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成语故事——守株待兔

发布时间:2019-12-17 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说课稿 幼儿园语言领域说课稿 幼儿园语言领域教案

目标:

1.通过欣赏课件,理解成语故事“守株待兔”的内容,知道不努力付出是不会成功的。

2.能根据故事课件大胆提问,并用丰富的语言进行表述。

3.产生对学习成语的兴趣。

准备:

网络故事动画片,“守株待兔”字卡,甘萍演唱的歌曲《守株待兔》。

过程:

一、萌发欣赏无声故事动画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动画片,这个动画片有点特别,只有图像,没有声音,所以小朋友要认真、仔细地看。

(教师简洁明了地提出观看动画片的要求,将幼儿的注意力直接指向了故事动画片的图像。)

二、通过大胆提问,理解故事内容

1.欣赏无声故事动画片第一部分(从开始到农夫天天站在树下等),提出疑问。

师:看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1)幼:为什么这只兔子会撞在大树上?

师:咦!这是怎么回事呢?

(个别幼儿提出问题后,教师积极回应,并将问题抛给全体幼儿,鼓励幼儿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

幼:有可能兔子的眼睛瞎了,看不见。

幼:有可能它不会急转弯。

幼:也许后面有猎人在追它。

幼:有可能它没来得及停住。

幼:也许它奔跑时没有看前面。

幼:还有可能它今天太高兴了。

师:兔子自己撞在树上的事情会不会天天发生?

幼:不会,只会难得发生一次。

幼:今天是碰巧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师(小结):这样不会经常发生的事情,我们可以说是偶然的事、碰巧的事、难得的事。

(教师抓住幼儿心中的困惑,以追问的方式呈现核心问题,引导幼儿想象、推理,为更好地理解成语故事作了铺垫。)

(2)幼:为什么动画片里一会儿太阳从山的这边出来又从那边不见了,一会儿月亮又出来了?

幼:表示白天过去了,又到了晚上。

幼:就是一天又一天的意思。

幼:过去了很多天。

(3)幼:为什么这个人要一直站在树旁,别人叫他去干活他也不去呢?

师:就是呀,这是为什么呢?

幼:因为他还想等兔子来撞树。

幼:因为他太想吃兔子肉了。

幼:兔肉太鲜美了。

幼:因为干活很辛苦。

(4)师:老师也想问一个问题,如果农夫一直这样等下去,田里的庄稼会怎样?

幼:他不去给庄稼除草、浇水、施肥,庄稼会死的。

幼:他的田里会长许多杂草。

幼:别人丰收了,他家的人却要挨饿了。

(教师及时在幼儿的疑问中捕捉宝贵的教学资源,并以学习同伴的身份参与提问,既提高了幼儿提出问题、大胆表达自己见解的积极性,又将重点问题提炼出来,吸引幼儿深入探索,有利于幼儿逐步形成勤于思考、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学习品质。)

2.欣赏无声故事动画片第二部分(故事结束部分),再次提问。

师:故事看完了,你现在有什么话要说?还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教师再次为幼儿创造提问的机会,有助于幼儿对完整的故事进行梳理、剖析。)

幼:农夫原来很胖,现在为什么会变得这么瘦呀?

幼:因为过了一年,他变老了。yjs21.coM

幼:他只想天天捡便宜。

幼:他太想吃兔子肉了,可是那天是碰巧发生的,后来没有兔子再撞死,他就再也没有吃到兔子肉。

幼:他家的庄稼也死了,他没粮食吃了。

三、完整欣赏有声故事动画片

1.提出观看要求。

师:让我们一起再来看一遍故事,这次我要把声音放出来。大家听一听,想一想,农夫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

(幼儿带着问题完整欣赏有声故事动画片,既能加深对故事内容的解读,又能提炼故事的内涵。)

2.讨论、交流。

师:你觉得农夫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

幼:他是一个懒惰的人,不想干活,只想捡便宜。

幼:他是一个很傻的人,以为兔子天天会来撞树。

幼:他嘴巴很馋,天天想吃好东西。

幼:他是一个自以为是的人,以为会等到第二只、第三只兔子。

师:生活中有没有像农夫这样贪吃的、偷懒的、傻傻的人呢?

