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教育随笔《曾经,我的“关照”伤害了孩子》

发布时间:2021-05-22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教育随笔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

前一段时间,杨**的思维比较活跃,表现在:特别爱发言,而且喜欢打断别人的回答强行插话。他的性子急得都根本无视老师给他的示意,大有“不让我回答不行”的架势。

开放日那天,杨**刚来园,我就对他特别“关照”了一下:“今天不许乱插话,尤其是在别人回答问题的时候,否则我就不喜欢你了!”

活动结束了,我发现我的“关照”很奏效,杨**不但没有乱插话而且异常的安静,好像整个活动下来一句话也没说,这让我越想越觉得惊讶。于是我悄悄来到他的身边,问他为什么没积极回答我的提问,他竟说:“今天,我不想回答问题了!”说完就扭头不看我了。他分明是在跟我赌气。顿时,我的内心一阵酸楚,我知道孩子不高兴了,是我伤害了他。

事后我反思:杨**喜欢插话,恰恰说明他对老师的问题掌握了,他自信能回答好;他好表现,是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他的经验。如果不给他发挥的空间,就伤了他的自尊,打击了他的积极性。我很惭愧,由于我的“关照”,伤害了孩子。

现在,我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昨晚陪四岁的儿子一起看绘本,我帮他讲读绘本上各种各样的鸟。突然,儿子站起来打断了我的话,信心十足地对我说:“妈妈,你知道吗?世界上还有左鸟和右鸟。”看着儿子认真的样子,听着他这不着边际的话,我忍俊不禁,问他:“是吗?你给我讲讲左鸟和右鸟的故事吧。”儿子万分认真地伸出左手,说:“左鸟吃左边的米”,又伸出右手,说:“右鸟吃右边的米,你知道了吧?”我强忍着笑点点头:“等你再看到左鸟和右鸟,一定要指给妈妈认,好吗?”儿子满足极了,大声回答:“没问题!”在我们静下来继续看绘本的时候,我的思想开了一会儿小差:原来,在孩子插话的时候,给孩子自由回答的空间(尽管他们的话有时不可思议),是孩子多大的满足与幸福呀!

我庆幸:我没有因此再伤害到孩子。

我高兴:我又学会了一种保护孩子自尊心和积极性的方法。

我想说:我的成长与进步,在很多时候来自于孩子们。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教育随笔:那次孩子教育了我


教育随笔:那次孩子教育了我

父母教育子女自古以来就天经地义,无可厚非。反过来如果我们做父母的在生活细节中,不经意间忘掉了自己长者的身份,当着孩子的面不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而被孩子发现,甚至说上一两句,那么我们是去随便找个什么借口来粉饰自己呢,还是该放低自己的位置去勇敢地直面而改呢?

就先从今年暑假里的发生在我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说起吧!

当时妻子所在的学校已经早几天开学了,留下还没开学的儿子和我在家度假,于是便想着利用这几天难得的假期好好整修一下家里的水电。

于是一大早,我就张罗着去找来了水工、电工,在家里便开始忙碌了。我自然就成了找东西跑腿的小工,为了让上初中的儿子也能积极参与到家务劳动中来,我便让他也跟着跑腿帮忙。当然这也是许多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一致认可的理念。谁都知道这大大小小修理的活儿实际上跟装修房屋是一样的道理,可谓琐碎凌乱,什么龙头、马桶、软管、角阀、灯泡、开关等等都得检修的检修更换的更换,至于这些材料的价格,还有工价,上涨到超出我们这些工薪阶层的正常想象范围不说,单就一会要这,一会要那,让你一个非专业的人楼上楼下来回的乱窜,绝对挑战你一个教书先生柔弱和无知的极限了。

折腾到下午结束时,看看家里已狼藉不堪,暗自发誓以后装修房子像自己这年龄一定不要像过去和今天这样再亲力亲为了,就干干脆脆找家装修设计公司全包出去省心省事,多花几个票票,省心,也值。

等到收拾打扫完屋子时已是黄昏,孩子的姨夫姨妈听说我们回来收拾房子了,便打来电话说累了一天了不用做饭了晚上一块到外面吃,再说一个暑假没见了好好聊聊,我便信口答应。

人常说年龄不饶人,一点也不假,这近不惑之年的人忙碌一天,此时已筋疲力尽,下楼后我就顺势给路边的台阶上一坐,说是顺便等着去吃饭,也许是天热的缘故,也许是看着家乡的街道上人来人往一下子从身体到心理上放松了,所以坐下后竟无意间把脚从捂了一天的皮鞋中取了出来,随意地放在石头上,做出透气的架势来,可就在这时,站在旁边的儿子不屑地说了一句:“爸爸,你还是老师呢,看你现在的形象吧!”

