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观念:请你有空多陪陪孩子
发布时间:2020-11-02 教育孩子笔记 幼儿园多热闹说课稿 中班孩子教育笔记育儿观念:请你有空多陪陪孩子
主题活动[温暖的家]正在进行中。“家”顾名思义一定是和孩子爸爸妈妈有关.
家是个温馨有爱的地方。
谈话中,说说自己爸爸妈妈最厉害的地方是什么?听听孩子们可爱的回答----我
爸爸会开车,我爸爸每天玩手机,我爸爸从来不来看我,我爸爸最喜欢和妈妈吵
架......。我妈妈也每天玩手......。
那家里的饭都谁做呢?奶奶呀----我奶奶做的饭可好吃了,我奶奶每天给我做早
饭,还每天洗衣服;每天送我来幼儿园,奶奶很辛苦的......
孩子七嘴八舌的聊起了奶奶、外婆......
我外婆可厉害了,什么都会做,还会做衣服。我奶奶也可厉害了,给我做的饭可
好吃了;我奶奶还会给我讲故事呢;奶奶叫我写字呢......
着孩子们热闹的讨论和回答,我心里有一种莫名的伤感,可爱的孩子呀,你们是
那么的懂事,知道心疼奶奶,你们心中的爱是那么的纯净,感恩的你们一定会很棒的
!
我们的爸爸妈妈是不是该好好反思一下呢?你给孩子的是什么?以身示教、潜移
默化是最重要的。
把关注孩子的座位、孩子之间的一点摩擦、揣摩老师的心思放在关心在孩子身上
吧!多给孩子一点爱,多陪陪孩子,教会孩子一些做人的道理;好的行为习惯吧!不
要总是因为你的狭隘,你的一些心思去关注一些没必要的事件上。
其实,生活是那么的美好;人都是那么的善良;用你的爱,用你宽阔的胸襟去影
响孩子,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成长空间。孩子的成就不是他人所为,而是你切身的影响
。
呵呵-----有感而发。还是做好我自己吧!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育儿心得:抽空多陪陪孩子
育儿心得:抽空多陪陪孩子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宝贝,每位父母的天使,我们都希望他们茁壮成长,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做父母的和老师一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和大多数家长一样,都是普普通通的,没有什么特别的方式或方法去教育孩子,只是在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中,慢慢体会,慢慢摸索,在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我最深的体会是:
1、培养孩子的自主自理能力.儿子刚上幼儿园那会儿,看到很多小朋友洗手时,都是父辈或者爷爷奶奶们在帮他们开水,关水,递毛巾,擦手.虽然这些只是小事情,但同样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在无形中让孩子失去了锻炼自己自理的能力,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这不仅可以让孩子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还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信心以及各种能力.因此,儿子还小时,我就会让他和我一起打扫卫生,一起整理玩具等,孩子不一定就会做的多好,但只要孩子付出了努力,我们还是应该要赞赏,鼓励他们的,让孩子知道不能凡事都依赖我们,他们自己也可以做的更好.
2、多陪陪孩子.现在很多父母都习惯用物质来满足孩子,可其实这并不是孩子最需要的,也许孩子只是需要你多陪一会儿,和他一起做做游戏,一起和他打闹一回.譬如,一次儿子在家玩的不亦乐乎,我也所幸去忙自己的事情,忙了一会,儿子许是玩累了,大声呼喊我陪他玩,我也只是敷衍地应了他几声.等我忙完时,看到儿子在角落里满腹委屈.我以为拿个他喜欢的玩具就可以哄好了,结果儿子告诉我,他想要和我一起玩,玩具是假的,它不和他一起说话.孩子是天真的,他们只需要我们更多时间陪陪,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爱他,关心他,和他一起你也很快乐.
