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亲子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1-07-06 幼儿园的游戏有哪些 幼儿园有哪些活动方案 幼儿园游戏有哪些

亲子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亲子关系中是直系关系中最亲近的一种关系,这不同意于夫妻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特点。亲子关系的特点有不可选择性,亲密性,永久性和权力义务的特殊性。

1.不可选择性

亲子关系是有血统相继承的社会关系。对任何人来说,妻子、丈夫是可以选择,但具有血缘关系的父母是不可以选择的。父母只要生有儿女,就不能回避与子女的亲子关系。从孕育孩子开始就存在了这种亲子关系,即使后来过继或领养都无法改变这种亲子关系的存在。

2.亲密性

亲子关系之间有着其他任何都无法代替的天然血缘关系,父母在培养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极大的满足了为人父母的心情。与孩子之间的亲情是孩子学习和与人交往的最基本情感。不管是在精神还是情感中都体现着亲子关系的亲密性。

3.永久性(977139.com 高分范文网)

亲子关系一旦产生就是永远,是任何的外来力量都无法改变的事实。亲子关系不像夫妻关系那样可以通过离婚来接触,即使父母双方离婚,在离婚后父母双发都有异物赡养孩子。它的永久性还体现在,即使到了生命的终结亲子关系依旧存在。

4.权力义务的特殊性

即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与抚养和孩子对父母的赡养,之间的权力和义务是双向的。亲子关系与社会关系不一样,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是你可以随意放弃的。权力和义务这个不仅需要人们道德的约束同时也需要相应法律的约束。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智商高孩子都有哪些特点


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更聪慧一些,可怎样才能如愿呢?专家们提示,大多数智商高的孩子都有以下特点:

远血缘婚配生育的孩子

有资料显示,父母均是本地人的孩子平均智商为102.45,父母是省内异地者平均智商106.17,而隔省婚配所生子女的智商则高达109.35。提示异地通婚可提高下一代的智商水平。

父母在最佳生育期生育的孩子

一份抽样结果表明,母亲在23岁以前所生子女平均智商为103,而24~28岁这段时间生育者则高达109,但太晚生育(29岁以后)的子女又低于105。故专家推荐24~29岁为育龄女子的最佳生育期。至于男士,30岁左右当爸爸为优。

吃母乳长大的孩子

英国剑桥大学营养学家对300名7~8岁的儿童做了智商测验,并与婴儿的食谱相对照,发现吃母乳长大的儿童智商普遍较高,比吃代乳品长大的同龄儿平均高出10分之多。

体重适中的孩子

有关专家将超过正常体重20%的肥胖儿与同龄正常儿相比较。发现其视觉、听觉、接受知识的能力均处于低水平状态。

坚持吃好早餐的孩子

美国斯旺西大学心理学博士戴维?本顿特别强调早餐的重要意义。他的调查资料显示,吃早餐后参加高难度考试的学生,其得分明显优于那些空腹参考者。

勤于活动的孩子

美国贝鲁奇学院纽索拉博士的一项研究发现,凡坚持每次持续20分钟跑步、健美操的学生,其学习成绩明显优于那些懒于活动者。他强调,锻炼能使大脑处于最初的活动或放松状态,想象力会从各种思维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变得更加机敏,更富于创造力。

可增进亲子关系的婴儿操有哪些


可增进亲子关系的婴儿操有哪些

对于新生儿而言,父母可以选择对其进行抚触,具体操作时可分为脸部、胸部、手部、腹部、腿部和背部六个方面的运动。以脸部和腹部抚触为例,脸部抚触主要是为了舒缓脸部紧绷的肌肉,其动作是从前额中心处用双手拇指往外推压,划出一个微笑状,眉头、眼窝、人中、下巴也同样用双手拇指往外推压,我们把这组动作叫作:永远的微笑。腹部的抚触有助于宝宝肠胃的运动,其方法是按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三个连贯动作,正好是英文:I LOVE YOU的第一个字母连在一起。

0-6个月的小宝宝还可以进行一些被动操的锻炼,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宝宝参加体智训练应在喂奶一小时后进行,避免训练中回奶;

