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有关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生字词语汇总的教案

发布时间:2021-09-27 幼儿园教师一年工作心得 幼儿园工作总结繁忙的一年 园长寄语汇总

第4单元

   蚂[蚂蚁]   蚁[蚂蚁]

   前[前后]  [前进]  [前门]  空[空气]  [天空]  [高空]  房[房子]  [房屋]  [水房]

   网[网络]  [渔网]  [上网]  诗[诗歌]  [诗人]  [古诗]  林[树林]  [森林]  [林木]

   童[童话]  [童真]  [儿童]  黄[黄色]  [金黄]  [黄瓜]  闭[关闭]  [闭嘴]  [闭门]

   立[站立]  [立正]  [起立]  是[是否]  [是非]  [不是]  朵[耳朵]  [花朵]  [云朵]

   美[美好]  [美丽]  [美好]  我[我们]  [我的]  [我家]  叶[叶子]  [树叶]  [落叶]

   机[机会]  [机器]  [飞机]  她[她们]  他[他们] 

   送[送走]  [送去]  [送人]  过[过来]  [过去]  [过年]  时[时间]  [时刻]  [时时]YjS21.com

   让[礼让]  [让步]  [让路]  吗[是吗]  [好吗]  [会吗]  吧[酒吧]  [好吧]  [吧台]

   虫[小虫]  [虫子]  [昆虫]  往[往来]  [来往]  [以往]  得[得到]  [得失]  [得力]

   很[很好]  [很红]  [很高]  河[河流]  [河水]  [小河]  姐[姐姐]  [姐弟]  [姐妹]

   借[借书]  [借口]  [借光]  呢[哪呢]  [呢喃]  [呢料]  呀[来呀]  [看呀]  [好呀]

   哪[哪里]  [哪儿]  [哪个]    

yJS21.com更多精选小学语文教案阅读

有关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词语汇总人教版的教案


一 易错生字:

“短”:偏旁“矢”的最后一笔“捺”成“点”。

“对”:偏旁“又”的最后一笔“捺” 成“点”。

“热”:上下结构,上半部分是“提手旁”加“丸”,不要忘记“点”。

“吃”:最后一笔是“横折弯钩”,右半部分三笔,和“汽”分开。

“分”:偏旁是“八字头”。

“没”:左右结构,注意右半部分的上面是 “竖弯”。

“要”:上半部分是“西”的变形,中间是“两竖”。

二 反义词 :

高——矮 前——后

美——丑 慢——快

是——非 长——短

难过——高兴 冷淡——热情

光明——黑暗 虚心——骄傲

进步——落后 诚实——虚伪

长处——短处 伤心——开心

慌张——沉着

三 重点词语:

(要求写的生词):冷淡 热情 短处 把手 练习 非常 伙伴 公共汽车 分别 座位 男孩 选手 吃苦 学习

(要求认识的词):虚心 骄傲 冷淡 诚实 赢得 赞扬 招来 翻地 浇水 施肥 时候 挑担 很饿 狮子 整天 练习 翻滚 将来 依靠 应该 撕咬 午餐 丢失 糟糕 粗心 大概 汽车 记忆 保管 夹子 花盆 挑选 传位 并且 宣传 十分 发芽 规定 盛开 一丝 表面 煮熟 饼干 饮水 水饺 猪 狼 懒洋洋 慢吞吞

四 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组词:

短(长短) 对(对方) 请(请求) 活(生活)知(知道) 树(树林) 情(友情) 话(说话) 和(和平)种(种子)问(学问) 气(空气)学(学习) 半(一半) 间(中间) 汽(汽水) 字(生字) 伴(伙伴) 立(立正)位(座位)

种zhòng(种地) 干gān(干净 ) 发fā(发言 ) 盛chéng( 盛饭 ) zhǒng(种子) gàn(干活 ) fà(头发 ) shèng(茂盛 )

五 读读说说

把地翻松 把白菜吃完 把窗户打开 把书打开

懒洋洋地晒太阳 懒洋洋地看电视

慢吞吞地说 慢吞吞地吃饭

兴冲冲地走进来 兴冲冲地跑出去

六 读读记记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

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才能成为真正的狮子。

七 读读想想,给加点的词换个意思相近的词。

他十分高兴地来到校园里。(特别)(非常)

他有许多有趣的玩具。( 很多)

这个办法很好。(方法)(主意)

第八单元

一 易错生字:

雪:上面是雨字头,第三笔为横折钩。帮:上面的右耳旁第二笔为横折弯钩。桃:右边“兆”的笔顺为点、提、竖撇、撇、点、竖弯钩。

球:右边最后一笔是捺。

北:第一笔是竖。

就:右边容易写成“斤”

二 同音字、音近字区别:

请(请进) 跳(跳高)座(一座山) 带(带领)情(心情) 桃(桃树) 坐(坐下) 常(经常)个(个人)级(年级)再(再见)各(各自)急(着急)在(正在)

三 加一加变成新字:

青—请 兆—桃 兆—跳 坐—座 冈—刚 免—晚 发—泼

四 多音字:

发 fā(发明)(发现)

fà(头发)(理发)

只zhī(一只鸟)

zhǐ(只有)(只要)

五 重点词语:

雪白 玩球 桃树 晚上 新年 什么 成就 请问 座位 作业 坐下 江湖 秋天

六 扩词练习:

书上第139页、第154页“读读说说”

碧绿碧绿的叶子

雪白雪白的花

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

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有关小学一年级文下册全册第四单元教案


13古诗两首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两首古诗,《所见》的大意是: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歌唱,一声不响地站在了树下。这首诗写的是“意欲捕鸣蝉”的情趣。《小池》的大意是:泉眼珍惜地让泉水悄然流出,倒映在水面的浓密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风光的柔和。嫩绿的荷叶那尖尖的小角刚露出水面,就有蜻蜓飞来落在上头。这首诗写的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情景。两首古诗从不同侧面表现了夏天的情趣。

二、学习目标

1、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有朗读古诗的兴趣。

三、学习重难点

1、重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能正确流利地读古诗背诵古诗。

2、难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四、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看图激趣

1、出示文中的插图:图中画了谁?他在干什么?他想干什么?(指名说)袁枚作了一首诗,大家想读读吗?

