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区域故事:小猴益智园里的浩浩

发布时间:2021-04-20 幼儿园里的故事 幼儿益智故事 益智幼儿故事

区域活动的时间到了,孩子们纷纷走进了自己喜欢的区域。突然,小猴益智园里的浩浩引起了我的注意,它取了一小盆的水,拿了一些做沉浮实验的材料,又拿了记录表格和记号笔就开始进行实验了。只见他先把泡沫筛子先放进了水盆里面,接着,又把小石头放进了水盆里面,一件儿一件儿地放,可是就没有看到他记录实验的结果。我上前提醒到:“那这张表格有什么用呢?”“是记录用的,我想把它们全都放进去之后在记录的。”“那记录起来不是太多了么?你不会搞错吗?万一漏下了怎么办呢?”“那我现在记录吧。”“对的,我们要在做完一个实验之后,马上把结果记录下来,这样的结果才是最正确的,而且也不会落下一个。”只见他边点头边开始动起笔来了。

小朋友的思维是比较直观的

,知道要记录,但是却不知道正确的方法,就像在区域活动开展当中,有位小朋友因为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没有采取老师的方法来记录。后来在经过提点之后,就把思想改变过来了。教师通过适当的介入,让幼儿知道记录的正确方法。这样一来,有助于幼儿的良好习惯的培养,对于以后的各种操作实验也有很好的帮助。但是,最好要让幼儿明白第一时间记录的重要性,这样的实验结果更真实。

区域故事

今天休闲吧在区域活动时,曹明圆小朋友拿起保温水壶,往泡茶的茶壶里倒水,倒了一小会,就重重的把保温水壶放到桌子上,一边说着“太重了、太重了。”一边把水壶给傍边的董思源小朋友,董思源接过水壶拎了一下说“果然好重啊!”于是休闲吧的小朋友们就开始讨论解决方案,魏嘉懿说:“可能是里面的水太多了。”董思源说:“那我们把水倒一些出来好吗?”曹明圆说:“不行的,不能浪费水的”魏嘉懿问:“那怎么办呢?”董思源想了一想说:“要不,我们请老师来帮忙吧”。于是,曹明圆过来对我说:“老师,我们的水壶太重了,请你帮我们一下吧!”我走过去拎了一下水壶,果然挺重的,于是我帮他们把水倒了出来。

针对这个问题,我进行了反思,保温壶本身的分量就比较重,如果把水倒满的话,孩子们拿起来就很吃力,下次活动时可以倒小半壶的水,这样孩子操作的时候会更加方便。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不吃橘子的浩浩


许江浩小朋友是中班刚加入我们大家庭的一位小男孩,他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和那口地道的家乡话,见人就打招呼问好,很是有礼貌。

这一天,到了小朋友加点的时间,我告诉大家今天吃橘子,这时从小朋友中间传来“俺不吃橘子”的声音,一听这说话的语调就知道是浩浩小朋友,刚开始我们以为是浩浩来到新环境不适应,我就告诉他“没事,什么时候想吃再告诉老师,老师给你留着,实在不想吃就放学时带回去给妈妈吃”他点点头没说什么,就自己去喝水了。一段时间后还是如此我们以为浩浩适应能力慢,就想有机会和浩浩妈妈交流一下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有没有什么特别注意的。

在一次与浩浩妈妈交流时得知浩浩不喜欢吃橘子、柚子、西红柿等带酸味的水果,孩子很是挑食,为此没少和孩子生气。这一天又是吃橘子,当我刚说“今天吃橘子”没等话音落下,浩浩又站起来告诉我说“不吃”我就说:“今天的橘子可好吃了,浩浩要不你也尝一下,尝尝然后告诉我是什么味道的好吗?”浩浩点点头就勉为其难的吃了起来,吃了一口我就问“浩浩怎么样?什么味?”他瞪大眼睛看着我说“真的是甜的不酸,比妈妈买的好吃,能不能告诉妈妈上哪买的,叫我妈妈也去买”。我们听到他的话都笑了。之后偶尔有时候吃带点酸味的橘子或其他水果时,在老师的鼓励和奖励下也能吃点,后来听浩浩妈妈说现在在家也比以前好了,有时在家还当起来小老师,拿老师的话教育妈妈,告诉妈妈不挑食多吃水果会身体棒、不生病。现在的浩浩是个听话、懂事、不挑食的好孩子,老师喜欢你,在这给你一个大大的拇指,你真棒!

