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大班教案《一拳一尺一寸》及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1-02-12 幼儿园一日教学活动方案 大班幼儿一日活动方案 设计一个幼儿园教学活动方案

大班教案《一拳一尺一寸》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健康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用连贯的语言讲述图片的内容,知道快上学了,要注意坐姿端正、握笔正确并注意用眼卫生,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一拳一尺一寸》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知道快上学了,要注意坐姿端正、握笔正确并注意用眼卫生。

2.能用连贯的语言讲述图片的内容。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图片2.作业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教师和说说小学的情景。

师提问:你知道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吗?

2.教师请幼儿观看,并引导幼儿观察A.教师请幼儿观看图片:神气的坐端正(一),并提问。

教师:他们上课时是怎么坐的?请你们来学一学。

B.教师:快上小学了,上课时要坐正,腰挺直,不靠到椅背上;仔细听讲,不随意和别人说话;积极动脑筋,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

C.教师和幼儿一起看:图片(二),并提问。

教师:小朋友在干什么?他是怎样拿笔写字的?

D.教师请幼儿学习书中的姿势完成作业。在幼儿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断表扬做得好的幼儿,并提醒握笔、用眼不正确的幼儿。

E.教师总结:握笔写字时,大拇指和中指握住笔的两旁,食指压在笔的上端,握笔时不要离笔尖太远也不要太近(一寸距离),把笔的中间靠在手的虎口位置。腰挺直(离桌面一拳距离),眼睛正视作业或黑板。

教师:上课的时候你的眼睛应该看什么地方?怎么看?为什么?眼睛看书时间长了应该怎么办?

F.教师小结:学习时,我们的眼睛应该正对着老师或者黑板,看书时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且,看的时间长了,应该让眼睛休息一下,可以做做眼保健操,也可以向远处看看。【289A.com 生日祝福语网】

3.教师提出问题和幼儿共同讨论并玩“小老师”的游戏。

A.教师:你还知道怎样做才能当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B.教师请幼儿玩“小老师”的游戏。

规则:请一名幼儿当小老师,其他幼儿当小学生,小老师讲故事或者出题目;然后再由小老师选出上课认真的幼儿再当小老师,循环游戏。

C.游戏过程中,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坐姿、用眼、握笔的正确方法。

教学反思:

过程的改变。远教案比较的传统,说教的地方比较的多,所以根据《指南》精神把教案改成具有可操作的、便于整理总结的、动静结合的活动,使孩子在探索中学习经验,掌握本领。“一拳、一尺、一寸”大家都知道,“一拳”代表“身前与书桌距离一拳”;“一尺”代表“眼睛与书本距离一尺”;“一寸”代表“(握笔)手指与笔尖距离一寸”。不知不觉中,和本四班的孩子相处已有一年的时间。“一拳、一尺、一寸”的写字姿势是我在课堂上强调得最多的一句话(自我感觉)。每次提醒,孩子们都在原有“坐姿”的基础上“端正”些许。但不提醒马上又会忘记,所以在活动开始时我不提任何的要求,看孩子怎样书写,用手机进行拍摄,把典型的动作拍下来,让孩子自己评说,发现问题自己解决。接着观看小学生的学习,感知我刚才的学习和他们比,还有那些地方做的不好,及时用儿歌进行小结,幼儿容易接受,最后让紧张学习后的眼睛得以休息,做做眼保健操。整个活动中,我把说教的部分设计成幼儿可以操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起引导作用,摆脱了枯燥的说教。

半日活动还是比较成功的,但也存在细节上的缺点,希望自己不断的完善,使课堂更加的有效。

幼儿百科:握笔是将笔夹在无名指和小指中间,依靠小指的力量把笔扣住。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延伸读

大班社会活动:《一拳一尺一寸》


活动目标

1.了解近视给生活带来的不便以及书写活动中的用眼卫生知识,重视保护自己的眼睛,知道书写时“一拳一尺一寸”的要求。

2.自制并学习运用书写辅助工具,保持“一拳一尺一寸”的书写姿势。

活动准备

1.铅笔,一寸宽的纸圈,一尺长的直尺,用彩色万通板裁好的长条板,照相机,视频投影仪。

2.活动前请幼儿进行关于“家里及周围其他人中有谁戴眼镜,为什么要戴眼镜”的调查。

活动过程

1.交流调查结果,了解近视给生活带来的不便。

(1)师:这几天,你们做了一些调查。家里及周围其他人中有谁戴眼镜?为什么要戴眼镜?

