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怕他
发布时间:2021-10-07 幼儿小班语言活动方案 幼儿园感恩节亲子活动方案 幼儿拍卖活动方案今天,入园时,一位家长边扯着孩子往活动室走,边说:“别怕他,吵架打架不要吃亏,别人打你,咱不饶他,你也打他,要不然,别人会老欺负你。”听到这样的话,让人感到很不舒服,对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孩子之间的争吵打闹通常发生在一起玩耍、游戏过程中,一般来说,孩子争吵打闹的原因有:因游戏中规则不合理或玩具分配不均;由于对方妨碍自己游戏,或对方行为造成自己的不快和痛苦,自己的所有权被侵害,自己的东西被别人占用或破坏等而导致争吵打斗。
孩子争吵的特点是:吵完打完,即刻了事,很快又兴高采烈的一起玩,根本不像我们大人想象的那么复杂。那么不可理喻。
所以,家长如果一味的偏袒孩子,使孩子丧失获得交往经验,学会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而且家长解决问题的方式也会给孩子留下不良印象,家长这样做是害了孩子。
也有少数家长代子道歉,但这样也有一定的弊端。会使孩子养成严重的依赖性,有时,还会大大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教师和家长应从正面引导教育,使孩子发现:不用争吵打斗也能解决许多问题,家长也要切忌用不恰当的语言来误导孩子,使孩子的身心能够健康的成长。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抓紧了,别怕(中班)
牛牛是个很可爱的男孩子,平时很乖巧也很懂事,但是他在动手操作及运动的技能技巧上却一直存在着胆怯的心理。平时对一些具有挑战性的运动他总是万分的小心,甚至是不敢参与进去,导致了他运动能力的不足。
又到了开放式运动区域活动的时间,鉴于老师在活动开展前提出的要求(选择自己前几次没玩过的区域进行活动),今天牛牛到了攀爬区。攀爬区里很多小朋友已经开始搭起了长长的竹梯桥,还设置小山坡、青蛙跳等内容,牛牛看到了,犹豫了一下,还是勇敢地排在了队伍的后面,看着前面一个个小朋友都自如地通过了障碍,他握紧了小拳头给自己打气。轮到牛牛爬竹梯桥了,只见他慢慢地先用脚去够竹梯的横杠,等放稳了,他才抖抖索索地把手也放上去,可是刚爬两下他就不敢动了。看见此情景,我走过去轻轻地对他说:“抓紧了,别怕,老师看着呢!”听到我的鼓励声,他又来了精神,慢慢地、一步一步地向前爬去,最后,终于他勇敢地经过了竹梯桥,又爬过了小山。小脸上也扬起了胜利的笑容,开心地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我胜利啦!”
在今天的游戏中,牛牛首先给我的感觉就是他很愿意参加开放式的运动区域活动,能大胆地尝试各种不同的锻炼内容。但是碍于天生的胆小心理,他对于这类具有挑战性的运动还是有一点害怕的,此时,老师在边上给予的鼓励和安全引导就给了他很大的动力,使得他最后能顺利地完成挑战任务。
别请康康,他不乖
每个星期的第一天,第一节课就是我们班的白板课,每次到了白板课,小朋友都很兴奋。吃完早餐,小朋友们都到门口排队了,“老师,张俊康又在挤我们”“康康,怎么又开始有小朋友告状了,你又没有好好的站队啊?”康康听到老师这样问他,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到了白板教室,小朋友都陆陆续续的去拿垫子了,康康跟在其他小朋友的后面又开始碰碰前面女孩子的头发,转过去和男孩子假装奥特曼打来打去,一刻也不停歇。
今天的故事开始了,是《欢欢和闹闹》,小朋友都被故事鲜艳的色彩和动态动画吸引了,康康也被故事吸引住了,聚精会神的盯着屏幕看。瞧康康那认真的样子肯定也在考虑两只小田鼠为什么会碰到一起。看康康随着故事的情节发展脸上变化的表情,应该也在体验两只小田鼠分开后孤单的情绪。在老师开始提问后,小朋友们积极的开始进行讨论和回答。康康却什么动静也没有。不一会儿,康康又开始坐不住了,动动小屁股,拉拉自己的鞋子。忍不住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话。
