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愿意自己玩、表率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1-01-12 幼儿园游戏的作用 我们的幼儿园活动方案 我们的城市幼儿园说课稿表率的作用
每当让幼儿搬着小椅子来老师身边时,幼儿们有的推着椅子,有的拖拉着椅子,有的把小椅子举过头顶,再重重地放到地上。这时地板的响声、孩子们的吵闹声此起彼伏,活动室里乱哄哄的。这种现象屡禁不止,今天又出现这一幕。我灵机一动,抱起一把小椅子,大声说:“小椅子,你受伤了吗、?他弄疼你了吗?”我又低声说;“小椅子,不要哭,我抱抱你,你就舒服了。”这时活动室里倒安静下来了,纷纷抱起小椅子轻轻的放下,我微笑着望着孩子们。
从这个事情中,我感受到了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幼儿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幼儿的模仿性强,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言传身教,有时老师的大声吆喝,还不如亲自示范给力的多。
我们愿意自己玩
有一天,我想让孩子们在户外活动中尝试自由活动,便说:“今天请小朋友自由活动,不过活动的时候老师有几个要求:一是玩的时候注意安全,不追逐打闹,不猛跑猛停,防止摔伤。二是要在老师的周围活动,不跑到远处去,让老师看得见。三是有什么事情及时向老师汇报。“小朋友能做到吗?”
“能“!孩子们顿时欢呼起来。
一会儿工夫,孩子们便开心的玩了起来。我仔细观察了一下,他们有的在做游戏,有的在藏猫猫,有的蹲在地上看蚂蚁,还有的在练功夫······活动结束的时候,孩子们意犹未尽,纷纷对我说:“老师,明天还让我们自己玩吧!”
孩子们为什么愿意自由活动呢?在自由活动中,幼儿可以无拘无束地表达情感和能力,或高兴或伤心,他的一举一动才是真实情感的流露。他们可以毫无压力,无拘无束地调动各种感官按照他们自己的“学习大纲”锻炼.;学习、探索、发现、交流、分享、表达、表现。这时的幼儿是最真实的,思维是最活跃的。
但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也时常看到教师因为怕出事故或其他种种原因而不敢放开幼儿自由活动,幼儿总是在老师的约束下进行集体活动。
通过这次自主活动,我深刻认识到:保证幼儿的自由活动,让幼儿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幼儿自己能想的就让他自己想,幼儿自己能做的就让他自己做吧!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我们要自己玩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我们要自己玩”!
我班有几个孩子特别爱打打闹闹,每天晨间活动,总爱争夺和乱丢玩具,还欺负较老师的小朋友,干扰同班活动。
我花了许多心思,却始终没能改变这一现象。
一天活动时,我走到正在打闹的建伟和浩伟,面前问:“你们为什么不好好玩呢?”他们抢着说:“我们不要这样玩。
”“天天玩这些玩具,一点没意思。
”我问:那你们想怎么玩?”“我们要自己玩!”“我们要玩警察捉小偷!”“我们要玩解放军打仗!”他们争先恐后抢着回答。
我同意了他们的要求,让他们自由结伴游戏。
只见建伟、浩伟等四个小朋友腰里插上木棍,在泥坑里“挖地道”“埋地雷”“建工事”。
建伟、浩伟等几个小朋友在玩“警察捉小偷”。
他们平日玩时总发生争吵,可今天却配合默契,玩得有滋有味。
这是我才领悟到:他们要做小主人,玩真正自己的游戏。
我们幼儿教师不能忽视孩子的想法,在和幼儿的关系上,应坚持、平等,要理解、信任、尊重幼儿,赋予幼儿主人翁思想。
我们要自己玩。
不知道本文“我们要自己玩”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明天还让我们自己玩
户外活动时间,刚想组织孩子们进行游戏,忽然想:每天都是老师有条不紊的组织活动,今天何不让孩子们尝试一下自由活动呢。
于是我说:“今天小朋友们可以自由活动,玩自己喜欢的游戏,不过活动的时候老师有几个要求:一是玩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不追逐打闹,不要乱跑,防止摔倒,二是不能跑到远处去玩耍,三是有什么事情及时向老师报告,小朋友能做到吗?”
