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关注每一位特殊幼儿
发布时间:2021-05-26 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 幼儿教育随笔教育随笔:关注每一位特殊幼儿
xxx相对于同龄幼儿来说有不少特别之处,如:无缘无故打人,经常抢小朋友玩具,站队推人,做操到处乱跑,欺负同伴,常搞破坏等等。每天告状的幼儿不断。尽管他爸爸妈妈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采取了多种教育手段,但没有什么效果。通过家访了解到:xxx从小因爸爸妈妈忙于工作,由爷爷奶奶管教。两位老人对孙子宠爱有加,逐渐使孩子养成了“惟我独尊”的性格。
事件1:小朋友在准备入厕,男孩子有序的站在小便池前排起队,xxx却紧紧地挨着前面的x,x转过头对xxx说:“你往后面站一点行吗?”xxx没理他,仍然贴在x身上,x上完厕所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他,他猛地从背后紧紧地勒住x的脖子,我立刻制止了他的行为。
事件2:区域活动时,xx在建构区搭建房子,因为xxx的到来,xxx不愿让xxx一起搭建房子,所以背过xxx让他走开。谁知,xxx一脚踢翻了xx的房子,xx情急之下和xxx打了起来。
经过这两起事件分析,这些行为表现主要是自我控制能力不强而表现出来的无意识的失控行为。如果过分关注他,只会扩大他的问题和缺点。因此,在他出现无意识失控行为时,我会设法加以阻止,但决不斥责他,也不实施压服,以免伤害他。然后,再找适当的机会,了解他的行为动机,耐心地告诉他同伴间的相处之道,暗示他努力改正缺点。他的一些行为使他与同伴之间的关系不太协调。我想,对待这样的幼儿,需要足够的耐心,并站在他的角度考虑他的需要,与他建立起信任关系,我尽量在同伴面前保护他的自尊心,挖掘他的“闪光点”。让同伴真正亲近他、接纳他。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教育随笔:真诚关爱每一位幼儿
教育随笔:真诚关爱每一位幼儿
“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老师教育的源,有爱便有了一切。”是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师无声的誓言,它是用教师的行为和心血写成的。
我们幼儿教师肩负着重要的基础任务,是孩子的启蒙导师,对幼儿一生的发展都起着重大的影响。我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动作将心中的那份浓浓的爱传递给每一位孩子。记得有这样一段经历,每次活动排队的时候,孩子们一个个争先恐后的抢占第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孩子们的这一举动不以为然,只觉得他们就是想带头,一天,身体弱小而又不爱言语的吴海涛小朋友,再一次被挤到后排时,他用一双期盼而又委屈的泪眼看着我。活动结束后,我把他揽在怀里,在他耳边告诉他,不站第一也没关系,大家都做火车箱,我们的火车才能很长很长,可他低头说了一句“老师,我想和你牵手”当时,我的心被震动了,我慢慢地牵起他的小手,心想,是啊!一次小小的牵手,竟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关注的快乐。
首先爱幼儿,要尊重和呵护他们。
每一位幼儿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和爱护。我们不能体罚幼儿或变相体罚幼儿。重视对每个孩子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习惯的培养,与每一个幼儿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呵护、尊重每一个幼儿。
