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通过眼神来了解宝宝的心思

发布时间:2021-08-05 春天来了教案 宝宝幼儿园的游戏 宝宝入园

导读: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看看宝宝的心里都想着啥?孩子双目凝视,紧紧盯着一样东西或人,这时孩子在聚精会神地追根究底,父母不宜轻易打扰。最好顺着孩子的视线,找到他所注视的事物也探个究竟,以备孩子发问,并可引导孩子,使他获得更多知识。

宝宝语言不完善的时候,家长们总是通过不停的猜测,来满足宝宝的要求,其实通过小宝贝的眼神,家长们也能掌握宝宝的小心思哦。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看看宝宝的心里都想着啥?孩子双目凝视,紧紧盯着一样东西或人,这时孩子在聚精会神地追根究底,父母不宜轻易打扰。最好顺着孩子的视线,找到他所注视的事物也探个究竟,以备孩子发问,并可引导孩子,使他获得更多知识。

★孩子眼睛发亮,出现兴奋的光芒,说明孩子明白了道理,找到了答案。

这时,不管孩子的答案正确与否,父母应夸奖他,然后给予讲解。

★孩子目光迟钝,左顾右盼,是孩子拿不定主意的时候。

父母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孩子一起就事情的可能性与合理性做出做还是不做的决定。

★孩子低着头,眼睛躲闪着,不敢和父母目光相对,那一定是孩子觉得自己犯了错误,怕受批评。(实用申请书 wWW.373939.Com)

父母可以先等一等,看孩子能不能自己承认错误;如果孩子不说,父母可追逐着孩子的目光,用微笑和探询的表情鼓励孩子说出真相。孩子承认错误后,父母要肯定他的勇气,相信他能改正,并告诉他仍然爱他。

★孩子怒目而视,说明孩子认为父母处理某事不公平,他很不满意。

此时,父母不可压制孩子,应该反思究竟,给孩子申辩的机会,以理服人。

★孩子目光轻松,眉飞色舞,说明孩子高兴。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编辑推荐

多了解宝宝的心理需求


导读:家长要多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适时给以引导和帮助,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0到3岁的宝宝除了在生理上满足吃好,睡好,生活有规律,环境清洁卫生以外,还要满足心理上的需求。那么,这些年幼的宝宝在想些什么?他们有哪些心理上的需求呢?

清晨醒来睁开眼,想看到父母的笑脸

宝宝需求每天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早上醒来后不必马上被大人催着赶着要他起床;让他睁眼看到的是他熟悉的、喜欢的亲人的笑脸相迎:“宝宝早,宝宝睡好了吗?太阳公公请宝宝起来啦!”几分钟后,等宝宝完全苏醒,心情愉快了,再为他起床穿衣,洗手洗脸。

2岁以后的宝宝可以和父母同桌进早餐,早晨这段时间虽然短暂,但宝宝却能在与父母短暂的相处中感受到亲切和欢快。

当爸爸妈妈离家去上班,要拥抱或亲吻宝宝的脸,和他皮肤接触,以满足他的情感需求;说上几句鼓励他的话,微笑着和宝宝说再见。清晨的这一段时间,父母的笑脸和关心会给宝宝的一天带来新的气息和良好的情绪。

可是,不少上班族的父母,往往忽视宝宝的心理需求,只顾自己赶时间,遇到自己起床晚了,上班时间快到了,更是心急,情绪不好,动作和语言难免粗鲁甚至暴躁。

这样的情景十分常见:爸爸妈妈慌慌张张地做事,嘴里急急忙忙地催促孩子,“快!快点起床。”“怎么这么慢?快点吃饭呀!”要不就抱怨孩子,“你天天拖拖拉拉的,害得我上班总是迟到”。

这样慌张糟糕的开始,使孩子一清晨感受到的不是亲切,而是烦躁;看到的不是的笑脸,而是紧张厌烦的表情。孩子接受了不良的刺激后,情绪消极,心理不安,这会影响他一天的正常生活。

宝宝心事你了解多少?


导读:孩子是家长的掌中宝,可是孩子的心事家长又能了解多少呢?

你看到宝宝自己翻身了,你听到他咿呀学语了,可是,他害怕、生气或高兴的心情你能听到或看到吗?