四、利用字卡学习成语“守株待兔”

1.引出成语“守株待兔”。

师:你们喜欢听这个故事吗?一个懒惰的农夫天天守候在大树旁,傻傻地等待着兔子来撞树,这个故事有一个名字,叫什么呢?就叫“守株待兔”。

(教师边用动作表演,边用语言介绍“守株待兔”的意思,能让幼儿直观地理解成语的意义。)

2.幼儿完整观看动画片,学习成语“守株待兔”,可边看边用动作表演。

3.欣赏歌曲《守株待兔》。

(歌曲旋律欢快,歌词诙谐,充满了讽刺味,将一个懒惰、贪吃的农夫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有助于幼儿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视角加深对成语故事的理解。)

4.引发幼儿进一步学习成语故事的兴趣。

师:“守株待兔”是一个成语。成语是我们中国语言中特有的一种词语,许多成语都像“守株待兔”一样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一些道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知道的成语会越来越多。你们的爸爸妈妈就知道许多成语。今天回家请每个人学一个成语故事,并请爸爸妈妈写下来。明天你们做小老师,把自己学到的成语故事讲给小朋友听。

(让幼儿回家学习一个成语故事,然后做小老师讲给小朋友听,这一任务既满足了幼儿学习成语的需求,又让他们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小编推荐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守株待兔》及教学反思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守株待兔》及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教案《守株待兔》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猜字的形式,初步感受玩字的乐趣,认识株、兔,理解守株待兔的含义,知道不劳而获是不会成功的,续编成语故事,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会有所收获,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语言《守株待兔》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认识株、兔,理解守株待兔的含义,知道不劳而获是不会成功的。

2、通过猜字的形式,初步感受玩字的乐趣。

3、续编成语故事,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会有所收获。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5、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活动准备】

动画片守株待兔。

【活动过程】

一、认识成语守株待兔。

教师出示画面,引导幼儿猜测后面躲得是什么字?认识株、兔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看动画片就知道了!

二、通过动画片结合具体的问题引导幼儿理解守株待兔的含义。

1、谁在什么地方见到了野兔?

2、见到野兔以后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他能等到野兔吗?为什么?幼儿猜想。

根据幼儿出现的情况分组讨论:(A、能等到B、等不到)双方说出自己的理由。

教师及时总结,突出重点:

A、他坐在树桩旁等呀等,终于等到了野兔。

B、他坐在树桩旁等呀等,最后还是没有等到野兔。

他到底有没有等到野兔呢?我们继续往下看(继续播放至结束)

4、他等到了吗?为什么等不到呢?

5、他没有等到野兔,反而怎么样了?

教师总结,重点突出:他坐在树桩旁边等呀等,庄稼也死了,人也瘦了,最后一只野兔也没有等到。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不经过努力和辛勤劳动,是不会获得成功的。

6、你认为他应该怎么做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延伸活动】

幼儿可以表演守株待兔。

【活动反思】

以看图猜成语故事导入,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进入课题。猜谜语导入寓言故事,向学生介绍《中国寓言故事》这本书,了解更多的寓言故事。老师板书课题,学生跟写,同时老师一边写课题一边说说每个字的大概意思,那么在入题时,学生跟写可以更好的集中注意里,老师边写边说,是让学生理解题目大概的意思。

让学生自己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解释题目的句子,让学生有更好的概括能力。同时随文识字,找出句子中的生字,对个别字进行拓展。

教学过程中,我在两个地方进行了说话练习,一个是小组讨论课文每句话的意思;一个是学生上台讲《守株待兔》的故事。想象说话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故事拓展,让学生讲讲《守株待兔》的故事,这一系列的设计都是想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在教学中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突显了几个问题:

1、留给学生讨论的时间有点短。

2、当学生回答不到点子上,没有及时指导。

3、小组分享时应多找几个小组展示。

从这次的成长课中,我深深的体会到,教师备课,读透教材,学生课堂调控能力等方面的工作一定要做得细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做到:

教师一定要认真的备好课,头脑中要头清晰的教学环节。

熟悉教材,吃透教材。今后在上每一节时,先要管理好班级的纪律,让差生能跟上脚步,试着大胆举手发言,好的学生能让好的吸收课堂上学习的知识。

幼儿百科: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奇迹终于发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突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旁边的树根上。

不知道本文“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守株待兔》及教学反思”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成语故事——狐假虎威


活动目标

1.理解“狐假虎威”成语故事的内容及情节,丰富词汇:半信半疑、得意洋洋。(重点)

2.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角色的理解和看法,并能运用语言、动作、表情创造性地表现故事中的角色对话及角色特点。(难点)

3.对成语故事感兴趣,初步感受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妙。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活动前了解幼儿对成语的认知水平,丰富幼儿成语的认知经验,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成语。

