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观点:几岁开始识字?
发布时间:2021-12-01 幼儿识字故事 幼儿识字游戏 幼儿故事识字日前,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专家指出,儿童发育过程存在“关键期”,一旦错过,其智力和心理发展都将受到影响。为此,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决定,推广幼儿早期教育研究成果,在北京幼儿中开展“魔法汉字”教学实验。由此引起了学龄前儿童家长们对识字的重新认识。
观点一:教孩子识字越早越好
社会学家、心理学家阿伯特·班杜拉认为:“人有非凡的使用象征性符号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幼年时就已经显露。”而汉字作为象形文字,具备了便于让幼儿学习的先决条件。同时,许多家长认为,孩子越早开始识字,将来智力水平越高。持此观点的家长往往在孩子两岁左右,甚至在孩子一岁前就开始对其进行识字教育,包括买幼儿图书在睡前给孩子讲解,将识字卡片贴在家中的物品上随时复习,看电视、逛街时也抓住一切机会教宝宝认广告、招牌上的文字。
因“早起步”而成功的例子有很多,例如在今年高考中取得660分(超清华录取线7分)的15岁广东男孩李诗雨,1岁3个月就会认数字,1岁7个月会认汉字,两岁识字超过2000个。李诗雨的父母认为,早期教育为他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不过,6岁的丁丁却没有这么幸运。丁丁从小就喜欢看天气预报,每当城市的名字出现在屏幕上时,爸爸妈妈就念给他听。没想到他就这样开始识字,而且学会了看地图,普通话也说得特别标准。如今,丁丁已经能读报纸了,而且对自然科学知识也很感兴趣。但是,看书、看电视过多,导致丁丁两眼都有近视,已经戴上了眼镜,并伴随斜视。医生指出,孩子从小长期做精细视觉活动,虽然从中学到不少东西,使脑部潜能得到发挥,却直接损伤了孩子的视力。医生希望家长能够吸取这对父母的教训,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来开发孩子的智力。
此外,专家提醒,有些父母在教孩子识字时采用简单的抄、默等方法,机械地死记硬背,这种方法效果很差,并且损害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厌学情绪,扼杀了孩子创造力和想像力的发挥。
观点二:识字是上学以后的事
与主张“早起步”的家长不同,也有家长认为,识字对学龄前儿童来说太枯燥、太抽象,在幼儿阶段不应当进行识字教育,识字应是小学教育的任务。教育家卢梭就认为幼儿过早识字毫无意义。
的确,晚识字不见得一定会影响智力的发展。据记载,清朝的戴震9岁时才会说话,10岁时才入私塾读书,而后来他却成为集哲学家、数学家、训诂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家为一身的学者;北京大学副校长陈章良教授在7岁之前也不识字,而他不到30岁就成为博士生导师。这说明,识字早晚和以后的智力水平以及取得的成就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然而,早期教育研究显示:3岁前没有开始识字的幼儿容易患语言“小儿麻痹症”,以致进入小学后阅读困难,适应能力差,影响智力发育,造成终生障碍。0到6岁大脑处于记忆能力最强阶段,是识字的关键期。美国心理学家推孟在“天才发生学”的研究中指出:有44%的天才男童和46%天才女童都有5岁开始阅读的经历。由此看来,学龄前儿童的识字教育还是有必要的。
专家看法:顺应规律结合实际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在5岁以前奠定,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90%,在这之后教育还要继续进行,人进一步成长、开花、结果,而精心培育的花朵在5岁以前就已绽蕾。”幼儿能不能识字,取决于幼儿是否具备了学习汉字的心理机制,也取决于成人所采用的方法是否符合幼儿的学习规律。
每个汉字都是音、形、义有机联系的符号刺激物,幼儿学习汉字有利于右脑开发,而右脑的开发对儿童智力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0到6岁学会2500个字,能提高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同时,3至6岁的幼儿正处于兴趣广泛、精力旺盛的年龄,而阅读可以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知识的兴趣。
当然,如果将识字早晚作为衡量孩子智力水平的唯一标准是很片面的。3岁以前的儿童思维特点是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思维离不开具体事物和动作,不可能通过抽象概括认识事物的本质。即使能认一些字,也是机械记忆,就是把文字当成一种图形强行记忆,很快就会遗忘,这样会增加大脑的负担。
天下父母都希望孩子聪明好学,为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础,不仅要顺应儿童学习的规律,更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这就需要家长对孩子多观察、多了解,培养孩子对识字、对学习的兴趣——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师资料阅读
幼儿学英语几岁开始学比较好
英语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对于孩子来说,英语启蒙非常重要,通过英语启蒙,孩子们可以提前为将来的教育和学习做好准备,并增加他们被更好的教育机会选择的可能性。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幼儿学英语几岁开始学比较好”,以供参考,欢迎收藏阅读!
