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育儿心得:从小让孩子体验成功到底有多重要?

发布时间:2020-07-21 幼儿园说课稿猜猜我有多爱你 教育孩子笔记 幼儿体验活动策划方案

八岁的小儿子已经是个游泳健将了,回顾他学游泳的“坎坷”经历,我深深地体会到在孩子学习一项技能时需要成功的体验。正是这种成功的体验,让孩子会对自己更有信心。

从“放弃”到入门

小儿子从小就怕水,记得他几个月大时,我们也“赶时髦”地在家里给他“游泳”。每次我们满头大汗地准备好婴儿游泳池时,他毫不留情地游上几分钟就哇哇大哭。几次下来,我们就缴械投降,放弃了在家游泳的念头。转眼到了四岁,根据哥哥(大儿子)的经验,孩子早学游泳虽然泳姿不甚标准,但是水性极佳。于是,我兴冲冲地带着小儿子去上游泳课。育儿

可是他一点不配合,游泳课上白费功夫,不但没学会游泳,情绪也非常不好。我也只好搁置了这一计划。感觉好,才能学得好。当孩子情绪糟糕的时候,也是需要我们暂停的时候。游泳馆里还有温泉池,桑拿房,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都能尽情地享受水中的乐趣。正是这段经历,让小儿子不再惧怕水了。

两年前的夏天,北京异常炎热,游泳是最好的运动。小儿子已经六岁多了,身高也到了一米三,虽然他很不情愿,我还是把他带到了游泳班。教练要求的很严格,泳池不时传出孩子的哭声,一贯散漫的小儿子很不适应。我连忙和教练沟通,请他多多鼓励孩子。还特意准备了小零食,下课时,让教练拿出来作为奖励给孩子们。就这样,15天的课程结束,小儿子还是没有学会蛙泳。不过,他常常把收、翻、蹬、夹的口诀挂在嘴上,我鼓励他在家里当小教练,教我动作。我没有责备他,“为何没学会?”而是又报了一期,决心奉陪到底。

功夫不负有心人,小儿子终于学会了蛙泳,而且动作标准、有力。这时,我大大地赞赏他,“你是如何学会游泳的呢?”他说不知道,我连忙帮他总结,“是不是每天都坚持去上课,认真听教练讲解并练习就学会了呢?”他点头。就这样,儿子终于能像一条小鱼一样在水中游来游去。

我又一鼓作气给小儿子报了学习仰泳的提高班,他每天都惦记着去游泳,游泳已经成为他最喜欢的事儿了。从抗拒到爱上游泳,我觉得原因是孩子体验到了成功。当孩子学习一项技能的时候,是成功的体验还是挫败的体验对孩子来说事关重大。孩子从小就需要成功的体验,这种成功的感觉会让他在未来更相信自己。作业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巩固学习的知识,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成为一个人格独立健全的人。此后,我们周末经常去游泳。第二年暑假,小儿子又学会了自由泳,并考取了深水证,是个不折不扣的游泳好手!

结语

体育技能和音乐技能学习都需要孩子付出时间和努力,父母正确的引导能让孩子在学习过程更积极,更有效。作为父母,要细心地帮助孩子克服技能学习过程中的困难,耐心地等待孩子自己的学习节奏,并从内心深处相信孩子。只要这样,才能更享受做父母的乐趣。(Djz525.coM 励志的句子)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尹建莉:让孩子爱上阅读到底有多重要?


一个从阅读中经历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倾听了众多智慧语言,分享了无数思考成果的孩子,他的思想会更成熟,价值观会更完善,他的境界会更美好;同时他会有自己独立见解,很少会陷入盲从和愚蠢。他从阅读中获得的,不仅是心灵的滋养,也是心理上的力量。

现在人们都意识到阅读的重要。阅读到底有多重要,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大致可以这样描述:阅读可以让一个人的智商更高,可以让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更健康,可以修复某种程度上的心理创伤——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常说,

阅读使人成长。

人和人在智力方面可能有一些先天的差异,就像人在身高长相方面先天会有些差异一样。但智力发展的空间比身体相貌塑造的空间要大得多,所以外表的差异通过均衡的膳食、科学的运动甚至整容等手段,只能获得较小程度的改善;而智力发展,则会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发展智力最重要的技术手段是什么,就是阅读!这一点已被现代心理学研究证实。

