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心得之体能训练
发布时间:2020-11-19 幼儿园体能训练说课稿 幼儿园体能游戏 幼儿园体能课教案 育儿心得之体能训练从儿子出生那刻起,我就非常看重孩子能否自由自在的活动。尽管当时婆婆和她的妹妹总是说要给孩子绑手,但我从来不把他包起来,我只想用科学的方式去养育一个宝宝,什么传统,什么古人语,都通通一边去。
儿子出生在8月大热天,不外出的话我就只给他穿一件上衣和一个尿不湿,空调房里盖床极薄的蚕丝被就ok了。此外我不允许爷爷奶奶总是抱着他,我总觉的要创造条件让孩子自由活动,因为这件事情婆婆极为生气,她总觉得我不让她抱孙子,但我没有妥协,我坚持着自己的育儿方式。
每个孩子动作发展的速度不一样,只有不断地练习,不断地运动,动作才能发展的快些。可乐在肚皮里就被断定是个大头宝宝,别人3个月能抬头,可是他不行,所以我们总是让他俯卧在床上训练他抬头。两个半月开始去婴儿馆游泳。后来训练他翻身。4个月以后经常让他玩拉铃铛游戏:这个游戏很有趣,玩法就是把宝宝放小床上,找根绳子,一头系着铃铛挂在高处,一头绑在宝宝的手上,然后宝宝动手的时候,铃铛会被拉动,并发出声音,这时候他会觉得很有趣,便会拼命的动,刚开始的时候是四肢乱动,但是玩几次之后他便会发现只有小手动才会响,然后可以给他换另外一只手,四肢轮流玩,他肯定会玩的很高兴。8-9个月练习爬行,爬行的经历真是难忘啊。
在我怀孕期间,看过很多育儿书籍,所以明白爬行的重要性。可乐8个月后天气逐渐暖和起来,可是他并没有爬行的欲望。不管你拿什么玩具去逗他,他都没想法。于是我跟老公每天有空了就训练他爬行。我拿根床单吊着他,老公拿玩具在前面吸引他,训练了一个月,都不太有效果,他总是不会曲膝。后来我们就把他一个人扔在书房里,然后自己躲到外面让他看不见,这时他急啊,急的想追,就开始爬了。但是还是不会曲膝,爬行的时候是一只脚曲一下,身体往前挪一下,一只脚拖着,就像士兵打仗时的匍匐前进。
爬行到11个月多了练习走路。走路的过程对我来说非常痛苦,那段时间白天弯腰扶他走路,晚上腰疼的睡不着。每次孩子摔跤我都不紧不慢地把他扶起来,即使着急也要克制,要让孩子感觉到摔跤是难以避免的,仅仅是一件小事情而已。有些老人或者妈妈,看到宝宝摔跤了就会尖叫着跑过去扶他,可能你没想到的是,孩子其实并不疼,是你的尖叫声吓哭了他。可乐到13个半月才会独自行走。从那以后,孩子每次摔跤,我就鼓励他自己爬起来。小擦小碰总有的,但是可乐从来不哭,每次自己爬起来。摔的很疼的时候,我会轻轻的抱起他亲亲他的伤口告诉他:“妈妈亲一下就不痛了,宝宝要坚强。”有一次去公园,石板路不平整,他为了追别人的推车摔了一跤,满嘴鲜血,我当时吓坏了,以为门牙掉了,但是在孩子面前却要故作镇静,我边安慰他边帮他擦血,也许是我的态度影响到他了,他哭了一会就没哭了。晚上回到家我也不允许老公去翻看伤口。
因为离公园很近,天气热起来之后,我每天会在晚饭后带可乐去逛公园。刚开始是走走抱抱。后来走稳了后就坚持不抱,如果要抱就跟他说:“一直抱着你妈妈也很累的,要我抱你的话就不去公园了。”后来他每回都走完全程。现在我会经常带他去爬山,他能爬很高。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儿童体能训练的练习方法
儿童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及简单的练习方法
