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束手无策”的昕昕
发布时间:2021-06-01 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 教育教学随笔教育随笔:“束手无策”的昕昕
昕昕是我们班能力比较强的幼儿,特别是他的逻辑思维非常好。在放假期间,他还在家通过看“汉字不用教”,认识了很多个汉字,真是厉害!
但是,这么“厉害”的昕昕也有弱点。今天的数学课,老师让小朋友们按照幼儿用书作业纸上的图案:火箭、轮船,用已有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拼出火箭和轮船。拼好后还要数一数你用了多少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一段时间后,很多幼儿已经完成了这项作业。但是我看到平时做什么事情都很棒的昕昕却还是低着头在苦思冥想。当我走过去的时候,他抬头红着眼睛,切切的对我说:“老师,我拼好了,对不对啊?”我走过去一看,轮船是拼对了,但是相对较难的火箭没有拼对。而且他的图形都没有放在正确的位置上,看上去整个图形显得有点“凌乱”。于是我慢慢帮助他将火箭也拼出来。
其实,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也发现,昕昕虽然很爱动脑筋,但是遇到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他就不愿意动脑筋去做,特别是动手方面。比如画画、折纸,昕昕这方面能力都不是很强,需要慢慢的引导。
一个人不会是十全十美的,大人不是,小孩更不是了。孩子们只会在幼小的时候表现出他们哪方面能力较强。但是不加以引导就会出现“方仲永”这样的悲剧。所以我们幼儿教师的责任很重大,引导不好就会影响孩子今后的发展。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教育随笔:无痕的规则教育
教育随笔:无痕的规则教育
在幼儿园我们成天面对的是一群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他们有着无穷的精力和讲不完的话,好奇、好动、好模仿。他们的世界五彩斑斓,纯真而又美好。怎样让这那群孩子们既学会遵守规则又快乐地生活、游戏?那就要看老师的个人魅力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怎样让那生硬的规矩变得生动活泼让人能够快乐无比的接受呢?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我逐步积累经验,将各种规则变得无痕有趣。
一、快乐你我变奏曲
每天的活动都有集体游戏的时间。集体活动前把孩子们组织起来,让他们安静下来需要颇费周折。有时,就是你大声的训斥,孩子们也把它当成是耳旁风,还是继续谈笑风生。尽管你恼羞成怒,还是无济于事。于是,我改变策略,发挥音乐的指令作用,在集体活动前我们听一段轻松的音乐,做做律动游戏;集体游戏前,我们做做手指操。节奏欢快的音乐响起,孩子们马上就安静下来了。我们的各项活动都有着独立的音乐指令。当孩子们听到轻快的《粉刷匠》音乐知道要安静下来了。当孩子们听到温柔的《小星星》音乐知道要休息一会。当孩子们听到节奏明快的《运动员进行曲》知道要排队出去做早操了。当孩子们听到悦耳婉转的《森林狂想曲》时就知道要一组一组搬椅子上课了。音乐,慢慢的在孩子们的心田流淌着,带给孩子们快乐,带给孩子们幸福。这就是快乐你我的变奏曲,让孩子们欣然接受规则的法宝。
二、红五星的力量
在幼儿园有的孩子比较乖巧,有的孩子比较懂事,有的孩子比较机灵,有的孩子比较能干,但是也总是有些孩子是班上的“淘气包”。他们时不时的做些破坏纪律的事情。如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踩一下小朋友的脚,在小朋友画得很美的画纸上涂上几笔,中午别的孩子睡觉了,淘气的孩子会趴在小床上,用手去敲床板玩。这时,我会轻轻走到小床边,摸摸孩子的小手和额头,小声说:“中午睡着了才能长得又高又大。先把眼睛闭上,你睡着了,老师的小星星就会飞到你的额头上哦。”老师轻轻的抚摸让孩子产生了安全感,一会就睡着了。我会在孩子额头上放个红五星贴。老师的五角星有着独特的魅力,那些调皮的孩子在红五星的鼓励下,慢慢的学会了遵守规则。
