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不想分勺子了
发布时间:2021-04-23 幼儿园说课稿我长大了 幼儿园说课稿我换牙了 幼儿园教材我换牙了说课稿件 餐前安静活动了,我让孩子们看早期阅读的故事碟片。要分餐具了,我照样让能力较强的BB去分勺子。“老师,我不想分了!”没想到一向很乐意分勺子的BB今天“一反常态”了。“为什么呀?”“很累的,我想想看看故事。”听了BB的话,我陷入了沉思。确实,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我们经常会让一些能力较强的孩子帮助老师或阿姨做一些事情,而有些孩子在享受别人服务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让他们有意识的做些什么呢?而不要让孩子觉得这些事就该是能力强的孩子做的,能力强的孩子就必须多做些事呢?我忽然意识到我要调整自己的意识,要让大家都学会付出,学会爱!
第二天的早上,晨间谈话时,我就和孩子们商量:“从今天开始,老师要来选小组长了,老师向让我们班上的每个孩子都来轮流做组长,让每个小朋友都来为我们班级做事,做老师、阿姨的小助手,好不好?”“好!”清脆的童声一起响起。于是我讲解了“游戏”规则后,就从1号开始了。
从此,轮到值日的孩子,开始为大家“忙碌”了,主动帮助老师分发油画棒,帮助阿姨分勺子;区域活动时也会“检查”一下大家的整理请况。看着孩子们忙碌的身影,我真的又一次感觉到孩子们长大了,能干了!小班孩子能做到这一点,真的很不容易。(WwW.799918.COm 好句摘抄网)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教育随笔:老师,我不想用勺
当看到《老师、我不想用勺》这篇文章时,联想到我班幼儿王志杰,文中所讲到的老师为了鼓励幼儿吃得快,吃得好,给能力弱的幼儿提供了勺子。而过了几天,老师发现这个幼儿会用筷子吃饭,而且吃得很好而感到自己没有真正地了解孩子的需要和真实水平。
我班王志杰确实不会用筷子,自从他升入中班,每天吃饭他用右手生硬地握着筷子,一个饭粒和菜也夹不上来,教他用快子往嘴里扒饭,他也是很不协调地往嘴里扒饭,但往往嘴里没有吃到几粒饭和菜,而且掉在地上、身上和桌上,但我们一直鼓励他,教他使用筷子。每天他总是最后一个吃完,家长还反映孩子在园里吃不饱。在读过此篇文章后,我想,何不让王志杰也先使用勺子吃饭呢,等他慢慢地学会用快子后再更换。从那天起,每到吃饭时,我将自己的勺子拿给王志杰使用。当看到杰杰用勺子大口大口地吃饭菜时,我很高兴。用勺子吃饭后,杰杰吃得快了,吃得多了,也吃得干净了。我还鼓励他回家继续练习使用筷子,老师相信你也能向其他小朋友一样用筷子吃饭。这段时间遇到好夹的菜,我就给他提供筷子进餐,遇到不好夹的菜我就提供勺子,使他能逐渐地过度到使用筷子。我觉得这样做是为孩子提供了不同层次的支持和帮助,致使杰杰的心理需要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并尊重孩子在能力上的差异。
通过这件事,使我感到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对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差异以及家庭成长环境都要充分的了解。我们要细心照料幼儿的生活,更要尊重他们。鼓励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使幼儿生活习惯的更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
老师我不想走线了
一天,领孩子们进入教室,刚刚开始走线活动时,发现他们的情绪有点不稳定,当时我没有太在意。教室内有几个走线的孩子跑了起来,他们意识到我发现他们的行动了,便低头走线,这时为了纠正他们这种走线的姿势,我就把沙包给放到了头顶上,让他们走了两三圈,这时我给他们解释说:“有些小朋友不想做工作了,老师现在需要让他静一静,所以你们就要陪着他们几个练习走线”,谁知话说了没多久,看到孩子已经拿着垫子坐在线上了。我就提醒他们,现在不能停下,还需要再走一圈,那两个孩子放下垫子接着就走线去了,琛琛就坐在垫子上不动,后面的孩子马上就要走过来了,我便上去和他说,你到旁边去坐着,他可能以为我生气不让他工作了,我说你到旁边去坐,别的小朋友还要走线,他拿着垫子,没流一滴眼泪的“哭着”说:“老师我不走线了,老师我不走线了……”他的表情和音调透出让人不得不感觉到他的那个可怜啊,突然间让我感觉到我侵犯了他的人权,我的心那个不是滋味啊……我有一种在“体罚”他们的感觉,天啊,这种教育方式在蒙台梭利的工作室里肯定是不允许的。在后来的环节,我观察到琛琛的工作还是很开心的。和琛琛的“较量”让我明白,对孩子的尊重是无处无时不在的,对孩子的教育绝对需要讲究方式方法,一定将尊重他们放在第一位,他们绝对不仅仅是孩子。
