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妈妈们应该了解婴儿期心理特点

发布时间:2021-08-05 婴儿早期教育 幼儿园游戏特点 大班幼儿年龄特点

婴儿期是指儿童从出生到1岁的时期。胎儿刚出生后主要依靠皮层下中枢来实现非条件反射来保证他的内部器官和外部条件的最初适应,此时重要的非条件反射有食物反射、防御反射及定向反射。婴儿期由于神经髓鞘的形成不全,神经兴奋不能沿一定的通路迅速传导,故兴奋特别容易扩散,这也是小儿易激动的生理原因。

随着脑的不断发育,皮质中的暂时性联系也日益发展起来。新生儿明显的条件反射的是在出生后两周左右。4个月的儿童能区别各种气味,能分辨不同颜色的物体。4-5个月便能分辨出亲人和生人。从第4个月起开始分辨出成人的声音,如听到母亲说话的声音就高兴起来,并开始发出一些声音以回答成人。

5-6个月婴儿就可以再认妈妈,这是由于条件反射的建立和发展,婴儿出现的短暂记忆的表现。7-8个月时起,由于儿童多次感知某种物体或动作,并同时听到成人说出关于这一物体或动作的词,在他的脑里,就在这一物体或动作的形象和词的声音之间,建立起暂时联系,以后只要再听到这个词的声音就能引起相应的反应。10-11个月起婴儿开始“懂得”词的意义,并对词的内容发生反应,词开始成为信号,即第二信号儿童的语言或说出的词是从成人所发出的词或者语言的声音模仿开始产生的,因此,为了尽快开发儿童的语言能力,成人在与儿童接触时应尽可能不断给予语言刺激。

儿童情绪自两个月以后,积极情绪开始发展,当吃饱、温暖时,可以看到儿童活泼而微笑的表情,反之,能引起否定的情绪反应,如哭闹、呆滞等。因此,为了培养儿童良好的情绪状态,应经常和儿童交往,提供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提供适当的玩具,并多给予关心、照顾和抚爱。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扩展阅读

新爸妈要了解婴儿辅食


随着婴儿一天天长大,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也日益增多。这些营养成分除了来自母乳、牛奶外,更多的要由辅助食品供给。辅助食品中特别要强调补充的有以下几种:

1、补充维生素D

母乳、牛乳中维生素D均不足,而婴儿出生后的最初6个月生长特别快,骨骼、大脑、牙齿等的发育都需要维生素D的参与。

维生素D缺乏时易患佝偻病。补充维生素D,在家里主要是服鱼肝油。鱼肝油内含丰富的维生素A、D。新生儿2周后每天需补充维生素A3000国际单位,维生素D400国际单位。但市售浓鱼肝油滴剂,每克含维生素A5万国际单位,含维生素D5000国际单位(即A∶D=10∶1),含量太大,不适合婴儿食用。所以购买鱼肝油时应买儿童用鱼肝油,所含维生素A、D比例(2∶1)较适合婴儿食用。或饮用AD奶,即按儿童需要加了维生素AD的牛奶。服用浓缩鱼肝油或儿童用鱼肝油每天2滴即够。条件许可应抱孩子出去晒太阳。太阳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后,在皮肤内也可制造维生素D

2、补铁

母乳含铁很低,每100毫升含0.1毫克,牛乳含铁也很低,约每100毫升含0.2毫克。胎儿从母体获得的铁会在生后6个月内耗尽,缺铁可发生缺铁性贫血。专家们认为,足月儿应于4个月龄开始补铁,早产儿应于2个月龄开始补铁,同时给维生素E、维生素C。含铁多的食物有蛋黄、肝、鸡鸭血、猪肉等。