三、趣味手指游戏
每天的活动中有许多的过渡环节需要等待。让孩子们乖乖地坐着这不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孩子们也不乐意接受。于是,在等待的环节中,我每天都变换着花样和孩子们玩各种各样的手指游戏。这样可以避免时间的隐形浪费,让他们在娱乐的同时获得了知识,还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真是一举多得啊!手指游戏是简单又不需要有任何准备的小游戏,孩子们非常喜欢。大拇指,点点头,食指,弯弯腰,中指,绕一绕;无名指,亲一亲;小指;勾一勾。就是这样简单的游戏,小班的孩子们百玩不厌。每天,他们都期待着老师带给他们新的手指游戏。左手伸出来,右手伸出来。左手摆一摆,右手摆一摆。翻开来是手心,翻过去是手背。手心、手背都是我的好宝贝。让我找找谁是我的好宝贝啊?孩子们马上就全都精神抖擞,像准备检阅的士兵一样。你的活动就可以顺利的进行了。其实,教师无需大声的呵斥,无需太多的讲述,只要尊重孩子的特点,孩子们就会在快乐中接受规则。
四、和故事约会
故事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优美形象的语言,典型的人物塑造,生动的故事情节,都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老师是孩子们心目中的故事大王,也是孩子们心目中的偶像,似乎老师的脑海中总有讲不完的故事。老师讲的故事孩子们也是百听不厌,每天,他们都会嚷嚷着让老师讲故事。当下最流行的绘本是孩子们的故事源泉。幼儿园的阅读区域也是孩子们最想去的地方,那里放满了孩子们喜欢的绘本图书,我组织孩子每天与故事来约会。在给孩子们讲述成语故事《狐假虎威》时,狡猾的狐狸和愚蠢的老虎在我的诠释下变得那样活灵活现。孩子们一下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小眼睛炯炯有神,完全沉浸在故事的情节中。我还和孩子们戴上故事中小动物的头饰饶有兴趣地表演,让孩子们在故事表演中理解故事情节。五彩缤纷的绘本、聚精会神的孩子、生动演绎的“故事大王”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懂得,如何做一个遵守规则的好孩子。于是,我和孩子们有了一个约定,每天都能听到“燕子姐姐”讲故事,这是我与孩子们和故事最快乐的约会。
教师的智慧在班级管理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有智慧的教师能够非常轻松把规则都隐藏在游戏中,孩子们在这样班级中生活、学习是幸福的。这就是无痕的规则教育,它带给孩子们的是无限的智慧,无限的欢乐!
教育随笔:无声的交流
孩子们真的吃饭时不能讲话吗?不,其实他们可以进行“无声的交流”!
一天中午,我介绍完食谱后,照顾孩子们进餐。巡视中,我发现林凯一只脚放在地上,一只脚踩在凳子边上,斜着身子吃饭。我轻轻走到他跟前,当他看我时,我用手指了指他的腿,又摆了摆手,他马上意识到了,把脚放下来,坐好吃饭。我又发现陈启帆和王凯在低头悄悄说话,还时时发出笑声。我走到他俩跟前,当他俩看我时,我把食指竖在嘴前,摆了摆手,并指了指旁边的小朋友,他俩马上意识到自己错了。这时,我不失时机地对小朋友说:“刚才,有一位小朋友坐姿不对,还有两个小朋友讲话施老师没有发出声音,只做了一个动作,他们便明白了老师的意思,并马上改正。吃饭时,如果你想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话,你能用动作告诉他吗?”小朋友们睁着惊奇的眼睛看了我一会儿,马上明白了我的意思。我看见何宗庭把小手伸到施予跟前,在桌子上点了几下,施予顺着手指一看,原来是撒了一粒米,她赶紧把这粒米捏起来,放到桌子中间的盘子里,俩人相互看了一眼,会心地笑了。盛饭时,我发现丹丹轻轻拉了拉王凯的衣服,王凯扭过头去,丹丹骄傲地伸出两个手指头,王凯看了以后,有点不好意思地伸出了一个手指头。原来他们是在说自己吃了几碗饭。
这种“无声的交流”不仅优化了班级常规,而且还培养了孩子安静进餐的好习惯,何乐而不为呢?