在以前,很多人都认为,刚出生的小宝宝或几个月的小婴儿,还不能像大人们一样有实实在在的感情。他们在吃饱喝足睡够之后,对周围的世界只能做出无意识的反应,如果你看到他很高兴,可别一厢情愿地认为那是冲你来的。但是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小宝宝的大脑里控制感情的部分可不是那么简单,它比单纯的随意的反应复杂多了。

当小宝宝出生时,他们大脑中用以表达感情的部分一半已经建立起来。这就是说,他具备了表达感情的物质基础。他甚至已经可以识别其他人的面部表情,例如当你对小宝宝笑时,他就会知道“哦,妈妈现在很高兴。”

伴随着婴儿的成长,他的感情也日益复杂,并且他可以用更加复杂的方式把这种感情表示出来。婴儿的这种感情发展同他所说的第一个词同样重要,这是因为:一个孩子健康的感情发展是行为和智力发育的基础。

让我们来看看0-6个月快乐的小天使的感情是如何发展的。

小宝宝也有个性,而且他们表达个性的方式很自然。他喜不喜欢房间的亮度,周围的声音对他有没有影响,这都可以从宝宝的反应上看出来。不管你是多么经常地抱他或让他紧紧地贴在怀里,宝宝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还是不喜欢,这与你的怀抱无关。例如在出生几分钟之后,小宝宝就被抱到妈妈的胸前,紧紧贴着妈妈,这时,他会满足地蜷起身体。或许那表示他很轻松,但有时那是小宝宝在表达他纯粹的感情,“我喜欢妈妈,我爱妈妈。”

在4个月到8个月之间,宝宝的“伟大的微笑”出现了,这和以前下意识的脸部肌肉动作不同,这回宝宝的笑是有意义的,最有可能的是,他喜欢的人来了,比如父母到了身边。研究表明,即使宝宝失明,眼睛看不见,当他听到熟悉的人的声音或感受到他的爱抚时,他也会露出这种甜甜的微笑。

对许多初次品尝父母滋味的人来说,宝贝的这个微笑很及时,这不仅给他们带来自信,而且让他们和宝贝的感情更贴近了。新的父母角色可能正让他们手足失措,此时来自宝宝的一个微笑如同一种无声的鼓励,像是宝宝在说:“妈妈,爸爸,你们做的棒极了,我喜欢你们。”

当宝宝这样对你笑时,别忘了给他一个回应,因为如果父母在此时能给他一个轻松的微笑做回应,他就会更乐意这样做,并且开始知道了他的行为会有反应。能够感受到别人的回应,比他自己的感觉更重要。

伴随着成长,小宝宝与人的交流越来越多。高兴时,开始咯咯地笑出声,并且手舞足蹈,兴高采烈,甚至开始等着你逗他高兴。有试验表明,当一个5个月的小宝宝躺在床上时,妈妈走近她,并且藏在宝宝的床后,虽然宝宝看不到妈妈,可她开始兴奋地扭来扭去,等着妈妈和她藏猫猫。换一个陌生人,宝宝就不会有这种期待的表示了。因为宝宝知道妈妈是她生活中的重要人物,这是一种纯粹的感情的自我流露。

大约3个月时,宝宝的语言能力开始发展。小宝宝嘴里发出咿咿呀呀的童语,模仿他们喜爱的人的声音,这是他们另一种表达自我感觉的方式。和微笑一样,交流是感情发展的关键。如果你的宝宝在对你“说话”,你该学他的声音,也对着他说,宝宝会很高兴,并且继续与你“对话”,这对将来的语言发展是一种很积极的体验。

气愤也是在婴儿出生不久就出现了。假如你从一个6个月的宝宝手里拿走他的玩具,此时他发出的声音与肚子饿时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虽然宝宝还不会表达失落和挫折感,但下次,你再想从他手里抢走玩具,可没那么容易了,他会抓得更紧,不让你拿。这种抓握练习可以发展他的肌肉力量,并且学会自我控制。

小宝宝的心思你来猜


月子里的小宝贝虽然不会说话,但却会用自己特殊的语言——即各种神态、表情来表达自己的各种需求。新妈咪应该学会理解宝贝的这些“特殊语言”,这样就能及时满足宝贝的各种需要,有助于宝贝的情绪、智能及身体健康发育。

情景1:

上午10点左右,小翔翔刚吃饱了躺在小床里,显然心情不错。妈咪凑过去看他,他认真地看着妈咪,像是在努力听懂妈咪的话。妈咪开始给他唱歌,能看的出,宝贝正在认真地听呢。