老师,我不想盖被子
小朋友和老师有一个共同的家——幼儿园。
每天老师们早早的来到幼儿园期待孩子们的到来。他们每天的生活和老师们的时间比起他们的爸爸妈妈来说都要时间长。一日活动:晨间活动,吃早餐,上厕所,喝水,吃午饭,睡觉等等。这都是在我们的视线范围内的。
我每次中午值班的时候都会去提醒小朋友们要把小被子盖在自己的身上特别是天气冷的时候。可当我巡视一圈后,我发现小骏小朋友将被子放在床的另一头,没有盖到身上。我刚要给他盖到身上,他却着急的说:“老师,我不冷,我不想盖被子。”我告诉他:“今天,下雨会冷的,现在没睡着觉得不冷,等会睡着了就会冷的,然后就会感冒的。”他却哭了,就是不盖,我不得不等到他睡着的时候在给他盖上。过了一会儿,我走到他身边看了会儿,发现他已经睡着了,就悄悄的帮他盖上了被子。
小骏,很快的就醒了,哭叫着掀开了被子,并且让我拿走,我赶紧拿开被子让他接着睡。他看了看我手里的被子,不放心的说:“老师,你把被子拿走,还放在那被动它。”然后才躺下睡觉。接下来的时间小骏睡的不是很熟,就怕我再给他盖上被子。真的是有一头雾水的感觉。
天气冷的时候谁都愿意盖上被子睡觉,为什么小骏小朋友却不愿意呢?想到这,我们为了锻炼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在班级展开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小活动,当然叠被子也在其中。班里的孩子的自理能力有差异。我似乎弄明白了这件事情。
他们喜欢听大道理,而这样的大道理他们也听得懂,于是在班中跟孩子说明了这样事情的发生,没有人生下来就会做事情的。都是靠学的。老师也是一样的。所以我们要不怕困难,一遍学不会我们就多学几遍,总是会克服的。不会就来找老师帮助。
从那次之后我就发现他的这种行为逐渐减少了。每次都走到他的身边手把手的教他。
学会发现问题,学会解决问题。是我现在要做的。
老师,我不抠桌子了!
班里的小桌子、小椅子由于经过岁月的洗涤都变得有些破旧,桌子上面的漆有很多都有些剥落,从上学期开始我们就一直要求孩子们要爱护桌子,不能再抠桌子上的漆了,可经过一学期下来,我发现这种现象还时有发生,特别是睿睿小朋友,我们常常提醒她不要抠桌子,可是事与愿违,你越说她越抠得凶,没事时总是看到她的头一低,小手在桌子上抠着玩,真让我们感到不知所措。
当我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所采取的教育方式时,我忽然发现我都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那就是我始终都只是不停的提醒她不要抠桌子,而这种做法只能是对其错误做法的不断强化。
因此我的这种做法非但不能纠正她的错误行为,反而会使她更加忘不掉抠桌子这件事。
认识到了这一点后,我及时改变了教育方法,变强化缺点为强化优点。
即在她不抠桌子时马上对全班小朋友说:“小朋友,我发现睿睿现在真的长大了,变成大姐姐了,你们看她现在都不抠桌子了,知道要爱护我们的桌子好朋友了,对吗?”睿睿听到我表扬他,便冲着我有些不好意思的笑起来,同时把他那刚刚抬起想要抠桌子的手指赶紧拿了下来。
就这样在我一次又一次淡化缺点、强化优点的教育过程中,睿睿抠桌子的次数变得越来越少了。
老师,我想妈妈了
锟锟是一位能说会道,又带点幽默感的小男生。这个星期妈妈打来电话说有点喉咙痛,请假两天。今天一早,锟锟出现在教室门口,一看表情,就可以看出他今天的心情:阴。和孩子们问候了一阵,我回到午睡室开始备课。正当我埋头苦干的时候,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老师,我想妈妈了”!我回头一看,原来是锟锟,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想起因为身体的原因,锟锟已在家休息了两天,可能是有点不习惯。“怎么了,锟锟?喉咙不痛了吧?”没想到,我故意引开话题,他的回答却仍是刚才那一句“老师,我想妈妈了”。连续两遍的“想妈妈了”说得我心里都有点酸酸的感觉。“好吧,我来抱抱你,你把我当成是你的妈妈,好吗?”锟锟和我紧紧地抱了有两分钟,一句话也没讲,他似乎怕一开口,“妈妈”的温情就会溜走一般。随后,他留给我一个灿烂的微笑,一蹦一跳地去了活动室!
多可爱的孩子,他们有时候需要的仅仅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拥抱,在我们能够给予的范围内,为何说“不”呢?!
