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阔孩子视力,增加孩子思维
发布时间:2020-06-12 教育孩子笔记 中班孩子教育笔记 孩子挑食教育笔记 开阔孩子视力,增加孩子思维这天,我和张老师在装饰墙壁,我们剪了一个月亮.这时,琪琪小朋友走过来问:”老师,这是什么?”我便说:”这是月亮,琪琪月亮像什么?”这时,孩子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这里来.有的说:
“像香蕉!”
“像眉毛!”
“像眼睛!”
我表扬了这三位小朋友。同时,也很奇怪,小朋友怎么就没想到别的呢?我试图启发他们,便不停地问:“还像什么?小朋友仔细地想一想……想一想呀!”尽管我以殷切的目光不停地询问,孩子们却傻傻地看着我,我有点急了。就说:“是不是像小船呢?”有几个小朋友口里应和着,眼睛却似懂非懂地眨巴了几下。
孩子们疑惑的神情,终于使我知道苛求了他们:小班孩子的年龄决定了他们思维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我不再奇怪
,心里盘算着,以后多带孩子观察,多见识。相信以后的月亮会像更多、更多的东西。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孩子的视力,你重视了吗?
近期幼儿园组织孩子进行了体检,测查视力是其中重要的一项,测查结果显示,班里大部分孩子的视力并不如预期的那样好,甚至较上学期下降严重。作为老师,我觉得很心疼,小小年纪,还尚未步入小学的门槛,就要带着小眼镜了,那么将来如此繁重的学业,会让孩子的视力降到哪里去?在告知家长视力检测结果时,家长们很惊讶,大呼不能给孩子看电视了,不能给孩子玩电脑、手机了,也有的家长表示不能理解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不妨分析一下,孩子的视力为什么会下降?
电子产品取代纸质类用书,电子游戏取代现实生活中可动手动脑的游戏,孩子们更愿意竖着小手指在手机、电脑上划来划去,高度集中的同时,眼睛也在受着侵害。除了长时间的看电视、玩电子产品,孩子们学习压力增加,空余时间被各种课程安排的满满,而大部分的课程都是和孩子长时间用眼有极大关系,如写字课等。孩子们户外活动的时间减少了,接触大自然的时间减少了,眼睛调节、休息的时间也相应减少了。不正确的书写、看书姿势等是造成视力下降的原因。我想,不管任何人,都不希望看到祖国的花朵小小年纪就带上“小眼镜”,我们能做的就是多给孩子更广泛的活动空间,提醒家长多进行户外活动,毕竟良好的身体才是成长道路上获取成功最重要的保障。
可爱孩子的新思维
一进我们的活动室,你就会被一个机灵的男孩所吸引,他的双眼中闪烁着求知的欲望。每次的活动只要他有兴趣,他的小手一直高举,别人不知道的知识他也能说出一二。午餐后、自由活动的时间里,他一直能静下心来做自己喜欢的事。看,那里专心看书的不就是他吗?玩具旁投入地搭玩具的也是他,排队了一直动个不停,还一直扑倒在地上去的还是他,真的是个能静又能动的孩子。散步的时侯,我们被草地上的一切新鲜事物所吸引,我们一起观看着蚂蚁合作搬食物,看蜘蛛、看小鱼……“罗老师,你看柳树的叶子呀”,一个孩子的声音引起了我们大家的注意,“这些叶子怎么了呀?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洞洞呀”,“肯定有坏蛋做的”,“是小虫做的”……“小虫子在哪里呀?”我也寻找起罪魁祸首来,可是没找到,我放弃了,又关心起其他孩子的新发现来。“快看,坏虫子在这里”他激动地拿着一片叶子跑了过来,一看真的,这片叶子的反面停满了黑黑的小虫子,原来吃柳叶的是这些坏家伙。“你是怎么发现的呀?”我问,“我先看见这片叶子有一个小洞,摘下来一看就发现了”,我们都被他的新发现所吸引,大家都聚集在一起看这些黑黑的小虫……午睡起床后,我们又扯起了这个话题,问问该怎么对付这些虫子,他的思维最活跃“拿小棒把虫子打死”,“不够高怎么办?”我问,“请直升飞机帮忙,用水把他们冲下来……”他一次次地想出新的方法。
孩子的能力不可轻视