2、宝宝锻炼时应穿着宽松舒适的衣裤;

3、做操时间尽量安排在宝宝清醒,情绪好时;

4、做操前拥抱,亲亲宝宝;

5、爸爸、妈妈尽量和宝宝一起锻炼,增进彼此感情;

6、每天做1-2次,循序渐进;

7、做操时注意动作亲柔,让宝宝有舒适感;

8、应灵活掌握,逐渐完善。 对于3-4个月的宝宝可以选择的动作有:

脚屈伸运动:让婴儿仰卧于床上,成人立于体侧,一手握住婴儿一只脚踝把腿举起,另一手拇指贴在婴儿脚背上,抓住婴儿的脚。脚踝绷,脚踝勾。每次左右脚各做2个八拍。

双臂屈伸:婴儿仰卧于床上,两臂置于体侧。成人把拇指放在婴儿掌心,握住婴儿双手。使婴儿双臂同时弯曲,再还原成开始姿势。每次做2个八拍。

回旋运动:婴儿仰卧于床上,成人握住婴儿双手,放在婴儿体侧。使婴儿双臂前平举,接着使婴儿双臂上举,然后两臂分开成侧平举状,还原成开始姿势。每次做2个八拍。

单、双腿屈伸运动,手指伸屈运动,脚回旋运动,直膝举腿运动等等也是不错的选择。

对于5-6个月的宝宝可以做俯撑后屈腿运动和坐起运动等:

俯撑后屈腿运动:婴儿俯撑,成人用双手握住婴儿的双脚踝。使婴儿双腿屈膝,还原成开始姿势。每次做2个八拍。

坐起运动:成人让婴儿握住自己的拇指。再用其他4指握住婴儿的手背,慢慢拉起至坐姿,保持3-5秒,还原。每次做2个八拍。

幼儿的情绪有外露的特点有哪些


幼儿的情绪有外露的特点有哪些

为什么要观察幼儿的情绪?

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是《纲要》在总则里就提到的基本要求。而快乐是一种情感体验,它是通过幼儿的愉快情绪表现出来的。

《纲要》体现的“终身发展”目标,都将幼儿情感、态度的培养放在了首位。它们是:健康领域——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语言领域——乐意与人交谈;社会领域——乐意与人交往,爱父母长辈、老师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科学领域——对周

围的事物和现象感兴趣;艺术领域——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纲要》提出的幼儿园“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等都能够通过儿童的情绪折射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的情绪是教师行为的“寒暑表”,它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等深层次的东西。

幼儿的情绪有外露的特点。他们对情绪的控制能力较差,他们的行为往往带有较强的情绪性,他们对周围环境的兴趣,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往往通过情绪表现出来。因此,幼儿的情绪畿够给我们提供十分有价值的信息。有经验的人走进某个幼儿园,一看幼儿的表情、班级的氛围,就能对这个园的教育理念和各方面情况有个初步判断。在一些幼儿园,我们会看到幼儿的情绪很压抑,甚至失去活泼好动的天性,成为教师手中的“玩偶”;而在另一些幼儿园,幼儿则天真活泼、热情开朗、敢于表达、勇于交往,这一切折射着不同

儿童的行为性格有哪些特点


儿童的行为性格有哪些特点

行为性格作为一种后天养成的行为习惯往往能够体现不同人之间的个性特征,幼儿时期行为性格的养成对孩子来说有着长远的影响。那么个幼儿行为性格有哪些特点?如何培养孩子的好性格?家长需要警惕哪些“性格偏向”?