这是宝贝大脑状态最好的时候,对各种刺激反应都很敏捷,平均每天有40分钟左右。小宝贝这时表现出很安静的样子,眼睛非常有神,且有光亮;如果妈咪靠近宝贝,他们会很专注地凝视着她的脸,并专心听她讲话;给他们看色彩艳丽的圆形东西,或是黑白相间有条纹的东西和图片,宝贝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目光会追随着这些东西移动;对声音也很敏感,高声调的声音(如妈咪的声音)会马上吸引他们,即使有人在他们耳边或耳后轻轻呼唤,也会使宝贝听到,并转头寻找。

专家建议:

这时是早期开发智力和亲子互动的最佳时间。照料者可积极给予听觉及视觉刺激,如和宝贝做游戏、说话,或给宝贝喂东西。

情景2:

中午12点时,小翔翔显然又饿了。他躺在那里手脚舞动,嘴里还“哦、啊”地说着,妈咪把手放在他的嘴边试探了一下,他马上转过头去吃妈咪的手指。

宝贝往往在吃奶前或烦躁时处于这种状态。他们不像原来那样安静,脸部及身体动作增多,有时还发出一些简单的声音;经常把小脸转向照顾者,并用手抓着不放,轻轻一碰嘴巴就有吸吮动作;情绪激动不安,容易哭闹;给予刺激时反应不热烈,注意力也不太集中;如果无人理睬,会表现出运动增强,甚至出现自发性惊跳。

专家建议:

及时满足宝贝的需求,并安抚情绪。如果宝贝是因饥饿而哭闹,要一边给他吃奶,一边轻轻拍拍或让小手抚着妈咪的身体。这样,宝贝就会很快安静下来。

情景3:

中午1点。小翔翔吃完了奶,没过多久开始大哭起来。妈咪一时有些无措,不知道宝贝为什么哭,最后才发现原来小翔翔便便了,难怪哭的那么响呢。

宝贝往往在有了强烈需求时会这样,表现为对感性刺激不感兴趣,眼睛紧闭,脸变得发红,四肢有力地踢蹬着,情绪很不安定。一般发生在宝贝尿布湿了、很饥饿、身体不舒服、要大人抱或陪伴时。

专家建议:

了解宝贝哭叫的原因,给予适当处理的同时,千万不要不理睬。有的妈咪担心养成宝贝总缠人抱的不良习惯,故意任他哭。这样做不仅会使宝贝缺乏安全感,而且对他人不信任、不友好的苗头也会由此萌发,有时甚至会耽误宝贝的病情。因为宝贝有时哭叫是因身体不舒服引起的,如肠绞痛、肠套迭等。

情景4:

下午4点。妈咪拿来小翔翔最喜欢的红色气球给他看,可是他的表现却并不积极,眼睛根本不跟着看。妈咪知道,小翔翔这是困了,果然,妈咪抱起他来稍微拍拍,他就闭上眼睛睡着了。

宝贝大脑反应已处于不积极状态,表现出眼睛半闭半睁,目光不灵活,有时眼皮出现闪动;脸上没什么表情,对平时反应积极的声音或东西刺激表现出有些迟钝,身体运动减少。这种状态时常发生在刚醒后或入睡前。

专家建议:

这种情况表明宝贝很累,此时任何刺激只会让宝贝的大脑非常疲乏,容易引起宝贝夜里啼哭。应把宝贝放在一个舒适安静的地方入睡。

情景5:

下午5点。小翔翔还在熟睡,妈咪趁这个时间把房间简单收拾了一下,纸巾盒不小心掉到地上的响动,也没有干扰了小翔翔的美梦。

宝贝身体及脸部松弛自如,除了偶尔惊跳一下或极轻微的嘴角动以外,几乎没有什么活动。眼睛紧闭、呼吸均匀并变慢,完全没有任何反应。

专家建议:

尽量让光线暗一些,让宝贝安静舒适地充分身心休息,即使已经到了喂奶的时间,只要宝贝没有醒,就不要生硬叫醒他,这样会使宝贝的大脑放松而不易夜里哭闹。同时,还可促进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使宝贝长得更快。

情景6:

下午6点。妈咪收拾完了房间,坐在小床旁“欣赏”着宝贝。可是小翔翔好像已经醒了,眼睛半睁半闭,不时的皱皱眉,小手和小脚也有些轻微的动作。妈咪于是开始给他换尿布,谁承想,小翔翔却大哭起来。

宝贝虽然两眼闭着,但偶尔会把眼睛微睁开,手和脚会动一下,小脸上还作出一些表情,如皱眉、微笑、嘴巴吸吮等。呼吸逐渐不规则,而且稍加快,这表明宝贝快醒了。

专家建议:

不要误以为宝贝已经醒了,其实宝贝仍在睡眠中。如果在这时给他换尿布、喂奶,宝贝会因没睡足而情绪很坏,哭闹不止,最好不要叫醒他。

你了解你宝宝的性格吗?


