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做孩子永远的镜子
发布时间:2021-04-29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教育随笔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教育随笔:做孩子永远的镜子
班活动区“小医院”,“小护士”筱筱忙得不亦乐乎,但是“小护士”却把“药品”弄得东倒西歪。我发现后多次提醒她要把药品摆整齐,不知什么原因摆放药品的地方还是乱七八糟,我该怎么办呢?或许我可以换个方法试试。于是,我戴着“护士牌”来到药品柜,开始整理柜子上的药品,大声说:“哟,药品柜这么乱,要是病人来取药,一点都不好找,我来把药品整理一下,等会儿病人来取药就方便了!”好像筱筱意识到了什么,也加入我的行列,开始收拾整理“药品”。
我以“同伴”“参与者”的身份介入,既可以开阔幼儿的思路,引导游戏继续开展;又可以规范幼儿的行为,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品质。虽然是一个小小的、简单的行为示范,却涵盖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从自上而下的“指挥者”变成了“平等对话”的参与者,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孩子面前就要少说多做,以身作则,做孩子永远的镜子,这样比做“指挥者”来得有效!
教育犹如海上行船,必须按正确的航线行驶,否则,船越大越有触礁沉没的危险。虽然孩子小,但人与人之间的本性是一样的,我们大人不喜欢听唠叨,小孩也是_样,简单的说教肯定达不到最好的效果。我们要做孩子的一面镜子,如果想让孩子做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的人。那么你就要是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的人,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他们,孩子们会看、会学。
“镜子”的作用不只是让孩子来学,还要给孩子正确的指导。孩子尚小,很多时候做过的事情、说过的话是分辨不出对与错的,他需要教师及时反馈,孩子们只有认识自己才能不断进步。但他们通常只能依据他人的反馈来认识自己,这就需要我们对孩子的行为给予正确的判断,当一面正其身姿的好镜子。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教育随笔做孩子的朋友
做孩子的朋友
每到周五离园时间,孩子们都兴高采烈的:不用再到幼儿园,可以自由自在的玩耍了。可一些家长却会犯愁:周六、周日这么长的时间,孩子光会信马由缰地疯玩。
其实作为家长,周末能使你有较多的时间跟孩子在一起,这是跟孩子进行情感交流的好时机。家长要抽时间多陪陪孩子,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这样会使亲情得到加深。比如指导孩子做做家务,教孩子学做一些不会做的事情,跟孩子一起做些感兴趣的活动等,都是与孩子交流的好的形式。不要嫌孩子事多,懒得招应,给孩子报个学习班了事,这是对孩子不负责的表现。再好的教育也比不过父母的言传身教
,这是对孩子影响最深的教育。
家长可以跟孩子交流一下,询问孩子在周末希望做些什么事情,尊重孩子的想法,站在理解孩子的角度,帮孩子分析哪些是可行的,怎样去实现,应做哪些准备,如果家长跟孩子多交流,既能融洽跟孩子的感情,又能得到孩子的认可。许多孩子想到外面去玩一玩,家长可以带领孩子到几处景点,旅游一下,让孩子感受外面的世界,接触大自然,这样会陶冶孩子的身心。对孩子的成长的有益的,是积极的。
现在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非常关注,一到周末就忙着考虑给孩子报什么补习班。有些家长只管自己的想法,根本不考虑孩子的感受。
教育孩子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周末这段时间里,家长要承担好这一责任。既然想让孩子有好的发展,现在就要做好孩子的领路人,让孩子的周末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让孩子自主玩球