进行游戏活动了,这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用白板笔在白板上点来点去就能完成有趣的游戏,当老师的问题出来后,孩子们开始争先恐后的举手。看康康在举手,我想康康肯定想要来试一试,可是康康刚才没有认真听讲,并且康康是新小朋友,也不知道会不会操作。但是我还是想要康康来试一试。当我点了康康之后,小朋友们开始“哎”的一声把手放下了。康康拿过笔后,试来试去就是点不好,小朋友都开始着急了,康康也开始着急了,小脸涨的红红的。我也开始着急了,见到此情况,我马上请小朋友来帮助了他,当游戏完成后,康康并不是很高兴。很失落的回到了座位上。“小朋友都要认真的听老师讲故事哦,这样才能完成任务,如果不认真就什么都不会哦”康康听到我这样说,很快就坐的端端正正了。第二轮游戏开始了,康康又举手了,我想这个时候请康康来,肯定能增加他的自信心,让他刚才失落的情绪得到缓解。“老师,你别请康康,他一点也不乖”“是啊,老师,请我吧”“那小朋友说说,康康为什么不乖”“他经常排队推我们”“他喜欢讲小话”“他还拉我头发和衣服”……康康听着小朋友有这么多的控诉,开始还笑嘻嘻的,后来慢慢的把头低下来了。“其实,康康有很多优点的。康康是这个学期新的小朋友,对你们都还不是很熟悉,很多小朋友的名字都不知道,他很想和你们在一起玩,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办,所有有时候排队碰到你们了,上课和你们说话了,那是因为他很想和你们做好朋友,就像欢欢和闹闹一样,康康也想要好朋友,不想一个人孤孤单单的,康康,你说是不是啊?”康康肯定想不到老师这么了解他所想的。点点头说“是”。“康康昨天还帮小朋友收盘子呢,还有帮小朋友搬椅子,也喜欢经常帮助老师呢,每个人都需要伙伴,你们都需要,你们应该和康康一起玩,帮助康康。”小朋友听到老师这样说,都不出声了。“康康,想不想有好朋友?”康康低着头,腼腆的低下了头,搓着衣角。“想要好伙伴,那就要和欢欢闹闹一样,不要总是吵个不停,要好好的相处,排队的时候不能故意去挤别人”“现在,小朋友想要把做游戏的这个机会给康康吗?”小朋友们都齐声说“好”康康很高兴的上台了完成了游戏,小朋友给予了他热烈的掌声。
“欢欢和闹闹最后有没有在一起?”“小朋友猜一猜,他们在一起后,会发生什么事情,还会不会吵架?”“大家都需要朋友,没有朋友就会很孤独,小朋友都要友好的相处,互相帮助”。
“不乖”的小朋友总是会有因为很多原因才会“不乖”,老师要善于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及时的通过一些途径来帮助幼儿,这样幼儿才会健康的成长,快乐的学习。
教育随笔:孩子,别怕
作为一个幼儿园老师,同时又身为一个孩子的妈妈。想来,对幼师虐童的事件更有发言权吧。
每次走亲戚时,总有亲戚会向我探讨“该怎么给幼儿园老师送礼?”“该送什么给幼儿园老师?”“不送会怎么样?”“送了会怎么样?”而当我义正言辞的回答他们。不用送,老师都会一视同仁之后。亲戚们的回应大都是“好了吧!你看那些电视上曝光的,老师都打孩子,不送点东西给老师,我们怎么放心?”
虽然我总是用坚决的口气告知他们不要担心,更多的幼儿园老师还是负责人有爱心和耐心的。
可是频频发生的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却又活生生的摆在我们面前。尽管,我们委屈着自己的辛苦付出被这些害群之马给抹黑了的时候,我们又能用什么话语来反抗之呢?
我也不懂,当这些打人虐人的老师,在动手的那一刻,她到底是什么心态要达到什么目的呢?又当孩子被打的撕心裂肺的哭着的时候,她又是什么感觉呢?我更加难以想象的是,如果被打被虐的是我的孩子的话,我会怎样疯狂的对峙呢?