昨天是佳佳的第十节钢琴课,老师通知佳佳参加周六的音乐会,并选了首曲子让佳佳表演,但是要佳佳把谱子背出来,佳佳当时就问:“不是有书吗?为什么要背呀?”老师说:“以后考级都是要求背谱子的,现在必须先慢慢学会背谱子。”佳佳没敢再做分辨,只是轻轻地说了声“有点难耶!”我当时也有些担心孩子能否背出来,但想想还有三天好好练应该可以。今天吃完饭佳佳主动要求练琴(这一点佳佳还是值得表扬的,每次练琴都很主动),这周的任务比较重,我让佳佳先忙其他的曲子,把那首要背的曲子留在了最后。自己弹了两遍后我让佳佳试着去记谱子,佳佳说她得仔细看,慢慢记下,几分钟后佳佳说她想试下,让我拿着书看她弹,不对的地方让我及时叫她停,纠正她,佳佳真的非常棒,只是一个地方需要我提醒了下,其他全对,第二遍就完全没有问题了,真的很不错,估计她自己也没想到会记得这么快。我又让她练了两遍才收工,明天继续,加以巩固,好在表演的时候不出差错!孩子的能力还真的不可轻视!相信不止是佳佳这样,几乎每个孩子都可能这样。跟佳佳比起来,我是惭愧多了!
变废为宝 开阔了孩子想象的空间
下面是“变废为宝 开阔了孩子想象的空间”的内容一文,给你带来丰富精彩的内容,欢迎阅读!
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贯穿于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每一项活动都蕴含着巨大的教育契机,我们抓住这一点,首先组织教师对孩子全面的环保教育,让孩子全方位的了解环保方面的知识,争做环保小卫士,从而让他们积极投身于环保活动中。
并借机让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到捡起一片废纸,美化一方净土,人人都做校园中的有心人。
在角色游戏中,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利用纸盒、纸筒、饮料罐开展“咖啡屋”、“小卖部”、“娃娃家”等,使幼儿在游戏中接受环保教育,并懂得如何减少垃圾和利用废物,以培养幼儿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
手工区中,孩子们用蛋壳、塑料瓶、泡沫等制成自己喜欢的不倒翁、民族娃娃、雪花片、……建构区中,这些能工巧匠们,用易拉罐、礼品盒等设计成精美的音乐厅、科学泡泡、糕点作坊……一件件变废为宝的作品,设计新颖,构思巧妙,易于操作。
不仅融入了全园师生的绿色环保、健康、文明、节约的生活理念,进一步丰富了幼儿区角活动内容。
1、亲子游戏
为了扩大环保的宣传力度,增进亲子之情,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我们利用开放日、家长会、家长课等机会,对幼儿和家长进行“变废为宝亲子手工制作”比评。
在评比现场,废旧物品在孩子和家长的灵巧双手下,被打造成了一件件令人赞叹不绝的作品。
用蛋糕盘、彩色塑料袋制作的《漂亮的花瓶》;旧窗帘、纸箱制作的《趣味布衣书》;酸奶瓶、泡沫垫制作的《自行车》;纸盒、废电线、毛线制作的《我爱我家》等等,趣味性的比赛,使幼儿懂得用勤劳的小手可以“变废为宝”做一个真正的“环保小卫士”。
2、户外游戏
师生团结协作,将一些可利用垃圾动手制作成孩子喜欢的玩具和体育器械:如用废旧报纸卷起来,涂上漂亮的颜色,变成如意金箍棒;酸奶瓶装上小石子,再用五颜六色的布片封住瓶口,然后用彩带扎起来,制成沙锤;报废的轮胎涂上新鲜的颜色,孩子可滚着玩、跳着玩、垒着玩、还可以排成不同的巡回轨道;质地较硬的八宝粥桶,我们在桶壁上穿上孔、系上绳子制成高跷;或者五六个易拉罐捆绑在一起制成梅花桩;垃圾的巧妙利用使户外游戏变得丰富多彩,拓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丰富了游戏材料,开阔了想象的空间使学生们从小就养成了保护环境和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对孩子们将来的健康成长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关于“变废为宝 开阔了孩子想象的空间”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为了孩子,少开电视
