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快乐的小公主评析
发布时间:2021-06-09 小公鸡的幼儿故事 小公鸡的故事 快乐的幼儿园教案一、关于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由语言故事《快乐的小公主》改变而来的。原材料只是一个简单的小故事,内容是寂寞的小公主和小老鼠一起寻找快乐。一般教师只是让幼儿听故事,而邵渝老师并不满足于此,她不但要幼儿听故事,而且要幼儿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创造、学会合作……追求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所以,她重新设计了教学内容,把这节课改成了全新的互动方式。而且可以说,这节课之所以能成功并有新意,关键就始之于这一教学内容的设计。
二、关于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认知:掌握一般的语言表述,了解快乐的情感。(2)能力:掌握语言与词汇的表达,能够相互交流,培养合作的能力。(3)创造:幼儿共同参与寻找快乐的含义。
由于将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后,这一课的教学目标也有了新的特点。一是这一课的表现手法和美感就增加了,使幼儿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比如,制作了优美的课件,课件再现了美丽的小公主和闪闪发光的水晶宫殿。其中的小老鼠也改变了以往的丑陋形象,变的活泼可爱。这样虽然教师制作课件的难度增大了,由于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反而更有利于这次教学的成功。二是由于增加了各种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的难度增加了,邵渝老师就提出了“了解快乐的情感”、“在生活中寻找快乐”等全新的、较高层次的认知、技能领域的目标,其中留有一些“空白”,这是一些处于幼儿“最近发展区”中较高层次的、需要用力“跳”才能够得到的“桃子”,这不仅能发展他们的能力(跳),更可贵的是品尝到这种挑子的滋味时的心情(成就感),这是一种推动他们进一步发展的强大动力。三是考虑到时间因素和培养幼儿之间的协作精神,就提出了“共同创作”等较高层次的情感教学目标,从而使这一课中融入了更多的教育价值和育人的功能。而且,这些教学目标并非空中楼阁而高不可攀,在这节课中确实都得到不同程度地实现。
三、关于达标规程
这一课的达标规程是:感知快乐—了解快乐—创造快乐—表达快乐
这一达标规程非常符合这节课的教学需要。这节课在语言表达方面有许多幼儿从未接触过的新词语,而且一些基本表达的词汇方法光靠语言还说不清楚,所以,在这一课中教师的动作讲解和示范是必不可少的,即“了解快乐”;而为了让幼儿能切身地感受到这一语言形式的表现特点和艺术魅力,并引起学习兴趣,那么在教师讲授之前的通过故事认识快乐也是其他教学形式不可替代的;在这一课中教师的讲解示范不是全面的,她只引导了一个主要的基本方法,而其余的则是由幼儿自己去选择、探索和创造,从而进入第三个程序—“创造快乐”;这节课教师还设计了一个较为生动活泼的展评活动(幼儿自行发言谈快乐),一方面能综合和交流各组的智慧和创造,再使师生之间围绕教学目标来检验各组的创造,使幼儿更好地掌握当天所学的东西。这一达标规程既体现了这一节课的学科教学逻辑,也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心理逻辑因素。
四、关于导学达标
这一节课的一开始,邵渝老师运用回忆生活中的故事的方法导入新课,使幼儿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很直观地认识到这一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及其形式特点。
在导学达标过程中,教师演示了课件,优美的卡通画面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1.这节课包含了一些新的知识和技能,特别是一些新的语言,新的表现方法如果教师盲目地让幼儿自己探索、尝试和创造,既需要许多时间,又未必能保证教学质量,对学习目标的实现和幼儿的发展都不利。所以,这节课教师的运用课件运用动作来讲解示范是必需的。
2.这一节课如果老师讲授故事占用太多的时间,幼儿反而会因时间的减少而使能力发展的教学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同时还可能由于幼儿都处于跃跃欲试的状态,却迟迟不能参与而产生厌烦情绪,削弱了教师演示的实际意义;失去了幼儿自己探索、尝试的机会,故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分析,也不是最优化之举。所以,在这节课中,教师讲述故事然后由将时间给予幼儿,满足幼儿探索、尝试的需要,使幼儿进入积极创造的过程中,学得更加主动、活泼。
本课的教学其中既发挥了教师必要的主导作用,又调动了幼儿的主体作用,从教学时间资源、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看,都接近于“最优化”的状态。(WwW.Jab88.com 88教案网)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延伸读
