么没睡着啊?”我一边给他换裤子一边问道,“不敢睡。”他支支吾吾地说。“为什么不敢睡?”“怕尿床。”“噢,这样啊。可是你今天还是尿床了呀。”他低着头不说话。“没关系的,老师不会责怪你,明天睡觉的时候,你放心地睡好了,老师来喊你小便,好不好?”“嗯。”他用力地点了点头。
反思:小班的孩子内心脆弱,容易受到伤害,特别是当他们犯错误的时候,如果老师不加了解就盲目地批评,不仅会破坏师幼关系,还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作为老师,我们应该试着理解孩子,想办法帮助孩子改正错误,这样不仅会赢得孩子的信任,也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教育随笔:随机教育
教育随笔:随机教育
小朋友天真可爱的样子很受老师们的喜爱,但是有些孩子也有令老师头疼的“毛病”:爱多说话。有时,我刚说个开头,他们就接过去说个没完没了,惹得所有小朋友也跟着叫。在课堂上,有时根本听不进我的话。我只能大声的对着他们嚷一顿才能平息一下,再看看他们那害怕的眼神,又觉得怪可怜。
这一天,我刚说:“小朋友喝水。”有个小朋友便叫:“大班的先别去。”可是全班小朋友并不听他的,一齐涌到了水杯架跟前。见此情景,我灵机一动,先让小朋友回座位上去,然后宣布:现在我选一个小朋友来当小老师。孩子们见状都觉得好玩,嘻嘻哈哈吵成了一团,任其大声喊:“中班去喝水。”丝毫没有用处,我趁机会对他说:“你一个人的声音怎么能比他们那么多人的声音大呢?老师上课的时候,你老讲话,别人还听的见吗?”他红着脸摇了摇头。这件事后,他的“毛病”改了许多。针对各个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比干巴巴的说教要有效得多。
教育随笔:注意电视对孩子的影响
午餐后孩子们在玩自己带来的玩具,不一会帅帅就跑来跟我说晟把谦的玩具抢走了,还打了谦,我跑过去一看只见晟表情很凶的站在一边正在做着奥特曼打怪兽的动作,谦被晟推在地上正在哭。我先是把谦从地上扶起来做在一边的小椅子上,然后转过来柔声地对晟说:“你很喜欢他的奥特曼吗?”他对我点了点头,我又问:“那你知道奥特曼会抢别人的东西吗?”“不会。”“奥特曼会喜欢抢东西的小孩吗?”“不会。”“对了,晟不抢别人的玩具,奥特曼和老师都喜欢。而且呀,如果你想玩其他小朋友的玩具,你可以跟他说,我相信小朋友会愿意和你一起玩的,你这样把他的玩具抢走还把他推在地上,谦会很难过的。”于是我让晟和谦道了歉。
电视传播的一些攻击性榜样会增加幼儿以后的攻击性行为,很多幼儿都会从这些电视、电影暴力节目中观察学习到各种具体的攻击性行为。幼儿不仅从这些节目中学习到攻击性行为,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会将武力视为解决人际冲突的有效手段,并在现实生活中实际依靠攻击性行为来解决与他人的矛盾。
科幻画创作
幼儿园科幻画比赛顺利地落下帷幕。本次比赛时间紧,但老师们还是积极准备,精心指导幼儿指导科幻画,老师们交上了满意的答卷。本次科幻画主题丰富,有海洋探秘、环保动员、民族一家亲、科幻机器人等,符合科学性原则和创意性,充分体现了“爱科学爱畅想”的活动宗旨。绘画表现形式有水粉画、蜡笔画、沥粉画及多样结合,绘画效果充满童趣和创意。最后通过角逐,我们共推选了5幅一等奖作品选送宁波市科幻画比赛,预祝取得好成绩。今后我们将继续在“科学创意”和“表现形式效果”这两点出发,在辅导上下功夫。
同时在本周六参加了“幼儿科幻画现场作画”,在积极准备,认真比赛的基础上,也细致观摩了其他优秀作品。认为科幻画脱颖而出的秘诀在于“点子”,这个点子不仅表现在内容上,要新颖,如《磁悬浮列车人行道》解决交通问题、《心灵治疗站》关注心理健康、《人与动物语言交流器》促进人类与动物的关系、《机器人保姆》体现最新科技的力量……这些点子源于实际,又高于现状,有异想天开,但也有一定的依据。点子还表现在作画形式上,如沥粉画、线描画、水墨画、拓印画、多种画种结合,绘画与手工结合等,形式创新,表现立体。
吃一堑长一智,多学习多积累,多幻想多尝试,让我们一起去探索科幻的世界。放飞科学,创新世界。
教育随笔:嘘,不要影响其他人
区域游戏又开始了,谢文君拉着她的好朋友梁仕晨来到了阅读区,选了个空的位置坐下来。谢文君选了一本涂色的书本,并对梁仕晨说:我们一起看好吗?梁仕晨说:我不要看这本,我要自己选一本。两个人一人拿着一本绘本开始看了。没看一会,谢文君指着书本上的圣诞老人哈哈大笑,引来了阅读区其他孩子的注意力,谢文君一边笑一边说:“哈哈哈,这个圣诞老人长得太好玩了。”孩子们都就将目光放在了圣诞老人身上,也开始笑了起来。
这时,我就走到谢文君身边,让她看一看阅读区的游戏规则,要安安静静地看书,如果遇到好玩的事情可以轻轻地和好朋友分享,不要影响到其他小朋友。听完我的话以后,谢文君就和梁仕晨看了起来,这回她没有发出很响的声音,和梁仕晨两个人轻声地谈论着。
谢文君平时很多时候是和梁仕晨在一起,不管是游戏还是区域时间,而且她性格活泼,很受小朋友的喜欢。今天的区域活动也是的,谢文君一开始就选择和梁仕晨一起看书。但是谢文君和梁仕晨在看绘本的过程中,没有关于绘本内容的任何交流,只是在不停的大笑。经过提醒后,她能够遵循阅读区的规则,和好朋友一起分享看到的内容并将自己了解到的图书内容讲出来。
在阅读去阅读时,当幼儿之间缺少交流互动时,老师可以适当的参与其中,问一问幼儿:你从绘本中看到了什么?让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把想法告诉好朋友或者老师都可以,进一步的鼓励幼儿简单讲讲自己看到的画面,当幼儿有不同的想法,老师更应给予鼓励。我们要关注到孩子通过阅读是要学习知识的而不是简单的看完就好了!