电视是传播文化、信息的重要工具。电视节目富于教育性和娱乐性,也是知识的源泉。坐在家里就可知道国家和世界大事。但是目前电视中有一些节目内容不适合儿童观看,父母要注意节目内容,陪同孩子一起看,对他们进行诱导、讲解,孩子受到教育、开发了智力、丰富文娱生活,将受益不浅。
通常建议宝宝在2岁以前尽量不看或少看电视,如果2岁前宝宝大量地看电视。会给宝宝带来4个方面的不利影响:
1、对宝宝大脑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根据澳大剥亚的最新脑科学研究表明,当宝宝看电视时,专管视觉、分析、计算等功能的大脑左侧皮质,会因注意力随画面的转移而呈散乱状态。接受颜色信号的右侧皮质也会丧失信息抑制力,让左右皮质之间的通路减少,而呈现脑构造破坏的惯性状态。长时间让宝宝面对着电视画面,宝宝的大脑细胞发育将受到抑制。这种抑制会带来脑神经结构性和神经细胞化学性的损伤,这种损伤会影响宝宝正常脑功能的发育。
2、抑制宝宝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由于年幼的宝宝还不能清晰地思考,也不能进行建设性的想象,电视影像会在宝宝的脑中留下一些不受处理的图像,长久地在脑中徘徊。如果没有成人的启发和讲解,年幼的宝宝不理解所看的图像,这些图像就在宝宝的脑海中遗留下一些永久性的扭曲内容,使宝宝变笨。多看电视还会使宝宝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受到抑制。许多老师报告,一些常看电视的宝宝们不能看懂没有图的故事,因为电视枯萎了宝宝在自己脑中制造图像的能力。此外,宝宝对待事物持之以恒的能力也因多看电视而大受破坏。他们习惯于看上几小时的电视,却难以处理一件在30分钟或1小时内就能够得到解决的问题,因此这些宝宝受不了一些较难学的事物。每当需要他们长时间专心完成一项任务时,遇到一个小困难便马上想放弃。
3、影响宝宝的语言交流能力
对于那些不会说话的宝宝来说,电视的声音对宝宝只有单向的沟通,宝宝坐在电视机前,毫无选择地不断接受图像和声音的冲击刺激,却习惯性地不作任何主动的反应,长此以往,主动反应的语言智能,便因缺乏使用机会而日渐停止进化,甚至出现退化。于是许多电视迷宝宝,到了3岁仍旧不会说话,当旁人要对宝宝说话时,宝宝的目光也不懂得要跟别人的目光接触,常常像个半盲的人似地东张西望,而所发出的声音都局限于“嗯”“唔”等无多大意义的单音。受电视损伤比较严重的宝宝。甚至可能出现自闭症的倾向。
4、难以形成良好的注意力
长期机械式地看电视,宝宝失去了主动思维的能力,而且注意力品质也不高。那些在低幼年龄痴迷于电视的宝宝进入幼儿园后,往往无法很好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老师所讲的内容上。因为这时候,孩子已经习惯了电视那种快速度的信息播放频率,对于课堂上老师呈现信息的方式和比较缓慢的速度难以适应。于是,孩子就容易通过做小动作、开小差、看着黑板发愣等等来进行自我平衡和弥补。到了小学阶段就表现出学习能力低下,“弃学厌学”等现象。
换一种思维教育孩子
一个人独坐在小屋里,月光洒在某个角落。希望这片宁静不要逝去,只因为这一刻,心中暗涌着些许的心得。
一天下来,心中充满着惊讶,震撼,信服,当然还有对未来一个方向。惊讶的是,老师是这样完美的和孩子们上完一堂课。震撼的是,老师是用这样极富诱惑的声音引导孩子们的兴趣,信服的是,老师能这样真挚,可亲的和孩子们进行沟通与交流。教学与动画让孩子们学的津津有味,手势与特效让孩子们学的目不转睛,亲情与友情让孩子们学的放松与愉快。
我们有着同样优秀的老师,有着完善的教学设备,缺乏的只是打开如何更好与孩子们沟通的钥匙,缺乏的只是某种概念上的教育创新。
留下来的传统教学不能一味的照搬,因为这是个创新的时代,对教育而言,也是如此。我们看到,传统的教育已不能完全唤起孩子们的兴趣,只有在这基础上的创新,才能适应孩子们的成长,适应现代化社会的步伐。
不如让我们换一种思维教育孩子,与时俱进,共同成长!