益智区的区域活动反思


最近班级一直在开展益智区的区域活动,开展的主题也多种多样,涉及的领域也很广泛,有涉及数学领域,艺术领域,语言领域等。孩子对每次开展的主题也很感兴趣,记得在《投纸球》的活动中,孩子能够听老师击掌的次数,来投纸球的个数,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孩子的一个倾听意识,孩子看到自己的纸球投进了小框中,让孩子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孩子在《看一看,拼一拼》的活动中,我准备了许多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规格的图形,让孩子利用这些图形来拼出不同的东西,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能够根据老师的作品,来拼搭出一样的,记得我拼搭的是人,孩子能够明白各身体的部位应该用什么图形来表示,并明白身体各部位的大小关系,但是,因为孩子的年龄段偏小,孩子的视野不够开阔,接触的东西有限,孩子的创新意识不够,以后在日常生活中,在这一方面还得多多引导。

孩子们在这一个月的区域活动,看得出孩子的点滴进步,看到孩子不在是独立游戏,已经开始出现了合作游戏,有了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的意识,这样培养了孩子的交往意识,给现在很多的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提供了一个交往平台,让孩子更加明白同伴的重要性,更加珍惜自己的小伙伴,从而也可以减少幼儿安全事故的发生。

博浩的转变


博浩是个不善言谈的孩子,上幼儿园一个学期了,虽然他没有大哭大闹,但是每天总呆呆的一个人坐在那里,不与别人交谈,不参与班里的一切活动,就连别人抢他的东西,他唯一的反应就是——看着别人拿,既不反抗也不告诉老师。无论做什么事情他都是慢吞吞的,没有一点精神。为了使他改变这种状况,我时时刻刻都在寻找表扬他的机会,努力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

终于有一次在课间活动中,我发现他一直都在专心致志的玩着球的各种玩法。这不是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么?我把博浩认真玩球的情况当着全班小朋友进行了表扬。虽然他几乎无动于衷,但我相信,我终于可以开启这个孩子了。隔了一天,又在一次课间活动时,请全班的小朋友都去跟博浩学习拍球。这一次,他有了一点点反应:他笑眯眯的在那么多小朋友面前拍球,同时也不时地得到我的表扬。

从博浩身上,我们看到每个孩子都需要老师特别的关注,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找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以点滴鼓励的方法不断激励他们,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有所变化。对孩子的教育,我们永远不能放弃,特别是像博浩这样的孩子,他更需要我们的关心和鼓励。

保教随笔:益智区的故事


故事:整整四天,缘缘一改以往到处游荡的游戏习惯,常常静静地坐在益智区,不停地摆弄着拼图。今天他又坐在那里,选选这个,挑挑那个,看小朋友们在摆弄,就想伸手去帮忙,可总遭到了同伴的拒绝,渐渐地她开始不耐烦,视线开始转向其他区域的小朋友,最终他离开了……

他来到建构区,看见女孩们忙得热火朝天,就想上前帮忙,女孩子用厌恶的眼神看看他,说:“走,我们正忙着呢!”源源便识趣地站到一边,他也不甘寂寞,拿起一个旺仔罐子就在地上滚了起来,罐子发出了咕噜咕噜的声音,女孩们便提出了抗议,缘缘只好放下罐子,又走进教室,开始游荡。

分析:拼图是缘缘的最爱,爱动脑筋的缘缘找到了自己喜欢的游戏,刚开始材料的提供很适合缘缘的最近发展区,随着孩子操作能力的不断提高,游戏材料的提供很明显的缺乏层次性。所以导致孩子觉得索然无味,放弃了拼图来到建构区,谁知女孩们不需要他,只好开始游荡。

对策:1.在投放拼图材料时,应呈现它的层次性,可提供大小不一、多少不等、难易不同的各类拼图。这样既适合不同能力的幼儿,让能力弱的幼儿吃饱,又让能力强的幼儿吃好;同时适合同一幼儿的不同发展时期,体现材料的递进性。

2,当老师发现孩子开始游荡时,应及时关注,询问幼儿是否遇到了新问题,及时进行引导,这样就避免了孩子的游荡行为。

小猴益智屋


小猴益智屋添加了新材料,好多小朋友被这个新材料吸引过来,也让我多关注了几眼。看到你一声不响的在拼建,我好奇的站在一旁看个究竟。你默默地拿来一个方形搭片,在搭片的两边连接一个直条,然后再各连接一个三角形,你又拿来两个五角星形,把它链接在直条上,接着把一个方形搭片的四边连接上许多条直线,把它连接在直线上。你看看自己的作品,想要再加点什么,可是又不知道加什么,我问:“贝贝,你做的是什么啊?”“我做的是汽车!”你介绍道。“可是汽车不是应该有轮子的吗?”你想了想,点点头,然后拿来了三个圆形搭片,因为找不到第四个圆形搭片,你就做了这辆三轮车。方形搭片是方向盘。

