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用儿语和宝宝说话
发布时间:2021-10-07 宝宝入园 小学语文教材和教案 宝宝班教育笔记孩子还小的时候,他们的语言稚拙、纯朴、有趣,一些父母为了能更好地和宝宝沟通,常常会不自觉地用孩子的语言跟他们说话。这样做究竟好不好呢?
父母学着用稚拙的儿语与幼儿交流,是想用孩子熟悉的方式与之沟通,从而拉近与孩子的距离。这种交流方式很容易与孩子亲近,也表现出一种平等。但是,父母不应该过多使用儿语。因为孩子是通过不断接收外界信息逐渐成长的,父母常常使用儿语,迁就孩子的语言习惯,可能会阻断孩子语言学习这一重要的成长通道。父母以成人的语言说话,就能正确反映孩子要学习的现实世界的真实面貌。所以,不论是在家中还是和孩子一起外出,父母要把看到的一切用成人的规范语言告诉孩子。孩子长期接受规范语言的熏陶,将会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世界,从而促进思维的健康发展。
一旦孩子习惯了与用儿语来说话时,他们以后就很难摆脱儿语,稍长大些,还是用儿语来和同龄孩子说话时就显得很幼稚,听上去再也不觉得好玩了,这时候家长还要花上一定的时间来纠正孩子的儿语。因此,在与刚会说话的孩子交流时,千万不能顺着孩子用儿语来说话,更不能用儿语来教孩子,比如看见汽车过来了,不能对孩子说“看笛笛来了”,这是错误的。这时候大人要纠正并引导孩子来摆脱儿语,把规范的语言教给孩子,正确的应该教孩子这样说“汽车,一辆红色的汽车”,要强调你教给孩子的是“汽车”。以后看见汽车后,可以问孩子“这是什么?”让孩子告诉你这是汽车。相信在父母的正确教导下,随着孩子语言能力的加强,儿语现象会成为过去。YJs21.Com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鼓励宝宝开口说话
鼓励宝宝开口说话
有的孩子迟迟不开口说话。如果孩子全身各个方面均发育正常,除了遗传因素之外,可能与父母对孩子的语言训练不足有关,这时家长就应该特别注意给创造孩子说话机会,鼓励孩子开口说话。
父母在鼓励孩子开口时,要在孩子愉快、恬静的时候和他交谈。安定的环境,会使孩子的情绪稳定,注意力集中;愉快的心境,可以使得孩子的记忆力和理解力相应地提高。所以,使孩子保持这样的心理准备状态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一些比较腼腆和内向的孩子,父母应巧用心计,耐心引导,激发孩子的兴趣,鼓励他开口说话。你和孩子一起做游戏时,大人在一旁不停地说“兔子跑、小马跑、宝宝跑不跑”,当孩子反反复复听到“跑”字以后,慢慢地就会开口说“跑”字了。
父母在教孩子说话的过程中,可以随机的选取各式各样的教学道具抓紧训练,例如,带孩子到外面玩耍的时候,看到猫、狗、小白兔等动物,可以教孩子说出这些动作的名称。例如,看到兔子在蹦蹦跳跳,就可以抓住时机教孩子说“兔子”“跳”等字音。
有的家长没等孩子说话,就会将孩子想要的吃的、喝的送到嘴边,使孩子没有了说话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从用不着说到懒得说,而不用开口讲话了。过分的照顾淹没了孩子用言语表达需求的时机,这是一个不能不引起家长重视的问题。
也就是说,当你发现孩子要喝水时,请你一定记住:必须先鼓励他说出“水”字来,然后你再把水瓶或水碗给他才行。孩子要说出一个陌生的新词,从大脑的指挥到发声器官的运动是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是需要一个反应过程的。
为了鼓励孩子开口讲话,自己主动的表达需求,你一定要和蔼的耐心的容他时间去反应,不要急于去完成任务,简单地把水给孩子就万事大吉。如果孩子性子急,不肯开口说话,你就应该适当的等待,“延迟满足”是可以促使他开口说话的。
孩子的语言发育也是与他所处的环境以及父母照料孩子的方式有很大关系,1-3岁是孩子学习口语的关键期,这个时期发展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语言发展的质量。在你为孩子提供日常照顾的时候,就是你和孩子说话的好机会。
学说话的过程是一个模仿的过程,所以父母在和孩子说话的时候,必须让他看到同他对话的父母的面孔和口型,这样他才容易跟着学。父母在说话时眼睛也要看着孩子,语气要愉快,语句要简单,速度宜慢,有短暂的停顿,讲话内容结合眼前的事物、当前的活动或符合孩子的兴趣;说话时,还要辅以相应的表情和动作,让自己说出的话生动有趣,易于被孩子接受。
经过长期、多次重复之后,孩子对父母语音会产生记忆,能理解父母的话,会模仿他们的口形,慢慢地孩子就会从周围的人那里学习语言了,就能够学会用语言于他人进行交流了。
和宝宝讲道理有用吗?
虽然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谈很重要。但是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要有不同的方法,不然,效果常会适得其反。
案例:
“宝宝,你不能再吃糖了。知道吗?这对你的牙齿不好,你会长蛀牙的。而且,马上就要吃饭了,你吃了糖以后,就没有胃口吃饭了,再说……”妈妈不停地说呀说,可是她究竟在说什么,2岁的明明真的不知道!