??? 2、板书课题,指导读准平舌音“所”。

初读感知,了解诗意

1、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对读,检查字音。

3、再自由读,说说古诗写了画中的哪些景物。

4、指名说。??? 。

图文结合,再读感悟??? ’

1、出示课文插图:师指“牛与牧童”图,问:这是什么?(牧童骑黄牛)

??? 放录音(牧童唱歌)问:听,牧童高兴地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样?(歌声振林樾)

??? 师诵:“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多美的一首诗,我们再来读一读!

a、齐读。b、指名读。c、男女读。

读诗想画面

1、教师配乐朗诵,学生想像古诗描绘的画面。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画面练习背诵。???

(a、引背。b、同桌对背。c、齐背)???

读一读,想一想

??? 从“林樾”、“鸣蝉”中看出这首诗是写什么季节的?

指导书写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认读。

2、指导观察生字的占格位置。(学生观察每一笔的占格位置)???

3、教师范写,同时讲解。???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评价。

第二课时

看图导入

1、出示课文插图,说说自己所看到的内容。

2、小池美吗?美在哪里?(指导看图,用自己的话说)

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互相纠正读错的生字。

3、指名读。

图文对照,再读感悟

1、看图,池塘是怎样的?诗中是怎样写的?

?? ?(引出: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睛柔)

??? 看图理解“泉眼”“晴柔”。

2、图上有什么?诗人是怎样写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全班齐读。???

指导朗读???

1、个别读

2、评读。

读诗想画面,指导背诵

1、分小组练习,(一人读诗,其他同学想画面)你看到了什么????

2、全班交流。

3、指导背诵。

巩固生字

1、出示带音节的生字认读。

2、去掉音节认读。

3、小组合作,认记字形。

拓展练习

学生交流会背的其他古诗,如,杨万里写的诗,或描写夏天的诗等。

14荷叶圆圆

一、教材简析

荷叶圆圆的,荷叶绿绿的,荷叶是夏天里一首清凉的小诗,荷叶是阳光下跳动的音符。小水珠喜欢荷叶,小蜻蜓喜欢荷叶,小青蛙喜欢荷叶,小鱼儿也喜欢荷叶。让我们一起在这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里,去感受充满童趣的夏天,去触摸生贡勃勃的荷叶,去体味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们快乐的心情吧!

二、学习目标

1、认识“荷”、“珠”等12个生字,会写“是”、“朵”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学习重难点

1、重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难点:认识生字“蹲”;书写“我”、“美”。

四、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课题

1、简笔画画出荷叶。说说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的?

(板书课题:荷叶圆圆)。出示“荷”字的卡片,谁有好办法记住咱们的这位“新朋友”?

2、简笔画画出小水珠、蜻蜓、青蛙、小鱼。瞧,还有谁来了?学习“珠”字。

3、喜欢它们吗?那咱们一起来学习这一课。(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认生字,再同桌互相抽读生字,比比谁读得准,认得多。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课文。(表情朗读;配上动作读;和小组同学分工合作读等)

3、想读给大家听吗?你喜欢读哪段就站起来读哪段。

再读课文,指导朗读

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生交流)

2、都有谁喜欢这圆圆的、绿绿的荷叶?(以下步骤极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3、小组里分角色读课文,指名分角色读课文。评选“最佳小水珠”、“最佳小蜻蜓”、“最佳小青蛙”、“最佳小鱼儿”、“最佳旁白”。

4、师述: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荷叶给它们都带来了快乐。

    那荷叶还是谁的什么?(荷叶是荷花的好伙伴;荷叶是我的故事书……)同桌互相议一议,想说的说给同学听,想画的画下画面。指名展示。  

齐读课文质疑

    说说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齐读课文,说说荷叶是谁的什么。

指导背诵

1、学生看画面练习背诵。

2、教师引背。

3、小组挑战背。

学生自学生字

1、抽读生字卡片。  

2、先自由识记生字,再分小组交流讨论,评选出小组里的“识字能手”。

反馈识字成果,教师适当点拨

1、说说你认识了哪些生字新朋友,是怎么记住的。

2、教师点拨。出示“摇”字,谁会读?再出示“捕”、“挤”、“推”三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出示“膀”、“肚”、“背”、“脑”;“蹲”、“跑”、“跳”、“路”;“坪”、“地”、“墙”、“坡”;“篮”、“笔”、“筷”;你又发现了什么?

3、做游戏识字。学生起立,教师分别出示“摇”、“蹲”的卡片,学生迅速做出这个字的动作;教师出示“停”的卡片,学生则停下站立不动。

指导写字  

1、学生选择一个自己认为最好写的字,先观察,后学写。  

2、说说你写的是什么字?展示学生作业,自评,他评。

3、以下几个字的教学步骤相同。

作业

    把这篇课文背给家长听,让自己的家长评一评你读得好不好。

15夏夜多美

一、教材简析

这是一个童话故事,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天的夜晚,一只小蚂蚁掉进池塘,是朋友们帮助它回到了家。读了这个故事,你会感到夏夜的景色美,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

二、学习目标

1、认识“莲”、“哭”等13个生字,会写“她”、“他”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夏夜的美。

三、学习重难点

1、重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6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夏夜的美丽。

2、难点:让学生真正感悟夏夜的美。

四、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

1、前不久我们学习的古诗《小池》,描写了初夏池塘的美丽景色,现在已经是盛夏了,池塘里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让我们来看看吧!(出示挂图:夏天池塘的美景)你们看到了什么?

2、夏天真美!夏天的夜晚也很美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

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错误。

3、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通顺。

再读课文,识记生字

1、出现全部生字(带拼音),学生借助拼音读。

2、这些生字就躲在课文中,看谁先把他们找出来。

3、找出来后读一读,再把带有生字的那句话和同桌互相读读,看谁读得准确。

4、再次出现生字(无拼音),哪些字是你以前就认识的?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记住它的。

细读课文,读后感悟

1、(出示夏夜景图)夏夜,公园里静悄悄的。忽然传来呜鸣的哭声,是怎么回事呀?请大家快速把1—5自然段读一读,找一找。  

2、同桌同学合作分工读1-5段。

3、师生合作读课文1-5段。

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上节课学习的生字朋友又来和大家见面了,你们还认识他们吗?开火车认读。

读文感悟

1、(出示挂图):夏夜,静悄悄的公园里,一只小蚂蚁从水草上爬到睡莲上。

    夏夜,公园里静悄悄的。小蚂蚁掉进池塘里上不了岸了。在睡莲的帮助下,爬上了睡莲的叶子。睡莲姑姑挽留小蚂蚁,(出示句子:今晚就在这儿住下吧!你瞧,夏夜多美啊!)生齐读。    .

