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6个月亲子游戏5则
发布时间:2020-10-27 开学一个月幼儿园工作总结 一个月幼儿园工作总结范文 一个月幼儿园工作总结34-36个月亲子游戏5则
一、做做玩玩——谁不见了
指向:锻炼记忆能力。
准备:人手1份毛绒动物(3~5只),大手帕1块。
过程:
1、教师以标准姿势取工作毯和玩具托盘。
2、教师取出盘中的小兔玩具,以“小兔”的口吻和宝宝交流。
“宝宝们好!”鼓励宝宝向小兔问好。
“小兔长什么样呢?”教师用动作、语言提示宝宝说出长耳朵、白白的毛等特征。
3、教师逐个出示其他毛绒动物,鼓励宝宝依次向它们问好,并将毛绒玩具排排队。
4、示范游戏“谁不见了”。
“请宝宝们闭上眼睛。”教师藏起小白兔并提问,“请宝宝们睁开眼睛看一看、找一找,谁不见了?
”引导宝宝仔细观察、回忆。对于大胆回答的宝宝,请大家为他鼓掌,并把小兔放回原来的位置。
教师每次拿走不同的动物,让宝宝看看猜猜,说出谁不见了。游戏可增加难度,由藏起一个动物变
为藏起两个动物。
5、宝宝独立取工作毯和玩具托盘,与家长一起游戏。
提示家长:先让宝宝说说小动物的名称,再开始游戏;游戏时,先藏起一个小动物,让宝宝想想猜
猜,再根据宝宝的游戏情况逐步增加游戏的难度,注意每次藏2~3个小动物。
6、10分钟后播放収玩具的音乐(自选),提醒家长和宝宝一起収归活动材料。
二、开开心心——传送机
指向:发展手眼协调性,学习与他人合作游戏。
准备:人手1个杯子,各种不同的豆子若干。
过程:
1、教师讲解“传送机”游戏的玩法与要求。
教师:“我们围成一个圈,每人手拿一个杯子,老师在一个宝宝的杯子里倒豆子,然后宝宝再把豆
子倒在旁边妈妈的杯子里,妈妈再倒在旁边宝宝的杯子里,一个一个传下去,豆子不能倒在外面。注意
,最后一个人把豆子倒在盆里。”
2、集体游戏。
游戏中,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加豆子的数量,以提高游戏的难度,吸引宝宝积极参加游戏。
家庭延伸:
在家中可利用宝宝熟悉的生活用品,和宝宝玩“谁不见了”的游戏,对培养宝宝的观察力、记忆力
很有帮助哦!
三、蹦蹦跳跳——夺宝奇兵
指向:练习钻、爬、平衡走等大肌肉动作。
准备:
1、阳光隧道2段,沼泽地(泡沫地垫若干),彩色小路2条,1筐皮球。
2、场地布置:宝宝和家长——阳光隧道——沼泽——彩色小路——装皮球的大筐
过程:
1、教师结合场地布置介绍:“今天我们要去寻宝。但要找到宝藏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要钻过
隧道,爬过沼泽地,走过彩色小路,才能找到宝藏。谁愿意先来试一试?”
2、将是请一位宝宝示范,可用语言提示:“看!先要钻过长长的隧道,爬过沼泽,走过彩色小路,
最后找到了宝藏——筐里的皮球。”
3、组织宝宝排成一队玩游戏。
引导宝宝有序地钻过阳光隧道、爬过沼泽、走过彩色小路,再筐中拿到皮球跑回起点。
提示家长:鼓励宝宝大胆地钻过阳光隧道,快速地往前爬,并能保持身体平衡地走过彩色小路,顺
利完成任务。
四、亲亲热热——小兔请客
指向:愿意大方地介绍自己。
准备:毛绒小兔1只。
过程:
1、教师面带微笑,向宝宝打招呼:“宝宝好!我是XX老师”。
2、教师边出示“小兔”边示范问候的方法。
教师:“小兔邀请朋友到它家做客,它准备了许多好吃的,你想吃什么,就对小兔说‘小兔你好!
我叫XX,今年X岁,我属X,我喜欢吃XX。’然后大家一起拍手说:‘XX,XX,欢迎你!’”
3、宝宝依次上前作介绍,直到每个宝宝都介绍到。
五、说说唱唱——闪烁的小星
指向:认识打击乐器碰铃、沙蛋、对音乐活动感兴趣。
准备:用布遮住箩筐(内置碰铃、沙蛋乐器若干)。
过程:
1、教师出示箩筐,引起宝宝的兴趣。
手拿箩筐轻轻左右摇动,并作神秘状问宝宝:“猜猜里面是什么?”
