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中班数学教案《6以内数量守恒》及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07-15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数学说课稿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中班教案《6以内数量守恒》及教学反思”,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说活动目标:

1.不受物体颜色、大小、形状、空间排列的影响,正确感知6以内的数量。

2.能用对应、点数的方法,进行数量的比较。

3.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兴趣。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重点与难点

活动重点:不受物品的颜色、形状、大小以及空间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6以内的数量。

活动难点:积极参与交流,并用对应、点数的方法,进行数量的比较。

说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次的活动目标及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两方面的准备:

幼儿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准备:学过6以内数的形成,认识数字1-6,感知1-6数与量之间的关系。

物质准备:

1.数卡、不同大小、颜色、形状的图形若干。

2.白纸、浆糊、抹布、3块黑板。

3.等量不等长图形两组;等长不等量图形两组。

4.涂色卡、连线卡、图形卡、水彩笔。

教法学法

教法: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我主要运用了启发式提问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

学法:幼儿的学法主要有交流讨论法、操作体验法等。

说教学过程:

结合目标,我将通过四个环节实施活动:

环节一:情景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兴趣是主动参与的关键,教师以情景的方式导入“新年快到了,图形宝宝们要进行大联欢活动,我们一起看看都有哪些图形?”对不同的图形进行巩固认识,为后面的图形创意做准备。

环节二:分组操作“按数取图形”进行创意,并交流讨论,感知数量守恒。这一环节中我又分了两个小环节进行活动:

一是通过幼儿分组操作“按数取图形”进行创意,一组是图形相同颜色不同;一组是图形相同,大小、颜色不同;一组是大小、颜色、形状都不同;请幼儿按各组数卡取相应数量的图形进行创意,不仅体现了数学领域的内容,从中也渗透了艺术领域的内容。

二是作品展示,交流讨论,感知数量守恒。将幼儿的作品分组进行展示,请幼儿分组介绍,“你用什么图形进行创意的?你们拼的什么?这些图形有什么不同?数量相同吗?”等等,再出示数卡,依次介绍,从而了解物品不受颜色、形状、大小以及空间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6以内的数量。

环节三:用对应、点数的方法,进行数量比较,巩固对守恒的认知。在这一环节中我也分了两个小环节进行活动:

一是教师演示:出示第一组等量不等长两组图形比较数量;第二组是等长不等量两组图形。先请幼儿猜测,哪个多?哪个少?再讨论比较数量多少的方法,进行验证,对幼儿进行提升。

二是幼儿分组操作:第一组:按数涂色;第二组:相同数量连线;第三组:比较两组图形的数量。使幼儿在操作中利用对应、点数的方法,进行数量比较,巩固对守恒的认知。

环节四:共同进行游戏“迷迷转”,按口令进行数量结合,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以幼儿操作在前,通过幼儿交流讨论后,教师再提升小结的原则,建立幼儿初步的守恒概念。《纲要》中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因此我在活动中处处体现以幼儿为主体,寓教于乐,以《纲要》理念作指导,本活动渗透了语言、艺术两大领域的内容,结合幼儿的经验,鼓励幼儿大胆进行交流讨论,并对幼儿进行及时的评价,根据获得的反馈信息,调控好教学的节奏速度,合理分配时间,组织好师幼互动,使得教学内容和教法达到最优化,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中获得发展,在活动结束前,根据幼儿对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终结性评价,体现因材施教,力争让幼儿有不同的发展。

幼儿百科:6是5与7之间的自然数。是阿拉伯数字,是自然数字中的一员。在中国,6象征着和谐、吉利、关爱、孕育等,在传统文化中极受重视。

不知道本文“幼儿园中班教案《6以内数量守恒》及教学反思”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儿园教案阅读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6以内数的守恒》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能不受物品的颜色、形状、大小以及空间排列形式、空间距离等的因素的影响,行成数的守恒能力。

2、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海洋背景图一张;小鱼贴板共六个;茶杯、茶盘共六套;玻璃杯2个;碗一个;木珠若干;小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复习点数6。

海洋里要举行音乐舞会,与妈妈带小鱼来参加,请幼儿点数有多少条鱼。

二.学习数的守恒。

1.幼儿表演。

(1)鱼妈妈和她的小鱼们表演第一个动作,排成一个漂亮的队形,请幼儿点数有几条鱼。

(2)鱼妈妈和她的小鱼们变换第二个队形,请幼儿点数有几条鱼。

(3)鱼妈妈和她的小鱼们变换第三个队形,请幼儿点数有几条鱼。

(4)请幼儿讨论得出结论,无论排成什么样的队形,鱼的数目不变。

2.茶杯配茶盘。

(1)我们给每个茶杯配一个茶盘,看看茶盘够不够。配好后问:"茶杯和茶盘一样多吗?"