什么样的学习可能在发生

这个活动中,我看到了一个做事认真、能够有始有终的贝贝,你对旁边的喧嚣充耳不闻,自顾自的完成作品。在听到我的建议之后,你也能虚心接收,并对自己的汽车进行改进,说明你有着很好的行动能力,愿意且有耐心地去不断尝试,最终实现目标。

下一步学习的机会和可能性

本次的作品因为只有三个轮子有点不稳固,下次活动是否能运用更多的搭片使作品更加牢固?

李智浩和小朋友一起玩了


今年,我教的是小班,孩子们刚入园,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孩子们免不了一些哭闹,通过我这几天的努力,孩子们基本上都不怎么哭闹了。

我发现只有李智浩小朋友独自躲在角落里,不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好像很害怕的样子,嘴里不断的重复“妈妈一会儿就来,妈妈一会儿就来。”他的心里只有妈妈才会有安全感,我及时与他妈妈进行沟通,才知道他家里养狐狸,一家人在坡里住,周围没有邻居更没有小朋友和他玩,他才害怕老师和小朋友。我了解了他的情况之后,对他进行了个别帮助。今天区域活动中,我让小朋友们搭积木,然后对小朋友们说:“我们把搭好的积木送给李智浩小朋友好不好。”“好”,夏铭彻小朋友搭了一辆小汽车送给李智浩,崔晓婷小朋友搭了一个花篮送给了他,渐渐的他也和小朋友一起搭积木了,嘴里再也不重复“妈妈一会儿来接我了。”

今天下午放学的时候,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妈妈,他妈妈不知有多高兴,“谢谢您老师,我的孩子终于和小朋友一起玩了。”

学会放手、智力区域小故事


学会放手,大六班刘凤琴,当凉爽的秋风徐徐吹来时,新的一学期也如期而至。在闹腾腾的托班孩子的哭声中,在刚刚擦净眼泪便搬进小班的孩子的好奇眼神中在逐渐懂事的中大班孩子的欢语中,我们的保育工作也在井然有序地进行着。小班的阿姨扮演着妈妈的角色,将哭闹的孩子揽入怀中,一边替他们擦拭着眼泪,一边想尽一切办法逗他们开心,让他们暂时忘记初次离开妈妈怀抱的伤心心情。喂饭、拍他们入睡、清理他们的大小便,从此阿姨便义不容辞地从妈妈的手中接过这些活,耐心、细心,且毫无怨言地干着。孩子的笑声是给老师最好的礼物,家长的放心是给老师最大的鼓励。

孩子大了,升入了小班、中班、大班,保育阿姨的责任之重也随之提升了,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仍然是重中之重。但对孩子的照顾不单一是身体上了,我们要教会孩子学会自理,教会孩子学会自己吃饭,午睡起床自己穿衣叠被整理床铺。教会孩子学会礼貌,学会关心别人,学会自我保护等等有益于他们健康成长的心理知识。当小班的孩子我们有时都是去帮助吃饭、小便、洗手时,当中班的孩子会穿衣服、、会扶起摔倒的同伴、会主动和老师阿姨还有小伙伴分享快乐时,我们孩子现在已升大班啦,我们要敎孩子们怎样去自己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或教室的书柜、学会扫地擦桌子,有的孩子还很荣幸地被推选为小小礼仪员时,那是对我们保育工作的肯定和认可。

为了延续或更进一步地升华我们的保育工作,我们将继续以学习为主,不在包揽孩子的一切,学会放手让我们的孩子自己去照顾自己的生活,以探索精神和创新理念来加大工作的步伐,让孩子开心,让家长放心,永远是我们保育的工作宗旨。

智力区域小故事

区域时间,智力中心。这几天孩子们对图形产生了兴趣,我就在数学区投放一些各种几何体让孩子们尝试地去搭。孩子们拿到几何体就开始搭建,没过一会,徐光佐开始拿着几何体到处跑。跑到徐语晨旁边:“你在干什么?”徐语晨说:“我在搭小帆船。”徐光佐说:“你搭给我看看。”同组的几个小朋友围在一起看徐语晨搭帆船。一会儿小帆船就搭好了。大家都说:“好看”“真厉害”,徐光佐也开始动手去搭小帆船。先试了长方形的图片,又拿起梯形图片,接着拿起三角形图片,左右比对,进行拼搭。

