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能力不可轻视
发布时间:2020-10-19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 幼儿园说课稿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昨天是佳佳的第十节钢琴课,老师通知佳佳参加周六的音乐会,并选了首曲子让佳佳表演,但是要佳佳把谱子背出来,佳佳当时就问:“不是有书吗?为什么要背呀?”老师说:“以后考级都是要求背谱子的,现在必须先慢慢学会背谱子。”佳佳没敢再做分辨,只是轻轻地说了声“有点难耶!”我当时也有些担心孩子能否背出来,但想想还有三天好好练应该可以。今天吃完饭佳佳主动要求练琴(这一点佳佳还是值得表扬的,每次练琴都很主动),这周的任务比较重,我让佳佳先忙其他的曲子,把那首要背的曲子留在了最后。自己弹了两遍后我让佳佳试着去记谱子,佳佳说她得仔细看,慢慢记下,几分钟后佳佳说她想试下,让我拿着书看她弹,不对的地方让我及时叫她停,纠正她,佳佳真的非常棒,只是一个地方需要我提醒了下,其他全对,第二遍就完全没有问题了,真的很不错,估计她自己也没想到会记得这么快。我又让她练了两遍才收工,明天继续,加以巩固,好在表演的时候不出差错!孩子的能力还真的不可轻视!相信不止是佳佳这样,几乎每个孩子都可能这样。跟佳佳比起来,我是惭愧多了!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不能忽视孩子的情感
下面是“不能忽视孩子的情感”的内容一文,给你带来丰富精彩的内容,欢迎阅读!
我班的范宇宁小朋友因为感冒,半个月没来儿园上课了。
平时他来的时候,总是跟在老师的身边转来转去,一有机会就和老师说说话,聊聊天,这几天没来,还真有点想他。
今天早晨来到幼儿园,就看见范宇宁小朋友已经在活动室里玩积木,心里真高兴。
可是因为忙于接待别的小朋友,我没来的及跟他打招呼。
范宇宁站在离我较近的地方,看了看我,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口,独自玩起了积木,好像不认识我似的。
我立刻意识到了我是不是冷淡了孩子。
于是,我放下手中的事情,走过去注视着他,热情的说:“哎,范宇宁来了,你的感冒好了吗?老师都想你了,并轻轻地在他的脸上抚摸了一下。
他一下子抬起头来,高兴地答应了一声,好了。
下午,我刚到班里,范宇宁一眼就发现了我,飞快的跑过来,王老师,王老师。
一下子扑到我的怀里,我真被他深深的感动了。
孩子是敏感的,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就连一声问候,一个动作,孩子都知道老师是喜欢他的。
从这一件小事中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更加细心一些,不能忽视孩子的情感,要珍惜爱护他们天真的童心。
关于“不能忽视孩子的情感”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
今天去听了一节优质课,是上海来的老师讲的,内容大体是教小朋友认识肚脐,关键是肚脐有什么作用,老师说肚脐是爱开始的地方,然后问宝宝们,当他们还没出生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在妈妈肚子里获取营养的,有的宝宝说,是妈妈嚼碎啦,然后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再咽下去,也有的宝宝说,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喝奶,当问到一个小女孩的时候,她竟然说,没出生的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是通过脐带连着肚脐眼获取营养的,我们底下的老师不禁为这个小女孩的正确回答鼓起掌来,讲课的老师也夸奖这个小女孩,问她是怎么知道的呢,小孩回答说是从书上看到的,原来是跟妈妈一起看书时妈妈教给她的,刚刚六岁的小孩子就知道脐带的作用,真是很了不起,其实孩子们知道的东西真的不少,不能低估孩子的能力,孩子们的求知欲很强,他们对一切的新鲜的东西都充满了好奇,如果他们问为什么的时候,我们不给他正确的答案,而是说不会,那样会抹杀他们的好奇心,有时候你不会的问题,可以跟他说,一起查找一下答案,这样孩子答案找到了,也养成了遇事动脑筋的好习惯。
孩子的视力,你重视了吗?