其原理说来主要是两条。

第一,人是用语言来思维的。而获得良好语言的最佳途径是什么,就是阅读。

第二,学习新知识依赖已有的知识背景。任何阅读都可拓宽一个人的知识,背景知识越丰富的人,越容易吸纳新知识。

一个人思维基本功好、接受新知识能力强,当然智力就出众。几乎所有的教育心理学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点。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多年研究和观察后得出一个重要结论:“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一个学习上潜在的差生。”

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与他的阅读量一定是呈正相关。这一点,只要观察一下我们周围的人,或了解一下古今中外那些“聪明”的人,如那些大科学家、大思想家,就可得到验证。

想要优秀,光有聪明肯定不够,还应该有健康的思维方式。

健康的思维方式是保障一个人幸福和成功的根本,它是心胸、眼界、价值观等各方面的综合。这些东西从哪里来?也不是老天爷偏心眼给一部分人的,是人们后天学来的。从他人身上学习固然是一个渠道,但这个渠道太窄太不可靠。那么最可靠的学习途径在哪里?

我们无法返回二千五百年前去听苏格拉底或孔子讲学,但我们却可以成为他们的弟子;不能指望身边就有一个海伦·凯勒,但我们却可以分享她的精神和信念;不可能亲耳聆听曹雪芹给我们讲写作、讲人生,但我们却可以从他那里学习到高超的写作技巧及对人生的洞察力……阅读,可以超越时空,把最优秀的人和思想带到我们面前。它让我们突破身体的局限,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可以畅享古往今来的贤哲们的智慧,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让我们看得更长远,想得更深入。

阅读,是储智,也是借力。它超越年龄、种族、性别,超越平常生活。阅读面前,人人平等,无论你出身是贫是富,无论你身居乡野还是都市,都可以籍此获得丰富的精神财富。

阅读还有很好的心理修复功能。

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带着某种童年时代的心理创伤长大的,区别只是轻重程度不一样。父母和老师可能无意中会伤害我们,生活和命运有可能对我们不公。一个从小建立了阅读兴趣的人,凭借自己良好的思考能力,会有更好的自我救赎和自我成全能力。阅读,就像射进生命旅程中的一束阳光,划破重重迷雾,让我们找到人生的方向,让我们有力量战胜这些伤害,而不让它困扰我们一生。

心理的成熟和进步还有赖于一个人的自我反思。智力不足,智慧不饱满的人,很难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法国作家雨果说过:“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溶化。”阅读就是储智,阅读就是借力,阅读就是阅世,阅读就是阅人。一个不阅读的人是愚昧的,一个不阅读的家庭是无趣的,一个不阅读的民族是悲哀的。

任何一本好书,往往充满着真善美的情怀,其核心价值观也一定是正面的。一个从阅读中经历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倾听了众多智慧语言,分享了无数思考成果的孩子,他的思想会更成熟,价值观会更完善,他的境界会更美好;同时他会有自己独立见解,很少会陷入盲从和愚蠢。他从阅读中获得的,不仅是心灵的滋养,也是心理上的力量。

育儿心得: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育儿心得: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渐变的过程,随着孩子生理、心理的一天天成熟,父母和孩子一方面享受着陪伴与成长的喜悦。另一方面,成长过程中来自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等各种压力、烦恼、冲突,都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应对,用心处理。

一、正确认识自己

1.引导孩子进行自我评价。当孩子在学习中或者活动中取得好的成绩时,引导孩子把现在的自己和以前的自己作比较,从而让孩子发现以前不会做的事情现在靠自己的努力都会了,使孩子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增强自信心。

2.引导孩子学会欣赏他人。在集体活动中寻找别的孩子的优点,引导她学会赞美身边的同学,同时鼓励孩子从别人身上学到自己不具有的优点,通过自我控制和父母的提醒,做出调整和改进,不断进步。

二、经营个人长处

1.了解孩子兴趣。孩子的兴趣往往是其天赋的“闪光点”。平时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仔细观察,发现孩子的运动能力特别强,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特别好,从而也有意识地培养她的运动意识,只要条件允许会带她体验各种运动。还有,平时孩子喜欢用各种颜色在白纸上涂涂画画,虽然画出来的东西我们看着什么都不像,但是她却能说的头头是道,这份热情致使我愿意帮助她准备好材料,协助她完成每一幅创作。