徐光佐高兴的回头叫我:“老师,你来看,我搭了帆船,厉不厉害!”我继续出示小蝴蝶的图形让徐光佐去观察:“你找一找蝴蝶身上有哪些图形?你试一试拼搭这个蝴蝶好吗?”徐光佐一下来了兴趣,用力点头说:“好!”按照图片上的指示,先拿起正方形,再找出长方形,圆形、梯形、三角形,开始摆弄!最终拼出了蝴蝶图形。

区域时间结束,徐光佐将几何图形收拾干净,放进材料盒,放回区域柜,结束活动!

浩哥的转变


大二班新学期开始,我们班迎来了一位新成员——浩浩。

浩浩的到来给我和我的孩子们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于是我们都尊称他为浩哥。

一、初来乍到:浩哥刚来我们班就想摆出一副大哥的模样。

全班小朋友都坐的整整齐齐的,唯独浩哥不肯坐下。

还站在中间点座,相中哪个座位,就必须让已经坐好的小朋友离开。

遇到弱的就直接推开自己一屁股坐下,遇到强悍的不肯让的,就自己径直的倒在地上大哭不起。

我和我们班的孩子就这样傻傻的看着来到我们班中的小怪物,被他弄的不知所措。

但是转念一想孩子刚来一个新环境可能是不适应才这样的。

于是我们都迁就他,基本上都满足了他的许多无理要求。

后来我们发现我们这样做错了。

二、生活碰撞:区域活动时间到了,班中的小朋友们都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玩游戏。

唯独浩哥是孤家寡人一个,估计别的小朋友都是怕他躲着他呢?这时浩哥走到正在拼插积木的两个小朋友的旁边,使劲儿一推挤出好大一块地方自己玩起来,玩了一会儿没有什么意思就走到爱心医院里抢着要当医生。

本来玩的挺好的孩子一看他来当医生,都放下东西去另外的区域玩。

喝水时间到了,大家都排着队喝水。

唯独浩哥是个例外,想什么时候喝都不用排队。

每天都有很多小朋友来告浩哥的状,有的家长也和我反映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挨着浩哥,说他总是喜欢欺负人。

为此我们几位老师都很头疼,我们也毫不客气的批评了浩哥,讲了一堆的道理,看得出听的浩哥也是一头雾水。

的确浩哥的到来为我们班增添了一丝不安的因素。

三、转机来了:吃饭的时间到了,我们班有个规矩就是谁吃的好,吃的快就可以坐在看盘的位置上监督其他的孩子吃饭。

通常我们班看盘的孩子都是那几个吃的好的,基本上从小班到大班都是这样的。

这天浩哥吃的是飞快,马上就要吃光了。

我一看他吃完了也看不好盘,就又给他添了一些。

结果被另外一名小朋友赶超,顺利的坐在了看盘的位置上。

浩哥一看,大哭起来。

我怎么哄也不好,自觉心中有愧,就商量另外一个孩子让给他这才解决了这场危机。

我忽然发现浩哥还是很积极上进的,他这么做是不是想引起我和孩子们的注意呢?

四、浩哥变了:回想起浩哥来到我们班的这一个月时间,浩哥离我们越来越远,每次都感觉他很孤独。

于是我突发奇想的想了一个办法,请浩哥做我的小助手。

喝水时请浩哥做监督看谁不排队,看浩哥总是最后一个才喝水,再也不扰乱秩序了。

区域活动时,浩哥总是这走走那看看,谁破坏秩序了管一下,谁缺玩具了递一下。

这才是我们班真正的大哥哥,浩哥真的成了我们大二班的一员。

我们班30多个小朋友又能在一起愉快的玩耍了。

分析与思考:通过浩浩的转变,我深深的感受到我们教师身上责任的重大,教师正确的看待每一位孩子的重要性。

在幼儿教育中要善于发现每位孩子的“闪光点”

每位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作为教师工作和生活当中要注意并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并根据孩子的特点,因人施教。

当他们有了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增强自信,从而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

《指南》中指出社会化是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中心任务之一,因为只有习得所在社会群体认可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幼儿阶段是人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幼儿学习怎样与人相处,怎样看待自己,怎样对待别人;逐步认识周围的社会环境,内化社会行为规范;逐渐形成对所在群体及其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发展社会适应能力。