体能是人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包括三个方面:一身体形态,二身体机能,三身体素质。正确的体能训练不仅能够塑造儿童、少年的良好形态同时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机体的工作能力,还有利于少年、儿童掌握各种运动技术,同时又可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功能,增强抵御疾病。
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明,在儿童、青少年时期经常参加运动的人群的智力平均水平高于同龄人群。参加体能训练能为少儿学习提供充沛的体力与精力,为智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同时体能训练少儿可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使其更加乐观、自信、精力更加充沛,还能够刺激大脑皮层使其产生兴奋,从而消除细胞疲劳。
少年儿童的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体内新陈代谢旺盛,但肌肉组织的增长往往落后于骨骼生长,肌肉发育不平衡,再加上骨骼的骨化尚未完成,弹性和柔韧性较大,极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啊,稍不注意便可能发生肢体畸形,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因此要科学性的对少儿进行体能训练。通过体能训练能使少儿肌肉活动能力提高,促进骨骼的生产发育,使骨骼增长、变粗,使韧带更坚固、关节更灵活其次,由于体能训练改善了血液循环,骨组织得到了更多的营养,同时,运动对骨骼起着一种机械刺激作用。所以,促使骨骼生长加速,使孩子的身高增长。
研究表明经常运动的儿童、少年身高明显高于同龄儿童。儿童、少年时期,骨骼正在快速发育,不能够承受较大的力量练习。少年、儿童的力量练习主要通过克服自身体重来进行。如俯卧撑、仰卧起坐、两头起、靠墙倒立等。但也可以进行“小力量练习”,进行力量练习后与跑跳结合。儿童、少年要均衡的发展灵敏、协调等不能一味的追求力量练习。
简单的练习方法:
在幼少儿时期应形成正确的运动方式,调整肌肉平衡,矫正不良身体姿态等方面来进行练习。幼少儿时期应从最初的基本动作开始进行练习:
【第一个阶段16种基本动作模式】
走、站、跳、跑、攀、爬、抛、投、推、拉、拍、踢、钻、转、滚、平衡。
【第二个阶段三种基本技能】
1.身体平衡技能:直立、弯曲、伸展、转动。
2.身体移动技能:爬行、翻滚、行走、跑步、蹦跳、跨越。
3.物体移动技能:抓握、拿捏、拍击、传接、投掷、踢蹬。
【第三个阶段三种基本能力】
1.综合运动能力:爆发力、灵活、灵敏、力量耐力、速度耐力、协调毅力。
2.身体运动能力:速度、力量、平衡、稳定、柔韧、耐力。
3.感知运动能力:定位、定量、反应、预判、节律、操控、定向。
婴儿爬
趴在地面,两腿伸直并拢。手臂在身体两侧撑地向前爬行。面部朝下,腿部保持并拢放松,靠手臂撑地前行。
小白兔跳跃
团身屈膝,双臂放置双膝外侧手掌着地,臀部翘起,重心前移,脚跟翘起,双臂伸向前方手掌缓慢落地,腿部发力向双臂靠拢连续蹬
直体翻滚
身体平直俯卧,双臂向上伸直,双腿并拢,用髋部的扭转力,至身体左右翻滚。
头部微抬,防止面部触碰到地面造成损伤
平板爬
双手掌与双脚尖着地与肩同宽,支撑身体保持平行状态,微顶臀,进行侧向行走,或者进行原地转圈手脚配合式爬走。