“能!”孩子们顿时欢呼起来。
一会儿,孩子们便各自开心的玩起来了。
我仔细观察地观察着孩子们:他们有的分组做起了游戏,有的观察地上的小蚂蚁,有的在模仿,还有的蹲在草地上……活动结束的时候,孩子们意犹未尽,纷纷对我说:“老师,明天还让我们自己玩吧!”
没想到一次随意的自由活动却收到这么好的效果,不禁反思这次组织的自由活动,给了我很多的启示:
首先,自由活动是观察和了解孩子的最好窗口,在自由活动中幼儿可以无拘无束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能力。
其次,自由活动有利于因势利导、随机教育,幼儿是自由活动的主体,只有当幼儿的各种感官被充分调动起来,动手、动脑,自由表现、自由探索时,他的一举一动才是真实情感的流露,因而此时的随机教育的契机最多。
而我们可以随时捕捉到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教育。
轻描淡写、我们要自己玩
轻描淡写振豪小朋友气喘呼呼地跑来告状,神秘地凑近我耳边说:“刘老师,春涵和映萱亲嘴。”说完站在一边,像做了件大事情一样自豪。幼儿园里类似的事情以前也发生过,老师通常跟小朋友单独谈谈,或训斥一番,或追根问底,像处理什么大案件一样,使得小朋友们好奇心增强,越发特别注意这方面的事了。
我和振豪一起走进教室,春涵呆呆的站在一边,映萱在抹眼泪呢,其他小朋友围着他俩七嘴八舌。我走过去蹲在映萱跟前,握着她的手说:“映萱,春涵是喜欢跟你做好朋友才亲你的,你告诉他,亲小嘴巴不卫生,会传染病的,还是像老师一样握握你的手,或亲亲你的腮,好不好?”映萱委委屈屈地抬头看了看我,,然后点了点头
,笑了。孩子们也笑了。
拉着映宣和春涵的手,我们一起跑进了小朋友们的游戏圈里,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
孩子们是纯洁、可爱、天真无邪的,他们判断力差,模仿性强。对于发生在他们中间类似的事,我们教师不必大惊小怪,可用孩子们容易接受的、轻描淡写的方法来处理,效果反而好些。
我们要自己玩
我班有几个孩子特别爱打打闹闹,每天晨间活动,总爱争夺和乱丢玩具,还欺负较老师的小朋友,干扰同班活动。我花了许多心思,却始终没能改变这一现象。
一天活动时,我走到正在打闹的建伟和浩伟,面前问:“你们为什么不好好玩呢?”他们抢着说:“我们不要这样玩。”“天天玩这些玩具,一点没意思。”我问:那你们想怎么玩?”“我们要自己玩!”“我们要玩警察捉小偷!”“我们要玩解放军打仗!”他们争先恐后抢着回答。我同意了他们的要求,让他们自由结伴游戏。只见建伟、浩伟等四个小朋友腰里插上木棍,在泥坑里“挖地道”“埋地雷”“建工事”。建伟、浩伟等几个小朋友在玩“警察捉小偷”。他们平日玩时总发生争吵,可今天却配合默契,玩得有滋有味。这是我才领悟到:他们要做小主人,玩真正自己的游戏。我们幼儿教师不能忽视孩子的想法,在和幼儿的关系上,应坚持、平等,要理解、信任、尊重幼儿,赋予幼儿主人翁思想。我们要自己玩。
幼教随笔:老师,我们要自己玩
教师处理不慎,那些渴望公平的孩子就会感到失落,所以说幼儿教师是幼儿依恋和信任的人,也是幼儿模仿学习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孩子心中渴望什么,做孩子的知心人。