(2)将茶盘摆成一排,茶杯收拢或堆起,问:"想一想茶杯和茶盘一样多吗?"在将茶杯一一放在茶盘里。

(3)在将茶杯放开,茶盘叠在一起,再提问。

(4)总结:虽然茶杯和茶盘不一样大小、颜色、形状,但数目一样多。

3.将两只玻璃杯摆成一排,旁边放着装木珠的盒子,教师两只手各拿一个木珠,同时分别放在两个玻璃杯中,放在杯子1/2时问:"这个杯中木珠与那个杯中木珠一样多吗?"如不一样重新在做。

4.请幼儿做两种难度的操作单。

活动延伸:

1.用磁性围棋排列图案,看看能排出多少种图案,并尝试记录。

2.室外游戏--春风吹。

(1)幼儿自行分成若干组,每组幼儿人数相等。

(2)教师念儿歌:春风吹,春风轻轻的吹,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吹来了燕子,吹醒了青蛙。

(3)儿歌一停,要求每组幼儿编排出各种各样的队形,然后说说:"我们组是*个人。

活动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以幼儿操作在前,通过幼儿交流讨论后,教师再提升小结的原则,建立幼儿初步的守恒概念。《纲要》中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因此我在活动中处处体现以幼儿为主体,寓教于乐,以《纲要》理念作指导,本活动渗透了语言、艺术两大领域的内容,结合幼儿的经验,鼓励幼儿大胆进行交流讨论,并对幼儿进行及时的评价,根据获得的反馈信息,调控好教学的节奏速度,合理分配时间,组织好师幼互动,使得教学内容和教法达到最优化,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中获得发展,在活动结束前,根据幼儿对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终结性评价,体现因材施教,力争让幼儿有不同的发展。

幼儿百科:守恒是指概念的掌握和概括能力不再受事物的空间特点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而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质进行抽象概括。也就是儿童的认知能力不再因为事物的非本质特征(如形状、方向、位置等)的改变而改变,能够达到透过现象看清本质,把握本质的不变性。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0以内数的守恒》及教学反思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0以内数的守恒》及教学反思”,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等量物品德数量不随实物的大小、颜色、种类及排列及排列形状的变化而改变,准确计算10以内物品的数量。

2、体验数守恒的有趣现象。

3、逐步树立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能尝试不同的排列方法

活动准备

教具:泡泡卡片、数字拼板、雪花片或干。大小不同的有孔珠子、棉线若干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是有相互问候

2、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泡泡表演队来幼儿园演出了。看,他们20个队员分成了两组,每组演员都准备了精彩的节目,一起来看看吧。

引导幼儿拿出学具“吹泡泡”按照大小或颜色分类分为两类泡泡摆成不同的造型,数数泡泡的数量,感受泡泡不论大小、颜色及造型的变化,每一类总数不变,都是10个泡泡。

*进一步感知10以内等量物品的守恒。

请幼儿找出10个雪花片尝试不同的排列方式拼摆。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成果。

3、分组活动。

师:节目表演的太精彩了,可我发现演员们没有演出服和饰品。我们来帮它们一起做吧!

第一组:制作手链。将10个一组大小不同珠子穿成手链并写上价格标签

第二组:制作演出服。幼儿手中的彩色串珠组成牌龙,排列形式,规律不限。

4、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各组请1-2名幼儿交流自己刚才玩了什么,做了什么活动,对数量相同的物品进行交换、排列之后发现了什么。

5、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数的守恒对于中班小朋友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怎样吧这样的一个比较难的数学概念形象化,让幼儿好接受呢?想到了用情境展开并贯穿教学活动,让幼儿体验数守恒现象。

整个活动进行下来,感觉还是比较顺畅的,幼儿在活动中也基本掌握理解数的守恒概念。

反思活动,有以下不足:

1、集体活动中的幼儿自主操作,感知物品数量不因排列形式的变化而改变,其实幼儿在操作中排列很多不同形式,但我在这个环节中并没有让幼儿将自己的成果在全班幼儿面前展示出来,幼儿的经验没有得到进一步提升,这是一个遗憾。

2、分组活动的材料投放比较单一,在5以内守恒使用这些教具,幼儿对此教具不太感兴趣。

幼儿百科:数字分好几种,阿拉伯数字是最普遍的一种。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而是印度人发明的,实际应该列为印度语言,只是先传播到阿拉伯,然后传向世界的,所以称之为“阿拉伯数字”。

不知道本文“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0以内数的守恒》及教学反思”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中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数的守恒》


活动设计背景

中班幼儿在前期有了一定的数物关系,在进行10以内数物结合时有幼儿摆出了不同排列方法的物体,并引起班级许多小朋友的兴趣,大家都积极尝试不同的排列方法,所以,就考虑到设计这节课和孩子一起探索关于守恒的概念。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等量物品德数量不随实物的大小、颜色、种类及排列及排列形状的变化而改变,准确计算10以内物品的数量。

2、体验数守恒的有趣现象。

3、逐步树立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能尝试不同的排列方法

活动准备

教具:泡泡卡片、数字拼板、雪花片或干。大小不同的有孔珠子、棉线若干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是有相互问候

2、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泡泡表演队来幼儿园演出了。看,他们20个队员分成了两组,每组演员都准备了精彩的节目,一起来看看吧。

引导幼儿拿出学具“吹泡泡”按照大小或颜色分类分为两类泡泡摆成不同的造型,数数泡泡的数量,感受泡泡不论大小、颜色及造型的变化,每一类总数不变,都是10个泡泡。

*进一步感知10以内等量物品的守恒。

请幼儿找出10个雪花片尝试不同的排列方式拼摆。!!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成果。

3、分组活动。

师:节目表演的太精彩了,可我发现演员们没有演出服和饰品。我们来帮它们一起做吧!

第一组:制作手链。将10个一组大小不同珠子穿成手链并写上价格标签

第二组:制作演出服。幼儿手中的彩色串珠组成牌龙,排列形式,规律不限。

4、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各组请1-2名幼儿交流自己刚才玩了什么,做了什么活动,对数量相同的物品进行交换、排列之后发现了什么。

5、 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数的守恒对于中班小朋友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怎样吧这样的一个比较难的数学概念形象化,让幼儿好接受呢?想到了用情境展开并贯穿教学活动,让幼儿体验数守恒现象。

整个活动进行下来,感觉还是比较顺畅的,幼儿在活动中也基本掌握理解数的守恒概念。

反思活动,有以下不足:

1、 集体活动中的幼儿自主操作,感知物品数量不因排列形式的变化而改变,其实幼儿在操作中排列很多不同形式,但我在这个环节中并没有让幼儿将自己的成果在全班幼儿面前展示出来,幼儿的经验没有得到进一步提升,这是一个遗憾。

2、 分组活动的材料投放比较单一,在5以内守恒使用这些教具,幼儿对此教具不太感兴趣。

幼儿园中班教案《8以内数的守恒》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智力宫"的游戏活动,使幼儿能根据两组物体不同排列的变化,正确点数8以内数量的物体。

2、让幼儿学会观察的方法,掌握观察的顺序,培养幼儿初步的比较、分析及口语表达能力。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智力宫的游戏场景(中型积木、贴绒卡片、各类8以内物体卡片、各种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木偶、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小兔)小兔子今天要给小朋友当回向导,带你们去参观智力宫,看谁参观时观察得最仔细,最能动脑筋,小兔子就和他做朋友"。

二、参观智力宫,了解8以内数的守恒。

1、第一智力角:大小相同的积木排成稀密不同的两排,引导幼儿从左到右、从前往后,仔细的观察。

提问:这是什么?第一牌积木和第二排积木哪排多?哪排少?

幼儿观察后回答,如有不同意见,引导幼儿点数后,得出正确答案。

教师:小朋友们讲得真好,这两排积木大小是一样的,但一排摆得稀,一排摆得密,它们都是4,是一样多的。

2、第二智力角:大小不同的皮球各5个,摆成稀密不同的两排。

提问;第一排和第二排皮球哪排多大?哪排小?大皮球多,还是小皮球多?为什么?