近期幼儿园组织孩子进行了体检,测查视力是其中重要的一项,测查结果显示,班里大部分孩子的视力并不如预期的那样好,甚至较上学期下降严重。作为老师,我觉得很心疼,小小年纪,还尚未步入小学的门槛,就要带着小眼镜了,那么将来如此繁重的学业,会让孩子的视力降到哪里去?在告知家长视力检测结果时,家长们很惊讶,大呼不能给孩子看电视了,不能给孩子玩电脑、手机了,也有的家长表示不能理解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不妨分析一下,孩子的视力为什么会下降?
电子产品取代纸质类用书,电子游戏取代现实生活中可动手动脑的游戏,孩子们更愿意竖着小手指在手机、电脑上划来划去,高度集中的同时,眼睛也在受着侵害。除了长时间的看电视、玩电子产品,孩子们学习压力增加,空余时间被各种课程安排的满满,而大部分的课程都是和孩子长时间用眼有极大关系,如写字课等。孩子们户外活动的时间减少了,接触大自然的时间减少了,眼睛调节、休息的时间也相应减少了。不正确的书写、看书姿势等是造成视力下降的原因。我想,不管任何人,都不希望看到祖国的花朵小小年纪就带上“小眼镜”,我们能做的就是多给孩子更广泛的活动空间,提醒家长多进行户外活动,毕竟良好的身体才是成长道路上获取成功最重要的保障。
不该忽视的乖孩子
一、个案
方方是一名四岁的小女孩,自小班入园后,她不像其他小朋友那样爱哭闹。她倒很安静,从不吵闹,从不多说一句话,从不主动与小朋友交往,喜欢自己一个人静静地坐着,看着小朋友玩。她不用我们老师过多的操心,真是一个“乖孩子”。
你看,别的孩子都争先恐后地挤到我面前,大声嚷着“老师,我要,我要布娃娃”“老师,我要汽车”“我要小飞机”……唯独她安静地坐在位置上,眼巴巴地看着我。“你要玩玩具吗?”“要”她轻轻地说。“你想玩什么?”无语,她用手指了指娃娃。她平时沉默寡言,不能用流畅的语言与别人交流,对话通常是被动的一问一答或不答,其行为表现为明显的交往退缩。
二、分析
退缩行为是幼儿的一种消极性社会适应表现,它的基本特征是幼儿对自己缺乏自信,行为常有退缩表现。如果不及时帮助幼儿消除这种行为,久而久之,定会影响幼儿的人格健康,导致幼儿一生的心理障碍,使幼儿产生自卑感,甚至形成孤僻、冷漠、懦弱、多愁等不良性格,直接影响他的人生历程。因此,我们千万不能忽视这些“乖孩子”,应及早觉察幼儿的退缩行为,并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影响,以幼儿克服退缩行为和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通过了解分析,造成方方退缩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方方性格内向、胆小、不善与人交往。
2、家庭环境的影响,使方方语言表达能力落后。
方方父母工作忙,先后由讲永康话的外婆和讲宣平话的奶奶照顾,由于生活在混杂的方言环境中,较少使用普通话交流,使方方的语言表达能力落后。
3、方方有过尝试失败的体验,使其不敢与人交往。
上半年方方曾在私人幼儿园就读,她那不同与其他小朋友的永康话和宣平话,曾引起同伴的嘲笑,打击了她的自信心,从而使她产生了退缩行为。
三、对策
1、家园配合,发展语言。
家庭是“制造人类性格的工厂”,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影响儿童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方方的交往主要源于语言障碍,要想使其问题行为得以矫正,首先应从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入手。经与方方的父母沟通,他们表示愿意积极配合我们的矫正活动。我对他们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在家中,尤其是方方在场时,坚持使用普通话;二是父母必须尽量抽时间多与她接触,进行感情交流,如给她讲故事,多和孩子交谈、做游戏。让家长打开家门,走出封闭的小天地,给她寻找伙伴或带孩子去走亲访友。改变家长那种看到孩子很乖,就好像什么都好的看法。通过家长园地刊登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文章,引起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在改善方方家庭环境的同时,使其内敛的情绪得以放松。在此基础上,我在班里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帮助方方的活动。
2、重视环境的创设,营造充满爱的氛围。