3、做孩子的榜样.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家长以身作责,大人的所有举动,孩子都会看在眼里,我们千万不要低估了孩子的模仿力,如果稍不注意,孩子就可能“学坏了”.有一次,带宝宝在路口上等红绿灯,因为急着回家,所以,我看也没车了,就带着儿子直接过了红灯,走了一半时,儿子看到是红灯,结果就说:妈妈,你不是讲红灯不可以过马路的吗?要绿灯才能过,过红灯是不对的,我只好马上说:对不起,妈妈一时心急了,我们退回去等绿灯了才过好不好.从此以后,凡是过红灯,儿子都要提醒我,不能闯红灯,要等绿灯的.虽然这只是一件小事,但也提醒了我们,凡事我们都要给孩子做好榜样,不让他们从我们身上学到一些不好的习惯.
育儿观念:好好陪孩子
一次坐火车,漫长中途中和一位妈妈聊了起来,她有两个女儿,相差两岁。大女儿出生不久,由于每日的工作不得不送到乡下交由婆婆看管,直到要上幼儿园了,才接到城里与自己同住。二女儿从出生就是她带,乖巧懂事。两个孩子在一起经常吵架,大多是因为大女儿和二女儿争抢。她说,大女儿由爷爷奶奶带,爷爷奶奶很宠孩子,什么都由着她,想要什么就给买什么,养成了孩子花钱大手大脚、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不知道带着妹妹,更不懂得让着妹妹。当大女儿欺负了二女儿的时候,她也不敢只责备大女儿,而是连同二女儿一同骂,原因是如果只责备大女儿,大女儿就会吵嚷着说她偏心,不是亲妈,就要回奶奶家。这位妈妈试图改掉大女儿的这些坏习惯,但却没能如愿。这个妈妈很感慨,也很后悔当年将大女儿送回老家交给了婆婆,她说,孩子在学前年龄这段太重要了,一些习惯都是这段时间养成的,如果生了孩子不能自己带,那还不如不生的好。
我也很认同这位妈妈的观点,如果一个女人不能好好地养育自己的孩子,那就不要生这个孩子了。孩子的好习惯都是在上学前养成的,生活习惯、阅读习惯、学习习惯等等,等长大了上学了让老师再管是管不出来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的性格的形成和习惯的养成。如果我再有一个孩子,我会好好的陪她长大,爱她,呵护她。陪她长大,给她讲故事,和她一起游戏、做手工,陪她一起读书、看风景……
育儿观念:孩子,我用左手陪你长大
周六,在家陪刚满三岁的小外甥画画,看着他左手拿着彩笔认真涂鸦的样子引发了我的好奇心,左手拿笔写字是个什么感觉?于是我顺手拿起彩笔写了个字,尽管我觉得我写的很认真但是写出来的成品还是弯弯曲曲不成样子。
用左手写字,你会发现尽管你一笔一划写得非常的吃力非常认真可是那个字还是会写的歪歪扭扭,并且写起来很慢很吃力,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我们班上正在练习写数字的孩子们,他们的现在不就是我左手的样子吗?孩子们每写一个数字都在尽力的控制着自己的小手,就像我在控制我的左手一般,虽然努力的想把每一笔都写的端正却又力不从心。但是我们的孩子和我的左手一样都在努力的让他变得更漂亮。
我从我的左手上体会到了孩子的感受,体会到了他们想帮忙却又帮倒忙的内心,或许很多的大人已经忘记了自己曾经刚刚开始学习时的样子,忘记自己曾经也是个努力做却做不好而被训斥的孩子,或许上天留这样的一只左手给我们就是让我们有机会再去体验这样的成长,感受孩子的感受。
孩子,我用我的左手陪你一起长大,我不再要求你把事情做得很完美,只希望你很认真;我不再要求你重复的做你已经做过得事,只希望你能努力。
孩子,让我们共同成长!
