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多与新生儿交流有益宝宝大脑发育

发布时间:2021-11-17 宝宝入园 教育笔记新生 宝宝睡前故事

多与新生儿交流有益其大脑发育

据美联社报道,日本广岛大学的研究人员新近进行的研究显示,可能一些刚当上妈妈的女性感觉整日对着新生儿呀呀说着一些谁也听不懂的话很好笑,但实际上这样的语言交流对婴儿非常有好处,婴儿很需要与母亲进行类似的沟通来促进他们语言能力的发育以及与母亲建立更密切的关系。

研究人员试图了解新生儿对母亲说的话有何反应,这些话包括母亲日常生活中与其他成人的对话以及专门针对婴儿的呀呀学语,结果发现新生儿听到母亲的呀呀声时其大脑前部区域的神经系统变得更加活跃。

研究人员表示:“当出生不到一个月的婴儿听到针对他们的呀呀声时,他们大脑前部区域里的供氧量更大,神经细胞也更有活力。这一结果显示,母亲用饱含情感的声音与婴儿交流可以让婴儿的大脑变得更活跃,哪怕婴儿在睡觉时母亲也可以对他们呀呀说话,因为这时婴儿的大脑仍然可以对呀呀声作出反应。”

研究人员对20名刚刚出生2到9天的婴儿进行了研究,他们的平均年龄为4.4天,平均妊娠时间为38.9周,所有的婴儿看起来都很正常而且健康,听力也属正常。研究人员在每个婴儿的大脑前额两侧均贴上了红外光谱传感器,来测量流向婴儿大脑前部的血液供氧量。

在婴儿睡觉时,母亲被告之对着婴儿用适合婴儿理解的声音来朗读故事,研究人员将母亲的声音录下来,然后反复播放,之所以选择婴儿睡觉的时间是为了避免婴儿看到母亲的形象后在一定程度上本来就会引起大脑变得更加活跃。结果发现,母亲的声音能够让婴儿大脑前部的供氧量明显增加,研究人员表示,婴儿对于母亲的呀呀声如此有反应,这也是他们能够识别亲人的一种途径,同时这样做还能够促进婴儿的语言发育。

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小儿科专家玛瑞琳·奥古斯汀表示,尽管上述研究规模不大,而且仅仅是初步的研究,但却为研究新生儿的大脑发育提供了很好的线索。她说,这项研究表明,父母应该知道“与新生儿讲话是很重要的,因为新生儿的确是在倾听,重要的是他们听到父母的声音,而不是父母到底在讲些什么”。

奥古斯汀说,父母可以只是向新生儿描述自己一天当中做了什么事情,例如“我正在给你换尿片”等等,这样的语言交流会让婴儿的大脑做出反应,帮助他们开始发育语言能力。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新父母如何与宝宝感情交流


视、听、触觉和模仿是新生儿的主要行为能力。在家中新生儿和父母及长辈交往也是通过这些能力来表现和发展的。

只要你用心观察就会发现,小宝宝光临人间不久就会东张西望,眼睛还会追随红球或有色玩具上下左右移动。

生后12~14天、26~28天的新生儿,在看红球、听格格声这两项行为方面较生后2一3天的新生儿有明显长进。

生后2~3天的婴幼儿虽能看红球,但头和眼球只能在水平方向移动,到12~14天特别到26~28天时不少新生儿可随着红球转动。

如你能掌握此规律,你就可以在哺乳后抱起宝宝,眼和眼接触(最佳距离是20厘米),一边说话,一边慢慢移动面部,宝宝的头和眼球就会随着你而转动,这是轻而易举的事,但意义却重大。

正如美国学者文尼柯茨博士所说:“‘最早的母亲贯注’对幼儿来说是很有帮助的,这是一个能提高敏感性的时期,在生后要持续几个星期,可以为形成你宝宝的个性、展开智力发育及感觉发展提供条件和环境。”