(2)请个别戴眼镜的幼儿讲述戴眼镜给生活带来的不便。

(3)教师小结:戴眼镜会有很多不便,比如下雨天看不清道路,喝热水时蒸汽会使眼镜变模糊。所以我们要注意保护眼睛,不戴眼镜。

2.通过讨论、交流调动幼儿保护视力的已有经验,了解保护视力的常识。

(1)师:怎样做能够保护我们的眼睛,让眼睛不会近视?(幼儿交流保护视力的方法。)

(2)教师小结,帮助幼儿提升经验。

师:少看电视,少玩电脑,在光线明亮的地方看书,画画、写字时姿势正确,这些都是保护视力的好方法。

(3)观看录像,了解书写活动中的正确姿势。

师:请看看图上这两个小朋友,他们在写字时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

(4)教师结合图片向幼儿介绍“三个一”的含义。

师:写字时身体要离开桌子一拳,眼睛离书本一尺,手指离笔尖一寸。老师这里有一张小学生写字的图片,请你们看看她是怎样做的。照她的样子做做看。(幼儿摆出正确的书写姿势,教师检查指导。)

3.制作书写辅助工具。

(1)激发幼儿自制辅助工具的愿望。

师:我们写字时怎样才能知道身体离桌子一拳,眼睛离书本一尺,手指离笔尖一寸呢?要做到“身体离桌子一拳”,我们只要手握拳头,放在桌子和身体之间就可以了。要想知道“眼睛离桌面一尺,手指离笔尖一寸”,老师也有很好的方法,等会告诉你们。

(2)学习测量身体离桌子一拳的方法。

(3)交代制作及使用测量“一尺”“一寸”工具的方法。

师:用直尺测量彩板的长度,把它和直尺对齐划一个印子,沿印子剪断,做成彩板尺。写字的时候就可以用它量一量眼睛到书本的距离是不是一尺。用小纸圈套在铅笔上,下面的边和铅笔刨过的边缘对齐,用的时候手握在小纸圈的上面,这就是一寸的位置。

(4)幼儿制作。

4.幼儿利用书写辅助工具按照正确的姿势书写数字。

(1)师:我们有了帮助我们正确书写的工具,就能保持正确的姿势了,别的班的小朋友还不知道怎样做呢。我们来拍几张照片教一教他们吧!

(2)幼儿书写数字,教师拍照,激励幼儿坚持正确的书写姿势。

延伸活动

家园合作,利用辅助工具提醒幼儿坚持用正确的姿势书写。

2020幼儿园大班教案《一寸虫》及教学反思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大班教案《一寸虫》”。让幼儿欣赏、理解故事内容,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和同伴一起尝试使用简单的方法进行测量,引发测量的兴趣,幼儿懂得遇到困难不要害怕、紧张,要多动脑,想办法。

活动目标:

1、和同伴一起尝试使用简单的方法进行测量,引发测量的兴趣。

2、欣赏、理解故事内容,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3、让幼儿懂得遇到困难不要害怕、紧张,要多动脑,想办法。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5、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课件、一寸虫若干、知更鸟尾巴、故事中的各种鸟卡片、各种鸟的记录表若干、指偶一寸虫。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本书,看看这是哪里?草丛里会有什么?

师:一寸表示一个东西的长度,请你们说说一寸虫有多长?(用手比一比。)

师:一寸虫到底在草丛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提问:你觉得一寸虫能正确量出知更鸟的尾巴吗?

(评析:首先,通过谈话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说说一寸的长度,并用手比一比,再结合老师出示的一寸虫,帮助幼儿了解了一寸所表示的实际长度,帮助幼儿建立一寸虫长度经验,为测量活动作准备。)

二、初次测量,学习首尾相连的测量方法。

师:老师在桌上也放了知更鸟的尾巴,还有一寸虫,请你们去帮帮一寸虫吧,去摆一摆,看看用了几条一寸虫,算一算知更鸟的尾巴到底有多长。

1、请幼儿俩俩合作,运用“一寸虫”当测量工具,依次摆放一寸虫,测量一寸虫的长度。

2、个别说说用了几条一寸虫,集体验证测量方法。

3、教师小结:原来知更鸟的尾巴长度是3寸。

4、师:你们在量的时候用了三条一寸虫,可是在那密密的草丛里只有一条一寸虫,怎么量呢?

