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妈妈对孩子教育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0-07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孩子的教育问题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目前,很多妈妈放弃自己的工作,全心全意在家养育孩子,被大家成为全职妈妈。根据一项统计,86.9%的全职妈妈是出于自愿,因为经济条件允许而特意留在家里养育孩子。但专家指出,如果教育方法不对,“全职”反而不如“兼职”,因为全职妈妈越全能,孩子越无能。
专家指出,不像欧美或日本,中国没有一所专门对父母进行培训的机构,因此很多家长根本不知道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没有多少全职妈妈系统地研究过教育。
但有全职妈妈持不同意见,“我因为全职带孩子,看了很多育儿书,这种理念试试,那种理念试试,结果孩子越来越不是我理想中的样子了。”全职妈妈胡女士的困惑很多。她说,她一直想把儿子培养成一个杰出的人,因此读了很多关于天才儿童成功的书籍,可是各种育儿书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结果,我自己都觉得很矛盾。”
专家指出,全职妈妈养育对孩子尤其是对3岁以前的孩子来说,更加人性化和科学。但很多全职妈妈容易把孩子当成实验品,总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对孩子期望值太高,同时,全职妈妈容易把孩子当作生命的一切,这种爱会带来压力。
专家说:“要给孩子一个自由成长的环境,任何偏激的教育方法都会将孩子推向深渊。”
■相关链接yjS21.coM
何为全职妈妈?
放弃工作、全心全意在家养育孩子的妈妈。
全职妈妈的优势
长时间与宝宝相处,亲子关系亲密,有利于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
全职妈妈的劣势
情绪控制出现问题。长期在家,视野狭窄,而且过于敏感,无微不至,易导致孩子过于依赖,长此以往会令孩子无能。
全职妈妈解决之道
全职妈妈应该学着放手,让孩子心里头多装一些人,而不是妈妈一个,这样他就不会只依赖一个人,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妈妈的语气影响孩子一生
成功的家教与父母的言语表达息息相关。尤其是父母跟孩子说话的语气,将对孩子的情商、智商、气质、修养产生深刻的影响。
信任的语气
孩子特别希望得到成人特别是父母的信任,所以对孩子说话时要表现出充分的信任。如,孩子想学打羽毛球,你用信赖的语气说:“星星,只要努力学,认真学,一定能学会打球的。”这无形中就给了孩子一份自信,并让他明白,只有坚持才能获得成功。假如用的是挖苦的语气:“就你这样三分钟热情还想打球啊?”就会给孩子的自尊心带来伤害,令他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不自信。
尊重的语气
从两三岁起,孩子的自我意识就开始萌芽,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自我意识会愈发强烈。孩子有了自己的一些主见,说明孩子知道了自己的力量和能力。当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要求时,不要认为是他不听你的话,跟你对着干,而粗暴地反对他。如你要求孩子学英语,可他还想再跟小伙伴们玩一下,你不能发脾气:“越大越不听话了,不好好学习,看你长大了能干什么。”这样做只会让孩子更加厌恶学习。应该用尊重的语气:“那你再玩一会儿,不过,玩完了,可一定要学英语。”孩子就乐于接受了。
商量的语气
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情,可用商量的语气,让他明白,他跟你是平等的,你是尊重他的。比如,你想要孩子把地上乱丢的玩具收拾整理一下,可以这么说:“星星,玩具乱丢,多不好的习惯啊,你跟妈妈一起把玩具收拾一下好吗?”千万不要用命令的语气:“你怎么搞的,玩具乱丢,快点去收拾好!”否则,孩子听你责备,心里就会产生反感,即使按你的要求去做,也是不开心的。