案例:小班案例:分享的快乐
活动内容:远足活动
活动对象:曹欣怡
提供材料:幼儿自备的食物
案例记录:
班里组织了远足活动,我们一起欣赏了公园里美丽的风景,青青的草,绿绿的树无不透着春天的气息。
大家走累了便围坐在了大草坪上一起吃午餐,大家都拿出自己带来的食品享用起来。这时,欣怡也拿出了书包里的食品,把包装打开后,她看见了邻坐的贝贝书包里是空空的,便关心的上前询问,在得知贝贝是因为疏忽而忘记带时。欣怡毫不犹豫的把自己带来的食物分给了贝贝。她又打开了放在书包里的薯片大方的分给了邻坐的几个小朋友,一边分还一边告诉大家:“这个薯片最好吃了,是番茄味道的。”我见状也立刻将糖果分给小朋友,并告诉大家:“欣怡是个大方的孩子,将自己带来的糖果分给我们大家,现在我也将糖果分给大家一起享用。”
我们的这些举动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小朋友纷纷把自己的食物拿出大家共享了一顿愉快的午餐。
案例分析:
小班的孩子自我意识比较强,所以一般对他人表现出较“冷漠”的一面。但是欣怡在看见邻坐贝贝的书包是空空的,能立刻主动询问说明欣怡能够关心自己的同伴,有了关心他人的初浅意识了,能在得知情况下大方的把自己所带来的东西与他人共享也正证明了欣怡已经有了集体意识。并在分享中获得了喜悦和满足。同时也获得了同伴的支持与共鸣。
案例:成功的喜悦(小班)
活动内容:户外体段运动
活动对象:熊胡安赫
提供材料:户外大型器械
案例记录:上午,老师组织幼儿户外运动,活动的项目是攀爬。
这时,安赫小朋友随着其他的小朋友在爬网。只见他一手拉住网,脚踩住网,小心翼翼地往上爬,当安赫快爬到顶时犹豫了想退缩了,我连忙鼓励他:“安赫,不要害怕,就差一点点你就可以到顶了,就胜利啦!往上看,不要害怕,我会保护你的。”他听后,立刻鼓起了勇气,继续朝上爬去,不但要比刚才更加小心,也比刚才更沉着了。动作也麻利了些,到顶时只见他左脚一迈,一个翻身很轻松的越了过去。他高兴极了,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安赫,你可真棒呀!第一次爬就取得了成功,现在你在想想用什么办法爬下来呢?”我继续鼓励他并让他想办法用哪种方式爬下来。安赫想了一会儿,决定采用坐式的方法,也就是用手臂力量来进行移动,不一会儿,安赫就顺利的爬完了整个大型器械。
案例分析:
由于小班的年龄特征,四肢的协调力还不够完善,小肌肉还未完全的发育好,所以有着一定高度的器械对他们来说是有一定难度。这是安赫第一次完整的爬完大型器械,说明我们的安赫已经迈开了很大的一步,从以前的不敢到后来的慢慢尝试再到现在的独立爬完整个器械,虽然这当中他也曾有过想放弃的念头,可是在经过老师的鼓励下又能立刻鼓起勇气。显然,安赫也是非常信任老师的。从这些细节中都能看出安赫的勇敢和坚忍不拔的好品质。并且安赫能积极的参加户外运动已经能很自然地融合到集体当中和小朋友一起进行活动。有了一份集体感。
幼儿园活动《快乐建构》案例分析
“欢欢娱乐城”一直是孩子们十分喜欢去玩的地方,在那里他们可以用不同的积木搭建各种东西,如:房子、汽车、飞机、动物……。但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搭出一些较为具体的作品来呢?通过观察我发现一些孩子会根据搭建的主题或自己的喜好进行搭建。如:“动物园”的主题中,他们会搭建长颈鹿、蛇等动物,还有动物的家。又如:有的孩子喜欢汽车,他就会经常搭一些不同造型的汽车;有的孩子喜欢拍照,他就会搭一部照相机……。然而还有个别孩子搭建时似乎没有什么目的,只是随意地把积木叠放在一起,问他们搭的是什么,他们往往自己也说不清楚。
分析:
建构游戏一直深受幼儿的喜欢,特别是男孩子。之所以如此喜爱,是在于它的操作性,通过操作、摆弄,学习平铺、垒高、围封等技能,建构自己喜欢的东西。但是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是他们在游戏时目的性较弱,很大程度上认识依赖于行动,往往会先做后想,或者边做边想。
策略:
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指导幼儿的建构游戏时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游戏前,可以和幼儿讨论搭建的内容,了解他们的想法,帮助他们明确要搭建的东西。2、搭建过程中,通过观察,了解幼儿的搭建情况,是否围绕之前的讨论展开。如果是,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在这一搭建中遇到问题给予建议,引导幼儿如何更好地继续下去;如果不是,教师可以先了解原因,并让幼儿知道在新的搭建任务中应该做些什么,怎么做,此时的随机指导显得尤为重要。3、游戏后,鼓励幼儿大胆说说自己今天搭了什么,是怎么搭的,通过介绍交流让其他幼儿对此也有更多了解,同时,教师再给予梳理、小结,这会让幼儿在接下来的搭建中减少盲目性。
案例:快乐小厨房
1.背景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有了较见长的提高。家长们的教育意识也增强了,他们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越来越重视。园中的课改班,共有32名幼儿,其中约78%为独生子,65%的幼儿家庭较宽裕,家长都十分注重孩子的生长,就怕他们有丁点闪失,因此过多的疼爱、过多的食品、过多的营养,造成幼儿消化不良,还形成幼儿挑食、偏食、不爱惜食物等不良习惯...