3、补维生素C

婴儿以母乳喂养者维生素C不会缺乏,若以牛奶喂养,因牛奶蒸煮灭菌,维生素C多已破坏,故自满月起加喂鲜果汁、菜汤、蕃茄汁等。

4、增加优质蛋白质

除母乳、牛乳外,其他含蛋白质的食物也要注意补充,尤其是肉、肝、鱼、蛋、豆制品等,还要做成不同形状的食物,以刺激孩子的食欲,以免形成偏食。

婴儿分离焦虑妈妈巧化解


导读:孩子在未满六个月以前,只要有人能细心照顾他的需要,不论是由谁来照顾似乎差别不大。但是到了六个月之后,孩子开始会对陌生人和陌生环境产生害怕的情形,而他也会开始对他有反应的人,如和妈妈、保姆之间产生一种特殊的“连接”,而当孩子和某一特定个人产生密切的连接后,才会有所谓的“分离焦虑”产生。

焦虑孩子六个月大后,开始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产生害怕和焦虑,怎样减少孩子因分离时,所带来的不安全感呢?父母每天拨出时间陪伴孩子,唱歌、看故事书、拥抱等,通过简单的亲子互动和游戏,让孩子感受父母的关心和爱,减少因分离产生的不适感。

一般而言,孩子在未满六个月以前,只要有人能细心照顾他的需要,不论是由谁来照顾似乎差别不大。但是到了六个月之后,孩子开始会对陌生人和陌生环境产生害怕的情形,而他也会开始对他有反应的人,如和妈妈、保姆之间产生一种特殊的“连接”,而当孩子和某一特定个人产生密切的连接后,才会有所谓的“分离焦虑”产生。

分离前应有缓冲期

所谓分离焦虑是指:当孩子和对他有反应的人面临分离时,会产生一种不适应行为,而这种不适应行为,依不同年龄,会有不同的行为反应,例如:越小的孩子,会表现出来紧紧抱着父母不放、害怕、非常爱哭;而较大的孩子,则会有惧怕的表情出现、情绪非常不稳定、又叫又跳的、耍赖、哭躺在底上不起来等等。

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有分离焦虑的,有些孩子面对陌生人或陌生环境,丝毫没有陌生害怕的情形,而且还能和别人玩得很开心。此外,在和孩子分离的时候,应该注意一些事项:

1、要有一段分离缓冲期:当父母需和孩子分离时,应有一段缓冲时间,让父母和接替者之间有角色的传递,一方面让接替者产生信心,另一方面可让接替者了解你照顾孩子的方式和态度。如果接替者能充分配合,则能减少孩子面对分离时所带来的焦虑和不适应行为。

2、有父母完整的照顾:如果父母给孩子完整的照顾,让他对外在世界深具信心,则孩子比较乐观,对幸福较有把握,这样就有足够的能力去面对分离。如果父母平日对孩子疏于照顾,他的依赖的心理没有获得满足,所以当孩子面对分离,会感到害怕、悲观,对环境的变动也比较不能适应。

3个月婴儿的心理特点


出生3个月的宝宝在的心理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视觉:3个月的宝宝视觉更加灵敏,注视范围可以达到180o。他可以转头去看周围活动着的物体,目光能追逐光亮鲜艳的东西,视线也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这时候的宝宝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分辨颜色的能力,他对黄色比较敏感,其次是是红色,看到这两种颜色的玩具能够很快做出反应。但是宝宝对于类似于粉红、草绿、蓝灰色等混合颜色反应较慢,往往分不太清楚。

2.听觉:3个月的宝宝在听到声响时,能迅速将头转向声源。他已经可以辨别出几种不同的声音了。这时候的宝宝比较喜欢听轻快柔和的乐曲,不喜欢听强烈的打击声。宝宝还有一件比较喜欢做的事情,那就是听自己的声音。

3.情绪:3个月宝宝的情绪处于良好的状态,他明显地比以前爱笑了。当他看见母亲时,脸上会露出微笑,并且还会高兴得手舞足蹈。当他吃饱喝足的时候,会独自在一旁哼哼作响,显得非常满足。

4.注意:3个月的宝宝对颜色鲜艳或是活动着的物体,能够集中注意几秒钟:3个月的宝宝对于经常接触的人有了初步的记忆,他对母亲和照顾他比较多的人给予更多的微笑。

婴儿的心理发育你了解吗?