一、老师,我们要自己玩
我班有几个孩子特别爱打闹,每天晨间活动时,总爱争夺和乱丢玩具,还欺负弱小的小朋友,干扰其他伙伴活动。我花了许多心思,却始终没能改变这一现象。
有一天活动时,我走到正在大闹的孙令财和高剑朝面前说:“你们为什么不好好玩呢?”他们抢着说:“我们要自己玩。天天玩这些玩具,一点没意思。”我又问:“那你们想怎样玩?”他们看了看我,说:“我们要自己玩!”“我们要玩警察抓小偷!我们要玩骑大马!”他们争先恐后抢着回答。我同意了他们的要求,让他们自由结伴活动同时强调注意安全。只见孙令财、高剑朝、宋永福、孙文峰等几位小朋友腿下挟上木棍,手里举起马鞭在沙地里奔跑。少杰、云飞等几位小朋友在玩“警察抓小偷”。他们平日里玩时,总发生争吵,向老师打小报告,可今天却配合默契,玩得有滋有味,并且把其他小朋友也吸引过来。看着他们高兴的劲儿这时我才领悟到:他们要做小主人,玩真正自己的游戏。
因此,我们幼儿教师在一日活动中不能忽视孩子的想法,在教师和幼儿之间,应坚持民主、平等,要理解、信任、尊重幼儿,赋予幼儿主人翁思想。不要让孩子的活动受到制约。
二、争抢中孩子心中渴望什么
一次户外活动时,我听到宋雅欣小朋友大声说:“你们别争了,再争我就告诉老师。”于是,我赶紧走过去问个究竟。柴禹小朋友哭着说:“老师,这个球是我拿的,文锋又过来抢。”我严肃地说:“球是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可以玩,但球是柴禹先拿的,你说应该怎么解决?那里还有很多球,你为什么不去拿另一个呢?如果你和小朋友争枪,无论谁都不会喜欢你的。”听到老师的批评,他不服气地走了。其他小朋友都高兴的望着我。
虽然这件事情过去了,但我的脑海中,常常浮现出孩子们喜悦之情。在一日活动中,幼儿之间大欺小、强欺弱的事经常发生,如果
教师处理不慎,那些渴望公平的孩子就会感到失落,所以说幼儿教师是幼儿依恋和信任的人,也是幼儿模仿学习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孩子心中渴望什么,做孩子的知心人。
别这样去表达自己的“好意”
户外活动时,几个男孩正在攀登架前跃跃欲试,但试了几次都未成功。我正想着是否给予帮助,高高的攀登架上忽然出现了一个灵巧的身影,我本能地大叫起来:“扬扬,小心点!”扬扬的笑容立刻僵住了,停在那里无所适从。而后他缓缓地垂下头,身体慢慢地往下挪,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恐慌:“老师,我错了。”扬扬的声音怯怯的。“你哪儿错了?”扬扬的紧张让我有点莫名其妙。扬扬不敢直视我:“我不该上攀登架,”扬扬受惊的样子让我回想起一幕又一幕的情境:当伟伟兴高采烈地尝试新发明的游戏时,我总是替他捏一把汗:“伟伟别玩危险游戏!”当鑫鑫登梯爬高时,我总是一脸的紧张:“鑫鑫,不许!”当浩浩在水池里探索物体的沉浮时,我总是对他说:“小心,休息一会儿。”……为了孩子的安全.我总是“好意”地限制他们做一些他们喜欢做的动作。今天,我的“好意”显然阻碍了扬扬的尝试,使他失去了一次挑战自我的机会。
我的“好意”是在保护孩子的安全,还是在限制孩子的发展?