2、是啊,夏夜真是太美了。这么美的夏夜,小蚂蚁住下来了吗?请小朋友快速读6--16自然段。

3、他要去哪儿?为什么?

4、读好对话:(生练读,指名读,全班齐读)

5、小蚂蚁回家了吗?哪些小动物来帮忙了呢?再读8—12自然段。

6、他们说了些什么?大家练一练,喜欢谁就读谁的话。(学生练读)  ‘

    学生分四人小组分角色练习。

    生四人小组戴头饰表演,师生评议。

    小结。

7、小蚂蚁是怎么回家的呢?(出示图:蜻蜓、萤火虫送蚂蚁回家)  

    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出示第13自然段,指名读,生齐读第13自然段)

8、第14自然段:师引读,配乐学生诵读

读后扩展,积累词语

    1、是呀,多美的夏夜啊!那夏夜有哪些美丽的景象呢?   (出示:——的小灯笼;——的假山;——的草坪)

    指名说,齐说。

2、除了青青的假山,你们还知道青青的什么?

    (出示:青青的——;  绿绿的——;  弯弯的——)(生自由答)

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出示没有小动物的公园夜景图)

    在大家的帮助下,小蚂蚁又回到了家,蜻蜓和萤火虫也回家了。夜又静悄悄的,只有星星在高兴地眨着眼。看到这些情景,你想说什么?

  让我们一齐来赞美:“啊,夏夜多美呀!”(生齐读)

指导写字

1、仔细观察各个生字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2、先描红再临写。

课后作业:除了蜻蜓和萤火虫,你还知道谁能帮助小蚂蚁回家呢?回家找找吧!

16  要下雨了

一、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知识童话,讲的是生活中的气象常识。让学生在读中积累,并倡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二、学习目标

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吗”、“吧”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初步了解动物活动与天气的关系,特别是了解下雨前动物的活动。

三、学习重难点

1、重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难点:认识生字“湿”、“搬”;书写“得”、“很”。

四、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经历中知道天要下雨前的现象。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生字的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

2、学生相互提醒要注意读准的字音。

3、认读词语。

4、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小老师带读)

5、交流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错误。

3、同桌交流读了课文后知道了什么。

4、派代表全班交流。  

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学习第1—3自然段。

a、学生自由读。

b、学生交流读懂了什么。

c、出示小白兔与小燕子对话的场景的挂图。

学生看图后再自由读课文里的相关内容,用“——”画出小白兔的话,用“    ”画出小燕子的话。)

d、指名读,并评议,小组分角色读。

e、重点指导读“我正忙着捉虫子呢!”这一句话。

f、全班男女生分角色读,读出小白兔疑问的语气,小燕子耐心、温和的语气

2、小组合作学习第4—7自然段。

a、学生总结学习方法。

b、学生自由合作读。

c、小组练说:小白兔又碰到了谁,问了什么?小动物是怎么答的?

d、小组派代表到班上说。

e、小组分角色朗读。

f、出示小白兔与小鱼、蚂蚁对话场景的挂图。

g、指名分角色读。

h、齐读,表演读。

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

1、识记生字。

a、学生自由认读生字。

b、汇报交流,重点指导

c、学生口头扩词。

d、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学习第8、9自然段

1、启发学生思考:

a、听了小动物的话,小白兔相信了吗?

b、天真的下雨了吗?

2、指导学生朗读第8、9自然段。(读出小白兔焦急的肯定语气)

3、引导学生小结下雨前的征兆:小燕子、小鱼、蚂蚁的活动。

指导背诵课文

1、自由背课文(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

2、检查反馈:指名背,小组背,齐背。

拓展延伸

1、学生谈谈自己还知道动物下雨前的活动。

2、学生交流有关动物与天气的趣闻。

书写生字

1、学生认读要求书写的字。

2、交流书写时要注意的地方;教师范写“得、很”。

3、学生描红、书写,作业展示、评议。

17小壁虎借尾巴

一、教材简析

本课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课文中没有注音,连生字了惝加注音,目的是让学生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自主识字阅读。通过这个故事,小学生认识到小鱼、黄牛、燕子的尾巴分别有不同的用处,了解小壁虎有再生的特点。

二、学习目标

1、会认“壁”、“虎”等9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3、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三、学习重难点

1、重点:认识9个生字,会写6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难点: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四、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们见过壁虎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壁虎借尾巴》。(板书课题,齐读)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图画独立读课文,同学之间互相提醒字的读音,注意平翘舌音。

2、分小组互助读书,把课文读通顺。全班交流:你们小组新认识了什么字?是怎么认识的?(学生没说到的,教师帮助)

3、出示词语(带拼音):

      小壁虎  借尾巴  蚊子  一条蛇  逃走  难过  姐姐  新尾巴

a、指名读,齐读。

b、去掉拼音再读。

4、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借到了吗?请大家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2、指名回答,学生边回答教师边相机贴出小鱼、老牛、燕子的图片。

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很难看时,它心情怎样?(伤心、难过)那就请你们难过地读一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最难过。(指名读、齐读)   

2、小壁虎先向谁借了尾巴?(自由读第三段)学生比赛读小壁虎说的话,比比谁读得最好。

2、从哪个词可以看出它很有礼貌?为什么小鱼不把尾巴借给它呢?(出示:小鱼的尾巴要用来        。

小鱼的尾巴是用来拨水的,请你们用手做做拨水的动作。

    小结:如果尾巴没了,小鱼就会淹死,所以它不能借给小壁虎。

3、分角色朗读小壁虎与小鱼的对话。(教师范读,男女分角色读。)