从箩筐里摸出碰铃,告诉宝宝:“这是碰铃。”同时,手抓住碰铃手柄,轻轻地、有节奏地敲击。
从箩筐里摸出沙蛋,告诉宝宝:“这是沙蛋。”同时,手握住沙蛋,上下有节奏地摇晃。
2、教师从箩筐里逐一取出所有的碰铃。沙蛋,请宝宝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自由地敲击或摇晃。
3、教师带着宝宝一起有节奏地演奏(XX︱XX).
4、集体听音乐一起有节奏地演奏。
演奏方式:先分段演奏,即前半段音乐用碰铃演奏,后半段用沙蛋演奏;再交换乐器演奏。
提示家长:演奏时指导宝宝有节奏地演奏;提醒宝宝爱护乐器,轻拿轻放。
附歌曲:闪烁的小星1=C2/4
1155︱665︱4433︱221︱5544︱332︱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空放光明,
5544︱332︱1155︱665︱4433︱221︱
好像许多小眼睛。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
Yjs21.Com更多幼儿活动方案扩展阅读
亲子游戏5则
亲子游戏5则
1、开汽车
玩法:家长和宝宝们一起拿好方向盘,举在胸前,一边“驾驶”一边唱儿歌“我是汽车小司机,嘀、嘀、嘀—”随着儿歌,家长帮助宝宝转动方向盘,反复说几遍。游戏以“红灯了,停车”来结束活动。
2、
划圈抓痒痒
玩法:把孩子抱坐在腿上,爸爸或妈妈在孩子手心上用手指划圈圈,边划边说一个圈、两个圈、三个圈。划时孩子手心有点痒,他会很开心地咯咯笑。然后让小孩在大人手心上划圈抓痒痒,爸爸或妈妈假意躲闪,逗孩子开心。
3、捞大鱼
玩法:孩子做鱼,成人或者孩子当渔夫。渔夫拿着轻薄的纱或布,挥动起来,套那些做鱼的孩子。如果哪个孩子被布套住了,就会被放在假设的菜板上,渔夫在他肚子上拉一下,用手在他腿、脚部做出切的动作,这个游戏需在户外进行。
4、开火车
玩法:大人在前,孩子拉着大人的双手或衣服在后,用脚尖碎步儿走。大人可以在途中不时地报个站名,则会令孩子兴致更高。
5、藏猫猫
玩法:剪刀、石头、布,谁赢谁就藏在指定区域里,输谁就来找藏起来的人,找之前要从1数到10,然后开始找,找到就算胜利,谁赢谁就亲对方一下。
7-9个月亲子游戏6则
7-9个月亲子游戏6则
1、问候
玩法:晃动小串铃,吸引宝宝,和宝宝们亲切的问好,抓抓手(张合张合)。
2、开飞机
请家长双手抱住宝宝腋下,轻轻把宝宝提起来,一边转圈一边使宝宝顺着惯性转起来,刚开始速度慢些,逐步加快转圈速度,使宝宝全身腾空转动,家长边转动边说:"飞机,飞起来了。"转的速度要根据家长体力和宝宝的适应情况决定,宝宝较害怕时,家长速度要慢一些。结束活动时,家长托着宝宝“开飞机回家喽。”
交流:这是一个前庭功能训练的游戏。
3、大运动:踢吊球
(1)指导家长
教宝宝抬起脚踢球是对宝宝大运动能力的培养,反复做这个动作,腿部的力量得到锻炼,为宝宝的爬行、站立、行走打下基础。
(2)教师将悬挂的球推给宝宝和妈妈
教师和怀抱宝宝的家长各站在球的两面,教师边走边跟着儿歌节奏拍响球。儿歌念完,教师将球推给妈妈和宝宝,妈妈用力抬起宝宝的一只腿踢球。球踢出去后,和宝宝一起看球的晃动,听发出的声音。
(3)妈妈抱着宝宝踢球
请妈妈们各自找一个响球,指导宝宝抬腿踢球。几次后,就鼓励宝宝抬腿踢球,踢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踢球时,提醒宝宝两脚交换踢。
交流:引发宝宝踢球的动作,是对宝宝下肢能力的训练。
4、语言训练:《吧吧,嗒嗒》