平衡木爬
宽15cm,长5M的长方形木板。练习者只能有手和脚接触木板。若果身体其他部位接触木板以及接触地面则任务失败。
高抬腿练习
原地高抬腿练习不仅能够发展学生的下肢爆发力,还能够训练学生的平衡能力。两手张开,掌心向下放于腰间。大腿手臂保持不动,抬大腿碰到手掌。
育儿心得:练琴琐记
育儿心得:练琴琐记
让牛宝学钢琴,其实一开始我是极度犹豫的,且不说孩子能否保持兴趣坚持练习,单这个乐器的体积和保养,就已经让我退缩了。于是我例举了一堆练琴会碰到的问题给他:要每天坚持练习,要放弃很多玩乐时间,……约是半年后,牛宝突然又和我提及了他的学琴梦想:“妈妈,我还是想学钢琴。我愿意每天练习,也会坚持的,我想过了。”于是,在一位钢琴专业老同学“家长能坚持,孩子就一定能坚持”的鼓励下,牛宝的学琴生涯开始了。
学琴自然是要教材的。刚开始的一个月,在和老师沟通好的情况下,不同于其他小朋友直接使用漂亮的音乐教材,牛宝是用复印的教材学习的。我告诉他,现在开始的一个月时间,是你的体验期,你可以尽情体验,也可以随时终止。越是如此,牛宝越是珍惜。在那段时间里,虽然他的材料简陋,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学习的兴趣。每天回家就对着谱子,在电子琴上练习。
一个月的时间到了,当他拿到和大家一样的教材,他的学习劲头就更足了。虽然从牛宝学琴开始,爸爸和我就决定要给他买一台电钢琴。但是我们告诉牛宝的可是另一套说辞:因为他对梦想的坚持和努力,我们愿意为他选购一台电钢琴,希望他能再接再励。电钢到家,每天晚饭后,牛宝就很自觉地坐到电钢琴上,跟着伴奏,对着画有可爱卡通的乐谱很高兴地练习。每次和同学们在一起上课时,牛宝发现自己的指法和弹奏都比同学们更扎实时,他更加觉得每天练习是有意义的。而老师和妈妈的肯定更是让他坚信:原来只要坚持练习,我可以弹得这么好,以后还能更好呢!
有了小小的成功,于是,每天枯燥的练琴,牛宝因为“梦想就在前方”而快乐地继续进行着。同时持续不断地坚持练琴,让牛宝的琴技在同琴龄的孩子里又略高一筹,这又继续刺激着牛宝加紧练习。孩子们对很多事物一开始都是充满了兴趣的,关键就在于家长的引导。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爸爸妈妈们充分开动脑筋,调动孩子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有了学习的乐趣和动力,好习惯水到渠成。
育儿心得-告之篇
育儿心得-告之篇
对脾气急躁的母亲最容易发生的事情就是当孩子做事达不到自己要求时就会对着孩子发脾气,乃至于动武力,而结束之后自己往往会后悔再去向孩子道歉,其实这无论是对家长还是对孩子而言都是极其不益的。
学会告之很重要!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小孩在那里看电视,家长在边上催“快关电视,来吃饭了!”。结果会发现那里只是发出“嗯”的一声,没有任何动静;第二次家长再催,还是这样;第三次家长可能就发展到不停地唠叨,或是骂、......然后小孩可能是不情愿地来到饭桌旁,虽然是在吃饭,但很不开心;有时甚至第三次发火也没用,非得去拖去拉或是打......吃饭是如此,做作业也是如此,玩耍也是如此,最后结论往往是:怎么就是我家的孩子不听话,而别人家的孩子都很听话呢?孩子恨家长,家长怨孩子......
学会告之,让孩子在规则中学会自我控制!
1、约定时间,不是家长规定,而是与孩子商量,我们准备再看多长时间电视?我们再玩多长时间?将这一集看完?......