话音刚落,就这简单的一句话,我突然感觉自己好像一下子丢失了什么东西一样,竟无言以对了,虽然儿子的声音不大,但我明显感觉自己成了一个训练有素的新兵,而面前站着的就是我严厉的长官,我机械的站起来,很快地把脚放回鞋里,拍拍屁股上不知有还是没有的灰尘,拉拉不知平整还是不平整的衣襟,算是一个简单的整理着装,然后木讷地站在好像一下子比我高了许多的儿子面前,对视的是儿子那不再稚嫩的脸,和脸上一双不再稚嫩的眼。

此时此刻,我无法知道自己到底在这刹那间丢失了什么,只是觉得刚才的放松和一天的劳累,一下子荡然无存,多少年来自己对儿子近似啰嗦的说教,似乎跑得无影无踪了。

事后,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是应该庆幸自己对孩子的说教终于突然间看到了效应呢,还是应该反思像自己这样的不经意的言行曾经有过多少,以后还会不会再有?因为至少我知道我的孩子以后在他自己的人生之路上决不会像我一样因得意或失意而忘形的,但我相信,这个故事注定将在我伴随儿子成长的史页上留下的一笔。

写到这里,也许是教育职业的习惯,我由个体的我想到了群体的我们,生活中,我们为人师、为人父,我们习惯着说教孩子,也习惯着接受被孩子给予的伦理道德性的尊重,而习惯这个东西有时候是可怕的,它往往容易让人麻木,当我们麻木的时候,可曾意识到我们如何用言谈举止、生活细节去佐证自己已经空洞而苍白的说教,以及赢得别人尤其是下一代对我们尊重的资本呢?

也许是习惯让我们在这样的“反教育”面前显得窘迫十足,尊严无从,但如果面对孩子第一次“说教”我们父母时,我们切莫用漠视或轻视的态度抹杀孩子的正义和勇敢,只有用虚心的接受才是作为对正确与错误的最潇洒回答。听韩愈“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说得是多么慷慨与洒脱,父子亦然。

当然,我是一直相信正能量传递的速度之快是不可低估的,其传播的广泛性也是难以预料的,但我还是想借此告诫我们父母或教育者:教育无小事,当躬亲尽力为。

教育随笔《家长过分保护对孩子的伤害》


身为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很好,也都理所当然地想把自己的孩子保护好,不让他们受苦。但是在现在的社会中,存在着很多过度保护的事例,那么过度保护究竟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呢?

一、影响孩子的社会性

一个被父母过度保护的孩子是很难融入到社会中去的,因为他们没有办法处理好各类人际关系。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都是父母和最亲近的人,没有在交往中得到经验,自然也就会存在很多问题。一旦进入社会,不清楚与人交往的手段和方法,大概率会形成孤僻、依赖的性格,甚至会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因为他们只学会了小部分为人处世的道理,而这些道理中很有可能某些部分还是狭隘的。

二、压抑孩子的求知欲

由于父母的过度保护,孩子的很多能力都会被掩盖,甚至压制,他们无法舒适的施展自己的才能。父母若采取过度保护的态度,势必对孩子的各种要求都予以满足,这样不但会压制他们对活动的动机,还降低他们对外界事物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其能力不能得到完全发挥。这样子的孩子在学习中,很难完全投入进去,注意力不集中的话也会直接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类似的挫折倘若越来越频繁,给孩子带来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不喜欢学习,甚至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没有学习的主动性,求知欲自然也就不强了。