(1)教师讲解示范
教师走到一个能力较强的宝宝面前,用玩具在宝宝的左、右上方轻轻捏出声响,当宝宝随声源望去后,教师再将捏响玩具移到宝宝胸前,并上下慢慢移动,边移动边微笑着对宝宝说:“吧吧,嗒嗒”等,逗引宝宝作出应答,宝宝每应答一个,教师要重复一次。当宝宝能发出喉音与应答时,教师要给予鼓励,如亲亲宝宝等。
(2)妈妈和宝宝一起活动
交流:鼓励宝宝练习用不同的口形发出多种元音和辅音,宝宝通过联系发出声音,同样会产生记忆,以后随时可用相同口形发出相同声音。这要一个发音器官的练习,为以后学习语言做准备。
5、语言:点头、摇头
(1)教师和家长演示游戏玩法
教师和妈妈面对面坐,教师一手拿食物问家长:"喜欢吗?"家长点点头并伸手接过食物,教师就说:"噢,xx妈妈喜欢!就点点头。"教师再一手拿食物一手拿玩具,把玩具送到家长面前问:"喜欢吗?"家长摇摇头并推开玩具,教师就说:"噢,XX妈妈不喜欢,就摇摇头。"
(2)家长和宝宝玩游戏
家长可先用教师示范的方法和宝宝玩,当宝宝表示想要时,家长就点点头说:"噢,宝宝喜欢,点点头。"让宝宝模仿点头的动作后,将东西给他。当宝宝表示不想要的时候,家长就摇摇头说:"宝宝不喜欢,摇摇头。"并让宝宝模仿摇头的动作,宝宝模仿对了要及时表扬。
交流:创造不同情景,让宝宝感受不同的动作语言,不一定要求宝宝掌握动作语言的含义。
6、音乐游戏:捉迷藏(歌曲附后)
(1)教师先用语言逗引宝宝注意
"宝宝看看老师",当宝宝注意到老师以后,开始做游戏,教师用双手蒙住脸,唱:"老师不见了,老师不见了"。唱到"咦"时,双手打开,接着唱:"老师出来了!
(2)请一位家长玩此游戏
集体帮助唱,唱词改成"阿姨不见了"或"奶奶不见了"。如果是男家长,唱词就换成"叔叔不见了"或"爷爷不见了"。
(3)分组游戏
家长和宝宝分成2---3组进行游戏,可以自由组合,先由家长来玩,宝宝看;也可以由家长拿宝宝的手,蒙住宝宝的眼睛,唱宝宝的名字:"xx不见了"。这样宝宝会玩得更开心。
交流:能注意并配合成人玩游戏,通过宝宝的参与,让他(她)有不同的视觉感受。
家庭延伸:
1)鼓励宝宝发出更多的元音、辅音。
2)让宝宝进一步练习踢腿,促进大肌肉群的良好发展。
注意事项
1)教师在指导宝宝活动时,语速要放慢,轻柔地,声调较平和,富有亲和感,容易被家长及宝宝理解与接受。
2)游戏活动时放一些轻松的背景音乐,舒缓家长及宝宝的心情,使之平和、舒服的活动。
3)踢吊球及开飞机的游戏中,及时观察每一个宝宝的表现,及时纠正家长正确指导,避免造成伤害。
4)对于害怕、或不愿做此项活动的宝宝,不要勉强,可以在妈妈的陪伴下看别的宝宝活动。
未来影响:
1)让宝宝获得丰富的前庭剌激,避免以后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宝宝出现左右不分,方向感不明,经常磕磕碰碰的现象。
2)增强腿部肌肉群及协调能力的发展,为日后学习走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3)发展宝宝的模仿能力,有助于培养宝宝开朗的性格和交往能力。
亲子教案——34-36个月
亲子教案——34-36个月
2009年08月21日星期五19:35
亲子教案——34-36个月
简介:亲子教育在儿童成长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亲子教案又是亲子教育表达形式。亲子教案设计时是以孩子为主体,父母为主导,家庭为单位而进行的。亲子教案中不仅仅有情感交流,还要有心智发展、社会活动、兴趣培养和认知活动...