赞赏的语气
每个孩子都有优点,都有表现欲,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加以赞赏,会让他更加乐于表现。孩子画了一幅画,也许画得不是很好,可孩子作画的热情和认真劲儿就是最大的优点。当孩子把画捧给你看时,不能轻描淡写地应付几句:“画得一般,好好练。”这样会让孩子对画画失去热情和信心。应该用赞赏的语气肯定他的作品:“想不到我的宝宝画得这么好,继续努力,一定会画得更好。”孩子的表现欲得到了满足,有了快乐的情绪体验,对画画就会更有兴趣。
鼓励的语气
要孩子做到没有过失,这是不可能的。当孩子做错了事,不要一味地批评责备,而应帮助他在过失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鼓励他再次获得成功。如孩子第一次帮妈妈端饭碗失手掉到地上打烂了。你不能责备他:“连个碗都端不稳,真笨。”这样会打击孩子尝试新事物的信心和勇气。应该用鼓励的语气:“星星不小心打烂了碗,没关系,以后先用手指试试烫不烫再去端。”这样,既教给实践的方法,又给了孩子再次尝试的信心。
爸爸妈妈的压力会影响到孩子
很多妈妈可能会有这样的一种感觉,如果自己压力很大,宝宝好像也会有所反应。比如在给孩子喂奶的时候,自己不耐烦或者生气,宝宝就会哭闹,溢奶,打嗝,睡觉的时候也会很不踏实,而且醒来后容易发脾气。
婴儿是灵敏的测量器
医学博士安德鲁戛纳说:“当爸爸妈妈有压力时,孩子也会产生压力。经过一系列的研究我们发现,人和动物都是如此,婴儿是一部灵敏的测量器。”
如果婴儿的生活中有太多的压力或者情绪波动,这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当爸爸妈妈忧伤、不开心的时候,对孩子的关注就会减少。
每当这个时候婴儿就会感到受冷落、恐惧。如果爸爸妈妈可以很好地应对压力,比如做做深呼吸、数数或者做运动,宝宝也会受到你的影响,不自觉的模仿。如果爸爸妈妈没有正确处理压力,孩子就有可能会学会咆哮、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爸爸妈妈压力对幼儿影响的表现
桑德拉维斯教授说孩子的这种情况在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
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报道指出,长期压力等不良情绪对孩子的大脑发育会有一定的影响,会影响大脑和身体机能。比方说:
1.长期的压力能够影响大脑回路的连接,导致大脑偏小;
2.在孩子未来的成长道路上,可能对不利情况更加敏感,很容易产生压力;
3.压力能够抑制免疫反应,孩子的免疫力会降低,所以更有可能会生病。
4.长期的压力能够破坏大脑学习和记忆的区域。
教孩子正确应对压力
婴儿可能会感受到生活中的轻微的或者中度的压力,但这些压力对宝宝的成长不会有很大的影响。有时候压力反而会带给宝宝一些好处,婴儿的心率会增加,激素水平发生改变,当爸爸妈妈安慰宝宝以后,宝宝就会学会应对克服压力,这是一种必要的生存技能。
其实最简单的办法还是爸爸妈妈能够处理自己的压力,不要让孩子受到感染。孩子的压力越小,就会生活地越积极,吃得更多、睡得更好。
减轻爸爸妈妈压力的小贴士
爸爸妈妈应该怎样释放自己的压力呢?最简单的方法有时候反而是最好的。如深呼吸、数数,这样心率就会降低,缓解紧张。长期的消除压力的方法有:
(1)放松活动。平时可以做一些瑜伽,冥想等。
(2)婴儿按摩。给婴儿进行按摩对于妈妈和宝宝来说都是非常好的。
(3)运动。戛纳博士说:“运动是最好的缓解压力的方法。如果照看孩子没时间,你可以寻求相关组织的帮助,让你和孩子同其他父母及孩子一起去运动。”
(4)和朋友出去玩。
(5)找一个帮助小组,无论是网络上的朋友还是现实生活中的朋友,聊天是很好的去除压力的方法。
你可能会这样想,平时我忙于工作,没有时间进行锻炼,也没有时间在晚上和朋友出去玩,成为一个好妈妈需要做的事情很多,这不单单是为了你自己,同样是为了孩子,减少你的压力对你对孩子都好。
成功妈妈的五句话影响孩子一生
孩子是妈妈的心头肉,对待孩子妈妈们总是告诫要充满爱心、耐心并时刻保持冷静。可是,小调皮们却总有让妈妈头疼的时候,怎么办?现在教您5句话,让你做个成功的母亲!