布朗芬布伦认为:“发展是人与环境的复合函数。”环境对人的性格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应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小班幼儿离开父母,进入陌生环境多多少少会遇到一些问题,会产生心理焦虑,那是很自然的。关键在于我们老师要理解孩子、要和孩子多沟通,多交流感情,让幼儿感受到老师真诚、温暖的爱,从而使幼儿对老师产生信任。
早晨来园时,我面带微笑地主动抱抱她、亲亲她、迎接她,有礼貌地向她问好,从简单的对话中引起孩子说话的欲望。课后和她玩“木头人”“猜拳”“猪尾巴”等游戏;午睡起床后,变着花样给她梳不同的发型;有空就主动寻找话题,与她聊天交谈,如:“你这件衣服真漂亮,是谁买的?”“今天谁送你上幼儿园的?”“你最爱吃什么?”等等。即使她不理不睬,我也想猜她的心思,帮助她解决困难,让她相信依靠老师,使她感到老师像朋友,老师喜欢她。
3、寻找“闪光点”,引导同伴接纳、关爱他。
单纯有老师的关爱还是不够的,同伴的接纳,关心也同样了很重要。我们应充分发挥同伴、集体的作用,教育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学。我还有意识地把她的座位安排在性格外向,爱说爱笑的小朋友旁边。让活泼开朗的幼儿和她游戏、交谈、给她以积极的影响。我还为她安排了生日活动,让她生日那天感受到幼儿集体的温暖,感受老师和小伙伴的关心。生日那天,小朋友都拿着早已准备好的礼物围在她的身边。有送的小红花、有的送图画、有的送糖果,大家都一起唱着《生日快乐》的歌,并且每人送她一句美好的祝辞“祝你生日快乐”。方方捧着礼物,听着歌声,她神情异常,眼睛有点湿润了。
我发现《生日快乐》、《两只老虎》等歌曲,孩子们非常喜欢唱,方方也喜欢唱,在没人注意的情况下,她能很完整地跟唱。此外,我还发现方方喜欢韵律性较强的儿歌,于是经常请方方上台为大家朗诵。方方不愿也不敢上台,我就请几大胆的孩子陪着一起表演。起初,方方站在台上低着头不张口,但我还是和小朋友一起为她鼓掌、加油。渐渐地,尽管她很胆怯,尽管几乎听不到她的声音,但方方终于能在众人面前张口了。通过经常性地唱歌、念儿歌,方方用完整语句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同时她的自信心也增强。
4、创造机会,让其体验成功,增强自信。
我们在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长处,相信自己的力量,给幼儿创造成功的机会。美国哲学家艾马松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对自信心不足的幼儿,具有退缩行为的幼儿。我们要为其增强自信,就是“成功是自信的第一秘诀”,即让她体验成功。
我有意识地为她创造成功的机会。自从她开始信任我,喜欢走到我身边后,我就选一些简单的问题或任务让她完成。我多给她发言的机会,声音高低先不作要求,只要她说,就多鼓励她。提供给她锻炼的机会。如“请你去叫豆豆进来梳头。”“请你把这本书给冰冰”等,积极为她创设与同伴主动交往的机会。每当她完成任务后,就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一个拥抱、一个亲吻、一个五角星或一朵小红花等。尽量创造机会,让其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帮助她勇敢地迈出主动与人交往的第一步。
四、效果
经过一年的家园配合,在双方共同的努力下,方方的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她能在小朋友面前大声说话,能主动与小朋友进行交往,友好地参与游戏。她有了很多好朋友,现在还经常邀请好朋友到她家玩。方方还能上台朗诵儿歌、唱歌了,在幼儿园开展的“小歌手”比赛中还得了三等奖。方方的自信心增强了,渐渐与小朋友产生了认同感,在交往中不再退缩了。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改变以为那种只看孩子智力水平,只关心、身体健康,忽略心理健康水平、个性发展水平的陈旧观念。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孩子表面看来好象很听话,是个“乖孩子”但情感淡薄、性格脆弱、意志薄弱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应引起我们教师和家长的关注。幼儿期是幼儿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个性形成的时期。应抓紧这个关键期,培养幼儿良好的人格特征。在幼儿园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还特别要注意与家长的密切配合,指导家长了解和掌握家庭心理健康的知识,消除产生心理健康的隐患,实行早期干预、治疗。
