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老师,他打我” 随想
发布时间:2021-05-22 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 教育教学随笔那天吃完副餐,区域游戏的时候,佳佳小朋友哭的稀里哗啦的找到我跟我诉说琪琪小朋友打她。我看到这种情况二话没说,拿了张面纸给他说:“别生气,哭成这样,像个红眼兔子,不好看咯。”佳佳看着我,慢慢停止哭泣,我并没有立刻去质问琪琪,而是对佳佳说“你自己想想她是跟你开玩笑的呢还是真的要打你啊?你有做错什么吗?”佳佳看着我说:“老师,我没有做错事,她也不是故意打我的,我站在她后面,她以为是我把她的发箍弄到她脸上的,其实不是我,是露露。”我又说:“你知道她不是故意的还哭,那你还生她气么。”“我不生她气,我觉得委屈才哭。”我鼓励她说:“那你是不是应该去跟琪琪讲下事情经过呢,不然她还会误会你啊。”佳佳很主动的跑去跟琪琪解释,琪琪也主动跟她倒了歉,两个人又有说有笑的玩去了。
其实玩是每个幼儿的天性,当然,在玩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免不了的磕磕碰碰,吵吵闹闹,甚至会下手“打人”。当然,这种“打人”并不是我们大人们心中想象的暴力殴打行为。而是小孩子们心目中自认为很解气的一种表现。常见的表现不过是:“抓对方几下,打对方几下而已”并不会对自己或对方造成过多伤害,因此,作为我们老师或家长并不用虚张声势。并不必用各种方法来教训孩子,这样只会使他们产生叛逆心理,后果会变得更严重。相反首先要冷眼静观,放手让幼儿自主解决冲突。其次,要适时介入,帮助幼儿正确对待冲突,习得解决冲突的策略。最后,还应适时教给幼儿一些解决冲突的知识与技能。这样不但有利于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幼儿人际交往的能力。
幼儿是在体验中长大的。我们不能代替幼儿成长,就不能代替幼儿体验。【FaNwen.hAo86.COM 好工具范文网】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教育随笔:我也想做小老师
进入中班以后,孩子们长大了一些,能力也提高了很多。有的时候,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会尝试着请小朋友来做。比如:发图书、整理和归纳玩具等等。一般来说,我经常会请蒋沁和梁钰涵几个平常比较机灵的孩子,就是说,我一个眼神、简单的交代任务他们一会就能理解了去完成的。他们是比较得力的小助手。虽然我也曾经想过要给每个孩子这样的机会,但是看着有些调皮捣蛋的孩子,我还是没有做这样的决定。但是有一天,我真的改变了这个想法,决定放手给每个孩子更多的空间和机会。
有一天在做游戏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念头:如果我请个调皮的孩子来当小老师,会怎样呢?于是就随便问了一句:“谁愿意来做小老师来带小朋友做游戏啊?”结果徐煜凡举手举得最高,我说:“你能做好小老师吗?”他很恳切的目光拼命的点头。我被他那可爱的模样逗乐了,不忍心拒绝他。于是我说:“好,今天我们请徐煜凡做老师,你们跟着小老师一起念儿歌,一起表演动作,好吗?”大家也是疑惑的应着。
但是在玩游戏的时候,真的出乎大家的意料,他神情很骄傲的带着小朋友玩,当发现钱孝杰很调皮的在和边上的小朋友嬉闹的时候,他都很严肃的走过去生气的说:“你玩游戏的时候怎么不认真,啊?快点认真玩,要不然我不请你玩游戏了!”完全是我们的口气,真的很可爱。听他说完这话,文杰尴尬的看看我,就很乖的玩游戏了。就这样徐煜凡这个平时很不能约束自己的孩子,今天在孩子们的面前是这样威信。
自从这件事后,我给了更多的孩子机会,我发现有些平时看似自我都不太能约束自己行为的孩子,在做小老师之后忽然进步了很多,在自我约束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这让我渐渐地意识到:每个孩子都是渴求得到别人的信任和赞扬的,这是他们前进的动力,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
现在我们班每个小朋友都有机会做小老师,但是前提是表现不错,现在特别是一些调皮的男孩子,也都争取做小老师,进步不小哦!他们每个孩子虽然个性不同、长处和缺点不同,但是他们都各自有自己的特点和可爱之处,每个孩子都很棒!