什么是行为性格

在成长过程中,受身边环境的影响,性格这种心理特征会逐渐定型并在我们的行为习惯中表现出来,它能够表现出每个人对身边事件的看法与态度,是体现不同人之间差异的一种个性特征。

儿童行为性格的特点

1.行为性格易受到外部环境制约

环境对于孩的行为性格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同一件事家长给予孩子的环境不同,小朋友就会受到不同的影响。比如对“孩子摔跤”的处理,有的家长会告诉孩子这只是一件小事,摔倒了站起来就好。而有的家长则会对于孩子过分紧张,不停地哄孩子,将孩子搀扶起来。前者情况下的孩子会表现得比较勇敢,而在后面情况下的孩子则会比较娇惯。孩子的性格一开始并不是稳定的,但是一旦在一个环境里待久了,性格就很可能会逐渐定型,所以家长要为孩子性格的培养营造一个合适的环境。

2.对客观事物缺乏自己独立的判断

环境通常对幼儿很容易产生影响,所以幼儿对同一种事物很难有确定的态度,也很难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有自己稳定的习惯。他们只会对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事物本能地产生一些习惯,比如认床,当他们熟悉了经常睡的床之后对别的床就会有些抵触。但是在他们一些不熟悉的领域,对于事物的判断和一些习惯的养成会以周围的人作为模板,特别是比他们年长的人的行为习惯更容易受到他们的模仿。

3.性格可以发生很大的改变

从上一点我们可以知道孩子对于周围的事件并不能完全依赖于自己去进行判断,所以性格也会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如果一个害羞的孩子一直待在周围人都很活泼的环境里,久而久之他也可能会变得和周围人一样。反之,如果好动的孩子总是在一个有人限制他活动的环境里,他也会渐渐地变得孤僻起来。

4.没有向成人那么多的情绪

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年龄较小的一个阶段,这个时候的孩子的通常没有过多的生活经验,还没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心态和行为习惯也还没有还未稳定,以上这些原因都会使幼儿的个性特征没有其他年龄层次的孩子那么明显。处于幼儿期的孩子通常开心的时候比忧愁的时候多,活泼的比沉静的多,喜欢与人交往的比不合群的多。

从儿童行为看性格

1.从行动方面来看

如果宝宝总是不哭不闹地待在一个地方,说明他是一个文静的小孩。相反如果宝宝明显地表现出喜欢到处走动,不停地摆弄各种东西,那他应该就是一个天性好动的孩子。

应对招:孩子如果真的不是好动的类型,家长也不要过于强求他进行活动,但可以准备一些适合的玩具供他选择。活泼的宝宝因为活动量大比较容易入睡,但是因为好动,家长要注意宝宝的安全,不要将他独自一人留在婴儿车内。

2.从与人交流来看

当有不熟悉的人来抱宝宝的时候,看宝宝这时的反应。如果开始吵闹,拒绝任何生人靠近,那么他应该是个怕生的孩子。如果很自然地接受了别人,那么未来与人交往的能力会很棒。

应对招:如果孩子并不怕生,家长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下,带孩子与他人进行一些交流。孩子如果表现得十分害羞,家长也不用过于强求,在他想与别人接触的时候提供适当帮助。

3.从适应环境来看

有些宝宝对环境很敏感,往往换了环境就会哭闹,但是有的宝宝却无论到哪都可以很快地在新环境中寻找到乐趣。从这些表现就可以看出小朋友的适应能力,前者往往会比后者稍微弱一些。

应对招:如果宝宝是“自来熟”,那么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认识新事物。而对于那些对新环境比较抵触的宝宝,家长则可以在陌生的环境里放一些他们熟悉的书籍、玩具等物品来安抚心灵。

4.从表达方式来看

宝宝虽然年龄小但是在身体不舒服或是需要父母关心的时候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有的宝宝会通过大哭来发泄,有的宝宝却可能只是小声哭泣。

应对招:孩子要是通过大哭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此的心情,大多数父母会尽力让他们冷静下来,即使不能够每次都成功,也不用过于担心,这是一种正常的发泄方式。对于那些情绪表现得不明显的孩子,父母要更加细心,知道他们是因为什么而难过,及时帮他们疏导。

5.从专一性来看

当父母不答应孩子的要求时,宝宝既可能会大哭不止直到达到目的,也有可能在尝试无果的情况下,转向别的事情。

应对招:对于那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孩子,可以选择在玩玩具的时候给他们换尿布,以此来调节他们的过分“专一”。对于容易半途而废的小朋友,建议在他们在专注于玩玩具的时候就不要去干扰,让他们可以专心地做喜欢的事。