关键字:亲子教案
亲子教育在儿童成长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亲子教案又是亲子教育表达形式。亲子教案设计时是以孩子为主体,父母为主导,家庭为单位而进行的。亲子教案中不仅仅有情感交流,还要有心智发展、社会活动、兴趣培养和认知活动。亲子游戏在亲子教案中占有重要地位,亲子教案以让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为目的。亲子教案要随着幼儿的发展制定,具有很强的年龄性,是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特征而制定的。同时亲子教案的内容和方式都要不断的变化,以便吸引宝宝们注意力,提高他们上课的兴趣。下面请大家和我一起分享一篇亲子教案。
1.小试身手——太阳咪咪笑
教具构成:《太阳咪咪笑》音乐带或者2/4拍的音乐带
适用年龄:34-36个月
教育目的:训练宝宝的节奏感,培养宝宝的模仿能力
活动过程:①教师:“今天天气真好,太阳公公咪咪笑,小宝宝起得早,来到亲子圆,让我们一起来做早操吧,小鸟起得早,我们学学小鸟飞,飞呀飞呀飞;小兔起得早,我们学学小兔跳呀跳;马儿起得早,学学马儿跑一跑,天天锻炼身体。”教师边讲边做操给做一做示范。②“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做模仿操”太阳咪咪笑。
③随着宝宝对动作的熟悉对会做的模仿操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可重复做一遍。
家庭指导:在家庭时,家长每天应带着宝宝一起来做模仿操,培养宝宝乐意音乐并随着音乐做动作的习惯。
兴趣点:
注意事项:
观察记录:
教具构成:
适用年龄:
教育目的:
活动过程:太阳咪咪笑
6611|231|23|1-)|5533|3565|35653|
(说白)太阳咪咪笑,小朋友起得
|232|5533|665|2132|1-|5353|2232|
早,一二、一二、做早操做早操,先学小鸟飞
5252|2231|5353|2232|5252|2231|5533|
飞呀飞呀飞,再学小兔跳,跳呀跳呀跳学着马儿
115|6611|231|23|1-1|
跑一跑,天天锻炼身体好,身体好,身体好!
家庭指导:
兴趣点:
注意事项:
观察记录:
2.自信宝宝——联欢会
家具构成:小兔、小熊、木偶各一只。
适用年龄:34-36个月
教育目的:愿意有众人面前大胆表演节目,能观看别人表演的节目,感受集体活动的快乐
活动过程:①大家围成半圆坐:“今天我们要开一个联欢会,小兔和小熊知道后,也赶来对;加我们的联欢会了。”边说边出示小兔、小熊向大家鞠躬问好,“让我们两个先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唱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教师有表情的唱歌。唱完后教师说:“小兔和小熊唱得真好”,让我们一起为它们鼓掌。
②“小兔和小熊表演过了,现在请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们来表演了。可以唱歌也可以跳舞,还可以学动物叫。先请谁来表演呢?”
③家长和宝宝于起进行表演,大家拍手欢迎,给每个上来表演的宝宝报以热烈的掌声。最后总结,今天我们的联欢会开得很好,宝宝都很能干、大方,谢谢大家,请宝宝回家准备更好的节目,下一次我们再来开一次联欢会。
家庭指导:
兴趣点:
注意事项:
观察记录:
3.智慧时间——能干的宝宝
家具构成:可以穿脱衣服的布娃娃一个,家长穿一件前开扣的衣服
适用年龄:34-36个月
教育目的:初步学习解扣子,扣扣子,脱衣服的技能;培养宝宝生活的自理能力和乐意帮助别人的良好品质
活动过程:①教师:“宝宝一天一天长大了,也越来越南能干了,能干的宝宝晚上睡觉是自己脱衣服还是爸爸、妈妈帮宝宝脱?请宝宝自己来说一说”
②“今天老师带来好多布娃娃,它现在要午睡了,不会自己脱衣服,请宝宝做布娃娃的爸爸、妈妈,帮布娃娃脱衣服,看哪个宝宝最能干,做得最好。