育儿观念: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育儿观念: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经历十月怀胎的艰辛期盼,终于一个可爱的小生命降临,我们在欣喜之余,又多了一份希望与责任,为了铸就孩子健康的体魄,开发他的智力,激发他的创造了,培养他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培育他好的性格特点,我们一直共同努力着,这些成长中的点点滴滴,有喜有忧,让我跟大家分享下
清楚的记得2010年六一儿童节,晨晨两岁生日的那天,我买玩具送给他的表哥,他玩具很多,所以这次没有给他买。当我去送玩具给他哥时,没想到他从车上跳了下来不准我送,要拿着自己玩,他的性格很犟,又哭又闹,害得我很尴尬,只好强行抱上车,他爸准备发车走,这孩子手脚真快,拔出钥匙,丢出车外还拼命发气,我关上儿童锁,怕他爬到方向盘上,就用力抱着他,没想到的是,他用力咬我而且不松口,我痛得眼泪都掉出来了,老公把车靠边停下,一个耳光狠狠地打过来,嘴巴流血了。当时我很生气,但又心痛,还是忍住没有理他,让他哭,一会儿后他才安静些。后座的小舅妈对他说:“晨晨不能咬人啊,如果别人咬你,行么?你也会痛得对不?”他从大人们的眼中看出,自己闯祸了,但是并没有跟我道歉,一直安静的坐着。后来我问他:晨晨,你认为这样做对不对?应该对我说什么?”这时,他拿着我受伤的手,吹一吹,说:“妈妈我帮你擦药,用手从自己嘴里抹点口水。”晨晨他没有说对不起,但他的行动足以证明了,他知道错了,接着,就这件事我跟他分析了一下,做错事情要敢于承担,要勇于承认错误,知错就改,还是妈妈的好孩子,听了这些他脸上也有了一丝微笑。其实我们做家长的要理解和尊重孩子,沟通是教育孩子的桥梁,强行要求他,反而会令他反弹,我们不能蛮做,这样会使孩子有叛逆的思想,所以我们要把孩子当成是我们的朋友。
今年正月,晨晨四岁!一天,他爸起得很早,看见很多小鸟在我家后院的菜地里吃菜,他爸大声的赶着鸟,我和晨晨被吵醒了,晨晨问到:“爸爸,你在打什么啊?”他爸说“我家的菜全被小鸟给吃了,我正在赶鸟。”晨晨大喊道:“别呀,你是不对的,小鸟正在吃早餐呢,它饿了,让它吃吧,我们多种点就行了!它不吃会没有力气飞的呀!我们和它分享吧!”我听了,对晨晨说:“对的,我们晨晨真棒,要表扬,你很有爱心,懂得爱护小动物。”他听了,很开心,相信他会一直保持这优点的。我们要多培养孩子爱护小动物,友好和分享,这样,孩子长大了才不会吃大亏,而且也会懂得爱别人和尊重别人,我们还要从现在做起,引导我们的下一代爱护大自然,保护我们的美丽家园。
上面这些故事可以看出小孩是需要我们用耐心和他们沟通和交流,把他当做好朋友。当他犯错是我们要引导他,分析给他听,别看他小,讲清了,他自然会明白,只需要一些时间和机会,让他们去认识、体验、了解,遇到问题时和他一起面对,一起思考,陪着他们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喜怒哀乐,让我们,陪孩子一起成长!