2.物质准备:故事动画、图片课件。

活动过程

以游戏“看图画猜成语”导入,激发幼儿学习成语的兴趣,并初步感受古典文化的精妙

1.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知道的成语,了解成语是我国特有的古典文化。

2.玩“看图画猜成语”的游戏:出示幼儿自己画的成语故事,引导幼儿根据图画内容,说出成语,引出成语“狐假虎威”。

结合故事动画完整听赏故事,初步理解“狐假虎威”成语故事的内容与情节

1.教师结合故事动画完整讲述故事。

2.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初步理解“狐假虎威”成语故事的内容。

提问: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幼共同分段讲述、分析、理解故事内容,引导幼儿学说对话,理解词语:半信半疑、得意洋洋

1.教师结合课件讲述第一段(故事开始至“天帝是不会饶恕你的”),在提问、表演中引导幼儿学说对话。

提问:狐狸被捉住后心里是怎么想的?它是怎么说的?

狐狸为什么要装出傲慢、镇静的样子?

2.师幼共同边讨论边讲述第二段(“老虎听了狐狸的话”至“跟在狐狸后面四处张望”),在提问、讨论中引导幼儿分角色表演对话,表现角色的特点。

提问:老虎听了狐狸的话为什么一愣?丰富词汇:半信半疑。

狐狸一看老虎不信赶紧说了什么?

接下来它们是怎么做的?

3.幼儿看图自主讲述第三段(“森林中的……”至最后),在讲述、表演中引导幼儿重点表现角色特点。

提问:狐狸为什么得意洋洋?它对老虎说了什么?丰富词汇:得意洋洋。

4.引发幼儿讨论,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不同的想法。

提问:在你眼中,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狐狸?

在动物们的眼中,这又是一只什么样的狐狸?

5.拓展幼儿的想象,进一步加深对“狐假虎威”的理解。

提问:老虎一直会上当吗?狐狸一直会得逞吗?它们还会发生什么事?

给故事动画配音,运用语言、动作、表情创造性地表现故事中角色的对话及特点

教师配合、支持幼儿共同完成为故事动画配音,引导幼儿重点讲述对话部分,并创造性地进行表现。

游戏“看动作猜成语”,进一步引发幼儿对中国古典文化——成语的兴趣

活动评析

成语是中华民族优秀的语言文化,许多成语背后蕴藏着有趣的故事和深刻的寓意。《狐假虎威》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描述了狐狸用自己的计谋,借老虎的威风吓跑百兽、逃脱虎口的过程。这是一则内容经典、富有趣味、为幼儿所熟悉的成语故事,有部分幼儿对故事内容也有一定的了解,基于上述分析,结合《纲要》中指出的:“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创造性地使用了本教材:

1.依据幼儿年龄特点,对内容进行适当的修改

为了更好地贴近大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让故事更加富有趣味,对故事内容进行了修改,删减了“生性狡猾”“望而生畏”“魂飞魄散”等幼儿难以理解的成语,保留了能体现角色特点的“半信半疑”“得意洋洋”等成语,在故事情节的描述上更加儿童化、口语化,更为生动形象,易于幼儿理解,便于幼儿表现与表达。

2.既关注经典故事的原意,又尊重幼儿的认知特点

“狐假虎威”这一成语原意是用来比喻仗势欺人的行为,寓意深刻,离幼儿生活较远,幼儿不易理解。因此,本次活动在遵循故事原意的基础上,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对故事内涵的定位是: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动物们,保住了自己的性命,狐狸用狐假虎威的计谋达到自己的目的是不可取的。另外,给孩子提供多角度、开放性思维的空间,引导幼儿从多角度挖掘故事的内涵,如:狐狸遇到危险能冷静机智,动脑筋想办法等,尊重幼儿的思维水平以及看待问题的角度。

本活动采取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策略:

1.运用“润·思·述”教学方法,帮助幼儿把握角色特点,理解故事内涵

现代语言学认为“思维与语言是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学习语言的过程其实就是幼儿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训练的过程。此成语故事虽然情节简单,但含义深刻,幼儿对角色特点的分析和把握较难,因此,运用“润·思·述”教学方法,可帮助幼儿正确把握角色特点,理解故事内涵,引发幼儿积极思考、大胆表达。

在过程中体现“润”——通过观看形象生动的动画视频,倾听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讲述,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丰富的语言和有趣的情节,充分激发幼儿听故事、理解故事、表达故事的兴趣与愿望。

