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随笔:孩子,老师相信你们
发布时间:2021-08-15 幼儿园孩子因被批评扔凳子砸老师 教育随笔 幼儿教育随笔很快,大班毕业了,在毕业典礼上,爽爽为大家演奏了“友谊地久天长”的乐曲,乐曲悠扬伤感,在弥漫着离别.不舍的空气中,孩子们含着泪与我拥抱告别,与我互赠着纪念品。我的心暖暖的也酸酸的,感动着这一年来的“我相信你们”,因为互相信任,才让我们彼此这样贴近,师生情谊才这样融洽,我现在不仅更加的相信他们,也更加相信自己,因为不论在何处,相信自己,相信你的孩子,你将会是一名赢得孩子心灵的教师。
我是一名幼儿园老师,我的生活都是孩子们的欢笑和泪光串成的,做“孩子王”是一份艰辛而神圣的工作,但我却无怨无悔,每当我累的时候,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一双双满怀希望的双眼就辉浮现在我的眼前,使我幸福无比!
我热爱这一行,在与孩子们相处中我常常这样勉励自己,“我相信你们,我相信自己。”孩子犯了错误时,我会心平气和的说上一句:“我相信你,你以后不会再这样了,对吗?”孩子们进步了,我会满怀欣喜的对他们说:“我一直相信你们的进步是自己努力得来的……”“我相信你”不仅成了我的口头禅,也成了我和孩子沟通的纽带!
爽爽一直是班里无声无息的“含羞草”,她的存在只是静静的,没有反抗的。但清晨,爽爽的到来不是无声无息的,今天她真的反抗了,她小声的呜咽着,小手死死的抓住奶奶不放,我走过去轻轻的揽过她,她敏感的避开我,奶奶一直安抚她说:“爽爽今天不是挺高兴的么?董老师多喜欢你,你不是也一直喜欢董老师么?乖,今天奶奶第一个接你!”但爽爽还是不肯进屋,我一碰她,她就躲开我,最后,奶奶终于熬不住了,要把孩子带走,我用眼神制止了她,故意大声说:“爽爽,你都上大班了,而且你是全班最懂事的小朋友,我不强迫你,我相信你,你会自己走进班的对吗?”说完爽爽真的走进去了,她的好朋友围住她,但她还在一直哭……
“您放心,孩子大了有心事很正常,我来和孩子聊聊,很快就会没事的!”我对家长说。
“对您我是信任的,但是她老哭,我怕她今儿一天都会不高兴!”家长一边说一边瞟向爽爽。
“她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如果您把她带回家,也许她今天真是没白哭,如愿回家休息了,事情到底怎么回事,我们还是没闹清。我想,我来帮助您也帮助孩子,彻底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家长同意了,但还是很不放心的走了!
“爽爽你好点了么?”她点点头,红肿的眼睛里又渗出了泪,孩子一定很委屈,我继而又问:“是因为什么事告诉我好么?”“我想回家,董老师求求你,你让我奶奶接我走吧!”这时她疯狂的哭喊着,一声一声的撕扯着我的心肺,瘦弱的小身躯扑进了我的怀里,我紧紧的抱住她,使她渐渐平静下来。这时我说:“晚上再去奶奶家好吗?你想想,奶奶在家也要干一些活,你去了奶奶又要照顾你,多累呀!奶奶有心脏病,你不愿意她累坏吧?”这一句话起了效果,她边哭边说:“不愿意,不愿意!”看见她哭,我又换了个话题:“你算算,还有四十天咱们班就毕业了,我们只有抓住现在的时间在一起,不然你们走了,我再想你们也没机会在一起了。”她伤感的向我投来一瞥,对我说:“不是的,我想休息一天,我不想练小提琴,我想回家!”现在我终于明白爽爽的心事了,我语重心长的对她说:“练提琴是很苦的,但是不怕苦,有毅力才是最棒的,付煜一直在练钢琴,你看他哭了吗?休息一天可以,但能永远躲着不练琴吗?老师相信你,一定能练好,练好了为我们全班表演一个好吗?”她勇敢的点点头。
我这时大声的向全班宣布:“小朋友们,爽爽在家一直在练小提琴,她告诉我马上就会练好一首曲子为我们表演,你们欢迎不欢迎?”“欢迎!欢迎!”“爽爽你真棒!”“爽爽我回家也要学!”这时,爽爽的小脸兴奋得通红,不好意思的笑了。
晚上接时,我向爽爽的奶奶讲了今天这件事的原委,家长很赞同我的方法,并约好下周五让爽爽来表演,而现在爽爽则急不可耐的要拉奶奶回家练琴呢!