2.了解孩子性格。孩子平时比较要强,做事很认真,也愿意把事情做完整做好。但是在竞技游戏方面就比较敏感脆弱,一输就可能眼泪水要出来了,因此,平时也很注意培养孩子正面的竞争心态,让她知道参与的过程是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输赢并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体会游戏带来的乐趣。

三、尊重孩子叛逆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父母要了解出现叛逆现象是孩子自我意识增强的一种表现。

1.理解孩子。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不要妄加干涉,如果需要孩子必须遵守的规则,也不要用命令的口气,尽可能以平等的态度征询孩子的意见,给孩子留出选择的余地。

2.尊重孩子。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提出的要求是否合理,语气是否容易接受,尤其是一些玩笑话,小孩子其实根本没有能力理解大人说的话是开玩笑的还是在取消她,所以父母在与孩子交流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

3.鼓励孩子。经常口头表扬孩子、满意的表情、深情的拥抱,及时肯定孩子的正确行为,使孩子知道什么事情是应该坚持的,什么事情是不应该坚持的,从而也慢慢的培养孩子的分辨是非的能力。

四、勇于承担过错

特里法则告诉我们:当问题发生时,最好的办法是寻找解决办法,而不是费尽心思地去寻找替罪羔羊。

1.引导孩子保持一颗谦虚的心。让孩子知道面对问题时,如果说“我不是故意的”、“这不是我的错”、“本来不会是这样的”、“都怪……”这些话,是在推卸责任。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这不要紧,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学会自己先想一想自己有没有做的不对的地方,找出错误,并改正自己的错误才是最厉害的。当然,作为父母也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尽量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先考虑一下是否合理,经常能在父母的引导下自我反省。

2.父母不要永远认为自己是对的。父母总是担心孩子由于判断力不足而做出错误的选择,其实不必过于担心,即使孩子错处了错误的选择,那也是她在体验人生,她会从中悟出很多道理,而且切身体会得到的经验往往比父母直接告诉孩子要来得印象深刻。因此,父母请放慢你的脚步,先试图从孩子的角度去重新考虑一次问题,也许就会理解孩子的行为。父母如果发现自己做错了,也应该主动向孩子说声“对不起”。

五、创造良好氛围

古有“孟母三迁”,可见环境的重要性。父母任何时候都要考虑孩子的感受,不要开心的时候对孩子嘻嘻哈哈,不高兴了就拿孩子撒气;父母在家的时候,要多制造一点欢声笑语,让孩子感受家庭的温暖;父母积极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如一起打扫卫生、一起锻炼身体、一起游戏等等。

拥有一个幸福的未来,是每个孩子的梦想,也是所有父母的心愿。那么,从现在起,做父母的应多学习、多掌握新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做好孩子的榜样。

育儿知识:在孩子面前遵守规则,到底有多重要?


育儿知识:在孩子面前遵守规则,到底有多重要?

这几天连着下雨,路上总是格外拥堵。小区前有一个大的红绿灯路口,等红灯的一分钟里,总有几个人影,管它红灯绿灯,穿梭在车水马龙之中,仿佛无人之境。

前几天上班路过这个路口,遇到一位妈妈带着女儿停下来等待红绿灯。

看着几个匆忙、横冲直撞的行人,女儿疑惑地问:“妈妈,他们都过去了,我们怎么不过啊!"

妈妈牵着孩子,耐心地回答:“我们无法控制别人的行为,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无论你多着急,过马路时,要看着红绿灯,知道吗?”

孩子很认真的点点头。

我被妈妈的话深深感动。父母对规则的敬畏,并用行动去践行,这应该是最好的榜样了吧。

这也让我想起曾经的一起悲剧。

前两年,南京一名妈妈拉着孩子闯红灯,视而不见疾驰的汽车,继续往前冲,结果被车撞飞,母女都住进了医院,自食苦果。

规则就是这样,遵守它平安无事,一旦不遵守,说不定哪天意外就来了。

在我们身边,遵守规矩是很难的一件事。好好排队、好好过马路,看似很简单,但总是会有一部分大人,心怀侥幸,漠视规则。

即使有了孩子之后,做了父母,亦是如此。

事实是,虽然一次又一次的不守规矩,获得了便利,但被孩子看在眼里,就成了最坏的影响。

影响一:孩子的价值观出现偏差

前天去楼下小卖部买水,排队付款时,遇到一小孩直接插队到柜台结账,旁边有个年轻人说:“小朋友,这么多人都在排队,你是不是也要排队呀!”

