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谈话活动:香港和澳门
发布时间:2019-12-17 幼儿园谈话活动方案 幼儿园谈话活动说课稿 幼儿园中班谈话活动方案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知道香港和澳门都是中国的领土。
2、认识香港和澳门的区旗,主要的建筑和风光。
活动重点: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
活动难点:认识香港和澳门的区旗。
活动准备:
1、师生、家长共同收集有关香港和澳门的照片。
2、幼儿用书《香港和澳门》
歌曲录音磁带《七子之歌》
活动过程:
1、出示中国版图,引出话题:
(1)请幼儿指指说说自己知道的地方:
——“你知道中国有哪些地方?”
(2)让幼儿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
——“这是什么地方?”“你知道有关香港和澳门的哪些事情?”
2、阅读图书,欣赏香港、澳门的风光片: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其建筑、商场、海边的特点:
——“你认为香港哪些提防很特别?”
(2)观赏歌曲《七子之歌》,告诉幼儿香港是一个美丽的海港。
3、简单介绍香港和澳门的历史,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日:
(1)告诉幼儿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日:
——“你们知道1999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是什么日子吗?”
(2)认识香港和澳门的区旗,说说区旗的主要图案特征。
(3)鼓励幼儿提问:
——“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延伸读
幼儿园大班教案:香港、澳门、台湾
活动目标1、知道香港、澳门、台湾在中国地图上的大致位置,知道它们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认识香港和澳门主要建筑和风景点;认识台湾的主要风景点——日月潭、阿里山。
活动准备《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中国地图。
活动过程1、利用电脑的地图,认识香港、澳门。
A 师幼中国地图上找找香港、澳门的位置,感知它们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利用电脑将地图可放大和缩小的功能,让幼儿获知香港和澳门在地图上的位置。目测类比幼儿熟悉的城市,如上海、北京,感知与家乡浙江的距离)B 利用图片欣赏香港、澳门典型的建筑和风景,如美丽的维多利亚港湾、现代化的摩天大楼、迪斯尼乐园、大三巴牌坊等。
2、认识宝岛台湾。
A 师幼在中国地图上找找台湾的位置,感知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B 借助图片了解台湾的着名景点,如日月潭、阿里山等。
3、使用《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第11—12页“香港、澳门和台湾”,让幼儿再次观看这些典型图片,加深对三地的认识。
4、继续使用《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请小朋友将小导游和对应的地点连线,请他们带着我们一起去旅游吧。
幼儿园小班谈话活动——我们和老师
设计思路:
最近,我的搭档邓老师生病了,园内的许多老师放弃休息来我班带班,可我们的孩子却并不领情,有的来园时哭了,有的则表现出闷闷不乐,一脸的不高兴。但老师们不断地努力着,用自己的爱心去感染孩子、打动孩子,渐渐地,孩子熟悉了这些老师,常会说“某某老师喜欢我”“某某老师真漂亮”“某某老师什么时候再来”------可以看出孩子们已经感受到了老师们的关爱。
《课程指南》告诉我们:小班的孩子已经能用简单的言语表达自己的感受,能感受老师的关心,但常带有很大的情景性。所以在活动设计时,我通过录像创设一定的情境,给孩子提供一个畅所欲言的宽松空间。我认为只有把自己与孩子放在同一位置时,孩子便会活泼可爱、勇敢开朗;而融洽的师生关系更为孩子们营造了“想说愿说敢说”的氛围。
当然,在充分沐浴师爱的同时,也应该让孩子们知道向老师回报自己的一份关爱。从小懂得真爱是做人的道理,所以在最后的环节中孩子们又一次体验了“被别人爱是快乐,爱别人也是快乐的”这一积极情感------愿我们的孩子在“超市式”的环境、开放式的教学、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健康、快乐。
活动目标:
1、孩子愿意用普通话大声地说说身边熟悉的事。
2、在看看、讲讲中初步激发孩子关爱他人的积极情感。
活动准备:
一些教师关心孩子的情景录像以及过新年的录像。
活动过程:
一、播放过新年的录像师:孩子们,过新年开心吗?你有什么开心的事告诉我们,让我们大家一起开心开心!
二、边看边讲:录像——老师关心我们的开心事师:过新年是开心的事,其实在我们桃园幼儿园、在我们菠萝班天天象过年一样,有许许多多开心的事呢!有些什么开心的事,来看录像。
l 镜头一:老师和孩子做游戏l 镜头二:老师带孩子看金鱼l 镜头三:老师和孩子一起唱歌l 镜头四:老师为他们整理衣裤、梳小辫l 镜头五:老师陪孩子们午睡(以上镜头教师以聊天的形式随机插问,并辅以顺口溜提高说话乐趣,如:老师吹泡泡,我们捉泡泡,真呀真开心。老师像妈妈,陪着我睡觉。我们是幸福的小宝贝。)看完录像,师:还有哪些老师也关心、帮助过我们?
教师小结。
二、说说:我们想念邓老师师:怎么会有那么多老师来到我们班呢?
