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两只鸡蛋——幼儿教师随笔

发布时间:2021-03-29 幼儿园两只老虎说课稿 幼儿园小班两只小鸟说课稿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今天早上,杨梦小朋友到幼儿园里来时,噘起小嘴,一脸的不高兴。他妈妈告诉我,杨梦在家里不肯吃饭,只好煮了两只鸡蛋带来,可他还是不肯吃。他妈妈一面诉说着,一面把两只鸡蛋交给我,还说:“杨梦,让陈老师给你吃鸡蛋好吗?”但杨梦一个劲地嚷着:“我不吃,我不吃。”

面对这样的局面,我该怎么办呢?我想,幼儿的心理特点是注意力容易转移,如果我再正面劝说,也许一时也难以见效。我何不采用迂回的办法,先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再吸引孩子把蛋吃下去。于是,我把两只鸡蛋分别拿在两只手里,然后对杨梦和他的妈妈说:“我们做一个游戏吧。你们看,我两只手里的鸡蛋

,哪一只容易敲碎?”这样一问,小杨梦的兴致来了。他猜是左手的那只。这时,我用右手的那只鸡蛋去击打左手的那只鸡蛋,结果真的左手的鸡蛋先碎了。杨梦一见自己猜对了,便拍着小手笑了。见此情形,我来了个顺水推舟:“杨梦,你猜对了,你先把这只敲碎的鸡蛋吃了,我们再来敲另外一只,看看哪只鸡蛋壳厚,哪只鸡蛋壳薄。”这样杨梦又被另一个问题吸引住了,他顺顺当当地把另一只鸡蛋也吃了下去。看着小杨梦一面吃鸡蛋,一面认真地比较着蛋壳的厚薄,他妈妈笑眯眯地敲开了活动室。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幼教随笔:田巧玲随笔两篇


可见,放任自流只会助长幼儿的不良习惯,适时的教导会引领孩子走向成功。

一、善待每一位幼儿

一个班的小朋友虽然年龄相当,但性格行为习惯却各不相同,我喜欢那些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听话懂事的孩子,我也并不排斥那些任性、好动、脾气暴躁的孩子,反而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让其改掉自身的不足,正是我们教育者的责任。洋洋是个聪明伶俐的小男孩。因长期住在爷爷奶奶家,娇惯出许多不良习惯:任性、脾气暴躁、做事总以自我为中心。所以,经常和小朋友发生矛盾。不依着他就动手打人,天天都有小朋友告他的状。我知道这正是他真实的展现。我没有因此而大动干戈的训斥他,而是在不断的观察,寻找机会帮助他改过自新。《赏识教育》一书中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他就会成为好孩子。”

当我发现他在和小朋友争吵时没有动手打人,只是生气的踢了一下小椅子时,我立刻以赞赏的眼光望着他,夸他进步了,学会了不打小朋友,踢小椅子来解气。当他又一次遇到矛盾,生气的坐在小椅子上时,我又不失时机的表扬他爱护小椅子了,还能静心消气。当他把玩具送给自己最好的朋友玩时,我集合全体幼儿,赞扬他有好玩的玩具能和好朋友共享,真了不起。渐渐的,快乐开始进入他的内心,微笑挂满了他的脸庞。

全国模范教师窦桂梅说得好:“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学生,做教师的也要眼含热泪欣赏、拥抱、赞美他。”教师应同阳光的使者一样,用坦荡的胸怀去认同、信任、激励每一位学生,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让他们无一例外的共同享受阳光的温暖。

二、教育无处不在

这几天,教室里跑闹的孩子少了,原来是描画本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描画本上的奥特曼、孙悟空、机器猫、天线宝宝等动画人物,将孩子们带入了神奇的动画世界,就连不爱画画的东东也经受不住诱惑,拿来了一本“海底世界”的描画本,兴高采烈的说着、画着。

一周以后,当我再看东东描画时,描画本已经换成了天线宝宝。我好奇的问:“你的那个描画本呢?”“我描完拿回家了。”东东说。我感到很意外,因为在描画课上东东总是最后一个画完,怎么描起画来这么快呢?我带着疑问开始观察,发现东东前两遍描得还挺认真,后来就用水彩笔乱描一通,甚至让别的小朋友给他描,还将里面的白纸撕下扔掉。

于是,当天晚上我来了一次大检查,请所有的小朋友都拿出描画本来看一看。我边检查边在描的好的页上打☆,并且告诉孩子们:“得到10个☆就可以到老师这儿领奖品;要会保护描画本,不乱撕乱画。用完以后才能换新的描画本。