谁知孩子不服气地说:“我妈妈让我插队来买的!”

正好孩子妈妈在店门口,一脸不屑:“孩子饿了不能先买一下吗!”说完拉着孩子气鼓鼓地走了。

年轻人无奈地说:“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子。”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懂规矩,而是守规矩的大人太少,孩子会轻视规则,大多数是因为父母对规则的漠视。

美国黑人作家鲍德温曾经说:“孩子永远不会乖乖听大人的话,但他们一定会模仿大人。”

在不守规矩的熊孩子背后,往往都是无视规则的熊家长。

影响二:给孩子很大的心理伤害

很多孩子,比父母要懂事得多。

长沙某公交车上,一位妈妈让孩子吊在公交车吊环上锻炼。被司机制止后,妈妈暴跳如雷,一边催着孩子继续练,一边对司机口出狂言:

关你p事!

天天都这么吊,就你有意见!

你有病啊!

司机出于安全考虑,靠边停车后,妈妈打起了投诉电话。

在这个视频里,我看到那个孩子,坐在位置上,身体微微颤抖着,捂住耳朵,十分抗拒。

他懂基本的是非对错,可对那个用一己蛮力破坏规则的妈妈无可奈何。

这件事给他造成的心理阴影,无法估量。

有个学生看到这条新闻时对我讲起小时候的故事:

“我小学六年级跟着爷爷一起坐车去探亲,但是爷爷为了省钱,只买一张票,检票阿姨说我超过1.2米,死活不让进,爷爷怎么都不肯再买一张,最后吵了起来。爷爷拼命把我往里面推,阿姨则拉扯着我衣服,我害怕得大哭。”

“看到这个捂着耳朵的孩子,我好像看到了我自己。”

为了一点点蝇头小利,不惜破坏规则的父母,孩子内心不仅迷茫,还有痛苦和羞耻。

影响三:教给孩子狭小的格局

同样是逃票。

去年在北京,一家四口在进地铁站时,居然只刷了一张卡,其中一个孩子在成功出站后,边跑边笑得很开心。

看到这家人因为一点蝇头小利费尽心机,莫名感到忧心。

因为一点好处破坏规则,占到小便宜得意洋洋,这种目光短浅的表现,带给孩子的是狭小的眼界,最后成为孩子自我价值观的一部分。

作家路金波说过:“千万不要给你的孩子只塑造一个世俗的、眼下的、渺小的世界。要从小给他看星空、海洋、恐龙、神话、圣贤。这样,等他长大的时候,他就有足够的胸怀容忍各种无趣的生活。”

贪小便宜才会吃大亏。

我们后台常常收到留言:如何才能培养孩子的规则感?

其实想要养出一个有规矩的孩子,重要的是父母对待规则的态度。父母在孩子面前守规则,便给了孩子最好的榜样。

可能你会问,这世界上不讲规则的人多了去,而且过得光鲜亮丽,既然他们能这样,我为什么还要教孩子守规矩、讲规则呢?这不吃亏了吗?

知乎上有个答案说得很好:

如果你要过一条小河,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漂在水面上很宽的木板,速度快但是随时会翻;另一个是离你一公里处的一座坚固的石头桥。

你会怎么选呢?

守规则,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简单的路。

父母见过世面,对孩子到底有多重要?