教育随笔:老师,我不想睡觉
我们班的孩子从入园以来睡觉情况都很好,涵涵小朋友很活泼,很有个性,但每天午睡时都会睁着大眼睛,不肯入睡,嘴里一边说:“我不想睡觉”。
午睡时间到了,孩子们安静的躺了下来,一心想玩的涵涵坐了起来,“老师,我想尿尿!”“好,回来之后要马上睡觉!”过了一会,涵涵怎么还没有回来,这时才发现涵涵在洗手间走来走去,“涵涵你在干嘛?”“没干嘛!”我们回到了寝室,涵涵却怎么也不肯上床,“老师,我不想睡觉!”我对涵涵说:“睡觉是为了让小朋友下午时更有精神的玩呀!”不管怎么说,她就是不肯入睡。
一天中午,大部分孩子都睡着了,只见涵涵在床上,不肯躺下,以前用过许多的方法都没用,我走到她跟前,抚摸着她的头发说:“涵涵的头发真漂亮,帮你梳个辫子吧!”梳完头发之后我们一起来到镜子前,涵涵看到镜子中的自己开心地笑了,“涵涵等你睡觉起来我再给你梳一个更漂亮的发型!”涵涵使劲点了点头,在短时间里甜甜的睡着了。
之后每天在上床之前涵涵都会说:“老师,我不想睡!”过一会自己又说:“老师,等小朋友起来后你可再给我梳个漂亮的小辫子!”最后都会不知不觉的睡着了,而且睡的很香。
每次起床之后给涵涵梳完头发她都会的到镜子前去照一照,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有时候只需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件小礼物,还有一个小承诺,都会让孩子们感到满足,不要让午睡成为孩子的负担,让孩子们知道睡觉能让自己的身体长高是一件开心的事.
教育随笔:老师,我不想用勺
当看到《老师、我不想用勺》这篇文章时,联想到我班幼儿王志杰,文中所讲到的老师为了鼓励幼儿吃得快,吃得好,给能力弱的幼儿提供了勺子。而过了几天,老师发现这个幼儿会用筷子吃饭,而且吃得很好而感到自己没有真正地了解孩子的需要和真实水平。
我班王志杰确实不会用筷子,自从他升入中班,每天吃饭他用右手生硬地握着筷子,一个饭粒和菜也夹不上来,教他用快子往嘴里扒饭,他也是很不协调地往嘴里扒饭,但往往嘴里没有吃到几粒饭和菜,而且掉在地上、身上和桌上,但我们一直鼓励他,教他使用筷子。每天他总是最后一个吃完,家长还反映孩子在园里吃不饱。在读过此篇文章后,我想,何不让王志杰也先使用勺子吃饭呢,等他慢慢地学会用快子后再更换。从那天起,每到吃饭时,我将自己的勺子拿给王志杰使用。当看到杰杰用勺子大口大口地吃饭菜时,我很高兴。用勺子吃饭后,杰杰吃得快了,吃得多了,也吃得干净了。我还鼓励他回家继续练习使用筷子,老师相信你也能向其他小朋友一样用筷子吃饭。这段时间遇到好夹的菜,我就给他提供筷子进餐,遇到不好夹的菜我就提供勺子,使他能逐渐地过度到使用筷子。我觉得这样做是为孩子提供了不同层次的支持和帮助,致使杰杰的心理需要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并尊重孩子在能力上的差异。
通过这件事,使我感到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对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差异以及家庭成长环境都要充分的了解。我们要细心照料幼儿的生活,更要尊重他们。鼓励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使幼儿生活习惯的更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
教育随笔:老师,我也想送饭