在互动中突出“思”——一是通过开放性的问题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如“你认为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狐狸,在动物们的眼中,这又是一只什么样的狐狸”,引发幼儿从不同角度思考表达对故事角色的理解,充分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二是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如“狐狸会一直得逞吗,它们还会发生什么事”,引发幼儿的创造性想象,给幼儿充分思考的空间。三是通过分析式的提问培养幼儿的逻辑性思维,如“老虎为什么一愣,狐狸为什么要赶紧说”等问题,引导幼儿根据故事线索进行思考,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在表达中落实“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为幼儿提供充分表达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幼儿运用语言、表情、动作复述故事的对话,表现角色特点,从而帮助幼儿加深对故事内涵的理解。

2.在分段讲述过程中层层递进,引发幼儿自主学习

此成语故事深为幼儿所熟悉,部分幼儿通过多种渠道对故事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在第二遍分段讲述故事过程中,教师逐步隐退,第一段幼儿先以倾听为主,体会角色特点,第二段以师幼共同分析讨论的方式进一步学说对话,理解角色特点,第三段幼儿自主讲述、大胆表现角色特点,体现幼儿学习的主体性。

3.采用游戏激趣的方法,引导幼儿体验学习成语的乐趣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开始部分,以游戏“看图画猜成语”引出“狐假虎威”的故事内容,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在结束部分,以“看动作猜成语”的游戏,进一步激发幼儿对中国古典文化——成语的兴趣。通过游戏让幼儿身心愉悦地参与到活动中,同时,体验用不同形式学习和表现成语的乐趣,感受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妙。

幼儿园《守株待兔》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守株待兔

河南省济源市下冶镇第二中心幼儿园 聂同杰

活动目标

1、能用连贯的语句表达画面内容,并乐意在集体面前表达,初步理解作品内容、人物感情。

2、通过各种形式的玩字,激发幼儿认读汉字的兴趣。

3、通过观察农夫守株待兔的经过,知道偶然发生的事情不能代表永远、不劳动是没有收获的。

活动准备:

教师自制字卡“辛苦”;“兔子”;“守”;“笑话”;。

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 出示幼儿用书,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 幼儿欣赏故事,初步感受故事的讽刺意味。

1、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仔细观察画面:图上画了什么?(小兔子,农夫)农夫和兔子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现在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2、教师完整的讲述一遍故事。

提问:(1)农夫怎么会白捡到一只兔子?(兔子跑得太快,撞死在天边的树上了)这只兔子是从哪里来的?(从远处跑来的)(出示字词卡“兔子”;,引导幼儿认读)

(2)兔子撞死在树上,这样的事会不会天天有?(不会)农夫是怎么想的?(如果每天见到一只兔子,既有兔肉吃了,兔皮还可以卖钱,也就不用每天在田里辛勤的劳动了。)

(3)真的有那么好的事吗?(不多)后来农夫是怎么做的?(他整天守在树干旁等着另一只兔子的出现。)(出示字词卡“守”;,引导幼儿认读)

(4)最后结果怎么样?(结果田地里长满了荒草,兔子仍然没有出现。)

三、教师再次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寓意。

提问:1.在没有捡到兔子以前,农夫每天在做什么?(每天在田地里辛苦的工作。)(出示字词卡“辛苦”;,引导幼儿认读)

2、故事里说:“从那天以后,农夫就不再耕作,整天守在树干旁等待另一只兔子的出现。”;“整天”;是什么意思?(从早到晚)听了“整天”;,你有什么感觉?(幼儿自由说)

3、为什么农夫会成为大家的笑话?(他想不付出任何辛劳就可以收获)((出示字词卡“笑话”;,引导幼儿认读)

四、让幼儿看图讲述故事。

五、引导幼儿尝试改编故事结尾。

1、教师:如果你是农夫的好朋友,你想对农夫说些什么?想怎么劝劝他?(让幼儿自己说他的想法)

2、教师:想一想,如果农夫听了别人的劝告,故事又会变成什么样?(田地不会长满荒草)

3、鼓励幼儿大胆地用自己的想法改变故事的结尾。

【推荐】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守株待兔》


活动目标:

1、认识株、兔,理解守株待兔的含义,知道不劳而获是不会成功的。

2、通过猜字的形式,初步感受玩字的乐趣。

3、续编成语故事,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会有所收获。

活动准备:动画片守株待兔。

活动过程:

一、认识成语守株待兔。

教师出示画面,引导幼儿猜测后面躲得是什么字?认识株、兔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看动画片就知道了!

二、通过动画片结合具体的问题引导幼儿理解守株待兔的含义。

1、谁在什么地方见到了野兔?