什么蛀牙,什么胃口,我只想要一块巧克力,它的味道实在太好了!“我就要吃!”明明有点儿急了。“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不行!你怎么每次都不听我的话呢?再这样,就把你送到奶奶家去,就是因为你,我什么都干不了了……”“什么,多少次了?我不知道啊,奶奶家怎么了,我还真想去奶奶家呢,可是,你为什么老跟我嚷嚷啊?”明明想。
那天,一直等到明明哭得满地打滚,妈妈才住嘴。可是明明最终还是不明白,妈妈到底在说些什么。其实,明明在大多数时候还是愿意听妈妈说话的,譬如妈妈给他绘声绘色地讲故事,或是唱儿歌的时候……可就是有的时候,明明只见妈妈的嘴一张一合,好多他听不懂的东西从里面蹦出来,不知道她在说什么。
分析:
有些父母常常会高估话语的作用,他们没有把孩子的感受放在第一位,而是想通过讲道理来说服孩子。其实,在成人世界里,当你想做或不想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就会向自己的领导或是家人说明其中的各种理由,力图做到“以理服人。但是这样做在孩子身上是不会有效果的,他们理解不了那么多理由。相反,父母的长篇大论会使孩子感到无聊,说得越多,效果会越差。
方法1:别喋喋不休做解释
德国的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幼儿不要解释,因为他们不能理解这些。只有到幼儿园的年龄后,可以给他们作一些简略的解释,随着年龄的增长,才需要父母陈述一些更具体的理由。
而此时的孩子,只要一个“不”就能让孩子接受,譬如妈妈带孩子去食品店买蛋糕,孩子吃完后就把包装纸扔在路边,妈妈只需对孩子说:“把纸捡起来,扔到垃圾箱里。”而不必说:“大家都这样扔的话,地球就会变脏的,人类就没有足够的空气呼吸”等道理去阐述,过多地理由解释反而会带来负面的效果。
方法2:要简单明了地告知
对孩子提要求,要清晰明了,如果在具体的指令前加上许多和主题无关的内容,这对孩子来说,犹如是在进行一场智力测试。孩子要在二三十个词汇中寻找到妈妈最想要表达的那一个,这是很为难孩子的。
所以,最终的结果是,孩子晕了,只能给妈妈一个最简单的答案:“不!”而简单明了的指令常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譬如早上起床,妈妈鼓励孩子自己穿衣服。只要对孩子说“宝宝,自己穿袜子和鞋子,我知道你很棒!”孩子就会领会妈妈要自己穿鞋袜的要求。但如果说:“你愿不愿意自己穿袜子和鞋子,做个乖孩子呢?妈妈没有时间帮你穿了,因为妈妈要做早饭,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这样的指令常会使孩子不知所措。
方法3:时而配合肢体语言
其实孩子打从出生后就试着解读父母的表情和手势了,当妈妈的嘴向下时,宝宝就知道妈妈不高兴了;当爸爸皱眉头,孩子就知道可能有不明白的事。身体语言常是无意中流露,最容易被孩子识别和接受。
所以,父母应该多采用肢体语言。譬如当孩子在活动场所与其他孩子发生争执时,孩子脱口:“讨厌!”妈妈此时应板起脸对孩子说:“不许这样说!”这样能强化语言的作用。而不要对孩子说:“你刚才说什么了,妈妈跟你说了多少次,不能说这样的话,你们都是好朋友,有什么事可以商量啊。”让孩子难以理解妈妈的话语,更无法执行妈妈的要求。
父母可用手语和宝宝快乐沟通
是不是在为不知如何和宝宝沟通而发愁呢?如果不能讲话,那就来比划吧!跟着我们一起来享受手语的快乐!
手语好处
研究显示,越早让宝宝接触手语,越能让宝宝更快地学会说话,更能提高他们的智商。同时婴儿手语还有以下3点好处:
1。减少挫折感:手语有利于还不会说话的宝宝表达自己的需要,让父母明白,从而减轻父母和宝宝因沟通失败造成的挫折感。
2。明确需求:宝宝会因为无法表达而哭闹不止,父母往往通过猜测来寻求答案:是尿布湿了?还是肚子饿了?婴儿手语会帮助父母给宝宝最及时、最准确的帮助。
3。融洽亲子关系:在婴儿手语的“面对面”沟通过程中,父母会和宝宝有着身体、心理、眼神等多方面的交流,让亲子关系更加融洽。
手语法则
婴儿手语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还没有学会说话的宝宝提前接触与人交流,并没有专门刻板的手势,但是在和宝宝学习手语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以下几条基本法则:
1。越早越好。手语也是一门语言,年龄越大,学习越难,所以要尽早地让宝宝接触手语,有助于更好的接受。
2。基础起步。婴儿日常的生活基础就是吃喝拉撒,所以应该从这些常见的教起,宝宝总是更容易接受最常见,或者对他们最有帮助的手语。
说话带手势 宝宝智力高
美国研究人员研究发现,婴儿学习一种简单的手势语言,学说话会学得更快,并且在日后的智商测验中会表现更佳。两名加利福尼亚的研究人员,研究用于健康婴儿的手势语言达10年以上,他们专门研究了家长们在家发明和使用的手势语言,例如“狗“。但是,有人认为学语言借助于手势,会使婴儿懒得张口说话。
加州大学儿童发展专家古德温认为,学会手势可使大脑功能增强。在11个月时学习了手势语言的婴儿,几个月之后语言能力就超过了同龄人。而且,这种语言优势一直可以保持到3岁。不仅如此,到8岁的时候,小时受过手势语言训练的人,在智商测验中会出类拨萃。
研究人员考虑了家庭收入、教育和其他因素对智商的影响后发现,32名小时候受过手势语言训练的儿童与37名没有受过手势语言训练的儿童相比,其智商要高12分。32名儿童的智商平均分为114,而37名儿童的智商平均分为102。使研究人员感到惊讶的是,那些受过手势语言训练的儿童的智商会超过比他们大一岁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