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我们身上的123
发布时间:2019-12-25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说课稿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小班数学优秀说课稿活动目标1、让幼儿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数。2、通过各种游戏培养幼儿动手、动口、动脑能力。 活动准备 趣味练习--在图画里找数字 活动过程一、游戏引起幼儿兴趣1、小朋友一起拍拍手、转转手、搓搓手。2、手指游戏:一只猴子在水边,看见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咬!二只猴子在水边,看见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咬!咬!三只猴子在水边,看见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咬!咬!咬!﹙幼儿边做动作,边伸手指头﹚。二、找找1231.教师: 1、2、3,这些数就在我们身上,在我们的教室里,在我们玩具中,我们不仅要会读数,而且要认识数,以后逐步学会写数。2.幼儿数数,教师出示卡片(1)引导幼儿数数老师有几个鼻子?有几张嘴巴?幼儿边说,教师一边出示数字卡片1。(2)幼儿再数数老师有几只眼睛?几个耳朵?幼儿边说,教师一边出示数字卡片2。(3)引导幼儿数数教室里有几盏灯?幼儿边说,师一边出示数字卡片3。3、让小朋友观察,1、2、3这3个数的长相不是一样的,说一说它们各自的特点,教师:1像小棒;2像小鸭;3像耳朵。4、教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多好多的水果宝宝,送给你们,喜欢吗?老师说出水果的名称和数量,幼儿将水果的数量粘贴在相应的数字下面;反之根据水果的数量粘贴相应的数字。﹙贴对了,发给小红花给予奖励﹚。5、趣味练习 找找图画里的1 2 3三、活动结束1、师幼一起跳数字舞,一个小孩手摸地,二个小孩颠颠脚,三个小孩转又转。2、小朋友回家以后数数你家里有哪些东西有1个,哪些东西有2个,明天讲给老师和小朋友们听听,好吗?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延伸读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认识数字12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懂得比3少的花有1、2。 2、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 2、3以内数量的动物卡片、印章、颜料、白纸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春天来了,草地上都开满了漂亮的小花,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些漂亮的小花朵吗? 2、教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小花,请小朋友看一看有几朵呢?请你们一起来数一数。 3、教师出示花朵图片,引导幼儿进行手口一致地点数。 4、引导幼儿给小花进行排队,并让幼儿说一说它们排队的顺序是由少到多的顺序, 让幼儿知道1和2都比3要更少。
二、教师示范印花 1、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也要请小朋友们一起来印出漂亮的花朵。 先来看一看老师是怎么样印的吧! 2、教师出示白纸、颜料、印章进行示范,并边操作边讲解方法,并请幼儿边进行点数,教师示范操作印3朵花。 3、教师依次再印出2朵和1朵花。并引导幼儿说一说2朵小花是比3多还是少。 1朵小花又是比3多还是少。 教师进行小结:2朵花和1朵花都比3朵花少,所以请小朋友说一说比3少的是几呢?
三、请幼儿进行操作 1、教师:小朋友,瞧,这些印出来的花是不是也很漂亮呢?现在我也请小朋友们来印一印吧! 2、教师提出要求:刚刚我们知道比3少的是多少了,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们一起来印出比3少的花。 3、教师请幼儿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提醒幼儿数一数自己所印的花的数量是不是比3少。 并且在操作的时候注意不要将颜料弄到了自己的身上和桌面上。
四、对幼儿的操作进行展示评析 1、教师:请小朋友数一数自己都印了几朵小花。 2、展示幼儿作品,收拾操材料。 3、结束活动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我们身体里的洞洞
活动目标 1、知道身体里的洞洞以及这些洞洞的用处。 2、能够积极探索,发挥想象力,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3、喜欢阅读绘本,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图片-身体里的洞洞