2.事件
又是早点时间,课改班中传来王老师不厌其烦的声音:“不能挑食,不然就长不大了。”“蔬菜很有营养,要多吃哦”“我喜欢玲玲小朋友,她一点都不挑食,这周要给她贴个大红点,大家要向她学习呀”……几个孩子勉为其难的吞了下去,而大多数孩子依旧挑挑拣拣,个别孩子根本就不吃悄悄拿去倒了,还嘀咕着“真难吃。”我们几个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虽然以往采取了一些办法,但仍收效甚微。
孩子们都很喜欢玩娃娃家的游戏,光看他们津津有味“进餐”的样子就知道他们有多投入了,还不时咋吧咋吧的“这菜真好吃啊”。这情景使我闪过一个念头,既然孩子们对自己操作这么感兴趣,何不试着从这里入手呢。于是,我们便开设了生活区“美味屋”,搬来了电热锅,准备了小铲子、小菜刀、刨刀、大大小小的碗碟篮子、各种调味料……还请家长配合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食物配料。“美味屋”中的小厨师们都跃跃欲试,可是那么多的材料却不知从何下手。因此,王老师组织幼儿回忆讨论“爸爸妈妈们是怎样煮出可口的饭菜的呢?”。在协商中,每个孩子都确定了自己的任务,有的洗、有的切、有的煮……各个都忙得不亦乐乎。经过半天的努力,终于煮出一锅糊面。当他们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时,每个孩子脸上都绽放出幸福的笑容。玮玮说:“我们的面条真香!”雪燕得意的说:“这菜可是我切的,吃起来真棒。”……看到那些平时一见到面条就发愁的孩子吃得津津有味,我心里特高兴,还用相机记录了一个个小厨师的风采,布置了墙饰“我真能干”,孩子们特有成就感,积极性更高了。
有了这个良好的开端,我们不断扩大相关的活动内容,如:增添了“大拼盘”,让孩子将食物摆出各种漂亮的造型;利用“我的小菜园”,让孩子给蔬菜浇水施肥;在假日里开展“亲子活动”,请爸爸妈妈们带孩子一同去买菜;创设知识角“营养的食物宝宝”,丰富幼儿知识……在亲身体验中,孩子们懂得了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乐意品尝各种食物,甚至在家里还成为父母的小助手。
3.分析与反思
霍姆林斯基指出:“儿童心灵之处都存在使自己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愿望。”活动中我们从孩子乐于模仿、尝试的特点出发,让孩子们俨然“小厨师”一样亲历实践,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激发起幼儿操作兴趣,积极投入其中。从情感、感觉体验层面到认识层面再到自觉行动,在逐步深化的学习过程中,既使孩子们满足了亲身体验的欲望,感受到劳动的不易与快乐,又促进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这无疑是比教师、家长们苦口婆心的说教要好得多。
新《纲要》中倡导“教师应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确立新的教育观念,努力转变角色,学习掌握新的教育要求和专业技能,关注发展中的幼儿,用心感受他们的需要,细微观察、适时点拨、热情鼓励,让我们与幼儿共同成长!
案例:小班案例分析
实录:
刚开学的一天,焦点小朋友站在那大声的哭了起来,我们连忙跑过去,问焦点怎么了,边哭边指着手说:““邝忆冰咬我”,只见焦点手上一个深深的齿痕,别的小朋友见焦点哭了,也都跑来看乐闹。这时李家齐也跑来告诉我“邝忆冰打我,还抢积木”。但见邝忆冰小朋友却若无其事,正在玩刚抢来的积木。
分析:
邝忆冰小朋友是个她聪明伶俐,长相可爱。但就是这样一个女孩,她自私,以自我为中心,把什么玩具都归为己有,人家要玩,她就打,就咬,吓得其他孩子哇哇大哭。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经常与家长沟通,才发现原来该幼儿她要什么总是事事依着她,使她养成了自私,好攻击的心理。这样的孩子我们该采取怎样的教育呢?