户外活动中,孩子们往往刚玩时兴趣很高,大多以滚球、踢球、拍一个接住等玩法,他们玩一会儿后,就不愿意玩了,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坐在球上说笑。不管怎么鼓励,效果不明显。于是,我灵机一动,点到哪个小朋友,哪个小朋友就到前面说说皮球可以怎么玩,别的小朋友坐在球上休息,点到的小朋友要边说边示范,可以滚着玩,可以踢着玩;可以向空中抛接球、、、、、、接下来,我便鼓励别的小朋友试试和别人不一样的玩法,并及时给予表扬。这时孩子们玩球的兴趣大增,积极展示和别人不一样的花样。
皮球是孩子们户外比较喜欢的器械。但由于球的特点,圆圆的,到处跑,孩子们对球的技能很难掌握。作为老师,要注意引导幼儿发现球可以怎么玩,让孩子自主创新,进行探索,再就是不给孩子限制区域,给孩子大的空间,尽情施展,这样能极大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家长做孩子的榜样
家庭是孩子最初成长的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道德老师,他们发挥着最长久的影响。孩子们每年都换教师,但一般来说,在他们的整个成长年代,他们始终拥有父母的一方。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还有特别的情感意义,这会让孩子们感到被爱护与自身的价值。父母的作用还在于把道德作为一个更大的世界观的一部分来言传身教,展示出人生和道德生活的意义。它们突出了父母影响的作用。
父母在孩子面前树立起的权威形象是好是坏,也为其未来的道德成长打下了重要基础。研究成果表明,最能发挥影响效力的是那种“威望型”的父母,这样的父母是指能以良好的行为作孩子的榜样,能够理解并懂得孩子,并能对孩子的行为加以恰当的指导,让孩子心悦诚服,这样自然而然地成为孩子心目中的权威。
父母应该多么重视平日里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父母的所作所为对孩子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是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都很重要,要培养孩子的爱心,父母自己首先要有爱心,如要孝敬老人,关爱他人,用实际行动给孩子示范。这样才能让孩子成为一个富有爱心和人格健全的人。
爱的回报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
教育随笔:老师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老师要时常观察幼儿,在这面镜子前照一照,找一找自己的影子,发现污点,不要怕孩子笑话,主动承认不足之处,及时擦掉污点,擦亮镜子,让孩子们在老师的影响下,个个成为老师的小影子,成为有礼貌、有潜力的好孩子。
这是一件发生在午睡室里的一件事情,当我说:“小朋友们,下午好!起床了。”孩子们一个个都起来了,大家都挤在小床的走廊里,有的在穿衣服,有的在聊天。我急着去帮一些动作稍微慢的小朋友穿衣服,就匆忙的从果果的身边走了过去,身体没把握好平衡,差点摔跤,就听惜筠宝贝说了一句:“卢老师,你要留意呀,下次走路的时候要看好,别摔跤!那样会很疼的。”
看着孩子半是责备,半是担心的样貌,心里头温暖极了。这些幼儿在班级虽然才一个多学期,有时还会不肯来上学,有时还会哭哭闹闹,但他们已经与我们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在孩子小小的心灵中,他们关心老师,就像老师关爱他们一样。孩子说的这句话,不就跟我们平时教育、嘱咐孩子差不多嘛。
模仿是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但是他们更愿意模仿与自己亲近和喜欢的人。有些孩子对于班级老师说话的语气语调,还有穿着打扮,都很留意。这些孩子们对我们的关心比我们还细心。他们会注意我们的每一个变化,有时还会很天真地请爸爸妈妈都来学一学。在孩子的眼里,老师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都是对的、好的。
所以我们作为教师,在幼儿面前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和言行举止。有时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会让幼儿成为模仿的对象,并在他们的行为中反射出来。所以孩子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你在镜子里怎样表现,孩子就用自己的行为来回报我们。
老师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老师的一面镜子,在孩子面前老师要三思而后行!
