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不要盲目阻止宝宝上窜下跳

发布时间:2021-11-20 宝宝入园 家长哄宝宝睡觉故事 宝宝睡前故事

导读:要求孩子“不要动,安静下来”,实际上是成人以爱的名义,包办代替孩子的成长过程。不让孩子行动,就等于不让孩子思考。

丁丁喜欢爬来爬去,一会儿爬到柜子里,一会儿爬到桌子底下,还喜欢玩沙发垫子,一个一个往上摞,摞好后踩上去蹦跳,倒下来后再来一遍,乐此不疲。外出时,丁丁喜欢从高处往下跳,喜欢爬假山,喜欢走马路牙子,喜欢走不平的河沿。当然,令妈妈头痛的花样还远不止这些,丁丁最酷爱的游戏是朝上扔东西,一天,他将沙发垫子扔到柜子上,居然要求蹲在柜子顶上看电视。妈妈对丁丁的这些举动烦透了,经常威胁他说:“别胡闹,再淘气,看我怎么收拾你!”

点评与解析(作文5000网 Www.zw5000.COm)

从安全的角度看,丁丁的表现是胡闹或淘气,但若从运动医学角度来看,弹跳运动有健身健脑的作用,因为弹跳过程能产生振动,“外源性”振动与“内源性”振动相结合,会让孩子受益匪浅。从孩子自身成长的角度说,丁丁在全方位使用他的感觉系统去感知、探索空间,他的所作所为都是在努力掌握空间智能,这些活动对孩子将来掌握空间概念、识别几何图形非常有帮助。所有这些在大人看来毫无意义、淘气的行为,正是孩子了解物体、空间之间的关系,建构空间概念的最好时机。

要求孩子“不要动,安静下来”,实际上是成人以爱的名义,包办代替孩子的成长过程。不让孩子行动,就等于不让孩子思考。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神秘的未知世界,别总是拼命地想去改变,而应该尝试着去了解。从生命的0岁到18岁,某个成长环节虽然对成人来说似乎难以理解,有些甚至具有不可知性,但对孩子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的心灵是一个神秘的深渊,即便是照料他的成人,也难以达到对他的完全了解,这是人类心灵的广阔和丰富所在。当我们不了解的时候,让我们怀着敬畏之心,给他爱与自由,这是最明智的做法。承认对孩子了解还太少,才是我们进步的阶梯。

因势利导

所谓“天时”,就是什么时候开什么花,什么季节结什么果。同样道理,什么时候教孩子也是有讲究的,养儿育女也有一个“时机”问题。

学者们把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称为敏感期,具体说来,4个月~2岁是语言敏感期;1岁半~4岁是细微事物敏感期;2~4岁是秩序敏感期;2岁半~6岁是社会规范敏感期;3岁半~4岁半是书写敏感期;4岁半~5岁半是阅读敏感期;6~9岁是文化敏感期;0~6岁是孩子品质及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家长只要抓住孩子成长的“天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育,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细心的父母可能会发现,几乎孩子的每个年龄段都有一个敏感期,做父母的岂不是每时每刻都要谨慎面对吗?怎样才能不错过敏感期?有一个很简便的办法,就是顺势而为。丁丁正处在爱蹦的年纪,就让他蹦去吧;孩子一段时间会把凡是能拿到手里的东西往嘴里送,把软软的香蕉捏得糊满手,挥着沾满香蕉泥的双手,在桌上拍来打去,高兴得手舞足蹈,就让他玩去吧。孩子捏香蕉、拍桌子,正是手的敏感期的一个表现,他在体验粘糊糊和硬梆梆的感觉。只要不是危险品,让他咬一咬又何妨,他需要用嘴去认知这个世界,不要人为地给孩子设置障碍,剥夺孩子用嘴、用手的自由,就等于剥夺他认识世界的机会。

