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颈鹿到底有没有棕毛?
发布时间:2020-07-16 幼儿园美术活动长颈鹿说课稿 幼儿园的游戏有哪些 幼儿园有哪些活动方案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长颈鹿到底有没有棕毛?”,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背景:
最近,我们正在开展“动物大世界”的主题活动,我们通过高结构和低结构的活动,和孩子们一起探索着各种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在探索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孩子对动物的了解远远超过我们教师,我们在和孩子的互动中一同汲取经验和养份。
今天,我要讲述的就是和孩子一起探索“长颈鹿”的故事。
实录一:
今天的集体活动主要是画长颈鹿,由于前不久刚刚画过斑马,于是,活动开始时我就请孩子们一起比较斑马和长颈鹿的不同之处,孩子们的兴致很高,讲出了许多不同之处:长颈鹿的脖子比斑马长;长颈鹿有触角;长颈鹿的花纹是一块一块的,斑马的花纹是一条一条的;花纹的颜色也不一样……
在孩子们尽情地讨论后,我出示了我的范例——长颈鹿的一家,正当孩子们大叫:“好漂亮!”时,金天又一边举手一边说:“我又发现不一样了,斑马有棕毛,长颈鹿没有的!”
“哦,你又发现了……”
还没等我讲完,奔奔又叫起来:“长颈鹿有棕毛的!”
“没有的!”孩子们都叫了起来。
“到底有没有?你们仔细看过长颈鹿吗?”
“没有的!”“有的!”这时,孩子们出现了不同的观点。
一时间,我自己也不能确定长颈鹿到底有没有棕毛,但活动又没有结束,所以,我就告诉孩子:“现在,我们不能确定长颈鹿到底有没有棕毛,那我们先别画棕毛,等活动结束了,我们再一起去找找资料,如果有,我们再添上去,好吗?”
孩子们也同意我的提议,于是,活动就继续进行下去,孩子们暂时画的就是没有棕毛的长颈鹿。
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是一对矛盾的综合体。
两者间存在着相互制约、自动调节的动态平衡关系。
教师教的越多越满,幼儿的学必然越被动,在这种状态下,幼儿的学习空间从何而来?反之,如果教师退一步,被动一点,幼儿则进一步,主动一些。
在“动物园里的动物”中,孩子们对长颈鹿的特征有过初步的讨论,所以在今天的活动一开始,我没有直接将长颈鹿的特征重复给幼儿听,而是借助幼儿对斑马和长颈鹿的已有经验,先请孩子进行比较、讨论,调动了幼儿主动发现、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比较和发现中,孩子们对长颈鹿的基本特征有了进一步的巩固。
所以,我认为前面的环节,我和孩子的互动是成功的。
在师幼互动中,教师决不是简单的管理者、指挥者或裁决者,而是良好师幼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积极师幼互动的组织者和幼儿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只有对自己的角色进行正确的定位,才可能在实际中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实际情况和主体发展,关注幼儿的发展需要。
虽然,在出示范例时,我的意图是让孩子发现不同的动态以及画面上事物之间的重叠,但是,金天小朋友却从我的画上看出了“长颈鹿没有棕毛”并引起了孩子的争论。
当时,我自己也觉得一愣,因为自己在画范例时,根本没有考虑长颈鹿有没有棕毛,而是凭自己的印象画了出来,所以,我本身对长颈鹿就缺乏足够的了解。
但是,我没有急于把孩子拉回到我的预设中,因为我觉得孩子的争论是非常有价值的,所以在没有正确答案的情况下,我也没有权威地要求孩子服从老师的范例,而是鼓励孩子回去收集资料,留给孩子继续探索的空间。
实录二:
第二天早上,棋棋和小刚各自从家里带来了长颈鹿的玩具,看到我,两人都急着去拿自己的玩具来给我看。
棋棋一边拿,一边就已经说着:“长颈鹿是有棕毛的,不过是短的!”
可是,当小刚的玩具拿来时,他却说:“没有棕毛的!”
棋棋马上急了:“肯定你的做错了!”