指导写字

1、学生认读要写的生字。

2、学生观察特点,并说一说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练写,展示评议。

 

第二课时

复习旧知

1、找好朋友,把认识的生字读给对方听。

2、看图说说小壁虎向     借尾巴,结果       。

继续学习课文,感悟理解

1、自由读四、五段,学生交流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2、全班交流读懂的问题,教师相机指导。

3、学生读老牛与小燕子说的话,想想为什么他们都不借尾巴给小壁虎。

4、教师利用挂图,帮助学生了解动物尾巴的用途。

             的尾巴要用来         。(学生用黑板上的图片边摆边说)

5、指导学生读好老牛、燕子的话(注意各自的语气)。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

    小结延伸,拓展交流: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多伤心呀!它还会去向谁借呢?他们会怎么说呢?(仿照课文续说)

    学生借助收集来的资料,分小组说说其他动物尾巴的用途,并演一演。

6、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他该怎么办呢?(师引读第六段)  

7、结果怎样?为什么?

    指导朗读:优生范读,学生自由读,男女比赛读。

课堂演练,加深理解

1、分角色朗读全文,喜欢谁就读谁说的话。

2、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分配角色,学生进行表演。

3、指名小组上台表演,全班评议。

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1、再分角色朗读全文。

2、布置课后作业——编故事:小壁虎长出了一条新尾巴,它高兴极了,它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谁呢?朋友们又会说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们来讲给家长听。

语文园地四

一、学习目标

1、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并引导发现偏旁与字义的关系。

2、辨认3组多音字,在不同的词句中选择其正确读音。

3、朗读短语,逐步形成积累的习惯。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感受大海的美丽。

二、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

    今天又到了“我的发现”时间了。这一次,我们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我会认

1、把带有四种偏旁的字打乱顺序贴在黑板上,学生先自由读,然后做分组游戏。

2、学生自由读一读,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发现。

3、交流发现:每一行的字都有一个相同的偏旁。(相机在四行字的前面板书四个偏旁)

    还发现了什么?能举个例子吗?

    (提手旁与手有关,如“摇”要用用来摇……)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字的偏旁与宇的意思有关。

4、用这种方法你又认识了哪些字呢?(多种形式读“我会认”中的生字)

5、你还认识有这四个偏旁的字吗?(小组互相讨论,进行汇报)

我会读

    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三个句子,你们读一读,看看大家还能发现什么?

1、出示含有多音字的三个句子,分小组读一读。

2、指名读,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句子里有两个字是一样的,但读音却不一样)

对了,这就是我们说的多音字。

3、用它们不同的音来说说不同的词。

4、你还知道哪些多音字?(交流、巩固学过的多音字)

生活识字

    老师展示拍摄的照片——学生熟悉的街道和校园。引导学生认读照片上的

生字,鼓励学生平时留意身边的汉字。

  

第二课

导入

    时间老人的脚步声响起了,又到了“日积月累”的时候,今天我们要积累些什么呢?一块来看看吧!

读读记记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一读。(自己读,与同桌读,小组成员一块儿读)

2、指导朗读。

a、指名读,正音。

b、分小组练习朗读。

c、伴乐朗读短语。

3、发现积累方法。

    你们在哪见过这些短语?

    (在课文里见过,如“绿油油的荷叶”是“荷叶圆圆”一课的)

    教师小结:在读书的时候做个有心人,就能积累许多好词好句。

扩展练习。

    你还能开动脑筋,把这些词语说得更具体些吗?

    (    )夏夜    (    )球赛

    (    )松果    (    )翅膀

    (    )问题    (    )天气  

    (    )眼睛    (    )荷叶

我会读

    (出示小女孩在海边沙滩上玩耍的情景图)

    你看见了谁?谁跑过来和她一块玩了?(出示儿歌题目“浪花”)

1、借助拼音初读儿歌。

2、指导感情朗读儿歌。

a、学习第一自然段。

    浪花是怎样和我一起玩的?(学习朗读第二句)

    多调皮的浪花呀!我和它玩得高兴吗?从哪看出来的?(学习朗读第三句)

    你们喜欢这调皮、可爱的浪花娃娃吗?(伴乐朗读第一自然段)

b、学习第二自然段。  

    我多想浪花娃娃能再和我玩呀!你们看,它真的来了,这回它给我带来了什么礼?多么珍贵的礼物,你们喜欢吗?那你们会怎么读呢?

    又是做游戏,又是送礼物,这么淘气、可爱,多像一群——淘气的娃娃。

    你喜爱这些“淘气的娃娃”吗?能把你的喜爱通过读表现出来吗?

c、伴乐朗读儿歌。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猜谜游戏

一、学习目标

1、根据图画情境续编故事情节,培养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2、积极参与交际,把自己想到的情节说清楚,并能对别人讲的故事进行评论。

3、在与小组同学的合作中,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并从中获得乐趣。

二、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张老师想拍一个关于小兔和小松鼠的故事,放给全校小朋友看。今天,到我们班来选两个最佳小演员,你们有没有信心被选上?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的开头吧!

2、出示图片。

    教师解说:哇!今天天气真好。小兔高高兴兴去散步,走着走着,忽然看见小松鼠急急忙忙向他走来……

3、假如你是小兔和小松鼠,接下来你会干些什么呢?那就让我们拿出课前做的头饰,排练一下吧!

合作排练,自主展示

1、两人分角色排练。

2、在小组内评选出合作得最好的一对搭档。

3、小组派代表在班上交流。(用数码摄像机拍摄下来)

4、放刚拍摄下的镜头,全班同学认真看完后评议,教师相机指导评议重点:

a、哪两个小朋友合编的故事好听?

b、哪两个小朋友说得好?

c、哪两个小朋友演得好?

5、评选“最佳小演员奖”,颁发奖杯,并给所在小组每人发“最佳合作星”。

自由选择,组内续编

1、(课中,老师故作惊讶状)哎呀,我忘了一件事,包老师说她今天太忙,不能来看小朋友演出,让你们拍下的故事待会儿讲给她听。你们愿不愿意?那我们先练—练,好吗?另外,再在全班评出一个“故事大王”,由他代表全班小朋友讲给包老师听,行吗?