其次爱幼儿,努力做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老师要主动亲近和关心幼儿,经常和他们一起游戏和活动,让他们感受到与成人的快乐,建立起亲密的师生关系。创造交往的机会,让幼儿体会交往的乐趣。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把握时机做幼儿的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积极参加各项活动。
爱幼儿,要以身作则影响幼儿。
教师的言行对幼儿的思想、行为,品质都有着重要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幼儿喜欢模仿,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做出好的榜样,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同时,正确处理自己与家长的关系,通过各种方式家园沟通,共同探究幼儿发展的合理方法。
我热爱我的幼教事业,可我更爱那些可爱的孩子们,所以我要坚持不断钻研,不断学习,不断的创新开辟新教法,使自己能在不断更新的知识中汲取营养,用我的爱去感应孩子,使他们成长在爱的氛围中,从而学会爱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未来的世界充满更多的爱。
教育随笔:爱每一位孩子
“老师,倩倩又拿我的彩笔了!”、“老师,倩倩拽我的衣服了!”、“老师,倩倩打我了!”。前一段时间我经常听到小朋友们这样的“小报告”,而对于周怡倩小朋友,我已不止一次地对她所犯的这类小错误进行了批评教育,她妈妈也和我们交流过,说倩倩发展得比别的孩子慢些,需要我们多一点耐心。对我们的批评,倩倩当时也都很容易地接受了“老师,我不拿他的彩笔了。”、“老师,我不和她打架了。”……但不久他又会犯一些小错误。对这孩子屡犯屡教、屡教屡犯的行为,我真是伤透了脑筋。
静下心细细想来,是不是我的教育方式用得不恰当呢?幼儿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差,动作、行为往往比较冲动,想到什么就做什么,看到什么就说什么。大多数情况下孩子们都不是有意犯错的。另外,我们在儿童心理学课上学过,幼儿的长时记忆尚处在发展中。如果我们所讲的道理超出了孩子的理解能力,她就可能根本听不懂老师的话,记不住那么多的道理。再说,她也不一定能够把一个情境中学到的概念用到另外一个情境之中,所以才会出现“屡教屡犯”的现象。
后来我便换了一种积极的教育方法,不再对她进行批评,而是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耐心地告诉她哪里做得不合适了,应该怎样做才对,并注意在不同的情境中反复强化。
慢慢地,倩倩小朋友的行为有了很大的变化,她所犯错误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小朋友们都愿意跟她一起玩了。
有时候,老师的耐心和容忍反而是激励幼儿上进的动力呢!
珍惜孩子们的爱心。
幼教随笔:对特殊孩子的要多一些关爱
有一次王泓悄悄地走到我身边趴在我耳朵上说:“老师,我跟你说个事情,我妈妈不要我了.”当时我懵了,没有再问下去,只是感觉眼睛有些湿润。
王泓小朋友是我们班一个很特殊的孩子,他从小因为腿脚不好,动了两次手术还没有痊愈,以至于留下了后遗症,现在走路很慢,而且上楼梯自己不能正常的行走,行动很吃力。我对这个孩子很留意,对于他充满了很多的关爱,什么事情我都会提前考虑到他,有的时候我会让全班的小朋友都来帮助他。在有些事情上他根本就不能自理,需要别人的帮助才可以做好。比如:尿尿的时候会尿湿了裤子,上下楼梯上下床要有人扶……每次看到他蹒跚的脚步,我都会在心里想,如果它能跟正常的孩子一样,那该多好!
有一次王泓悄悄地走到我身边趴在我耳朵上说:“老师,我跟你说个事情,我妈妈不要我了.”当时我懵了,没有再问下去,只是感觉眼睛有些湿润。
我并不知道别人看到这样的孩子会对他报以何种态度,但是我想对天下的人们说:“对他们好一点,多一点关爱之心,虽然他们的身体上有所残缺,但是他们的内心也跟正常的孩子们一样,他们渴望的是关爱和尊重。善良的人们,摘下你们的有色眼镜给这些孩子们多一点的爱吧!