三、让孩子变得自私自利

被家长过度保护,一旦到了应该懂得为别人着想的年龄,却没有丝毫为别人着想的行为,就会被人指责自私自利。很多孩子,在父母迟暮时依旧不会主动帮助父母,甚至依旧不断向父母索取,所以现在的社会上啃老族越来越多。一味的溺爱以及过度保护,对孩子没有丝毫好处,只会让孩子的人生变得不堪。

四、使孩子能力低下

替孩子包办打理好一切,会直接导致孩子的能力低下。因为孩子根本就没有机会体验生活,所有想要的都会得到,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各个方面的能力都会有所退化。在本应该学习的阶段,却由于家长的保护,让孩子没有机会去尝试,在各个方面都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这种爱护的结果势必是不好的。

父母一味地把自己的孩子保护着,这也怕,那也怕,干这个也不行,干那个也不许。不允许孩子“到外面闯荡一番”,连走出家门半步都要管着看着,这种过度保护,会让孩子失去探索和冒险的精神,长此以往,孩子如何才能在长大后脱离父母的怀抱去独当一面。要想改掉过度保护,家长就得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鼓励孩子。

从现在起,试着让你的孩子去完成他们该自己做的事情吧,从小事做起,孩子们需要去经历,才能大声得说:“我可以做得很好!”只有在父母的信任与传授当中,孩子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辛会霞教育随笔12篇(别让贫富差距伤害了孩子)


鸟儿老师呢

我给孩子们上《神奇的翅膀》这一主题的“鸟儿乐园”这一节。刚看到《鸟儿乐园》这幅图时,给我的印象的是“哎呀,怎么乱七八糟”,我暗想还“鸟儿乐园”呢,那里有小鸟呀?可是当我再仔细看时,我看到了形态各异的无数的鸟儿藏身于茂密的树林山石之间,每一只鸟儿都是一个故事,让人越看越爱看……

课时开始,我不急于向孩子们灌输,而是让孩子们自己看,而后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提问孩子们:你看到了什么?孩子们开始交头接耳小声的讨论起来……这时我听到了一个小小的声音在问:“老师,鸟儿老师在哪儿?”“小鸟老师在哪儿?”没有听清,我循声望去,是张胜伟小朋友。我欣喜于孩子的发现……我鼓励孩子说:“胜伟大声说出你的问题!”孩子提高了嗓门:“小鸟老师在哪儿呢?”呵呵,孩子看到了小鸟……我微笑着抚摸孩子的头,肯定孩子的提问。我不急于回答孩子的问题,而是面向全体小朋友,把问题抛给了大家:“小朋友你们帮胜伟小朋友找一找鸟儿老师,看看鸟儿老师在干什么好吗?”孩子们一听欣然应允,兴奋地努力地找起鸟儿老师来。看着孩子们那认真劲,我暗喜,哈哈,我的计策得逞了!不一会儿孩子们就找到了答案,他们七嘴八舌地纷纷说出眼中的鸟儿老师“老师老师,我看到鸟儿老师了,它在给它的鸟儿学生们讲故事呢!”“老师,我找到小鸟老师了,它在树枝上,在唱歌呢!”“老师两只鸟儿在说悄悄话呢!”孩子们的答案五花八门,各个鸟儿老师都有了,孩子们眼中到处是可爱的小鸟。

课堂上利用孩子们感兴趣的小问题,激发起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往往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会收到你预料不到的结果,也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别让贫富差距伤害了孩子

放完假,孩子们都穿戴一新来到学校,个个象花蝴蝶似的,一个比一个靓,一个比一个帅,我看着孩子们兴高采烈的样子,也由衷的高兴。这时,雪茹小朋友撅着小嘴,不高兴的跑到我面前委屈地说:“老师,他们都说我有毒!”我看看孩子,穿着一件很简单不漂亮的新衣服,与其他孩子们华丽的新衣服截然不同…..我明白了!这是孩子们在嘲笑雪茹的与众不同与寒酸。孩子们虽然年龄小,但他们也有观察也有思维,也会比较……这个孩子是我班有一个活泼开朗,很乐于助人的小姑娘,她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雪茹”。但是由于她的家庭条件差,在她平时的穿戴上都逊于其他的孩子,有时家里农活多了、忙了,孩子的卫生还搞不好!