2、约定处罚规则:共同认可1的约定后,也得要约定处罚规则,如有违约,那我们就接收处罚,打小屁股?罚站?......可以是家长制定,小孩认可,也可以是双方约定。
3、执行:违反规则接受处罚,让孩子从小有规则感,但面对这样的处罚他不会恐惧,因为开始就约定好的,而是自愿接受处罚。
不同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不一样的表现及状况,家长不可以用自己的标准去强制要求孩子,也不可以用别的孩子的标准要求来要求自己的孩子,每个孩子有着自己的天性,作为家长的我们重要的是引导好他们,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育儿心得:我的育儿之路
育儿心得:我的育儿之路
第一眼看见小宝宝的时候,心里不禁一陈激动,是你吗?你就是那个在妈妈肚子睡了十个月的宝宝吗?红红的小嘴、大大的眼睛、一头黑黑油油的头发,那一瞬间就不可救药的爱上了她,都说孩子是两个人的结晶,是大人生命的延续这话一点都不错,宝宝基本上是取了我们俩人的优点。有着妈妈清秀的面貌,爸爸极具发达的头脑,从很小的时候,我们就注意到她聪明的地方,比如很早就开始咿呀学语,能跟着音乐的节拍扭屁股,六个月的时候就想学步,但由于孩子出生前,我们就买了许多的育儿方面的书认真读过,知道孩子早学走路不好,要先从爬开始学起,所以我们就把宝宝放在一个人垫子上开始教她爬行,开始宝宝没弄懂大人叫她干什么,也不会爬,居然往后倒着爬,逗得家人哈哈大笑,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准备,终于宝宝正式开始学步了,把她靠在墙上站好,大人离开几步,拍手示意她走过来,她勇敢的迈出了人生第一步,很快几乎没怎么费劲,宝宝已经学会走路,但还是走得不是太稳,这时候我们买了学步带给她穿上,大人手里牵好,在她要跌倒的瞬间拉起她就可以了,接下来等她真正可以自己走路的时候,摔跤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是从书上学到的,大人不要太过心疼孩子。摔倒了要让她自己爬起来,我们每次都是用鼓励的口气,激励她自己爬起来,当然这么做也引来不少议论,说这些大人很是狠心,小孩摔跤了都不知道扶一把的,听到这些话心里很不是滋味,她们哪里知道此时我们心里不知道有多心疼,但为了宝宝,坚强自立的个性,我们不被人理解也无所谓。有一天,当同时玩耍的两个小孩跌倒后,一个“哇”的一声大哭起来,趴在地上,眼睛看着大人,等着过去抱,而宝宝却自己爬起来,并走上去扶起那个还在哭的小孩,小孩的大人惊讶的说:“呀,你的小孩真乖不但自己没哭,还知道扶其他的小朋友,你的小孩是怎么教育的?”这时我们相互一笑,心里别提有多么美了,在孩子的教育上,我们早就统一了口经,不管是谁在教育,用什么方法,另一人决不插手,就算有不同的意见,也要背着小孩协商解决,比如小孩子做错事了,爸爸惩罚性的打了宝宝小屁屁,妈妈看了再心疼也不能护短,要说打的对,不听话的小朋友没人喜欢,这样才起到惩罚的作用,我看到很多例子,大人在惩罚小孩,老人上去护短,这样不但小孩没有意识到做错事了,还增加了孩子的骄横的脾气,下次再想管就很难了。
本来每个都是一块璞玉,不雕琢怎么成器,看世间哪个伟人,每个成大家者,无不是从小接受严格的教育,所以刚有孩子的时候,我们已经商量好了,为了孩子的成长让她从小吃一点点苦,是有好处的,但在怎么惩罚的问题上,我们也是花了点脑筋的,从书上,网上,电视上各种渠道,去探讨,最后得到一个比较科学和人性化的方法,在小的时候,可以用隔离冷处理的方法,比如小孩发脾气扔东西了,这时可以把她抱到另外一个房间,规定三分钟或者五分钟,站好,不许乱跑,认错了才能出来,实际用了后发现效果十分好,这样还不用打屁屁了,但只适合1-3岁,3岁以后就要惩罚打屁股了,而且一定要打痛,让孩子记住,接受惩罚是很痛苦的事情,这样多用警告,少用惩罚,就可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告诉宝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现在的她能够自己解决的事情一定自己做,别人帮她都不行,我们还告诉她爱劳动,尊敬老人,这点她做的十分到位。每天她会给下班回来的爷爷开门,要是有时候其他人开门了,她还非不行,要关了门重新开了才罢休,爱劳动的她也得到实惠,由于经常做些小家务,使得她的动手能力特强,什么手工,折纸,都做得非常好。
这就是我在教育孩子方面一些初浅的经验,让我们大家共同探讨育儿之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