③老师和位最能干的宝宝一起帮娃娃脱衣服,示范给大家看,“现在你是娃娃的妈妈,来帮娃娃脱衣服,先把扣子一颗一颗解开来,把娃娃衣服从肩膀处往后拉一拉,再把娃娃的一只袖子拉下来,再拉娃娃的另一只袖子,娃娃的衣服脱下来了,娃娃说:妈妈谢谢你,请你拍拍我,我就睡着了”。
④请宝宝给娃娃脱衣服,家长指导,当全体宝宝给娃娃脱下衣服后,宝宝做着爸爸、妈妈的样,拍拍宝宝睡觉了。
家庭指导:宝宝2岁后就基本具备了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因此,家长要创造条件让宝宝多进行这方面的练习,再加上这时候宝宝渴望得到大人的肯定和表扬,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试着让宝宝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兴趣点:
注意事项:
观察记录:
4.音乐洗礼——我的小布娃
家具构成:《我的小布娃娃》音乐带或弹唱
适用年龄:34-36个月
教育目的:理解歌词内容,有表情地拍布娃娃睡觉
活动过程:①(接前面活动)宝宝拍布娃娃睡觉时,教师也拍着布娃娃,边拍布娃娃边慢慢的唱歌词,“我的小布娃娃,两片粉红小脸,像个红苹果;我的小布娃娃,闭上你的眼睛睡觉吧”。
②“我的小布娃娃快睡着了,宝宝的布娃娃睡着没有?让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拍拍布娃娃睡觉吧。教师边哼着音乐,边有节奏地拍娃娃。家长引导宝宝向教师模仿,反复几次,对指导好的宝宝,教师用赞许的目光点头示意。
③最后,教师用娃娃的口吻说:“谢谢爸爸、妈妈,我睡得破例香,现在我要起床了,请宝宝给娃娃穿衣服,对宝宝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家长协宝宝为娃娃穿衣服,请宝宝替娃娃扣好扣子。
④家长对宝宝说:“妈妈有点热了,请宝宝帮忙,把衣服脱掉了吧”,让宝宝先解扣子,再脱衣服
我的小布娃娃
12D4/4333512|333522|357563|53265-|
我的小布娃娃我的小布娃娃两片粉红小脸,像只红苹果
333522|333522|357563|5323|-1|
我的小布娃娃我的小布娃娃闭上你的眼睛,好好睡觉吧
家庭指导:
兴趣点:
注意事项:
观察记录:
5.快乐时光——踢足球
家具构成:几只大纸箱,装在筐里的球若干
适用年龄:34-36个月
教育目的:提高宝宝用脚踢足球的动作技能,锻炼腿部力量和动作的协调性
活动过程:①教师:“刚才娃娃告诉老师,想着宝宝踢足球比赛,让我们把娃放到这里排排坐(窗台或柱子上)一起来看,大家踢足球比赛吧。”
②教师示范,用脚把球踢进墙边纸箱里,宝宝踢球时,家长可以告诉宝宝,左脚踢进了再用右脚踢。
③对踢进的宝宝,给予表扬。
家庭指导:
兴趣点:
注意事项:
观察记录:
6.涂鸦时代——足球宝宝回家了
家具构成:画有筐子图案的纸每人一张,红、黄、蓝几种颜色剪成的小圆若干;胶水;一筐实物皮球
适用年龄:34-36个月
教育目的:喜欢粘胶活动,促进宝宝思维能力,由具体思维向形象思维进度
活动过程:①教师出示一筐皮球:“刚才宝宝踢完球,都把球放在筐里了,筐就是足球宝宝的家。现在老师这里有好多前好的球宝宝,我们把它们抹上胶水,粘在筐里面,它就不会跑出来了”。教师边示范边讲解。
②教师发操作材料,宝宝操作,家长指导,家长要求宝宝把“球”贴到“筐”里
③教师一一点评作品,每人发一贴纸以示奖励
家庭指导:这一时期的宝宝表象动作能力日渐发达,心理活动开始能脱离具体事物和动作来进行,即形象思维开始萌芽
兴趣点:
注意事项:
观察记录:
6月亲子游戏4则
6月亲子游戏4则
游戏一:脚跟踩脚尖
游戏的目的:培养宝宝的耐心、动作的平衡性
游戏规则:划好两条直线,幼儿的短些。家长和幼儿从起点出发,一个脚印一个脚印按直线往前走,要求脚跟一定要碰到后脚的脚尖。身体在前进中保持平衡。
游戏二:两人三足
游戏的目的:培养宝宝动作协调、敏捷和相互协作能力。