对孩子来说,贫富几乎是与生俱来、无从选择的。要是在孩子刚刚开始懂事时,成人社会就有意无意地加深他们的贫富意识,那么对穷孩子来说,强烈的贫富意识往往会使得原本就十分自卑的心理雪上加霜;而对富孩子来说,由此而生的盲目的优越感往往会导致他们成为自以为“高人一等”的小霸王。我告诉孩子们,家境贫穷并不可耻。然而,以强凌弱却是可耻的,同样的道理,以富欺贫也是不道德的。让孩子正确面对家境的贫富很重要,面对这种贫富现象应该有一颗平常心,如果把贫穷转化为奋斗的动力,更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我告诉孩子们,贫富差距是社会客观存在的现象。但不少人之所以贫困,并不是因为能力不足或努力不够,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机会不均等造成的。因此,在人与人之间,尤其是在孩子与孩子之间,应该淡化贫富差距,孩子们要学会用长远的眼光去审视贫富差距

教育随笔:观察是我们了解孩子的关键


幼儿们有时会做出一些让我们觉得棘手的或困惑的行为。我们可能偶尔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娃老是捏她哥哥的鼻子?”,“为什么娃把零食放在自己的头上?”,“为什么把娃独自留在房间里时,她会大哭?”等等。

乍一看,小孩们的行为简直是莫名其妙!但是,仔细想想,所有的行为都是沟通。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孩子的行为,来了解他们想要“告诉”我们什么。今天我们想给大家分享一些经验,这样我们大家都可以尝试用专业的角度来观察孩子们的行为了。

观察中寻找规律。

任何一次又一次发生的行为都是有原因的。如果我们能在重复的行为中找到规律,我们就可以弄清楚如何解决它。

首先,让我们简单地写下发生了什么。例如,当我们看到孩子多次把巧克力豆豆放进鼻子里以后,我们可以拿出一张纸,把这个行为写下来。也许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会觉得这样的记录方式怪怪的。但是我们每天都要处理很多事情,有时候我们的记忆可能会让我们忽略掉一些有用的细节。因此,简单地记下所发生的事情,可以帮助我们看到那些不容易被注意到的规律。

不论有多么棘手的行为,只要开始写下来就行了。到最后,我们可能会惊讶于我们发现了什么。因此,当我们被孩子富有挑战性的行为所困时,把它写下来,连同之前以及之后发生的事情。当我们找到一个规律,我们就可以尝试调整或改变它。这些观察和笔记可以让我们了解孩子们在想什么,然后事情就会变得简单一些了。

教育随笔:用微笑照亮孩子


高尔基说过:“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教师是爱的使者,因为“爱”,幼儿的进步和快乐成为了自己的收获,作为教师,应让爱与微笑永远充满自己的心田,用爱与微笑教育孩子。

在一次教育活动《笑一笑,真可爱》中,首先我请孩子们观察图片上的小朋友的表情。说一说你喜欢哪一种表情,并学一学。孩子们都异口同声的说喜欢那个笑的,而且都喜欢张大嘴巴哈哈笑的。孩子们哈哈的笑着学着书上小朋友开心的表情。

我问孩子们,为什么不喜欢不开心的,我们班韩金萱的回答让我震惊了,她说:“因为看他不开心我也不开心”。她的回答让我不禁想到自己,是不是每天都微笑,开心的面对孩子们。如果我们开心的,面带微笑孩子们也会被传的开心,就是这样神奇。

因此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每当走进幼儿园时,都应该要收拾起自己的坏心情,把生活中那些不愉快的琐事都抛开。用甜美的微笑去迎接每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天使。用微笑去感染每一个纯真、善良的孩子。

教育随笔:老师,我害羞


教育随笔:老师,我害羞

每天的餐前准备,我都会请孩子来讲故事、唱歌、表演节目等,以此来帮助孩子们练习胆量,希望每位孩子都能大大方方的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今天也不例外,阳阳、瑶瑶、媛媛小锋等小朋友都积极地来展示,寒假在家他们可学会了不少本领呢!特别是小锋小朋友,给我们表演了“武林外传”里的精彩桥段,表演时小锋说:“老师,这是两个人表演的节目,我邀请小伟哥哥来和我一起表演可以吗?”(小锋和小伟是堂兄弟)“当然好了”。我以为小伟也会很爽快的答应,可是小伟却半天没有声音,过了好久才说:“我不愿意表演。”“为什么呢?”“我害羞。”“那就算了吧,我一个人来表演也可以。”小锋说。