1

西班牙旅行的时候,碰到一对中国父子。父亲因为到欧洲出差,带着孩子一路游历欧洲城市,在巴塞罗那,然后又去巴黎。

他的父亲研究生毕业之后,赴国外工作,若干年后回国内的一个大型企业工作。你可以感受到他身上的那种平和和从容,见过外面的世界,也知礼节。

孩子很开心,在高迪建筑的展览馆出来之后,他的父亲说,我觉得今天2小时的参观,收获并不会比学校里一学期的艺术课少。虽然我们请了假,但我们行万里路,都是知识。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有父亲这样赞叹多元化培养的妥当。

吃饭的时候,他说了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

我总觉得,我们那一代人,是有贫穷基因的,没有良好的物质条件,也没出去见过世面。这样的基因,是囿于自身以及上一代人的局限。所以,一直到成年之后,都会有一种对生活的不安全,希望拼命赚钱,希望出人头地,拼命地用物质装点自己。而我希望,下一代人,不会是这样。

所以,他尽可能多地让孩子去看外面的世界,见外面的人。

他的孩子今年十岁,衣着朴实,会坐长途巴士去巴黎,也可以与人用英语流利地交谈,低调而内敛。

见到这对父子,让我想起一句话:父母见过世面,对孩子真的很重要。

2

有见识的父母,不等同于有钱的父母。他们往往具备的是:非常努力,也非常勤奋,有以此拼搏而来的经济基础,有后天他人和自我养成的教养,最重要的,是拥有对万事万物的平和。

他们让孩子知道,一个人非常努力,是可以有机会成功的;一个人不应该囿于江湖,而是应该走南闯北;一个人不需要为了物质而束缚自己,有更广阔的天空可以去走。

所以,父母见过世面的孩子,更容易对物质保持一种天然的宁静,对欲望有天生的收敛,对精神有无限的渴求。

因为他们从小不缺少物质,所以,不需要用买买买来满足自己;因为从小被不断地满足,所以没有那么一刻会因为得到而炫耀;因为他们走过大山大水,所以不会局限于眼前的一切。

3

我的一个朋友,我们喜欢叫他小宁,现在已经是企业的高管,比我大不了几岁,他的身上,永远藏着两个字“见识”。

他一直到年收入80万的时候,依然开着一辆20万不到的车子;他聚餐的时候常常一身运动服,休闲得丝毫不像是领导;他也会去路边烧烤摊吃串串,和我们大快朵颐。他有很多朋友,在他眼里,只有值得信赖和不值得信赖的朋友,没有所谓的穷朋友和富朋友。

有一次,我们几个朋友坐在他的车上,有一个朋友问,你怎么不换一辆车,实在太配不上你的身份了。

他笑了笑,问他,身份是什么?你可以告诉我吗?

那个朋友说,身份就是,你现在好歹也应该算是个高管,好歹开一辆40万左右的车子啊。

他打趣着说,果然,我要更努力才是。因为,我看上去还需要用一辆车来装饰。

他的父亲曾经也是一个国营企业的小领导。

他说,

他的父亲非常刻苦,因为文革,只有初中毕业,后来恢复高考后,立刻去考大学。

他的父亲喜欢读书和打拼,于是,他小时候,总是看到父亲一个人在台灯下看书,过着帐子,也不知道看书的父亲几点才入睡。父亲后来成了小领导,没有任何背景的他,成了一家人的骄傲。

衣食自然无缺,小宁说,那时,带给他的并不仅仅是物质的满足,而是他通过父亲,坚定地觉得,自己的努力是可以改变命运的。

除此之外,他的父亲最大的特点,还总是带他去游山玩水。以前外出出差,总是会带着他,给他和老师请几天假,然后会和单位多请假一天,开完会之后,带他去游玩。小宁说,那些年里的日子,他比孩子幸福的,不是有没有钱,而是发现自己走过了大山大水,变得开朗和从容。

“或许,我觉得物质可以满足我,但并不是最能满足我的,对于我来说,也不是那么重要。”

“到现在,我自己成了孩子的父亲,我父亲还是告诉我,作为父亲,一定要足够努力,给孩子优渥的环境,并且让孩子知道通过努力,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一定要给孩子广阔的天地,而不是永远读书不去走路。”小宁说,可能他们家境并不是最优质的,但他自始至终仍然抱有谢意,因为父母,让他知道,从容地对待物质,努力地面对生活。

4

所以,我现在尽可能地让自己保持一种向上的姿态,我也很希望成为一个有见识的母亲,在孩子眼中,是勤奋的,努力的,热爱生活的,是可以不需要为万事万物所动,也不需要为任何事折腰,是有安全感的。