幼儿学英语几岁开始学比较好
语言学习的黄金期在于儿童出生后的几年时间,3岁以前,孩子的大脑对语言的接受与学习能力最强,逐渐以3到6岁为最佳的语言学习期。这并不是说6岁以后学习英语就没有希望了,而是说学习效率会降低。
理论上讲,孩子越早学习英语,效果可能越好。
家长应注意,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学习英语更应注重培养他们对英语的兴趣,让他们在游戏中学,让他们在自然环境中接触和学习英语。
幼儿学英语的方法:
1. 娱乐教育:通过唱英文歌曲、英文游戏、英文动漫等形式使孩子在娱乐中接触和学习英语。
2. 打基础:尽可能早地向孩子介绍英语字母,并使他们熟悉每个字母的发音。
3. 创造英文环境:如英文歌曲、英文故事书、英文电视节目等。如果可能的话,可以给孩子安排参加英文活动,比如英语角,让孩子有机会听到人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英语。
4. 创新教学:互动式学习是非常有益的,例如使用卡片,将事物和英语单词或者短句联系起来,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
5. 语言交换:如果可能的话,孩子可以和讲英语的孩子一起玩,这样他们可以通过交流学习。
6. 让孩子做笔记:例如,每天学习一个新单词或短语,并尝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7. 定期复习:复习以前学过的内容是巩固记忆的好方法。
8. 鼓励和孩子一起读英文儿童书籍。
9. 尽可能多地给孩子提供听、说、读、写英语的机会。
10. 耐心和鼓励:成效可能不会马上显现,勿让孩子有过大的压力,耐心指导并鼓励孩子。
早期阅读应从0岁开始
导读:幼儿读物并非是一种只具文学性的纯文学,而是带有明显的综合性,其中,文学的因素、科学(语言和知识)的因素、艺术(音乐和绘画)的因素常常交织相融。
新的教育理念认为,早期阅读已提前至0岁开始,并且0~3岁这一年龄段的阅读,对孩子潜力的开发,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岁以前的孩子,语言、表象、想象和思维活动,刚刚开始形成,认知的发展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因而,幼儿读物具有启蒙性的特点。幼儿读物并非是一种只具文学性的纯文学,而是带有明显的综合性,其中,文学的因素、科学(语言和知识)的因素、艺术(音乐和绘画)的因素常常交织相融。幼儿读物是文字、图画、色彩、声音、动作和游戏六个方面相互结合、相得益彰的产品,是培养孩子心理素质的精神食粮。
这里向年轻的妈妈推荐一篇逾越时代和疆域,受到各国一代又一代孩子们欢迎的名著——由世界著名大作家阿·托尔斯泰撰写的童话《大萝卜》。或许在你们的童年就与它交上了朋友,那么现在回味起来也会倍感亲切。这则童话的基本情节十分单纯、简洁,就是萝卜长得太大,拔不起来。可是,大作家阿·托尔斯泰却把它处理得有声有色。
你看,萝卜被夸张得硕大不可思议,不仅播种它的老爷爷拔不动,连老奶奶、小孙女、小狗儿、小猫儿合力去拔,也拔不动,最后,小耗子帮了一把,才把它拔起来了。他们相互呼喊——“老奶奶,老奶奶,快来帮忙拔萝卜”“哎!来了,来了”……一个拉着一个,“嗨哟,嗨哟”拔呀拔的情态,与年龄幼小的孩子真是声息相通。
在童话中,作家只是把“拔呀拔,还是拔不动”这一行为动作不断地加以循环反复,它们构成一幅活泼生动、欢快热烈、情趣融融的景象,圆满地体现出稚拙美和纯真美。
指导孩子欣赏《大萝卜》,应该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性的艺术形象来感受,这中间不仅有“人多力量大”的道理,而且有劳动的乐趣、丰收的喜悦;不仅有人物、动植物的名称知识,还有类似于绕口令的反复式的语言韵味。这一切统统以充满感情和想象的艺术形象滋润幼儿的心灵。可是孩子们不一定能够意识到,或者虽然有所意识却说不出来,这不要紧,不必苛求孩子。
《大萝卜》传播到我国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出版了不同类型的版本。它使孩子们获得真的启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具有无穷的魅力。
儿童的阅读应当从0岁开始吗?
