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语言优秀教案《肚子里的家》及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12-19 幼儿园中班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优秀说课稿【活动目标】
1、通过照片介绍自己的妈妈的情况。
2、倾听故事,感受妈妈怀孕的辛苦。
3、通过讲讲说说,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胎儿的发育过程。
2、幼儿和妈妈一起拍的照片若干,妈妈怀孕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介绍自己的妈妈
1、幼儿拿着照片向同伴和老师介绍自己的妈妈。
“我的妈妈叫什么,在哪里工作,这张照片在哪里拍的。”
2、教师予以指导,介绍好的给予表扬。
二、出示图片
1、师:小朋友都介绍了自己的妈妈,介绍的很好,我发现照片上的妈妈都是抱着你们拍的,你们的妈妈关心你们吗?那你们爱不爱你们的妈妈呀?
2、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得吗?
3、请幼儿观看妈妈怀孕的图片,仔细观察,图片上的妈妈有什么不一样。
4、师: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在妈妈肚子里干什么呀?
三、倾听故事《肚子里的家》
1、教师以宝宝的语气讲述故事。
2、讲到重要地方时,教师减慢语速,让他们对故事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
四、提出问题,了解故事大概内容。
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2、小白,小沙和小红在讨论什么呀?
3、为什么老师的肚子在一天天长大呢?老师是怎么对小朋友说的啊?
4、后来老师为什么离开幼儿园了,她去干什么呀?
5、老师走了后,小白、小沙和小红又在讨论什么呀?
6、教师再次讲故事,加深印象。
7、课件演示。
我们小朋友在妈妈的肚子里是怎么样的?
8、幼儿小组讨论,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情况,请他们互相轻轻的告诉。
五、扩展延伸
1、请小朋友上前来表演,一位小朋友扮演妈妈怀孕的场景,另一位幼儿轻轻来抚摸妈妈的肚子,让幼儿的情感得到抒发。
2、在愉快的交流中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本活动是属于性教育,这也是父母最觉得尴尬的问题,说的浅显,可能会误导孩子,说得直白,孩子不一定能了解。生活是儿童道德智慧发展的肥沃土壤,没有以儿童生活为基础,没有以儿童生活实例为载体,儿童是无法产生情感体验的,那么所有的道德概念对儿童来讲就将是外在的东西。只有将儿童的现实生活引进课堂,让活动与儿童生活建立联系,才能唤起主体积极主动参与体验的欲望,才能促进主体主动参与体验活动,从而获得真切的感受。体验成长是快乐的,发现是惊喜的,学习是幸福的。
幼儿百科:肚子,指人和其它动物的胃,也是腹部的俗称。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儿园教案阅读
幼儿园中班教案《肚子里的家》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扮扮中,知道妈妈怀孕的辛苦,萌发爱妈妈的情感。
2、能大胆表达,说出自己的想法。
3、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活动重难点:
知道妈妈怀孕时的辛苦,进一步萌发爱妈妈的情感。
能在活动中大胆表达,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树源课件。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
你们知道在你们还没有出生之前,住在哪里吗?
小结:很多小朋友都知道自己还没出生前,是住在妈妈的肚子里的。
过渡语:有位老师,她的肚子里也有一个家,是谁住在她肚子里的家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
二、欣赏故事
1、欣赏故事第一段:(树林里有——不见缩小呀!)
小朋友看见老师的大肚子,他们在说什么呀?
小结:感到很奇怪,老师的肚子怎么越来越大了。
为什么老师的肚子只在长大,不见缩小呀?
小结:你们猜的都很有可能。
2、欣赏故事第二段:(老师奇怪了——我是有小宝宝了。)
过渡语:让我们来听听老师怎么说。
老师的肚子越来越大,是怎么回事?
小结:原来老师是有宝宝了。老师的肚子现在就是小宝宝的家!
3、欣赏故事第三段:(小白说——半天没合拢)
那我们过去是不是也住在妈妈肚子里呢,听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
小结:原来小时候都在妈妈肚子里,妈妈的肚子就是我们的家。
4、欣赏故事第四段:(老师要做妈妈了——我要去医院生小宝宝了)
老师的肚子越来越大,小宝宝快住不下了,怎么办?
小结:宝宝住不下肚子里的家了,老师就要去医院里生宝宝。
三、交流讨论,感受妈妈对宝宝的情感
我们住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辛苦吗?
