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儿子比“自信”
发布时间:2021-03-25 幼儿园比尾巴说课稿 幼儿园比较远近说课稿 幼儿园比高矮说课稿昨天晚上,我跟儿子一起趴在床上看推理题,这家伙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喜欢趴在床上写作业,怎么说怎么骂都改不掉,不喜欢坐桌子,一定要趴床才有状态。所以最近,我也被他整得跟他一起趴床了,儿子的恶习没改,我自己反添恶习,鸣呼!
我们两个人各拿一叠早稿纸,同看一题,然后分开作,各人作各人的,看谁先作出来,然后对答案,看谁作对了。如果是儿子作对了,这道题就PASS了,如果是我作对了,他没对,我就讲给他听,或者让他再想想,直到解出为止。
起先作的题比较简单,一般我和儿子都能写出来。慢慢的题目就难了,我开始写得慢了,儿子却总是比我快,每次当他写对了,我还没写出来时,我就会说:“你太牛了!”“强啊!”“你的名字不叫小强,不叫大强,叫超级强!”……他就会很得意的一笑,或者是很神气的望望我,又赶紧接着下一道。
后来有一道比较难的题,我先作出来了,我就很得意的叫:“哈哈哈哈,我作出来了!”儿子说:“哎,我把两个条件看反了,失误了,不然象我这么帅的人,怎么会输给你呢!”我又笑了:“呵呵,你很帅吗?”他说:“当然了,瞧你那得意的笑,真难看!”我再笑。(赵老师教案网 wWW.zJAN56.COM)
后来又遇一题,我实在整不出来了,于是我只好跟儿子说:“儿子,我挂了,我被他打败了,整不出,你有思路吗?”他说:“有一点了!”后来,还是他把那题给整出来了,我长长叹口气:“哎,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啊!不行了,斗不过你,被你打败了!”
儿子又得意了,看着他那得意相,我开心极了!
就是这样,自信的才是最好的!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我有一个自信的女儿
女儿出生后,我曾和其他妈妈做过一项很无聊的游戏,就是将两个婴儿并排放在床上,比较婴儿的反应。我们不仅用碰门的粗鲁方法,而且还摇铃鼓、晃风铃,在婴儿耳边大声唱“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等儿童歌曲。如果婴儿的眼睛睁开一条缝,想看看世界上究竟为什么如此吵闹,我们还要立刻换上亲切活泼的表情,力图将婴儿的表情逗引出来。比较后,我发现女儿很不容易睡醒,即使被吵醒,也是一副若无所思的样子,不哭不闹,加上长得十分土气,看起来简直像个大木偶,真是叫人灰心。我心里不禁咯噔一声,难道这样的女儿今后能读得好书?脑子里竟呈现出女儿以后上学的情景:小学90分,初中70分,高中50分,肯定是个节节败退的刻苦学生。
当女儿2岁时,有一天我在电视上看到报道:一个不足3岁的女孩,能识字1000多个,并能读故事。我想不妨在女儿身上也试试。于是我就自制识字卡片,裁了一些烟盒大小的方形纸片,一卡一字,彻底抛弃图画,这种魔鬼训练的识字方法,只进行了两个月,女儿就认了200来个字。在我不断地鼓励下,女儿竟然能用所教的可怜的两三百个字,连蒙带猜地自己阅读起来。这样的阅读方式持续到5岁左右,她就逐渐进入成人阅读。
再以后,我对女儿说:“咱俩合写个小故事,怎么样?”女儿刚开始写时错字连篇,但我从来不要求她改,只是把错字和正确的字并排放着,让她自己找不同。只要第二次写的时候,没有出错,就永远不会写错了。没想到,女儿一写不可收拾了,写到9岁,竟然出了十几本集子。
其实,女儿出书,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成就,但反映了女儿的人生轨道是往良性的方向发展,也是她自信的体现。
育儿观念:如何培养孩子的勇气和自信
育儿观念:如何培养孩子的勇气和自信
在阳阳四周岁生日前夕,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商场有好多小朋友正在攀爬绳网,于是提议宝贝也去挑战一下自我。起初,看着搭建4、5米高的绳网,外婆持反对意见,觉得孩子太小等大些再去尝试这种“冒险性的”运动。听外婆这么一说阳阳自己也打起了退堂鼓。但此时,有个年龄相仿的小女孩跃跃欲试,妈妈就借机鼓励说:“阳阳你是个男子汉,小姑娘都OK,妈妈相信你也能行,如果试一下觉得害怕,我们就再下来,好吗?不尝试你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阳阳虽然有些胆怯,但因其生性比较好强,最终勉强同意试一试。
在接下来的实战中,孩子从攀上绳网哆哆嗦嗦的第一步到慢慢迈出一大步,从摇摇晃晃的惊恐到紧紧拉住绳索的坚定,从紧张的面部表情到悄悄露出自信的微笑……所有这一切都在妈妈和外婆的加油、鼓励声中发生着改变,连场上的工作人员也夸奖阳阳的表现很棒。随后,阳阳自信满满的完成了所有项目的挑战,还兴奋的连续玩了二遍。
通过这次网绳探险,深深的感悟到:孩子内在的潜质是无限的,大人通过眼神交换和言语鼓励所传递给孩子的信任感,是一种非常神奇的力量。这种力量会使孩子坚信:只要自己有面对挑战的勇气和信心,他就会变得越来越勇敢、越来越强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帮助孩子培养勇气、树立自信最好的方法,就是给他创造一个多元化的环境,让孩子多接触新事物。只要是在安全的前提下,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就应该尽可能的放手,让他以自己的方式去完成,然后在孩子寻求帮助的时候,多以坚定的言语告诉他“宝贝,我相信你能行”,久而久之,你的孩子就一定会变得充满阳光与自信。
育儿观念:不要总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的比!