很快,大班毕业了,在毕业典礼上,爽爽为大家演奏了“友谊地久天长”的乐曲,乐曲悠扬伤感,在弥漫着离别.不舍的空气中,孩子们含着泪与我拥抱告别,与我互赠着纪念品。我的心暖暖的也酸酸的,感动着这一年来的“我相信你们”,因为互相信任,才让我们彼此这样贴近,师生情谊才这样融洽,我现在不仅更加的相信他们,也更加相信自己,因为不论在何处,相信自己,相信你的孩子,你将会是一名赢得孩子心灵的教师。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教育随笔:信任你的孩子们
教育随笔:信任你的孩子们
每天早操和户外活动前的排队真让人头疼。我发出“站队”的口令后,孩子们就会疯狂的向站队的地方冲去。有的孩子连小椅子都顾不上放好,就迅速跑过去,你推我,我挤你.经常会听到:“老师,他插队”、“我站在这儿”。站在前面的几个孩子,有的抱着我的腿,有的抓住我的手,有的拉着我的衣服,我只能用更大的声音盖过他们,或者一一把他们的手拿开,批评他们一顿,可效果不大。我琢磨老这么乱可不是事儿,于是着手调查其中的原因。
我把几个总爱挤的孩子叫到身边问:“你们为什么排队时总爱挤?”“我想当排头!”“你们为什么想当排头呢?”“当排头多好,当排头在前走,离老师最近,我又把经常当排头的幼儿叫到身边问:“你们喜欢当排头吗?”有的孩子说:“喜欢。”有的孩子说:“有时喜欢,有时不喜欢。”在每次的活动中,每位幼儿都争着去做,但教师只是选择几个平时能力比较强的幼儿担任。时间长了,能力强的幼儿只能被动的接受,能力弱的只有羡慕的眼光。
怎样才能使每一位幼儿得到锻炼,又能让他们互相谦让着排好队呢?我决定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一下,听一听他们的意见。于是,我说:“那我们一起来想个办法吧!”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我又来问孩子:“大家都想当排头,可排头只能有一个,我们怎么办才能让大家都能当上排头呢?”张雅娴说:“可以看谁的表现好,就让谁当排头。”其他孩子马上反对:“不行,这样还是有很多人当不上的。”许子扬说:“可以轮换着当,今天你当,明天我当。”孩子们争论不休。最后我们确定“轮流当排头”。每天选两名小朋友当排头。当排头时要聚精会神。
就这样曾经头疼的问题解决了,在与孩子们的交谈中我发现,其实大班幼儿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成熟,日常孩子中许多问题,他们都有自己的解决方法,往往是我们大人不信任孩子,剥夺孩子们的权利,包办代替解决问题。其实我们要做的恰恰是给孩子们一个机会,带领他们发现问题,然后商量讨论解决问题,仅此而已。
教育随笔:相信孩子
班里的孩子因为是小班刚入学的关系,所以有很多的宝宝的自理能力较弱,在家长有的家长包办的较多,导致孩子依赖性较强。
下午区域活动过后,小朋友们都在收材料盒子,浩浩坐在建构区的地垫上,他两只眼睛直直的、懒懒的坐在那,我走过去说:“浩浩咱们把鞋穿上好吗?”浩浩说:“我不会穿。”“老师帮你好不好?”“好呀!”只见浩浩费劲的蹬鞋,也蹬不进去,最后穿了鞋穿了10分钟,才把鞋穿好。我们因为这个事情,也跟家长做了沟通,浩浩妈妈说:“他就是不会穿,还得麻烦老师帮忙。”我们说:“我们肯定是要帮忙的,可孩子的自理能力咱们也得提高啦!”
过了一个星期,浩浩不会穿衣服,说:“老师帮我穿衣服~”我说:“你可以让轩轩帮助你。”浩浩高兴的说:“好哇!”浩浩穿完衣服,跑来跟我说:“老师,轩轩帮我,我帮轩轩把衣服也穿好了!”我说:“你真是个爱帮助人得好孩子!”浩浩很高兴,他还说,我帮晴晴穿衣服去!