这样,让自己的女儿,也尽可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自己,不恐慌也不急躁。

我们所谓富养,其实更多的停留在物质上,是在极限的位置去拼命投食自己的孩子,这样的结果,可能会让孩子有一种感觉是,这个世界所有好的一切,都应该是我的。

而真正的富养,而是一种言传身教,让孩子在成长中,慢慢形成自身的价值观,可以对物质有不动声色的淡定。而父母就扮演了这个传递者的角色。

5

我很喜欢一句话是,父母是孩子的终身相伴者。他算不上导师,而是风雨前行的那个人。作为父母,和孩子走一路的时候,必须跑得非常努力,这样,孩子也会努力跟上你的脚步。

成为一个有见识的父母,让孩子懂得努力的意义,让孩子知道未来的宽阔,让孩子明白世界的广袤,或许就真的会有平和的生活气息和生机勃勃的勇气。

相关推荐

  • 尹建莉:让孩子爱上阅读到底有多重要? 一个从阅读中经历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倾听了众多智慧语言,分享了无数思考成果的孩子,他的思想会更成熟,价值观会更完善,他的境界会更美好;同时他会有自己独立见解,很少会陷入盲从和愚蠢。他从阅读中获得的,不仅...
    2021-01-27 阅读全文
  • 育儿心得: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育儿心得: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渐变的过程,随着孩子生理、心理的一天天成熟,父母和孩子一方面享受着陪伴与成长的喜悦。另一方面,成长过程中来自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等各种压力、烦恼、冲突...
    2020-09-15 阅读全文
  • 育儿知识:在孩子面前遵守规则,到底有多重要? 育儿知识:在孩子面前遵守规则,到底有多重要? 这几天连着下雨,路上总是格外拥堵。小区前有一个大的红绿灯路口,等红灯的一分钟里,总有几个人影,管它红灯绿灯,穿梭在车水马龙之中,仿佛无人之境。 前几天上班...
    2020-08-06 阅读全文
  • 父母见过世面,对孩子到底有多重要? 1 西班牙旅行的时候,碰到一对中国父子。父亲因为到欧洲出差,带着孩子一路游历欧洲城市,在巴塞罗那,然后又去巴黎。 他的父亲研究生毕业之后,赴国外工作,若干年后回国内的一个大型企业工作。你可以感受到他身...
    2021-01-12 阅读全文
  • 育儿心得:让孩子从小就有幽默感 育儿心得:让孩子从小就有幽默感 一、创设幽默的氛围和空间,以家长的幽默感染孩子。 让幼儿在有幽默感的环境中生活是培养幼儿幽默感的最好方法。家长每天和幼儿生活在一起最有条件向幼儿撒播幽默的种子。例如,幼...
    2020-08-05 阅读全文

一个从阅读中经历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倾听了众多智慧语言,分享了无数思考成果的孩子,他的思想会更成熟,价值观会更完善,他的境界会更美好;同时他会有自己独立见解,很少会陷入盲从和愚蠢。他从阅读中获得的,不仅...

2021-01-27 阅读全文

育儿心得: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渐变的过程,随着孩子生理、心理的一天天成熟,父母和孩子一方面享受着陪伴与成长的喜悦。另一方面,成长过程中来自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等各种压力、烦恼、冲突...

2020-09-15 阅读全文

育儿知识:在孩子面前遵守规则,到底有多重要? 这几天连着下雨,路上总是格外拥堵。小区前有一个大的红绿灯路口,等红灯的一分钟里,总有几个人影,管它红灯绿灯,穿梭在车水马龙之中,仿佛无人之境。 前几天上班...

2020-08-06 阅读全文

1 西班牙旅行的时候,碰到一对中国父子。父亲因为到欧洲出差,带着孩子一路游历欧洲城市,在巴塞罗那,然后又去巴黎。 他的父亲研究生毕业之后,赴国外工作,若干年后回国内的一个大型企业工作。你可以感受到他身...

2021-01-12 阅读全文

育儿心得:让孩子从小就有幽默感 一、创设幽默的氛围和空间,以家长的幽默感染孩子。 让幼儿在有幽默感的环境中生活是培养幼儿幽默感的最好方法。家长每天和幼儿生活在一起最有条件向幼儿撒播幽默的种子。例如,幼...

2020-08-05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