“没有”
两人开始争论,旁边的小朋友也围了很多,跟着一起争论着!这时,奔奔也急匆匆地找到自己的动物书来了,“老师,你看,书上的长颈鹿是有棕毛的,这里还写的‘长颈鹿的脖子上有棕毛……’”
现在是2比1,不过,小刚显然还不服气,从他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在等待我的答案。
“你们都比老师记性好,回家查了资料,老师倒忘记了,应该给老师批评!哎呀,你们玩具也有了,书也有了,我该到哪里查资料呢?”
“上网!”有位孩子叫了起来。
“好,那我们一起到科普网上查查资料!”
于是,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围到电脑旁边,看我查资料,最后,孩子们从长颈鹿照片和文字介绍中找到了答案。
分析:
孩子收集资料以及争论的过程说明他们对昨天出现的问题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为这个活动是幼儿自己需要的活动,所探索的问题是他们真正想知道的东西,所以他们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答案的途径都是各不相同的。
当幼儿通过自己收集资料,问题还是无法得到解决,但他们又急需一个答案时,我又考验孩子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收集资料,在这个小小的互动中,又拓展了孩子收集资料的途径。
反思:
在上面的案例中,我渐渐领悟到,教师要关注孩子们感兴趣的问题,挖掘有价值的教育内容,与幼儿共同合作学习。
教师应追随幼儿,从他们的反应中敏感地捕捉其中蕴含的学习价值,给予及时适当的引导,《纲要》中也提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师幼只有在共同参与探索,共同提出设想,共同寻找材料,共同寻求答案的互动中,才能迸发出智慧火花,促进情感的交流。
在这互动过程中,教师对幼儿是一种滋润式的哺育而不再是倾泻式的灌入。
由此可见,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目标能否达成,仅仅依靠教师的权威是难以实现的,和谐默契的师幼关系在其中起着桥梁作用。
在与孩子们一起活动的历程中,我时时为幼儿的创造潜能而感动,它在平平淡淡的真实生活中自然地沉淀着、积累着。
当然,在师幼互动中,不仅幼儿得到了积极的影响和发展,教师也同样可以从师幼互动中汲取经验和成长的养分,并在反思中逐步提高自己,这正是每一个教育者所期望的。
关于“长颈鹿到底有没有棕毛?”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对不起,没有用,没有用
孩子们在厕所里围成一团,七嘴八舌地重复着这样的语言。
“对不起”应该是和“没关系”连在一起的,为什么会没有用呢?这是怎么回事呢?我顺着孩子们的声音来到厕所,了解到事情的经过:原来是浩则上小便时,不小心将尿,尿到了宇城的裤子上,浩则连忙说,对不起,而这是宇城说:“没有用,没有用”,正好成浩听到了也跟着说,“没有用,没有用,已经尿到裤子上了”,旁边围观的孩子也顺势加入了其中……于是便出现了开始的一幕。
这时,再看看浩则,他不断的环顾着周围的小朋友,一脸的无助与无奈,怎么办?已经说对不起了,可是没有用,已经赔礼道歉了,可是人家不原谅。
这是我已有点生气了,便问宇城:“对不起,为什么没有用?难道你不原谅云帆?宇城抬起头眼睛看着我,不说话。
那是谁说的,“对不起,没有用”?我的嗓门提高了八度,周围一片寂静……“是老师说的”(毛毛说)老师说的?“哪个老师,什么时候说过这句话?“就是那天彦博的头让浩则给碰起了一个包,你说对不起,有什么用,已经起包了,没有用”……噢!我想起来了,那是上一周,浩则在教室里跑,一不小心把彦博撞倒在地,头碰到地上,起了一个包,彦博哭了,当时我一看到他的头,情绪很激动,而这时浩则也很害怕一直说,“对不起,对不起,”当时的我根本没把他的道歉当会事,只顾着彦博的头,道歉有什么用?头都起包了,说对不起能把她头上的包给消了,没有用……当时的我是在气头上,根本没把自己的话当回事,没想到,这样不逊的语言倒让孩子们给吸收了,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作为幼儿园老师面对着这些尚未有自我保护能力的幼儿来说,安全是“重中之重”,当出现孩子的安全受到侵害时,情绪会受到很大的干扰,对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所作所为往往是没有知觉,出言不逊,而这样也会在不知不觉中伤害到其他的幼儿,给孩子们形成一种错误的概念,今天,孩子的直言告诉了我,也提醒了我,在这个岗位上自己的一言一行要谨慎,不管遇到什么事情要冷静,心平气和的处理每一件事情,因为,我们经营着是一份特殊的职业。
教育随笔:没有做不到,只有不用心
开放日活动刚刚结束,老师们一起交流本次活动中的不足和亮点,说到家长工作这个问题。好多班的家长来的都不全,个别班的家长来的特别少,而我们班的家长全都来了,有些家长还连续来了两天,家长们的反应也都不错。陈老师问我有什么秘诀,我就笑着说:“我选的活动好,亲子制作必须爸爸妈妈来,不来参加没人和孩子一起做了!”话虽然是这样回应的,但我心里最清楚了,我确实用心做家长工作了!