教育随笔:做个好孩子
教育随笔:做个好孩子
在幼儿园里,每个班里都有几位顽皮、淘气的孩子。我们班里有一名男孩叫小石头,他老是欺负别人,不管别人有没有惹他,他都要去欺负人家,因此,每天到老师这里来告状的孩子不下七、八位。
一次,分区活动涂画时,他拿水彩笔在别人的书上乱画。几个小朋友一起来告状,我走过去刚想批评他,只见他正蹲在地上给小朋友捡水彩笔。我连忙用赞扬的口气说:“这才像个乖孩子,好孩子要多做好事,团结小朋友,不能欺负小朋友
接着,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说:“今天,老师要表扬小石头小朋友,他主动帮小朋友们捡画笔······我的语音未落,一个孩子就说:“小石头打人”,这下可不得了了,就像拥了马蜂窝,老师他故意用脚伴我,老师他拿我的彩笔了······他不好意思的环顾四周。
我亲切的对他说:“伸出你的双手,然后又对全班小朋友说:”以前这双小手欺负过很多小朋友,但是今天他用这双小手做了一件好事。帮小朋友捡起了彩笔。从今往后,如果他做了错事,老师要批评他,帮他改正,他做了好事,老师就该表扬他。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发现小石头小朋友有了明显的变化:他时常为小朋友搬椅子、捡玩具和小朋友的关系亲近多了,告他状的小朋友越来越少了。看到他的进步,我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
教育随笔:孩子会做到
记得刚入园时,小朋友们喝水总是拿错茶缸,为此我和方老师下了不少功夫,让小朋友不停的认识自己的茶缸。后来我们在茶缸上做了标记,一段时间的认识,小朋友们基本不会拿错自己的茶缸了,可是我们班的宏坤小朋友,他和别的小朋友不太一样,无论你怎么跟他说,在喝水时,他总是先拿拿别的茶缸,然后看看你,等你说那个茶缸不是他的时,他再换下一个拿拿,跟他一起喝水的小朋友都知道哪个茶缸是他的了,就他不知道。每次只要宏坤拿错茶缸,小朋友们就帮他拿他自己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有一天,我看到宏坤居然拿着自己的茶缸在喝水。我惊讶的看着他,他喝完水把茶缸又放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我夸他:“宏坤真棒!”他嘿嘿的笑了。高高兴兴的去玩玩具了。
从那以后,我看到宏坤很少再拿错自己的茶缸了。我想:没有笨孩子,只有懒孩子,只要愿意做,自己一定能行!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有懒惰的一面。只要用心、耐心引导,孩子会做到的!
教育随笔:我们就是孩子眼中的“镜子”
姚老师经常对我说“我们教师就是幼儿的一面镜子,你在镜子中怎样表现,镜子就会反射出怎样的表现”。对于这句话,我更加深刻的体会了。
老师要时常观察幼儿,在这面镜子前面照一照,找一找自己的影子,发现污点,不要怕孩子笑话,主动承认不足,及时擦掉污点,擦亮镜子,让孩子们在老师的影响下,个个成为老师的小影子,一个个成为有礼貌,有能力的好孩子。
刚开学的这两星期,各项工作都开展了,我们老师也非常的忙。下课了,小朋友们都在滑滑梯玩,我看到小班有位小朋友要摔倒了,我赶快跑过去扶他,由于太匆忙,身体没把握好平衡,差点摔跤了,就听顾佳纯宝贝说了一句:“严老师,你要小心啊,下次走路时要看好,别摔跤,那样会很疼。”
看着孩子半是责备,半是担心的样子,心里头温暖极了。在孩子小小的心灵中,他们关心老师,就像老师关爱他们一样,孩子的这句话,就跟我们平时教育,嘱咐孩子差不多。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我们常常看到孩子们在活动中喜欢学老师的样子,一板一眼的,还真像那么回事。区角活动的时候,我让孩子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区角,自己找小伙伴玩游戏。赵熙雯、闫亦雯熊等几个小家伙在表演区玩起了“小老师”游戏。赵熙雯当小老师,其余的几个幼儿是学生,老师在教他们数数,那认真的表情像一名真正的小老师,还不是提醒某某小朋友你要认真。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孩子们无时无刻都在跟我们打交道,所以教师的言行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占了相当大的份量,常常跟家长交流的时候,听到家长说,今天我们孩子回家说某某老师在学校怎么怎么样,某某老师今天穿了什么样的衣服很漂亮了,等等。孩子们正因为喜欢我们,所以才会时时刻刻关注我们,去模仿我们的一言一行。对于我们而言,“孩子是一面镜子”,是我们教师的一面镜子,或许某些时候我们可以透过这面镜子,也从中发现自己某些不良行为,也同时去发现孩子们身上存在的的许多优点,优点及时表扬,缺点及时批评改正。
模仿是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但是他们更愿意模仿与自己亲近和喜欢的人。有些孩子对于班级老师说话的语气,语调,还有穿着,打扮,都很留意。这些孩子对我们的关心比我们还细心,他们会注意我们的每一个变化,在孩子的眼里,老师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都是对的,好的。