终于知道为什么了,原来是小伟害羞。下午离园时,我向小伟妈妈了解了他过年在家的一些情况,原来小伟在家也是这样,见到人亲戚朋友都不好意思问好,躲在家长后面的。我和小伟妈妈都很奇怪,原来的小伟不是这样的啊,他是很大方的孩子,经常给我们讲故事,给老师帮忙,是班级的小榜样呢!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找到小伟,和他谈心,“你愿意和老师说说为什么害羞吗?”小伟说:“我怕他们笑我,小锋在表演的时候,小朋友们都在笑他,我不想大家都来笑我。”我接着问:“原来是这样啊,你觉得小朋友们这样笑不好吗?”“是的。”“小锋表演的是喜剧,大家笑是因为他表演的好,把大家逗乐了,并不是笑话他,这是喜欢他的表演啊。”我说。小伟又不好意思的点点头。“那你最近上课也不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了,也是因为害羞吗?”小伟又点点头。我接着说:“你总是这样害羞,害怕别人笑话你,上课也不回答问题,也不表演节目,老师也不知道小伟到底有没有学到本领了,学到的是对的还是不正确的,老师都不知道了,小伟也就得不到进步了,当不了老师的帮手了,游戏也就不会玩了,怎么办呢?真让人着急啊!”小伟听我这么一说,也着急了:“老师,我都是会的,游戏也会玩,我喜欢当老师的小帮手。”“那你以后还这样害羞吗?”我问他。小伟摇摇头。“这样就对了啊,你是小小男子汉,没有什么害羞的,就算是回答问题错了,表演的不好,小朋友们笑一笑你,也都是没有关系的,你以后做得更好就可以了。”小伟开心的笑了,我又看见以前那个活泼大方的小伟了。

看到小伟的进步我很开心,时刻告诉自己,要做一位细心的老师,多和家长沟通,去了解孩子的内心,多和孩子谈谈心,不去勉强孩子,相信会有收获的!

教育随笔:孩子,你变了


**才二十三个月,年龄在班上的小朋友中小一点,比较调皮(也可以说调皮有点过分了),老师上课他喜欢走来走去,还拿着小汽车在地板上磨擦出“吱吱”的声音。喜欢把教室里的积木一个一个往窗外扔和其他孩子争论时还要打人。

如果发生了什么事情我要苦口婆心的劝说,他答应了一会就没事,给他讲很多道理,做事,但收获甚微,跟家长也经常沟通,但没起到效果,于是我改变了策略。

首先,他能主动参与活动,我就马上表扬他,让他明白,老师欣赏他这种行为。其次,我开始处处留心观察他的言行举止,寻找合适的时机对他进行教育。后来我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爱帮老师做事情,爱收拾玩具、爱当值日生等。于是我有意安排他做这样的事情,当众表扬,奖他五角星,他心里美滋滋的。做的也更积极了。在这些基础上,我对他提高了要求,他也慢慢的接受了,有一次,活动结束有点晚了,平时我总喜欢请一个小朋友分分勺子,但今天我一看时间,来不及了,我就自己动手分。我正在发勺子时,**跑过来忽然对我说:“张老师,嗯、嗯、嗯。”(这个孩子开口比较晚,最多能说三、四个字)我想他大概要替我发勺子吧,我给了他一些,他可高兴了,一个一个放入小朋友的碗里。当时我真为他的进步感到高兴。

当然,**毕竟是只有二十三个月大的孩子,某些时候还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有时候和同伴发生矛盾时,他还会动手打人,有时还要看看我在不在,但他毕竟还是有了很大的进步。

由此我也意识到,没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细心的饿观察,根据他们自己的特点进行指导。同时还要仔细思考,他们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

教育随笔:乐翔碰伤了


教育随笔:乐翔碰伤了

今天下午,所有的活动都结束了,小朋友们都等着爸爸妈妈来接了,我们就组织孩子自由活动,想让孩子玩一会放松一下,孩子们有的在玩滑滑梯,有的在骑马,有的小朋友坐在那里看大班的姐姐跳舞。