这一及时的教导改变了很多孩子对描画本的态度,而且孩子们也在不断的描画中锻炼了配色和绘画的能力,部分幼儿的耐心也增强了。

可见,放任自流只会助长幼儿的不良习惯,适时的教导会引领孩子走向成功。

幼儿教师随笔:只吃米饭的张张


片段一:张张一到吃饭时间就开始担心。今天吃的是蛋炒饭,白米饭里有青豆、胡萝卜、肉末等。张张一看到就拉下嘴巴难过起来“我要吃饭,我要吃饭。”保育员见状知道他要吃白米饭,就从食堂打来米饭和菜汤给他一个人吃。最后张长吃完了米饭,菜汤一点没碰。

分析:蛋炒饭中有各种色彩味道的配料,照理说蛋炒饭比白米饭要有吸引力。但是张长却非要吃米饭。分析原因可能是家长不当的教养方式造成的。也可能是食物单调,孩子缺乏味觉刺激。根据生长发育规律,婴儿的味觉发展有一敏感期,时间大约在生后2~7个月。特别是在婴儿期,如果不变换食物品种或食物单调,会使孩子以后只习惯于常吃的几种食物,而不愿接受其他食物。而保育员的顺应行为就强化了孩子的不良行为。

片段二:今天吃的是年糕,张张一看到就拉下嘴巴难过起来“我要吃饭,我要吃饭。”老师见状知道他要吃白米饭,对他说:“这个年糕也是白米饭做的。”张张还是嘴里嘟囔着要米饭。当大家在吃年糕的时候,他还在哭。老师没有理睬他。哭了一会儿,老师将他带到他的位置说:“你先坐下来休息,要是饿了就把年糕吃了。最后,他几乎吃完了整碗年糕。

分析:教师清楚张张的行为是对身体不利的,需要成人的纠正。于是采取冷处理方式,表明自己的立场,最后当孩子饿的时候,将孩子引导到位置上,孩子自然地接受了食物。 矫正孩子偏食挑食行为的方法孩子出现了偏食挑食行为,应当采取科学的方法及早予以矫正,从而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以下5种方法可供参考:

1、不要强迫、责备和惩罚孩子,营造轻松愉快的用餐氛围有助于产生良好的食欲。父母放松、随意地用餐能使孩子学会享受吃的乐趣。当孩子乖乖吃下时,要多多夸奖。如果持续1周偏食挑食,最好的办法是不加理睬,因为他们会把任何形式的注意都当成是一种奖励。

2、注意搭配食物的色、香、味,要适合孩子的口味,能够刺激孩子的食欲。孩子一般喜欢味道柔和、煮得不是特别烂、松脆、颜色鲜艳而容易吃的食物。对于不爱吃的食物,可改变烹调方式。比如,孩子不爱吃蔬菜,可以把蔬菜包在包子、饺子里来喂。并讲解吃各种营养事物的好处,拒绝孩子的不良进食行为。

3、及时添加新的辅食种类,逐渐克服孩子对新食物的恐惧。可把孩子不喜欢和喜欢的食物掺在一起,最好分成若干小份。开始时,以孩子喜欢的东西为主,慢慢再把他不喜欢的食物加量,使他适应。

4、在饭前让孩子体验饥饿感,不要吃零食,尤其是要限制高热量的食品。这样,他会有好的胃口和满足的饱腹感。

5、控制好吃饭时间,保证在25分钟以下。因为孩子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过了这个时间即使吃不完也要拿走,否则他很容易分散注意力,不好好吃饭。

幼教随笔:幼儿教师写随笔


写得好的随笔,这样既鼓励了写作者,又推广了教师身边的经验,让教师觉得更实际、更具可操作性,同时也营造了全国教师互相学习的氛围。

许多幼儿园都要求幼儿教师写教育随笔,并将它作为幼儿园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然而许多幼儿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写教育随笔的重要性,她们写随笔仅仅是为了应付园领导的检查,因此在写作时,要么是记流水帐似地简单叙述某件事情,要么是查找有关幼教资料,从中东抄一句,西摘一段,揉合在一起完事。这种走过场的做法使写教育随笔丧失了它应有的作用和价值。我认为幼儿教师要写好教育随笔,首先应充分认识写教育随笔的重要性,其次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述而且作。我们一些教师常把写教育随笔认为是一种负担,一听说要写教育随笔,她们就说:“我们平时忙得不得了,哪有时间写东西!”每当教师有这种想法时,园领导就应在组织教师的业务学习活动中,带领教师学习有关文章,让教师认识到“述而且作”的重要意义,让教师明白教育教学与写好随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因为只有经常写,才容易发现自己教育教学中的不足与欠缺,才能对各种纷繁的教育教学现象、问题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理性思考。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经常认真写随笔的教师,她总是时时留心有关教育教学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去研究和分析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教育案例,能自觉地、创造性地把自己或他人的教育教学成果、经验运用到工作中,使自己的工作不断地有新的起色和突破。只要教师有心,我想教师作文的时间,总是有的。