5、介绍首尾相连的测量方法:一寸虫爬一次作记号,爬一次作记号,然后数记号有几个就是几寸长。

(评析:初次测量的目的在于了解幼儿的原有经验,体现了“幼儿在前,老师在后”的教育理念。在幼儿测量的基础上,引导幼儿验证测量结果,学习首尾相连的测量方法,给孩子们很好的测量方法的引导和梳理。)

三、结合故事情节,开展二次测量。

1、师:知更鸟放走了一寸虫,这个故事就在森林里传开了。好多鸟都找来了,它们是谁?认识吗?

它们会请一寸虫量量什么?

2、二次测量要求:请你独自一人用一条一寸虫,运用首尾相连的方法测量上述三种鸟的嘴巴、腿和全身的长度。

3、师:三种鸟量出来的结果是几寸呢?

(评析:在这个环节中,组织幼儿给其他鸟类测量最钟爱的东西,通过实践操作,巩固首尾相连的测量方法。)

四、生生互动,开展第三次测量。

1、师:树丛里的鸟都有自己钟爱的地方,那你们有自己最钟爱的地方吗?你最钟爱身体的那个部分呢?为什么?请你和一个好朋友拿一条一寸虫,量一量朋友钟爱的地方有多长。

2、交流验证,你朋友最钟爱的地方有多长。

(评析:进行第三次测量,联系幼儿实际,引导幼儿给自己的好朋友测量最钟爱的地方,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巩固测量方法,并且提升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变枯燥的数学学习为有趣的游戏活动。)

五、再见,一寸虫——感受一寸虫的机智。

1、师:有一天,一寸虫碰到了一只夜莺,夜莺有世界上最美妙的歌声,它要请一寸虫来量它的歌声,歌声怎么量啊?

2、教师小结:一寸虫听着歌声,量着、爬着,歌声听不见的时候,一寸虫就逃走了……

师:一寸虫以后还会碰到危险吗?

师:你们在生活中也会碰到危险,那你们怕吗?为什么?

(评析:美妙的歌声升华了活动的主题,让孩子们通过绘本本身的寓意,表达并感受着一寸虫的机智,而且更多体验了情感的要素,让幼儿懂得遇到困难不要害怕,要多动脑子想出办法来,感受一寸虫的机智。)

活动反思:

活动中,老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经验化、探究化、过程化、多元化”的活动环境,让幼儿随着一寸虫遇到的种种危险去感知、去思索、去寻找方法,将预设的目标融入游戏活动中,使幼儿主动依据个人的已有经验、认知水平,愉快地学习;同时,也告诉孩子,在生活中,我们随时都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有很多事情并不是靠强壮的身体或力气大就可以解决的,而动动脑、用智慧来解决问题,往往会比那些外表看似强大的力量来得更有力!就像一寸虫一样,它脆弱得不堪一击,但它化解危机、解救自己生命的方法,无关身体大小,也无关力气大小,而是对自己的认识和善用自己的智慧。

幼儿百科:虫广义上可用于对某些生物的泛称,并不局限于节肢动物门。如原生动物门中的鞭毛虫、肉足虫、纤毛虫;扁形动物门中的涡虫、绦虫、吸虫等。还有腔肠动物幼年期的浮浪幼虫等,但非昆虫。

幼儿园中班教案《一寸虫》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运用绘本中的“一寸虫”进行测量,了解首尾相连的测量方法。

2、欣赏绘本,感受一寸虫的机智和勇敢。

3、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绘本《一寸虫》PPT,幼儿两次操作的测量材料。

活动过程:

一、你好,一寸虫

1、出示PPT

师:今天老师和你们来分享一个关于一寸虫的故事。这个一寸虫只有一寸长,找一找它在哪里?

2、出示一寸虫小结:一寸虫是以它身体的长度“一寸”起的名字;一条一寸虫就是一寸长。

二、初次测量

1、PPT故事推进

师:一寸虫生活在美丽的草丛里,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在一个春天的早晨,天气晴朗,一寸虫决定出去散步,就在这个时候,它遇见了一只肚子饿得咕咕叫的知更鸟。(课件第二页)

师:知更鸟看见一寸虫就笑了,为什么?原来知更鸟遇到了美食。一寸虫会怎么办呢?

师:我们来听一听一寸虫怎么说。一寸虫忙说:不要吃我,我是一寸虫,我很有用,我会量东西。一寸虫怎么说的,它有什么本领?