一个妈妈如果不能保护自己的孩子,她就失去了最后的体面;而一个地方如果不能保护最弱势的儿童,也一样失去了自己最后的尊严和文明。由于学前教育不算义务教育范畴,幼儿教师成为低收入群体。很容易积累戾气,让个别无良之徒有机可乘,把不满与火气,泼向最无辜的弱小。更容易失察的,还有那些够不上刑事犯罪的、因缺乏职业素养或压力过大的幼师按捺不住对幼儿进行的精神伤害——这可能是更大量、更经常发生的事情。
有多少失去安全感的孩子,走出幼儿园,开始用仇视、怯懦或自卑的眼神打量这个世界?对我们而言,仅有心痛是不够的。曝光一个抓一个,远不足以让我们释然。只有从幼儿教育的制度规范和教师准入等诸多方面,彻底堵住已经出现的漏洞,才能还孩子以安全感。
只是,这可能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
而眼下,我们所能做的,也许应该是动员家长和社会的力量,加强监管,及时清除不合格的幼师……
孩子,别怕,我们已经看见了你们的疼痛和眼泪,就不会坐视不管。
希望他能和别的孩子一样和别人交流
他叫淘淘,进入幼儿园已经有一年了,智力、语言都和正常的孩子一样,由于孩子的肢体残疾,运动方面的欠缺,因而孩子进入了康复班。
今年他进我们大一班,进五个半天。初来我们班的淘淘,身材矮小,圆圆的脑袋总让人觉得头重脚轻,走起路来摇摇摆摆,为他捏着一把汗,因为他的腿有点问题,所以,走路很不方便。其他的孩子都喜欢称呼他“淘淘”,孩子们知道他需要别人的照顾,一直很愿意照顾他。早上他进班了,孩子们就热情的说“淘淘来了”。可他总是那么成默着,他确实需要别人的照顾,他上厕所了,懂事的孩子扶着他过去。吃饭了,别的孩子帮助他找位子。初来的淘淘总是成默着,不和别的小朋友语言上的交流,也不和老师交流,总是安安静静地坐着。任由别人的帮助,他总是乖乖的“听话”,但就是不说话,成默着……
在以后的几天活动中,我有意无意地与他交谈,并且经常以亲昵的举动来拉近距离,帮助他参加游戏,替他想解决问题的办法,鼓励孩子们与淘淘交往,可以试着和淘淘说话,让他和孩子们交流。孩子们也不仅在生活中帮助他,他们也渐渐的学习和淘淘交流,学习和他相处,有的孩子用自己的方法,逗他,逗的淘淘呵呵的笑。
渐渐的他接受了我们,接受了别的孩子,和别的孩子一起游戏了,虽然他还是成默,但是和孩子们一起游戏,渐渐的,能听见他的笑了,渐渐的,他愿意亲我一下,渐渐的,他能和我说再见了……
他用他的智慧判断着是与非、爱与恨,没有人会抗拒阳光的味道,我用心去爱他,渴望走近他,拥抱他,他就会用最纯真的眼神回应我们,谁说我们之间不能心有灵犀?
虽然他是成默着,但是,希望他能和别的孩子一样,那样快乐地和别人交流,那样从容的和老师交谈。我们大一班的孩子也在为他努力,自从他来了,我们的孩子学会了容忍,学会了关心别人,学会了照顾他人。
加油,淘淘!我们大一都在为你加油,相信你一定能行。
孩子犯错千万别对他做10件事
小孩子犯错误,是件非常正常的事情。成长过程中,应对孩子的大大小小的错误,父母千万不要对他们做以下这10件事。
1、不要逼孩子答应“下次不敢了”
孩子犯了错误,妈妈气极地说:“好,现在你要答应我,你再也不敢这样了。”可不一会儿,老毛病又犯了,妈妈觉得自己受了骗,大怒地骂道:“你答应妈妈的,怎么又不乖啦?”妈妈应该知道,许诺和恐吓是一对难兄难弟,对孩子不会起积极的作用。假使碰上敏感的孩子,逼他许诺反而会使他再度犯错而感到难过。即使孩子不太敏感,也会使孩子口是心非。
2、不要瞧不起孩子
“你这么这样笨啊!”每当这类话脱口而出时,都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削弱孩子的自我观念。
3、不要恐吓孩子
采用恐吓的方式来管教孩子,也会减弱他的自我观念。如果父母说:“你下次再这样,就要你好看!”每当孩子听了这些话,他们会惶恐难过,从而对父母产生一种恐惧心理。
4、不要贿赂孩子
有些父母许诺孩子,如果读书成绩好,就给买什么东西,以此将刺激作为动力,这不是个好办法。这样的贿赂会引发孩子做事的动力由内转向外。这样不利于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目的。
5、不要过度保护和监督孩子