二是有感而写。一些教师知道写教育随笔的重要性,也想写,可一旦写起来,却又不知从何着手。也许一些教师会说,自己每天带孩子,事小又繁琐,总觉得没什么好写的。其实写作应该是有感而作,这样写的东西才有血有肉,才有价值。因此,教师在写随笔时只要是自己的真实感受,哪怕是点滴体会,将它写出来,也比东抄西摘来的东西有价值得多。教师要写出真情实感,也须要做一个有心人,从幼儿生活琐事到活动组织过程,从幼儿园教育到幼儿家庭教育,教师都应注意观察、分析,不断地拓展教育随笔的内容。

三是为用而写。教师要对自己做的事,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不断总结,不断更新转变观念,把新知识、新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这是写随笔的最终目的。当整个幼儿园的教师都形成一种乐写、会写随笔的气氛后,园领导就要引导教师朝写的终极目标方向去努力,即便写随笔为教育教学服务。为了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技能,达到为用而写的目的,我采取的做法:一是在教师的每一篇随笔上写批语,要么肯定优点,要么直言不足,以帮助教师提高写作水平;二是和教师一起探讨随笔的写作技巧;三是在业务学习时学那些

写得好的随笔,这样既鼓励了写作者,又推广了教师身边的经验,让教师觉得更实际、更具可操作性,同时也营造了全国教师互相学习的氛围。

幼教随笔:画上的“小鸡鸡”


源源和小朋友又开始画画了,一会儿,一条漂亮的裤子出现了,小朋友又在讨论别的话题,早已淡忘了刚才的事情,看着这幅作品,我很庆幸自己没有做出批评孩子的傻事。

有一次,美术活动是画自己的好伙伴,小朋友可高兴了,边说边画,特别兴奋。画了一会儿,他们又在一起交流自己的“佳作”。源源指着自己的画正在向乐乐介绍呢!我也忍不住走过去凑热闹:“你画的是谁呀?”源源说:“老师,我画的是大浩!这是我。”乐乐说:“老师,他还给他们画上了小鸡鸡呢!”源源很自豪的看着我,从孩子的眼睛里,我看到一片纯真……源源还兴致勃勃的说:“在这儿!”我想,孩子正是认识性别的年龄,他们是十分天真的,而成人更不要顾弄玄虚。于是,我笑了:“你真棒,能区分男孩和女孩了,不过把小鸡鸡露出来可不好,会生病的,快给你的好朋友画一条裤子吧,看谁画的漂亮!”“好啊!”

源源和小朋友又开始画画了,一会儿,一条漂亮的裤子出现了,小朋友又在讨论别的话题,早已淡忘了刚才的事情,看着这幅作品,我很庆幸自己没有做出批评孩子的傻事。

幼教随笔:一 只 螳 螂


孩子是多彩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创造一切,教师要有随机教育的能力,根据孩子的需要,随时调整教学目标及内容,来面对新的教育契机。

隔壁小五班的杨老师在园里打扫卫生时,捉住了一只螳螂,送到了我们班来。这下孩子们可高兴了,看着孩子们的高兴劲,我临时决定调课,于是一节《认识螳螂》开始了。

我把孩子召集在窗户边,让孩子充分观察螳螂的外型特征:“它有几条腿?什么颜色?最前面的是什么?……”我把螳螂拿在手里,请幼儿观察:“为什么螳螂在窗户上爬,掉不下来呢?”孩子们仔细观察、讨论:“螳螂有许多小钩子,它勾住了窗户……”

孩子们顺着老师铺设的“探索轨道”前进,热情及专注超出了我的想象。螳螂还有什么特殊习性吗?于是我请孩子带着问题,与爸爸妈妈一起搜集有关螳螂的资料。

两天过去了,孩子们带着成果来到幼儿园,于凯旋带来了U盘;孙雨佳、付海东拿来了图片;齐效带来了光盘……

讨论开始了,“螳螂是益虫,我妈妈说它专吃蝗虫”;“对,它还吃蚊子呢”;“螳螂专吃害虫,保护庄稼”;“母螳螂把公螳螂吃掉,就生出小螳螂来了。”“什么,哈哈哈哈……”“真的,你们不信?!老师,是真的《黑猫警长》上演的。”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热闹极了,都争着抢着把自己知道的说出来。