教育随笔:牵手
教育随笔:牵手
每次带孩子到户外活动时我们班的孩子总喜欢抢占排头,喜欢插队。目的是想跟老师牵手当小班长,以“老师”的身份在前面带队。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站队抢排头的孩子们越来越多。
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满足孩子们的心愿,我想出了一个办法。站队前,我对孩子们说:“请把你们的小手伸出来”。孩子们高兴的伸出自己的小手,我走到他们身边,一一握一下他们的手,亲切地在他们的耳边说一句:“你的小手真干净”。或者说:“你的小手热乎乎的……”孩子们笑了,高兴的也在我耳边说一声:“你的手也热乎乎的。”或者说:“你的手和我妈妈的手一样大。”“我爸爸的手比你的大…….”随后脸上露出得意和满足的表情。我说:“站队吧!”话声刚落,孩子们个个忙着找位置,很快就站好了对,没有抢排头的了。先抢一阵,再站队的现象彻底地消失了。
“一个好的教育家,应该是半个心理学家。”此时,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认识。孩子们抢排头,主要是想站在老师身边和老师亲近,引起老师的注意,通过皮肤接触,感受老师对自己的关爱。老师主动给孩子们一些抚慰性言语和动作,是迅速缩短教师与孩子们的距离,亲近孩子们,满足他们愿望的好方法。
教育随笔:无悔的选择
教育随笔:无悔的选择
时光如流,一转眼,我从事幼儿教师这个职业已经十多年了。在幼儿园这片沃土中,我和孩子们朝夕相处,共同成长。我用汗水和爱心浇灌着孩子们稚嫩的心田,同样孩子们也用他们天真,坦率,真诚的爱感染着我,促使我一直奋斗在幼教的行业中。在充满童趣的世界里描绘自己五彩的人生。
回想当初,只是因为喜欢小孩,我毫不犹豫的走上了幼儿教师这个岗位。开始,我是带着无限的遐想和憧憬来到孩子们中间的,可很快这些遐想和憧憬变为了泡沫。孩子们的吵闹声和没完没了的告状,判不清的案情,小孩子们的吃喝拉撒。特别是我带小班时,我从家长手中接过哭闹的孩子,哄呀,逗呀,可他们依旧哭闹。乱舞乱蹬的手脚落在我的脸上,划破了我的袜子。突然,“哗”的一声,一个孩子吐了,正巧,吐在我的新衣服上,一股酸臭味扑鼻而来。一种迷茫和退缩感涌了上来。我觉得我的选择错了,我动摇了。
可慢慢的,慢慢的,我发现我与孩子门在这吵闹声中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当我沉默时,孩子们会摇我的手,两眼望这我说;“卞老师,是我们惹你生气了吗?我们是好孩子,不惹你生气。
记得上一次语言课,故事讲了一半,我就再也说不出话好了,我不停的咳嗽,这时班上最调皮的一个小男孩走了过来说:“卞老师你坐,休息一会儿。”其他的小朋友也围了过来问;“卞老师你怎么了?卞老师你怎么了?第二天早晨,我刚走进教师,班里的孩子纷纷从怀里掏出胖大海,西瓜霜,金嗓子,稚声稚气地叫个不停;“老师,快吃我的胖大海”老师试试甜的西瓜霜,老师,还有我的金嗓子。望这眼前的情景,我的眼睛湿润了。我真的被孩子们的天真童心所感化了,这时我忽然发现我的选择是对的。这是一个普通而光荣的职业。也就在这时,我才真正理解到这一行中的内涵,我庆幸我坚定了我的选择。