这样,如抓紧新生儿时期的行为锻炼(当然要循序渐进),对你宝宝的发育会有很大好处。

眼对眼的互相注视是相互交往的开始。许多妈妈反映,在宝宝注视她们时会感到很高兴,不由自主地会紧紧拥抱她们的孩子。

她们会说:“张开宝宝的眼睛,喔,宝宝是妈妈的,宝宝认识妈妈吗?”这时宝宝可能会微笑。

大约40%的母亲要花一周或更多的时间才感觉到宝宝真正是自己的。通过接触、照顾新生儿,父亲才真正感到宝宝是自己的,因此这些相互之间的交往是必需的。

父母在此时期内能强烈地感到他(她)们自己与宝宝联系在一起,惊人的感情共鸣渗透在母(父)亲与新生儿之间。

在家庭随访中,妈妈还会告诉你她那些引以为骄傲的事:当宝宝在吃奶时听到妈妈的谈话,宝宝就会停止吸吮或改变吸吮速率,表明宝宝要听妈妈说话,而别人的说话声宝宝却不理会。

育儿经验交流:轻松带宝宝


做全职妈妈,其实也是一件挺麻烦的事。既费时又费力,有时会有累不可支的感觉。我的宝宝11个月了,开始有一点自主活动的欲望与能力,更需要悉心呵护。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我几乎时刻在思考、探索,尝试如何带宝宝可以省时省力。在这里,将我的一些做法说一些,供年轻妈妈们参考。

1、掌握宝宝的生活规律,做到心中有数,便可放松身心。作为年轻妈妈,虽然可以从书籍上学得一些育儿知识,但具体到自己的宝宝身上,具体到宝宝每一天的生活,则还有许多未知数。尤其是宝宝的吃喝拉撒睡等事,会把妈妈的心绷得紧紧的,不知什么时候会发生什么事,以至于分分秒秒都不得放松,不得闲暇。我在婆婆的指导下有意识地培养、观察宝宝的生活规律。在宝宝3个多月的时候,就把屎把尿,吃饭睡觉也较有规律,至今宝宝已蹒跚学步,还从未有一次把大便拉到床上、裤子里。按规律来,身心放松,就不太觉得费时费力了。

2、利用适当的育儿工具,借助外力,便可自己省力。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我自制了婴儿摇篮、婴儿背兜,这样可以一边看护宝宝,一边看书、写文章、做简单家务。宝宝渐渐进入学步阶段,我就为宝宝买了学步车,还把床拉得与墙壁有一段刚好容下宝宝的距离,让他扶床行步,又不至于摔到地上。这样妈妈就大可不必时刻两眼紧盯着宝宝,显得比较从容。

3、创造安全小环境,危险消除了,便可稍稍放心。宝宝进入爬行阶段,我就特别在意宝宝所处环境及活动范围内的安全。比如,我与老公动手在床的四周加设了可活动性护栏,这样便可放心让宝宝随意爬行,严密遮蔽宝宝可能触及物的棱角,这样宝宝便可坐在学步车里随意驰骋。环境安全就消除了妈妈的分心,这样自己就可以在宝宝玩耍时休息一下或干别的事情。

4、要舍得让宝宝受点委屈,一则解放自己,二则锻炼宝宝。由于疼爱宝宝,便舍不得让宝宝哭叫一声,摔上一跤,甚至时刻把他抱在怀里,其实这样有害无益。反而让宝宝失去了应有的锻炼机会,如果在这些方面狠点心,既于宝宝无害,又让自己多一份轻松。

宝妈育儿经验交流


宝妈育儿经验交流

今天荣幸的参加了xx幼儿园组织的家长育儿交流活动,在会上各位家长各抒己见,把自己平时对于孩子的生活,学习方面的各种好的方法和经验。分享给我们各位妈妈。让我们从中学习了很多。

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每位家长都有自己的方法。我也有几点方法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首先,关于孩子品质和教育问题。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不可代替的教育者,我们都想培养一个有爱心,有信心,讲文明,懂礼貌的孩子。那么孩子的品质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就要我们父母从小抓起,不能因为他们小,就可以忽视。教育就是我们父母教育自己的一程,孩子的行为习惯,往往从环境和父母那里直接传授下来的,言传身教很重。小孩子没有判断力,家长要平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和行为习惯。比如:我们在公众场合,不随便扔垃圾,不大声喧哗,保持环境卫生。也告知自己的孩子要这样做,在家里我们要尊重老人,关爱小动物。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让他做一个讲文明的人。