2020幼儿园教育笔记:特殊孩子特殊照顾
户外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有的拍球、有的玩沙包、还有的跳绳……象一只只快乐的小鸟活跃在院子里。可伟伟小朋友却不同别的小伙伴,因为他身患残疾,不仅一只眼睛看不见,而且他的右腿先天性骨关节脱落,在入园前的几个月刚刚动过一次大手术,现在走路还不是很稳,语言表达能力也比较差。对于这样的孩子,身为小班班主任的我,在看好别的孩子的同时,还要百倍的去关心照顾他,不管走到哪里,我都随时带着他,牵着他的小手,生怕他出什么意外。可这一次,我却发现他的小手在往外挣脱,并不时的用另一只小手去掰我的手,用不清晰的声音对我说:“老师,我也要去玩。”一句话,让我心里咯噔一下,感觉到对这种特别的呵护方法起了疑问,我一边说:“伟伟,一定要小心,不要摔倒。”一边轻轻地放开他的小手。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象伟伟这样的孩子不是很多,身患残疾,是只“受伤的小鸟”。但他却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愿望,他也想跟同龄的小伙伴一样去玩耍、去游戏、去想象、去创造、去飞翔。如果老师一刻也不离他左右,百倍的去关心照顾他,从这一点虽然充分说明了老师从身体这方面给予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却忽略了他的个性发展,虽然他的身体患有残疾,而他的大脑发育却很正常,识字、数数都不差。小朋友想做的事情,他也想做;小朋友想玩的事情,他也想去玩。如果别的小朋友去游戏、去玩耍,让他例外,这样做是否会伤了他的自尊,心灵也能受到伤害。他会不满意老师对他的这种关心和照顾。因此,伟伟终于鼓起勇气,对老师说:“老师,我也要去玩”。老师应该在照顾他的同时,慢慢去锻炼他,让他适应幼儿园的环境,让他在这个环境中健康成长。不管哪些活动,哪些游戏,都应该让他去参加,让他加入到这个集体队伍中来。只是在活动时,老师随时倍加照顾,这样不仅保护了他的自尊,还让别的孩子,知道并学会照顾关心有残疾的小伙伴,知道互相帮助是一种美德,更能体现出一种人人平等、和谐相处的氛围。
教育随笔:把机会给每一位孩子
教育随笔:把机会给每一位孩子
我们班是新中班,所以每天早操和户外活动前的排队真让人头疼。我发出“站队”的口令后,孩子们就会疯狂的向站队的地方冲去。有的孩子连小椅子都顾不上放好,就迅速跑过去,你推我,我挤你.经常会听到:“老师,他插队”、“我站在这儿”。站在前面的几个孩子,有的抱着我的腿,有的抓住我的手,有的拉着我的衣服,我只能用更大的声音盖过他们,或者一一把他们的手拿开,批评他们一顿,可效果不大。我琢磨老这么乱可不是事儿,于是着手调查其中的原因。
我把几个总爱挤的孩子叫到身边问:“你们为什么排队时总爱挤?”“我想当排头!”“你们为什么想当排头呢?”“当排头多好,当排头在前走,离老师最近,能帮老师干活,还能得到表扬……”。我又把经常当排头的幼儿叫到身边问:“你们喜欢当排头吗?”有的孩子说:“喜欢。”有的孩子说:“有时喜欢,有时不喜欢。”在每次的活动中,每位幼儿都争着去做,但教师只是选择几个平时能力比较强的幼儿担任。时间长了,能力强的幼儿只能被动的接受,能力弱的只有羡慕的眼光。
教育随笔:用心养育每一名幼儿
教育随笔:用心养育每一名幼儿
幼儿园处于孩子成长的懵懂期,调皮、好动、想象力丰富,但理解力有限。照顾这个时期的孩子,不仅仅需要丰富的经验、了解孩子的心理,更重要的是对孩子要有无限的爱,否则,还真容易被孩子的不听话气坏呢。小朋友喜欢的老师长头发的、能够梳辫子的、漂亮的、年轻的、知识的、懂科学的、有本事的。
每年新生入学的时候我都向家长介绍老师的工作是十分琐碎和清贫的,这是由幼教的任务和性质决定的。幼儿园是保教机构,既要保育又有教育,保育包括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教育是指让孩子在幼儿园健康地成长发展。幼儿园教师还有解决家长后顾之忧、支持家长工作的任务,所以对幼教来说师德更重要。幼儿园阶段处于一个奠基的阶段,从大的方面说要对孩子终身可持续发展负责,从细的方面讲就是对孩子人身安全、喜怒哀乐、当天的情绪负责。