1、“自己来做决定吧”
如果你想让孩子做某件事,或者是停止做某件事,我们建议你这样说。这么说是为了让孩子了解,他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举个例子吧,你可以对你的女儿和她的小伙伴说:“你们来做决定,是想留在这里安静地玩儿,还是到外面去?”5分钟之后,孩子们依旧大声喧哗,你就可以再告诉他们:“我知道了,看来你们是决定到外面去了。”很简单的两句话,你不仅让孩子们明白了前因和后果的关系,你也不会被女儿看作是个“坏警察”——她能很清楚地了解,是她自己做的决定,自己选择了这样一个结果。
2、“妈妈爱你,但妈妈不喜欢你这样做”
身为父母,总免不了有时候会责备孩子。这个时候,最重要是要将事情本身与做事情的人分开——这样,你的孩子会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不好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是个不好的人。在批评孩子的同时告诉他“妈妈爱你”,这样做也能提醒你自己,批评孩子的目的是帮助他分清对错,而不是处罚他。如果能这样想,你也就更容易在孩子的错误面前保持冷静了。
3、“你其实是想说什么?”
有的时候,小孩子会因为生气或者激烈而变得情绪失控,他无法说清自己的感受,只是不停大喊:“我不要你!”“我讨厌你!”在那个瞬间,可怜的小家伙惟一能够想到的就是这些词了。这个时候,就需要你来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除了温和地询问:“你其实是想说什么?”你还可以给他一些参考答案:“你生气是不是因为小明哥哥泄露了你的秘密?”等你的孩子逐渐学会了解自己的内心感受,那么,即使你不在旁边,他也可以清楚地向周围的人表达自己的感觉了。
4、“你来试试帮我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你的孩子做什么让你生气的事情——吃饭的时候不停地哼唱幼儿园学的新歌谣,或者试图用手里的青菜画一幅画——你可以这样说。说得好象问题出在你自己身上。然后请你的孩子帮你想一个解决办法。比如。这个办法就是等吃完饭。你开始洗碗的时候,他再唱歌给你听。这是个有魔力的句子,它可以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行为是受欢迎和受尊重的,让他可以不把你看作是他的对立面。如果令你满意的惟一的解决办法是让孩子完全停止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那么,你们可以一起想办法让孩子能记得什么事情在什么时间不能做。
5、“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
“西西有洋娃娃,所以我也要一个。”“小明爸爸让他吃冰淇淋,那我也可以吃。”“他可以,所以我也可以。”这是小孩子们最常用来跟你讨价还价的简单逻辑。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一定要清楚地告诉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你要让孩子了解,“每个人只有在他真正需要的时候才能得到。”比如,隔壁的小姐姐配了眼镜,并不意味着楼里所有的小孩都可以得到眼镜,表哥的鞋子小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兄弟姐妹都需要买双新鞋。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孩子一出生就意味着教育的开始,教育可分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其中,知识教学、智力开发这些一定要由学校教育来完成。孩子的身心健康、情感、社会道德、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家庭教育,应该是我们家长关心的重点。所以我认为,做好家庭教育就是对老师工作的最大支持,同时,家庭教育也是奠定孩子一生行为习惯的基石。
每一位家长,都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倾注了很多的心血与爱,孩子也给我们带来了数不清的欢乐。看着他们一天天在成长,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到如今的小小儿童,他们的变化带给我们一个个的惊喜。其实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我们为人父母的成长过程,我们在父母这个学堂里也在不停地学习和进步。
我的女儿裴家禾,今年8岁,小学二年级,她不是很出色,但也有值得我们骄傲的地方:孩子发展比较全面,有一定的独立自主的能力,学习上积极主动,有一定的责任心和爱心,有较强的交际能力,喜爱读书,有爱心讲礼貌,为人热情大方。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如粗心、做事情拖拉、丢三落四等。