2、再看图,各小组从中选出最喜欢的故事情节,在组内合作续编。

3、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生评议,教师相机点拨评议重点:

a、他把故事说清楚了吗?句子说通顺了吗?

b、讲的时候,他加上了表隋和动作,你觉得怎样?

4、评选“故事大王”,颁发奖章,并给所在小组每人颁发“最佳合作星”。

总结课题,拓展延伸

1、这节课,我们根据一个故事的开头,把下面的故事编出来了,咱们班每个小朋友都是续编故事的小能手(板书:续编故事)。老师相信,你们还有很多不同的关于小松鼠和小兔之间的故事。而且,不光会讲故事,还会画故事。那今天,我们就别、兔和小松鼠之间的故事画出来,回家给爸爸妈妈看,再把你编的故事讲给他们听,好吗?

2、课后,把小朋友的画张贴在教室各处,便于小朋友课间交流。

识字5

一、教材简析

猜谜语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一促学习方式。猜谜语寓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于一体,能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开动脑筋。本课教材三则猜字谜语,生动、有趣,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本课最后,学习伙伴提出回家收集谜语或自编谜语,准备与同学们一起搞一次猜谜语的活动,为猜谜识字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二、学习目标

1、认识“团”、“量”等12个生字,会写“谁”、“怕”等6个字。

2、朗读谜语,边读边想,能说出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

3、有收集谜语或自编谜语的兴趣。

三、学习重难点

1、重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能在读后说说自己猜谜语的方法。

2、难点:说出自己猜谜语的方法。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同学们都喜欢猜谜语。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猜谜语,这些谜语都是字谜。

学习前两则谜语

    1、第一则谜语。

a、指导学生朗读谜语(自由读、指名读)。

b、学生猜谜。

c、说说自己是怎样猜出谜语的?  

d、老师小结猜谜窍门:“猜谜语,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跳出谜面想一想,谜底就在话里藏。”

e、学习生字。

看到同学们猜谜语这么热闹,有两个生字朋友也想参加,同学们欢迎吗?(老师贴生字卡片“团”、“量”)

学生认记生字。

2、第二则谜语。  

a、朗读谜语。

b、教师引导学生把几个句子联系起来思考:

什么东西是“绿的”?什么东西是“红的”?

哪些“绿的”“喜欢及时雨”?哪些“红的”“怕水来攻”?  

为什么“绿”、“红”在一块儿就起凉风? 

“凉风”是在什么时候起呢?

c、学生猜字。

d、当学生猜出来时,教师用绿色和红色粉笔写出“秋”字。

e、学生交流自己的猜谜体会。

f、找出这则谜语中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生字。交流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

学习第三则谜语

1、先让学生自己猜,然后请同学帮助。(提示四句话指的是同一个字。)

2、复习“请’、“情”、“晴”、“清”、“精”、“睛”等字,启发学生思考。  

3、再读谜语,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4、猜出谜底,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5、识记生字。注意:“互”的声母是“h”,,不是“f”;“尊”是平舌音,“重”、“纯”是翘舌音。

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团”、“量”等12个生字,同桌考—考,看谁读得准。

2、引导学生观察“谁”、“怕”、“跟”、“凉”,发现这几个生字都是左右结构,写的时候注意左窄右宽。

a、“足”作偏旁时,最后两笔“撇、捺”要变成“竖、提”。示范写“足”,让学生观察比较“足”与“跟”字中的“足字旁”。

b、指导观察“谁”字中“亻”里“  ”的位置。

c、观察“量”、“最”这两个字,哪—个笔画最长?教师范写:中间一横长,横与横之间挨紧一点,各横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上下要写紧凑—点。

d、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鼓励学生收集谜语或自编谜语

有关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备课的教案


9            影  子

教学要求: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飞、马、鸟”3个字。认识1个笔画和5个偏旁。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

教学重点:

练习朗读、认字和理解句子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准备:

投影 小黑板  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启发谈话。

1我说一个谜语,请你们猜一猜,谜底是什么?

我走,他也走。我拍球,他也拍球。

我跳,他也跳。我舞蹈,他也舞蹈。

2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二  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  理解内容。

  你最想读那一段?

1第一段。

(1)书上的小朋友的影子在哪里?读一读课文。

(2)为什么说影子像一条小黑狗?(影子是黑色的,有时很小,很像一条小狗。)

(3)谁注意过,影子什么时候在你的前面,什么时候在你的后面?

(4)感情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第二段。

(1)指名读,小朋友的影子有什么变化?

(2)从什么地方知道影子是我的好朋友?(常常跟着我,好朋友也是常常在一起的)

(3)感情朗读。(好朋友在一起是很高兴的,读的时候,要把这种高兴的心情读出来)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三  背诵课文。

1           自由练习背诵,你是怎样快速背会的。

2           指名背。齐背。

四  小结。

读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影子常常跟着我们,陪伴着我们,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课下观察一下,影子什么时候长,什么时候短,什么时候在前,什么时候在后。也可以在灯下观察手的影子。

第二课时

一  背诵课文。

二  学习生字。

1学习新偏旁:三撇倒八头羊字头 黑字旁  反犬旁。

2小黑板出示生字。

3指名读,齐读。

4说音节,结构,偏旁。

5说记法。

(1)自由说。

(2)四人小组互说。看谁记得多。

(3)全班交流。

加法: 后 常  跟  着  它 朋友前

形象记忆: 影黑 狗

6组词。四人小组学习,先给每一个字组词,再挑两个组的最多的组词,看哪组组的词最多。

7重点:

影:电影 影子倒影 影碟 合影影片

黑:黑色 黑板黑洞 黑豆 黑白分明黑夜

三  巩固生字。

1读字组词。(自由读,指名读,指名领读)

2去掉拼音读。(自由读,组长检查读,开火车读)

3做游戏---找朋友。

四  做练习。

1说说下列词的反义词。

前----(    )      右----(    )      黑----(     )

2谁会说。

我的前面是(   )

我的后面是(   )

我的左面是(   )

我的右面是(   )

 

 

 

10           比 尾 巴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云、公、车”3个字。认识1个笔画和3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朗读问句。

3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重点:

练习朗读和认字。

教学难点:

读好问句。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投影片、录像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板书课题,学习生字。

1同学们,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要举行一项特别的比赛,请我们每个小朋友去当裁判。他们比什么呢?