带着反省和内疚。我对扬扬:“你是个勇敢的孩子,老师相信你能爬得很高,但胆大还要心细,不要紧张,去玩吧!”轻柔的话语消去了扬扬僵硬的表情,紧紧的拥抱消除了他的胆怯与戒心。“加油!加油!”孩子们在我的带动下为扬扬拍手助威。在大家的鼓励声中,扬扬十分敏捷,稳稳当当地到达攀登架顶部,他自豪地向我们挥手,脸上洋溢着自信。
扬扬快乐的神情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教师不能简单地以“小心点”“别这样”去表达自己的“好意”,否则会给孩子带来不安和压力,影响孩子的自主发展。比较合适的做法是教师既鼓励孩子大胆尝试,又暗中关注,适时支持,让孩子体会到自主探索、成长的快乐。
自己做的玩具更好玩
咱老师和小朋友做的娃娃可赶不上我爸爸给我买的变形金刚好——这是一位幼儿在做做玩玩活动中所表露的思想情绪。虽然他的想法可以理解,有一定道理,但我仍觉得有必要“矫正”一下他以及可能其他幼儿也会有的这种情绪。我从改进喜乐瓶娃娃入手,经过一番设计并与幼儿共同努力,使得喜乐瓶娃娃变得更漂亮,更有趣——能用手操作进行活龙活现的表演了。我给幼儿示范表演了一下,惹得幼儿哈哈大笑。幼儿也都会表演了。这一来,全体幼儿包括那位变形金刚的小主人都喜不自胜,对喜乐瓶娃娃爱不释手。然后,我组织幼儿进行了一场小小的讨论,说说我们为什么要自己动手来做玩具,自己动手来做的玩具好不好,为什么好,比起爸爸妈妈给买的玩具有什么不一样,幼儿讨论得很热烈,有的说,我们自己制作玩具,就可以节省钱,可以变没用的材料为有用材料。有的说,我们自己制作玩具,学习本事,就能变得聪明能干,将来长大了就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有的说,买来的玩具虽然也很好,可是咱们自己做的我觉得更好,更有意思。有的颇为“偏激”地说:老师,买来的玩具都不好!都比不上自己做的好!……到这时,我才感到比较圆满地实现了组织开展这一做做玩玩活动其中德育方面的有关目的要求。
2、她会大声说话了
我们班有个小朋友叫郝嘉惠,她长得很漂亮,也很讨老师的喜欢,就是有一个缺点——性格内向,不和老师小朋友交流。这天,孩子的父亲气乎乎的找到了我,说孩子的书包拉链被小朋友弄坏了,跟老师说,老师不理她,我根本就不知此事,于是我问孩子什么时候告诉老师了,嘉惠说放学时,我说你的声音肯定很小,老师没听见,以后能大点声吗?孩子使劲的点了点头。一场误会过去了,我就想着怎样让孩子大声说话。一天,孩子们陆陆续续地都回家了,留下了嘉惠和雨雨,我拿出了自己喜欢的零食说:“我饿了,我要吃好吃的了,你们要吃吗?”雨雨小朋友还没等我说完就要从我的手里拿吃的了,而嘉惠小朋友在一旁站着不动,瞪着眼睛看着我手里的零食,我又问“嘉惠要吃吗?”她低下了头,默默地点点了头。于是我灵机一动装傻说到:“你到底吃不吃啊?”她用低的几乎我听不到的声音说:“要吃”“哦!要吃啊!快给你吃吧!”我夸张的口气也感染了她,她低低地说了一句“谢谢老师”。我一阵欢喜,便和她交谈起来,她终于说话了,“我也喜欢吃饼干”并且脸上有了笑容,我又连续和她说了好久的话,聊了好多的问题,聊着聊着她妈妈来接她了,这次,她大声的跟我说:“老师,再见。”看到她大声说话,妈妈激动的亲了她,并连忙向我致谢:“老师,你真有办法,让嘉惠大声说话了,谢谢!”我想每个孩子都会很开朗,只是要有一个环境,一个和家一样的环境!