过度保护监督孩子会挫伤孩子的自我观念,削弱孩子自主能力的培养。因为当父母过分监督孩子的行为时,其实也是在告诉孩子:“你不能照料自己。”我们应该把“只要孩子自己能做,绝不包办代替”当作座右铭。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孩子自己照料自己的能力。
6、不要对孩子唠叨不休
过分唠叨不休会使孩子觉得父母认为他没有理解事物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会产生厌恶不快的感觉。其实,有条理地向孩子交代事情,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7、不要强迫孩子立即盲目地服从他人
如果你硬要孩子丢开他正做着的事,听你的话做别的事,他的反应会很不乐意。父母应事先提醒孩子,等一会儿要他做什么,同时,也可以允许孩子在服从命令之前有稍作抱怨的自由,比方说:“喔,妈妈,我非要现在进来吗?”要求孩子立即而又盲目地服从,对抚育出独立而自我调节的人,这种做法是无效的。
8、不要过分纵容孩子
纵容孩子并不利于孩子本身。因为孩子迟早要长大成人,要走上社会,有些在家里行得通的事,到外面就很难说了。因此,纵容孩子只会剥夺孩子的潜在能力的发展机会,阻碍他成为能干、独立、能自我调节的人。9、不要用不一致的规矩管教孩子有些父母凭自己的喜怒随意设立规矩,同样的行为有时遭罚,有时由他去。这样会使孩子感到迷惑。孩子需要你用一套一致、可信、可靠的规矩来教育他。
10、不要订不适合孩子年龄的规矩
假如你希望一个两岁的孩子同五岁的孩子一样循规蹈矩,只会使他自觉无能。因为你期望于他的,是他的年龄不可能达到的行为水平,这对他的自我观念有极坏的影响。
不怕乱,就怕呆
游戏是孩子的最爱,融合性表演游戏也不例外。每次到了游戏时间,孩子们个个都兴奋不已,相当活跃。老师也因此会采取相关的形式、手段和规则来约束孩子们的动作和行为,生怕“乱套了”,可就是在这个我们看似“乱”的场面中,孩子们的才能真正得以展现。为了让每个孩子在游戏中都能展现他个性的一面,发挥各自的智能强项,我们下一步的游戏中要做到大胆尝试,敢于突破,“不怕乱,就怕呆”。结合我们刚刚进行的课题组研讨活动,我觉得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1、游戏重点要突出,可尝试用分组表演的形式来引导幼儿探索角色动作、表情、对话等,挖掘幼儿个性化的表演。
2、组织者要注重空间的布局和设置。要将自制场景充分利用起来,提高利用率,展现有效性。
3、要注意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确保表演游戏有序进行。
4、组织者的站位与游戏的开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所以教师要摆准自身的角色定位及空间方位,做到投入并融入。
2020幼儿园教育笔记:别请康康,他不乖
每个星期的第一天,第一节课就是我们班的白板课,每次到了白板课,小朋友都很兴奋。吃完早餐,小朋友们都到门口排队了,“老师,张俊康又在挤我们”“康康,怎么又开始有小朋友告状了,你又没有好好的站队啊?”康康听到老师这样问他,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到了白板教室,小朋友都陆陆续续的去拿垫子了,康康跟在其他小朋友的后面又开始碰碰前面女孩子的头发,转过去和男孩子假装奥特曼打来打去,一刻也不停歇。
今天的故事开始了,是《欢欢和闹闹》,小朋友都被故事鲜艳的色彩和动态动画吸引了,康康也被故事吸引住了,聚精会神的盯着屏幕看。瞧康康那认真的样子肯定也在考虑两只小田鼠为什么会碰到一起。看康康随着故事的情节发展脸上变化的表情,应该也在体验两只小田鼠分开后孤单的情绪。在老师开始提问后,小朋友们积极的开始进行讨论和回答。康康却什么动静也没有。不一会儿,康康又开始坐不住了,动动小屁股,拉拉自己的鞋子。忍不住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话。
