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孩子的模仿能力
发布时间:2021-10-09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导读:小孩子正处在语言发育的重要时期,从不会说话到呀呀做声,孩子的模仿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家长要重视孩子的模仿能力,要善于利用孩子的模仿能力,以更好地发展孩子的语言发育。
爸爸妈妈每天都有听天气预报的习惯,也喜欢凑热闹。天气预报的词儿经常重复,可让宝宝跟说,如“杭州晴”“上海阴”“南京有雨”……时间久了,宝宝知道了有太阳就是晴天没有太阳就是阴天。这些地名每天都重复就像熟人一样,听多了宝宝自然喜欢跟着说。个别记性好的宝宝可能还会记住“乌鲁木齐”“呼和浩特”等长的名字,这都是经常听天气预报的结果。有些宝宝更爱听广告中的某段广告词,甚至会跟着广告说“我喜欢”等。yJS21.COm
听天气预报,可以测试宝宝语言的模仿能力。宝宝除了跟着爸爸妈妈学习以外,还可以跟着电视、录音、广播等媒体学习语言。除了天气预报外,经常重复的广告词也是宝宝学习的对象。只要宝宝能跟着说任何词汇,爸爸妈妈都应不断鼓励他,会更积极地学习语言。爸爸妈妈一定要每天同宝宝说话,加强沟通,不能仅用模仿媒体来代替对话。
温馨提示:家长要特别注意,电视有辐射场,千万不要让宝宝长久停留在打开的电视机前玩耍,以免宝宝长久受到辐射。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编辑推荐
孩子的模仿对象
孩子的模仿对象
对象一:成人
孩子自出生后,就喜欢观察和模仿周围的人了。如果他被允许去做“大人”的事情时会非常高兴,比如拿扫帚扫地。孩子不仅会模仿成人的行为,也会模仿成人的语言、神态等。初学语言的孩子,一开始就是模仿和重复周围人对他说的话。我们发现,如果平时和孩子说话的人大多数都是语音标准的人,那么孩子的发音就会比较好;如果周围的成人说话都不太标准的话,那么孩子的发音则会带有方言的语音语调。
三岁以后的孩子,已经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了。这时,他们开始模仿同性成人的行为和举止。比如,女孩喜欢穿着妈妈的高跟鞋,或者自己亲自照料娃娃。在性别角色的模仿过程中,孩子会学习那些同性成人的行为方式,并且认同那个人或那种角色,这对孩子以后的行为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模仿不仅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在游戏中也会有模仿。孩子经常在玩耍中扮演某些成人的角色,比如老师、医生、司机、厨师等等。这时的孩子不会看到什么就模仿什么。在做游戏的时候,孩子会选择熟悉的人和事,把自己感兴趣的行为通过游戏表现出来。这类游戏被称为“装扮性游戏”,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都十分有意义。在装扮性游戏进行的过程中,孩子并非纯粹地进行模仿,而是会在实际游戏情境中进行创造,比如为游戏角色打扮,准备游戏道具,在游戏中安排模仿对象的行为和工作等等。这时,孩子的创造行为也不知不觉地发生了。
对象二:同伴
孩子的模仿并不仅仅局限在从成人身上进行模仿和学习。在幼儿园里,孩子之间的模仿也非常明显。游戏区的天花板上挂着一个风铃。孩子们都想让风铃发出声音,可是风铃挂得太高了,大家都够不着。这时,有个聪明的孩子拉来一把小椅子,站在上面,一伸手就够着风铃了。其他的孩子看到了,也纷纷去找来小椅子。类似的模仿事件,在幼儿园里天天都会发生。
对象三:卡通人物
对卡通片中人物行为也是孩子模仿的对象。男孩子喜欢扮演奥特曼和超人,从床上到地上“飞来飞去”,和怪兽、坏人作战;女孩子想当公主或小仙女,穿着漂亮的裙子,手拿仙女棒。然而,由于孩子的知识有限,有些模仿行为对孩子来说是很危险的。比如孩子模仿卡通片中的小动物,把雨伞当作降落伞从家中窗户往外跳,结果导致摔伤。因此,家长一定要对孩子模仿的对象加以限制。
孩子模仿守则
为了让孩子模仿好的榜样,健康地成长,家长应当牢记以下守则:
第一条,适当的角色和行为示范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第二条,孩子是面镜子,爸爸妈妈可以从孩子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所以在孩子面前要努力做个好榜样。
第三条,要鼓励孩子模仿好的行为,对孩子所模仿的不好的行为要加以制止。
第四条,对孩子在模仿过程中出现的自创动作,只要是对孩子和周围人无害的,不必干涉。说不定,未来的发明家就在你的身边。
看电视不能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
整理了看电视不能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希望对父母了解孩子智力开发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看电视是一种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消遣,适当的看会电视确实能够起到释放压力,放松身心的作用,但若是毫无节制的看电视,将大把大把的时间放到看电视上面那就会弊大于利了,尤其是对于心智尚未成熟,自控能力低的孩子来说。
如果长时间的看电视,跟现实生活的交流必然会减少,当儿童专注于看电视的时候,对于周围环境的注意力会很低,而父母跟他们说的话也会完全的忽略。
有些家长以为让孩子看电视是在锻炼孩子的听说能力,其实这个效果甚微,看电视并不能够明显的改善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发呢减少了孩子们学习语言的时间。
根据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研究表示,沉迷电视的孩子比不看电视的孩子理解的单词量要少,而且语言能力并没有大幅度的提高。
研究学者推论,现在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能就是因为语言学习上的迟缓,而且电视机上的人声与真实世界中的互动截然不同,爸爸妈妈在跟孩子们讲话的时候会迁就孩子,把语速放缓或是吐字更加清晰,但是电视机上面的节目并不一定孩子都能够看得懂。