导读:孩子极端地热爱某一种颜色,他的个性往往越突出,这种个性常常是他优点和缺点的“爆发点”。找准了这个“爆发点”,父母对孩子的引导可以更加有的放矢。

每个孩子似乎都有自己无意识的色彩偏好,孩子们玩的24色橡皮泥、36色绘画水笔,总有一两种色彩早早需要“补仓”;去童装柜台买衣服,款式再怎么新颖可爱,售货小姐也无法说服孩子接受他“意料之外”的颜色。

孩子极端地热爱某一种颜色,他的个性往往越突出,这种个性常常是他优点和缺点的“爆发点”。找准了这个“爆发点”,父母对孩子的引导可以更加有的放矢。

发现之一:粉红色-依附性特别强

大部分的女孩子喜欢漂亮的粉红色。如果您所爱的小女儿喜欢粉红色的话,表示您的家庭经济环境在一般水准之上,而且,也象征着双亲爱心的充分表现。

在爱心的保护下,这种女孩子多具备“高度审美观”、“细心体贴”,“优雅”,“柔顺”的物质,亦正是吸引人之处。

4~6岁的女孩中,也有特别讨厌粉红色的人。粉红是这样一种颜色,讨厌它的人特别讨厌,而追捧它的人,连枕头和漱口杯都要买“粉红色,上面有五瓣小花”的。大量的证据表明,热爱粉红的女孩与父母的亲子关系特别黏乎,在心理上特别依赖父母,大小事希望大人替她拿主意,站在前面替她做“挡箭牌。”如果父母拒绝当这个“挡箭牌”,让她自己去解决这个问题,她的眼泪马上像开了闸的水龙头,关也关不住。蓉蓉就是一个例子,她的一切用品都是粉红色,人又胖,外号“粉红小猪”,但就是这么个高胖女孩,连同伴错拿了她的皮球回家,她都不肯去“交涉”,非要拖着妈妈去跟对方小朋友说。

妈妈常常叹气:这一朵温室小花,将来还能够移栽到野地里去吗?

发现之二:绿色和蓝色-讨厌竞争

热爱绿色和蓝色的小朋友都有回避竞争的倾向,绿色尤甚。喜爱绿色的孩子,个性上较随和开朗,没什么心机,具有包容宽恕的心胸及强烈的好奇心,而且颇有求知的上进心。此类型者,成人后适宜于领薪阶层,如能有恒心踏实做下去,也可有成功的一日,许多才气纵横的男孩多属此类型。

连小三轮自行车也要选择“青草绿”的卓珊,宁可在幼儿园植物角看一下午“蚂蚁大游行”,也不愿与一群小朋友玩“抢椅子游戏”。“她明明眼急手快,能抢得赢,不知怎么一玩这个游戏就要上厕所。”除了讨厌这个“8人抢6椅”的游戏,卓珊还聪明地避开与同伴的“残酷竞争”,比如要排演《白雪公主》没人想演“凶恶的王后”,卓珊就举手说愿演王后,因为白雪公主有12位小朋友想演,11个人注定要体会失败的滋味,卓珊说:我不想跟别人去争。又说,要是有一个童话,能让每个小朋友都分上一个角色皆大欢喜,就好了。

妈妈有这种忧虑:卓珊热爱的绿色,是否平息了她心中的骚动和表现欲,令她向往一个没有竞争关系的、和睦且各司其职的世界?孩子将来必须直面残酷的竞争时,会不会喉头发紧、两手冒汗,兴起“逃之夭夭”的念头?

发现之三:紫色和橙色-过度情绪化

偏爱橙色和紫色的孩子都有情绪波动剧烈的倾向,只不过偏爱橙色的孩子更乐观,情绪颠簸时会往好处想,比较善于自我开解。“橙色系”的孩子惟一的缺陷是,被坏情绪掌握时可能有攻击性。热爱紫色的小孩则完全相反,他的情绪失控不会向外,只会向内——别人一个眼神、一句话的语气,他都能在心里放大很多遍,非常敏感,你对他的态度有些许变化,都能左右他一两天的心情。父母和老师不得不经常尴尬地抚慰他:“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那个意思……”值得注意的是,喜欢紫色的男孩比女孩还多,这或许可以解释两个事实:第一,为什么神经质有成就的艺术家从来是男多于女;第二,为什么“生闷气”的怪男孩屡见不鲜。敏感的女孩会用眼泪来释压,男孩从小被教育“不许哭!要坚强!”男孩就只剩下“闹别扭”一种表达方法了。

