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幼儿园小班教案《小兔生病了》及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10-19 幼儿园小班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活动教案及反思小班教案《小兔生病了》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会用短句“我送你**”或“我给你**”等与别人交往,乐意参加语言游戏,学会关心生病的小兔子,通过多媒体教学,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小兔生病了》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乐意参加语言游戏,学会关心生病的小兔子。
2.会用短句“我送你**”或“我给你**”等与别人交往。
3.通过多媒体教学,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已认识小兔子,已能初步参加班级活动。
2.药瓶、话筒、纱巾、茶杯、各种水果等。
3.布置小兔家的场景。
活动过程:
一.通过看望小兔,引起幼儿与小兔交往的兴趣。
1.场景:小兔坐在沙发上不停地咳嗽。
2.提问:
1)这是谁的家?我们应该对它说什么?(小兔,你好!)
2)小兔生病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幼儿讨论)
二.关心小兔。
1.通过送药、送食物等方式让幼儿关心小兔,并学习短句“我送你**”或“我给你**”等。
2.幼儿自由选择各种物品去关心小兔,教师鼓励胆小的幼儿大声讲话。
3.通过动物朋友们看望小兔的练习,巩固短句的运用。
4.提问:
1)小兔的朋友们也知道它生病了,它有哪些朋友呢?
2)它们会怎样关心它呢?
反思:
在这个环节,孩子掀起了学习高潮,在动脑,在表达,并且答案是生动的、精彩的。孩子是充满爱心,充满创造力的。我很高兴调动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开启了思维的闸门。支架教学论提倡给孩子的学习搭设云梯,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去摘到丰盛的果实。我这堂课的设计就来源于此,让孩子在故事中学习,然后让孩子掂掂脚,伸伸手去摘葡萄。
缺点也是有的,孩子语言的表达不够完整,虽然我做了规范。寻找原因,我感觉讲故事时,语言渲染的不够,首先我应在语气上加强渲染,还应让孩子模仿模仿小动物们的话语。在情境的创设上我只烘托了气氛,没有在场景、道具的布置上下功夫。如果有场景有道具,孩子会更投入,对小白兔的爱会更浓厚,话语会更感人。纲要指导我们“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细节决定成功。孩子还很稚嫩,要为孩子精心设计好每一步的云梯,让孩子兴趣十足、水到渠成地摘到胜利的果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一步的梯子都要能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兴趣十足,玩性大发,思维开启,语言流淌,在玩中学,玩中乐。
幼儿百科:兔是哺乳类兔形目兔科下属所有的属的总称。俗称兔子。生物学分类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兔形目。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编辑推荐
2020幼儿园大班教案《小猫生病了》及教学反思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2020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小猫生病了》”。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大胆、合理地进行想象和讲述,仔细观察图片,了解图片的内容,通过活动使幼儿感受到同伴之间相互关心的快乐,以及获得生病时的健康心理。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了解图片的内容。
2.鼓励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大胆、合理地进行想象和讲述。
3.通过活动使幼儿感受到同伴之间相互关心的快乐,以及获得生病时的健康心理。
4.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5.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重点难点
根据《纲要》中儿童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理念,将本次活动的重点制定为乐意参与讲述活动,通过移情讲述,让幼儿懂得同伴之间要相互关心,互相帮助。同时把引导幼儿学习词:孤单、惦记,并能对图片进行大胆、合理地想象和讲述。作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活动准备
1.了解信的基本格式。
2.图片7张,信封一个,娃娃家设计、一束花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鼓励幼儿帮助小猫想办法。
师:有一只小猫生病了,只能整天躺在病床上。它想:要是好朋友小兔子能来看看我,那该有多好啊。可是,小兔子的家离医院很远的,怎样才能让小兔子知道自己生病了呢?小猫发愁了,怎么办呢?小朋友们你们来帮小猫想想办法好吗?