所以我们作为教师,在幼儿面前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和言行举止。有时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会成为幼儿模仿对象,并在他们的行为中反射出来。所以孩子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你在镜子里怎样表现,孩子就用自己的行为来回报我们。
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给孩子们带来的影响,孩子们就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我们的点点滴滴,而我们也可以透过这面镜子更好的观察,了解孩子,一举两得,收获颇多。
教育随笔:在这里有永远的爱
教育随笔:在这里有永远的爱
这里是五彩的乐园,这里是苗壮的土地,这里是妈妈的希望,这里是娃娃的摇篮。在这里谁拥有万能的智慧、慈母的爱?是你,是我,是他,是我们光荣的幼儿教师。用闪烁着智慧的灵光,用太阳般光亮的音容,饱含着浇灌的心血,用清风拂过那深情的泪珠,为小苗抽芽,为绿叶撑伞,为花儿开放,为鸟儿飞翔,是你,是我,是他,是我们,是我们光荣的幼儿教师,在这里,在这里放飞着爱的梦。
记得2008年的8月,我离开了幼儿师范专业学校走进了幼儿园这块神圣的土地,开始了和呀呀学语的孩子打交道。为了我们的家园里有开不完的玫瑰,为了让那些空中的鸟儿自由地飞翔,我们的幼儿教师用自身的神智,去启迪孩子智慧的心扉。在操场上,老师同孩子们玩起了小鸡找妈妈的游戏;在活动室里,老师让孩子们围在身边,听熊宝宝的故事;在午睡室里,老师像妈妈一样拍打着孩子幼小的身躯,甜甜地入睡。
幼儿教师是辛苦的,为了一节教育活动,我们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准备丰富的教具,制作精美的课件,备课到深夜成了家常便饭。幼儿教师是忙碌的,每天,我们都要回答孩子许许多多的“为什么”,为他们解决形形色色的纠纷,断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官司,每个孩子的一举一动都时刻牵动着我们的心。
曾记得有个特别活泼可爱的女孩欣欣,突然有天来园时变的面无表情,她开始不爱讲话,一个人偷偷地趴在桌子上默默的流泪,不愿跟老师和同伴打招呼,只是用无奈的眼神望着妈妈的离去,然后就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
有天她的奶奶来园看她,说孩子爸爸出一场车祸永远离开了她。奶奶抱着孩子,一边摸着她的脸,一边流着泪说:“我们欣欣和她爸爸小时候一样是个乖孩子,要听老师的话……”老人临走时紧握着我的手说:“我就是想孩子,孩子就交给你们了。”送走了老人,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我在想:孩子,我不能给你一个健全的家庭,但我能给你更多的关爱,我一定让你变得活泼开朗起来,成为大集体里快乐的一员。从那以后,我就特别关注他、亲近他、爱护他,和他一起做游戏,鼓励他跟别的小朋友玩;每次回答完问题我都激动地为他使劲拍手。慢慢地,她终于能和小朋友一起交流、一起玩了,脸上也有了笑容。看着他在一天天地发生变化,享受到了童年应有的快乐,我备感欣慰。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寄托和希望,当家长把孩子放心地交给我们时,我们就要勇敢地承担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
教育,是无私奉献的事业;教育,是爱的事业。师魂――永远是爱。这爱是对教师职业的热爱.爱,不是索取,而是付出,是给予,是自我牺牲。教师不是伟人,不能象伟人一样成为偶像受人景仰;教师不是英雄,不能象英雄一样树碑立传流芳千古;教师更不是明星,不能象明星一样妇孺皆知……相比之下教师所做的一切是那么普通、那么平凡那么琐碎。但是他们,犹如辛勤的农夫,钟爱自己的这片土地,一年又一年精心耕作、无私奉献。作为一名平凡的教育工作者,传承美德,拥抱温暖是我的理想;挥洒热情,奉献青春是我的志向;撒播希望,收获桃李是我的期盼;爱岗敬业,铸造师魂是我永远的目标!
五则教育随笔——永不放弃的孩子
教育随笔一:俩俩对决
老师先与一名大哥哥进行示范,孩子们认真的观看。
然后小姚老师点名两两分组,进行练习,根据动作要领,在教练的指导下,孩子们动作规范,认真的练习着。
“哇........”一声大哭,第二组的张佳玉小朋友受不了同班的抓痛,(基本动作从对方双臂互相缠绕开始),边哭边喊,“贝贝的手劲太大,抓的我胳膊老疼”。一旁的妈妈,赶紧擦掉孩子的眼泪,“佳玉,好样的,不哭,练习就是这样啊!看,别的小朋友也没有哭的啊,好了,过去,重新开始。”不管教练和妈妈怎么劝说,孩子就是一个劲的喊疼,“胳膊疼,不练了。”——娇气的小女孩。
此时的我的小侄女,刚刚抓痛佳玉的孩子,这时走过来,跟我说;“姑姑,我的胳膊也老疼,可是我不哭,我就照教练说的来练习的,她又没受伤,干吗哭啊,是吧,姑姑。”面对天天在一起玩耍的孩子,我笑了笑说:“我家贝贝真勇敢,疼也不不哭,不过,以后跟同伴练习的时候,不要太用力,轻点,这样佳玉就不会再哭了,一定要注意,记住了吧。”“记住了,姑姑。”“好,练习去吧。”
就这样,孩子重新进行组合,又开始着手训练一对一的摔跤练习......