其次,我们要和孩子有良好的沟通,不要孩子一犯错,就打骂。要试着和他们沟通,问清他们犯错的缘由,告诉他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错的就要勇于承认和改正。我们要合理的管束孩子,管束孩子时家长意见要统一。不能一个家长在管束,另一个家长在维护。这样无法更好的管束孩子。对孩子的惩罚和奖赏要分明,父母要把基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教给孩子,让他们知道正确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可以让他们以后的成长更健康。

最后,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和选择,给孩子更多的自由。比如:在学习一些本领时,往往都是我们父母想要孩子多学些本领,不顾孩子的意愿,而强加给孩子一些课业。这样只会造成孩子的负担,反而适得其反,达不到我们最初想要的结果。所以我们这时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选择孩子感兴趣和喜欢的学习。

我们在生活中要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要锻炼孩子的表现能力。平时多让孩子做些家务和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告诉他们,有了他的帮助,你很快乐。鼓励和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孩子发现自己动手和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

这就是我的一些想法,仅供各位妈妈参考。

新生儿抚触有助宝宝身心发育


父母对孩子多抚摸,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都是大有益处的。

首先,抚摸能促进发育。

专家通过实验证明,从出生起经常接受抚摸的婴儿身体发育得更好。同其他温血动物一样,人类从一出生就有被触抚的需求,如果这类需求得不到满足,小孩就会出现生长迟缓、发育不良等问题。父母如果能经常和婴儿"肌肤相亲",不仅能刺激婴儿的皮肤组织下的神经细胞发育,而且触觉所产生的刺激信息能传达到大脑,有助于大脑的发育。

其次,抚摸能安抚情绪。

父母对婴儿轻柔的抚摸,不仅是父母对孩子爱的体现,对孩子来讲,这也是他们分辨父母,感受父母柔情的时刻。父母的抚摸很容易培养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所以婴儿总是在妈妈的怀里能睡得特别安稳。当孩子哭闹时,父母的轻抚和怀抱能让他们很快平静下来。

再次,抚摸能促进孩子的性格发展。

从小就与父母身体接触比较频繁的小孩,在家庭中能感觉到安全感,而且更容易建立起对他人的信任感。而这种信任感是儿童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有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养成。这类孩子长大后往往显得性格开朗、自信心强和富有爱心,社会适应性较强。

最后,抚摸能加深孩子与父母的感情。

国外的家庭,父母与子女间身体接触比较多,出门和睡觉前都有亲吻,而且在有需要时能随时拥抱,这样的氛围能减少父母与子女间的隔阂,加深他们的感情,也能让家庭成员像朋友一般相处。

父母怎样与新生宝宝交往


视、听、触觉和模仿是新生儿的主要行为能力。在家中新生儿和父母等交往也是通过这些能力来表现和发展的。

只要你用心观察就会发现,小宝宝光临人间不久就会东张西望,眼睛还会追随红球或有色玩具上下左右移动。

父母怎样与新生宝宝交往

生后12-14天、26-28天的新生儿,在看红球、听格格声这两项行为方面较生后2-3天的新生儿有明显长进。

生后2-3天的婴幼儿虽能看红球,但头和眼球只能在水平方向移动,到12-14天特别到26-28天时不少新生儿可随着红球转动。

如你能掌握此规律,你就可以在哺乳后抱起宝宝,眼和眼接触(最佳距离是20厘米),一边说话,一边慢慢移动面部,宝宝的头和眼球就会随着你而转动,这是轻而易举的事,但意义却重大。

正如美国学者文尼柯茨博士所说:“‘最早的母亲关注’对幼儿来说是很有帮助的,这是一个能提高敏感性的时期,在生后要持续几个星期,可以为形成你宝宝的个性、展开智力发育及感觉发展提供条件和环境。”