游戏规则:先将两人相邻的腿捆绑起来,看看需要多长时间碰到前方规定物,适当的给孩子奖励。
游戏三:抬轿子
游戏方法:爸爸妈妈先用右手握住自己的左腕,再用左手握住对方的右腕做成花轿并蹲下。当孩子坐上轿子后(两只脚分别伸进父母的两臂之间),爸爸妈妈站起来抬着孩子往前走或左右摇晃。
游戏目的:培养亲子之间的情感,营造和谐的家庭气氛。
游戏四:小袋鼠
游戏方法:让孩子双手抱紧爸爸的脖子,双腿夹紧爸爸的腰,像小袋鼠一样紧紧挂在爸爸的胸前。爸爸弯下腰,双手双脚着地爬行。
游戏目的:训练孩子对身体的控制能力。
注意事项:孩子容易累,游戏几分钟后,爸爸可跪地放下孩子,或身体再趴下些,让孩子背部着地地躺着休息。
六一亲子游戏5则
六一亲子游戏5则
1、全家乐翻天
规则:一次活动后如没有家庭出局的,则对折一次报纸,再继续游戏,直到有家庭出局为止。
玩法:参赛的家庭进场后,找到一张报纸在旁边站好,游戏开始后听音乐踏步,音乐停止时马上站到报纸上待老师来检查,如果脚在报纸外的家庭则被出局。
2、可爱的袋鼠宝宝玩法:让幼儿抱紧家长的脖子,双腿夹紧家长的腰,像小袋鼠一样紧紧地挂在家长的前,家长双腿并拢向前跳,先到终点者获胜。
规则:家长必须双腿并拢向前跳跃,孩子不能落地。
这就是花样宝贝活动营,用我们的爱给宝贝们带来了无限快乐!感谢家长们的参与,你们的付出,注定成就了宝贝的未来。花样宝贝活动营等你的加入。
3、蒙眼摸亲人玩法:家长坐在小凳子上围成一个大圆圈,老师用一条小红布条蒙上幼儿的眼睛并把小朋友牵到所有家长中间,接着家长就喊自己宝贝的名字,而其他家长也跟着叫‘在这里’让孩子在众人的声音中辨别自己亲人的声音,再循着声音摸到自己的家长。很有意思的活动哦!
4、快乐一家人
玩法:爸爸妈妈双手交叉,孩子坐在上面,中转处放下孩子,孩子投球,爸爸妈妈共同拿桶子接球,投中1个后,爸爸妈妈手拿木棒,孩子双手吊在木棒上返回,以先返回到起跑线者为胜。
5、我喂妈妈(爸爸)吃豆豆
玩法:听到口令后,孩子拿筷子从盘子里夹起豆豆喂到妈妈嘴里,时间5分钟,以数量多者为胜。
幼儿亲子游戏5则
幼儿亲子游戏5则
挤“油渣”:
寒冷的冬天,几个幼儿靠墙而立,用肩部的力量向中间挤,被挤出的人向旁边去,再向中间挤,如此反复进行。如果让幼儿边念儿歌边游戏,更能增添情趣,并培养协作精神。拉"大锯"
两人对坐,双脚自然盘曲,双手对握,随儿歌节奏做拉锯似的前俯后仰动作。锻炼幼儿的大臂肌肉群,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儿歌:拉大锯,扯打锯,姥姥门前看大戏。你也去,我也去,大家一块去看戏。
“蚊子叮手”:
游戏者随儿歌,将做捏东西状的手叠放至另一人的手背上,依次叠高,直到无法够着为止。
“堆馒头”:
游戏者边念儿歌,边轮流伸出右手大拇指(其余四指呈抓握状),第一人伸出后,第二人握住第一人的拇指,第三人握住第二人的拇指……直到最高处。
“捉蜻蜓”:
参加者一人将手掌掌心朝下向前伸。其余幼儿每人伸出一食指顶住伸掌者的手心,念儿歌。儿歌念到最后一字时,伸掌者迅速抓握掌心中的食指,伸食指者要尽快逃脱,被抓住食指者就做下一次游戏的伸掌者。
贴树皮:
全体幼儿围成双人圆圈(两人一对),面向圆心站好,找出两个幼儿追逐跑,跑得幼儿在被追到之前要贴到内圈小朋友的前边,后边的幼儿成为被追者,追上则两幼儿互换角色,游戏反复进行。
织手巾:
两人一组,边说儿歌边做游戏。说儿歌的同时两个幼儿手拉手身体侧对面站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儿歌说完后两个幼儿转换转动方向,重新开始做,游戏反复做。儿歌:织织织手巾,谁会织,娘会织,花花绿绿倒回去织。
盘脚莲:
3—5人一组,围成圆圈做好,脚也围成一个圆,一个幼儿开始边说儿歌,边用右手从拍自己的一只脚开始顺时针转,按儿歌的节奏拍打每个幼儿的脚,儿歌结束时,拍到谁的脚,谁的这只脚就要收起,收起脚的幼儿再说儿歌继续做游戏,直到所有的脚都收完为止。儿歌:盘盘盘脚莲,脚连花二百八,公鸡、母鸡、小小母鸡,咱看谁是个臭脚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