作为教师我将不断学习、探索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在工作中应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我将永远记住关心孩子、热爱孩子、尊重孩子,用爱去滋润孩子的心田,“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我深信:只要相信幼儿,热爱幼儿,耐心教育就可以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为他们将来更好适应社会环境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不可忽视的“小报告”
“老师,xx踩着我的脚了!”“老师,xx抢我的玩具了!”……每次听到这样的小报告,我总觉得不耐烦.因此,我不太喜欢爱打“小报告”的孩子,认为他们是“多事的小家伙”。
可是,这天发生的一件事,却让我对“小报告”有了截然不同的看法。
这天,我带孩子们到院子里做早操,正在前面走着,忽然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老师你看明明......”我顺势一看,哟
,可不得了!只见明明站在窗台上,手里拿着操圈,眼看就要跳下去了,真危险!我赶紧撒腿跑了过去,趁他不注意迅速把他抱了下来,那颗悬着的心才算落了地。
一场意伤害外事故避免了,我转过头去对着刚才那个打小报告的孩子说:“谢谢你,好孩子!”此刻,我的耳边又响起了一个个“小报告”。我忽然觉得,不可忽视小报告,因为它为我提供了真实鲜活的教育素材,又为我敲响了警钟,同时,这也是孩子们关心他人的表现啊。所以,要留心“小报告”!
安全问题不应忽视
今天上午,一节活动课上,我出示挂图《交通标志作用大》激发了孩子们的活动兴趣。我问他们在哪里见过这些标志?有的说:“在公路上”,有的说:“在十字路口”......
平时最爱举手发言的龙龙小朋友怎么了?一声不吭,几次提问,他都不举手,龙龙怎么了?不舒服吗?不管我怎么问,他就是紧紧地闭着嘴,一个劲儿摇头,我觉得不对劲,再低头一看,龙龙的衣服扣开了,可就是找不着扣子在哪儿。想到刚才龙龙的样子,我明白了,急忙让龙龙张开嘴,扣子果然在嘴里,他说:“我怕小朋友们拿去。要是扣子丢了,回家妈妈要批评我的。”
通过这件事,使我认识到,幼儿的安全隐患无处不在,虽然一粒小小的纽扣,孩子一不小心咽下去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我们在一日活动中,要注意多观察孩子的表现,防患于未然,杜绝一切意外事故的发生。
懂得节俭的瑶瑶
是呀,我观察到了瑶瑶平时穿的衣服虽然干净、漂亮,但都是屯旧的。听了她的话我感到内疚,这条裤子是不应该买的。
就在这时,我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教育孩子们要向瑶瑶学习,做个勤俭节约的好孩子,平时穿衣服不是新的就好,而是干净的就好。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也要响应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勤俭节约、杜绝浪费,继承老一辈的光荣传统。
不可忽视的小细节
不可忽视的小细节作者:戚菲菲来源:威海市环翠区机关幼儿园点击:40时间:2011-12-27踏入小班已经足足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了,一切已经进入了平静状态。但是我们每位老师却不敢松懈,时时刻刻都保有警惕的心对待每件事情。晚上,我们我们班孙芙滢的妈妈聊了很多。话中也有芙滢妈妈的苦恼,女儿是个很懂事的姑娘,但是宝宝不愿意在班级大便,这是个问题。刚开始我感觉“排便”这是意见极其小的事情,就没把它放在心上,可后来想想,作为小班的幼儿老师,大经验不就是从身边的小事慢慢积累起来的吗?白天,我开始关注孙芙滢,发现她只要一想大便,便会不停的扭动着屁股。有一天我在班级给小朋友们讲述了一个小故事,故事中有个可以排神奇便便的宝宝,他每天的便便都是不同的形状,有的像小乌龟,有的像小鸟,好多好多小朋友从来都没见过的形状。为了能够让孩子们消除在班级排便便的紧张心理,我不由的自创了故事。真没有想到,我的故事居然起到了效果。芙滢白天自己走到了厕所,试着排出便便,我发现她排便便的时候好奇的看来看去,从那天起,芙滢的排便定时定点。妈妈特意来谢谢,看着家长满意的表情,我倍感欣慰,心里暖暖的。一个优秀的班级,不光光是注重教学质量,往往哪些生活中的细小环节也会起到关键作用,我要告诉大家,更好的找照顾幼儿不可忽视细小的事情!