如果没有爱心,幼教工作可能根本不能干下去。孩子十分需要老师关爱,比如经常要抱着他们,小朋友也个性喜欢老师,可能鼻涕、眼泪就都蹭到老师的衣服上了,这是很正常且经常发生的事。这就是孩子,他们就是这样的,这就需要老师给予他们更多的呵护。
幼教工作是十分辛苦的,一天8个小时都得目不转睛地跟着孩子,务必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小孩子有很多事情需要老师帮忙才能完成,下班时间还要给孩子做教具、备课、布置环境,周末还经常组织亲子活动,自己的业余时间十分少。一个孩子出现问题对幼儿园来说是1/200,对一个家庭来说就是100%。所以无论在生活照顾上还是教育教学上都要精益求精。
儿童是一个精神存在物,他一出生就蕴含着强大的精神能量,并按照自己的成长规律成长,我们的教育也会遵循孩子的年龄特点与个性特点。比如:小班宝宝的思维是形象具体的,他们的思维务必依据形象生动的参照物,并且要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关,小白兔,红萝卜是他们易于理解的,而抽象数字1、2、3的实际好处,对于他们来说理解起来就很困难。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就会使用孩子易懂易于模仿的语言,使用简单不会让孩子混淆的概念,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具激起孩子学习的兴趣等等。
幼儿园教师就像百宝箱,什么知识都要通晓一二,要有较强的综合艺术素质,包括对色彩的理解潜力、对音乐的感觉潜力,包括穿着,怎样样穿着得体,让小朋友喜欢又贴合教师的身份,这些都是幼儿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还有语言表达潜力也很重要,要有较强的沟通潜力,幼儿教师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桥梁,对小朋友说话要简练,听得懂同时注意层次性。对家长的推荐要有指导好处,对孩子的评价措辞要准确、委婉。
作为幼儿教师,我认为理解、爱和尊重是与孩子沟通必不可少的方面,因为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之上的。再有,爱和尊重是贯穿教育始终的,肯定与支持孩子按照精神胚胎的内在规律自然发展,对他们的自然发展表示尊重,为他们的发展带给适宜的精神与物质环境,我们的幼儿园就提出过这样的教育思想“蹲下来讲话”“抱起来交流”“牵着手教育”。这一切都体现了我们对孩子的尊重与理解,同时让孩子在自然发展中体验到了无尽的爱和自由,这对于孩子建立良好的人格,铺垫辉煌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幼儿的学习活动与日常的游戏、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游戏和生活中不断出此刻幼儿面前的真实问题情景使他们不断调动和运用已有的经验,并在不断地面临挑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经验。因此在我平日的工作中总是将教育生活化———让孩子不知不觉地会了,让环境问题化———让孩子玩着玩着就学了。这种说法看似简单,其实对老师的观察、分析、提炼、创设潜力则有着较高的要求。作为教师,我们就要在幼儿园的环境中支持幼儿解决问题,进而引导幼儿将经验迁移到社会生活中去。