又过了一个星期,放学的时候,我想要帮浩浩穿衣服,浩浩说:“老师,我自己穿。”只见他把自己的衣服穿好,走过来说:“老师,你看我把衣服穿上啦!”我笑着说:“浩浩,你真能干!衣服穿得很整齐啊!”
老师和家长都不能成为孩子解决问题的“阻拦者”。要让幼儿真正掌握并懂得解决问题的办法,老师和家长要多给他们一些引导,多多鼓励孩子,相信孩子,多给孩子一些实践锻炼的机会。
教育随笔:我相信你们能自己解决
我曾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过发生在美国幼儿园的一件事,有一个小男孩,发现自己的东西丢了,于是他在一张纸上画出了自己丢失的东西,还请老师附写了一份寻物启事。如果换成我们的孩子,肯定会求助老师或家长:“老师,我的东西丢了。”而这个美国小男孩在求助于大人前,先考虑用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但他在此之前表现的不怕麻烦,勤于动脑的习惯,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孩子学习的。因此,我们应该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应注意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星期三——苹果老师带着做操的日子,我带孩子们排好队来到了操场上,许多小朋友都站到了点上,突然耳边传来了:“老师,于悦和王伊阳‘打架’。”我顺着声音看去,只见于悦和王伊阳因为站点的问题在那里争抢起来。我走过去问她们:“怎么回事?”两个人都说是自己先站到那个点上的,谁也不让谁。由于没有人看到她们是谁先站到哪儿的,我想:如果我来解决肯定会伤到一个孩子,而且谁都不会服气。于是我对她们说:“现在请你们都离开这个点,站到旁边去商量解决,老师相信你们自己能够把这件事解决好。”过了一会儿,我看到于悦站到了队尾的点上,我问她们是怎样解决的,王伊阳告诉我:“我们俩是猜拳决定的,我赢了,于悦输了。”回到班上,我和孩子们讨论了这件事,孩子们都想出了许多好方法,有的说:“小朋友应该互相谦让。”有的说:“要动脑筋想办法。”……
事情虽然得到了解决,我却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尽量为幼儿创造友好相处的条件。可为什么我们的在孩子发生问题时,不是先考虑自己该怎么解决,而总是寻求老师或父母的帮助?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问题,用自己已有的一点社会经验去尝试解决问题。让他们在尝试的过程中感受成功与失败,这样孩子就会从成功与失败中记取教训与经验,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
教育随笔:孩子们,你们辛苦了
进入五月,幼儿园的工作就更忙了,更累了,因为“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各班都得准备节目,而我在给幼儿准备“小礼物”的同时,接到女儿老师的通知,想锻炼一下孩子的胆子,要求我参与年级组的亲子舞蹈《天使》。接下来就开始排练了,每天晚上下班回家,就是跟女儿在家看动作,因为孩子年龄比较小,身体协调性不是很好,就一个小动作要练整齐,都得花很长时间,但孩子在排练中也表现让人吃惊的毅力。教导老师也抽出时间对我们几对亲子进行排练,有时为了让一个动作有整体的效果,老师一个一个纠正动作,真是难为教导老师和孩子们了。排练还在进行中……曾几何时,惊讶于他们能记住自己的位置,惊讶于他们能记住自己的动作,惊讶于他们能跟上音乐节拍舞动。孩子们,你们辛苦了,相信你们会表现很好的,预祝你们“六一”快乐。
今年的六一画展我们班选择了在纸扇上用水粉画的形式画花鸟类的图案,每一把扇子都是孩子经过自己的想象以及已有经验经过绘制。绘画是孩子比较喜欢的一种活动,也是孩子表现自我意识、自我感受的主要方式。学前儿童随着生活圈子的扩大,不断萌生出各种需求。有的需求合乎成人世界的规范,能得到满足,而有的,则不能。这时便需要一种表达和宣泄的方式,于是绘画作为一种形象化的语言,自然而然也就为他们所选择。作为幼教工作者,必须要重视幼儿健康绘画心理的培养。只有拥有健康的绘画心理,幼儿才能画出美丽的图画,才能健康茁壮成长。通过绘画活动,幼儿的心智可以得到有效地开发。佛洛伊德精神学派的理论认为:孩子内心无意识的东西是从绘画反映出来的。只要细心观察幼儿的绘画作品,我们才能分析出他们的心理状况、情绪波动,甚至潜在的一些不健康心理。因此,我们在评价幼儿作品时,一方面要从儿童的情趣、画面是否丰富,是否体现孩子的创造能力入手,另一方面,还要透过画面进行分析,充分了解画面所投射出孩子的心理。只要发现异常的、有害的心理,就要加以重视,并及时调整教育策略,促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健康茁壮成长。
教育随笔:你们喜欢老师吗
教育随笔:你们喜欢老师吗
在一次集体活动后,我就开始了与孩子们闲聊。我问:“孩子们,你们喜欢老师吗?”