不可忽视的小问题
随着幼儿园保育工作日益受到托幼机构的重视,幼儿园都建立了一整套的卫生保健制度。如幼儿入园须经医院体检;工作人员持健康证上岗;幼儿餐具、玩具、日常用品及教师、卧室、厕所等定期消毒......这些做法无疑使幼儿的健康有了一定的保障。然而笔者看过几所幼儿园,却发现有一个“小”问题被忽视啦,就是幼儿在游戏课上,用自己擦鼻涕的手绢做游戏。
孩子口袋内的手绢是用来擦鼻涕擦汗的,每天应干净清洁的叠放在口袋里待用。但是有的幼儿园却让孩子们用来叠蝴蝶折花,当成玩具做游戏。岂不知这样会给幼儿的身体带来危害。幼儿玩弄手绢时,手绢随时会掉在地上,踩在脚下;在做游戏时,常玩石子、泥土,再去玩手绢、脏手便会污染手绢。如用这块手绢再去擦眼睛
,细菌会趁机进入双眼;感染得病。这样,“小”问题便会产生大危害。
建议幼儿园给幼儿专门准备一套游戏时用的手绢,幼儿游戏后消毒备用。保教人员应加强对幼儿的卫生教育,改变不良卫生习惯。
怎样正确使用手绢
幼儿园里的孩子们入院时都随身携带一块手绢,是用来擦汗擦鼻涕用的。笔者曾某些幼儿园里发现,幼儿的手绢用完后,一块一块紧挨在一起挂放着,而每一块使用后的手绢上都存在有若干细菌。这样一来。细菌就非常容易传播开,使每个幼儿都可能得到感染。那么,怎样正确使用手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1.不管幼儿是从家里带的手绢还是幼儿园统一配备的手绢,每天用完后都要消毒。2.挂放时不要紧挨在一起,要有一定的间隔距离。.在每块手绢上写上幼儿的名字或号码,挂放位置上要编上号。幼儿在挂放、使用时绝对做到对号对名杜绝乱用。4.用的时间不要过长,要定期更换。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因手绢而发生幼儿园中各种传染病的流行,避免细菌病毒的传播。
教育随笔: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
现在的孩子动手操作能力非常强,可是我们作为老师往往不能完全放开手,让孩子大胆的想象创造,在这一点上我深有体会。
在一次区域活动中,我投放了新材料《脸谱装饰》,给孩子交代了要求之后,我就走开了,但是虽然走开了但是我心里总放心不下,担心没有说清楚,心里很是矛盾还要不要给孩子再说一次,纠结半天之后,于是我还是来到了孩子跟前又给他们说了一遍。我才放心的走开了。过了一会之后我去看孩子的作品,孩子的作品没有一个是按照我的要求去完成的,他们的方法和想法都是与众不同的。之后我就在反思,是不是我对孩子的思想干涉过多了,这样是不是局限了孩子的能力发展,对孩子的创造思维发展是一个很大的扼杀。
于是我调整了自己的教育方法,同样的材料,我这次只是投放了材料和提示卡,只是在一旁观察孩子的行为,我发现孩子们的路数很清楚,她们先看了看提示卡,然后看了看我提供的材料,便很快的动手操作起来,还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流自己的方法,整个活动我没有干涉,孩子们自己玩的有声有色,作品也是各具特色。
通过这两次活动的对比,我认识到自己教育孩子还是放不开手,总担心孩子做不好怎么办?低估了孩子的能力。而不是让孩子自己探索学的方法,美术教学就是发展幼儿智力、丰富幼儿知识、培养幼儿积极观察、大胆表现生活、养成良好习惯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在艺术活动中要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所以,我们只要相信孩子能创造世界,那么他们就能创造出世界给我们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