孩子的思维大于我的想象
很喜欢和孩子们一起做实验,孩子们也很感兴趣!因为-----从中我能得到很多意外的惊喜。虽然它不像刘谦的魔术那么神奇、魔幻,但孩子们一样崇拜其中的变化,惊叹其中的奥秘!
今天上午第二节作的实验:如何把铁钉从水中的小卵石中取出来?我出示的道具有:盛有水、小卵石和小铁钉的透明玻璃瓶,广口玻璃瓶,勺子,磁铁。看着道具,孩子们很自然的想到:用勺子捞出来。
林雨馨马上举手:“可以用手拿出来!”“这个方法非常好,可是有点危险,一不小心就会扎到手指头。”我补充说,但是他已经脱离了老师出示的工具,值得表扬。
张怀元发现了桌子上的磁铁,这时他像找到了新大陆一样,很激动:“老师可以用这个把它们吸上来!”实验结果证明,不但能吸上来,更神奇的是,“磁铁还没到底下,小钉子就飞上来了”刘晨帆和小朋友议论道。
张俊豪好像想到了更好的方法,着急的说:“老师,可以用网子把它们捞出来!”“可以把钉子捞出来吗?”我问。“把网子放在瓶口上,让后把水倒出来(过滤)!”能有这样的解释,让我感到很意外,很惊喜!“这个方法也很不错,把水倒出来,再把小石头和小铁钉(分开就好了)。”经过提醒,孩子们还是能够补充的。
“谁还有其它的方法?”我乘胜追击!
林雨馨举手:“可以用一个长长的泡沫伸到杯子底下,把钉子扎到上面,让后拿出来。”听到这样的想法,我很得意,也暗自窃喜,因为孩子的思维已经放出去了,而且超过了我的想象!
杨静凯:“可以用胶带,把钉子粘上来!”实验之后,胶带不粘了,可孩子还是很高兴,因为他们想过了,做过了……
给孩子一桶水和一把沙子,孩子能帮我们找到广阔无垠的大海;给他们一朵云彩,孩子们会还我们一望无际的蓝天,有这样的回报,我们何乐而不为?
孩子们,加油
今年一切从头来过开始带小班。众所周知刚刚进入幼儿园的孩子自理能力比较弱,孩子们都有一种依赖的现象什么事情都想依靠别人。我就想何不从日常生活中锻炼孩子呢?于是,吃完早饭的的时候,我请蒲忠钰、罗雅兰等几个吃的比较快的小朋友帮忙清理餐盘内的垃圾、帮助搬小椅子等等。小家伙们非常乐意,高高兴兴地帮我收拾着:收拾餐具、摆椅子、提醒吃得慢的小朋友,给他们加油。一些吃得慢的孩子,都会抬头用羡慕的眼神看着他们,我想这是一次榜样教育的好机会。于是,我微笑着对他们说:“加油吃!吃完了,一起来帮忙吧!”程梓瑜、王沁瑜等几个小家伙听了,非常高兴,加速吃完后,争先恐后地来帮助打扫。看着小家伙们快乐的劳动样儿,我自己的心里也有种成长的感觉。可爱的孩子们再慢慢的成长!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自己了!李鑫睿开心地说:“老师,我可以帮你搬椅子。”魏孜姝语自豪地说:“老师,我把桌子上的垃圾收走了!看着孩子们脸上的笑容我的心里无比开心,我可爱的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加油吧!日常的生活活动中,教育的契机其实有很多很多,只要抓住随机教育,孩子们会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