从预备班开始,除了每天孩子们在幼儿园的两个小时,其他大部分时间我都是在和家长交流。虽然孩子入园只有这短短两个小时,我做的事情可不少。我想尽各种方法去哄好那些哭闹的孩子,和他们一起游戏,一起玩耍。给他们拍照片,有时候我们一天能拍上好几百张照片,为了让家长们看到孩子们在幼儿园的表现。我还会分析孩子的性格特点,和他们聊聊自己的兴趣爱好。
这些事情看似很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为了让每个家长都能及时的了解孩子们的情况,我怕自己记不住,我都会拿笔记下来:今天谁有进步了,谁找到好朋友了,谁拉臭臭了等等。孩子们放学后我就开始和家长交流,给他们发照片,说说孩子的情况,了解家长最关注的是哪些方面的问题,下次我就会更有针对性的和他们聊。就这样,我每天都会跟家长聊天,发照片,跟进,公平的面对所有家长,一个也不放过。这两个月虽然每天只上两个小时的班,但我付出的努力别人都没有看到,有时候晚上和家长聊到十点多,自己的宝贝都没有付出这么多。这两个月的付出让我换来了家长的信任,通过我的努力让家长可以放心的把孩子交到我的手上,我成功的收获了家长的心。
正式开学后孩子们在幼儿园吃饭、睡觉,我并没有松懈,因为家长们对此都非常关心,所以我继续跟家长交流,关注到所有的孩子。让家长们感觉到老师对孩子们的关爱和细心的照料,我们在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选择彩虹班是正确的。慢慢的家长也都放心了,对班级的活动也都积极参加,踊跃报名,许多活动中彩虹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得到了领导和老师们的认可。
我是幸运的,我是幸福的,我有一群活泼可爱的彩虹宝宝,我有一帮积极向上的家长团队,我有两个得力助手,我有一个充满了正能量的彩虹班!
我相信不管做什么事情:没有做不到,只有不用心!
教育随笔:老师到底有多大
教育随笔:老师到底有多大
今天自由活动时,发现好几个小朋友聚在一起叽叽喳喳,好像在讨论什么,马腾宇还时不时地看看我,好像是在讨论我,一副很神秘的样子。我很好奇,轻轻走过去,问道:“你们在说我什么呢?”汤嘉希快人快语:“我们在讨论你到底多大了!”“那我到底多大呢?”闵浩文说:“你可能120岁了。”把我说得这么老,我心里可不乐意额,但还是装着好奇的样子问:“你为什么觉得我有120岁呢?”“因为你的个子好高哦!”张陈浩淋羡慕的说。原来这样啊,我暗暗松了一口气,略带自豪地说:“呵呵,我没那么大,那么大不是老妖精了!”马腾宇接着说:“我猜你30岁。”把我说小了,我好高兴:“为什么说我30岁啊!”“我觉得你和我妈妈差不多大,我妈妈今年30岁。”“呵呵,我不止30岁了,我的孩子已经上大学,我40多啦!”“哦,但老师好漂亮啊!”