虽然这节活动不在预设之中,但是擦出了生成活动的新火花,对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就要积极跟进,以满足孩子的需要。

孩子是多彩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创造一切,教师要有随机教育的能力,根据孩子的需要,随时调整教学目标及内容,来面对新的教育契机。

幼儿园随笔:两张5角钱


那天带孩子们去厕所,杰杰在大厅内捡到了5角钱交给了我,我当即表扬了他,回到教室后,我随手将这5角钱放在了窗台上,可是课间操后,5角钱却不见了。

午饭后,我清理室内卫生,当整理到欣欣小朋友跟前时,发现她的表情极不自在,好像躲躲闪闪的样子,我以为她病了或有什么事,便问:“欣欣你不舒服吗?”“没有。”“想去厕所?”“不是”欣欣回答。我低下头继续我的“工作”,不过对欣欣多了一份关注。果然,我看到欣欣把右手伸向自己的口袋,然后不知手里攥着什么东西又藏在背后,紧接着有5角钱掉在了她的脚下。我装作没看见,欣欣弯腰捡起钱来到我身边:“老师,我也捡到了5角钱。”我接过欣欣递过来的5角钱一看,天啊!和杰杰上午捡到的一模一样,莫不是她拿走了窗台上的5角钱,然后……想到这儿,我非常严肃地问:“是不是从窗台上拿的?”“不是。”“告诉我是怎么回事?”我又抬高了自己的嗓门。欣欣神情黯然的低下了头,委屈地流下了眼泪,怎么问都没有说出理由。我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所以我不在理会她,带其他孩子去了厕所。等我到寝室安置好孩子们,再次回到教室,欣欣已经停止了哭声,并主动跟我说:“老师,那张5角钱真的不是我拿的,我捡的钱是早上奶奶给我的。”看到欣欣认真的样子,也不像是在说谎,我赶紧说:“你为什么把自己的钱交给老师?”“我想让老师表扬我!”原来是这么回事。为了证实欣欣不是说谎,我开始在教室里找那张5角钱,最后竟然在窗台边的暖气片下面找到了。

是我错怪了欣欣,我赶紧向她道歉,并告诉她想得到老师的表扬有很多方式,比如说,讲卫生,爱劳动,肯帮助别人……欣欣懂事地点了点头笑了。

表扬,对孩子是一种鼓励,是一种促进,是进步的动力。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千万不要吝啬我们的表扬。

幼儿教师随笔两篇:童心需要呵护 爱的力量


一、童心需要呵护

乘载着春节带来的喜悦心情,我们又盼来了一年一度的春季。春天是美好的,春天象娃娃得脸微笑着走来了,我怀着喜悦的心情来到了久别的幼儿园,开始迎接新入园孩子的到来。新入园的孩子心情可不像我们,他们刚接触新环境,看到的都是些陌生的面孔,难免孩子会不适应,头几天哭声脸片,这下可把我们班里的老师极坏了,这可怎么办呢?开始真是把我搞得措手不及,吓唬他们,严厉地训斥,却一点也不管用。一连几天我都是在手忙脚乱中度过的,没办法,孩子还是哭声四起,哎!

星期一又到了,我面临的幼是孩子们的哭声,怎么办呢?正在我发愁的时候,我发现有几个小朋友哭声听了下来,也许是作为一个幼儿教师的本能吧,我赶紧走过去蹲下身子笑着对他们说:“你们真棒,老师真喜欢你们。”说完,我在他们的小脸蛋上亲了一下,他们笑了,笑地那么开心,那么可爱,我也笑了,我们班终于有了笑声……

就这样,几天后,我们班里的哭声变成了笑声。如果我们换一种心情去理解孩子,这不也是爱的一种体现吗?童心是需要我们用爱来呵护的!

二、爱的力量

初冬的天气特别冷,班里正流行感冒,好几个小朋友因此几个星期没有上幼儿园了,心里老想着他们,不巧,晚间头疼发烧,我也感冒了,只好请假。

正在我身体不舒服、打吊瓶的时候,手机铃声响起来,我打开手机有气无力地问:“请问你是谁呀?”对方:“我是柳童妈妈,孩子感冒直吵着见老师,天这么冷,我只好给你打电话啦。”我让柳童妈把电话给孩子,电话里传来铜铃般的声音:“老师,我想你。”此时此刻,激动得我热泪盈眶,说不出一句话……挂掉电话后,我觉得浑身舒服多了,头也不疼了,全身来劲了。

第二天回幼儿园上班,我迫不及待地给柳童妈妈打电话,没等我开口,对方说话了:“哎呀,樊老师,昨天孩子打完电话后,连蹦带跳地那高兴劲就别提了”……听了这些话,我心里象被什么东西包围着,暖暖的,这也许是一种无形的爱于爱之间的碰撞吧!