所以,在孩子的敏感期,给孩子丰富多彩的刺激,尽可能地让孩子去尝、去抓、去爬、去嗅、去看、去跳、去听吧!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延伸读

别盲目阻止爱动的孩子


导读:细心的父母可能会发现,几乎孩子的每个年龄段都有一个敏感期,做父母的岂不是每时每刻都要谨慎面对吗?怎样才能不错过敏感期?有一个很简便的办法,就是顺势而为。

丁丁喜欢爬来爬去,一会儿爬到柜子里,一会儿爬到桌子底下,还喜欢玩沙发垫子,一个一个往上摞,摞好后踩上去蹦跳,倒下来后再来一遍,乐此不疲。外出时,丁丁喜欢从高处往下跳,喜欢爬假山,喜欢走马路牙子,喜欢走不平的河沿。当然,令妈妈头痛的花样还远不止这些,丁丁最酷爱的游戏是朝上扔东西,一天,他将沙发垫子扔到柜子上,居然要求蹲在柜子顶上看电视。妈妈对丁丁的这些举动烦透了,经常威胁他说:“别胡闹,再淘气,看我怎么收拾你!”

点评与解析

从安全的角度看,丁丁的表现是胡闹或淘气,但若从运动医学角度来看,弹跳运动有健身健脑的作用,因为弹跳过程能产生振动,“外源性”振动与“内源性”振动相结合,会让孩子受益匪浅。从孩子自身成长的角度说,丁丁在全方位使用他的感觉系统去感知、探索空间,他的所作所为都是在努力掌握空间智能,这些活动对孩子将来掌握空间概念、识别几何图形非常有帮助。所有这些在大人看来毫无意义、淘气的行为,正是孩子了解物体、空间之间的关系,建构空间概念的最好时机。

要求孩子“不要动,安静下来”,实际上是成人以爱的名义,包办代替孩子的成长过程。不让孩子行动,就等于不让孩子思考。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神秘的未知世界,别总是拼命地想去改变,而应该尝试着去了解。从生命的0岁到18岁,某个成长环节虽然对成人来说似乎难以理解,有些甚至具有不可知性,但对孩子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的心灵是一个神秘的深渊,即便是照料他的成人,也难以达到对他的完全了解,这是人类心灵的广阔和丰富所在。当我们不了解的时候,让我们怀着敬畏之心,给他爱与自由,这是最明智的做法。承认对孩子了解还太少,才是我们进步的阶梯。

因势利导

所谓“天时”,就是什么时候开什么花,什么季节结什么果。同样道理,什么时候教孩子也是有讲究的,养儿育女也有一个“时机”问题。

学者们把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称为敏感期,具体说来,4个月~2岁是语言敏感期;1岁半~4岁是细微事物敏感期;2~4岁是秩序敏感期;2岁半~6岁是社会规范敏感期;3岁半~4岁半是书写敏感期;4岁半~5岁半是阅读敏感期;6~9岁是文化敏感期;0~6岁是孩子品质及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家长只要抓住孩子成长的“天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育,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细心的父母可能会发现,几乎孩子的每个年龄段都有一个敏感期,做父母的岂不是每时每刻都要谨慎面对吗?怎样才能不错过敏感期?有一个很简便的办法,就是顺势而为。丁丁正处在爱蹦的年纪,就让他蹦去吧;孩子一段时间会把凡是能拿到手里的东西往嘴里送,把软软的香蕉捏得糊满手,挥着沾满香蕉泥的双手,在桌上拍来打去,高兴得手舞足蹈,就让他玩去吧。孩子捏香蕉、拍桌子,正是手的敏感期的一个表现,他在体验粘糊糊和硬梆梆的感觉。只要不是危险品,让他咬一咬又何妨,他需要用嘴去认知这个世界,不要人为地给孩子设置障碍,剥夺孩子用嘴、用手的自由,就等于剥夺他认识世界的机会。

所以,在孩子的敏感期,给孩子丰富多彩的刺激,尽可能地让孩子去尝、去抓、去爬、去嗅、去看、去跳、去听吧!