假若发现热爱紫色的小男孩在“闹别扭”,千万别呵斥他,想一想如何有效安抚他那颗“容易受伤的心”吧。

妈妈要了解的宝宝的体态语言


导读:每个宝宝传递信息的方式各不相同,因此,不管你养育一个宝宝还是多个宝宝,每个宝宝的出生对妈咪来说都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因此妈咪更要细心观察宝宝,在养育宝宝的过程中逐渐了解宝宝独特的心理需要。

过去我们一直认为婴儿什么都不懂。但最新的研究表明,婴儿天生就具备思维的能力。只要妈咪细心观察,婴儿的一举一动,也就是宝宝的体态语言包含了成千上万的信息,妈咪可以据此准确地了解宝宝的心理需求,并适时地给予宝宝最贴心的照料。

体态语言1宝宝皱起鼻子,嘴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

宝宝的悄悄话:“妈咪,我烦着呢!”

体态语言2一向喜欢与妈咪对视的宝宝突然开始不耐烦地躲避妈咪的目光,打哈欠,或者干脆眯缝着双眼不理睬妈咪。

宝宝的悄悄话:“哦,妈咪!你今天给予我的刺激太多了,我累了!拜托,请让我安安静静地待一会儿。”

体态语言3宝宝澄澈的眼底亮光闪闪,突然口角牵动,笑容骤现,与此同时,宝宝双手晃动,一副悠闲自在的模样。

宝宝的悄悄话:“唔!我吃饱了,喝足了,尿布也很干爽,感觉很舒服,没有任何烦心的事情。”

体态语言4宝宝瞪大双眼,将背部弓起,伸开的双手突然紧握成拳头,脚趾弯曲,全身悸动。

宝宝的悄悄话:“哇,好可怕的声音!天啊,我要掉下去了!我感觉痛了……我害怕,我要逃离这个可怕的环境!妈咪,快来保护我!”

体态语言5妈咪俯下身来看着宝宝。宝宝凝神注视着妈咪熟悉的脸,突然开心地笑了。如果妈咪不抱宝宝,宝宝的笑容便会消失。

宝宝的悄悄话:“嗯?那不是妈咪来了吗?好开心啊!可是妈咪怎么不抱我啊?嗯哼,妈咪抱抱!”

体态语言6宝宝瘪起小嘴,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随即啼哭起来,声音越来越大。

宝宝的悄悄话:“妈咪,我饿了(or尿布湿了or不舒服了or妈咪好久没理睬我了……)”

体态语言7宝宝睡眠不踏实,不停地吸吮他的舌头、嘴唇,或者将小手往嘴里塞,用小手击打双颊,头摇来摇去,随即开始啼哭。

宝宝的悄悄话:“妈咪,我好饿啊!快给我运送粮草。”

体态语言8宝宝眉筋突暴,脸部皮肤发红而且目光呆滞。

宝宝的悄悄话:“坏了,妈咪!救命啊,我要拉臭臭!”

体态语言9听到妈咪的声音,宝宝立刻转过头来看着妈咪,并随着妈咪的移动而转动头部。

宝宝的悄悄话:“哦,妈咪!我是多么地爱你!”

体态语言10宝宝自得其乐地玩弄舌头,吧嗒嘴唇,吮手指,吐泡泡。舒缓地挥胳臂踢腿。

宝宝的悄悄话:“嘘,我现在感觉很舒服,我想自己玩一会儿,千万别打扰我哦”

体态语言11宝宝神气活现的双眼突然黯然无光,并且显得有些呆滞。

宝宝的悄悄话:“妈咪,我病了。快带我看医生吧!”

体态语言12宝宝醒了,妈咪拉开窗帘,宝宝眯缝起眼睛,喷嚏连天。

宝宝的悄悄话:“别紧张,妈咪!我没有感冒。光线刺激我的眼睛和鼻腔内神经,我的鼻子有一点点痒痒。”

体态语言13和宝宝说话时,宝宝看着妈咪的脸,嘴唇不停地蠕动。

宝宝的悄悄话:“妈咪,我好喜欢你的声音!请不要停下来,我也在学习说话。”

体态语言14宝宝睡在爸爸和妈咪之间,尽量将两只小胳臂伸得直直的,将爸爸妈咪隔离在有效的距离之外。

宝宝的悄悄话:“爸爸妈咪请注意,现在是我睡眠时间,不是你们亲热时间。”

体态语言15见到某人,宝宝扭转头,尽量躲避某人。

宝宝的悄悄话:“哦,拜托,妈咪说没礼貌的宝宝不是好宝宝。我不能说我不喜欢你。不过,你还是知趣点,离我远远的吧!”