活动过程
一、看图猜测,激起幼儿兴趣。
1、咦!这两个小朋友在看什么呢? 2、这是什么?你们猜猜看,它会是什么的洞? 3、那么,这又是什么呢?它会是什么呢? 4、这这有两个洞,它会是什么呢?两个洞是做什么用的呢? (幼儿猜测)
二、探索身体里洞的秘密。
1、教师:哇!这里的两个洞又是做什么的?幼儿猜测。 鼻孔有什么用处呢? (鼻子可以闻气味,还可以用来呼气吸气。) 2、幼儿操作。 (1)教师:我们的身体里还有哪些洞洞呢!请你们找找看。 (2)看幻灯片讲解这些洞洞都有什么作用?。 3、教师:你们知道小宝宝是从哪里生出来的吗? 4、教师:听说身体上还有被堵住的洞,猜猜是什么洞? 你的肚脐眼是怎样的? 5、看图小结。 教师:我们身上的洞真多啊,有……洞,有……洞。 6、教师:如果我身体上没有洞,会怎样呢? 7、教师小结:原来我们身体上的这些洞是那么重要啊! 让我们一起保护我们身体上的每一个洞,同时也保护我们同伴身上的每一个洞。 不要让它们受到伤害。
三、结束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洞,有的洞洞是对我们有益的,有的洞洞是有危险性的、有害的。 让我们去找找,发现更多的洞洞吧!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我们身边的价格
【设计意图】
大都市的孩子,对超市中的购物、买卖过程、商品价格既熟悉又充满好奇,同时,幼儿对价格的概念又很模糊,因为大部分家长只是让幼儿参与选购物品,而没有让其参与买卖过程,所以幼儿不能正确理价格解价格与钱币的关系。本活动试图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以幼儿园为活动中心,将社会、家庭、幼儿园三者联系在一起,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体验数学的真正意义。
【活动目标】
1.幼儿在参观过程中观察价格,并初步学会认读价格。
2.幼儿在亲历买卖的过程中,了解钱币与购物的关系。
3.幼儿尝试制作价格表,进一步认识价格的结构。.【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经验:对钱币面额已基本认识;能认读十位、百位数。
2.联系参观超市的有关事宜。
3.已制作好的价格卡若干,小卡片、笔等。
4.发动家长给幼儿每人五块钱,以便他们到超市进行自由购物。
活动一:超市里的购物体验【活动过程】
一、寻找、认识价格1.幼儿在超市里寻找价格,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价格的书写特点,了解价格通常都是用数字表示的,会有单位元,让幼儿在认识价格中认识小数点。
2.教师出示多种价格卡,幼儿由浅入深地学习认读百位、十位、带小数点的价格。
3.幼儿到各种商品前练习认读价格。
二、体验买卖过程1.幼儿每人身上带了五块钱,教师了解幼儿想买什么,并一起讨论五块钱能否购买此商品。
2.由教师带领,幼儿自由选购商品及付款,教师给予指导。
3.幼儿相互交流,分享自己购买的商品。
活动二制作价格卡。
【活动过程】
一、总结购物情况交流自己购买的商品,并展开讨论,巩固对价格的认识。
二、分组制作价格卡1.幼儿画自己购买的和自己喜欢的商品,并为其标上价格。
2.幼儿给班级物品制作价格卡。
3.将制作好的价格卡放到相应的物品上,进行买卖游戏。
【活动延伸】
1.交给幼儿每人几张小卡片,请其在家与爸爸、妈妈制作大件物品的价格卡,如电器的价格卡。
2.将制作好的价格卡带回园讲述,巩固对价格的认识。
3.教师总结,帮助幼儿理解金钱与劳动的关系,让幼儿体验父母的辛勤劳动,并养成正确的消费观。
【设计评析】
现代的孩子很早就能认识一元、五元、十元面额的钱币,但对于钱币与价格的关系依然比较模糊。此活动在现实、轻松的情景中,帮助幼儿获得这些知识,让幼儿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测量我们的身高》
【活动目标】
了解测量的概念、条件和方法,形成比较的概念。
【活动准备】
塑料绳、卡纸、纸绳、皮尺等。
【活动过程】
1、情景引入:小朋友都上大班了,大家都长大了一岁了,今年我还发现小朋友都长高了。
2、设置疑问:但是你们知道哪位小朋友最高呢?有的小朋友说他最高,有的小朋友却说他最高,你用什么方法能准确的知道它是最高的呢?
3、幼儿猜想及记录:请幼儿以玩游戏的方式猜想哪位小朋友最高,在他的名字后面贴上他猜想的最高的小朋友,并填上他选择的工具。
4、验证:请每位幼儿找一位好朋友进行测量,并把测量结果贴到记录纸上进行比较。
5、活动延伸:我们想比较某件事物的长短光靠目测是不准确的,要用比较的方法才能准确的知道。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样。
6、引发新问题:我们的高度通过小朋友的聪明才智现在知道了谁最高,你们猜猜他的腿是不是也是最长的呢?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