知更鸟听了之后会说什么呢?(课件第三页)真的吗?那你量量我的尾巴。如果你量不好,我要吃掉你。

师:一寸虫说,那容易。说完它就用自己的身体帮知更鸟量尾巴了,那我们小朋友想不想和一寸虫一起量一量知更鸟的尾巴呢?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每人一张知更鸟的图片和许多的一寸虫,看看知更鸟的尾巴在哪里?我们和一寸虫一样,用它的身体测量知更鸟的尾巴,从尾巴的最上面一直量到尾巴的底部。

2.幼儿尝试测量,教师巡回指导。

师:一条一寸虫是一寸长,量一量知更鸟的尾巴有几寸长?别量错咯,量错了知更鸟会吃了它。

3.交流

师:一寸虫已经量好了,我们小朋友量好了吗?你来说说看,知更鸟的尾巴有几寸长?你是怎么量的?(视频展示)

师小结:从尾巴的上面开始,一条接着一条往下量,中间不能有空隙也不能叠起来,一直量到尾巴的底部。

4.通过PPT动画操作,集体验证测量方法。

师:我们来看看一寸虫是怎样量的。它也是从尾巴的最上面,一条接着一条往下量,中间不能有空隙也不能叠起来,一直量到尾巴的底部。原来知更鸟的尾巴有三寸长。知更鸟说:你量对了,我的尾巴就是三寸长,你走吧!

三、第二次测量。

师:一寸虫量出来了知跟鸟尾巴的长度,顺利躲过了一场灾难。它能量尺寸的本领也被大家知道了,看!还有很多鸟都来找它帮忙!

1.点击PPT,图片中出现了三种鸟

2.师:巨嘴鸟请它量它的嘴巴有几寸?蜂鸟要量一量它嘴巴到尾巴得全身有几寸?苍鹭要量一量它的脚有几寸?

3.测量要求:运用首尾相连的方法测量上述三种鸟的嘴巴、腿和全身的长度。

师:这么多鸟儿我们来帮一寸虫一起量吧。测量的时候要一条接着一条,中间不能有空隙。

4.交流验证

师:你告诉大家你量的是什么?它有几寸长?谁和他一样的?来演示一下。

师:刚刚小朋友帮助一寸虫量了巨嘴鸟的嘴巴、蜂鸟的全身和苍鹭的脚,大家都十分开心。

四、再见,一寸虫

1.师:这时,森林里最最会唱歌的夜莺也让一寸虫量一量它的歌声。一寸虫说:我要怎么量歌呢?我只量东西,不量歌声,夜莺说,不,我就要你量出我的歌声,也不许别人帮忙,如果量不出我的歌,我就把你当早点吃掉。

2.借助PPT故事小结

师:一寸虫想了想,想出了一个办法。说,你唱吧,唱的越多越好,夜莺唱啊唱,一寸虫一寸一寸量啊量量啊量量啊量,越量越远,一直量到夜莺看不见,它跑到草丛里逃走了。

五、延伸活动。

你喜欢一寸虫吗?为什么?

小结:一寸虫特别机智、勇敢,它用自己本领,两次逃脱了被吃掉的危险。

活动反思:

活动中,老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经验化、探究化、过程化、多元化”的活动环境,让幼儿随着一寸虫遇到的种种危险去感知、去思索、去寻找方法,将预设的目标融入游戏活动中,使幼儿主动依据个人的已有经验、认知水平,愉快地学习;同时,也告诉孩子,在生活中,我们随时都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有很多事情并不是靠强壮的身体或力气大就可以解决的,而动动脑、用智慧来解决问题,往往会比那些外表看似强大的力量来得更有力!就像一寸虫一样,它脆弱得不堪一击,但它化解危机、解救自己生命的方法,无关身体大小,也无关力气大小,而是对自己的认识和善用自己的智慧。

幼儿百科:虫狭义上是指动物界中无脊椎动物的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动物,六足动物总纲(包括原尾、弹尾、双尾、昆虫四纲)均泛称昆虫。所有生物中种类及数量最多的一群,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动物,已发现100多万种。

大班数学教案《一寸虫》及教学反思


设计思路:

本次数学活动以绘本《一寸虫》为载体,借助故事情境,引发了他们对测量的兴趣。以故事情节发展为线索,让幼儿进行由浅入深的三次操作(测量),从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测量→只用一条一寸虫进行准确测量→经验拓展的身体测量,通过幼儿的实践操作、讨论交流、互动学习获得正确的测量方法。活动结束以开发性的结尾将幼儿已有的测量经验引向一个更为广泛的空间。

活动目标:

1.和同伴一起尝试使用简单的方法测量,初步感受首尾相连的测量方法,引发幼儿测量的兴趣。

2.在故事的情境中,感受一寸虫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智慧。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

绘本《一寸虫》PPT,幼儿三次操作的测量材料。

活动过程:

一、介绍角色引发兴趣提问:

(1)草丛里会住着谁?