板书:比尾巴

2认真看老师写“比”。谁记住它的笔顺了?指名说,齐写。

3谁能记住“尾”?

4“巴”谁能记住?

二  看录像。

   这些小动物是怎样比尾巴的呢?放录像。

三  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

3自由读课文,看看哪些动物比尾巴了?在下面划横线。

4谁知道哪些动物比尾巴?(板书: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 孔雀)

5学习“猴松鼠公鸭”。

多读:猴  鼠

加法:松  鸭

数笔顺:公

6   再读课文,看看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四  学习一、二节。

1学读问句。

(1)下面听老师出题,认真听老师出题时的语气。

老师范读第一节。

(2)谁 能学着老师给大家出题?指导读好问句。

2谁会回答?(指名回答,齐答)

3问答是对读。

五  学习三、四节。

1同桌一人出题,一人回答。然后再交换。

2指名表演。

六  朗读全文,边读边做手势。表现出动物尾巴的特点。

七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有什么特点?

    用问答的形式编儿歌。

 

第二课时

一  复习。

1朗读全文。

2出示生字。认读。

二  背诵课文。

三  学习“把、短、扁、最”4个生字。

加法:短  把

多读:扁  最

1用“最”说话。

2比一比。

巴――把――爸――色

公――松       鸭――鸡

3练习。

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扁――(    )    短――(     )    弯――(     )

四  指导书写。

云:第二笔横要写长,落在横中线上。

公:上面的“八”的开口要适中。

车:最后一笔竖要压在竖中线上。

五  课下自由编儿歌。

有关长春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  故事里的智慧

 

乌鸦喝水

学习目标

1.识记8个要求会写的字,11个要求会认的字,掌握“心字底”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2.懂得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

课前准备

贴图,生字卡片,小黑板,小石子,空塑料瓶。

 

 

第一课时(7--7)

 

激趣导入

小朋友,认识这种鸟吗?(贴出乌鸦图)

看看乌鸦是什么样子?(黑色的羽毛,尖尖的嘴)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个乌鸦的故事。(板书课题:乌鸦喝水)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乌鸦喝水》是怎么回事呢?请认真听老师讲故事,听了以后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生自由说)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学习生字

1.出示“乌”“鸦”等9个生字,同桌交流识记生字的情况,会认的同学当小老师。

在这些生字中,有两个字很相像,你怎样记住并区分它们呢?

喝—渴(口“渴”需要水—三点水;“喝”水要用嘴—口字旁)

比一比:乌—鸟鸦—鸭石—右

2.全班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

学习书写“可”“石”等六个汉字

观察汉字结构特点:三个左右结构的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重点指导“可”“办”两个字。

1.“可”字的横要写长一点,注意“口”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办”字中的撇是竖撇,注意观察左右“点”的区别。

3.生练写。先描红,再练写。

老师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二课时(7--8)

 

猜谜语引入,朗读课文

1.大家先来猜个谜语:

身穿黑袍子,长个丑样子,懂得爱妈妈,是个好孩子。

──打一种鸟

知道是什么鸟吗?为什么?

2.对,谜底就是乌鸦。现在我们继续学习乌鸦喝水的故事。(课件展示配音的动画故事或朗读全文)

引导理解

1.把教材的第一幅插图(教学挂图)挂在黑板上。

课文哪个自然段是写这幅图的?找出来认真读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大家都有过口渴的感受吧?(口渴了真难受!)乌鸦虽然找到了水,可是却喝不着水。

板书:遇到困难

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呀?你能找出这个句子画下来吗?快试试。(指名读句)

这时乌鸦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我们再读读课文,体会体会。

3.我们都体会到了乌鸦着急的心情。可是光着急不能解决问题呀!那么应该──(板书:想办法)乌鸦想出什么办法来了?大家读读课文。

4.现在我们按照乌鸦的办法来做个实验,请仔细观察,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发现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

想想在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说“渐渐……”,比如:天气渐渐热起来了;我们渐渐长大了。

5.你看,乌鸦用这个办法解决了困难,它喝到水了!心里多高兴啊!(贴图并板书:解决困难)让我们也来分享乌鸦的快乐,读读这两个自然段。

6.乌鸦喝水这个故事多有意思啊!让我们把它背下来好吗?

提示方法:

a.想想乌鸦先遇到了什么困难,接着它想出了什么办法,最后怎么样。

b.把自己当作小乌鸦,边做动作边背诵。

c.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

(学生练习背诵,全班试背)

启发想象,鼓励创新

1.如果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该怎么办呢?看谁想出的办法最好。

2.学生思考。

3.引导学生对想出的各种办法进行评议。

学生谈体会,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通过学习,学生识记了8个要求会写的字,11个要求会认的字,掌握了“心字底”,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乌鸦喝水》测试题(8--1)

一、读拼音写词语

bàn  fǎ   kě  yǐ   xǔ duō   shí  tou   zhǎo  dào

(     )  (     )   (     )   (     )    (     )

二、比一比,组词语

找(     )为(     )石(     )许(     )

我(     )办(     )时(     )午(     )

三、选择正确的字,把序号填入括号中

喝       渴

我最喜欢(     )牛奶。

小乌鸦口(     )了,到处找水(     )。

升      生

国旗(     )起来了。

小草从地里(     )长出来了。

进       近

我家离学校很(     )。

老师走(     )了教室。

四、照样子写一写

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

(         )渐渐(          )。

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衔来。

(          )一个一个(         )。

 

 

 

 

司马光砸缸

学习目标

1识记7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识14个要求会认的字,掌握两个部首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司马光的沉着、机智。

4.想出新办法,发展创新思维。

课前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或多媒体,生字卡片,小黑板。

学生:读课文,标注生字、自然段;收集关于司马光的资料。

 

 

第一课时(8--2)

 

谈话引入,揭题激趣

1.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板书:司马光)

2.认读生字“司”。齐读课题。

3.简介司马光。

整体感知,认识生字

1.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看插图或多媒体课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自由、轻声地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3.小黑板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学生自由读,抽读检查。

4.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司马光在花园里遇到了什么事?