首先,我们通过家长学校讲座、家长会、家园联系栏地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幼教知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其次,我们通过填写“家完联系册”、家访,半日开放活动,以及入园、离园时与家长交流等方式帮助家长更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对孩子有正确的认识。第三,我们指导家长用恰当的语言正确评价自己的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给予鼓励,找出孩子的不足之处,给予指导帮助,使孩子全面发展。
反思: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老师在幼儿园里应该多培养该幼儿的自控能力,比如说在体育活动中为达到游戏目的,幼儿必须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团结互助,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他们感兴趣的体育游戏,来促进自控能力的发展,如设计游戏“木头人”,目的是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发展自控能力,方法为:教师背对幼儿念儿歌边向前走,幼儿跟随其后,念完儿歌后教师回头,幼儿迅速停止正在做的动作,并保持身体姿态不变,游戏中教师鼓励幼儿要尽量把坚持不动的时间拉大一些,对于自控较好的幼儿给予充分的肯定。再加“过小桥”,让幼儿走过高25厘米的平衡木,刚开始时,幼儿走得很慢,有1/3的幼儿不敢过,我们鼓励“勇敢点”,并牵头他们的手,经过多次练习,幼儿基本都能独立、快速、顺利的走过平衡木,变得更能力,不怕困难了。通过游戏孩子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增强了。
希望通过我们与家长的沟通,使家长认识到自我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家长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孩子,给孩子以良好的榜样,让孩子在模仿父母过程中,学会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我,形成了良好的自我意识。
案例分析:《今天我是小主播》
每月一得:
案例分析:《今天我是小主播》
新桥幼儿园伍燕飞2005年10月
一、背景介绍
1、幼儿情况介绍: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我们大三班幼儿的听说能力发展都比较缓慢,大多数幼儿不敢说、不会说、不愿说。每次活动时举手回答问题的小朋友都很少,经常出现冷场的现象。
2、为了能帮助幼儿尽快提高听说能力,我们想了许多方法,包括每天中午的“故事大王讲故事”,每天早上9点的“我是新闻小主播”活动。每天,我们都指定两个小朋友主播以便能使每个幼儿都有表现和表达的机会,。
3、老师情况介绍:小顾老师是这学期我带的实习老师。她学习认真、工作踏实,对孩子非常关心,但是实践经验不足,有时会对发生的意外情况束手无策。
二、观察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实习老师的观察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以对突发情况的回应能力。
2、通过观察,了解“我是小主播”讲述活动的开展情况,及时寻找原因和对策,提高实效性
3、通过观察,了解班内幼儿近期实际语言发展水平。
三、案例记录:
发生时间2005年10月10日早上9:00发生地点大三班教室内
发生事件记录:早上9:00又到了,实习老师小顾老师已经把班里的孩子都组织好了,他们都静静地坐在小椅子上,小手放在腿上。顾老师笑问:“今天,轮到哪两个小朋友来讲新闻呢?”她的眼光看向第三组,第三组的王国栋和夏霆超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慢慢走到前面,坐在桌子前面,王国栋在桌子前面坐下来,等了一会儿说:“神舟六号。”然后就抬起头看着顾老师,顾老师就问他:“神舟六号怎么了?”王国栋摇了摇头,继续看着老师不做声,小顾老师继续追问:“今天早上,神舟六号怎么了?”王国栋还是不做声,下面的小朋友却已经忍耐不住,开始唧唧喳喳说起话来,小顾只好让他下去坐好,重新让孩子们安静下来,接着又让夏霆超上来讲。夏霆超坐下来开始讲,但是只见他的小嘴在动,却听不到任何声音,下面的孩子只静了两秒,又开始交头接耳说起话来,又过了两秒,下面的孩子说话声音越来越大,已经盖过了台上的小朋友,甚至盖过了老师的声音。时间已经整整过去了十分钟。我提醒小顾:“你可以问问其他小朋友有没有收看新闻。”小顾老师只好问:“还有谁愿意讲讲昨天的新闻?”她刚说完,只见李非凡、周文杰、张子翼三位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小顾老师请了李非凡上来讲,只见他坐好后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小纸条,他举起小纸条一边看一边讲:“今天早上4:25分,神舟六号成功着陆,两名宇航员接受了鲜花。”说完就把纸条交给了老师,小顾问他:“这是谁写的?”“是我妈妈写的。”李非凡坐好后,周文杰又上来讲。该是孩子们生活活动的时间了,小顾只好结束了这次的小广播。