浩浩想通过自己的一些行为,在陌生的环境中引起我和孩子们的注意,他想与别人交往但是又找不到合适的方式方法。

最后导致自己被所有的小朋友孤立。

而我在一开始只是通过简单的说教来规范幼儿的行为,想通过说教来达到让幼儿尽快适应我们这个小群体的目的。

我没有注重幼儿在生活中的体验,只是简单的说教。

忘了在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中,“体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特别是情感态度类的学习,更不是简单地“讲道理”所能奏效的。

《指南》中关于社会领域也给我们也一些建议:当幼儿不知怎样加入同伴游戏,或提出请求不被接受时,建议他拿出玩具邀请大家一起玩;或者办成某个角色加入同伴的游戏。

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幼儿换位思考,学会理解别人。

案例中我一味的在想改变浩浩,却忽略了班中其他的孩子,是不是换个角度,也让其他的孩子换位思考,学习理解浩浩。

我们也应该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视为教师的首要任务,让幼儿在关爱、温暖、尊重、信任中获得安全感,在体验被关爱、被尊重的同事产生自我价值感,进而形成自尊自信,并学习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他人。

相关推荐

  • 不吃橘子的浩浩 许江浩小朋友是中班刚加入我们大家庭的一位小男孩,他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和那口地道的家乡话,见人就打招呼问好,很是有礼貌。 这一天,到了小朋友加点的时间,我告诉大家今天吃橘子,这时从...
    2020-12-21 阅读全文
  • 幼儿案例分析:小拖拉浩浩 幼儿案例分析:小拖拉浩浩 在幼儿园,我们时常听到有些家长和老师抱怨孩子做事拖拖拉拉,磨磨蹭蹭,你急他不急。究其原因,与孩子的个性特点、年龄特点、教育环境、教育方式方法等方面有关。然而,行为方式决定行为...
    2021-05-10 阅读全文
  • 益智区的区域活动反思 最近班级一直在开展益智区的区域活动,开展的主题也多种多样,涉及的领域也很广泛,有涉及数学领域,艺术领域,语言领域等。孩子对每次开展的主题也很感兴趣,记得在《投纸球》的活动中,孩子能够听老师击掌的次数,...
    2021-02-08 阅读全文
  • 博浩的转变 博浩是个不善言谈的孩子,上幼儿园一个学期了,虽然他没有大哭大闹,但是每天总呆呆的一个人坐在那里,不与别人交谈,不参与班里的一切活动,就连别人抢他的东西,他唯一的反应就是——看着别人拿,既不反抗也不告诉...
    2021-09-07 阅读全文
  • 保教随笔:益智区的故事 故事:整整四天,缘缘一改以往到处游荡的游戏习惯,常常静静地坐在益智区,不停地摆弄着拼图。今天他又坐在那里,选选这个,挑挑那个,看小朋友们在摆弄,就想伸手去帮忙,可总遭到了同伴的拒绝,渐渐地她开始不耐烦...
    2021-04-14 阅读全文

许江浩小朋友是中班刚加入我们大家庭的一位小男孩,他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和那口地道的家乡话,见人就打招呼问好,很是有礼貌。 这一天,到了小朋友加点的时间,我告诉大家今天吃橘子,这时从...

2020-12-21 阅读全文

幼儿案例分析:小拖拉浩浩 在幼儿园,我们时常听到有些家长和老师抱怨孩子做事拖拖拉拉,磨磨蹭蹭,你急他不急。究其原因,与孩子的个性特点、年龄特点、教育环境、教育方式方法等方面有关。然而,行为方式决定行为...

2021-05-10 阅读全文

最近班级一直在开展益智区的区域活动,开展的主题也多种多样,涉及的领域也很广泛,有涉及数学领域,艺术领域,语言领域等。孩子对每次开展的主题也很感兴趣,记得在《投纸球》的活动中,孩子能够听老师击掌的次数,...

2021-02-08 阅读全文

博浩是个不善言谈的孩子,上幼儿园一个学期了,虽然他没有大哭大闹,但是每天总呆呆的一个人坐在那里,不与别人交谈,不参与班里的一切活动,就连别人抢他的东西,他唯一的反应就是——看着别人拿,既不反抗也不告诉...

2021-09-07 阅读全文

故事:整整四天,缘缘一改以往到处游荡的游戏习惯,常常静静地坐在益智区,不停地摆弄着拼图。今天他又坐在那里,选选这个,挑挑那个,看小朋友们在摆弄,就想伸手去帮忙,可总遭到了同伴的拒绝,渐渐地她开始不耐烦...

2021-04-14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