学习语言的最好方法还是真人演练,爸爸妈妈们应当多陪伴孩子,多跟他们进行语言上的沟通,这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同时还可以增进亲子间的感情,而且有人在身边,孩子们也会比较兴奋,将语言文字信息更好的吸收。
还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孩子多看电视容易影响了视力,在家里很难调整幼儿适宜的室内光线和收看电视的角度,而孩子的眼部还没有发育完全,很容易造成眼部的疾病,例如屈光不正,远视,斜视等。
总结:给孩子看的电视节目要有筛选性同时时间一定要有所把握,如此才可以发挥电视机积极的作用,避免消极的影响,爸爸妈妈们自己也要以身作则,尽量少看电视,多带着孩子去接触丰富的世界。
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一、注重培养孩子的平等意识
走进美国家庭,你会看到各式各样的玩具和儿童读物放在令孩子能拿到的地方,墙上门上贴满孩子们的“美术作品”,父母亲很少强求孩子的言行,甚至不强求孩子称呼他们爸妈,孩子们像伙伴似的直呼长辈的名字是很自然的事。父母与孩子说话永远是蹲下来,他们认为,孩子虽小,但也是独立的人,所以应蹲下来。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充分提供参与和表现的机会,无论结果怎样总是给予认可和赞许。
二、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美国父母看见孩子在墙上乱画,用嘴咬玩具,拿剪刀在书本衣服等物品上乱剪乱画,他们会笑嘻嘻的,很高兴孩子学会了某种技能,而不是痛惜某件东西被孩子损坏了,然后耐心地告诉孩子一些操作上的技巧和知识。在美国,孩子7-8个月就可坐着特制的桌子自己抓饭吃。他们不担心孩子弄脏了衣服。
三、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在美国,父母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孩子从小睡小床,稍大后单独有一间房子。在孩子处理日常事务上,父母只帮孩子做一些当时年龄还无法做到的事,凡孩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都尽量由孩子自己去完成,比如两岁孩子洗澡时,妈妈只帮孩子放好水,脱下衣服,然后孩子自己爬进澡盆,在水里玩一会就自己抹香皂,洗干净后再自己爬出澡盆。绝大多数18岁以上的青少年,都自己挣钱读书。因此,美国社会上的一个清洁工人、一个跑堂的,也可能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一分子。
四、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
美国小学在课堂上对孩子从不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而是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他们没有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而是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怎样去思考问题,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肯定孩子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
要重视孩子的主意
导读:让孩子早点学会拿主意,对他们将来的成长意义重大!尽管他们“拿主意”的事往往是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但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却是十分重要的。
家长都有这样的感受,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原来的乖宝宝越来越不听话了。原来对爸爸妈妈的话是言听计从的,现在样样事情都要“对着干”了。最明显的就是到商店买玩具了,你想给他买一样培养动手能力的组合积木,他却叫嚷着一定要捧回自己的宝贝“奥特曼”;早晨上幼儿园,她死活不穿你准备的衣服,因为她认为不好看,而一定要自己选自己配……
真不习惯啊,孩子越大越难管了!
其实孩子想自己拿主意又有什么不好呢,家长又为什么不开心不习惯呢?原因就在于由于数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的孩子往往从很小的时候就被父母固定在一个早已被事先安排好的模式中,父母从小就受到这样的教育,然后再延续到自己的孩子身上。结果就造成许多孩子遇到困难时常常难以独立解决。有些孩子直到进了大学校门,还缺乏基本的自理能力。稍稍遇到一点困难便迫不及待地向父母求助。
让孩子早点学会拿主意,对他们将来的成长意义重大!尽管他们“拿主意”的事往往是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但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却是十分重要的。
教育研究表明,儿童的教育模式通常可分为权威模式、专制模式、放纵模式与忽视模式4种。
专制模式对儿童控制较多,容易造成畏缩、怯弱的意志特点。
放纵教育模式与缺乏关爱的忽视教育模式中,儿童易形成冲动、鲁莽的意志特点。
而民主权威的教育模式意味着对儿童的平等与尊重,真诚的热爱与接受,合理的控制与宽容,这是最利于儿童健康活泼成长的教育模式。只有在民主权威型的教育模式下,儿童才能形成良好的意志果断性。
所以为了孩子健康的成长,为了培养他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判断能力,就请从给孩子“拿主意”的权利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