宝宝阅读的“要与不要”


导读:与其让宝宝在幼儿园里开始不纯正的英语启蒙,不如由爸爸妈妈借助给宝宝读英文书的方式为孩子展现另一种语言文化。

1.要尽早开始,不要犹豫拖沓

从得知怀孕的那一刻,妈妈就要开始有目的地为宝宝读书。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大声朗读一段你喜欢的内容能够舒缓心肺,也能减轻准妈妈身体的不适。

即使错过了孕期的阅读,也可以从宝宝零岁开始阅读。永远不要犹豫拖沓,在你知道应该和宝宝一起读书的那一刻,就开始和他一起读。你不需要任何缜密的计划。

2.要耐心坚持,不要轻易放弃

给宝宝读书属于“开头不难坚持难”。每天都为宝宝读5分钟、10分钟、30分钟,真不轻松。如果宝宝不配合,或是其他因素干扰,爸爸妈妈有可能放弃给他读书了。

真正的亲子阅读,平和的心态最重要。不用去管别人多早开始给宝宝读书或者读书的时候有多乖,你的宝宝有自己的特点,他需要的只是你坚持每天陪他读上一会儿而已。

3.要善待宝宝的第一本书,不要破坏宝宝的美感

宝宝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选择书的权利都在妈妈手上。宝宝未必一定得听图画书,散文、诗词、经典童话甚至百科知识等,都可以成为宝宝的第一本书。慢慢地你就会发现,宝宝不仅仅喜欢重复,而且还一见钟情,你为他选择的第一本书,是他最宝贝的。

4.要灵活多样,不要整齐划一

给宝宝读书,最经典的姿势是把宝宝抱在膝头。不过这个姿势并不是唯一。宝宝在玩玩具时、在澡盆里时、推着宝宝散步时都是给宝宝阅读的好时候。

阅读的方式和内容也要富含变化。孩子的心灯是朝向多个方向的,爸爸妈妈的开放性越大,宝宝的兴趣就会越广。

5.要读原版书,不要读双语书

现在很多国内的幼儿园都把中英双语作为一个办学特点,其实,与其让宝宝在幼儿园里开始不纯正的英语启蒙,不如由爸爸妈妈借助给宝宝读英文书的方式为孩子展现另一种语言文化。只是有一点要注意,要给宝宝读英文原版书,不要读双语书。从语言中学习语言,是孩子无论学习母语还是外语的最基本方式。

宝宝要求过分不要迁就


导读:大人要坚定地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孩子因无理要求被拒绝而发泄几次,对他的健康并不会有多大影响,大人不必为此担心。应让孩子从小懂得,每个人都要约束自己的行为。

1岁左右的孩子有时会向大人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如要进厨房、玩剪刀等。当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孩子就会大哭大闹。遇到这种情况,大人首先要耐心劝阻,说明危险。如果孩子不听,大人应想办法分散他的注意力,如用一件孩子平日十分喜欢的物品逗引他,或带他去看画册等。倘若孩子仍不肯罢休,可以采取冷处理,让他自己去哭一阵,待发泄完毕后,再和他讲清道理。

大哭大闹往往是1岁左右孩子逼迫大人“就范”的主要手段。如果大人总是迁就他,孩子一哭,就五条件地满足他的任何要求,就会使他认为只要自己一发脾气,一切都会如愿以偿。以后遇到类似情况,他更会变本加厉,愈闹愈凶。由此养成难以纠正的任性、不讲理的坏习惯。因此,大人要坚定地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孩子因无理要求被拒绝而发泄几次,对他的健康并不会有多大影响,大人不必为此担心。应让孩子从小懂得,每个人都要约束自己的行为。

宝宝不听话不要打屁屁


导读:先给宝宝一个解释的机会,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尽量以温和的语气告诉他错在哪里,怎么做才对,引导孩子说出下次发生类似情况时应该怎么做。