导读:新生儿明显的条件反射的是在出生后两周左右。4个月的儿童能区别各种气味,能分辨不同颜色的物体。4-5个月便能分辨出亲人和生人。从第4个月起开始分辨出成人的声音,如听到母亲说话的声音就高兴起来,并开始发出一些声音以回答成人。

婴儿期是指儿童从出生到1岁的时期。胎儿刚出生后主要依靠皮层下中枢来实现非条件反射来保证他的内部器官和外部条件的最初适应,此时重要的非条件反射有食物反射、防御反射及定向反射。婴儿期由于神经髓鞘的形成不全,神经兴奋不能沿一定的通路迅速传导,故兴奋特别容易扩散,这也是小儿易激动的生理原因。

随着脑的不断发育,皮质中的暂时性联系也日益发展起来。新生儿明显的条件反射的是在出生后两周左右。4个月的儿童能区别各种气味,能分辨不同颜色的物体。4-5个月便能分辨出亲人和生人。从第4个月起开始分辨出成人的声音,如听到母亲说话的声音就高兴起来,并开始发出一些声音以回答成人。

5-6个月婴儿就可以再认妈妈,这是由于条件反射的建立和发展,婴儿出现的短暂记忆的表现。7-8个月时起,由于儿童多次感知某种物体或动作,并同时听到成人说出关于这一物体或动作的词,在他的脑里,就在这一物体或动作的形象和词的声音之间,建立起暂时联系,以后只要再听到这个词的声音就能引起相应的反应。10-11个月起婴儿开始“懂得”词的意义,并对词的内容发生反应,词开始成为信号,即第二信号儿童的语言或说出的词是从成人所发出的词或者语言的声音模仿开始产生的,因此,为了尽快开发儿童的语言能力,成人在与儿童接触时应尽可能不断给予语言刺激。

儿童情绪自两个月以后,积极情绪开始发展,当吃饱、温暖时,可以看到儿童活泼而微笑的表情,反之,能引起否定的情绪反应,如哭闹、呆滞等。因此,为了培养儿童良好的情绪状态,应经常和儿童交往,提供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提供适当的玩具,并多给予关心、照顾和抚爱。

妈妈一定要理解孩子


导读:妈妈和孩子心连心,妈妈一定要了解自己孩子的心思,做个心思缜密的妈妈。

孩子的世界是精彩的、变幻的,只有走进去了,才能聆听她们的心声,发现她们的聪慧。

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经常把最新的教育理念实施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今天,邻居家阿婆自己做了馒头送给我们宝宝吃,我怕宝宝吃多了,中午吃不下饭,就随手放在桌上。我走进洗手间收拾了衣服,走出洗手间,猛然间看见宝宝嘴巴鼓鼓的,她看见我站在门槛边,迅速把头背对我,(显然她怕我看见她的嘴)。

我边开玩笑边伸出一手指左右晃动着眯着眼睛笑着说:“宝宝,你怎么啦?”(其实我已猜到她吃了碗里的馒头)

宝宝涨红了脸,两只眼睛假兮兮地眯着,两只手装做小鸭的尾巴,(显然她想用动作演盖自己的行为,但是心里有些紧张,不知到妈妈会怎样?)

我看出了她的心思,但还是笑着叫她的名字:“宝宝!宝宝!嘿嘿嘿!

她的脸更红了,眼睛紧紧地盯着我,小嘴缩成一团,两只手快速地搓着衣角,两只脚交替地踩着鞋子的前面,一脸的紧张。(我想她已经明白了自己的行为,那我还需要批评吗?)