开学至今,我一直试着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发勺子、分碗、倒垃圾、搬凳子等等。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他们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我总是让能力强、善表达、聪明伶俐的孩子做事,而很少请调皮的和默默无语的孩子做。这一次,我依旧请表现好的小朋友送饭,忽然,看到性格内向的亮亮轻声对我说:“文老师,我也想送饭。”我看了他一眼说:“你每次吃饭速度很慢,老师只让表现好的孩子送饭。”我生硬的口吻,严肃的眼神,使亮亮眼里蒙上了一层薄薄的水雾。
吃饭时,亮亮的神情,总在我脑海里出现,我感到自己错了。于是,我把亮亮叫到身边,夸奖他是一个能干的孩子,以后一定请他亮亮,他点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后来,亮亮送了一个星期的饭,特兴奋,还把这件事告诉爸爸妈妈,还说自己长大了,会帮老师做事情了。我发现,亮亮比以前大胆活泼多了,上课也会举手发言了。
现在想起来,真切地体会到不应该拒绝孩子想表现自己的请求。特别是对那些不善言谈,看起来似乎是不够聪明的孩子,我应该让他们从心里感到老师是信任他们的,认为他们是有能力的,我还应该努力创造条件,给他们充分表现的机会。
教育随笔:老师,我也想梳头
每天下午午睡后,给孩子们梳头已经是件最普通不过的事情,每次梳头时,小女生都会排着整齐的队伍等着我给梳辫子,梳好之后摸着辫子满意的走开。一天下午,我和往常一样给小女生梳头,这个时候周浩宇小朋友走了过来,老师,我也想梳梳头,小朋友们都笑了起来,哈哈,你是男孩子怎么要梳头?我看着周浩宇,周浩宇正用期待的眼光看着我,我说当然可以,然后给他梳了头,并且抚摸了一下他,他很雀跃的离开了,一边走一边说,老师也喜欢我,给我梳头啦,紧接着一帮小男生排着整齐的队伍等着我给他们梳头,有的甚至来了两次,看着他们梳过头满意走开的笑容,
我的心不由的一震,每次帮小女生梳头似乎已经成为了女生的专利,而小男生也希望我给他们梳梳头啊,孩子们想的不是梳头,更是和老师的亲密接触呢,从这以后,午睡后的下午我都给孩子们梳梳头,让他们和我亲密接触下,感受到我对他们浓浓的爱!
托班随笔:老师打我
我们班有个聪明听话的乖宝宝叫豪豪,他非常招人喜欢。由于他比我们托班的其他小朋友大两三个月,所以,他的“本领”相对来说比其他小朋友多得多。例如:能和老师聊天,会聊的五花八门,好玩极了。能自己玩自制玩具,自己钻研各种玩具的玩法。也能和别的小朋友抢自己喜欢的玩具或者其他东西。但是,有一样本领我没发现,那就是说谎。
豪豪是坐校车来学校的。周一早上,所有小朋友都到了,就是没见好好的踪影。我跑去问跟着老师,才得知原因。跟车老师说“豪豪早上一靠近车就哭,哭得很厉害,她妈妈问他原因,他说老师打他了,不想上幼儿园了,所以她妈妈就把它抱回家了”。听到这个原因后真的是让我百口莫辩,犹如晴天霹雳,我不知如何解释。我只好回教室了,后来,我还是给豪豪妈妈打去了电话。我想把这个天大的误会解开,我首先问了好好在家的情况,她妈妈说他平时很娇惯,想法很多,理由很多,不想干的事会有很多种理由。我又慢慢解释了打人事件,她妈妈笑着回答“我自己的孩子,我清楚,昨天他姥姥来我们家了,豪豪估计是想和姥姥在家玩,不想上学,才说的理由”。她妈妈多次说道“没事,没事,我们的孩子,我了解他,你放心吧老师,下午他姥姥回老家了,我就送她去学校”。这下子我心里轻松了好多,而且,下午豪豪妈妈果然把豪豪送回了学校,他不仅没哭还高兴地和妈妈说了再见。
最后,我终于理解了孩子“善意的谎言”,其实童言无忌,说过的话都是心里最善良的话罢了,我们应该鼓励孩子说实话但又不要扼杀了他们的天真无邪。