进行游戏活动了,这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用白板笔在白板上点来点去就能完成有趣的游戏,当老师的问题出来后,孩子们开始争先恐后的举手。看康康在举手,我想康康肯定想要来试一试,可是康康刚才没有认真听讲,并且康康是新小朋友,也不知道会不会操作。但是我还是想要康康来试一试。当我点了康康之后,小朋友们开始“哎”的一声把手放下了。康康拿过笔后,试来试去就是点不好,小朋友都开始着急了,康康也开始着急了,小脸涨的红红的。我也开始着急了,见到此情况,我马上请小朋友来帮助了他,当游戏完成后,康康并不是很高兴。很失落的回到了座位上。“小朋友都要认真的听老师讲故事哦,这样才能完成任务,如果不认真就什么都不会哦”康康听到我这样说,很快就坐的端端正正了。第二轮游戏开始了,康康又举手了,我想这个时候请康康来,肯定能增加他的自信心,让他刚才失落的情绪得到缓解。“老师,你别请康康,他一点也不乖”“是啊,老师,请我吧”“那小朋友说说,康康为什么不乖”“他经常排队推我们”“他喜欢讲小话”“他还拉我头发和衣服”……康康听着小朋友有这么多的控诉,开始还笑嘻嘻的,后来慢慢的把头低下来了。“其实,康康有很多优点的。康康是这个学期新的小朋友,对你们都还不是很熟悉,很多小朋友的名字都不知道,他很想和你们在一起玩,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办,所有有时候排队碰到你们了,上课和你们说话了,那是因为他很想和你们做好朋友,就像欢欢和闹闹一样,康康也想要好朋友,不想一个人孤孤单单的,康康,你说是不是啊?”康康肯定想不到老师这么了解他所想的。点点头说“是”。“康康昨天还帮小朋友收盘子呢,还有帮小朋友搬椅子,也喜欢经常帮助老师呢,每个人都需要伙伴,你们都需要,你们应该和康康一起玩,帮助康康。”小朋友听到老师这样说,都不出声了。“康康,想不想有好朋友?”康康低着头,腼腆的低下了头,搓着衣角。“想要好伙伴,那就要和欢欢闹闹一样,不要总是吵个不停,要好好的相处,排队的时候不能故意去挤别人”“现在,小朋友想要把做游戏的这个机会给康康吗?”小朋友们都齐声说“好”康康很高兴的上台了完成了游戏,小朋友给予了他热烈的掌声。
“欢欢和闹闹最后有没有在一起?”“小朋友猜一猜,他们在一起后,会发生什么事情,还会不会吵架?”“大家都需要朋友,没有朋友就会很孤独,小朋友都要友好的相处,互相帮助”。
“不乖”的小朋友总是会有因为很多原因才会“不乖”,老师要善于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及时的通过一些途径来帮助幼儿,这样幼儿才会健康的成长,快乐的学习。
教育随笔:不怕失败,只怕失望
今天的科技区玩的是“纸张大力士”,纸张大力士是请小朋友们用纸筒和板子来做实验,一开始涵涵和轩轩都不知道怎么摆,涵涵还把纸筒妨在了板子上面,于是我让她们自己看了操作流程图,并进行了讲解,她们知道了基本流程以后,进行了再次操作。不过纸筒有些不稳,经常会倒,涵涵不得不摆了好几次。在终于成功后,把板子放上去的瞬间,又倒了一个纸筒,涵涵连忙稳住。这才顺利把板子给放好了。可是刚准备放玩具,好不容易搭好的台子又.用的会让孩子们害怕失败、恐惧尝试,无法承受失败的感觉,但是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呢?因此我觉得有必要让小朋友们从小就尝试着接受失败,并从失败中看到成功。
我赶忙回答她说:“并没有失败呀,只是没成功。轩轩的纸筒可以撑起一块玩具,涵涵的纸筒可以撑起一块板子。你们差一点点就可以做到撑起很多块玩具啦!没关系的,下一次我们再试一次好不好?”两个宝贝这才转悲为喜,告诉我:“老师,那我下次再试。”
其实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望,“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愿意尝试,我们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可是因为没有成功带来的失望却会使我们害怕继续尝试,这才是失败的根源。作为老师我们必须在“赏识教育”的同时,也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让他们充满面对失败的勇气,随时准备着失败,才能最终获得成功!