四、分析与结论
1、从上面的案例中可以看出我们班级的孩子对于老师新近开设的“我是小主播”讲述活动还没有真正投入进去,兴趣还不够高,说明老师在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方面还做得不够。
2、从上面的案例中可以看出我们班里的幼儿语言表达水平参差不齐。有三个幼儿乐于说,也很会说,但是大部分孩子都不敢讲、不会讲
3、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家长的支持、配合是开展这个活动的关键因素之一。比如我们班级
的李飞凡,在开展活动以前他并善于表达,而且普通话也不标准。但是由于他妈妈的积极支持:开展活动以来每天都和孩子一起观看、记录新闻,讲新闻,因此李飞凡每天都能给小朋友讲一条有趣的新闻。一个星期过去后,他不但敢说会说,而且普通话也变标准了,还认识了很多汉字。他的这些变化与他妈妈的积极支持、配合是分不开。
4、从上面的案例中我们还可以看出这个活动之所以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主要原因还是没有取得大多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因为,看新闻、记新闻、说新闻主要是在孩子家里进行的。
5、从上面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小顾老师毕竟是实习老师,因此临场经验不足,遇到一些以外情况有一点束手无策,而且有时只照顾到个别幼儿,不能作到兼顾个别幼儿和全体幼儿。
五、策略与做法
(一)、采取有效措施,争取家长配合支持。
1、通过通知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开展“我是小主播”对孩子各方面发展的意义、作用。
2、开设家长会,让李飞凡的妈妈向班里其他家长介绍成功做法以及记录背诵新闻的诀窍。
3、设计“每日新闻记录表”并轮流发放给幼儿家长,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收看新闻,并认真记录,还请家长教会孩子能看着念新闻。
(二)、拓展活动形式,提高幼儿表达能力。
1、丰富说新闻的表达形式,不光可以说新闻,还可以边说边演新闻,通过多种表达形式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记录的方式也可以由单一的文字记录式丰富为绘画记录,或者照片记录、还可以收集报纸上的新闻。
(三)、丰富奖励方法,激发幼儿参与热情。
1、每天由全班幼儿评选出“最佳主播奖”,并奖励小红花。
2、在班级的“家长园地”栏里开辟“最佳小主播”专栏,贴出当选者的照片和介绍的新闻。
3、用摄像机将幼儿讲新闻的情景拍摄记录下来,在家长会上播放给家长看。
(四)、加强日常指导,提升实习老师的专业能力。
1、以自身的榜样作用,让实习老师潜移默化地学会怎样对幼儿的突发情况作出回应。
2、加强日常指导,提高实习老师的观察能力和指导能力,能作到兼顾个别幼儿和全体幼儿。
案例:快乐的生日会
早在三月初的时候,晟晟的妈妈就来对我说:4月6日是晟晟6岁的生日,孩子想在幼儿园里过幼儿园里的最后一个生日,想留下一个难忘的回忆,我答应了她们的要求。
为了给孩子过一个愉快的生日,也为了增进孩子们彼此之间的友谊,我将这件事情告诉了大家,立刻引起了一片欢呼。然后我决定放权给大家,让他们自己商量怎样为晟晟开一个“生日party”,孩子们立刻开始了行动。
很快晟晟的生日到了,晟晟从家中带来了饮料和蛋糕,孩子们也纷纷带来了生日礼物:有的为晟晟带来了“生日帽”;有的是自己制作的贺卡;有的是自己最喜欢的玩具;还有的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购买的礼物。他们很快将桌子摆成了长方形的,说电视里人家吃饭就是这样坐的。他们还给我分派了任务:装饰黑板和做主持人的工作。等一切就绪了,晟晟的“生日party”就在音乐生中开始了。
反思:
这是一次孩子们自发的活动,随着他们社会性情感的不断增长,他们很喜欢模仿成人的生活,也渴望一些新鲜、有意义的活动,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愿望也为了锻炼他们的组织活动的一种能力,所以我让孩子们自己来商量、讨论、准备这次的生日会,而我也退到了“后台”,接受他们对我的“指挥”。在这个过程中,原先我还有些担心,怕孩子们做事情会半途而废,没想到他们隔三差五的就来问我到4月6日还有几天,看来他们是记得比我还要牢啊。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深切的体会到,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我们完全可以为他们搭建起一个平台,让他们真实的模仿或参与成人的劳动工作,真正的去体验一下成人的生活,这对他们获得生活的经验和能力是很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