3、孩子们的突发奇想
我们幼儿园的厕所离教室很远,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安全,每天上厕所时,都有老师带队领着孩子们去。来回途中,孩子们表现的很无聊,有的孩子在说话,有的边走边玩,有的打闹,秩序有点混乱。
为了让孩子们守秩序,我让孩子们说:“小手甩起来,小脚抬起来。”让孩子一边喊着一边甩着小手,抬起小脚,刚开始时走的很神气,时间久了,孩子们没了兴趣。
爱玩沙子的我们
今天阳光明媚,我决定带领我班的宝贝们出去大玩一番,出去一看就是滑梯,蹦床,攀登架,秋千。。。。。。突然嘉兴对我说;‘老师咱玩沙子去吧’我转身一看,那堆不起眼的沙子吸引了我班宝贝的眼球,我笑眯眯的看了看他们,‘好吧,去玩吧’一听我发话了,孩子们兴奋地跑了过去。宝贝们马上就开工了,铲车,铲子,瓶子,罐子。。。立刻派上了用场,看着他们玩的不亦乐乎啊,我在想我们小时候也是好玩沙子,一玩沙子就忘了自我,于是我想我也跟他们一块玩吧,我就凑到了我班宝贝之间,艺航,家旭一看我来了就说‘老师你也来跟我们一起玩沙子吧’其他孩子也起哄,老师我们一起玩,我们堆各大城堡好不好,我说‘好啊’我们就一起动手,楚航说话间就对了一间大屋子,还有花啊、草的可漂亮了
,宝贝们你堆一个我堆一个,转眼间我们的‘大城堡’就出现在眼前了,孩子们大声地喊着老师你快看啊,我们的‘大城堡’可漂亮了,我说‘当然漂亮了,这可是我们班的宝贝们堆出来的,’他们听我说,都高兴的笑了,我听见他们的笑声我欣慰的笑了,我们的宝贝们都很棒!
我们一起玩
在一次玩七巧板活动时,为了公平起见,我给每个孩子八个图形,让他们随意拼成一个物体。孩子们用手中的小图形拼成了汽车、房子、飞机,玩的非常开心。我仔细观察着每个孩子有创意的表现,这时,文文突然哭兮兮地跑过来说:“老师,奇奇抢了我的积木。”我来到奇奇身边,他理直气壮地说:“我没抢,这是我掉了的。”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争了起来。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都是“小皇帝”,缺少谦让与合作,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总是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作为老师,我决定让他们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看见两人吵了起来,旁边的孩子也参与了进来。有的说,是奇奇拿文文的,有的说,数一数就知道了。对,数一数!这时,晨晨数了数两人的积木,文文七个,奇奇的八个。咦?还有一个积木呢?原来还躺在地下了。小小的一场“抢玩具”风波就这样结束了。虽然他们自己解决了问题,奇奇向文文道了谦,但我心里还是觉得应想个更好的办法来教育孩子们,怎样与同伴和睦相处?
我低着头继续观察着孩子们的表现,走到但嘉木面前时,我发现她没有积木。于是我问:“你的积木呢?”她笑着说:“我和罗荣倩雯放在了一起,谁想玩几个就拿几个。我让她先玩呢!”“真的呀,你们的办法真好!”我的心情一下子豁然开朗。谁说每个孩子都自私?这不是教育孩子们最好的例子吗?于是,我让孩子们停下来安静地听但嘉木介绍她们的玩法。而且,我说,老师非常赞赏这种做法。经我一提示,许多孩子都主动把积木放在了中间,自己需要几个就拿几个,不争也不抢。看到这和谐温馨的画面,我不由的为榜样的神奇作用所感动着。
我想,在教师组织的每一次活动中,应该有知识技能的目标,也应该有情感、性格和良好品质的目标,而且后者应占主要位置。我们应利用活动中突发的事例来教育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品质和习惯,这才是孩子们一生受益的,也是我们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