十五年过去了,我在摔摔打打中成熟了,我懂得了一名幼儿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应有一颗爱孩子的心。孩子的成长需要爱,为教师必须要有一颗博大的爱心,照这每一个孩子,让他们感到温暖。老师在孩子们的心中是神圣的,伟大的,每当和孩子们做游戏时,他们会争先恐后的拉着我的手,为能够被老师拉着而感到高兴,还要把这高兴的事在晚上和妈妈说;“今天老师拉我的手了,老师喜欢我1孩子纯真的童心是多么宝贵。在孩子中间,那种放松,无拘无束,融洽的气氛是多么吸引我,那些共同玩耍是赖皮,有趣的游戏,时而天真,时而深沉的交谈,有常令我以无穷的回味。而当孩子们有进步时所体验的那种成功感,是其他任何工作都无法比拟的。于是,我便渐渐爱上这分职业而不能自拔。这种爱是我最好的老师,这种爱,更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是的,是这爱,使我对这种工作更加成熟,更加能心应手,孩子们也在爱中融化了,久而久子,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段音符,孩子们都和我有了默契,能心饮神会。当我幸勤的汗水浇灌在孩子身上时,当我口干舌燥时,我发现孩子们忽然长大了,懂事了。猛然间,我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幼儿教师的工作是塑造人的工作,它神圣,伟大。我每天和孩子们同手,同玩,同欢笑,被童趣所感染着,我的心也在净化着,我更加不后悔我的选择。
每一天,我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孩子,然而每个孩子就像是一本书,要想读懂他们就要细细品位,耐心的翻看,我将为读懂这本书而无怨无悔。
教育随笔:天真无“鞋”
身为幼儿教师不仅仅得有一颗童心,更需要一个创新思维来面对一个个小朋友出的“难题”。这不,这几天我就一直在思考如何让我们班的“赤脚大仙”王家琪穿上鞋的事呢。
开学已经一个多月了,大部分孩子都能安静的坐着听老师讲故事,排着整齐的队伍上厕所,在家里的一些懒散拖沓的坏习惯也逐步的在改正,但这两天我发现班里的王家琪小朋友很喜欢脱鞋。跟他提醒了好几次说在教室不能脱鞋,脱鞋会着凉,会感冒。虽然他当时都听话的把鞋穿上,但是过一会又脱了鞋子。套用一段小品的台词:我真是被他的天真无“鞋”打败了……
我心里琢磨,是不是我的语气和方式不对,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他穿好鞋呢?一遍又一遍的提醒只是徒劳,用命令的口吻也只会事倍功半。转而一想,当我给小朋友们讲故事的时候,每每模仿小动物的声音他们就会很感兴趣。家琪很喜欢大脸猫,我模仿猫咪的声音对他说或许会好使吧。这天,看着家琪又把鞋脱了,我没像往常一样,而是决定用讲故事的方式提醒他。我模仿小猫的声音说:“喵喵喵,大家好,我是大脸猫呀。”孩子们一听我又开始模仿小动物了,注意力纷纷集中到这儿,我接着说:“我大脸猫今天来到小朋友的家想请大家帮个忙好吗?”孩子都你一言我一语的问:“帮什么忙呀?”王家琪也好奇的说:“我可以帮你。”大脸猫说:“我刚才被大灰狼追的时候把鞋弄丢了,现在我没有鞋可穿了,来看看你们谁光着脚,正好可以把他的鞋给我呀。”大家都说:“没有~没有~”家琪听后也很慌张的赶紧把鞋子穿好,眼睛瞪得大大的,心存侥幸的看着我。我又模仿大脸猫感冒的样子说:“阿嚏,真可惜,我转了一圈发现你们家的小朋友都没有脱鞋,不过我会天天来的,请大家一定要穿好鞋,阿嚏,不然光着脚会像我一样感冒的噢。”孩子们都听话的点点头……
一连几天,我欣喜的发现王家琪小朋友都没有脱鞋,看来他已经改掉了这个坏习惯,我的做法起效了。这件事也启发了我遇到问题要多动脑,多思考,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从幼儿的世界观考虑,才能事半功倍的解决问题!