老师在孩子心目中是神秘的,高大的,我们做老师的应该时刻保持一颗年轻的心,那样才能和孩子融入在一起,打成一片,孩子喜欢这样的老师。
个案记录:没有意识到的偏心
小露是我们的一个很机灵的小女孩,她很聪明,很大方,嘴巴特别的甜,胖乎乎的,很可爱。连平时犯错误老师都舍不得批评她。这一天,小露和小荣在帮老师打扫卫生,还没打扫完,小露就跑出去和其它小朋友玩了。小荣说:”老师,小露没有打扫完就跑出去和小鹏友玩了。”我正在忙着拖地,小荣的声音说的又很低,我没听到也没有去在意。小荣撅着小嘴和几个小朋友说开了:“老师就是喜欢小露,不喜欢我,她没打扫完就走了,老师都不说她。”这次,小荣的声音很高,也很生气。一句话引起了许多小朋友的讨论:“对的,老师就是喜欢小露,不喜欢我们。”听了孩子们的话,我意识到,孩子看的是很清楚的,以前,在别的活动中总是给小露开后门,是她养成了骄傲自满的习惯,也不遵守各项纪律。加上我没有及时去制止,反而让小朋友觉得我偏心,只喜欢小露,不喜欢其他人。我的做法既害了小露,也伤害了全班的小朋友。于是,我及时向孩子们道了歉,保证下次不会再这样了。孩子们都开心的点点头。是的,孩子们是需要公平去对待的,老师的行为对他们的影响会很大。
我们班有个小朋友特别的聪明,他叫王涵。不过他有一个特别不好的毛病,就是没等老师话说完,他就开始插嘴。有的时候,我刚说了一个开头,他就开始插嘴说话了,连同其它小朋友一起开始说话。哪怕在课堂上,他也自己说自己的话,不理会老师。这一天的喝水时间到了,我刚开始说:“小朋友啊,我们来喝点水吧!”我话还没说完,王涵小朋友就开始喊:“第一组小朋友先去拿茶缸倒水!”可是全班小朋友并不听他的,都坐着不动。见到这个场景,我灵机一动,突然笑眯眯的,让所有小朋友在位置上坐好,然后,我宣布让王涵小朋友来当小老师。小朋友们见到让王涵来当小老师,都很吃惊的看着他,开始吵开了。王涵大声地喊:“第一组小朋友小朋友先去拿茶缸倒水。”话音刚落,可是没有一个人听他的话,大家都还在吵。
借此机会,我对他说:“你一个人的声音怎么能比得上我们班这么多小朋友的声音呢?老师上课的时候,你总是在讲话,那别人还听得见么?只听你说话了。王涵听了以后,红了脸低下了头。从此以后,王涵改掉了这个不好的毛病。有时候针对孩子的特点去教育,比凭空的说要好得多。
教育随笔:没有意识到的偏心
教育随笔:没有意识到的偏心
小露是我们的一个很机灵的小女孩,她很聪明,很大方,嘴巴特别的甜,胖乎乎的,很可爱。连平时犯错误老师都舍不得批评她。这一天,小露和小荣在帮老师打扫卫生,还没打扫完,小露就跑出去和其它小朋友玩了。小荣说:”老师,小露没有打扫完就跑出去和小鹏友玩了。”我正在忙着拖地,小荣的声音说的又很低,我没听到也没有去在意。小荣撅着小嘴和几个小朋友说开了:“老师就是喜欢小露,不喜欢我,她没打扫完就走了,老师都不说她。”这次,小荣的声音很高,也很生气。一句话引起了许多小朋友的讨论:“对的,老师就是喜欢小露,不喜欢我们。”听了孩子们的话,我意识到,孩子看的是很清楚的,以前,在别的活动中总是给小露开后门,是她养成了骄傲自满的习惯,也不遵守各项纪律。加上我没有及时去制止,反而让小朋友觉得我偏心,只喜欢小露,不喜欢其他人。我的做法既害了小露,也伤害了全班的小朋友。于是,我及时向孩子们道了歉,保证下次不会再这样了。孩子们都开心的点点头。是的,孩子们是需要公平去对待的,老师的行为对他们的影响会很大。
我们班有个小朋友特别的聪明,他叫小涵。不过他有一个特别不好的毛病,就是没等老师话说完,他就开始插嘴。有的时候,我刚说了一个开头,他就开始插嘴说话了,连同其它小朋友一起开始说话。哪怕在课堂上,他也自己说自己的话,不理会老师。这一天的喝水时间到了,我刚开始说:“小朋友啊,我们来喝点水吧!”我话还没说完,小涵小朋友就开始喊:“第一组小朋友先去拿茶缸倒水!”可是全班小朋友并不听他的,都坐着不动。见到这个场景,我灵机一动,突然笑眯眯的,让所有小朋友在位置上坐好,然后,我宣布让小涵小朋友来当小老师。小朋友们见到让小涵来当小老师,都很吃惊的看着他,开始吵开了。小涵大声地喊:“第一组小朋友小朋友先去拿茶缸倒水。”话音刚落,可是没有一个人听他的话,大家都还在吵。