幼儿教师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只要会唱歌跳舞就能够了,作为幼儿教师务必要有事业心、爱心、职责心。幼教是通往儿童心灵世界的桥梁,是孩子的忘年交,老师和孩子之间是平等的,作为教师应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关注每一个孩子,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同时我觉得新时期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所应必备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素质是发展的眼光和未来社会意识。因为我们此刻教育的孩子是为未来世界服务的,那么我们就要用未来社会的眼光、标准培养教育我们这天的孩子。未来的世界将会是一个环境资源匮乏、竞争激烈、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世界。
在幼儿园时期,我们就要树立孩子的环境意识,透过各种活动、情景让孩子们懂得节约资源、珍惜资源、如何将资源再利用等等。我们的教育要多元化、开放化,要使幼儿善于与他人合作,能够与他人交流。
国家的未来靠教育,教育的基础要从幼儿抓起。
幼教随笔:两个特殊孩子教育案例分析
幼儿园经常有特别的孩子,我谈两个特殊个案的教育情况:一个是早期有过脑缺氧病史的孩子,一个是有着自闭症倾向的孩子。说说我观察到的现象和采取的措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幼儿园经常有特别的孩子,我谈两个特殊个案的教育情况:一个是早期有过脑缺氧病史的孩子,一个是有着自闭症倾向的孩子。说说我观察到的现象和采取的措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第一例:刘xx,男孩,4周岁,出生时因脑缺氧曾住院治疗一段时间。此前,没上过幼儿园,一直由奶奶看护。动作协调性不太好,眼睛略显呆滞,间或有少量口水流到嘴角。初次送到幼儿园,并没有哭闹。与小朋友交往时语言表达极少,别人玩的时候他喜欢凑过去旁观。活动课时不能安静跟小朋友一起活动,不能倾听老师的指导语,交流起来有些困难。据孩子父亲反映,孩子特别钟爱玩球,有时也会看一些图画本、动画片。
这个孩子在幼儿园时,有时受到其他孩子的歧视,我批评教育那些孩子,情况才有所好转。他上课坐不住,始终跟着我,我有充分的时间和他玩。我翻看一本幼儿画书,他主动凑上来看,我觉得这是交流的好机会。我和他谈起他的奶奶,原来他很愿意和我说的。有了这次经历,我就开始工作了。首先我同他玩踢球、踢塑料圈,他高兴的眉开眼笑。从那以后,我们建立了基本的信任关系。我开始提醒孩子们玩的时候也把他拉上,作业活动时给他机会表现一下,这样他的交往和言语方面开始突飞猛进。孩子的父亲很是激动,在外面逢人就说老师教会了孩子说话。
第二例:刘xx,女孩,4周岁,据父母讲孩子诊断为自闭症,我们姑且称之为有自闭倾向。她见到老师、小朋友不打招呼,即使在家长提醒后问好或说再见也并不看老师。该幼儿喜欢玩某样东西,就会反复操作,持续3、4个小时也不厌烦(可能时间允许的话还要长)。喜欢爬到窗台上看风景(我害怕极了)。每逢幼儿园离园时间,乘老师不小心出了教室门就往外跑。喜欢玩蹦蹦床、飞机,跳多长时间都不累,在飞机上成站立姿势任由飞机旋转,一点也不晕,怀疑前庭迟钝。喜欢吃的东西,别的东西被人拿走不在乎,吃的东西不行。脾气有点儿躁,有时会莫名其妙的对着镜子发脾气。但她对音乐歌曲敏感,喜欢唱《想唱就唱》。学歌曲时,常常是班里的孩子还在学唱,她已经先学会了。她记住的东西,即使是20种不同的蔬菜名称,也会按照原来的顺序背给你听。
这个姑娘是比较特殊的,我首次接触,感觉很棘手。我上网查询,没有什么有效方法;咨询专家,专家告诉我要有长久的耐心。没有办法,我就只能观察。我发现有个别幼儿去骚扰她,抱一下推一下的,她居然正眼看着他们跟他们说些简单的话。我就没有制止,跟上个案例一样,也是发动一些孩子跟她玩。后来的情况很好的,时间不长她就能和4、5个小女孩玩了,而且成了经常性的玩伴。我给她表演唱歌的机会,她也能做的大有进步。但是又过了一段时间,出现反复了。几个小伙伴失去了对她的新鲜感,而她的进步相对于别人又太慢。她开始回到原来那种独来独往的状态中去了。但她喜欢户外活动,我延长活动
>时间,多提供给她与伙伴交流的机会,以后的情况有所好转。
这两个案例都提示我们,师幼之间的信任是第一位的,伙伴关系是孩子发展的最佳环境。特殊的孩子应该到同伴或者年龄小一点的群体中去互动交往,师长根据孩子特点给予一定的帮助,孩子就能在各自的水平上有所进步。但往往是孩子初来乍到时,我们关心的多,等到熟识起来之后,因工作量太大,大家在师生交流、深入观察分析方面就慢慢放松了。看来幼儿园的管理者应该考虑如何把教师从繁复的无益劳动中解放出来,发挥一个教育者的最佳的效能。