教育随笔:你我手牵手
跋山涉水时,有手于手的搀扶;患难共苦时,有心与心的靠拢,这是美好友谊的真实写照。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我们彼此手拉手,用真心与笑容建立友谊的堡垒。
进入中班以来,与幼儿园里的同伴不再陌生,牵手更是平凡。平日里老师的手牵着孩子的手,孩子的手牵着同伴的手……我们彼此手牵手,是接纳,是友好,是关怀,是尊重,也是合作。
本月主题活动《你我手牵手》从引导幼儿感知美好友谊的开始,知道友谊对人来说非常的重要,它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通过故事《夸夸好朋友》发现他人身上的优点,愿意夸奖、肯定他人,会用语言、肢体动作肯定他人。再体育游戏《有你真好》中,幼儿三人一组合作前行,统一步伐,学习迁就彼此的行进节奏,感受朋友之间互助互爱的友情,体验“有你真好”。
相信通过这一主题的学习,孩子们在认识自己和同伴的基础上,懂得欣赏自己和他人,学会与人合作,知道一些交往礼节,将自己更好的融入集体生活中。
教育随笔:吃手指
教育随笔:吃手指
瑶瑶小朋友活泼、可爱,老师们很喜欢她,可是,最近我发现她没事的时候总爱把手指放进嘴巴里。是新添的毛病还是原来就有呢?
经过与其家长的一番谈话得知,孩子从小就有了这个习惯,家长多次说教都没有用,什么办法都尝试过了,不但没有用而且越说越厉害。看到家长急切的目光,我心里想,我一定想办法让她改掉这个坏习惯。
接下来几天,我特意观察了几次,在安静的状态下,她会不自觉地把手指放到嘴巴里,而只要有活动,她立刻会拿出来。在今天的故事环节中,她又把小手放在嘴巴里了。于是我就趁机给孩子们讲了一个《小小手》的故事。讲完故事后,我与孩子们展开了谈话。让孩子们互相观察一下自己的小手,讨论一下小手还能干些什么,让孩子们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情都离不开小手,再就是小手上有很多细菌,如果放在嘴巴里会生病的!
孩子们听得很认真,也都积极的发言:“我可不吃手指头。”我特意瞅了瞅钰瑶,她似乎明白了一些什么。我走到她的身边,给了她一个鼓励的微笑。她冲着我笑了,小手不经意间往身后挪了挪,我知道她已经明白了我的用意。
经过一段时间的提醒越锻炼,钰瑶的坏习惯改了许多,效果还不错。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应该多方面了解孩子,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育随笔:我的小巧手
天气渐渐转冷,孩子们穿的衣服逐渐加多,午睡时脱下后总是堆成了小山没处放。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12月14日望亭中心幼儿园小班组举行了“叠衣服比赛”。
比赛前,老师先和孩子们认识了衣服的外形,再边示范折叠边念儿歌,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后尝试自己折叠,对有困难的孩子再手把手的练习。老师还制作了形象的叠衣服步骤课件,配上了简单易懂的儿歌。让幼儿先学会叠衣服的儿歌,再一步步的练习正确叠衣服。直到都能独立折叠好衣服后,各班先在自己班内进行叠衣服比赛,再选出十名叠衣服能手参加年级组的比赛。老师将参赛幼儿分成六组,让他们把自己脱下的外套放在桌子上等待着老师的口令。只听一声“开始”,每个孩子都有模有样的叠起了衣服。在老师和小伙伴们的加油声中,每个幼儿都独立叠好了自己的衣服。最后,老师根据孩子们的表现评出了最能干的小巧手,也给每位参赛的幼儿颁发了不同的礼物。
在本次活动中,幼儿表现积极活跃,尽可能展示自己的动手能力,在劳动完成后,感觉到了成就感。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不但学会了自己叠衣服,更知道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养成了把脱下的衣服要叠整齐地好习惯,自理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