借此机会,我对他说:“你一个人的声音怎么能比得上我们班这么多小朋友的声音呢?老师上课的时候,你总是在讲话,那别人还听得见么?只听你说话了。小涵听了以后,红了脸低下了头。从此以后,小涵改掉了这个不好的毛病。有时候针对孩子的特点去教育,比凭空的说要好得多。
树上有许多毛毛虫
户外活动时,孩子们有的跳绳,有的拍球;有的踩高跷;还有的在树下做游戏。玩得正起劲时,建宇突然叫起来:老师快看,树上有许多毛毛虫。随着喊声,孩子们一下子围过来,像看宝贝似得,昂着头踮起脚,争着抢着往树上看。我走过来抬头一看,原来是满树的柳絮毛茸茸的。乍一看真有点像毛毛虫。
我问孩子们:树上是什么呀毛茸茸的。有的说是羽绒服里的毛毛,有的说是棉花;有的说是小鸟身上的羽毛;还有的说就是毛毛虫;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着。我抚摸着孩子们的头说:你们很有想象力,但这不是羽毛,也不是棉花,更不是毛毛虫,这是“柳絮”。说着我随手摘下许多柳絮分给孩子们,同时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柳絮的形状与颜色。孩子们一边观察,一边议论着。陈晨说:“柳絮的样子呈絮状,像棉花散开的样子”。琪琪说:“它身上有白色的毛。”我走到孩子们中间说:你们说的非常好,柳絮是柳的种子,它身上长满了茸毛,被风一吹,就会漫天飞舞。
孩子们望着我,眼里充满疑惑。于是,我把柳絮放在嘴边使劲一吹,柳絮上的茸毛立刻飞起来。有的落在孩子们的头上,有的落在他们的身上。孩子们高兴的跳着,叫着。他们的笑声随柳絮飘得很远。
借着户外活动的机会,孩子们认识了柳絮,并知道了柳絮是柳的种子。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一定多留心观察,抓住每一次机会丰富孩子们的知识经验。
没有不合格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家长
自从上了幼儿园,孩子仿佛一夜间长大,懂事了好多。作为家长,颇感欣慰。
尽管孩子在一天天进步,但我发现,自己却对孩子要求越来越多了。每天要求孩子这要做好,那也要做好,孩子在大人的不良情绪感染下,也变得急躁、爱发脾气、没有耐性。
静下来,对自己的育儿方法进行反思。发现这些问题如果出现在孩子三岁之前,我一定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蹲下来,耐心地询问他哭的原因,然后安抚他,直到孩子的情绪恢复平静。这种方法很奏效,孩子的脾气也变得越来越好。
但是近来,因为自己处理孩子哭闹的方法不对,经常批评他,有些时候还会对他大声吼,而孩子也有了自己的思想,他不能表达对一件事情的不满,就用更加厉害的哭闹形式来反抗。这样孩子与家长就形成了对立面,家长越来越生气,孩子哭闹得越来越厉害,最终是两败俱伤。
其实,孩子的进步是慢慢的,现在不是提倡孩子要“慢养”吗?孩子的每一点成长与进步,都是建立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之上的。我们是新手妈妈,可以容忍自己犯错,但反过来,我们也是孩子的试验品,孩子也在慢慢尝试与大人的交流和沟通,所以我们必须也要容忍孩子犯错,孩子只有在不断犯错、改错中才能快速成长。
以下是我以前记录的关于孩子吃饭问题的处理方法,抓住了孩子的脾气、秉性,用他喜欢的、能够接受的方式,成功地解决了孩子的吃饭问题。
“有一阵子,宝贝也不爱吃饭。有一天我给他做了汤面。吃饭的时候,我说‘这是我的面,宝贝你不要吃哦!’我想他既然总是与大人对着干,干脆就换种方式和他沟通,这招果然见效。宝贝一听我不让他吃,一下子就来了劲,偏偏要到我碗里夹面条,我故意对他说:‘你看你吃了妈妈的面,妈妈没有了,怎么办呀!’宝贝特别喜欢和我开这种玩笑,总觉得自己占了便宜似的,听了我的话,哈哈大笑。就这样,我俩在打闹中,肖肖一会儿就吃了半碗面条。