孙乐翔和一南在玩滑滑梯,两个人玩的很开心,不知道怎么回事,一南突然推了小乐翔一把,小乐翔从滑梯上摔了下来,事情发生的比较突然,虽然我想拉住小乐翔,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我赶紧把乐翔从地上扶起来,发现乐翔的嘴唇磕破了一点,没一会嘴唇就有些肿了起来,因为下午得去送车,就赶紧的带乐翔去给伤口消毒,又给爸爸打电话说明情况,后来又忙着去送车,也不知道乐翔的情况怎么样了。

晚上回来,给乐翔的妈妈打了电话,问了一下情况,知道已经好多了,心里终于有些宽慰,说真的,发生这样的事情,心里挺内疚的,孩子本来好好,结果晚上来接时就受伤了,当时看着,确实心疼。

现在希望小乐翔快点好起来,也希望一南的妈妈不要过多的责备一南,孩子比较小,他也分不清轻重。让我们一起为小乐翔祝福,让他快点好起来。

相关推荐

  • 教育随笔:那次孩子教育了我 教育随笔:那次孩子教育了我 父母教育子女自古以来就天经地义,无可厚非。反过来如果我们做父母的在生活细节中,不经意间忘掉了自己长者的身份,当着孩子的面不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而被孩子发现,甚至说上一两句,...
    2021-05-07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家长过分保护对孩子的伤害》 身为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很好,也都理所当然地想把自己的孩子保护好,不让他们受苦。但是在现在的社会中,存在着很多过度保护的事例,那么过度保护究竟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呢? 一、影响孩子的社会性 一...
    2021-04-29 阅读全文
  • 辛会霞教育随笔12篇(别让贫富差距伤害了孩子) 鸟儿老师呢 我给孩子们上《神奇的翅膀》这一主题的“鸟儿乐园”这一节。刚看到《鸟儿乐园》这幅图时,给我的印象的是“哎呀,怎么乱七八糟”,我暗想还“鸟儿乐园”呢,那里有小鸟呀?可是当我再仔细看时,我看到...
    2020-04-08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观察是我们了解孩子的关键 幼儿们有时会做出一些让我们觉得棘手的或困惑的行为。我们可能偶尔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娃老是捏她哥哥的鼻子?”,“为什么娃把零食放在自己的头上?”,“为什么把娃独自留在房间里时,她会大哭?”等等。 乍...
    2021-06-02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用微笑照亮孩子 高尔基说过:“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教师是爱的使者,因为“爱”,幼儿的进步和快乐成为了自己的收获,作为教师,应让爱与微笑永远充满自己的心田,用爱与微笑教育孩子。 在一次教育活动《笑一笑,真...
    2021-05-15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那次孩子教育了我 父母教育子女自古以来就天经地义,无可厚非。反过来如果我们做父母的在生活细节中,不经意间忘掉了自己长者的身份,当着孩子的面不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而被孩子发现,甚至说上一两句,...

2021-05-07 阅读全文

身为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很好,也都理所当然地想把自己的孩子保护好,不让他们受苦。但是在现在的社会中,存在着很多过度保护的事例,那么过度保护究竟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呢? 一、影响孩子的社会性 一...

2021-04-29 阅读全文

鸟儿老师呢 我给孩子们上《神奇的翅膀》这一主题的“鸟儿乐园”这一节。刚看到《鸟儿乐园》这幅图时,给我的印象的是“哎呀,怎么乱七八糟”,我暗想还“鸟儿乐园”呢,那里有小鸟呀?可是当我再仔细看时,我看到...

2020-04-08 阅读全文

幼儿们有时会做出一些让我们觉得棘手的或困惑的行为。我们可能偶尔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娃老是捏她哥哥的鼻子?”,“为什么娃把零食放在自己的头上?”,“为什么把娃独自留在房间里时,她会大哭?”等等。 乍...

2021-06-02 阅读全文

高尔基说过:“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教师是爱的使者,因为“爱”,幼儿的进步和快乐成为了自己的收获,作为教师,应让爱与微笑永远充满自己的心田,用爱与微笑教育孩子。 在一次教育活动《笑一笑,真...

2021-05-15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