2.指导朗读2、3自然段。

a.引导看图(或用多媒体演示当时的情形)。

b.自由朗读,体会课文中小朋友的心情。

c.指名读第3自然段,感受情况的紧急。

3.小伙伴们是怎么做的?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4.大家试着做做司马光的动作,体会“举”“砸”。

指导朗读。比较“别的小朋友”和“司马光”的不同表现,边读边体会。

老师引读:有个小朋友……掉进了大水缸。别的小伙伴──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呢?……最后……。

课后思考,拓展思维

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

 

 

第二课时(8--3)

 

讨论交流

司马光沉着机智,救出了小伙伴。你能想出别的办法救出那个小朋友吗?比一比,看谁的办法最好。

1.学生自己想办法。

2.分组交流,推选出好的办法到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适时评议办法的优点和不足。也可以与司马光的办法比一比,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了解在当时的情况下,什么办法是最好的)

4.再次朗读课文,并说说司马光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识记生字,积累词汇

1.复习生字读音。(出示卡片,认读生字)

2.鼓励学生用生字组成词语,(积累词汇,巩固识字)教师给予肯定或指正。

3.采取小组竞赛、词语接龙等形式,完成“读读说说”的练习。

朗读背诵,积累巩固

1.自由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2.根据故事发展的顺序,教师引导背诵。

指导生字书写

1.认读“别”“到”等6个字。

2.引导观察这六个字,都是左右结构,要注意口字旁、立刀旁、双耳的书写位置。

3.学生描红,书写生字。

4.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评议。

 

 

教学反思:识记了7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识14个要求会认的字,掌握两个部首

能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曹冲称象

学习目标

1.识记8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识14个要求会认的字,掌握两个部首

2.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愿意把《称象》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3.能从曹冲称象的方法中受到启发,养成遇事开动脑筋的习惯。

课前准备

1.实验演示准备:自制船,大象或用小件重物代替“大象”,小碎石若干,面盆。生字卡片(包括本课形近字的卡片)。

2.课件准备:多媒体演示材料。

3.收集中外名人动脑筋的故事。

 

 

第一课时(8--5)

 

课题引入

板书题目。生齐读:称象。

过渡:象这么大,能称吗?读读课文你就知道了。

通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读课文,留意本课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抽读,齐读。鼓励学生用自己熟悉和巧妙的方法记住生字。

3.小组交流,介绍自己记住生字的窍门。

教师注意引导:“称”“秤”和“沉”字音的区别;“艘”是平舌音;“柱”“址”是翘舌音。

4.识字的巩固。

a.抽字块认字。在硬纸块上面分别写上本课的13个生字。学生自由抽字块认字,全部读得准的给予表扬。

b.在学生读正确的基础上,教师把容易与本课生字混淆的生字块混入13个字块中,再让学生抽读。

自读感悟

1.生自由读课文,看还有不认识的字吗?

2.教师示范朗读。

3.自读感悟:课文里介绍称象有几种办法?哪种办法好呢?在小组里说说你对这些办法的看法。

4.实验演示,突破难点。

教师可用多媒体或模型演示“大象”如何上船,使船身压低的位置,再演示装“石块”,使船身压得与大象等高,从而称出石块重量而知道大象的过程。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通过演示,再读课文,感悟文字。

5.老师小结,启发创新。

曹冲称象的办法比其他两种办法都好,这种办法,既不需要造称象的大秤,也不必把大象宰了,他很有创造性。曹冲的办法实际上利用了水的浮力原理。

启发学生动脑筋想一想:你还有没有比这更好的称象办法?

6.读后表达。

(重点读第四自然段,说一说曹冲称象的四个步骤)

生字

写“再”“象”等6个字,要求一“看”(看清楚字形结构);二“描”(在书上描红);三“写”(独立书写,不要看一笔写一笔)。

注意指导关键笔画。“点”“照”二字重点指导四点底;“象”“像”二字重点指导“象”字(写好“象”字的关键是把下面的弯钩写正──起笔和收笔处都在竖中线上);“再”字要把下横写长,注意第四笔是“丨”。

课外实践

1.回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收集爱动脑筋的故事。

 

 

第二课时(8--6)

 

我会认

生字检测巩固。同桌互相检测,统计全对的同学,再根据学生生字掌握情况确定是否需补救教学。

我会说

小组中练习用“一边……一边……”说话。说得好的,推荐到班上说。

例: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我们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我会读

同桌互读课文,互相评议。

我会讲

讲一讲自己课外收集的动脑筋故事,评“最佳故事员”。

我会讲

选择你愿意写的几个字写一写,说说为什么选这几个字,评一评谁写得好,谁写字进步大。

我会填

在再

我()家里看电视。

放学了,我们和老师说“()见”。

田方()跑步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我回家先看书,()写字。

自我评价

自己评一评,能得多少☆,就画多少☆,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最多画☆☆☆☆☆

 

 

教学反思:识记8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识14个要求会认的字,掌握两个部首,

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能从曹冲称象的方法中受到启发,养成遇事开动脑筋的习惯。

 

 

 

比力气

 

教学目标:

1、感受阿凡提的智慧,学会动脑筋想办法来解决问题。

2、认识14个生字,进一步培养识字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认识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识字卡片、幻灯片或挂图

第一课时(8--7)

一、 激趣引题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咱们先来一场比赛,你们谁愿意跟老师比“掰手腕?”,比赛之前你们先猜猜谁会赢?

生:老师。

师:谁知道老师为什么会赢?

生:老师力气大。

生:老师是大人。

师:是不是只要力气大,所有比赛就一定能赢呢?

生:是。

师:到底你们猜的对不对,学了今天的课文你就知道了。(板书课题《比力气》)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 师:下面请听老师读课文,然后告诉老师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阿凡提和大力士比力气。(板书:阿凡提   大力士)

生2:我知道阿凡提赢了。

生3:……

2、 师:同学们读一读课文,注意要看好每一个字,读准字音,并用你喜欢的符号画出生字新词。

3、 师:现在小组合作,组长带领小组同学,完成这样几项任务。

(1)朗读课文,注意你画出的生字的读音。

(2)小组同学一起把你画出的生字、生词多读几遍。

(3)互相考一考,看谁认的字多,不认识的字问问小组同学或请教老师。

4、 师:请各组小组长向老师汇报你们小组谁字都认下来了?