老师不要我们了
放假了,但有句话一直在我耳际萦绕,“老师不要我了。”在我来幼儿园前,老师们都说大班很难管,班规很乱,调皮的孩子很多,个别老师甚至谈虎色变,去带过课的老师基本是一脸的痛苦。午睡是刘富源、张忠杰、余学云小朋友最不喜欢的活动,每次到了午睡时间,刘富源、余学云就喊肚子疼,张忠杰喊牙疼。尽管睡前已有如厕活动,但上床不到20分钟,个个都要上厕所,每天午休都要捣腾一个多小时。我去试试吧,于是我制定了几套方案,先睡着的,睡得好的起床后可以参加有趣的游戏活动,起床时间到了还没有睡着的继续睡,这招还真有效。就连以前从未睡着的余学云,在妈妈来接时兴奋的说:“妈妈今天我睡着了!”是呀在孩子的眼里,“睡着了”就是完成一件很光荣的任务。
转眼半年过去了,苏老师接替了我,没过多久孩子们似乎从沉睡中惊醒,发现我不再去给她们上课了。陈真怡、刘富源、等几个小朋友找上门来,很生气的样子,“曾老师你不要我们了?”我很吃惊,没有呀!我很喜欢你们的。“那你为什么不去给我们上课呀?”哦,过几天我就去。“你别骗我们啊!”行,看着孩子们远去的背影,我陷入了沉思,孩子的话是一针见血,教育孩子不能说谎的,而我……
后来我硬着头皮参加了大班毕业活动,面对自己的承诺,我怎么解释?我的心像“15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突然陈真怡、刘富源小朋友跑来跟我说:“苏老师我们也喜欢!”我立刻竖起大拇子,宝贝们好样的!悬着的心终于落下如释重负。
原来只要老师有爱心,孩子眼里处处是春天。
老师,我不走线了
一天,领孩子们进入工作室,刚刚开始走线活动时,发现他们的情绪有点不稳定,当时我没有太在意。在我走到工作室门口看走廊外没有换完鞋的孩子时,工作室内有几个走线的孩子跑了起来,他们意识到我发现他们的行动了,便低头走线,这时为了纠正他们这种走线的姿势,我就把沙包给放到了头顶上,让他们走了两三圈,这时我给他们解释说:“有些小朋友不想做工作了,老师现在需要让他静一静,所以你们就要陪着他们几个练习走线”,谁知话说了没多久,看到淙淙和另两个孩子已经拿着垫子坐在线上了。我就提醒他们,现在不能停下,还需要再走一圈,那两个孩子放下垫子接着就走线去了,淙淙就坐在垫子上不动,后面的孩子马上就要走过来了,我便上去和他说,你到旁边去坐着,他可能以为我生气不让他工作了,我说你到旁边去坐,别的小朋友还要走线,他拿着垫子,没流一滴眼泪的“哭着”说:“王老师我不走线了,王老师我不走线了……”他的表情和音调透出让人不得不感觉到他的那个可怜啊,突然间让我感觉到我侵犯了他的人权,我的心那个不是滋味啊……我有一种在“体罚”他们的感觉,天啊,这种教育方式在蒙台梭利的工作室里肯定是不允许的。在后来的展示工作和自选工作环节,我观察到淙淙的工作还是很开心的。和淙淙的“较量”让我明白,对孩子的尊重是无处无时不在的,对孩子的教育绝对需要讲究方式方法,一定将尊重他们放在第一位,他们绝对不仅仅是孩子。
“老师,我不走线了”
一天,领孩子们进入工作室,刚刚开始走线活动时,发现他们的情绪有点不稳定,当时我没有太在意。
在我走到工作室门口看走廊外没有换完鞋的孩子时,工作室内有几个走线的孩子跑了起来,他们意识到我发现他们的行动了,便低头走线,这时为了纠正他们这种走线的姿势,我就把沙包给放到了头顶上,让他们走了两三圈,这时我给他们解释说:“有些小朋友不想做工作了,老师现在需要让他静一静,所以你们就要陪着他们几个练习走线”,谁知话说了没多久,看到淙淙和另两个孩子已经拿着垫子坐在线上了。
我就提醒他们,现在不能停下,还需要再走一圈,那两个孩子放下垫子接着就走线去了,淙淙就坐在垫子上不动,后面的孩子马上就要走过来了,我便上去和他说,你到旁边去坐着,他可能以为我生气不让他工作了,我说你到旁边去坐,别的小朋友还要走线,他拿着垫子,没流一滴眼泪的“哭着”说:“王老师我不走线了,王老师我不走线了……”他的表情和音调透出让人不得不感觉到他的那个可怜啊,突然间让我感觉到我侵犯了他的人权,我的心那个不是滋味啊……我有一种在“体罚”他们的感觉,天啊,这种教育方式在蒙台梭利的工作室里肯定是不允许的。
在后来的展示工作和自选工作环节,我观察到淙淙的工作还是很开心的。
和淙淙的“较量”让我明白,对孩子的尊重是无处无时不在的,对孩子的教育绝对需要讲究方式方法,一定将尊重他们放在第一位,他们绝对不仅仅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