教育随笔二:比赛
接着刚才的训练,老师选出一名叫山阳的孩子,首先问孩子们:“谁敢第一个上来跟山阳比赛?”面对教练的问话,孩子们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一个敢回应的,老师又一次问:“没有人敢上来比赛吗?”这个时候的佳玉,先是指了指右边的一个男孩子,男孩子摆摆手,又指了指左边的贝贝,贝贝摇摇头,最后还是教练点名,这样孩子们才逐个上去来练习。
通过一轮较量,孩子们刚刚的胆小与惧怕也随着小姚老师的一次次鼓励而消失掉,现在的孩子是个个挣着来对战,就连刚刚还哭疼的佳玉,在小姚老师的帮助下,扳倒了与自己对决的同伴山阳,而露出了笑容,这时候的山阳眼睛瞪得圆圆的,看着教练。不服气的跟教练争辩“老师,你怎么回事啊,刚刚,你怎么帮着她呀?”小姚老师呵呵的笑着“哦,刚刚老师搬错了腿,原来搬的你的腿啊,不过,这次还是佳玉赢了。”说完,老师举起佳玉的右手,宣布“这局佳玉胜利!”就这样,孩子们在一片欢呼声中结束了上半场的练习。重要的是,孩子们在相互学习中掌握了摔跤的要领。
教育随笔三:一对一练习
老师根据孩子们上半场的比赛,进行一对一的练习,进一步对孩子们进行进攻与防守的训练,正当孩子们在练习时,最右边的一组又传来了哭声,一个男孩声嘶力竭的哭声,教练把这个男孩喊到面前,问明原因,原来,刚刚与同伴进行练习,被同伴摔倒在地,因为输给了自己的同伴,所以哭了,——真所谓是输不起的孩子啊。
这时的小姚老师蹲下来问男孩“想不想把对方扳倒啊。”“想。”说着,男孩把眼泪一擦,在家人与伙伴们的观看之下,与同伴进行了决战,接连两次失利,最后一局终于把同伴扳倒,赢来小伙伴们的一阵掌声,看到还挂有泪水的笑脸,我也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这就是我们的娇惯着的孩子们,一丁点事情都要发泄出来的孩子。
教育随笔四:自由对战
在老师的口令下,孩子们迅速整齐的站好了一排,教练宣布进行最后对战,一开始,老师就鼓励孩子们自由出战
教育随笔:做孩子们的榜样
教育随笔:做孩子们的榜样
“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这是著名教育学家斯霞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小朋友在幼儿时期有一个特点就是非常喜欢模仿,平时在幼儿园跟老师接触的时间很长,所以老师也是他们的一个重点模仿对象。教师平时的语言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如果老师的语言不文明,孩子也会跟风,有些孩子也会模仿老师说的话也有可能把一些不文明的语言带回家,家长们可能觉得我们老师没修养,从而对我们教师的印象大打折扣;教师批评孩子的语气和方式也很重要,如果过重,可能会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和快乐,因为孩子如果接受不当的批评,会形成自卑感,没有自信心,想想后果多么严重。
教师的文明动作行为也是影响孩子的行为因素,孩子与老师朝夕相处,行为的养成是环境决定的。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一些交流互动也要注意,如果出现一些不礼貌的动作行为,孩子们在相处的时候也会模仿。教师应当以得体的语言和动作行为来指导幼儿的一日生活。久而久之,孩子也会形成文明的行为规范。让孩子得到周围人的尊重和喜爱,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如果每个孩子都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教师的这一举动可以说为社会创造了和谐。
态度决定一切,不管做什么事情,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在生活中如此,工作中亦如此。既然是工作,就要爱岗敬业,用职业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做到细心、耐心、用心爱孩子,要有极强的责任心,才能体现工作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