二、理解图片的基本内容。
师:小朋友们帮小猫想了这么多好办法你们真厉害,小猫它自己也想了个办法,写了一封信给小兔,请小朋友来猜猜小猫在信里说了些什么呢?(出示信封)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见图一)
1.提问:哦!原来小猫要在信中对小兔子说的话都画成了三张图片,小朋友们看这三张图片都说了些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第一副图,小朋友们看看第一副图上说了一件什么事?(小猫生病了住在医院里很难受,在病床上伤心的哭了起来,)
2.第一幅图我们看懂了,再来看看第二幅图说了一件什么事呢?(猴医生来给小猫打点滴了)
3.第三幅图上面说了一件什么事呢?(小猫感到很孤单,它想要是好朋友小兔子能来看看我那该有多好啊!)
3.让幼儿结合图一,用较清楚、连贯的语言讲述图片内容。(小猫生病了住在医院里很难受,在病床上伤心的哭了起来,这时候猴医生来给小猫打点滴了,小猫感到很孤单,它想要是好朋友小兔子能来看看我那该有多好啊!)
三、带领幼儿念信的内容。
师:我们看懂了这三张图片,接下来我们开始读读这封信。把三幅图片念出来,要把信的开头和结尾部分也念出来,现在你们就是小猫了,是你们给小兔写的信,(说清楚小猫为什么哭及他心里想些什么,)谁来念念这封信?幼儿读完后,老师在来完整的念一遍信的内容。(小兔你好,我是小猫,我生病了,住在医院里很难受我哭了,猴医生在给我打点滴。生病躺在床上很难受、很孤单,要是你能来看看我那该多好啊,想你的小猫。)
四、讨论并讲述。
1.提问:小朋友们想一下小兔子收到信后会怎么做呢?(幼儿自主回答)
师:小兔收到信后,把小猫生病的消息告诉了小猫所有的朋友。看,有那么多的好朋友都来了。(出示图二)
2.提问:小兔子把小猫生病的消息告诉了哪些好朋友呢?好朋友们都为小猫做了些什么事情呢?(小刺猬捧着鲜花探望在病床上的小猫,小鸟在窗口唱着美妙的歌给小猫听,小兔给躺在病床上的小猫讲故事安慰小猫。小鸭厨师来到小猫的病床前给小猫煮好吃的东西。)
3.这么多朋友来看望小猫,小猫可开心了,你们觉得小猫的这些朋友好不好啊?如果我们身边的小朋友生病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让幼儿从自身经历进行讲述,教育幼儿互相关心、帮助)
结束语:
师:小猫生病后得到这么多朋友的关心爱护,相信它一定会很快的好起来的。生病的时候很难受很孤单的,需要朋友的帮助和关心,有了朋友的关心,身体就会很快的好起来的,所以我们小朋友应该关心和爱护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很开心快乐。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生病,展开想像和讲述。由于有过切身感受孩子们的生活兴趣,教师活动中总觉得幼儿能力差异比较明显,出现能力弱的幼儿讲述非常困难。分析原因就是幼儿缺乏对讲述的所选择的讲述内容脱离经验,让他们无话可说。于是我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出发,选择“小猫生病了”作为教材,因为生病是每个孩子都会遭遇的事,在如今的,因此他们能根据这中感受想像出画面以外的内容,通过讲述表达作为病人的烦恼和内心想法。同时让幼儿感受朋友在自己生病时的关心,这其实就是孩子们对自己生活的一种回顾。
本次活动是以小猫生病——小猫写信——朋友探望——恢复健康为线索贯穿整个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为情感服务。小猫生病是情感的导火线——朋友的看望让情感得到了升华——最后的谈话又将情感落实到幼儿心中,每个环节的出现都是随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产生的。
环节一:小猫生病了想联系小兔,由此而出现了第一组图片,通过谈话,鼓励幼儿帮助小猫想办法。运用让幼儿想办法的形式,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为信的出现作铺垫。
环节二:帮小兔读信产生了第二组图片,第二组图其实是一封信的内容,用绘画的方式来表达,幼儿可以用第一人称“我”的口气来读信,这样更能将自己的想法与生病的感受真实地表露出来。这里我让幼儿自由选择图片进行讲述,体现自主表达的理念,是幼儿原有讲述经验的一次再现。这一环节突破重点目标——想像,让幼儿在原有经验基础上进行讲述。通过两个问题“小猫为什么哭”及“小猫是怎么想的”,让孩子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合理想像。之后,通过读信的方式让孩子们用较连贯的语言把信中所要表达的意思讲述出来。这个环节的巧妙之处在于,既让幼儿复习巩固了信的基本格式,同时也让幼儿将自己生病时的感受以小猫的口吻表达了出来,因为一封完整的信是由一小段文字组成的,所以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发展。
幼儿百科:猫,属于猫科动物,分家猫、野猫,是全世界家庭中较为广泛的宠物。
2020幼儿园小班教案《小兔过生日》及教学反思
小班教案《小兔过生日》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初步培养幼儿同伴间相互关爱的美德,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记忆重点情节,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小兔过生日》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同伴间相互关爱的美德。
2、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3、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记忆重点情节。
4、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5、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培养幼儿同伴间相互关爱的美德。
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记忆重点情节
活动准备
课件《小兔过生日》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几位动物朋友,它们是谁呢?”出示动物图片,引出活动内容.