父母想要教育孩子,想要孩子懂事、礼貌,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打屁屁对孩子不但不起作用,有时甚至会使他们的行为更糟糕。

父母该明白的一点是:规矩不等于惩罚。

规矩是生动的、积极的、有教育意义的;惩罚则是消极的,它具有巨大破坏性,尤其对于一个2岁的来说。打屁屁这种常用的惩罚方式虽然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老传统了,但用它来引导孩子的行为却是一种十分糟糕的办法,它根本无法帮助你把孩子教导成你想要的那个样子。

当孩子惹你生气时,打屁屁确实是发泄你不满的一种途径。但同时会让你的孩子误以为:打人是达到目标的一种合意的办法。

有研究已经证明:肉体的惩罚能增加孩子的敌意,不但不会让他们变得温顺,反而会让他们变得更加好斗。

有时,这种肉体的惩罚还可能弄巧成拙,因为你的宝宝很可能想尽办法避免挨打,比如不和你说真话,不承认错误,由此疏远你,甚至养成说谎的坏毛病。如果是这样,你一定会后悔当初解决问题的办法过于简单化了吧?

孩子毕竟还小,犯错是难免的,当然,在这种时候你生气也是合情合理的。不过,当你觉得自己开始冒火的时候,明智的做法是:

1、平静自己的情绪。

这个时候你千万不能意气用事,记住:只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能做出理智的事情。你可以把你的宝宝关在房间里,让他一个人待一会儿,然后给朋友打电话聊聊轻松的话题,或者出去散一会儿步。这样可以帮助你冷静下来,避免做出一些让你后悔的冲动之举。

2、温和地与宝宝沟通。

先给宝宝一个解释的机会,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尽量以温和的语气告诉他错在哪里,怎么做才对,引导孩子说出下次发生类似情况时应该怎么做。

想想吧,你不也有犯错的时候?难道你喜欢别人用训斥的口吻来说你的不是?被人指责总是不愉快的,不要再打宝宝的屁屁了,不管怎样,教育他比惩罚他更重要。

最后,即使事情解决得没有像你想的那么好,也不要责备自己,因为你和你的宝宝都在学习,都在进步。

防止宝宝出现不良行为的七步


导读:爱无止境,如果你的爱是正确的爱,你就需要为他/她制定一些基本的规则。

爱无止境,如果你的爱是正确的爱,你就需要为他/她制定一些基本的规则。下面这7个步骤可以防止孩子出现不良行为:

1。设定简单明了的规矩

你可以这样想:如果你把话说死,不留下重新解释的空间,就可以避免以后的争论。好好琢磨琢磨下面两句话的区别:“哦,好吧,你可以吃一块饼干。”(这给你的孩子留下了无穷的希望,也许要第二块也没问题哦!)和“你可以吃一块饼干,不过,不能再要第二块。就这样。”

2。不管怎样都要坚持这些规矩

规矩就是规矩。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时候:我们对孩子说不能再吃第二块饼干,可是之后又会劝告自己其实没必要这么苛刻。这里的窍门是眼光要放长远。也许这一次吃第二块饼干确实没什么问题,可是你真的想要每次你设定了一个规矩之后就来反悔吗?如果你第一次反悔,可能以后都会反悔。

3。不要对孩子的乞求让步

这很好理解——一旦你这样做了,就等于是告诉你的孩子乞求这招儿好使,不是吗?