教育随笔:穿裤子
教育随笔:穿裤子
午睡时间一过,音乐一开,孩子们纷纷兴奋起来:“起床咯,起床咯。”接下来就是拿着衣服裤子等待着我们去热情周到地服务了。
谁知他们今天等到的是“好,现在起床了”,我一边拍手一边说道:“现在天气变冷了,老师现在要求小朋友们把自己的裤子穿好,塞好,不要穿反了,看看哪位小朋友的小手最能干,自己能穿好。”
经我这么一忽悠,一哄,孩子们一下来了精神。“老师我自己衣服、裤子会穿的,老师你看我穿的好不好?”
“老师,你看我会把穿裤子,我还会把衣服全都塞到裤子里面去呢,这是我奶奶教我的。”说着朵朵撩起衣服让我看。
这时,月亮急忙跑过来说:“老师,你看我也把裤子穿好了。”
以前一直慢吞吞地不会穿,今天这么快就穿好了,我刚要进行表扬,“嘿!还真穿好了,今天可真能……”可转身一看就露了馅儿,裤子不仅穿反了,衣服后面嘟噜了一大堆。这要是在以前,我肯定会边笑边说:“月亮,穿时要先把裤子正面反面看好再穿,再把衣服一件一件拉好,这样就整齐了”并把他的裤子脱下来重新穿再把衣服给弄好。但今天我是要放手让他自己再试一次,就对他提了要求,然后让他自己再去试试看。
“老师你能帮我一下吗?”一个小小的声音传到了我的耳朵里。我回头一看,原来是万晓宁提着裤子走了过来。我问:“怎么了?”“我裤子提不上去了。”我仔细一看原来是她没有把里面的裤子拉好,拱在那。还没等我开口,就听见月亮的声音了在喊了:“老师说要把里面的裤子拉好,再穿的。”并转过头说:“老师,我自己会穿裤子了。”嘿,还真是把自己的裤子穿好了,并且还学会拿我的话去教育别人了。
看来作为老师的我们要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不要以为他们是孩子就要处处替代,其实让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尝试,经历一次次的尝试,才能学到生活中的各式技能。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都要让幼儿自己去发现和解决。教师只做幼儿的引导者、鼓励者和支持者,多给幼儿亲身尝试的机会和充分提供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的材料。
教育随笔:擦桌子
以往每当我说:“要请个小朋友来擦桌子。”所有的小朋友都会一下子坐得端端正正的,还眼睛巴望着老师,可这两天不知怎么的,似乎影响力不够大,很多孩子尽管坐着,可是一副心不在焉、毫不在乎的样子。
难道是他们不感兴趣了吗?我疑惑了,只听第三组有人在嘀咕,“你说,今天老师会请谁擦呢,”那是匡慧妍的声音。“肯定是圆圆,郭老师经常请圆圆的,”钱轶洁说。“可昨天是圆圆,她都擦了好几次了。”“哼,老是请圆圆,我怎么都没擦过”,毛晴也忍不住插了一句。
看来不是孩子们厌倦了,而是我的请法出了问题。以前我过于注重“榜样”效应,因此往往会请那些乖巧能干的孩子来擦,而忽略了那些虽然调皮,但内心也渴望得到重视的孩子,天长日久,他们的积极性就受到了打击,难怪他们的表现会如此。我决定换个方法来请人擦桌子,让每个孩子都有轮到擦的机会,同时也给予擦桌子的小朋友一点小小的奖励,这下孩子们擦桌子的劲头又高涨了。
教育随笔:抢椅子
教育随笔:抢椅子
集合的音乐声响起,孩子们忙着搬起椅了一坐下来。先拿到椅子的孩子很满足地坐在位置上,但也有孩子还在与别人争抢椅子。我看到洋洋正和明明在抢一张椅子,洋洋用力拉住椅子不停地喊着:“这是我的椅子,是我先拿到的。”明明也不甘示弱,一再强调是他先拿到的,谁都不肯放手。最后小朋友建议他俩用“石头剪刀布”来解决。为什么孩子们时常会发生抢椅子的事情呢?我想原因之一是当集合的音乐声响起时,有些孩子会去搬靠自己最近的椅子,有些孩子则会搬自己原先坐过的椅子,因此就产生冲突了;原因之二是孩子们缺乏谦让意识或灵活性,要么执意争抢一张椅子,要么看不到其他椅子。针对这样的情况,我组织孩子讨论:“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大家每次都能找到自己的椅子?”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如果真的找不到椅子,可以看看边上有没有多出来的椅子。”有的说:“可以采用游戏‘石头剪刀布’来决定。”
过了一段时间,抢椅子的事又发生了,怎么办?我又把问题交给孩子们去讨论,于是我们又开展了“我为椅子穿新衣”的活动。为了使孩子们学会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椅子,我.们还开展了“我为椅子洗个澡”(学习擦小椅子)等活动。争抢椅子事件引发了一连串的活动,不但有效地制止了争抢椅子的现象,还让孩子们学习了如何保护自己的物品,增强了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