二、展开
1、老师通过提问:“如果你过生日,伙伴们都会送你些什么?”设置情景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情节。“咱们小朋友真棒!咱们来看一看,小兔过生日时都有谁参见,他们送小兔什么了?小兔为他们准备了什么了?”
2、放课件,讲述故事《小兔过生日》。
3、“好,故事看完了,有谁记住了这个故事的名字?”
4、“故事中有谁?他们送小兔什么礼物了?”“小兔还为他们准备了什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记忆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可以边提问边放
课件中相关的情节)解决活动的重点。
5、提问幼儿“你知道他们都喜欢吃什么?他们团结吗?”通过引导使幼儿懂得同伴间要相互团结友爱的道理。解决活动的难点。
6、“咱们小朋友是不是都愿意做一个团结的好宝宝呀?””让幼儿明白团结友爱的道理。
三、结束“小朋友以后能不能做到不争、不抢呢?”“咱们就来比一比、赛一赛,看谁做得到,看谁做得好。以后咱们每周评一个谦让小明星,给他贴一朵小红花,小朋友愿不愿意争取?”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故事《小兔过生日》因为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所以进行起来还比较顺利,活动目标基本实现。但也存在一些设计上的不足、经验上的欠缺和临场发挥不佳问题。主要体现在展开部分,试分析如下:
一、小班幼儿记忆力不是很强,表述能力较弱。看一遍故事一般只能记忆一两个内容,老师在这个环节应让孩子多听一遍故事或分情节分段来听。增强幼儿记忆,引导孩子把看到的表述出来。这个环节虽然我设计上了,实际只让幼儿看了一遍,却提了好多问题,孩子回答起来比较吃力。
二、老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多角度、由浅入深层层引导,语言应儿童化,简练易懂。我只使用一种方式反复提问,缺乏变化和吸引力,孩子易丧失兴趣。
三、重、难点突破时,由于我自己思路不够清晰,分析教材不够透彻,以至进行起来不是那么简洁明快,自己感觉有点吃力,缺乏条理性、顺序性。
四、最后的小结不够规范,概括性不强,引导力不足。
五、课件的制作太简单、粗糙,没能为课发挥很好的作用。这也是我的一大缺陷。
幼儿百科:生日,顾名思义是指人出生之日,也是每年满周岁的那一天。
幼儿园小班教案《熊先生病了》及教学反思
小班教案《熊先生病了》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学习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对话,通过观看情境表演,理解故事内容,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讲述,知道生病要去医院看病,并懂得关心问候病人的情感,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熊先生病了》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通过观看情境表演,理解故事内容,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讲述。
学习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对话。
知道生病要去医院看病,并懂得关心问候病人的情感。
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重难点
重点:观看情境表演,理解故事内容,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讲述。
难点:学习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对话。
活动准备
有关故事多媒体图片。
熊先生头饰、小兔子头饰、护士帽、白大褂、针筒、药瓶、药、号码牌、医生用具(听诊器、压舌板、手电筒)。
活动过程
1.出示熊先生图片,激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师:它是谁?今天熊先生不能够帮助别人寻找失物了,小朋友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教师扮演熊先生,不停地咳嗽和流鼻涕。)
提问一:熊先生怎么了?(熊先生,不停地咳嗽和流鼻涕。)
提问二:熊先生应该找谁帮忙呢?(熊先生感到身体不舒服,与幼儿讨论熊先生应该找谁帮忙?)