4。让你的孩子说服你

如果你的孩子想要某样东西,而你还没想好要不要随他,那就让他给出充分的理由来吧。他想看喜欢的电视节目?如果他说他的作业都做完了,钢琴也练完了,你就完全可以放心地答应他嘛。

5。要求孩子做完家务活儿以后才可以玩

什么家务活儿都不会干,对你的孩子来说没有一点儿好处。有研究表明,能把家务做好并有责任感,有助于孩子具备应对挫折的能力。

6。不要害怕让孩子失望

我们都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伤心难过,不过,有句话说得好:“你不可能总是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而且也有研究表明:学会接受失望,会让你的孩子受益匪浅,他在今后的人生中会更懂得如何应对心理压力。

7。让孩子为自己想要的东西努力争取

很多专家都认为,如果想要的东西得到太容易,孩子们就会被宠坏,因为这会让他们认为自己得到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如果你的孩子想要一辆新自行车,你就可以建立一套表现好的奖励机制,让他自己一点儿一点儿地挣。

不要给宝宝戴“小偷”的帽子


导读:一棵幼苗长成参天大树,必定会经历许多风雨。作为家长,我们既要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及时发现问题),又要有菩萨的仙指(因势利导)。一起努力吧!

在孩子的意识中没有偷这个概念,拿走别人的东西时,她们只是想借用一下就还了,觉得是很正常的事,家长千万不要灌之小偷的恶名。在早教的过程中,家长的言行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如果家长说孩子的是小偷,那么,有可能孩子的心理会扭曲,最后真的成了小偷。

这天离园时,我领着几个还未接走的小朋友出教室,准备边玩滑梯边等家长来接。在我和家长简单交谈孩子在园表现时,看到微微匆匆从教室走出来,她一看到我,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巴也张开了,并且站在原地不动。我一看就知道她肯定做了什么“悄悄”事,我迎上去,摸摸她的小脸问:“微微,你去教室里做什么?”“我……我去扔垃圾。”她很小声说。“那你为什么还背书包去呢?你看小朋友的书包都在那儿排队呢。”我指着滑梯边的草坪。她好像更紧张了,下意识地把书包紧紧地抱在怀里。我明白了:秘密在书包里。“那你把书包排好队去玩吧”。我故做轻松状。微微偷偷看了我一眼,低着头走了。

我趁她不注意,拉开书包看,原来书包里多了两瓶水粉。这时正好微微妈来了,我悄悄地告诉她这一情况,微微妈妈也很吃惊,说她以前从来没有偷拿过其他东西,并说回家好好教育微微。我嘱咐她别急,先问问清楚。

回家吃过晚饭,这件事还在脑里挥之不去,哦!想起来了,我们班前两天用手指点水粉画了一幅《秋天的树》,我把他们的画贴在画展区,当时微微还说,回家要给妈妈再画一幅。她悄悄拿的也正是那天画画用的土色和黄色。知道了病根,我如释重负,明天就可以对症下药了。

第二天一早,看到微微妈妈,我把事情的原由作了分析,微微妈妈也恍然大悟地说:“哎呀呀,我也是忙糊涂了,前两天微微要我买水粉,说要画什么画,当时我也没在意,随口说用蜡笔吧,她还不开心,说蜡笔画的不好看。原来是这样,都怪我,昨天我还骂她是小偷,这不,今天不来上学了,我真是昏了头了,现在我就回家给孩子道歉,谢谢老师了。”说完匆匆走了。

与微微妈妈一样,许多家长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比如:孩子悄悄把幼儿园的玩具带回家了,悄悄把超市的小糖果放口袋了,或是把小朋友的小橡皮装自己书包了等等。孩子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以我来看,大多数是幼儿的占有欲在作怪。比如微微,她只是想画画,但是又没有水粉,妈妈也不肯买,所以看到幼儿园有就“下手”了。在她的理解中,我只是先用一下,根本就没有我们成人所理解的“偷”的意思。所以,当孩子出现这种现象时,家长的态度和处理问题技巧的优劣将会对孩子产生差之千里的后果。如果家长由于愤怒、吃惊而给孩子戴上“小偷”的帽子,说不定就真的摘不掉了。如果家长能引导孩子说出原因,因势利导(多用故事引导),让孩子明白悄悄拿走别人的东西,对方会着急、会伤心,并坚持把东西送还别人,这样孩子会比较容易接受,慢慢也会知道不经别人同意就拿走东西是不对的行为。他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制力的增强而改掉这种坏行为。

一棵幼苗长成参天大树,必定会经历许多风雨。作为家长,我们既要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及时发现问题),又要有菩萨的仙指(因势利导)。一起努力吧!