性格塑造的黄金期

人大约从三岁开始性格就开始渐渐地确定了,在三岁到六岁的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性格就像橡皮泥一样容易被定型,外部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很大。在这个时候父母就要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为今后孩子拥有优良的品格打下基础。

1.害羞

这个时候的孩子往往会有害羞这种情况,这些孩子在家里会喜欢在亲人面前表现自己,但是一到了陌生人面前就不愿意说话。这种害羞的孩子性格都是比较安静、内敛的。他们对于周围的环境会感到害怕和不适,适应得较慢;不会去主动争取机会,与其他孩子相比,他们在众人面前表现的机会较少,因此不容易受到别人的肯定和关注,自然会产生自卑心理。

改进要点:

(1)要让孩子明白他们并不是不如别人,适应以后一样可以比别人做得好。

(2)这样的孩子其实愿意出去玩耍,但是不能刻意让他去和不熟悉的人接触,他们并不愿意得到过多的关注。

(3)当然也不能放任他们继续这样的性格,要教会他们怎样去争取机会。并且要让他们克服自己的障碍敢于去公众面前表现,可以试着让孩子以比较外向的小伙伴为榜样,让孩子向他们学习,从而慢慢改善孩子的害羞性格。

2.坏脾气

脾气不好的孩子在情绪管理上多少都存在缺陷,而情绪管理是情商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家长要重视起来。孩子的脾气性格往往不是单纯地靠他们自身发展的,父母也会给他们很大的影响。如果家长的脾气不好,在孩子乱发脾气的时候往往会与孩子对着干,双方之间还会爆发一场大战争。但是如果家长能够对他们进行放置处理,让他们自己冷静下来,经过几次以后孩子就会明白靠发脾气是达不到任何目的的。

改进要点:

(1)家长需要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任何一个人都有生气的权力,但是生气不能通过一些暴躁的方式表现处理,如对着家人大喊大叫,摔东西等等。

(2)家长可以在孩子需要发泄的时候带领他们用一些合理的方式去发泄出来,如去做一些运动,在空旷的地方把不满喊出来。

3.缺乏信心

3-6岁这个阶段是孩子自信心很脆弱的一个阶段,在这个时候,如何让孩子很好地建立自信心是父母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很多人在家中对于孩子总是毫不保留地进行夸奖,孩子无论做什么都会大大夸奖一番,但是一旦走出家庭,孩子却发现自己并不是如家人夸奖的那般好,并不是做什么都能得到别人的肯定。这样以来极大的反差,会让孩子感觉到失落,从而自信心受挫。

改进要点:

(1)自信心其实很容易树立。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找一些在孩子能力范围内能够完成的任务给他们做,等完成后进行适当地表扬,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在这种环境下逐渐地树立起来。

(2)夸奖孩子一定要给出理由,比如孩子放学回家你夸他今天在学校表现很好时不要只是单纯地说“你今天表现得非常棒”,而是应该告诉他“你今天认真地完成了老师的作业所以表现得很棒”,让他们知道自己在哪方面做得好从而树立起信心。

4.不合群

3-6岁的孩子还没有完备的社交能力,对于人际交往方面还依靠着本能。有些孩子天生就懂得如何与人交往,他们会分享,会谦让,懂得互帮互助。还有些孩子却总是会与别的孩子产生摩擦,遭到别人的反感。另外,还有一些则是不愿意与别人玩耍,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很难融入集体活动。对于在社交方面存在缺陷的孩子,家长一定得及时给予帮助。

改进要点:

(1)父母应当多花事件陪伴自己的孩子。经常带他们去户外进行游玩,给他们创造能与其他小伙伴进行交流的环境。陪他们做些小游戏,给他们一些小任务,在他们完成后要不吝啬地夸奖。

(2)鼓励他们去结交朋友。让他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品质,如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如果孩子自身性格存在一些缺陷,如喜欢恶作剧,父母应该帮忙改正,自然而然他们就会融入集体。