2.教师完整的情境讲述表演。
(一个教师扮演熊先生、一个教师扮演医生、一个教师扮演护士。)
3.出示多媒体图片,引导幼儿回忆并且讲述故事内容。
提问一:熊先生到医院第一件先干什么事情?(熊先生先去挂号)
提问二:熊先生看到医生兔妈妈,医生是怎么问他?(熊先生,您哪里不舒服?)
提问三:熊先生是怎么回答医生的?(我不停地咳嗽和流鼻涕,觉得全身乏力。)
提问四:医生给熊先生看好了病,又对他说了什么?(你感冒了,要按时吃药,多休息、多喝水,很快就会好的。)
提问五:最后,熊先生看好了病对医生说了一句什么话?(谢谢医生。)
提问六:熊先生拿到了药,对护士又说了一句什么话?(谢谢护士。)
4.幼儿再次欣赏故事,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内容。
5.邀请幼儿角色表演。
教师指导幼儿用故事中的对话进行角色表演。
教师小结:
我们生病了,就要到医院找医生看病。如果小朋友家里头有人生病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怎样去关心他们呢?
教学反思:
整节活动的思路是比较清晰的,活动进行也比较流畅,孩子们都能够投入到活动中一起观看,一起思考。教师扮演熊先生的角色非常生动可人,所以激起孩子观看情境表演的兴趣与欲望。在情境表演讲述中,教师考虑到孩子细节方面比较周全。例如:教师通过语气语调的强和弱,神情神色的肢体表演突显整节活动课的重难点。教师在引导孩子观看多媒体图片,回忆讲述故事环节中,幼儿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很高,对于小班年龄阶段的孩子回答问题是比较琳琳散散的,但是教师回应孩子和小结幼儿的语言也都非常地精练。教师在提升孩子语言元素也非常留意。例如:全身无力,用一个词来代替是全身乏力。不足之处是教师没有加强幼儿学习进行对话环节的巩固,以致于幼儿角色表演部分孩子没能够很好地呈现。但幼儿的主动性和兴趣性还是很狂野的,孩子们各个都很兴奋、很愿意地参与游戏环节。整节活动,教师都是以幼儿为主体,并且教师的提问方式和引导孩子的语言也都比较恰当。如果教师能够在最后环节部分来个情感的培养和提升,目的性和效果性会更加强烈。总的来说,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孩子与老师的互动也都很融洽。教师言语自然、孩子兴趣盎然!
幼儿百科:熊是食肉目熊科动物的通称,熊平时还算温和,但是受到挑衅或遇到危险时,容易暴怒,打斗起来非常凶猛。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猫生病了》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能根据画面的多种信息,大胆,合理的进行推测和讲述。
2.感受在生病时朋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美妙情感。
3.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4.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1.幼儿已认识过信,了解信的基本格式。
2.挂图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信封
师:小朋友看,这是谁的信?是谁写给小兔的信呢?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是小猫写给小兔的信?
师:哦,原来啊,在中间很醒目的地方写的是收信人的名字,而右下角写的是寄信人的名字。
(环节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本来我想以故事导入,让孩子说说,可以有哪些方法让好朋友知道自己生病了。但后来发现这样孩子的思维容易分散,不集中,而且问题的开放度也不够。所以,后来我就修改为直接出示一个大信封,让孩子带着好奇来看到底信里说了一件什么事。其实,这个活动内容就等于是借由信的形式展开)
2.读信三部曲。
师:我们来看看,小猫画了什么?
教师放音乐(一)教师出示信,引导幼儿观察。(见图一)师:小朋友刚才都观察的很仔细,看到小猫画了挂盐水,吃药,打针,出汗,咳嗽,头晕,这些现象都表示,小猫想跟小兔说什么呢?