小结:我们住在妈妈的肚子里的时候,妈妈做很多事情都不方便,很辛苦。
妈妈那么辛苦,感觉开心吗?
小结:我们在妈妈肚子里时,妈妈就很爱我们,为我们做很多事情,虽然辛苦但妈妈很开心,因为她很爱宝宝。
附故事《肚子里的家》
树林里一一座漂亮的红萝卜幼儿园。
女孩小白、小莎和小花老在咬耳朵。噢,原来她们很奇怪:老师的肚子好像吹气球一样越来越大了。小白说:“老师准是多吃了东西,把肚子撑大了。”小莎说:“如果是吃的,那么饿了的时候,肚子会瘪下去的,可老师的肚子只在长大,不见缩小呀!”
老师奇怪了:“你们为什么不和小朋友一起玩呀!有什么不高兴吗?”小白说:“我们担心你的大肚子。”老师摸着肚子哈哈大笑起来:“孩子们,谢谢你们的关心,我是有小宝宝了。”
小白说:“那么我们过去也是住在妈妈的肚子里吧?”“对呀,你们小时候也有一个这样的家》”“啊!“小白她们惊讶地张大了嘴,半天没合拢。
老师要做妈妈了。可是她每天都挺着大肚子来幼儿园,多辛苦呀!当老师的肚子圆得像大西瓜一样时,老师向孩子们告别:“再见,孩子们,我的小宝宝快住不下了,我要去医院生小宝宝了。“
咦,小白她们怎么又在咬耳朵啦?噢,原来,小白她们在商量:要造一座世界上最好的蘑菇房子给小宝宝住。
活动延伸:
1、在角色游戏娃娃家中扮演大肚子妈妈,体会妈妈怀孕的辛苦。
2、在愉快的交流中结束此次活动。
活动反思:
本活动是属于性教育,这也是父母最觉得尴尬的问题,说的浅显,可能会误导孩子,说得直白,孩子不一定能了解。生活是儿童道德智慧发展的肥沃土壤,没有以儿童生活为基础,没有以儿童生活实例为载体,儿童是无法产生情感体验的,那么所有的道德概念对儿童来讲就将是外在的东西。只有将儿童的现实生活引进课堂,让活动与儿童生活建立联系,才能唤起主体积极主动参与体验的欲望,才能促进主体主动参与体验活动,从而获得真切的感受。体验成长是快乐的,发现是惊喜的,学习是幸福的。
幼儿百科:肚子,指人和其它动物的胃,也是腹部的俗称。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肚子里的家》
活动目标
1、通过照片介绍自己的妈妈的情况。
2、倾听故事,感受妈妈怀孕的辛苦。
3、通过讲讲说说,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课件—胎儿的发育过程
2、幼儿和妈妈一起拍的照片若干,妈妈怀孕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介绍自己的妈妈
1、幼儿拿着照片向同伴和老师介绍自己的妈妈。
“我的妈妈叫什么,在哪里工作,这张照片在哪里拍的。”
2、教师予以指导,介绍好的给予表扬。
二、出示图片
1、教师:小朋友都介绍了自己的妈妈,介绍的很好,我发现照片上的妈妈都是抱着你们拍的,
你们的妈妈关心你们吗?那你们爱不爱你们的妈妈呀?
2、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得吗?
3、请幼儿观看妈妈怀孕的图片,仔细观察,图片上的妈妈有什么不一样。
4、教师: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在妈妈肚子里干什么呀?
三、倾听故事《肚子里的家》
1、教师以宝宝的语气讲述故事
2、讲到重要地方时,教师减慢语速,让他们对故事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
四、提出问题,了解故事大概内容
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2、小白,小沙和小红在讨论什么呀?
3、为什么老师的肚子在一天天长大呢?老师是怎么对小朋友说的啊?
4、后来老师为什么离开幼儿园了,她去干什么呀?
5、老师走了后,小白、小沙和小红又在讨论什么呀?
6、教师再次讲故事,加深印象。
7、课件演示
我们小朋友n在妈妈的肚子里是怎么样的?