(3)让他们学会合作。家长可以刻意交给他们一些超出能力范围的事情,自然地引导他们寻求别人的帮助,从而让他们渐渐地学会与他人合作。

(4)引导孩子去参加体育活动。孩子在人生中面对的不仅是同伴还有对手,而体育活动就可以让孩子遇到对手。在面对对手时,可以锻炼孩子们的胆量,从而进一步完善他们自身的素质,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如何分年龄段培养好性格

1.0岁至2岁

这段时候宝宝刚出生不久,爸爸妈妈们应该让孩子感觉到足够的信任和安全,让孩子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能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生活抱有积极向上的态度。

2.2岁至4岁

这个时候不能对孩子束缚太多,对于他们想尝试的东西都予以支持。但是不能让孩子无法无天,得让他们知道有些事情是永远不能做的,比如闯红灯、暴饮暴食等等。只要能遵守规定,孩子能很好地进行自我约束,就会对自己感到骄傲,独立能力也会更好。

3.4岁至6岁

这个时候要为小朋友的性格发展奠定基础,如让他们学会勤奋、学会自尊自爱。对于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家长不应该扼杀,对于孩子奇特的想象和一些古怪的问题,家长应该耐心地对待。如果家长对他们的想法嗤之以鼻,小朋友的自信心可能会一点点减弱。

警惕儿童五种“性格偏向”

1.胆小怕生

不少孩子都会表现得胆小怕生,每当爸爸妈妈让他和别人打招呼时,总是不肯,要百般劝说才能够小声打个招呼,个性十分被动。此外,还有“不愿意主动表达出自己的想法,都要靠别人去猜他们想要什么,不愿意主动去结交新的朋友,对于这种孩子千万不能突然一下子要求她完全改变,只能循序渐进,强行改变只会适得其反。

2.胆大妄为

既然有胆子很小的孩子,那必然就会有胆子大的时刻令家长提心吊胆。对于陌生的事物没有恐惧总是会去按着自己的想法尝试,总是闯祸或者让自己受伤。这样的孩子单纯地讲道理或是一味地责骂都不会起到作用,两者兼顾才能取得成效。要让他们少接触一些含暴力、动作的画面,从外部环境开始做改变,但是寻根究底,还是要让他们学会自己控制自己。

3.漠不关心

有些孩子十分乖巧,总是很听话,安安静静地,不吵不闹。但是渐渐地父母便会发现,当他们进入学校,也不愿意与同学待在一起,也不想去争取任何机会,似乎对身边的一切都毫不关心。家长发现之后应该尽量多陪伴孩子,即使自身不能陪伴,也应该让他与同龄孩子多接触,让他融入周围的社交环境中去,通过与人的交流来改变他。

4.不够专注

这种孩子似乎没有累的时候,总是不停地动来动去,不能集中于一件事情,对事情抱有的热情有限,还总是调皮捣蛋。对于这种现象,当孩子在做一件事时,父母应尽量减少环境中的影响因素,比如他在看书,家长就不要看电视。每天都给他设立一些小目标,并提出相应的奖励来鼓励他们去完成,让他们逐步提高自己的专注力。

5.性格固执

当孩子要求一件事却遭到父母拒绝时,有些孩子选择放弃,但是有些孩子却会使出浑身解数来和父母做斗争,丝毫不肯退让,对任何事情都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气势。这时父母应该要弄清楚孩子所要求的事情对他是不是真的很重要,如果很重要就帮他完成。而对于那些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求,父母可以在绝对安全的环境下,让他们尝试着去做,让他在后果中吸取教训,也可以让他以别的方式去思考一件事情,不要“死脑经”式思考。

培养行为性格的注意事项

1.对于孩子的关心要适度,过多的关心只会让他变成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2.不要在孩子每完成一件事后都给予奖励,要让他们知道有些事是他们应该去完成的,让他们知道有些事情是义务所在。

3.不要让孩子过于依赖父母,应该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去与同龄的小伙伴接触,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4.明白孩子的能力极限在哪里,不要让他们完成太多超出能力的事情,过多的失败会使他们自尊心受挫。