妈 妈,请你多多表扬我——陪**练琴有感
妈妈,请你多多表扬我——陪**练琴有感**的练琴一直不是很主动,都是被动的被我们安排,但是好在能坚持。后来,学了几节课之后,我发现**有一个很明显的毛病,就是不抬手腕,总是偷懒,我时刻提醒,但是**总是挑战我的权威,弄得我很没有面子。在他面前吼了那么多遍也不改,真是气死我了。一开始,我求助于老师,上课前偷偷的向老师反映,希望能借老师的口来督促他。但是,老师督促,他就好一点,一不提醒就忘了。我担心这个坏习惯一旦养成,很难更改。老师说,没有别的办法,可能这是他学习的必经阶段,只有大人不停的提醒、帮助。得到老师的真传,我回家,像一个真正的钢琴老师站在**的后面,提醒他高抬手腕。一般**练习一首曲子的时候,我不打扰,总是弹完之后,让他先自己总结,然后我再说出我的看法。但是,看着欢那偷懒的样子,我就气不打一处来,不停的提醒:抬手腕,抬手腕。说了几次之后,**很反感,我说,那怎么提醒?他说弹完了总结吧。结果,人家还是自己弹自己的。我说,不行,我给你两个选择,一是我拿小尺子敲你的胳膊,二是我像老师一样抬你的胳膊。儿子想了想,说,你还是拍拍我的肩膀吧。结果,依然不见成效。我直接爆发了,虽然我知道我不应该发火,但是,再不发火,我会气疯的,我对儿子说:“你知道不知道我陪你练习,妈妈每次都快成内伤了,我不想冲你发火,但是你为什么不能认真一点呢?妈妈的忍耐是有限的。现在不弹了,我太上火了。”**在那里扬着头,很倔强的看着我,一边还流着眼泪。我们的练习首次不欢而散,。
吃完晚饭,我和**的情绪都平静了许多。我对儿子说,咱们练琴吧,不练习的话,下节课老师要批评我们两个的,我们偷懒老师一听就听出来了。儿子勉强答应。我也想开一点了,让老师批评他吧,我全当没听见。我眼不见为净,我就提出我和儿子同时弹,就算是四首连弹。我信心满满的挑战儿子:我一定会弹的比你好,因为我想战胜这首曲子,我不会让他把我打倒的。儿子很轻蔑的说:我不信,咱们比比吧。我制定了一个简单的规则:每首曲子弹5遍(我自己感觉每天5遍,到回课的时候质量就不错了),谁错了就扣谁的分。我起身,在黑板上,写了我们的代码:我是P,儿子是H。和他一起弹,我自己享受了练习的过程,再也不用盯着儿子的手型和抬手了。我就认真的练习。起初,我很少出错,儿子有点受挫,我立马意识到,我应该故意输给儿子。我故意弹错了几个地方,并很快被儿子发现,扣分。结果第一天,儿子赢了我,很自豪。
练了几天之后,我发现儿子很追求完美,一分也不想扣,我就给他想了个办法:如果他出错了,我们一起从头加练,就可以不扣他的分,而这条规则不适用于我。儿子立马再次激情高涨。我暗自窃喜。
又过了几天,我又想出了一个办法,我对儿子说,你如果高抬手腕,或者主动加练的话,妈妈奖励你小星星。儿子立马就答应了,而且真的就开始注意自己的手腕,不用我说,虽然他的左手不如右手,但是他和我讲条件:妈妈,我先把右手手腕练好了,然后再解决左手的问题,可以吗?当然行了。在小星星的激励下,**右手有很大的进步,而且,对于个别手指折指,我提出来只要他肯单练,我就奖励星星,他立马严格按照要求来,一点也不觉得辛苦。后来,对于儿子提出的各种要求,比如:尝试踩踏板等,都只要是有助于他练习,我都一一答应。我惊异于儿子的进步,发自内心的表扬他。在愉快与鼓励的氛围中,儿子完成了一天的练习,我们都没觉得时间有多长,但是我敢肯定,比老师要求的半个小时要长。儿子突然对我说:妈妈,表扬比批评好,请你以后多多表扬我。我诧异儿子能说出如此有力量的话语,点头答应。
在回课的时候,老师对于欢的进步很满意,表扬了欢的刻苦练习,并询问了我用了什么方法,我告诉了老师,老师表扬,当老师的妈妈做陪练就是不一样啊。顿时,觉得这段时间的付出都算不了啥。。内心满足啊。真是考验我的教育智慧啊。
反思这一段小插曲,发现自己在遇到困难时,没有更多的考虑孩子这个年龄段的特点,一味的用我的思维和简单粗暴的方法去对待孩子。练琴,确实是个功夫活,一天不练习手就生。这个道理大人能懂,但是让孩子真正懂得,并且主动内化成个人行为,确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作为陪练的我,应该善用各种孩子喜欢的方式去激励他。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共情,并且给他实实在在的帮助很重要。今天的陪伴,是为了明天的不陪,如何培养他练琴的正确习惯,激发他主动练琴的积极性,这都是时刻摆在我面前的问题。
这几天读了几篇关于学琴的几篇文章,收获不少,陪着儿子好好学习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