今天晚上也是,我做好馄饨后故意对他说:‘这是妈妈的馄饨,你可不要吃哦!’我还故意离他远远的,假装不给他吃。结果宝贝来了神,在房间内大喊‘妈妈,我要吃,我肚子饿了。’如果他自己要吃,就一定会吃。于是我走过来,两个人你一口,我一口,孩子吃了好多。
但这段时间我又是如何处理的呢?我觉得孩子大了,好好吃饭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所以孩子一不好好吃饭,我就会命令他好好吃饭,把饭吃光。这时孩子饭虽然吃了,但整顿饭下来,却是眼含泪珠,对父母诸多的不满。
不仅吃饭问题,现在好多问题都和以前处理方法不一样,总觉得孩子大了,好多事情是理所当然的。现在检讨一下自己,应该像以前一样,耐心地引导孩子成长,孩子自己也是在摸石头过河。教育孩子,如果这条路行不通,我们可以换一种彼此都能接受的方式,条条大路通罗马,总有一种是适合自己的孩子的。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举止、教育方式、行为习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如果用适宜的方式去引导孩子,一定会让他们改掉坏习惯。当然,这需要家长与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只要家长有心,没有什么事是不可以做到的。只要家长用心,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家长心目中的好孩子。家长对孩子的付出,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成正比的。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父母。
幼儿案例分析:没有意识到的偏心
小露是我们的一个很机灵的小女孩,她很聪明,很大方,嘴巴特别的甜,胖乎乎的,很可爱。连平时犯错误老师都舍不得批评她。这一天,小露和小荣在帮老师打扫卫生,还没打扫完,小露就跑出去和其它小朋友玩了。小荣说:”老师,小露没有打扫完就跑出去和小鹏友玩了。”我正在忙着拖地,小荣的声音说的又很低,我没听到也没有去在意。小荣撅着小嘴和几个小朋友说开了:“老师就是喜欢小露,不喜欢我,她没打扫完就走了,老师都不说她。”这次,小荣的声音很高,也很生气。一句话引起了许多小朋友的讨论:“对的,老师就是喜欢小露,不喜欢我们。”听了孩子们的话,我意识到,孩子看的是很清楚的,以前,在别的活动中总是给小露开后门,是她养成了骄傲自满的习惯,也不遵守各项纪律。加上我没有及时去制止,反而让小朋友觉得我偏心,只喜欢小露,不喜欢其他人。我的做法既害了小露,也伤害了全班的小朋友。于是,我及时向孩子们道了歉,保证下次不会再这样了。孩子们都开心的点点头。是的,孩子们是需要公平去对待的,老师的行为对他们的影响会很大。
我们班有个小朋友特别的聪明,他叫王涵。不过他有一个特别不好的毛病,就是没等老师话说完,他就开始插嘴。有的时候,我刚说了一个开头,他就开始插嘴说话了,连同其它小朋友一起开始说话。哪怕在课堂上,他也自己说自己的话,不理会老师。这一天的喝水时间到了,我刚开始说:“小朋友啊,我们来喝点水吧!”我话还没说完,王涵小朋友就开始喊:“第一组小朋友先去拿茶缸倒水!”可是全班小朋友并不听他的,都坐着不动。见到这个场景,我灵机一动,突然笑眯眯的,让所有小朋友在位置上坐好,然后,我宣布让王涵小朋友来当小老师。小朋友们见到让王涵来当小老师,都很吃惊的看着他,开始吵开了。王涵大声地喊:“第一组小朋友小朋友先去拿茶缸倒水。”话音刚落,可是没有一个人听他的话,大家都还在吵。
借此机会,我对他说:“你一个人的声音怎么能比得上我们班这么多小朋友的声音呢?老师上课的时候,你总是在讲话,那别人还听得见么?只听你说话了。王涵听了以后,红了脸低下了头。从此以后,王涵改掉了这个不好的毛病。有时候针对孩子的特点去教育,比凭空的说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