(2)介绍一寸虫,预估一寸虫的长短。

二、解决问题实践操作

1.欣赏故事第一段,引发幼儿测量兴趣

(1)讲述故事第一段,体验一寸虫的危险。

(2)操作:用自己的方法测量知更鸟尾巴的长度。

(3)展示交流:你们量出知更鸟的尾巴有多长?()是怎么量的?

(二)理解故事第二段,尝试只用一条一寸虫进行准确测量。

1.认识巨嘴鸟、蜂鸟、苍鹭提问:

(1)你认识这些鸟儿吗?

(2)她们最喜爱自己身体什么部位?

2.操作:用一条一寸虫为鸟儿测量它喜爱的部位有多长?

3.交流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三、巩固拓展经验提升

1.讨论:你最喜欢自己身体的哪一个部位?为什么?

2.操作:相互合作用一寸虫测量朋友喜爱的部位。

3.交流测量的结果。

四、欣赏结尾抛出问题

活动反思:

活动中,老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经验化、探究化、过程化、多元化”的活动环境,让学生随着一寸虫遇到的种种危险去感知、去思索、去寻找方法,将预设的目标融入游戏活动中,使学生主动依据个人的已有经验、认知水平,愉快地学习;同时,也告诉孩子,在生活中,我们随时都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有很多事情并不是靠强壮的身体或力气大就可以解决的,而动动脑、用智慧来解决问题,往往会比那些外表看似强大的力量来得更有力!就像一寸虫一样,它脆弱得不堪一击,但它化解危机、解救自己生命的方法,无关身体大小,也无关力气大小,而是对自己的认识和善用自己的智慧。

幼儿百科:虫,狭义上是指动物界中无脊椎动物的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动物,六足动物总纲(包括原尾、弹尾、双尾、昆虫四纲)均泛称昆虫。

相关推荐

  • 大班社会活动:《一拳一尺一寸》 活动目标 1.了解近视给生活带来的不便以及书写活动中的用眼卫生知识,重视保护自己的眼睛,知道书写时“一拳一尺一寸”的要求。 2.自制并学习运用书写辅助工具,保持“一拳一尺一寸”的书写姿势。 活动准...
    2019-12-12 阅读全文
  • 2020幼儿园大班教案《一寸虫》及教学反思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大班教案《一寸虫》”。让幼儿欣赏、理解故事内容,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和同伴一起尝试使用简单的方法进行测量,引发测量的兴趣,幼儿懂得遇到困难不要害怕、紧张,要多动脑,想办法。 ...
    2020-06-18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教案《一寸虫》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运用绘本中的“一寸虫”进行测量,了解首尾相连的测量方法。 2、欣赏绘本,感受一寸虫的机智和勇敢。 3、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绘本《一寸虫》...
    2020-12-14 阅读全文
  • 大班数学教案《一寸虫》及教学反思 设计思路: 本次数学活动以绘本《一寸虫》为载体,借助故事情境,引发了他们对测量的兴趣。以故事情节发展为线索,让幼儿进行由浅入深的三次操作(测量),从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测量→只用一条一寸虫进行准确测量→经...
    2020-12-01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用尺量一量》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和学习直尺的使用方法。 2.欣赏各种尺子(直尺、三角尺、卷尺等),了解其不同的作用。 3.萌发对测量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喜欢数...
    2020-11-19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了解近视给生活带来的不便以及书写活动中的用眼卫生知识,重视保护自己的眼睛,知道书写时“一拳一尺一寸”的要求。 2.自制并学习运用书写辅助工具,保持“一拳一尺一寸”的书写姿势。 活动准...

2019-12-12 阅读全文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大班教案《一寸虫》”。让幼儿欣赏、理解故事内容,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和同伴一起尝试使用简单的方法进行测量,引发测量的兴趣,幼儿懂得遇到困难不要害怕、紧张,要多动脑,想办法。 ...

2020-06-18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运用绘本中的“一寸虫”进行测量,了解首尾相连的测量方法。 2、欣赏绘本,感受一寸虫的机智和勇敢。 3、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绘本《一寸虫》...

2020-12-14 阅读全文

设计思路: 本次数学活动以绘本《一寸虫》为载体,借助故事情境,引发了他们对测量的兴趣。以故事情节发展为线索,让幼儿进行由浅入深的三次操作(测量),从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测量→只用一条一寸虫进行准确测量→经...

2020-12-01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和学习直尺的使用方法。 2.欣赏各种尺子(直尺、三角尺、卷尺等),了解其不同的作用。 3.萌发对测量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喜欢数...

2020-11-19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