孩子们说:“喜欢。”
就连平时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都随声附和着,我听了心里很高兴,也很激动。
我接着问;“那你们为什么喜欢老师呢?”
各种各样的回答开始了,有的说:“因为老师很好。”有的说:“因为老师很漂亮,所以我就喜欢你。”因为老师的心很好,所以我就喜欢老师。”“因为老师给我们分点心、分饭,就像妈妈一样,老师真好。”......
在听了孩子们的话以后,我的心里好欣慰、好感动。真正的真心付出换来孩子们的真心回报,只有坐在最前边的王涵哲不说话,我就知道王涵哲有话要说,因为每一次他都能语出惊人,每次提出问题时,他的回答都和别人都不一样,我也知道他在想着什么。我一听哈哈大笑,孩子们也因为他的回答与众不同和我一块哈哈大笑。
在晚上睡觉前我陷入沉思,我在想,孩子们多么天真、可爱,从来没有一点虚情假意,老师在他们的心中多么完美,多么神圣。只要你真心对待这些孩子们,他们就回真心的爱你,真心付出的爱换回孩子们无私的爱,我觉的这种爱太伟大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到的,在孩子的眼中,老师的爱比爸爸妈妈的爱还要深,有的时候看着这些无知孩子的孩子,经常感到自己对他们的“严厉”而感到后悔,经过这次谈话,我相信我对孩子们的态度会改变的,老师在他们的心中地位太高尚了,我会收起以前的“严厉”,投入更多的爱来对待这些无知的孩子,别无原因,因为孩子爱老师胜过爱自己的爸爸妈妈,这种爱只有我们作为幼儿教师才能体会得到,我应该好好珍惜和享受这种纯洁的爱,在以后的日子里也将投入更多的爱来对待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让孩子在充满爱的阳光里健康快乐成长。
教育随笔:孩子,老师喜欢你
记得九月份刚开学的时候,小一班来了一个看上去特别安静、乖巧的小女生,她是菲菲。
在跟她的相处中,我慢慢地发现她是一个听话,却有些内向腼腆的小女孩,平时很少主动和小朋友说话,胆子特别小,总是在一旁静静地倾听,默不作声。后来我发现她在上课的时候很认真,能记住老师教的每句话,可是就不爱举手发言,这可让老师着急,真想请她站起来说一说,展示一下自己,于是我每次都鼓励她,帮她逐渐树立信心,敢于证明自己。
有一次,在户外游戏活动中,因为这个游戏我请小朋友们自己找一个伙伴一起玩。其他小朋友们都各自找到朋友玩去了,只有她一个静静地站在一边看别人玩。于是,我走到她旁边,问她想玩游戏吗?她用蚊子般的声音告诉我,我几乎没听见。我问她:“老师当你的朋友,和你一起做游戏好吗?”她望着我,我看出她眼中的充满了喜悦。于是她把手递给了我,我故意说我忘记怎样玩这个游戏了,请她来教我是怎么玩的,她很熟练地教起我玩法,边说还边做动作。原来她很会说话,而且普通话还很标准呢。
玩了一会游戏结束了,我夸奖她真能干,她听了,两眼望着我,很开心的样子。我凑到她耳边,轻声地问她:“你知道老师喜欢哪个小朋友吗?”她摇摇头,我让她猜,她指了指旁边的小朋友。
我吃了一惊,她为什么会觉得是别人呢?可能是平时老师喊其他小朋友的名字多一些,还是表扬的话多一些,所以她会这么认为的。我又问她,你觉得老师喜不喜欢你,她好半天才小声说不知道。我悄悄告诉她:“老师喜欢你。”她听了开心的笑容一直挂在脸上,还主动告诉别人一同分享。
事后当我回想这一幕的时候,我心里还是有些后悔,没有及时关注到每一个孩子内心的想法,才让孩子有种被忽视的感觉,这也提醒我今后一定要做个有心人,在平时一点一滴的教育中关注孩子的成长,满足他们各方面的需要。
作为教师这么一句简单的“我喜欢你”,往往会被我们忽略,但这恰恰是孩子们内心最需要满足的渴望和肯定,在这里我想跟所有的孩子说一声:“孩子,老师喜欢你。”不管在什么时候,你们在老师的眼里都是最棒的,最可爱的宝贝,老师都会一样爱你们的。
宝贝,加油!