请幼儿个别发言师:哦,原来小猫想跟小兔说自己生病了。你看,这张图上说明小猫想跟小兔说什么?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
请个别幼儿发言(眼泪,嘴角往下)师:那你觉得小猫心里会想写什么?
师:小猫的信写好了,谁来做小猫来读一读这封信。你可以先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幼儿相互讨论,将看懂的图用语言表达出来。
要求:幼儿完整讲述三幅图。。3.讨论并讲述。
师:小兔收到信后,发生了什么事呢?
师:你看,小猫的好朋友在做什么?
师:你觉得小猫现在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你从哪里看出来?
师:小猫受到很多朋友的关心和照顾,感到非常的开心和幸福。谁能看着这几天张图片完整的说说,小猫生病后发生了什么事?我有个要求:你看,这几幅图的右下角有数字,这代表什么意思?请你按照顺序来说说,行吗?
3.请个别幼儿来讲,鼓励幼儿完整地讲述。
(环节设计意图:上面这两个环节,看似都是看图讲述,但,我其实是分两个层次来进行的。第一层是3张图逐图出示,这3张图是有情节的,分开出示,能让孩子逐渐学会观察画面,学会从图上的信息中推测出故事情节。第二层的四张图片我是一下子一起出示的,因为孩子在有了看图的经验后,能学会自己看图,并完整讲述。这对孩子来说也是一次挑战。而且,我发现这两个环节的画面情感都有很突出的特点。因此,我还选择了带有相应情感的背景音乐,我想让孩子多元素的感知画面带来的信息。)4.移情讲述。
师:小猫生病后得到了这么多朋友的关心爱护,相信他一定能早日康复。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一些小朋友虽然现在能够来幼儿园,但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你觉得我们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
师:在你的椅子下面有些爱心卡片,请你转身把你的想法记录在卡片上。
幼儿操作师:你想怎么做呢?
师:看来,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是有爱心的孩子,我们回教室把这个爱心卡贴到墙上,每天提醒自己要主动关心和帮助别人,好吗?
活动反思:
回看本次活动,为了帮助幼儿主动学习,我用了以下两种方法策略:
1.看图推测策略
(1)分层出示我分了两个层次出示图片。第一层是3张图逐图出示,一开始的3张图是有情节的,分开出示,能让孩子逐渐学会观察画面,学会从图上的信息中推测出故事情节。第二层的四张图片一下子出示,因为孩子在有了看图的经验后,能学会自己看图,并完整讲述。这对孩子来说也是一次挑战。
(2)突出符号信息图片上的各种图案和符号都是一种信息,能够帮助幼儿推测其中的情节发展。像第一幅中小猫头上有晕眩的图案,嘴边有咳嗽的气,旁边有吊水瓶,药瓶,身边站着头上戴红十字的医生,这些信息都在告诉小朋友,小猫生病了,可是身边却没有人来关心它,所以他心里会产生了想法。因此这些信息符号教师可以稍加突出,比如用色彩突出,或用夸张的画法吸引幼儿的视线。帮助幼儿学会观察不同的符合以便获得正确的信息。
2.多元素感知策略
(1)音乐的自然融入我发现这个活动中的画面都带有明显的情感特征。因此,我选择了带有相应情感的背景音乐,在出示画面时播放相应画面,用音乐给孩子一种信息暗示,帮助孩子自主推测情节的发展,多元素的感知画面带来的信息。
(2)用绘画来表现有时,语言并不一定能完全表达清楚的时候,绘画是一种很好的选择。特别对于处于中班年龄的孩子来说,可能不能用清晰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我在活动最后加入了一个绘画环节,请幼儿将以后想怎样关心帮助别人的想法用绘画的方式记录在爱心卡片上。并最后装饰在教师墙面上,画面能较好的提醒幼儿要多关心他人。
幼儿百科:猫,属于猫科动物,分家猫、野猫,是全世界家庭中较为广泛的宠物。家猫的祖先据推测是起源于古埃及的沙漠猫,波斯的波斯猫,已经被人类驯化了3500年(但未像狗一样完全地被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