体态语言16宝宝大脚趾后伸,脚板僵硬指向地板,或者脚趾弯曲。

宝宝的悄悄话:“妈咪,这是我疼痛的暗号。”(大脚趾后伸:疼痛不是特别厉害。脚板僵硬指向地板:疼痛剧烈。脚趾轻度弯曲:有点不太舒服。)

宝宝总试图以某种奇特而与众不同的方式来向妈咪传递某些信息。上面列举的只是一些婴儿常见的新妈咪不太容易理解的体态语言。每个宝宝传递信息的方式各不相同,因此,不管你养育一个宝宝还是多个宝宝,每个宝宝的出生对妈咪来说都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因此妈咪更要细心观察宝宝,在养育宝宝的过程中逐渐了解宝宝独特的心理需要。

相关推荐

  • 多了解宝宝的心理需求 导读:家长要多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适时给以引导和帮助,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0到3岁的宝宝除了在生理上满足吃好,睡好,生活有规律,环境清洁卫生以外,还要满足心理上的需求。那么,这些年幼的宝宝在想些什么...
    2021-10-02 阅读全文
  • 宝宝心事你了解多少? 导读:孩子是家长的掌中宝,可是孩子的心事家长又能了解多少呢? 你看到宝宝自己翻身了,你听到他咿呀学语了,可是,他害怕、生气或高兴的心情你能听到或看到吗? 在以前,很多人都认为,刚出生的小宝宝或几个月的...
    2021-10-02 阅读全文
  • 了解宝宝性格从他的脸型来判断 了解宝宝性格从他的脸型来判断 父母对于自己孩子的模样可谓是再熟悉不过了。孩子的眼睛、鼻子、眉毛在家长的眼里都是那么的完美和栩栩如生。其实,孩子的脸型往往和遗传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先天的脸型随着后天的生活...
    2021-05-08 阅读全文
  • 宝宝需要父母爱的眼神 在空气洁净,阳光充足的乡间,城里孩子重返大自然。他们的身体发育得更健壮,他们吸收了不少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而更重要的是,他们从乡下孩子身上,学到了勤俭、自强、坚韧、宽厚等美德,培养了更为积极的人生观。而...
    2021-11-23 阅读全文
  • 小宝宝的心思你来猜 月子里的小宝贝虽然不会说话,但却会用自己特殊的语言——即各种神态、表情来表达自己的各种需求。新妈咪应该学会理解宝贝的这些“特殊语言”,这样就能及时满足宝贝的各种需要,有助于宝贝的情绪、智能及身体健康发...
    2021-08-26 阅读全文

导读:家长要多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适时给以引导和帮助,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0到3岁的宝宝除了在生理上满足吃好,睡好,生活有规律,环境清洁卫生以外,还要满足心理上的需求。那么,这些年幼的宝宝在想些什么...

2021-10-02 阅读全文

导读:孩子是家长的掌中宝,可是孩子的心事家长又能了解多少呢? 你看到宝宝自己翻身了,你听到他咿呀学语了,可是,他害怕、生气或高兴的心情你能听到或看到吗? 在以前,很多人都认为,刚出生的小宝宝或几个月的...

2021-10-02 阅读全文

了解宝宝性格从他的脸型来判断 父母对于自己孩子的模样可谓是再熟悉不过了。孩子的眼睛、鼻子、眉毛在家长的眼里都是那么的完美和栩栩如生。其实,孩子的脸型往往和遗传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先天的脸型随着后天的生活...

2021-05-08 阅读全文

在空气洁净,阳光充足的乡间,城里孩子重返大自然。他们的身体发育得更健壮,他们吸收了不少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而更重要的是,他们从乡下孩子身上,学到了勤俭、自强、坚韧、宽厚等美德,培养了更为积极的人生观。而...

2021-11-23 阅读全文

月子里的小宝贝虽然不会说话,但却会用自己特殊的语言——即各种神态、表情来表达自己的各种需求。新妈咪应该学会理解宝贝的这些“特殊语言”,这样就能及时满足宝贝的各种需要,有助于宝贝的情绪、智能及身体健康发...

2021-08-26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