老师相信你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不管是教学活动中还是在游戏中,教师心目中的那些“好孩子”—懂事听话的孩子总是会得到老师的关爱,总是会得到老师的表扬,而那些喜欢调皮、爱捣乱孩子往往得到的是批评教育。
我们班就有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名字叫轩轩。他喜欢画画、唱歌,他在班里也有很多的好朋友。只是他可是最令老师犯愁的孩子。他总是有事没事就跑来跑去,在与小朋友的游戏时特别容易发生冲突,小朋友们都有意躲着他不喜欢跟他交往。在我的观察中,其实他特别喜欢与小朋友交往,也乐意与他们一起游戏。
针对这一情况我就想到解决这一问题好的方法,鼓励他与小伙伴要搞好团结,互相谦让,有玩具大家玩,学会与小朋友共享快乐。于是我利用一次看图书的机会,请他当一回小老师,小朋友图书交上来时你检查一下,看看图书有没有撕破的,图书叠放得是否整齐,封面是否朝上,如果错了你就帮老师放好。同时我还请其他几个比较调皮的孩子一起来帮忙,试下来效果还真不错。现在发现他比以前更听话了,也懂得关心小伙伴,玩完玩具以后也会把物品摆放整齐,养成了物归原处的好习惯。
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都是纯洁的、善良的,喜欢调皮的孩子也不例外。一切为了孩子,让我们多一点爱心,多一些赏识,多关爱一下调皮的孩子吧!你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教育随笔:孩子,老师误会你了
被人误解的滋味很难受,无论是谁在这一生中或多或少都会有过被误会的时候。我们作为成年人当我们被误会的时候内心是何种滋味,难过,满肚子的委屈无处诉说,渴望去解释等等,但有的时候在这个社会上并不会给你解释的机会,别人只会相信他所看到的,就算是解释也只会显得很徒劳。于是误会就会越来越深。转念一想,我们作为成年人都如此难受,若是发生在幼儿身上,谁又知会给他幼小的心灵造成何种伤害。
庭庭是我们班稍微内向、腼腆的一个女孩子,跟小朋友相处的还不错,但是跟老师有的时候不能好好的沟通。这天跟平时一样中午睡觉起床,按照惯例小朋友们先去小便,回来喝水,喝牛奶,吃点心。但是我发现庭庭在喝完水后,扭扭捏捏走向点心桌,她没有端起牛奶反而去拿了点心,我直接问:“你喝牛奶了吗?”庭庭不敢吭声默默地望着我。看到她的反应,我猜到她肯定没喝牛奶,于是就跟她说你先去端牛奶,牛奶喝完再吃点心。庭庭见状,却丝毫没有要动的意思,只是满脸无辜的看着我,我还在纳闷究竟是怎么了。这个时候保育老师走过来,询问了我情况,跟我说庭庭的奶奶嘱咐过今天就不让她喝牛奶了,我这才明白。但是庭庭从头至尾都没有要跟我解释的意思,又或许是一开始我的严厉直接让她打消了跟我解释的意思。我告诉庭庭下次如果是特殊情况不能喝牛奶,你要学会主动和老师说,不然在老师不知情的情况下很容易就会误会你。
我想如果今天不是保育老师发现主动告知我,也许我还是等不到庭庭主动开口告诉我实情,误会也就会越来越深,庭庭的心里肯定更加不愿意告诉我,而我也会内心苦恼为何她不愿意喝牛奶。所以有的事情一定要把误会解释清楚,你不知道下一次会因为什么而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