师:邓老师生病了,好久不来了,我真想她。吃饭时,我就想,邓老师吃饭吃得多吗?有没有吃蔬菜?睡觉时,我也在想,邓老师睡得香不香,有没有做梦?做游戏时,我又在想,如果有邓老师在,那就更开心了------(幼:我生病时,我想邓老师有没有吃药?------)
师:你们都有一颗好大好大的爱心。邓老师,你听到了吗?我们想你!来,我们一起喊:“邓老师,我们想你!邓老师,我们想你!------”(此时邓老师出现,孩子们激动地与她拥抱。)师:邓老师身体不好,我们请她坐下来。孩子们,刚才,我们说了许多关心邓老师的话,邓老师没听到。现在我们说给邓老师听听。(孩子们围在邓老师身边自由交谈)师:你帮我,我帮你,我们都是好朋友;你爱我,我爱你,相亲相爱是一家。(孩子们随老师出去,自然结束。)
幼儿园托班生活活动:抹香香
托班孩子的皮肤娇嫩,脸颊上被冷风吹后容易出现块状红斑或皲裂,需要每天涂抹护肤品。在家中,“抹香香”大多由家长代劳,很多孩子自己不会涂,也不愿意自己主动涂。教师在区角中提供各种形状、大小、味道的香香罐,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尝试自己“抹香香”,体验成功的喜悦。
一、活动目标
1.在看看、闻闻、说说及自己动手涂抹的过程中,感知香香罐的形状、香香的香味及颜色的不同。
2.体验自己动手“抹香香”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各种造型、香味的儿童护肤品,人手一面小镜子。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香香罐,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草莓瓶装的香香,调动孩子的嗅觉、视觉进行感知。
导入语: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东西,你们认识它吗?和香香说句好听的话吧。
2.重点提问:谁能告诉老师这是什么香味的香香?你是怎么知道的?
3.小结:香香罐上的图案和香香的颜色能够告诉我们这瓶香香是什么香味的。
4.重点关注:
◆在和香香朋友说句好听的话时,教师要鼓励孩子使用礼貌用语打招呼(如“草莓香香,你好刀“嗨,香香你好”等)。
◆孩子能否从香香罐的外形、图案以及香香的颜色、香味上判断出是什么香味的香香(如从瓶子的造型上猜出是草莓味的,从瓶身的水果图案上猜出是哈密瓜味道的)。
(二)说说香香宝宝
1.孩子观察各种造型、香味的香香
幼儿园中班谈话活动:下雨以后
活动目标:1.能针对故事《今天又下雨啦》里的不同人物进行观点采择,站在别人的角度,从他人角度看待问题;2.能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以及和他人大胆地交流;3.喜欢雨天,对生活中自己不喜欢的事物能多一些包容和理解。活动准备:经验准备:从初春开始,幼儿便注意春雨的特征,对春雨有一定的了解,也有自己的感受;很熟悉图画书《今天又下雨啦》,对人物特征与性格有一定的认识。物质准备:绘本封面图、动物头饰(故事里的小鸭、小猪、小花猫、公牛)、公牛生气的三页绘本图片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幼儿能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且和其他幼儿或者老师大胆交流。活动难点:幼儿能去自我中心化,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活动过程:一、出示绘本封面引出话题1.小朋友,前几天我们阅读了绘本《今天又下雨啦》,请看绘本封面,故事发生在什么天气呀?2.图画上的动物们喜欢雨天吗?你怎么看出来的?小结:小动物们刚开始的时候都不喜欢下雨,因为下雨他们就不能出去玩,只能呆在家里。图画上他们的表情都是不开心、郁闷的。二、自选头饰,相互讨论,剖析小动物们内心的想法1.请你选择一个故事里你最喜欢的动物头饰,现在你就变成他了。你和你周围的小朋友说一说,如果你是他(小鸭子、小猪、小花猫、公牛),你喜欢雨天吗?为什么?2.请各个动物上台来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或者不喜欢雨天,理由是什么。小结:(此小结根据幼儿谈论的情况而定)比如,小鸭子喜欢雨天,因为小鸭子喜欢游泳,喜欢水;小猪说他喜欢雨天,因为小猪长得胖胖的,很怕热,下雨天气会很凉爽,雨很温柔……或者小花猫说他不喜欢雨天,因为下雨会弄得到处湿漉漉的,打湿了毛会不舒服,还不能出去玩……(这里一定要根据幼儿的谈话来总结,帮助幼儿采择观点。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从各动物生理特点进行分析。)三、出示公牛三次生气的图片,讨论公牛生气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1.公牛三次生气脸分别变成了什么颜色?——蓝色、橘色、红色。说明公牛越来越生气,最后暴怒了。2.公牛每次为什么生气,三次生气的程度相同吗?你怎么看出来的?越来越生气的原因是什么?(可能是在外玩耍的动物越来越多,声音越来越大,且一次又一次吵到他,所以他生气了,也可能是其他。以幼儿讨论为准,言之有理即可。)3.讨论解决方案:小朋友们分成四个小组,每组分别扮演一种角色,小鸭组、小猪组、小花猫组分别讨论怎么做才能让公牛不生气(比如小声一点,走远一点玩或者邀请他一起玩等等)。公牛组讨论我怎么才能不生气(比如尝试听听音乐,欣赏下雨或者加入他们一起游戏等等)。四、表演:公牛别生气了请小鸭、小猪、小花猫和公牛组的成员上台来合作表演,他们用什么方法让公牛不生气,公牛做出相应的回应。五、集体讨论,春雨带来的美丽与烦恼1.现在你喜欢春雨吗?为什么?2.我们能不能尝试喜欢自己原来不喜欢的事物,具体怎么做?六、活动延伸 和爸爸妈妈走进春雨,在春雨里做游戏,感受春雨的美好。摘自:《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