幼儿通过点数、默数后,告诉观察的结果。教师不断的用语言激发,调动幼儿观察和求知欲的兴趣。

教师总结;大皮球和小皮球一样多,都是5个,只是它们的大小不同,稀密不同。

3、第三智力角:出示小兔子带给小朋友的礼物,每人一张卡片。

(1)请幼儿每人取一张小卡片,仔细观察卡片上的两组物体哪种多,哪种少,还是一样多,为什么?

(2)幼儿交换卡片互相讨论并说出原因,(每张卡片上所画的物体不一样,大小各异,排列形式各异。)

4、第四智力角:小兔请小朋友看节目表演。

(1)在磁性黑板上出示唐老鸭和米老鼠跳舞的场景,第一次跳舞先排成一排纵队,然后排成一排横对,引导幼儿观察,谁多,谁少?一样多吗?为什么?

(2)第二次跳舞散乱排列,引导幼儿观察,谁会想到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教师:小朋友看得真好,唐老鸭和米老鼠跳舞时,不管怎样改变他们的排列形式,他们的数量没有变,都是8

三、幼儿动手操作联系,进一步掌握8的数守恒。

小兔子带小朋友进迷宫:迷宫内设有各种玩具、实物、教具,让幼儿通过摆弄实物,不断变换排列形式,进一步巩固认识一组物体的数量不受排列形式、大小的影响,他们都是一样多。(摆弄时,教师不但巡视,提醒幼儿互相讲述)

四、结束

小兔说:"今天小朋友真能干,学到很多本领,小兔子真高兴,想和大家一起做游戏"。小兔带小朋友出智力宫。

活动反思:

这堂课组织得很成功,活动过程通过幼儿的学习方式以游戏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内在兴趣。深刻的把握了活动的难点和重点。充分反映出了教师对新《纲要》的理解和贯彻。对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本次数学活动的设计和编排,遵循了科学发展观。实质性的促进了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幼儿百科:8是一个有理数,是一个在7和9中间的一个自然数、正整数,是一个合数、偶数和立方数。

相关推荐

  •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6以内数的守恒》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能不受物品的颜色、形状、大小以及空间排列形式、空间距离等的因素的影响,行成数的守恒能力。 2、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
    2020-12-01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0以内数的守恒》及教学反思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0以内数的守恒》及教学反思”,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等量物品德数量不随实物的大小、颜色、种类及排...
    2020-07-23 阅读全文
  • 中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数的守恒》 活动设计背景 中班幼儿在前期有了一定的数物关系,在进行10以内数物结合时有幼儿摆出了不同排列方法的物体,并引起班级许多小朋友的兴趣,大家都积极尝试不同的排列方法,所以,就考虑到设计这节课和孩子一起探索...
    2021-06-10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教案《8以内数的守恒》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智力宫"的游戏活动,使幼儿能根据两组物体不同排列的变化,正确点数8以内数量的物体。 2、让幼儿学会观察的方法,掌握观察的顺序,培养幼儿初步的比较、分析及口语表达能力。 3、让...
    2020-09-22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教案《10以内数的守恒》及教学反思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中班教案《10以内数的守恒》及教学反思”,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等量物品德数量不随实物的大小、颜色、种类及排列及排列形状的变化而改变,准确计算10...
    2020-07-23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能不受物品的颜色、形状、大小以及空间排列形式、空间距离等的因素的影响,行成数的守恒能力。 2、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

2020-12-01 阅读全文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0以内数的守恒》及教学反思”,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等量物品德数量不随实物的大小、颜色、种类及排...

2020-07-23 阅读全文

活动设计背景 中班幼儿在前期有了一定的数物关系,在进行10以内数物结合时有幼儿摆出了不同排列方法的物体,并引起班级许多小朋友的兴趣,大家都积极尝试不同的排列方法,所以,就考虑到设计这节课和孩子一起探索...

2021-06-10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智力宫"的游戏活动,使幼儿能根据两组物体不同排列的变化,正确点数8以内数量的物体。 2、让幼儿学会观察的方法,掌握观察的顺序,培养幼儿初步的比较、分析及口语表达能力。 3、让...

2020-09-22 阅读全文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中班教案《10以内数的守恒》及教学反思”,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等量物品德数量不随实物的大小、颜色、种类及排列及排列形状的变化而改变,准确计算10...

2020-07-23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