幼儿教师随笔:关爱每一朵花蕾
岁月匆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从事幼儿教育已经近十多年了,我的工作准绳就是全心全意呵护孩子,把我会的东西都教给孩子,陪着他们慢慢长大、懂事,在幼儿园度过一个个愉快的日子。
有人开玩笑说,我们幼儿教师像保姆,那我这个“保姆”要做到像妈妈一样照顾好孩子们;有人说我们能唱会跳像艺术家,我要把美妙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教给我的孩子们;有人说我们的手很灵巧又像设计师,我要用我的巧手把活动室布置成孩子们快乐的天堂。教育孩子需要和家长沟通,我们要像外交家;面临孩子们的无数个“为什么”我还要像学者,要以广博的知识来为孩子们一一解答……
在工作中时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孩子,你的眼角为什么会有眼泪?是想妈妈了吗?”“擦擦眼泪,老师陪你好不好”;
“宝宝你怎么不高兴了?是没有玩到想玩的玩具吗?”“动动脑筋,想想办法,和小伙伴商量一下”;
“老师,我的牛奶撒到身上了”“没关系,下次小心哦”。
倾听孩子的心声,关注孩子的需要,包容孩子的错误,用信任和期待帮助孩子们成长,这些都需要我以200%的细心、耐心和爱心,去观察孩子,去引导孩子。
记得我带小班的时候,有个叫晰晰的男孩,他听不懂老师的话,也不跟其他小朋友交流,还有一些“恐怖”的行为。比如在做操时,会迅速抠起塑胶场地的橡胶粒,塞进嘴里;在游戏时,来回乱窜,从班级的墙饰上拔下大头针,放进嘴里;在午餐时,把不知从哪里捡来的小石子拌到饭里,想吃下去,这些幸亏被我及时发现了,都迅速从嘴里抠了出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他这些奇怪的行为,让我抓狂、害怕,生怕一个没看见吃了下去。我的2只眼不仅仅要关注到全班近30名孩子,还得时刻时刻关注他,把他盯紧了。
他为什么会这样?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他在家也是这样吗?我该如何帮他改掉?
首先要让他对我放下戒心,在幼儿园里始终把他放在身边,主动接近他,给他比别人更多的关爱。然后从家庭入手,和他的父母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孩子有哪些特长、行为习惯,并反应在园情况,他父母告诉我,在家一切都好,没有这些状况。我不相信,于是下班后我没打招呼,直接进行家访,想看看他在家里真实情况,推门进家门的一瞬间,我傻了,满地的玩具,任凭他来回折腾;父母慌张的眼神告诉我,这是他在家的真实状况。在与其父母以心换心的交谈中,我了解到了父母的苦衷,他性格孤僻,总是沉醉在自我的世界中,为了能上个好幼儿园,不远千里从东门来到西园上幼儿园。为了不让老师另眼相看,父母总是美化孩子最好的一面,希望老师能多关爱自己的孩子。天下父母都是一样地爱孩子,只是这种爱偏了,要正确面对孩子的一切,请相信我们老师,在我们眼里,每个孩子都是好宝贝。
在我的关心、爱护下,晰晰开始有一点点的笑容,虽然他的笑容很吝啬,很稀少。我不放弃,我相信有了开头,就一定会有好的过程,更会有好的结果。当看到他熟睡的样子,是那么可爱,他和其他孩子一样,很安逸地午睡,睡得很香很香。如今晰晰已经升入大班啦,有了一位好朋友,还能用不清楚地语言和老师主动问好呢。
每一个稚嫩孩子的健康成长,就好比那娇嫩的花朵,需要我们园丁精心耕耘、浇灌,还需要我们修枝除虫,细心培育,他才能开得灿烂,美丽。
关爱孩子,你会从中得到许多乐趣,你会发现许多灿烂的笑容,同时你也会收获快乐。因为所有的孩子正围绕着你。将爱的养料均匀的撒在每一朵花苞上,你会发现所有的花都会芳香艳丽,明媚照人。在这个孩子的天地里,我将快乐地奉献着,奉献着我的爱;同时,我也快乐地收获着,收获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