爱是一辆装载机,充满了力量,爱是一瓶神药,治好了孩子的病,也治好了老师的病。

教育随笔:小小蛋儿把门开


鸡蛋是幼儿很常见也常吃的一种食物,为了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与能力,幼儿园举行了一次幼儿“剥鸡蛋”生活自理能力比赛。

随着比赛的开始,有些孩子开始有序的剥鸡蛋,虽然他们年纪小可看那架势还真是有模有样。他们积极的态度和敢于挑战的精神,让比赛进行地如火如荼。熟练的动作更让老师们为他们拥有了良好的自我服务能力而感到自豪!可是有个孩子拿着鸡蛋却坐在那不动,老师提示他把鸡蛋往桌子上碰一下,揉碎皮,可他用力过猛,一下子捏碎了,蛋黄都出来了,撒了一地,最后勉强吃完了。还有反应快的小朋友边看边学,皮是剥下来了,可是剥的不干净,但是总也会了,相信多练几次肯定会更熟练。一个小小的鸡蛋在不同的孩子手里命运就大不相同,从这个比赛中也可以看出孩子们在家都是什么样的,这也需要大人的深省,怎样才是爱孩子,该放手时就放手,大胆让孩子们做吧,他们会做的很好。

相信通过这次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加强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与能力,有勇敢尝试独立的机会和空间,也从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家园配合,同步教育。

相关推荐

  • 中班教育随笔:鸡蛋的沉浮 内容 创新始于“问题”。强化问题意识,是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关键。如何使幼儿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求异精神,并将其引向创新行动,培养创新能力,是教育组织策略的一个切入点。强化问题意识的关键是能挑起幼儿的认知...
    2021-06-09 阅读全文
  • 幼儿280个必读:两枚鸡蛋 1、幼儿故事280个必读:两枚鸡蛋 两枚鸡蛋,一只椭圆,另一只也椭圆;一个红润,另一个也红润。 左边的鸡蛋对右边的鸡蛋说:“伙计,咱们生活优哉游哉,快乐似神仙,唯一的不足就是外面的硬壳舒服了手脚。我想...
    2020-07-02 阅读全文
  • 2025教案两只鸟蛋 教学目标:   1、认识“蛋、取”等12个生字。会写“听、常”等6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感情朗读能力,以及了解相关的鸟类知识。   ...
    2021-10-11 阅读全文
  • 幼儿教师精选说课:母鸡妈妈和两个蛋 导读:"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所谓"视听讲做结合的方法","视"就是引导(幼儿去看、去观察课件中的内容;"听"就是倾听教师的语言启发、引导、暗示和示范;"讲"就是幼儿的讲,满足幼儿想说的愿望...
    2019-12-17 阅读全文
  • 幼教随笔:田巧玲随笔两篇 可见,放任自流只会助长幼儿的不良习惯,适时的教导会引领孩子走向成功。 一、善待每一位幼儿 一个班的小朋友虽然年龄相当,但性格行为习惯却各不相同,我喜欢那些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听话懂事的孩子,我也并不排斥...
    2021-08-11 阅读全文

内容 创新始于“问题”。强化问题意识,是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关键。如何使幼儿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求异精神,并将其引向创新行动,培养创新能力,是教育组织策略的一个切入点。强化问题意识的关键是能挑起幼儿的认知...

2021-06-09 阅读全文

1、幼儿故事280个必读:两枚鸡蛋 两枚鸡蛋,一只椭圆,另一只也椭圆;一个红润,另一个也红润。 左边的鸡蛋对右边的鸡蛋说:“伙计,咱们生活优哉游哉,快乐似神仙,唯一的不足就是外面的硬壳舒服了手脚。我想...

2020-07-02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认识“蛋、取”等12个生字。会写“听、常”等6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感情朗读能力,以及了解相关的鸟类知识。   ...

2021-10-11 阅读全文

导读:"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所谓"视听讲做结合的方法","视"就是引导(幼儿去看、去观察课件中的内容;"听"就是倾听教师的语言启发、引导、暗示和示范;"讲"就是幼儿的讲,满足幼儿想说的愿望...

2019-12-17 阅读全文

可见,放任自流只会助长幼儿的不良习惯,适时的教导会引领孩子走向成功。 一、善待每一位幼儿 一个班的小朋友虽然年龄相当,但性格行为习惯却各不相同,我喜欢那些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听话懂事的孩子,我也并不排斥...

2021-08-11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