2、见到野兔以后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他能等到野兔吗?为什么?幼儿猜想。

根据幼儿出现的情况分组讨论:(A、能等到B、等不到) 双方说出自己的理由。

教师及时总结,突出重点:

A、他坐在树桩旁等呀等,终于等到了野兔。

B、他坐在树桩旁等呀等,最后还是没有等到野兔。

他到底有没有等到野兔呢?我们继续往下看(继续播放至结束)

4、他等到了吗?为什么等不到呢?

5、他没有等到野兔,反而怎么样了?

教师总结,重点突出:他坐在树桩旁边等呀等,庄稼也死了,人也瘦了,最后一只野兔也没有等到。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不经过努力和辛勤劳动,是不会获得成功的。

6、你认为他应该怎么做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延伸活动:

幼儿可以表演守株待兔。

相关推荐

  • 幼儿园寓言故事说课稿:守株待兔 一、说活动教材 我国寓言文学历史悠久,自先秦以来名家辈出,脍炙人口的寓言精品佳作灿若繁星。先秦文学史中的许多寓言如“拔苗助长、守株待兔等,世代流传,早已变成了成语,为人们广泛应用。“人生多少哲理,尽在...
    2019-12-17 阅读全文
  • 寓言故事守株待兔8篇 幼儿故事在幼儿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可言喻,激发想象力只是其中之一,教师的职责是对每一个孩子负责,正确地教育引导孩子,现在在孩子身上多下点功夫,是可以让小孩子收益终身的!那么,你在找适合幼儿睡前听的故事吗?以下由小编收集整理的《寓言故事守株待兔8篇》,感谢您的参阅。自从农民那次得到兔子之后,突发奇想:...
    2023-03-02 阅读全文
  • 关于守株待兔成语故事600字11篇 职场中的打工人对文档应该很熟悉吧,一个得力助手就是范文模板,优秀的范文能够让人思路清晰,您为找到好的范文而烦恼过吗?为此,你可能需要看看“关于守株待兔成语故事”,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2023-02-20 阅读全文
  • 寓言故事〈守株待兔〉说课稿 一、说活动教材 我国寓言文学历史悠久,自先秦以来名家辈出,脍炙人口的寓言精品佳作灿若繁星。先秦文学史中的许多寓言如“拔苗助长、守株待兔等,世代流传,早已变成了成语,为人们广泛应用。“人生多少哲理,...
    2020-01-01 阅读全文
  • [荐]2023守株待兔的故事 幼儿故事的讲解需要父母与教师的引导,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幼儿的教育是循循渐进的过程,不可急于求成,因为好的教育关系着幼儿的一生!那么,有哪些故事是幼儿不适合读的呢?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2023守株待兔的故事”,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这张照片是我童年的记忆,永远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2023-03-08 阅读全文

一、说活动教材 我国寓言文学历史悠久,自先秦以来名家辈出,脍炙人口的寓言精品佳作灿若繁星。先秦文学史中的许多寓言如“拔苗助长、守株待兔等,世代流传,早已变成了成语,为人们广泛应用。“人生多少哲理,尽在...

2019-12-17 阅读全文

幼儿故事在幼儿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可言喻,激发想象力只是其中之一,教师的职责是对每一个孩子负责,正确地教育引导孩子,现在在孩子身上多下点功夫,是可以让小孩子收益终身的!那么,你在找适合幼儿睡前听的故事吗?以下由小编收集整理的《寓言故事守株待兔8篇》,感谢您的参阅。自从农民那次得到兔子之后,突发奇想:...

2023-03-02 阅读全文

职场中的打工人对文档应该很熟悉吧,一个得力助手就是范文模板,优秀的范文能够让人思路清晰,您为找到好的范文而烦恼过吗?为此,你可能需要看看“关于守株待兔成语故事”,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2023-02-20 阅读全文

一、说活动教材 我国寓言文学历史悠久,自先秦以来名家辈出,脍炙人口的寓言精品佳作灿若繁星。先秦文学史中的许多寓言如“拔苗助长、守株待兔等,世代流传,早已变成了成语,为人们广泛应用。“人生多少哲理,...

2020-01-01 阅读全文

幼儿故事的讲解需要父母与教师的引导,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幼儿的教育是循循渐进的过程,不可急于求成,因为好的教育关系着幼儿的一生!那么,有哪些故事是幼儿不适合读的呢?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2023守株待兔的故事”,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这张照片是我童年的记忆,永远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2023-03-08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