5.对于孩子的教育不能采取过于严厉的方式,过多苛刻的要求造成一些极端的性格,如暴躁、说谎、胆怯、自卑等。

6.对于孩子,不要总是通过欺骗和恐吓来使他们改正错误。长此以往下去,一旦采用心平气和的方式让孩子改正错误时,就不会有明显的效果,孩子也会怀疑父母的权威性。

7.在孩子的小伙伴面前不要数落他,这样会使孩子感觉很难再在小伙伴面前抬起头,会让他们感到自卑,并且对父母的这种行为怀恨在心。

8.不能够过分地夸赞小朋友,每次对他们的夸奖都要说出具体的理由,让他们明白自己到底在哪方面做的很好。没有理由的过分夸奖会使孩子变得自大。

9.在面对孩子的时候,要尽量使自己的情绪保持稳定。如果情绪变化太大孩子会觉得不知所措,变得敏感胆小。

10.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家长要做的是让他们懂得在问题面前该采取什么措施,比如如何找出问题所在,什么样的问题用什么样的方法解决,而不是代替他们解决问题。

相关推荐

  • 智商高孩子都有哪些特点 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更聪慧一些,可怎样才能如愿呢?专家们提示,大多数智商高的孩子都有以下特点: 远血缘婚配生育的孩子 有资料显示,父母均是本地人的孩子平均智商为102.45,父母是省内异地者平均智商10...
    2022-02-03 阅读全文
  • 可增进亲子关系的婴儿操有哪些 可增进亲子关系的婴儿操有哪些 对于新生儿而言,父母可以选择对其进行抚触,具体操作时可分为脸部、胸部、手部、腹部、腿部和背部六个方面的运动。以脸部和腹部抚触为例,脸部抚触主要是为了舒缓脸部紧绷的肌肉,其...
    2021-07-06 阅读全文
  • 幼儿的情绪有外露的特点有哪些 幼儿的情绪有外露的特点有哪些 为什么要观察幼儿的情绪? 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是《纲要》在总则里就提到的基本要求。而快乐是一种情感体验,它是通过幼儿的愉快情绪表现出来的。 ...
    2021-05-26 阅读全文
  • 儿童的行为性格有哪些特点 儿童的行为性格有哪些特点 行为性格作为一种后天养成的行为习惯往往能够体现不同人之间的个性特征,幼儿时期行为性格的养成对孩子来说有着长远的影响。那么个幼儿行为性格有哪些特点?如何培养孩子的好性格?家长需...
    2021-05-18 阅读全文
  • 小班幼儿的主要心理特点有哪些? 小班幼儿具有以下六个主要心理特点: 一、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小班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问成人各种各样的问题,虽然这些问题十分肤浅、幼稚,但对理智感,求知欲的发展...
    2020-01-18 阅读全文

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更聪慧一些,可怎样才能如愿呢?专家们提示,大多数智商高的孩子都有以下特点: 远血缘婚配生育的孩子 有资料显示,父母均是本地人的孩子平均智商为102.45,父母是省内异地者平均智商10...

2022-02-03 阅读全文

可增进亲子关系的婴儿操有哪些 对于新生儿而言,父母可以选择对其进行抚触,具体操作时可分为脸部、胸部、手部、腹部、腿部和背部六个方面的运动。以脸部和腹部抚触为例,脸部抚触主要是为了舒缓脸部紧绷的肌肉,其...

2021-07-06 阅读全文

幼儿的情绪有外露的特点有哪些 为什么要观察幼儿的情绪? 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是《纲要》在总则里就提到的基本要求。而快乐是一种情感体验,它是通过幼儿的愉快情绪表现出来的。 ...

2021-05-26 阅读全文

儿童的行为性格有哪些特点 行为性格作为一种后天养成的行为习惯往往能够体现不同人之间的个性特征,幼儿时期行为性格的养成对孩子来说有着长远的影响。那么个幼儿行为性格有哪些特点?如何培养孩子的好性格?家长需...

2021-05-18 阅读全文

小班幼儿具有以下六个主要心理特点: 一、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小班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问成人各种各样的问题,虽然这些问题十分肤浅、幼稚,但对理智感,求知欲的发展...

2020-01-18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