相关推荐

  • 是否要阻止宝宝拿别人的东西? 导读:宝宝18个月,社区里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都很喜欢他,每次在小花园里玩的时候,总有人来逗他,给他点东西吃,他也很习惯地拿了,我不想让孩子养成随便要别人东西的习惯,可他又那么小,和他讲道理能明白吗?我...
    2021-11-01 阅读全文
  • 别盲目阻止爱动的孩子 导读:细心的父母可能会发现,几乎孩子的每个年龄段都有一个敏感期,做父母的岂不是每时每刻都要谨慎面对吗?怎样才能不错过敏感期?有一个很简便的办法,就是顺势而为。 丁丁喜欢爬来爬去,一会儿爬到柜子里,一会...
    2021-11-12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我要不要阻止他 又到了小朋友分享零食的时间了。我一边给孩子们分零食,一边对身边的一位小朋友说:“请你把垃圾桶拿过来,让大家仍垃圾。”刚说完,这位小朋友便接受老师的建议去搬垃圾桶了。可是比他跑得更快的是烁烁小朋友,他以...
    2021-06-01 阅读全文
  • 托班随笔:我要不要阻止他 又到了小朋友分享零食的时间了。我一边给孩子们分零食,一边对身边的一位小朋友说:“请你把垃圾桶拿过来,让大家仍垃圾。”刚说完,这位小朋友便接受老师的建议去搬垃圾桶了。可是比他跑得更快的是烁烁小朋友,他以...
    2021-04-23 阅读全文
  • 上学宝宝哭闹不止如何开导 爸爸(开玩笑):你惨了,要上学了,你就不能玩了! 孩子(委屈、不安):妈妈,我为什么要上学?我不要上学! 妈妈瞪了爸爸一眼…… 如果孩子表现出不想上学,大人该如何应对呢?咱们先暂停一下,等会看这位孩子...
    2021-10-01 阅读全文

导读:宝宝18个月,社区里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都很喜欢他,每次在小花园里玩的时候,总有人来逗他,给他点东西吃,他也很习惯地拿了,我不想让孩子养成随便要别人东西的习惯,可他又那么小,和他讲道理能明白吗?我...

2021-11-01 阅读全文

导读:细心的父母可能会发现,几乎孩子的每个年龄段都有一个敏感期,做父母的岂不是每时每刻都要谨慎面对吗?怎样才能不错过敏感期?有一个很简便的办法,就是顺势而为。 丁丁喜欢爬来爬去,一会儿爬到柜子里,一会...

2021-11-12 阅读全文

又到了小朋友分享零食的时间了。我一边给孩子们分零食,一边对身边的一位小朋友说:“请你把垃圾桶拿过来,让大家仍垃圾。”刚说完,这位小朋友便接受老师的建议去搬垃圾桶了。可是比他跑得更快的是烁烁小朋友,他以...

2021-06-01 阅读全文

又到了小朋友分享零食的时间了。我一边给孩子们分零食,一边对身边的一位小朋友说:“请你把垃圾桶拿过来,让大家仍垃圾。”刚说完,这位小朋友便接受老师的建议去搬垃圾桶了。可是比他跑得更快的是烁烁小朋友,他以...

2021-04-23 阅读全文

爸爸(开玩笑):你惨了,要上学了,你就不能玩了! 孩子(委屈、不安):妈妈,我为什么要上学?我不要上学! 妈妈瞪了爸爸一眼…… 如果孩子表现出不想上学,大人该如何应对呢?咱们先暂停一下,等会看这位孩子...

2021-10-01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