我笑着走过去,蹲下来摸摸宝宝的小脸,笑着说:“宝宝,让妈妈看看你的眼睛,宝宝迟疑了一会儿,抬起眼皮看了我一下,又低下头,两只手搓着衣角,小嘴蹶成一个小球。(我想她已猜出,妈妈知道她的行为了,她等待着妈妈的批评)

我连忙抱过宝宝,在她的背上轻轻地拍着。宝宝开始任凭我抱着,慢慢地伸出胖胖地小手搂过我的脖子,翘起小嘴在我的耳边亲了一下。(妈妈知道后,没有批评我,她发自内心感受到,妈妈对她的爱)

我抚摸着她的头,说:“宝宝,你喜欢妈妈吗?”只见她抿紧小嘴巴,瞪大了眼睛,一个劲地点头。看着她的样子,我由衷地笑了。

我想:当孩子犯错的时候,让我们换个角度体会一下孩子。有的时候需要批评,有的时候需要眼神,有的时候需要点拨。如果孩子的小错误,常常受到妈妈的批评,那么孩子长期生活在批评的环境里,身心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让我们家长朋友,都试着用良性的体态语,多给孩子一些良性的信号,孩子在关爱的体态中,也会成长为有爱心的宽容的社会人。

相关推荐

  • 新爸妈要了解婴儿辅食 随着婴儿一天天长大,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也日益增多。这些营养成分除了来自母乳、牛奶外,更多的要由辅助食品供给。辅助食品中特别要强调补充的有以下几种: 1、补充维生素D 母乳、牛乳中维生素D均不足,而婴儿出...
    2021-08-09 阅读全文
  • 新生儿的妈妈们应该怎么做呢? 现代医学证明,新生儿有令人惊奇的行为能力,并有神秘多变的心灵世界。有专家研究证实从新生儿起通过视、听、触觉给宝宝以亲情的爱抚,有培养孩子良好情绪的作用,可促进心理健康发育。 新生儿的妈妈们应该怎么做呢...
    2021-11-19 阅读全文
  • 家长们应该学点心理学 知道北京冠城园小女孩跳楼自杀的事情,心酸、心痛。 帖子里的一句话,让我泪流满面:“爸爸,我怕,我不想上学,你抱抱我吧。” 不管孩子跳楼的原因多么复杂,这句话是孩子轻生前的求救信号,家长们一定要注意!要...
    2021-03-22 阅读全文
  • 婴儿分离焦虑妈妈巧化解 导读:孩子在未满六个月以前,只要有人能细心照顾他的需要,不论是由谁来照顾似乎差别不大。但是到了六个月之后,孩子开始会对陌生人和陌生环境产生害怕的情形,而他也会开始对他有反应的人,如和妈妈、保姆之间产生...
    2021-08-20 阅读全文
  • 3个月婴儿的心理特点 出生3个月的宝宝在的心理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视觉:3个月的宝宝视觉更加灵敏,注视范围可以达到180o。他可以转头去看周围活动着的物体,目光能追逐光亮鲜艳的东西,视线也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
    2021-08-10 阅读全文

随着婴儿一天天长大,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也日益增多。这些营养成分除了来自母乳、牛奶外,更多的要由辅助食品供给。辅助食品中特别要强调补充的有以下几种: 1、补充维生素D 母乳、牛乳中维生素D均不足,而婴儿出...

2021-08-09 阅读全文

现代医学证明,新生儿有令人惊奇的行为能力,并有神秘多变的心灵世界。有专家研究证实从新生儿起通过视、听、触觉给宝宝以亲情的爱抚,有培养孩子良好情绪的作用,可促进心理健康发育。 新生儿的妈妈们应该怎么做呢...

2021-11-19 阅读全文

知道北京冠城园小女孩跳楼自杀的事情,心酸、心痛。 帖子里的一句话,让我泪流满面:“爸爸,我怕,我不想上学,你抱抱我吧。” 不管孩子跳楼的原因多么复杂,这句话是孩子轻生前的求救信号,家长们一定要注意!要...

2021-03-22 阅读全文

导读:孩子在未满六个月以前,只要有人能细心照顾他的需要,不论是由谁来照顾似乎差别不大。但是到了六个月之后,孩子开始会对陌生人和陌生环境产生害怕的情形,而他也会开始对他有反应的人,如和妈妈、保姆之间产生...

2021-08-20 阅读全文

出生3个月的宝宝在的心理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视觉:3个月的宝宝视觉更加灵敏,注视范围可以达到180o。他可以转头去看周围活动着的物体,目光能追逐光亮鲜艳的东西,视线也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

2021-08-10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