晚上,嘟嘟在餐桌上问爸爸:“粑粑!粑粑!你知道你们家长最喜欢什么样的小孩吗?”爸爸想了想:“聪明一些的,懂事一些的乖孩子!”嘟嘟马上摇摇头,嘟着嘴巴说:“才不是呢!你们喜欢的是别人家的小孩啊!”
家长总是这样,在和人聊天的时候,谈到孩子,总会莫名其妙的就贬低自己的孩子,夸奖别人的孩子,甚至有些父母还整天唠叨唠叨去的,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进行攀比,然后输的还总是自己的孩子。
殊不知,这样的话语,带给孩子的是多么大的伤害!不要以为孩子还小,就什么都不懂或者什么都不在乎,当父母经常说这样的话时,大人给孩子的感觉是背叛和遗弃。
孩子可能因为小还不会反抗,但这种负面的不良影响会慢慢积累,孩子渐渐地不仅学会了嫉妒,还对父母产生怨恨,这种“别人家的孩子”会让孩子非常在意大人的看法,心灵也会变得异常敏感。
贬低孩子,具体有哪方面的危害?
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父母无论让孩子跟差生或优生比较,都是不健康的心理。经常跟差生比较容易让孩子沾沾自喜、自满自大,如果跟优生比较,听到父母表扬别人贬低自己,孩子会因为不如人而自尊受创。
伤害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不如人时,很可能孩子已经很失落,甚至正在想办法努力。如果无知的父母这么一对比,孩子感觉到大人的背叛——父母喜欢“别人家的孩子”,不喜欢自己,孩子无论在父母面前还是“别人家孩子”面前都会觉得低人一等,也没有了改变的动力。
孩子会抗拒反感
处于弱势的孩子被“别人家的孩子”比较是非常受伤的,孩子由于难受会抗拒反感,久而久之会产生逆反心理,比如“他那么好,你让他当你儿子”,“我就是烂泥扶不上墙,我就是这样子”,或者故意往差的方向表现,以表达自己的不满。
相信作为父母的你,也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不管是童年时学习成绩的对比,还是成年后工作的对比、相貌的对比、成就的对比等等,把你和别人做对比,你不如意时自然会非常的难过、不舒服,但你想过没有,身为父母的你,怎么也把这份难受转嫁给自己的孩子了呢?
“别人家孩子”给你带来了多少阴影,难道你已经遗忘了吗?如果你还记得,那你怎么会忍心把这份阴影带给你可爱的孩子呢?
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有每个孩子的个性,也有自己的脾气和发展路径,没有绝对的优秀和不优秀。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无需进行比较。毕竟,人生的马拉松,从来不是谁跑在前面就是赢了。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培育自己的孩子,让他长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我和儿子讲故事
从儿子三岁时起,讲故事就成了我和他每晚的“必修课”。如今儿子六岁了,讲故事依旧是我俩每晚的话题。我们讲故事的方式也由当初的我讲他听,发展到现在的我问他讲、他讲我听、他编我听。
我问他讲。比如讲《小鸭得救了》这个故事:一只小鸭在一口枯井边玩,一不小心掉到枯井里。小鸟看见了,赶忙去请大象伯伯来救小鸭。大象伯伯大步中亚一看,扭头就走,走到小河边,用鼻子吸足了水,跑到枯井边,把鼻子里的水放到枯井里。大象伯伯来回跑了几趟,小鸭浮出了井口,终于得救了。讲完故事后,我问儿子:①是谁救了小鸭?②是谁请来大象伯伯的?③大象伯伯怎么救小鸭的?④为什么小鸭不会被水淹死?⑤小鸡会游泳吗?由于儿子专心致志地听故事,因此这些问题都能顺利地回答。儿子回答完问题,我又设置了一个问题让儿子来思考:小军、小明两个小朋友踢足球
,一不小心把球踢到了一棵大树的树洞里,伸手掏够不着,怎么办?儿子想了好一会儿说:“用水灌,球就出来了。”我还鼓励儿子想其他办法,儿子很积极地动脑筋。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儿子的注意力得到了培养。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儿子学会了思考。
他讲我听。有的故事我讲过几遍后,儿子比较熟悉了这时我就要求儿子把这个故事讲给我听。儿子讲故事的时候,不光讲情节,而且一些精彩的词语我也要求儿子用原话来说。比如,在《白雪公主》故事中,对白雪公证形象的描绘是:“嘴唇红得像樱桃,皮肤白得像雪,头发像黑檀木一样闪闪发亮。”我要求儿子能准确地讲出来。有时候他忘记了,我提醒他,他能马上回忆起来。儿子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句与句之间的衔接是学龄前儿童及小学低年级儿童说话中的一个弱点,许多孩子不懂得怎样衔接两个句子,常听见孩子在说话时反复使用“然后”“后来”等词。在儿子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用词的技巧,让他学会使用一些转折词和表示时间的词,提高他语言表达能力。
他编我听。听了许多故事后,儿子学会了自己编故事,如《贝贝和小宇》《贝贝长翅膀》《妈妈永远年轻》《幼儿园的一天》等。虽然有些故事编得比较幼稚,但充满了孩子天真浪漫的幻想,展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每当他给我讲他编的故事时,我总是带着赞许的目光看着他,认真地听他讲故事。听完后,表扬他,鼓励他多编故事。有时还把他编的故事记下来,再读给他听。他看到自己编的故事被妈妈用笔记录下来了,会高兴得蹦起来。这是孩子的梦,我们做父母的应该让他有梦,应该让他的思想插上翅膀,去搏击长空。
我和儿子已经讲三年的故事
,我们还会讲很多很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