要说起教育孩子,我觉得谈不上有什么成功之处。但是,孩子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成长为一个了略懂人事的少年,这过程也的确是凝聚着我们做父母的一番心血。这其中也有不少困惑。下面是我的一点家庭教育理念和心得。
一、“严”字当头
现今社会独生子女多了,家庭条件好了,隔代管教,甚至请他人管教孩子的现象也多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多家长往往忽略了孩子的严格教育,对孩子“错爱”、“宠爱”、把孩子惯得不像样,如对人没礼貌,本该由孩子自己做的事情而由父母、爷爷奶奶代办,一边做作业一边讲话,或者要大人陪伴做作业,做事磨磨蹭蹭等。这些“小事件”,无形中养成了孩子 “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娇惯心理。没有同情心,没有自理能力,没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很多家长抱着“树大自直”的想法,期待孩子某一天“突然长大”,但也有不少树,长大了,反倒长成歪脖树。我家教育孩子的宗旨:要求孩子知道理,明德行,成为一个正心、诚意的人。“小时严、大时宽”。幼儿园、小学时期,孩子还比较听话,好管教,容易养成好习惯,这时我对孩子以严为主。孩子只要小时侯养成好习惯,大了宽松一点儿也出不了大格。任何教育都有关键期,在这个年龄段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最为有效,如果过了这个年龄段,再进行这种教育,效果可能就差多了。小学阶段,也是建立常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培养各种良好习惯最易见效,抓住这个环节就等于抓住了孩子的以后。以做作业为例,裴家禾从上学第一天起,作业都是独立完成。每天下午放学回家进家门,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完成作业才能玩。从升入二年级,每天除了完成作业外,还要主动预习第二天的课程。当我在厨房做饭的时候,听到她在书房里大声地朗读,我就知道,她已完成了当天的作业并正在预习课文。预习时,她主动读三遍课文,然后是生字组词,一字组多词。复习、预习结束,自己按课程表收拾书包。这个习惯从未让父母督促,都是很自然地主动完成。
二、培养独立意识
孩子一天天长大,但无论怎样长他们在父母眼中永远都是孩子。我们总觉得他们这也不会那也不行,处处都需要我们的帮助。其实孩子的能力经常是出乎我们想象的,关键是我们会不会放手让他们去做。大概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好像一夜之间孩子就会做些我们从没特意教过他的事情,我们会惊讶:他怎么学会的?这就是孩子,只要我们肯放手让他迈出第一步,他们会给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可能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让他们做还不如自己做来得轻松,但孩子一次做不好会有两次、三次,总有一天会做好!如果不让他去做,恐怕将永远做不好。我们在家尽量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摆碗筷、打扫自己的卧室、洗自己的袜子等。赶上妈妈出差,裴家禾会把自己照顾得很好。早上自己起床、穿衣、吃饭,自己梳头扎辫子(尽管扎得比较毛糙),晚上自己洗刷、独立睡觉,还不忘睡前给妈妈发条短信,汇报她一天的表现。现代社会交际能力也很重要,也要重视培养。我们一是鼓励孩子多和他人交往,二是交给孩子一些交往的技巧。
三、多与孩子沟通
和睦的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孩子教育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一般每天都抽出一点儿时间,关注孩子的成长:作业完成得如何,学习顺利吗?有什么新鲜事,心里有没有不愉快呢?尤其在孩子遇到困惑、挫折及犯了错误时,及时与孩子沟通,予以正确引导,调整好孩子的心态。同时,日常生活中从身边的人和事说起,潜移默化地对孩子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激发孩子心灵深处无穷的动力。同时,爱玩是小孩的天性,我们从不用过多的课外培训剥夺孩子玩耍的权利。每天抽空骑车、打羽毛球,在玩耍中培养与孩子的情感。
家庭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家对孩子的教育还做得很不够,而且一些方法还在不断地摸索,我们将不断地努力,汲取别人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与老师、家长们共同探讨,使孩子们能够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将来做一个有智慧、有德行、有觉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