8、幼儿小组讨论,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情况,请他们互相轻轻的告诉。
五、扩展延伸
1、请小朋友上前来表演,一位小朋友扮演妈妈怀孕的场景,另一位幼儿轻轻来抚摸妈妈的肚子,让幼儿的情感得到抒发。
2、在愉快的交流中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本活动是属于性教育,这也是父母最觉得尴尬的问题,说的浅显,可能会误导孩子,说得直白,孩子不一定能了解。生活是儿童道德智慧发展的肥沃土壤,没有以儿童生活为基础,没有以儿童生活实例为载体,儿童是无法产生情感体验的,那么所有的道德概念对儿童来讲就将是外在的东西。只有将儿童的现实生活引进课堂,让活动与儿童生活建立联系,才能唤起主体积极主动参与体验的欲望,才能促进主体主动参与体验活动,从而获得真切的感受。体验成长是快乐的,发现是惊喜的,学习是幸福的。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肚子里的宝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胎儿在母体里的生长情况,懂得妈妈孕育的辛苦,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
1.正在怀孕(6-7月)的孕妇
2.胎儿孕育成长的音像资料
活动过程:
一、介绍孕妇老师,引起幼儿了解胎儿问题的兴趣
教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我们看看她是一位怎样的客人呢?(引导幼儿说说孕妇一些体态特点)
二、教师让幼儿提问的方式了解胎儿在母体里的产生及生长情况
1.教师:小朋友看到这位怀宝宝的老师,你们一定有许多关于肚子里宝宝的问题吧?
现在,赵老师就和这位怀孕的老师来帮助你们,好吗?
2.幼儿提问,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来回答幼儿的不同问题
幼儿:小宝宝在妈妈肚子的什么地方?"屈;老.师教;案网"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可以运用图片.图片.录像的方式回答,让幼儿边看边听)
幼儿: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会动吗?
(教师可以让幼儿用小手摸一摸,听一听感觉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活动)
三、教师请孕妇讲述怀孕的感受,让幼儿了解孕育的艰辛。教师引导幼儿联系自己的妈妈,说说自己应该怎样对待妈妈。
四、教师引导幼儿把制作好的花环,送给怀孕的张老师以及孕育过宝宝的客人老师,表达自己的妈妈的敬意。
活动反思:
本节教学活动虽然是一节科学活动,但充满亲情和感动,孩子们通过真实的接触孕妇,体会到妈妈孕育宝宝的不容易和辛苦,当老师伴随优美的音乐朗诵诗歌时,孩子们完全沉浸在诗句中,课后争先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这节教学活动很符合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使他们了解了,自己在妈妈肚中的成长变化,孩子们很感兴趣。
中班语言教案《肚子里的家》
【活动目标】
1、通过照片介绍自己的妈妈的情况。
2、倾听故事,感受妈妈怀孕的辛苦。
3、通过讲讲说说,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胎儿的发育过程。
2、幼儿和妈妈一起拍的照片若干,妈妈怀孕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介绍自己的妈妈
1、幼儿拿着照片向同伴和老师介绍自己的妈妈。
“我的妈妈叫什么,在哪里工作,这张照片在哪里拍的。”
2、教师予以指导,介绍好的给予表扬。
二、出示图片
1、师:小朋友都介绍了自己的妈妈,介绍的很好,我发现照片上的妈妈都是抱着你们拍的,你们的妈妈关心你们吗?那你们爱不爱你们的妈妈呀?
2、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得吗?
3、请幼儿观看妈妈怀孕的图片,仔细观察,图片上的妈妈有什么不一样。
4、师: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在妈妈肚子里干什么呀?
三、倾听故事《肚子里的家》
1、教师以宝宝的语气讲述故事。
2、讲到重要地方时,教师减慢语速,让他们对故事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
四、提出问题,了解故事大概内容。
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2、小白,小沙和小红在讨论什么呀?
3、为什么老师的肚子在一天天长大呢?老师是怎么对小朋友说的啊?
4、后来老师为什么离开幼儿园了,她去干什么呀?
5、老师走了后,小白、小沙和小红又在讨论什么呀?
6、教师再次讲故事,加深印象。
7、课件演示。
我们小朋友在妈妈的肚子里是怎么样的?
8、幼儿小组讨论,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情况,请他们互相轻轻的告诉。
五、扩展延伸
1、请小朋友上前来表演,一位小朋友扮演妈妈怀孕的场景,另一位幼儿轻轻来抚摸妈妈的肚子,让幼儿的情感得到抒发。
2、在愉快的交流中结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