儿童该不该阅读,许多家长是肯定的。儿童该如何阅读,许多家长又是困惑的。儿童的阅读应当从0岁开始吗,许多家长摇头了,0岁的孩子除了吃奶什么都不会,怎么阅读?
有研究表明,儿童从出生到学会自主阅读,要经过聆听阅读、看图阅读、识字阅读。儿童在不识字时,首先用聆听的本能学会讲话,听大人讲故事。然后,学会看图阅读、看图识字。在识字之后,儿童才开始阅读文字书。文字阅读是人类聆听阅读和看图阅读的延续。对于人生来说,上学念书是某一阶段的事情,阅读却贯穿一生。让儿童学会阅读,是让他们从小学会不断吸纳新知识和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生存本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82年就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上世纪8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把儿童智能发展的重点转移到阅读能力的培养上。事实上,从小培养儿童的早期阅读习惯,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和阅读兴趣,是提高孩子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开启孩子智慧的钥匙,有利于儿童全面、健康的发展。
早期阅读对儿童未来的阅读能力和学业成就具有预测作用,儿童早期的语言和阅读能力与他们未来的阅读能力以及学业成绩有很大联系。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具体的形象思维特点,决定了形象化的语言对他们有极大的吸引力。而早期阅读所需要的儿童读物,一般都是图文并茂的作品,儿童在进行阅读活动时,会获得一种满足的愉悦感,也是使儿童成为终身学习者的开端,能为儿童的终生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平台。
据统计,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投资很大,该项支出已占到家庭收入的30%。但是,很少有家长能够每天坚持陪孩子一起亲子阅读20分钟。即使在北京、上海这样文化教育最为发达的城市,能够经常和孩子一起读书的家庭,比例也不足20%。大多数家长还不能理解儿童阅读活动的正确含义,对儿童早期阅读活动缺乏科学的认识。
如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教育人士认识到,亲子共读是加强早期阅读教育的良好方式。美国利诺斯大学的研究员钦利斯·布朗用了20多年时间,对205名入学前已经学会阅读的孩子,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结果发现,这些孩子有一个共同点,即他们的父母很早就开始给他们读书,并使他们养成了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
阅读是各种学习的基石,是儿童自我成长的一条重要途径。我国儿童的阅读能力、阅读量与世界发达国家儿童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身处知识经济时代,面对全球化浪潮,我们不能让孩子在阅读能力方面落后,阅读能力的落后意味着未来发展的落后,意味着一代人被抛在后面。儿童阅读不能等待,只有让孩子从阅读中获得知识和信心,他们才能以饱满的激情和充分的自信去迎接世界,才能拥有一个美好的将来。
有关幼儿识字的几个问题
导读:让幼儿在没有过重压力、不因负担而引起烦恼的前提下,完全依据其自身的能力接受外界信息,像早年学说话一样自然地去识字和阅读。
既然幼儿完全可以识字,那么剩下的问题就是“何时开始”和“怎样识字”了。关于幼儿识字的起始年龄,心理学界是有争论的。不过总的看来,专家们肯定了3~4岁时幼儿学习识字的最佳年龄,根据个人情况,可以将此年龄段扩大至2岁半到4岁半。
有心理学家指出,如果将人们从出生到17岁的潜能发展作为100%,那么他在4岁之前就会发展50%,然后4~8岁发展30%,8~17岁只能发展20%。可见0~8岁是人们各种潜能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具体到幼儿的整体记忆和自然记忆潜能,3岁是其最高峰,其后几年也是非常关键的。如果从此时开始,幼儿能科学地学习识字和阅读,将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家长对3~6岁的幼儿既不能“无所作为”,也不能“盲目开发”,而且特别要避免“盲目开发”,过早、过晚、过度都是不好的。那么怎样才是“科学”的识字方法呢?应该说,具体的方法是应该因人而异的,不过由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有其共性,所以这里也可以提出适合所有幼儿识字的基本原则,即让幼儿在没有过重压力、不因负担而引起烦恼的前提下,完全依据其自身的能力接受外界信息,像早年学说话一样自然地去识字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