教育随笔:老师,他太孤单了
秋天到了,树叶慢慢地落下来,,为了让孩子们感受秋天的变化,体验秋天带给我们的美丽,我请孩子们收集了一些柳叶来做树叶粘贴长颈鹿。示范讲解后我请孩子们自己动手粘贴,孩子们兴致勃勃的粘起来,长颈鹿长长的脖子高高的腿都被孩子们表现得特别突出。粘贴完成后我请孩子们写上自己的名字交上自己的作业。孩子们陆陆续续交上了自己的作业。这时李金燕走过来问我:“老师,长颈鹿它太孤单了,他不高兴!”我低头看了一下手中的作业,嗯确实有些太单一了,于是我表现出很惊喜的样子,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李金燕发现了一个秘密,她发现我们的长颈鹿太孤单了!那我们给它添画些朋友怎么样啊?”“好好…”孩子们一个个眼睛里充满了喜悦,于是我把作品还给大家继续添画,孩子们认真仔细地画起来。不一会工夫,太阳、白云、小朋友、小草、小蝴蝶、小蜜蜂等都成了长颈鹿的好朋友。果然,整个画面饱满而丰富起来,不再单一乏味。孩子们自己设计的画面也很漂亮,从孩子们的表情中我读到了他们对自己这幅作品非常满意。
在我们平时的工作中,往往会忽略一些细节的东西,而孩子们天真的脑海里有着最单纯的想法,他们能够由衷地告诉老师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孩子们的话有时会让我们恍然大悟,适时听取孩子们的意见,我们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保护并激发孩子们内心的闪光点,用真诚的心与孩子们交流沟通,我想是一名幼儿教师必备的素质!(李慧)
教育随笔:老师 你帮我表扬表扬他
早晨,王**的妈妈送下他,给我说:“老师,麻烦你个事情,你帮忙表扬一下王**”妈妈说着,脸上带着笑容。“今天,王**是自己穿的衣服和鞋子,我给他说了,让他再接再厉,请老师帮我夸一下他吧,好让把好的习惯他坚持下去”。“好的,这是好事情吗,没问题”。
因为在这里,小班时的他们是中午接回家,一切的生活自理方面的事情基本上都是家里完成的,进入中班后,很多孩子都存在的问题就是,衣服不会自己穿,被子不会叠,这些穿衣叠被之类的事情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包办在先,之前家长反应的都是早上从床上拽不起来啊,王**妈妈在今天之前也跟我反应过:“在家我给他穿上衣服了还不愿意动弹,早饭也不吃”,我想长此以往不是什么好事呀,更不利于孩子们自理能力的提高,于是对王**这种表现的好的孩子我也适时提出表扬,而且在生活活动的时候就给孩子们说:“你们现在是小班小朋友的大哥哥大姐姐了对不对?那样样事情我们能不能比他们更棒?”“能”“好,那以后无论什么时候我要大哥哥大姐姐的样子了,要自己学会穿衣服,脱衣服,叠被子,这些能不能比小班的小弟弟小妹妹们做的好呢?”“好,那老师就看谁是第一个表现的最棒的宝宝”在接送的孩子的时候我也在有意识地家长说这件事情,虽然没有像开家长会那样给家长下命令似的的通知,可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孩子们慢慢地不再依赖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了,在生活自理方面变得积极了许多:早晨来了自己脱下外套放到自己的小厨子里,傍晚放学的时候穿衣服也都能自己以最快的时间完成。
俗话说坚持就是胜利,好习惯就是在坚持的过程中形成的,相信我们的宝贝们会越来越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