这样,如抓紧新生儿时期的行为锻炼(当然要循序渐进),对你宝宝的发育会有很大好处。

眼对眼的互相注视是相互交往的开始。许多妈妈反映,在宝宝注视她们时会感到很高兴,不由自主地会紧紧拥抱她们的孩子。

她们会说:“张开宝宝的眼睛,喔,宝宝是妈妈的,宝宝认识妈妈吗?”这时宝宝可能会微笑。

大约40%的母亲要花一周或更多的时间才感觉到宝宝真正是自己的。

通过接触、照顾新生儿,父亲才真正感到宝宝是自己的,因此这些相互之间的交往是必需的。

父母在此时期内能强烈地感到他(她)们自己与宝宝联系在一起,惊人的感情共呜渗透在母(父)亲与新生儿之间。

在家庭随访中,妈妈还会告诉你她那些引以为骄傲的事:当宝宝在吃奶时听到妈妈的谈话,宝宝就会停止吸吮或改变吸吮速率,表明宝宝要听妈妈说话,而别人的说话声宝宝却不理会。

相关推荐

  • 新父母如何与宝宝感情交流 视、听、触觉和模仿是新生儿的主要行为能力。在家中新生儿和父母及长辈交往也是通过这些能力来表现和发展的。 只要你用心观察就会发现,小宝宝光临人间不久就会东张西望,眼睛还会追随红球或有色玩具上下左右移动。...
    2021-04-16 阅读全文
  • 育儿经验交流:轻松带宝宝 做全职妈妈,其实也是一件挺麻烦的事。既费时又费力,有时会有累不可支的感觉。我的宝宝11个月了,开始有一点自主活动的欲望与能力,更需要悉心呵护。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我几乎时刻在思考、探索,尝试如何带宝宝...
    2020-10-03 阅读全文
  • 宝妈育儿经验交流 宝妈育儿经验交流 今天荣幸的参加了xx幼儿园组织的家长育儿交流活动,在会上各位家长各抒己见,把自己平时对于孩子的生活,学习方面的各种好的方法和经验。分享给我们各位妈妈。让我们从中学习了很多。 对于孩子...
    2020-10-06 阅读全文
  • 幼师如何更好与宝宝交流 幼师与宝宝之间的交流非常重要,交流是宝宝认识世界、学习新事物和发展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一个良好的交流环境可以促进宝宝的智力、情感和社交发展。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幼师如何更好与宝宝交流”,以供参考,欢迎收藏阅读!
    2023-10-23 阅读全文
  • 新生儿抚触有助宝宝身心发育 父母对孩子多抚摸,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都是大有益处的。 首先,抚摸能促进发育。 专家通过实验证明,从出生起经常接受抚摸的婴儿身体发育得更好。同其他温血动物一样,人类从一出生就有被触抚的需求,如果这类需求得...
    2021-12-10 阅读全文

视、听、触觉和模仿是新生儿的主要行为能力。在家中新生儿和父母及长辈交往也是通过这些能力来表现和发展的。 只要你用心观察就会发现,小宝宝光临人间不久就会东张西望,眼睛还会追随红球或有色玩具上下左右移动。...

2021-04-16 阅读全文

做全职妈妈,其实也是一件挺麻烦的事。既费时又费力,有时会有累不可支的感觉。我的宝宝11个月了,开始有一点自主活动的欲望与能力,更需要悉心呵护。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我几乎时刻在思考、探索,尝试如何带宝宝...

2020-10-03 阅读全文

宝妈育儿经验交流 今天荣幸的参加了xx幼儿园组织的家长育儿交流活动,在会上各位家长各抒己见,把自己平时对于孩子的生活,学习方面的各种好的方法和经验。分享给我们各位妈妈。让我们从中学习了很多。 对于孩子...

2020-10-06 阅读全文

幼师与宝宝之间的交流非常重要,交流是宝宝认识世界、学习新事物和发展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一个良好的交流环境可以促进宝宝的智力、情感和社交发展。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幼师如何更好与宝宝交流”,以供参考,欢迎收藏阅读!

2023-10-23 阅读全文

父母对孩子多抚摸,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都是大有益处的。 首先,抚摸能促进发育。 专家通过实验证明,从出生起经常接受抚摸的婴儿身体发育得更好。同其他温血动物一样,人类从一出生就有被触抚的需求,如果这类需求得...

2021-12-10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