谁认识的字最少?

5、 师:下面我们一起做一个游戏。(出示  没有叶子的树)

你们看这棵小树没有人爱护它,都快枯死了,让我们重新给他们添上绿叶好吗?

生:好。

师:老师这有许多绿叶,每片叶子上都有一个生字,请你找出你认识的生字读给大家听,并用这个字组一个词,然后把绍送给小树。(生游戏开始,师及时纠正可能出现的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看,在大家的关心和爱护下,小树又变得枝繁叶茂了,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能做一个关心自然,热爱自然的好孩子。

三、朗读课文,感悟文章

1、 师:请同学们读课文,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但别忘了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 师:告诉老师,你喜欢哪个自然段?读的时候应注意什么?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1:我喜欢第5自然段,读的时候要读出大力士的好奇。

生2:我喜欢第2自然段,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师: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优点是什么?不足的地方在哪里?怎样读会更好?

生3、生4……

师:谁能根据刚才大家说的读时注意的问题,把课文完整的读一遍?

3、师:谁愿意与老师合作,分角色读课文?

(师与2名学生合作分角色读)

4、师:你想和谁合作分角色读课文?下面就自己找合作伙伴分角色读课文。

(生自主选择合作伙伴练读)

5、师:如果我们把课文内容演一演,你们能演好吗?

生:能。

(生演课本剧,师相机指导)

6、师:通过我们的朗读和表演,相信你一定知道了阿凡提为什么能战胜大力士,快点跟老师说一说。

生1:因为手帕轻,扔不远。

生2:因为阿凡提聪明。

生3:包上石头就重了,所以能扔远。

生4:……

四、扩展练习

(1)师:如果让你当比赛设计师,请你设计两场不同的比赛,一场让大力士赢,一场让阿凡提赢,说说你怎样设计?

(生自由回答)

(2) 搜集阿凡提的故事,下节展示给大家。

 

 

第二课时(8--8)

 

教学目标:

1、正确书写5个要求会写的字

2、巩固要求会认的字

3、做课后练习

教学重点:

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认读生字卡片

二、知道书写

咱:左右结构,注意左边的“口字旁”的位置

答:上下结构

之:独体字,注意笔画所在的位置

灰:半包围结构

三、完成课后练习

1、“读一读”,要读准要求会写的字的读音。听写:提前、之后、扔东西、公斤、灰心

2、“填一填”,考察学生生字的运用的能力

四、活动

1、读词语(书上63页)

自由读、指名度、比赛度

2、游戏“送桃子”

3、讨论:生活中的智慧

五、作业

书写生字

 

 

教学反思:认识14个生字,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表达   故事会

教学目标:

1、喜欢故事、学会讲故事

2、采用多种办法去获得故事

3、召开故事会,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第一课时(9--2)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同学们喜欢故事吗?

2、你知道哪些故事?

二、总结获得故事的方法

想一想,这些故事你是怎样获得的?

三、明确讲故事注意的事项

想一想,故事会上大家讲故事应当注意什么?

四、课后作业

回家准备故事

 

 

 

第二课时(9--3)

教学目标:

1、召开故事会。提高表达能力

2、总结评价

表达过程:

一、分组

组长、组员、故事名称、互评

  姓名 故事名称 互评

组长     

组员     

组员     

 

二、讲故事

1、组长负责小组内讲故事,互评

2、完成上边的表格

三、总结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的互评为表现好的学生发奖

四、学习活动

回家之后做一个“读书计划”

相关推荐

  • 有关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词语汇总人教版的教案 一易错生字:“短”:偏旁“矢”的最后一笔“捺”成“点”。“对”:偏旁“又”的最后一笔“捺”成“点”。“热”:上下结构,上半部分是“提手旁”加“丸”,不要忘记“点”。“吃”:最后一笔是“横折弯钩”,右半...
    2021-10-04 阅读全文
  • 有关小学一年级文下册全册第四单元教案 13古诗两首一、教材简析本课是两首古诗,《所见》的大意是: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歌唱,一声不响地站在了树下。这首诗写的是“意欲捕鸣蝉”的情趣。《...
    2021-10-11 阅读全文
  •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 通过撰写文章,我们掌握了如何用浅显的字句阐述深奥的想法,写作是我与内心最贴近的孤独旅程。经过整理,栏目小编为您奉献“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这些建议只是供您参考,还请按照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2023-10-13 阅读全文
  • 有关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备课的教案 9           影 子教学要求:1认识11个生字,会写“飞、马、鸟”3个字。认识1个笔画和5个偏旁。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教学重点:练习朗读、认字和理解句...
    2021-10-09 阅读全文
  • 有关长春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 故事里的智慧 乌鸦喝水学习目标1.识记8个要求会写的字,11个要求会认的字,掌握“心字底”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2.懂得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课前准备...
    2021-10-09 阅读全文

一易错生字:“短”:偏旁“矢”的最后一笔“捺”成“点”。“对”:偏旁“又”的最后一笔“捺”成“点”。“热”:上下结构,上半部分是“提手旁”加“丸”,不要忘记“点”。“吃”:最后一笔是“横折弯钩”,右半...

2021-10-04 阅读全文

13古诗两首一、教材简析本课是两首古诗,《所见》的大意是: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歌唱,一声不响地站在了树下。这首诗写的是“意欲捕鸣蝉”的情趣。《...

2021-10-11 阅读全文

通过撰写文章,我们掌握了如何用浅显的字句阐述深奥的想法,写作是我与内心最贴近的孤独旅程。经过整理,栏目小编为您奉献“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这些建议只是供您参考,还请按照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2023-10-13 阅读全文

9           影 子教学要求:1认识11个生字,会写“飞、马、鸟”3个字。认识1个笔画和5个偏旁。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教学重点:练习朗读、认字和理解句...

2021-10-09 阅读全文

第七单元 故事里的智慧 乌鸦喝水学习目标1.识记8个要求会写的字,11个要求会认的字,掌握“心字底”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2.懂得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课前准备...

2021-10-09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